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子越被中科大开除学籍,令人大呼“痛快”之余,更令人惋惜。我们更应该思考背后更深层的东西。第一:为何我国的高学历、高层次人才频频出现辱国、辱民言论?
第二:为何对发出同样声音,造成类似影响的人处理结果却大不相同?
第三:如何才能在法律层面完善和统一处理措施,做到这种“网络叛国”行为有法可依?
第四:在教育和知识界,如何加强历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
第一、7月19日,季子越被开除学籍
季子越的智商很高,2015年以总分667的高分,以洛阳全市第八的成绩考取中国科学院大学化学专业,现在国科大未来技术学院攻读计算机硕士。
2020年3月到6月,这三个多月的时间,季子越在境外社交平台多次发表涉及南京大屠杀、侮辱祖国等言论,其言论肮脏、无知,严重损害了国民的感情。他的言论在6月15日左右被网友扒出,仅仅几天后他便在网上进行了敷衍的道歉,但是?道歉有什么用呢?中科院大学按照程序进行了严格的审核和调查:
第一,学校按照《中国科学院大学学生纪律处分实施办法》,组织召开了处分论证会;
第二,应季子越的申请,学校举行了听证会。季子越本人通过视频会议平台参加了论证会、听证会,进行了陈述和申辩,并表示反省、道歉和悔过。
第三、学校的相关部门进行了认真研究,并考虑到该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和祖国荣誉,违反了国家和学校相关规定,背离了学校理念,经校长办公会审议批准,给予季子越开除学籍处分。
- 总之由此看来,学校的反应迅速,严格履行的处理的程序和步骤,仅仅不到1个月的事件就给了民众一个满意的答复,为学校的“效率”和“透明”点赞!
第二、为何高学历和高层次人才频频发声不当言论?
现在国际范围的疫情仍然愈演愈烈,而我国作为世界上疫情最安全的国家,近日出现的“网络名人”可实在不少:除了季子越,蔑视国人的许可馨、崇洋媚外的作家方方、教授梁艳萍、王小妮,支持方方的作协副主席张抗抗,北大教授孔庆东等等。这些人中,说实在的,起点都比普通人都要高很多,社会层次和地位也都在常人之上,那么他们为何频频发出不当言论?是因为无知吗?我觉得是以下几个原因:
(一)价值观扭曲
他们都受着良好的教育或有国外留学的经验,吸收了较多的舶来文化,却只看到我国发展的落后和另一面,而对于我们这个曾经有着辉煌灿烂文明文化,近代又饱受屈辱的民族觉醒,却视而不见,他们忘记了对于民族富强独立的发展,遇到荆棘,遇到坎坷都是磨砺。他们看不到我们取得的成就,却心理阴暗的寻找可供它们抹黑、可以攻击的那一点,说到底是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发生了扭曲,已经不被我们所接纳。
(二)信息传播加快
随着网络和社交媒体的发达,自媒体的发声也越来越容易,人们对于其他人言论和行为的关注,尤其是像这种所谓的“公知”、“高学历人才”的社会地位本身就更高,就更容易得到社会的关注。而一旦他们的言论不当,加上社会资源本身就对他们有所倾斜,引发社会的不满,就更会集中火力,成为众矢之的,这就是媒体的力量和网络的力量。
(三)爱国教育的缺失
知识水平越高,越不爱国,道德水平越低,对祖国的损害越大。说到底这些不当言论,都充满了对于同胞和祖国的俯视,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历史,其根本就是在教育中,仅仅重视了知识的教育,却在道德上和爱国精神上缺乏教育。这些人虽然有着良好的知识修养,但是没有“根和魂”,不知道自己的精神在哪里,在他们价值观尚未形成和完善的时候,却成了爱国精神教育的漏网之鱼,成为了典型的数典忘祖之辈。
第三、为何“同人不同命”?发出同样声音的人为何处理结果不同?
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思考的问题。前期最火的事件莫过于莫名顶替上大学事件,仝卓、陈春秀、苟晶案件,仅仅半个月就官方发出处理结果,网友们均拿来与“许可馨”事件进行比较;湖北大学原教授梁艳萍也因为发表不当言论,在被爆料一个多月后,被学校记过,取消其研究生导师资格,停止教学工作。
看得出,有些学校和部门的确是将类似的行为当作一件大事来对待,并及时出具了相关的解释和说明,但相比较之下:与季子越行为几乎完全一致的“许可馨”,与梁艳萍行为如出一辙的“王小妮”,与梁艳萍交好的《武汉日记》作者方方,为什么迟迟没有发出处理结果?
这是因为部门的认识程度不够?还是对类似事件缺乏一个系统的处理程序和研判机制,亦或是这些没有处理的人背后有着更为盘根错节的复杂关系?我们都不得而知。
尤其是许可馨事件,整整近4个月了,在市纪委和省纪委的施压下到现在还没有出现处理结果,难道果真如许可馨所说:走到今天,自己的努力微乎其微,主要靠的是父母的金钱和关系吗?
第四、对于“网络辱国辱民”,尚缺乏统一和系统的处理措施
的确,这些行为除了学校内部的相关规章制度,我们平常所能够接触的只有《治安管理处罚条例》,但最多也就是行政拘留15日了事;像这些人的行为,却完全够不上触犯刑法的条件。所以,在处罚手段不统一、不明确的前提下,很难形成规范的处罚措施。所以,像季子越这种直接被开除学籍,已经算是一个很严重的处罚措施了,也难怪网友看着“心里痛快”!
第五、爱国主义教育必须牢牢抓住
近期,北大、清华的人才流失,因为财政减少了预算拨款而闹得沸沸扬扬,爱国主义教育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话题。爱国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无论是学生、还是这些所谓的“公知”,作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成年人,甚至享受着国家的补贴和特殊津贴,不知感恩确实让国人寒心。
所以,我们看看现在的爱国教育的确非常不足,尤其是对大学生、研究生,爱国教育何来?仅仅是通过思教课程来开展的,而这些学分和成绩又是相对主观,很容易获得,所以真正学习和投入的精神是非常少的。
锅子哥观点
爱国主义教育是永恒不变的话题,国家是根、国家是魂,但在现在的“快餐文化”下,爱国教育成为了形同虚设,成了可有可无的教育,这是非常失败的。现在很多年轻人,收到舶来文化的影响非常大,一言一行都在模仿西方、模仿他人。所以,如何增强年轻人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提高民族自信和自豪感,不仅是国家的责任,更是学校、社会和家庭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