1

吴三桂饮马长江时,他的情况并不乐观。

首先,他并没有清朝两倍兵力,当时康熙平叛的部队,主要是绿营兵和驻外八旗兵,京城的驻京八旗和关外的留守八旗都没动。康熙手上还有十万多精锐。而吴三桂却是倾巢出动,反倒是他手上没牌可打了。

其次,除了云南大本营外,吴三桂只是拿下了贵州、湖南、四川以及广西和陕、甘的部分地区。江南最重要的财赋重地,即江浙两省,吴三桂并没有拿下来。

没拿下江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吴三桂和清朝并不是“南北朝”,而是“东西朝”。全国最重要的税收来源和粮食产地都掌握在了清朝手里,这就注定了吴三桂没实力跟清朝打长时间的消耗战。

第三,反清联军各自为战,吴三桂也带不动那帮乌合之众。

公元1675年初,反清联军声势浩大,曾经一度吓得不少清廷高官有迁都的打算。但是康熙皇帝很敏锐的就发现了联军的弱点——反清联军没有统一指挥,大家虽然都反清,但并不听吴三桂的指挥

比如说郑经,吴三桂跟清军死磕时,曾建议郑经沿海路北上,偷袭东北或者浙江,让清军顾此失彼,不能集中力量对付自己。但是郑经直接拒绝了。拒绝了之后,郑经不仅不帮忙,反而帮倒忙,拼命的打福建。

当时福建是谁的地盘?靖南王耿精忠。

郑经跟耿精忠死磕,最后捞便宜是谁?

还能是谁?清朝喽。

公元1676年初,康熙抓住耿精忠和郑经自相残杀之际,调整部署,调安亲王岳乐、康亲王杰书、贝子傅喇塔、浙江总督李之芳四部合力进攻耿精忠。

这个时候,若是郑经还有一点理智,他就应该援助耿精忠。就算不援助,最起码也应该停止进攻。毕竟他连耿精忠都打不赢,一个比耿精忠要强几十倍的清朝,他打的赢?

可是,郑经偏偏就要打耿精忠,清军在北面猛攻,他就在东南沿海夹击,打的耿精忠腹背受敌,最后只得向清军开城投降。福建这一路反清人马,就因为这种近乎于二逼的内讧被清军轻松平定了。


除了郑经之外,三藩之一的尚之信也是个大坑货。三藩之所以造反,起因就是平南王尚可喜告老还乡,想把王位传给尚之信。康熙早想削藩,就借此机会不予尚可喜传位,逼迫三藩狗急跳墙。

也就是说,尚之信继王位的那点破事,就是康熙削藩和三藩之乱的直接导火索。

可是,当吴三桂和耿精忠起兵后,尚之信却不起兵。不管吴三桂如何催促,他就是借故不起兵。搞得吴三桂一面要部署兵力对付北面的清军,一面还要留兵东南,防止广东的清军偷袭他。

后来,耿精忠投降前后,尚之信突然响应吴三桂号召,起兵造反。然而,造反之后的尚之信不管吴三桂怎么催促,他就是故意找借口不出兵。想在一旁坐山观虎斗,看吴三桂和清朝杀个两败俱伤。

最后,尚之信咋咋呼呼一阵后,居然又投降了清军。可谓是一枪未放就直接投降了。

很多人都知道,三藩之乱闹了八年,但很多人不知道,三藩中的耿精忠和尚之信,其实只闹了两年。剩下的六年时间,都是平西王一派跟清朝在单挑。

公元1677年,清军横扫东南,猛攻郑经,收复了漳、泉等四州。郑经费尽心思攻,以极为不要脸的方式攻占的地盘,在他手里还没有捧热乎呢,就被清军又收回去了。

而在驱逐郑经之前,清军集中力量,拖住吴三桂,猛轰割据陕甘的王辅臣。当王辅臣被围平凉城,且吴三桂屡次施援都失败后,陕甘地区的反清联军最后全部被清军消灭。

截止至1677年初,当时除了吴三桂,全国的反清联军基本被消灭。而此时距离三藩之乱爆发才仅过了三年零三个月而已。(三藩之乱爆发于1673年12月)

第四,除了没有第一时间占据东南,以及反清联军内讧不断这两个问题外。吴三桂还有一个更大的致命弱点——他太老了

公元1677年时,康熙24岁,正是意气风发的年纪。而当时的吴三桂66岁,垂垂老矣,不知道还能活几年。

像这种双方主君年纪不对等的情况下,康熙年纪小,他能拖。可吴三桂却拖不起,他不知道自己哪天就咽气了。

因此在1678年,吴三桂决定称帝,并利用称帝维系人心、鼓励士气。

称帝之后,吴三桂决定反击。

当年六月,吴三桂亲点大将马宝,令其率五万大军南下,攻打衡阳的门户永兴。马宝率军两战两胜,大创清军。击毙了清军都统宜里布和护军统领哈克三,并大败前锋统领硕岱、副都统托岱、宜思孝所率的援军。

清军受此大败,被迫退回了广东。

南线反攻大胜之后,吴三桂又亲自部署了对广东、广西的大规模进攻。以十万大军,突入两广,收复了除梧州之外的所有区域,大挫清军信心。那个骁勇善战的吴三桂,貌似又回来了。

然而,吴三桂太老了。吴军的两次胜利只是他的回光返照而已。



1678年八月十七日,也就是吴三桂称帝仅六个月后,他就突患“中风噎嗝”,病死在了前线军中。

皇帝死了,仗自然是打不了了。

1678年十月,前线的吴军全部回撤,并派人赴云南,迎奉年仅15岁的吴世璠继承皇位。

听说吴军迎奉吴世璠继位,康熙都笑了。吴三桂是员悍将,康熙敬畏他。可吴世璠才是个屁大点的毛孩子。吴军众将在这个危机时刻居然立幼主为帝,可谓是混了头。

1679年,康熙命令驻守在湖北、陕西的清军大举进攻。没过多久,四川、湖南两省即被清军收复。而在清军攻打两省期间,吴世璠这个大周皇帝毫无作为,完全不知道应该怎么应对。

1680年,吴军控制的领土除了云贵外,其余全部都被清军所攻占。

又过了一年半的时间,清军先克贵州,再克云南,三藩之乱遂全部平定。

三藩平定的前夕,郑经病死,而他所盘踞的台湾岛,也在两年后被平定。至此,南方的反清势力也被清廷彻底肃清。



总结。

1675年初,吴三桂势力达到最巅峰。但是即便是势力最巅峰,他也没拿下整个江南,与清朝划江而治。后来到了1676年底,由于兵兴三年多,兵力、财力都严重不足,且吴三桂在各地的党羽都离心离德,各有图谋。因而这一年就变成了三藩之乱的转折之年。

形势逆转之后,吴三桂的情况每况愈下。纵然他在称帝的那一年两战连胜,取得了不小的战果。但那终究是回光返照,他老迈的身体已经撑不起他的雄图壮志了。

当他病死后,大周政权大势已去,三藩之乱被灭,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最佳贡献者
2

对于康熙朝的三藩之乱,以往我们有一种错误的认知,认为吴三桂早有谋反之心,是蓄意叛乱,并且还认为由于吴三桂降清,又叛清,汉族士大夫对他的人品有怀疑,所以不积极配合,所以导致三藩失败了。下面,我们来用详尽的史料澄清这几个问题。

第一:三藩叛乱实际上是被清廷逼反的

康熙帝亲政后,认识到以吴三桂为代表的三藩集团,可能会变成唐代的藩镇,形成尾大不掉之势,所以以三藩、河务、漕运为三大事,书而悬于宫中柱上,表示日夜不忘这三件大事。三件大事之中,尤以三藩为第一急务。

康熙十一年(1672年)十月,太皇太后(孝庄太后)以太宗皇太极时开疆拓土,甚重骑射,提醒康熙帝居安思危,训练武备。《康熙王朝》里说孝庄太后不主张撤藩,要把吴三桂拖死,等到吴三桂死了,再撤,其实是瞎说,太皇太后是积极鼓励康熙撤藩的。

第二年,正月,清廷在北京南苑举行大规模阅兵,军容严整,威震遐迩。清廷公然向三藩炫耀武力,使得三位藩王惴惴不安。

三藩感觉自身难保,希望能够告老还乡。

康熙十二年(1673年)二月,尚可喜以无法管教长子尚之信嗜杀不法之行,疏请撤藩,归老辽东,并请以其子尚之信世袭王爵。康熙帝接到奏折,吏部讨论的结果是,藩王尚存,不准世袭王爵,意思是当你死了,位置才能传给你儿子,并下令尚可喜全藩北撤。清廷此举,更使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三人深感不安,吴三桂、耿精忠分别于7月3日、9日上书朝廷,请求撤藩。清廷再次就三藩问题展开讨论,会议的结果是耿藩全撤,但对势力最大的吴三桂则久议不决。

荷兰人绘制的尚可喜画像

兵部尚书明珠、户部尚书米思翰、刑部尚书莫洛为首的少数人主张撤掉吴藩,而以大学士索额图为首的多数人以撤则激反为由,主张仍由吴三桂镇守云南。

康熙认为吴三桂,撤亦反,不撤亦反,不如先发制人,乃决策撤藩。撤藩令一下,吴三桂世守云南的希望破灭,遂于当年11月21日杀害云南巡抚朱国治等,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以明年为周元年,恢复汉制,蓄发易服,同时致书平南、靖南二藩以及贵州、湖南、陕西、四川的官员,相约共起。

从事情的经过,我们可以看出,吴三桂绝对不是先挑衅的,而是清廷决心撤藩,激反吴三桂。再说吴三桂是1612年生人,1673年已经60多岁的人了!还想当皇帝?吴三桂只是想世守云南,并不是想当皇帝。那么吴三桂世守云南的想法在当时合不合清理?绝对符合,因为清兵入关,让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攻打南明的承诺就是让他们当王。现在国家稳定了,清廷想撤藩了,这到底是谁先违反约定的?

第二:三藩极盛时,南边三藩已经饮马长江了,北边陕西、山西已经陷落。但为什么还失败了呢?

康熙十三年,吴三桂率主力,到达湖南,陈兵长江南岸,定南王孔有德的女婿孙延龄与靖南王耿精忠也先后举旗叛乱,广西、福建失陷,原吴三桂总兵官、陕西提督王辅臣杀莫洛,举兵叛乱,攻陷兰州。

于此同时,各地汉族官员以“反清复明”的口号纷纷举事,数月之间吴三桂占据半壁江山,云南、贵州、湖南、湖北、四川、福建相继失陷,中原动摇,烽火遍及大半个中国。

此时吴三桂如果渡江北上,清廷很有可能土崩瓦解。但是他惟命诸将不得过江,有人说,吴三桂,你这不是傻吗,怎么错过了大好时机?大家注意!此时吴三桂已经60多岁了,根本就没有心思当皇帝,而且三藩叛乱成功了,他也当不了皇帝,反清复明,反清复明,将来还是朱家的人当皇帝,但你吴三桂可以找老朱家的人当傀儡啊,像刘邦、项羽一样找楚怀王的孙子过渡一下,但是大家不要忘了,吴三桂杀害了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将来老朱家的人当了皇帝,怎么地也要算这笔账。所以吴三桂耗不起,不能向曹操那样,先找汉献帝当个摆设,权力巩固以后,让儿子当皇帝,况且吴三桂的儿子也死了,只剩下年幼的孙子,所以成功了,吴三桂的后人也摆平不了那么多起义的藩王和官员。

吴三桂惟命诸将不得过江,是希望清廷能够收回撤藩的成命,以强大的兵势迫使清廷与其谈判。但是康熙皇帝断然拒绝了谈判。坚决要撤藩,撤亦反,不撤亦反,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第三:吴三桂为什么会失败?

因为江淮等地的官员没有起事,所以清廷能够依靠江南的财富镇压三藩。清廷集中力量在湖南、江西攻打吴三桂,对其他人则采取分化瓦解的手段。各地汉族官员看见吴三桂进兵缓慢,也心生疑虑,康熙又拿出了杀手锏,说各地官员凡是投降者,不追究叛乱的罪名,如果有功的话,还会再次被任用。于是各地汉族官员,都在观望,当吴三桂不行的时候,大家都投降,并且还踹他一脚,这样就有功了,不仅不会被康熙秋后算账,还会被继续录用。

吴三桂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自知无济于事了,于康熙十七年(1678年)三月初一在衡州(今湖南衡阳)称帝,登基大典那天,大雨如注,潦草成礼而罢。三月八日,吴三桂病死衡阳,只当了8天的皇帝,比袁世凯还悲催,袁世凯至少当了80多天啊。自知无济于事,为何还要称帝,因为古人比较讲名分,所以临死之前,吴三桂还想给自己一个名分。

吴三桂一死,你想想看,后果可想而知。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军分路攻入云南,年底攻破昆明,吴世璠自杀身亡。历史八年的三藩叛乱结束。

三藩叛乱有没有得到汉族士大夫的支持,有!连朝鲜都准备出兵,直捣燕京,可是当时的朝鲜国王比较谨慎,另外清廷严厉监视朝鲜,防止其策应三藩。等到朝鲜磨磨蹭蹭,准备妥当的时候,三藩之乱早结束了。

三藩叛乱的一个客观的好处是,汉族官员受到重用,以前六部尚书、大学士都是满人,康熙为了拉拢汉人,孤立吴三桂,开始大批录用汉族官员,提高了汉官的待遇。

汉人对于吴三桂的人品产生怀疑, 主要不是其降清,当时很多人认为吴三桂是不得以而为之,是借师助剿,汉族士大夫讨厌吴三桂是因为他杀害了南明永历帝朱由榔,所以三藩之乱时,大多数汉人持观望态度,既不支持清廷,也不支持吴三桂,更不会起义。康熙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极力拉拢汉族士大夫,给予高官厚禄。还开了特科“博学鸿儒”科,开科取士,把归隐的汉族读书人请出来参加考试,但是大部分人拒绝应试,有的参加了考试,但故意把试卷写得文句不通,但康熙一样给了他们官职。

3

1673年11月,吴三桂诛杀云南巡抚朱国治,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提出“兴明讨虏”,起兵造反。

吴三桂起兵后,各地叛军纷纷响应,包括福建耿精忠,广西孙延龄,广东尚之信,陕西王辅臣,台湾郑经等人,使得吴三桂迅速控制了云南,四川,广西,贵州,福建,广东,陕西,湖南等地,可以说这时候的吴三桂已经占据了清朝一半疆土,与清军隔江对峙,而清军在战争的一开始也是屡屡战败,八旗军的战斗力在那时已经变的非常低下了。

那么按照剧情的发展,只要吴三桂下令渡江向北京进军,清朝基本就离灭亡不远了,然而历史总是那么的让人捉摸不透,吴三桂最终也没有下令北上,也因此他错过了灭亡清朝的最佳时机,也为这次起兵埋下了失败的种子,那么吴三桂为什么在面对如此大好形势的情况下而坐失良机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1,吴三桂本身实力不济。吴三桂虽然经营云南十几年,但那里物产并不丰富,相比江南地区,云南真是穷的可怜,所以当吴三桂打到湖北的时候,仅凭自己的实力是根本无力再北上的,那么前面不是说过,吴三桂起兵时还有很多同伙吗?他们这时候又在干什么呢?为何不配合吴三桂继续北上呢?这就要讲到第二点了。

2,以吴三桂为主的叛军各部勾心斗角。当初响应他起兵的那些地方武将虽然表面响应吴三桂,但也都有自己的小算盘,他们内部是很不团结的,而康熙也看透了这一点,于是他果断只在长江一线出全力抵抗吴三桂的大军,而在其他地方则是对那些叛军进行招抚,比如陕西王辅臣,广东尚之信,福建耿精忠等,这些人后来又都陆续“弃暗投明”,重新加入了康熙集团。

王辅臣本来就在吴三桂和康熙之间犹豫不定,所以根本不会在陕西尽全力配合吴三桂,最终在康熙赦免了他的一切罪过后,王辅臣就投了康熙;而耿精忠起兵后不久就受到台湾郑经的攻击(郑经想要借此机会抢夺耿精忠的地盘),再加上吴三桂多次催促耿精忠起兵导致耿精忠很生气,这时候康熙一道赦免他谋逆之罪,恢复他爵位的圣旨也下来了,进一步导致他一气之下也再次投了康熙;还有尚之信,尚之信和他的父亲尚可喜本身就有很大的矛盾,尚可喜从始至终就是反对起兵,忠于清朝的,而尚之信是支持吴三桂的,所以当吴三桂起兵后,尚可喜以一己之力在广东牵制了大批叛军,所以尚之信起兵后基本就是在广东和自己的父亲打仗,最后尚之信在得到康熙可以袭平南亲王爵的肯定答复下也投降了清朝。

所以从吴三桂的几个主要得力助手陆续投降了清朝后,他就是孤军奋战了,也正因为此,吴三桂只能将进攻的重点放在了广东一线,更不可能北上了,可能他这时候已经意识到自己败局已定,所以希望能过一把皇帝隐。

于是在公元1678年,吴三桂在衡州(今衡阳)称帝建国,国号周,建元昭武,改衡州为定天府,大封诸将。

可是称帝仅七个月,吴三桂就病死了,随着他的死亡,吴周政权也濒临崩溃,清军趁机全面进攻,即位的吴三桂之孙吴世璠退守云南,1681年清军攻破昆明城,吴世璠自杀,三藩之乱正式平定。

那么在我看来,吴三桂失败的原因除了以上两点以外,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不得汉人之心!

当年吴三桂为了向满清统治者表忠心,而不惜甘愿充当为满清平定天下的马前卒,不仅杀了很多前明将士还在缅甸亲自绞死了南明最后一位皇帝—永历皇帝,对汉人来说,吴三桂的所作所为不啻为大奸大恶之徒!是十恶不赦的汉奸!

如此奸人起兵造反,哪里能得到汉人的支持呢……

所以,吴三桂的失败是必然的。

4

三藩之乱,吴三桂声势浩大,兵马众多,从康熙十二年底到十五年春,短短两年多时间夺下江南半壁,却也在很短时间内土崩瓦解。

究其原因,我总结为四个“心”,也就是野心、决心、军心、民心。

所谓野心,指的是吴三桂的战略规划。他的野心不算小,也不算大,偏偏就是这种不大不小的野心,让他进退维谷。

纵观吴三桂的一生,他根本不是非做皇帝不可。明朝末年,李自成攻破京城,招降镇守宁远的吴三桂,却因为李之爱将刘宗敏霸占吴三桂家财和爱妾陈圆圆,导致吴三桂愤而倒戈,归顺清朝。这说明他是看重自身的利益,没有什么觊觎天下的大志。

投清之后,吴三桂随清军南下,对故主明朝(南明政权)的攻击不遗余力,甚至追到缅甸绞死了南明末代永历帝。凭借这一功劳,吴三桂向朝廷讨要了镇守云贵、开藩设府的特权,从此成为云贵两省的“土皇帝”。

其实,吴三桂的野心也就这点了。他是要学明朝沐英,世代镇守云南。如果朝廷真的能满足他,吴三桂断然不会以62岁的年龄再去冒险造反。

可惜,年少气盛的康熙看不得三藩尾大不掉,一纸撤藩令让吴三桂的美梦化为泡影。老头有点心理落差,这才起兵最后一搏,而且吴三桂本身,也就没做过什么一统天下的规划。

当叛乱开始,由于福建耿精忠、广东尚之信、台湾郑经,再加上广西、四川、陕西等三藩旧部的响应,让战争打得出奇的顺,大有饮马长江直捣北京,将满洲八旗赶出关外的势头。

只不过当叛军几乎控制了长江以南的半壁江山时,老头那颗做土皇帝的心又蠢蠢欲动了。他想的不是一鼓作气夺下整个江山,而是占据长江天险,与清朝划江而治。

这想法就很可怕了。叛乱这种事,也像逆水行舟一样,不进则退。你想划江而治,清朝不想!

于是,第二个“心”就来了——清朝的决心。

康熙虽然年轻,因为经验不足逼反了吴三桂他们,但也正是因为他年轻,初生牛犊不怕虎,看到吴三桂真的造反了,他反而也没什么可犹豫的了。

所以,虽然在战争初期,清朝一度陷入被动,但一旦回过神来,就立刻能组织起有效的反抗。

要知道,南方多汉族降将,很多人对清朝不满,可是北方却完全不一样,光京城就有十多万守军,中原地区更是可以说“兵多将广”,而且东北大本营还有当时战力尚未退化多少的八旗铁骑。

常有人说,吴三桂的兵马是清朝的两倍,此言差矣!并不是吴三桂的兵力是清朝的两倍,而是叛军的总数是清朝平叛部队的两倍,叛军并不全是吴三桂的部队。

清朝还有更多兵力并没有投入到平叛行动中,而叛军已经是倾巢而出。双方的后续综合实力对比,依然是清朝强、叛军弱。

这就要说到第三个“心”——叛军的军心。

要知道,叛军可不全是吴三桂能掌握的,造反的人虽多,却很难做到统一指挥,实际上就是一群乌合之众。我们虽然说“三藩之乱”,可实际上连“三藩”这个说法都不标准。

康熙初年,割据南方的三藩是云南平西王吴三桂、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广东平南王尚可喜。但是真到举兵反清的时候,尚可喜却并没有起兵。

在清朝的安抚下,尚可喜麾下虽有不少将领反叛,但他本人却坚守广东,率军平叛。由于尚可喜的坚挺,南方十几万叛军被他牵制,此事也是弄得吴三桂十分恼火。

后来尚可喜被儿子尚之信夺权软禁,尚之信虽然一度举起反旗,但基本是拥兵自重,在清朝的利诱下又经常反复,对双方采取观望态度,后来看到叛军不行了,他当然也就不敢造次。

连三藩都团结不起来,其他势力就更是不可能通力合作,甚至有些势力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利害冲突。

比如台湾郑经,他要参战就得跨过台湾海峡从福建登陆,而福建是靖南王耿精忠的大本营。如果你是郑经,你会选择千里迢迢越过福建去其他省份打一块“飞地”呢,还是干脆就夺下几个福建的州县?如果你是耿精忠,你会认为郑经的部队能从你的领地经过而秋毫无犯吗?所以,后来耿精忠投降清朝,有很大一部分因素就是跟郑经有矛盾。

还有广西将军孙延龄,本就不是三藩的部将,而是清初另一个汉族藩王定南王孔有德的麾下,所以当孙延龄的妻子,也就是孔有德的女儿孔四贞耐心规劝后,孙延龄最终变换阵营投降清朝。吴三桂派孙子吴世琮杀死孙延龄,孙延龄的部将又杀了吴世琮留下镇守广西的将领,重新投降清朝。

诸如此类的叛军内耗,数不胜数。都是叛军,谁能白白给你吴三桂作嫁衣裳?都想捞点好处,又都不愿意冒险,毕竟趋利避害是人之常情,而在反复无常的叛军身上,没有了点忠义之心,这些动物般的本能就更加明显。

最后是那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老百姓的民心。

吴三桂起兵之初如此顺利,与老百姓的支持绝对是分不开的。明朝灭亡时间毕竟不长,加上清朝曾有扬州十日、嘉定三屠、剃发易服等不得民心的行为,所以百姓也就选择性地忽视了吴三桂曾经杀死永历帝。想着只要你能恢复汉人江山,支持一下也无妨。

但是,随着吴三桂称帝,这“反清复明”的遮羞布也就包不住了。而长年的战乱,苦的是百姓,看到叛军节节败退,又还能有多少百姓继续支持他们呢?

因此,一个野心不够大的吴三桂,纠着一伙指挥不动的叛军,赶上一个平叛决心坚定的康熙,又得不到汉人百姓的支持,搞来搞去,时间一长也就只有败亡的可能了。

5

康熙十二年(1673年),吴三桂以“兴明讨虏”为口号,起兵反清,持续八年之久的“三藩之乱”就此爆发。

康熙十二年(1673年)十一月,吴三桂诛杀云南巡抚朱国治,发布讨伐满清檄文,自称天下都招讨兵马大元帅,以“兴明讨虏”为口号,起兵造反。

起兵之初,吴三桂联合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以及盘踞在台湾的郑氏集团,占据了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但是随后,清廷组织力量进行平叛,局势逐渐发生了逆转。

康熙十七年(1678年)在衡州称帝,立国号周,建元昭武,不久之后吴三桂病逝,其孙吴世璠继位。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军攻入昆明,吴世璠自杀,至此,历时8年的三藩之乱被平定。


在“三藩之乱”的初期,吴三桂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长江以南的半壁江山。

吴三桂之所以能在叛乱初期占据优势与主动,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来,是在战争的准备上。

康熙元年(1661年),吴三桂诛杀永历皇帝朱由榔,明朝皇统就此灭亡,从此八旗官兵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至吴三桂叛乱已有十多年之久,相比于吴三桂为了叛乱早就开始着手于整顿军备,加紧训练,有着巨大的反差,所以在准备上的不足让吴三桂得以迅速北上。

二来,是清朝面临了严重的多线作战危机。

此时的康熙皇帝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吴三桂,甚至他面对的不光是吴三桂、尚可喜和耿精忠这三藩,还有西北的王辅臣,还有察哈尔蒙古的贵族,还有盘踞在台湾的郑氏集团,还有各种拥护“朱三太子”的零零总总的叛军,可以说此时的清朝军队面临的敌人是非常之多的。


但是最终吴三桂还是失败了,除了战略上的失误外,不得民心也是吴三桂失败的重要原因。

首先,便是吴三桂战略上的失误。

在叛乱之处,吴三桂迅速占领了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与清军形成了隔江相望的战略态势,如果吴三桂能够一鼓作气渡江北上,完全有可能也就机会继续攻城掠地,将战线不断向北推进,甚至可以打到北京城下。

但是吴三桂在打到长江边上的时候,便重现想到了他当年山海关向多尔衮“借兵”的时候提出的“划江而治”的方案,现在的他依然想继续保有对于长江以南的统治,进而暂时性的停下了脚步。而这也给了大清王朝喘息之机,清军迅速的组织兵力进行防御,而吴三桂也就错过了最佳的战略时机。

其次,就是吴三桂盟友的牵制。

说是“三藩之乱”,但是吴三桂几乎是自始至终都是在单兵作战,且不说尚可喜和耿精忠的战斗力远不如吴三桂的军队,期间他们对于吴三桂所能提供的呼应和支持也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特别是耿精忠,除了要面对康亲王杰书带领的清军外,还要面对台湾的郑氏集团,在两面夹击的情况下,耿精忠直接投降了。

而除了三藩之外,吴三桂的旧部王辅臣也是时而降清,时而降吴三桂,模棱两个的态度让吴三桂彻底陷入了独自面对清军的战略境地。

再次,就是吴三桂的叛乱非常的不得民心。

吴三桂发动叛乱的时候,清兵已经入关近三十年,天下一统的状态也已经是维持了十多年了,清朝的大一统统治逐渐稳固,百姓也逐渐接受了满清政权的统治和治理,这个时候天下百姓包括汉族人、满族人、蒙古人等,都在想着是维持和平稳定的局面,恢复社会生产,谁也不愿意在经历战争。而就在这个时候,吴三桂起兵造反,发动了“三藩之乱”,又将南方各地的百姓拉入到了战争的泥潭之中,这本就是与民心所向背道而驰的举动。

早在吴三桂在发动叛乱之前,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任人唯亲,云贵地方的官场早已经是昏暗一片,再加上他为了叛乱不断充军扩营,极大的增加了百姓负担。不仅如此吴三桂还纵容部下将吏为非作歹,鱼肉百姓,“杀人越货,毫无畏忌,讼牒、命盗两案,甲兵居其大半”。这些都使得吴三桂本就非常的不得人心,再加上吴三桂起兵之后,一路上也是烧杀掳掠,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

失去民心,没有百姓支持的吴三桂也注定是要失败的。

最后,就是吴三桂冒天下之大不韪,在衡州称帝。

由于吴三桂先前为满清南下、横扫南明的先锋,更是灭掉南明小朝廷,手刃永历皇帝的罪魁祸首,吴三桂在广大南方地区的百姓和士大夫阶层中的声望是非常的差,而他的起兵又打出了“兴明讨掳”的口号,让人觉得啼笑皆非,非但没有获得支持,反而受到了极大的排斥。

而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在弥留之际,选择冒天下之大不韪,悍然在衡州称帝,进而再一次抛弃了对于明朝政权的拥护,也将自己彻底推向了整个国家的对立面。

吴三桂称帝五个月之后的康熙十七年(1678年)八月,吴三桂病逝。其孙吴世璠继位。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军攻入昆明,吴世璠自杀,至此,历时8年的三藩之乱被平定。

6

谢邀,康熙本人也说过,三藩之乱是大清立朝以来最危险的一次,而且三藩联合起来士兵人数并没有超过满清,在这也说明一下,吴三桂初期反叛之时兵力只有三万多人,并不是题主所说的是满清的两倍。

当时满清承平已久,兵员战斗力下降极为严重,以至于吴三桂起兵三万之人竟在短短时间就席卷十省之地,并大肆招兵买马,很快就将兵员扩充过了十万(这十万人很多都是南明的遗老遗少加入),以至于很多人都认为吴三桂起兵之时军队是满清的两倍。

但是即便吴三桂拥有如此之多的兵力,个人认为他要战胜满清依旧很困难。

第一点,吴三桂所占之地乃是云贵一带,人烟稀少,产粮薄弱,而满清所占之地皆是人口密集富庶无比的地方,相比之下,满清有非常大的优势。这是人口和粮食的优势。

第二点,三藩以及南方各个割据势力之间勾心斗角,没法合力进攻满清不说,还相互拖后腿,比如耿精忠在叛清之后,一面跟满清打仗,一面还要跟郑经在福建抢地盘,最后两面夹击扛不住就投降了。

第三点,根源上的东西,其实三藩是志不在天下的三藩,就连最具有战略目光的吴三桂也是一直只要跟清王朝划江而治,并没有想着东进沿河阻断漕运,不然满清北地绝对会出现缺粮的状况。

也真是清王朝看清了吴三桂的种种弱点,所以即便是在吴三桂声势最浩大的时候也没同意划江而治。

7

今天,我们不谈“先叛明后叛清,反复无常”的大道理,一起看看当时吴三桂在起事后犯下的错误,看看能否吸取些教训。

军力强盛的吴三桂

我们先来看一场两军精锐的激战。我们会发现:即使吴三桂年事已高,但清朝开国宿将悉数过世,无人是他对手。

旷世大战,吴三桂轻松取胜。

康熙十五年四月,长沙东侧的官山。康熙令安亲王岳乐自江西进攻长沙,试图发起长岳决战。清军列阵,从城北跌佛寺到城西南,兵分十九路,绵延数十里。吴三桂也调军来战,部署列阵,吴三桂亲自坐在谯楼上观战。双方战线长达数十里,“军容之盛,为近古所未见”。

开战后,吴三桂以王绪率数千人率先发起进攻。王绪策马而出,直冲敌阵。清军见状,分兵合围,一时,王绪军如同被投入大海的石头,旗帜被淹没不见,金鼓声也沉默。正在吴三桂军惊恐之时,忽听枪声连发,如连排鼓声;白刃排空,如冬日飘雪,喊声震天,清军骑兵纷纷落马,王绪奋勇而前,锐不可当!清军纷纷让路,不敢阻挡!

三桂军士气大振,一齐杀出!清军也奋力反抗。正在此时,吴三桂的侄子吴应正中流矢落马,清军趁势反攻,却突遇吴三桂放出的大象,纷纷败退。吴三桂军回击,清军阵势摇摇欲坠。正此时,天将大雨!吴三桂无奈收兵。

此战,双方投入兵力达10万之多。吴三桂原将军队分为前、后两军,本意一举歼灭清军,可惜,突遇大雨,企图失败。

此次大战,显示出吴军精锐战力之强悍!

仅就军事而言,在整个“三藩之乱”中,吴三桂军都拥有战力上的优势。在吴三桂病故前,清军在岳阳、长沙的对决中无可奈何。

吴三桂帐下也不乏名将。尤其是高大节,擅长以少胜多,深知曾以数百人就能大败清军大队。江西战场,清军将领甚至被一度高大节极少的兵力吓得不敢出南昌。

而吴三桂的“盟友”,耿精忠所部的曾养性,甚至王辅臣本人,都是难得的将才。

响应虽多,各怀心思

吴三桂之初,进展十分迅猛,各地纷纷响应,一时声势逼人。

可是,放眼看去,这些叛军都各怀心思。

广东的尚之信就不说了,整个叛乱过程,几乎都没有出兵参战。

耿精忠、王辅臣,虽有战力,但一直摇摆不定。形势稍微不利,就纷纷降清。

真正铁了心打大清的,只有吴三桂本部和台湾郑经。但郑经在早期积极配合后,得知吴三桂并非真心“辅助明主”,而是自怀称帝之心后,不但没有配合,反而进攻耿精忠。(清朝正因得知郑经攻打耿精忠,才定计招降耿部)。

总的来说,这些响应者虽然以“忠义”为名起事,却压根没有“忠义”的基因。他们大多先叛明,后叛清。如果吴三桂势头好,他们自然都会趁势发展,但如果势头不好,他们可就不会血战到底了。

再说,就吴三桂的黑历史,他说反清复明,鬼才信!因此,即使是真的心新怀忠义者,也是趁势而动,根本不会配合吴三桂!

进退两难,深负众望

起事之初,吴三桂发展势头迅猛,马宝入湖南,王屏藩入川支援当地叛变。清军难以抵挡,节节败退,吴三桂很快就攻克长沙、岳阳,饮马长江。

清朝开国宿将尽去,已无人是吴三桂对手。

此时,吴三桂阵营的将领们提出了两种经典的进军建议:

1、继续北进攻下荆州,而后再图北进;

2、顺流而下,攻取南京,与耿精忠等部会合,全取江南。

而如前所说,吴三桂不管是本人的军事才能,还是其部署的战力,都不弱于清军。尤其在早期,面对不知兵要的皇家贵胄,不管是选择哪条进军路线,他们都完全有机会积极进取,给予大清更大的打击。

可是,吴三桂却出人意料地选择了第三条路:大部转入防御,仅仅以少量兵力进军宜昌、吉安等地,试图打通与王辅臣、耿精忠联系;

就这样,在整个三藩之乱中,吴三桂军最精华的20万大军,长期安于湖南,7万人在岳阳防御荆州方向清军,7万人在长沙防御江西方向。


吴三桂最能打的精锐安静地坐失良机,坐视清军平定各路“友军”,陷入孤立!

先声夺人的舆论战

师出有名,就是在动手前先打嘴仗。

筒善抵达荆州后,以“给吴三桂的一封信”的形式发起了嘴仗:引咱们入关的时候,你说要另立明朝天子了?天下大定以后,消灭明朝残余时,你吴三桂比谁都积极呀!你要真的效忠明朝,你弄死人家永历干什么?你现在跳出来说忠于明朝,当天下人是傻子?

康熙的战略:重点打击+政治诱降

扛精毕竟不能当饭吃,骂完后,还得打!


面对危局,康熙并非没有失误,但他总体方向是十分清晰的。

叛军虽多,但多首鼠两端。康熙没有逐城逐地的打击,而是以“以重点打击造成有利态势,以政治诱降平定叛乱”的方针推进平叛战争。

比如:陕西方向。在各路叛军中,对清朝威胁最大的,就是陕西方向。除了王辅臣的叛乱,陕西、宁夏,西北各地叛乱者也云集。甚至后院的察哈尔蒙古部也发生了叛乱。

康熙在平定察哈尔之后,重点放在陕西,而他清醒地意识到,陕西叛军中,只要平定了王辅臣,其他各部也不攻自灭。而王辅臣虽然善于用兵,但反复无常,时而要降,时而要反,只要形势上压倒,就可以制服!

因此,康熙以平凉为重点,攻平凉时,又以平凉城外的高地为重点。在付出了相当代价强攻下高地后,以红衣大炮轰炸平凉,本来就斗志不坚的王辅臣终于在持续的诱降下投降。

西北各地闻风而降!

又比如:对耿精忠。耿精忠的战斗力十分强悍。部将曾养性攻克温州后,在浙江发展迅速。清军选择了仙霞岭为突破口,不去攻耿部精锐,而是直接扑向其福建老巢。

耿精忠虽然在浙江势头很猛,但在福建日子却很惨,不但要扛大清的反扑,还要对付翻脸的郑经。压力山大,扛不住了,也投降了。

于是,在浙江形势尚可的曾养性等也纷纷不战而降!

持续的政治诱降,使叛军常大规模投降。

在这些战争中,叛军以万为单位,纷纷投降。清军迅速扫除了吴三桂的两翼,扭转了局势!

时来天地皆同力,彻底平叛

在消灭其他反叛势力后,大清已经在战略上形成了对吴三桂部的包围。

可是,由于吴三桂部战力强大,大清要想彻底击败吴三桂,还十分困难。

不过,大清的运气不错。他们心想事成,自己搞不死的对手,就被老天搞死了。

首先是在江西让大清头疼不已的高大节,耻于与溜须拍马上位的同僚共事,挂了。


然后是吴三桂老大爷,在过了几天皇帝瘾之后,也挂了!

吴三桂死后,吴军人心惶惶,士气受挫。尽管公推的首辅吴国贵此时提出“北向以争天下”,但已是痴人说梦,为时已晚了。

需要一提的是:即便大清最后以四十万之众攻云南,却好费时日,啃得十分吃力,可见,吴三桂本部军力之强悍!

吴三桂本人确实是当时的虎将,但他绝非帝王之才!在早期形势大好时,明知大清无人是他对手,却依然止步不前,坐失良机!

吴三桂的盟友也都是一时良将,但却都是战意不强,形势好时就踊跃响应,形势差时,就纷纷掉头投降。

吴三桂手下也有诸多人才。吴国贵的谋略、高大节的勇略、王屏藩的政略,都是当时数一数二的人才。可是,吴三桂却以其各侄子为主将(虽然其侄子中也不错的),不能因才而用!

而康熙,在此次平叛战争中显示出了雄主之才。他针对敌军人马众多却一盘散沙,军力强悍却人心不一的特点,果断采取重点打击+政治诱降的策略,不断分化、瓦解对手,最终孤立、击败了吴三桂!

正是在这次险象环生的经历,使清朝肃清了不稳定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开启了一段夕阳一般的辉煌。

8

1644年李自成攻陷北京后,曾招揽雄踞山海关手握重兵的吴三桂,其实吴三桂也有意投靠李自成,无奈李自成做事太绝了,掳去了吴三桂的家人作为人质,吴三桂愤怒之下选择了与清军合作放清军入关,本想以清军来压制李自成,结果一发不可收拾,没想到李自成这么的不经打,一打就败,而且还弃城跑了,而吴三桂也已经无法回头,成了名副其实的汉奸。


1662年吴三桂在云南杀害了南明最后一个皇帝永历帝,同年吴三桂被封为平西王,与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广东平南王尚可喜共称为“三藩”;

到了1673年,康熙非常清楚三藩的危害,这些藩王们手握重兵,雄踞一方,特别是吴三桂更是占据云贵,势力庞大,年轻气盛的康熙决定撤藩,吴三桂认为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起兵造反,他杀了云南巡抚朱国治,联合其他藩王拉起反清复明的大旗,正式向清朝宣战,这就是史称的“三藩之乱”。

所谓的三藩之乱,其实叛乱的也就两藩,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一直效忠清朝,后来传给他的儿子尚广信,并未真正参与。


吴三桂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举兵造反,得到了一些明朝遗民的支持,许多明朝的官兵加入了进来,其声势可谓势如破竹,他的20万军队控制了长江以南的大片土地,另有10万军队进入四川,一度攻到了汉中,可以说形势对吴三桂非常有利,他的兵力达到了30多万人,而清军经过几场大战后损失惨重,全国年调动的兵力也就12万多,吴三桂的兵力是清军的两倍多,如果吴三桂此时真的能够大举挥军北上,那么改朝换代也未可知,但是否挥师北上吴三桂始终犹豫不决。


在这关键时刻吴三桂却在衡州(今湖南衡阳)称帝,彻底葬送了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他称帝也暴露了他的野心,什么反清复明都是骗人的,因此许多投奔他的人都离他而去,再过吴三桂内部混乱不堪,矛盾重重,清军得到喘息机会,1678年8月吴三桂病逝,吴军各部各自为政,互不协调,与清军征战了三年,最后被清军各个击破,彻底覆灭。


至于吴三桂为什么这么快失败了,原因还是有很多的。

1.吴三桂起兵反清时已经是60多岁的垂垂老矣,他对于打下半壁江山已是心满意足,再过江去夺天下,心里没有把握,他不想冒险折腾。

2.目光短浅,优柔寡断的性格缺陷,没有进取心,企图划江而治,头脑中偏安思想逐渐取代了当初的雄心壮志。

3.缺乏群众基础,吴三桂投靠满清杀害南明皇帝,丧失民心,后来又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虽说还是有部分明朝遗民支持,但他又在湖南称帝,关键时刻他却自己打了自己的脸,当初支持他的人自然就离他而去,就彻底地失去了民众,没有稳定的根基,失败是迟早的。

9

首先,“三藩”是指镇守云南的平西王吴三桂,镇守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以及镇守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由于康熙上位以后为了集中皇权,进行削藩,使三藩势力受到严重威胁。1637年,吴三桂因为杀了云南巡抚朱国治而自称兵马大元帅,打着“兴明讨虏”的口号起兵反叛康熙。当时的康熙年仅十九岁,和老奸巨猾的吴三桂相比,简直是“乳臭未干”。因此吴三桂很快攻下了云南,贵州,及湖南、四川的一部分地区,于是,他之前的那些党羽从全国各地纷纷赶来响应他,局势可谓一片大好。

而当时的清朝虽有八面旗军,但是数量上也就十来万,与吴三桂的三藩势力差距甚远,并且,满清入关以后,士兵都养尊处优,人人畏战,早就没有了“满万不可敌”的气势。就在这样的力量对比下吴三桂输给康熙,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大家都知道,吴三桂是明朝的山海关总兵,在明朝灭亡之际也是他将清军放进关内,他就是那个引狼入室的人,后来还效忠于清朝,杀了农民起义的李自成,张献忠等几股反清势力,不遗余力的斩杀明朝的残余势力,但是现在又打着复明的口号反清。因此,人们对他深恶痛绝,历史也给了他一计“汉奸”的烙印。

其次,吴三桂自毁前程,导致他彻底失败。吴三桂在起兵反清的第五年间,由于年事已高,自知十日不多,便急于称帝,且改国号为大周。这样一来,所有之前跟着他“兴明讨虏”的人全部离他而去,因为道不同不相为谋。之前的口号都是他为了个人私欲而编的谎言,此刻大家才明白,当初引狼入室的他并没有悔过,复明只是他“称帝”的借口。随后,康熙帝整合军力,攻陷昆明,三藩之乱终告平定。

10

吴三桂最终失败既有他自己的原因,也有外部的原因。

首先,吴三桂起兵之时没有打出反清复明的旗号,因此没有得到对明朝心怀眷恋的汉族士绅的支持和帮助,也曾经有谋士向吴三桂提出立一个明王室的傀儡作为号召,但遭到了吴三桂的反对,吴三桂志在自己称帝,认为与其先立一个傀儡,将来再杀掉,绝对是多此一举。因此,吴三桂以明朝叛徒的身份再次反叛清朝,是为再叛,因而无法得到大多数人的认同和支持。也正是因为吴三桂没有扛起“反清复明”的大旗,台湾的郑经以及广东的尚可喜和福建的耿精忠都对他离心离德,没有全力配合。

其次,吴三桂在军事策略上犯了严重的保守主义的错误。吴三桂在迅速席卷江南后,没有立即决定渡江北上,从而直捣黄龙,而是在松滋停滞不前,并向康熙提出了释放自己的儿子,并与清廷划江而治的主张,康熙帝非但没有接受吴三桂的提议,反而斩杀了吴子,并集结兵力准备决一死战,而此前江北的清军根本没有招架吴三桂的实力,但是吴三桂错过了渡江的最佳时机,因而形势开始变得不利于吴三桂集团。吴三桂缺乏大局意识的小我格局最终注定了他的失败。

再次,当时的汉族地主普遍支持清王朝也是吴三桂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吴三桂不仅没有得到江北汉族地主的支持,连他起家的云贵地区都很难获得大多数的汉族地主士绅和民众的支持,原因在于他治理云贵的数十年间鱼肉百姓,盘剥地方,失去了人心。因而在康熙帝缓过神来后,迅速集结了全国的人力物力与吴三桂集团作战,持久战对清廷有利。

康熙帝的调度指挥和正确决策也是打败吴三桂的原因。康熙帝小吴三桂49岁,吴三桂死的时候,康熙帝才25岁,因此时间在清王朝一边。

康熙帝在打败吴三桂后,命令将吴三桂的骸骨分发全国各地,以儆效尤。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