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为什么现在百家讲坛不火了?

为什么现在百家讲坛不火了?

2020-07-22 02:39阅读(131)

为什么现在百家讲坛不火了?:《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2001年7月9日开播的讲座式栏目,栏目宗旨为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堪称造星机器的:-百家讲

1

《百家讲坛》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2001年7月9日开播的讲座式栏目,栏目宗旨为建构时代常识,享受智慧人生。

堪称造星机器的百家讲坛,已经走过了16个年头,大约是在阎崇年的《清十二帝疑案》和易中天的《汉代风云人物》开始。

《百家》火了,随后的孔庆东、于丹、纪连海、王立群、钱文忠、袁腾飞、蒙曼、马未都都成了红极一时的文化明星,各大媒体重点关注。

当年火爆的收视率带动全社会的国学热。孔庆东曾有一句夸赞《百家》的话:“《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

足以说明节目的精彩程度与受众率,而如今的百家讲坛面临着收视率下滑的窘境,一时令人扼腕叹息。

那么,曾经红极一时的《百家讲坛》为何风光不再?经过分析,大致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一、思维方式局限,导致后劲不足。

《百家讲坛》其实是时代背景的产物,当时我们国家刚刚进入21世纪,生活条件逐渐好起来之后。

开始追求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对知识的渴求越发浓烈,都想能够多了解一些知识,于是在网络还没有现在发达的时候,《百家讲坛》诞生了。

对于刚从20世纪走过来的人们而言,《百家讲坛》创办者们认为,用一些肤浅的知识就足以糊弄了,所以对讲坛上主讲人的层次没有过高的要求,资历水平也参差不齐。

狭隘的思维方式,限制了长远发展。

随着国人知识水平的与日俱增,对百家讲坛感兴趣的大众,欣赏层次与水平也日渐提升!

现在别说是大学生,有些初中生、高中生都是对历史国学有一定基础的,有些对《论语》的理解比于丹还深刻,有些对武侠小说的理解比孔庆东还透彻……

所以,大家都想听点真才实学的、比自己所掌握更广阔的知识。

在北大曾发生过这样令人尴尬的一幕:

著名文化学者、北师大教授,曾被誉为“学术超女”的于丹,在北大百年大讲堂分享昆曲感受时,被北大学生们轰下台。

当时于丹还没上台,台下学生观众便高呼“滚下去,你根本没资格跟台上的先生们站在一起!”于丹最终尴尬地以一句“一切尽在不言中”收场。

现场的北大学生普遍认为,于丹穿着不得体,没有资格与国宝级昆曲表演艺术家一起做点评。并且,近年来于丹娱乐化太严重,学术“假大空”,为人做作。

还有人对北大学子大加赞赏,说“于丹等一些肤浅人士的成名,昭示着一个‘黄钟毁弃,瓦缶雷鸣’的时代;而于丹被轰下台,是终结这个鱼目混珠时代的开始。

在野草丛生的地方,庄稼便不能很好的生长;愚昧高居台上,真正的思想和就得不到的弘扬。赞赏北大学子的正确举动!”

这一事件的发生,及带给大众的强烈反响,比较明显的暴露了这一现象。

二、讲师资历较浅,解析浮于表面。

在《百家讲坛》的众多讲师中,沽名钓誉之辈很多。

如于丹教授曾讲过《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于丹<论语>感悟》等篇目。

在国学专家们的眼中于丹根本就没有读懂《论语》,也没有读懂《庄子》;在大众眼里,她的讲解都是在照本宣科,仍停留在中学文言文翻译阶段。

不过,也不能说一点水平没有,前期还真有干货,出名之后就没心思搞学术,加之于丹本身就不是学历史的。

所以讲的多了,自然错误就越多,从在百家讲坛的火热到在北大被轰下台,足以说明这一点。

于丹思想已经不在适合现在的社会了,她为大众灌输的心灵鸡汤如一碗心灵砒霜,早已过时了。

百家讲坛的目的是为了科普,不是专业性极强的节目。就像易中天本身不是史学的,却来讲三国,讲两汉。

所以很多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都要靠宣讲人自己来判别。有些人喜欢夹杂私货,有些人喜欢标新立异。所以很容易造成鱼龙混杂的情况。

还有许多这样例子,就不一一列举了。

给人们造成学术研究不严谨的印象,久而久之,就不喜欢这个节目了。

三、形式过于单一,产生审美疲劳。

当初这档节目之所以能够火起来,靠的是新颖的专家评书的形式,一人、一桌、一个话题就能展开。

所讲授的内容也无非是大学课堂里的知识和搞笑的评论,等于给了平民大众一个近距离接触教授专家的机会,因此受到热捧!

但几年下来,《百家讲坛》还是固守陈规,仍然大家熟悉的文史话题,依然是老套的形式,学院派的气息已经附在讲师身上,很难甩掉!

而与此同时,逻辑思维、晓说、老梁讲故事等自媒体全面兴起,加之观众对精神文化需求越来越高,总喜欢新鲜刺激的,所以墨守成规的《百家讲坛》自然就走向衰退了。

大约从2009年开始,《百家讲坛》的收视率开始下降,但最近趋于平稳,处于不高也不低的状态。

一档电视节目如果不及时更新思想观念、随时改变创办思路,那么走向没落也属于正常规律。

如快男快女、《中国好声音》、《综艺大观》、《周末喜相逢》等曾经火爆一时的综艺节目都会过时,更不用说传播历史、国学的文化节目了。

所以,只有不断创新思路,不断与时俱进,不断满足大众需求的电视栏目,才会经久不衰。

2

现在几乎不看《百家讲坛》了,而且已不记得从何时开始不看的。

自2001年7月开播的央视品牌栏目《百家讲坛》,堪称红极一时的“造星机器”,作为一座在专家、学者和百姓之间架起的荧屏桥梁,打造出易中天、纪连海、于丹、袁鹏飞、阎崇年、马未都、王立群等一批专家型荧屏明星。一时间,这些学者明星所拥有的粉丝甚至可与歌星、影星比肩。

然而,15年过去了,曾经风光无限的《百家讲坛》不仅已丧失了“造星”功能,收视率也逐年下降,恐怕已成为不争的现实。有一阵,由于《百家讲坛》收视连续跌出央视10套所有栏目前十名,其地位岌岌可危,甚至一度传出了将停播的传闻。

当年受到万众瞩目的《百家讲坛》为何出现收视冷落,对此观众议论纷纷。

有人归纳出《百家讲坛》存在着节目偏娱乐、解读显浅陋、题材不够新、讲解太枯燥、话语权霸道等五大问题,说她过快地完成由“纯学术”到“泛娱乐”的转型。过度的包装、过度的炒作,歪说戏说多了、悬疑与噱头多了,让讲坛充满了媚俗气息,越来越像娱乐类脱口秀节目,难免遭遇到瓶颈。

也有人认为,是因为《百家讲坛》品位过高,帝王将相的故事说多了,选题变得越来越窄。同时,像易中天、于丹那般善于演讲的学者就那么可遇而不可求的几个人,因此新人难以推出,形式又多年不变,再加上全国各地类似节目一窝蜂竞相模仿,时间久了,难免让人产生审美疲劳也是情理中事。

《百家讲坛》的收视冷落,令人想起了央视另外两档讲坛类节目《开讲啦》、《青年中国说》的兴起,同时也证明了讲坛类节目唯有创新、与时俱进才有出路。

《百家讲坛》是专家、学者“一桌、一人、一口”的自我演讲与单向灌输,15年来从未改变,既没有观众的互动环节,也没有彼此争论的空间。就是这么一座单向通行的桥梁,阻碍了观众互动交流,在“互联网+”给这个世界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今天,显然有点落伍。

而登上《开讲啦》、《青年中国说》讲坛的嘉宾都是现身说法,而台下众多听众可与嘉宾积极互动、讨论甚至争执,犹如网上的点赞、点评、争论,充满了互联网的平等、互动、宽泛、多元、参与、挑战等特点,如此的自由碰撞,无疑比单向说教更具吸引力。何况,后者更贴近当今时代,话题也更接地气。由此可见,讲坛节目潮起潮落,其实反映了节目创新与守旧的巨大落差。

《百家讲坛》的遇冷是一个值得反思的话题。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常言道退一步海阔天空,如果《百家讲坛》能走出过于精英化、学术化的束缚,将自己定位的更加通俗化,更加接地气,还是可浴火重生的。因为老百姓对历史文化、国学知识的需求还是很大的。

一档电视栏目单靠简单的复制,必定会走向灭亡。所以《百家讲坛》要想有新的发展,就必须创新,一定要推出新人、新选题、新思路,那就是培养一批具有号召力的主讲人,开拓更多的讲坛话题,挖掘更多的讲座内容。

同时,不少观众也强烈要求继续保留这一档学术性文化节目,不能因讲坛节目收视率低了就末位淘汰掉,让其成为一段历史。他们强调,电视荧屏上不能全是泛娱乐化的东西,纯文化节目的可以被挤压,但应该有自己的位置。

3

《百家讲坛》今日风光不再?一点都不夸张!看看咱们头条问答版,有这么多的答题和几乎每个答题都是10万的阅读,你就知道全国人民对《百家讲坛》有多少爱恨交加了。

《百家讲坛》的轰动,其实是新世纪之初,国学渴求的一次爆发。但是,我们对这次爆发的理解太肤浅了,以为,听众都是凑热闹的,所以,有点“萝卜快了不洗泥”的味道,于是,讲坛上的主人,也就良莠不分了,于是,新的明星无法产生,对平庸的背书式的讲坛,老百姓当然不愿意付出自己宝贵时间消磨。

事实上,质量第一,这就是一个金的定律。对于《百家讲坛》这样的高层次讲坛,我们广大人民群众还是有很高期待的,因为,我们对国学的要求是有了很大提高的。

于丹的出现,是《百家讲坛》走向一蹶不振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第一,于丹本人的学术水平,根本不符合《论语》这样内容。她基本就是现代人取代古代人,这是一个严重的学术学风问题,如果古代经典之作都可以任意解读,那怎么对得起起码的历史?孔夫子入党,这不会不是天大笑话吧?

问题不止于此,据说,有不少研究生集体抗议于丹的演讲。

但是,《百家讲坛》没有从这里面看出于丹问题,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信息,这是最要命的,所以,于丹《论语》完了之后,《百家讲坛》又为于丹推出一档《庄子》的演讲。

从《论语》到《庄子》虽然内容风格大不相同,但于丹的老调子没变呀?她那种中学生式的思维,还是中学生啊。再说了,短短一年半载,于丹有什么天大的本领再造一次自己面对经典呢?

我们都知道,一个时代发生重大转移之交,谈论经典,其实是意义非常重大的,这基本意味着通过诠释经典,要达到新的思想的解放和统一。

中国经历了文革,经历了改革开放的春天,新世纪,我们的改革进入了深化的新阶段,我们如何包容改革开放和传统精神,这需要有深刻的新思维。

举个例子来说,“忠孝”是我们传统深厚的一种精神支柱,但是,我们在改革开放之初,对“忠孝”还是有批判的。而进入新时代,我们对“忠孝”有了更深层次的需求,一方面“忠孝”没有错,一方面,传统的“忠孝”与现代的法制理念还是有一定矛盾的,因此,我们肯定需要一个新时代的“忠孝”思想嘛。如果作为一个学者,你没有很高明的理论,这“忠孝”二字都够你研究一辈子的。

于丹的争议和失败,反映出《百家讲坛》不但在现代传媒时代没有什么敏锐的嗅觉,就是基本的传媒观念都有问题,所以,造成了观众对《百家讲坛》亲和力和学术信誉的失望,因此,《百家讲坛》从此一蹶不振,逐渐衰落的格局。

我们在这里说于丹,不是对于丹个人有什么意见和不满,而是对于丹的学术深度和学术沟通方式非常不满。

在历史文化学术方面,我们如何“古为今用”能不能“古为今用”,这基本没有商量的余地。历朝历代,都有研究历史,鉴古知今,为现实汲取历史经验的传统。

问题是,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文化精神层面的交流。比如说,孔子再伟大,不会万能到把今天的深刻矛盾都给解决了吧?但是,我们听一些学者的那意思,好像孔子就是当代导师了,你以为中国人都跟你一样浅薄啊?

《百家讲坛》也有一些观众朋友满意的老师,例如王立群,易中天,蒙曼,郦波等,这些学者,主要是以学术朴实,亲和沟通见长。所以,广大观众朋友是满意的。

我们当然高兴看到这样的学者多一些,观众的满意度,或许也能维持一定的稳定吧?

但是《百家讲坛》的致命弱点,还是传媒技术有问题,包括学术的平庸化,这是最难以改变的。

例如,有的学者对资料没有什么新的研究,有的学者对历史人物过分偏爱,这都会影响学风。

例如,讲唐玄宗的,无不提到开元盛世的一个标志之一,就是养了多少匹马。但他们都引用的是开元十三年的老账,四十三万这个数据。其实开元十五年,唐玄宗就下了一个进口大单,大约计划每年引进突厥十万匹马。而天宝三十年,仅陇右监牧使一个养马基地就有三十三万多匹马!而唐代有大型牧马基地八个!

唐玄宗时代,历史没有具体的记录最高有多少匹马,只有唐高宗麟德年七十万匹马的一个最高记录。但我们从理论上保守估计,唐玄宗时代最高的养马规模,也会有八十万匹马的!

我真不明白,学者那么多,怎么就没有一个,为唐玄宗算算这笔账的人呢?

至于没有深度的,我就不多说了。例如有一个讲王国维《人间词话》的,他在说到王国维著名的“人生三境界”的时候,引用了王国维自己的话说:王国维自己说,我对古人的理解,古人肯定不满意,这只是我的理解。

知道王国维这句话有多厉害吗?我就等着,我们的老师解释解释,王国维这句话。但是,老师没话了!

嘿,这么大的学问,他不做了?你说你这个学者在干嘛?

王国维之所以说,我不能代表古人,就是说,欣赏别人的作品,你可以有你自己的理解,但是千万不要把你的意见强加于古人。这不但是学者的一种风度,更是对诗歌研究留下的一份宝贵遗产啊。

知道,怎样继承文化遗产吗?绝对应该是接着古人没有说完的继续说啊。

因为我们有一个“诗无达诂”的美学传统。但是,不是所有情况下都可以“诗无达诂”甚至乱诂,而我们乱诂的情况,从历史到哲学,以至于文学太司空见惯了。王国维说自己的意见不能强加于古人,正是一种不“乱诂”的深刻美学思想,这值得我们思考,是不是?

如果《百家讲坛》还没有新举措,退出历史舞台是迟早的事情。

4

第一,江郎才尽,没有更多的话题了。百家讲坛开讲至今,可以说从文学讲到历史,从军事讲到政治,从生物讲到经济,从远古讲到未来。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九流三教,前后几千年的时代中和人有关的,无关的,该讲的都讲了,不该讲的也基本上都讲了,也没什么更多的好题材可讲了。

第二,部分学者炒作学术,为了标新立异而立异,只为了出名而已。多数学者的观点应该讲都还是比较客观和中肯的,但是也有很多的所谓学者为了抬高身价,故意语出惊人,弄出一些不一样的观点,觉得说出一些别人没说过的,或者不敢说的就是有学问。学术自由应该提倡,带有自己的主观态度去理解文化也没有原则问题,但是个别所谓的学者利用百家讲坛出名之后,没有下限的整出一套又一套没有原则和底线的观点,哗众取宠,颠倒黑白。不仅影响了学者自身的形象,也抹黑了讲坛的光辉形象。

第三,审美疲劳,吸引力下降。讲坛刚刚开讲时,新颖的模式吸引了很多观众的关注,同时配上各种杂志书刊的印刷,社会知名度极高,百家讲坛上的观点成为很多文化人引经据典的来源。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观众看久了一种模式,慢慢的也就觉得没意思了,搞来搞去就那么一套,而且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每天一集一集的看个什么剧,也没什么耐心。加上主要的热门都讲完了,剩下的也没什么意思了。

最后,民众文化素质的逐渐提高,有稳定的价值观世界观。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和基础教育的长期巩固,民众的文化素质逐年提高。越来越多的人群拥有自己稳定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不像过去,听到什么都觉得有道理,百家讲坛上说什么都觉得是真理,百家讲坛上讲了什么和自己想的不同的,就会反思是不是自己错了。而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不会在通过百家讲坛来端正自己的历史观,价值观,世界观,家庭观了。用有的网友的话来说,可以概括为,就是容易被洗脑,随意被灌输思想的人越来越少了。

5

如果你知道于丹、易中天、王立群等名字,而你又不是学者,那么你肯定多少看过一点《百家讲坛》。话说当年百家讲坛也是真红火,捧红了一大批电视学术明星,带动了全民读史的热潮,这些学者的书、光盘一时之间炙手可热,赚得盆满钵满。但大概从2009年左右,《百家讲坛》的收视率开始下降,最近趋于平稳,是人们都看腻了吗?也不全是。

??

在2015年左右于赓哲老师的微博上澄清了百家讲坛收视率跌入谷底的谣言,当年平均收视率在0.2左右。根本没淘汰的可能,现在录制计划已经拍到明年了,不高但也不低。整体来看确实风光不再了,要知道这个节目最火的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保持央视10套收视率第一,造就了于丹、易中天等一大批学术明星,成为当年最炙手可热的文化事件。


搬搬手指头,易中天、于丹、郦波、王立群、蒙曼等一大批学术明星都直接受益于《百家讲坛》的收视红利,但这种专家清口相声式的宣讲在媒介较为单一的时期还可以占得头筹,但如今却大不一样。微信公众号、知乎、头条文章、问答、梨视频动历史等大量自媒体平台活跃在网络世界,历史知识的获取、传播更为廉价,其中不乏优秀作品。传统的宣教和政治史、军事史、帝王将相才子佳人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观众的口味。大家确实是审美疲劳,听腻歪了。

??

从2013年前后国内多家出版机构集中引进了大批海外优秀的历史科普类作品,点燃了非虚构社科、历史作品的新时代。一时之间《纵乐的困惑》、《讲谈社中国的历史》、《哈佛中国史》、《维梅尔的帽子》、《天国之秋》、《奥斯维辛:一部历史》、《人类简史》、《耶路撒冷三千年》等书强劲盘踞新书畅销榜和预售榜单。这些国外汉学家、记者、传记作者为主体的写作群体的特色是语言平和易懂,文笔流畅,视角独特新颖,一时之间拥趸甚多。


目前国内的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社的“甲骨文”丛书;后浪出版的“汗青堂”系列;理想国系列;中信出版社的欧洲史、世界现代史系列、三联书店的新知文库都不断花样翻新,更新刺激了国内优秀历史读物的翻译引介。在此基础上,部分读者的口味提高了,素养提升了,以往的快餐满足不了他们的胃口,这些作品因为其装帧精美、内容优质、活动策划细致而广受好评,逐步取代了传统的电视+签字售书模式。


更为影响深远的则是2016年以来的知识付费浪潮的兴起,许多平台推出了有声书,解放人们的眼睛,同时也打造了很多名家历史课。这些课程设计更有针对性,更加个人化,服务周到,比较适合年轻人的工作节奏和学习习惯。

??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百家讲坛》后期发展过程中思路的走偏,为通俗而通俗,甚至不惜歪曲史实,罔顾细节,割裂了严肃学术研究的基础,弱化了人们对其信任。(代表事件是北大学生对于丹的排斥。)


参考资料:

1、https://www.so.com/s?ie=utf-8&src=360chrome_toolbar_search&q=%E7%99%BE%E5%AE%B6%E8%AE%B2%E5%9D%9B%E6%94%B6%E8%A7%86%E7%8E%87%E4%B8%8B%E9%99%8D

2、百家讲坛节目介绍

3、http://sh.qihoo.com/pc/968257af4d7750533

6

《百家讲坛》最火的那两年我刚上高中,算是一个忠实粉丝。对于那时的我而言,《百家讲坛》为我打开了一扇文史的大门,扩展了知识面,尤其是于丹和易中天,一个让我学会了说话的技巧,一个让我走近了美学、李泽厚、钱穆、吕思勉、邓晓芒、樊树志。后来到了北京上大学,还参加过一年《百家讲坛》的录制,亲眼见过了易中天、钱文忠、袁腾飞、蒙曼、王立群、阎崇年、康震、鲍鹏山、马未都、郦波,也在2009年春节特别节目里以观众发言的形式露过一分钟的脸。从大二开始,对于《百家讲坛》就不再怎么关注了,对于几位主讲人也有了新的思考和评价。

《百家讲坛》的崛起与没落可以说是成也萧何败萧何。最初的《百家》请的都是周汝昌、叶嘉莹、杨振宁这样的大家,在大学礼堂里开讲,讲的都是各个学科的严肃学术,收视率自然不会太好。后来《百家》做出了调整,定位“让专家、学者为百姓服务”的宗旨,用专门的录影棚打造一人、一桌、一课堂的录制方式,专攻古代文史内容,授课内容强调故事性和普及型,在起伏悬念的情节中插入少量评论。这是一种类评书的模式,最符合大众的审美和接受能力。参与录制的那一年,我看到影棚里最多的观众就是老年人,带着保温杯一坐坐一天,全当听书,听腻了直接在座位上打个盹儿,有时一直睡到那句“请看下集”时才醒过来。

大约是在阎崇年的《清十二帝疑案》和易中天的《汉代风云人物》开始,《百家》火了,随后的孔庆东、于丹、纪连海、王立群、钱文忠、袁腾飞、蒙曼、马未都都成了红极一时的文化明星,各大媒体重点关注。孔庆东曾有一句夸赞《百家》的话:“《百家讲坛》,坛坛都是好酒”,不仅概括了这一节目彼时的精彩,也点明了节目的通俗性、娱乐性和消费性。

正因此,《百家》讲坛的走红也引来了不少批评和质疑。私以为,那些敌视大众传媒形式、拒绝文化走向大众的学院派声音实在没多少意义,指出各种学术硬伤的严肃批评倒确有重要价值。

如日中天的《百家》讲坛显然对这些声音没太当回事,也没能力当回事,毕竟节目组无力给学术水平把关。更要命的是,从那以后讲课模式和选题就再没有做出太大调整。从讲课模式来说,类评书形式对主讲人的依赖性很高,语气语调、节奏表情、故事编排,甚至气质和风格都有极大限定。所以自从最火的那几位渐渐退出之后,就再也没有哪位主讲人脱颖而出了。从选题来说,翻来覆去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三国明清、史记论语,又都浮于浅层化通俗解读,听得多了自然会腻。当综艺崛起、网络夺位时,《百家》自然就风光难再了。

观众都是喜新厌旧的,大众总是喜欢新鲜刺激的,一档老节目的没落属于正常规律,连快男快女、《中国好声音》这种综艺节目都会过时,更不用说一个文化节目了。所以就此说观众水平提高了、文化鉴赏力提高了,我是不以为然的,不信看看如今流行的那些知识付费,难道不就是另一种《百家讲坛》吗?甚至还不如《百家讲坛》,毕竟百家主讲人都是学校里正经的老师。

7

1、审美疲劳。


《百家讲坛》学者说来说去还是那些人,新人难以出现,形式多年不变,再加上全国各地类似节目一窝蜂竞相模仿,时间久了,难免会让人产生审美疲劳。

2、质量下降。

一些所谓的专家讲历史的时候掺入自身不正当的情感。还有引史不当,胡诌现象。总之,质量下降了,人民也不如当年好骗了。

3、节奏太慢。

有些事件在网上查资料一口气看完要痛快得多。这也是中国人知识水平提高的表现,大家的知识水平都提高了,就觉得听着没意思了,因为大家都懂,而且甚至大家都可以上台去讲了。

8

花无百日红。

这世上哪有长虹不断、筵席不散的道理啊?

当然,除了盛极必衰这种难以克服的规律外,百家讲坛的衰落还与节目口碑的下滑有关。

百家讲坛捧出了许多学术红人,但这些红人的争议太多,最终带累了节目的口碑。

最好的例子就是于丹了。于丹曾因为在百家讲坛解读《论语》和《庄子》受到观众的追捧,并且声名大噪。

但是,她也因此而遭到批评。许多专业人士都因为于丹的讲解太过天马行空、太过心灵鸡汤而嫌弃她的专业素养。

2012年,于丹到北大某昆曲专场大放厥词时,甚至被北大的同学们呛声轰下了台。

百家讲坛面对的是文史爱好者,主打的招牌是:专业学者来科普。

观众什么都不懂,就是希望能够让老师讲解来学习知识。现在这个老师被她的同行如此质疑,那还有何威信可言?普通人也会质疑这些人是不是仗着观众不懂,就索性胡说八道。

久而久之,观众就会留下这样的印象:来百家讲坛的人都是二流、三流学者。

一个节目的口碑就这样坍塌了,观众自然也就不爱看了。

9

很多人在成功成名之前,做人诚惶诚恐,做事兢兢业业。然而,一朝功成名就之后,便做人膨胀、做事浮躁。《百家讲坛》既然是人做的,自然也带有人性的弱点。

《百家讲坛》的口号是“追求学术创新,鼓励思想个性”,初衷是好的,但是发展到后来,所谓的“创新”、“个性”便成为不顾史实、抛弃前人的“为创新而创新\"、“为个性而个性”,这一点在蒙曼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

蒙曼的《女皇武则天》我没听,据说里面错误百出。我只听过她的《大隋风云(下)》,说实话,才听了两讲,就听不下去了。她竟然把隋炀帝拔高到“千古一帝”的高度,实在让人无语。

在蒙曼看来,隋炀帝“营长城安华夏万众;开运河利中国百代;破突厥而宾服四夷;通丝路以威震殊俗”,创下了千秋功业。只怪当时的隋朝人民太身在福中不知福了,这么伟大的皇帝,这么超前的眼光,这么宏伟的抱负,你们应当心甘情愿、感恩戴德地帮助他实现才是啊,怎么反而推翻他呢?

建议蒙曼教授抽空读一读网络小说《江山美色》。隋炀帝创造的那些所谓的千古功业,都不过是他好大喜功的见证罢了。再说了,这些功业是隋炀帝自己创造的吗?错!是隋朝人民创造的!上位者只要下几道御令,剩下的工作便全交给了下面的官吏百姓。隋炀帝这样竭泽而渔、劳民伤财的结果就是:“修运河造成千万民夫的死伤;征高丽骚动天下;游江都挥霍无度;轻民生视同草芥。”对此,蒙曼居然选择性失明,都轻轻带过了。

作为一名统治者,如果不能为人民创造当下的幸福,他就是不合格的。而后世对一些历史人物的翻案,通常都是站在当代人的视角,而忽视或淡化了人物的时代背景。所以有人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幸乎?悲乎?

这样的《百家讲坛》,不走向没落才怪呢!

10

历史是过去的今天,今天是过去历史的延续,历史与今天是没有明显界限的。讲史其实是在分析人物,古人和今人有一点是相通的,那就是人性。

百家讲坛已经存续了十余年了,真的已经江郎才尽了,从一开始的三国史记论语,再到后面的王侯将相,再到唐宋八大家这样的知名人物。能讲又能吸引观众的东西越来越少了。历史虽然是讲不完的。但可惜让人感兴趣的历史却已经寥寥无几了。哪怕同为三国,后三国时期的历史了解的人也远不如前面的部分。


百家讲坛刚出来的时候,确实是火爆异常,在当时并没有这样的国民历史知识普及的节目,再加上百家讲坛前期讲的都是吸引大家的题材,很有权威性。百家讲坛刮起了这一阵知识宣讲的风气,各地纷纷效仿。并与时俱进。如开讲啦等节目就开创了一种新的宣讲模式。而百家讲坛这十几年来,一如既往的类似于单口一般。看的久了,也就累了。

百家讲坛的讲师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环,易中天,王立群,蒙曼,钱文忠等老师都讲的十分出彩,原本晦涩难懂的历史从他们口中娓娓道来,结合现世的知识,令人茅塞顿开。他们将自己半生的研究成果搬上讲台,为观众普及知识,令人敬佩。众多讲师之中,争议最大的绝对是于丹老师,倒不是说于丹老师讲的不好,而是讲的太“好”了,单论演讲应该是百家讲坛最强的一位,但是问题就在于她对论语的解读是鸡汤化的。且不深入,论语变成了论鸡汤。


百家讲坛也一度想要转型,但是却适得其反,近些年还在看百家讲坛的观众应该也能感觉到,百家讲坛的学术性已经不比当年了。为了吸引观众,开始向娱乐化转变。但却又抛不下学术权威的理念。变成现在这样一个两不像的局面。私以为,百家讲坛并不需要迎合这个泛娱乐化的时代。保持自己的权威性,将学术做到极致才是重要的。

相关问答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