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古人写诗,都是信手拈来吗?

古人写诗,都是信手拈来吗?

2020-07-21 23:58阅读(102)

古人写诗,都是信手拈来吗?:宋代大诗人陆游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文章本来应该自然而成,最后由妙手偶然得之,这样的文章才是:-

1

宋代大诗人陆游说:“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文章本来应该自然而成,最后由妙手偶然得之,这样的文章才是粹然无瑕疵的,不须人为的造作。

所有文学作品都应该是作者真情实感的反映,作者孕育这种真情实感的过程读者是看不到的。当文章喷薄而出的时候,在旁人看来就是“信手拈来”,殊不知这“信手拈来”背后隐藏着多少功夫。

“信手拈来”是长期积累长期积淀的爆发。古人写诗,“功夫在诗外”。陆游在《示子遹》中说:我年轻初学写诗的时候,只知道追求诗句工整,修辞华美,总在字句上下功夫。到中年写诗时,始所有悟,才逐渐窥察到宏大深邃的诗意境界,也就能写出一些好诗来,有如被湍流冲洗的顽石,显得奇特不俗。 唐朝李白、杜甫的诗,是不可逾越的高峰,有如数仞高墙挡在眼前,我恨自己领会不深,渴望而不可及。 元稹和白居易的诗,也只能说到达了高墙的门边,至于温庭筠、李商隐的诗,就不值得一提了,即使是他们的扛鼎之作,也未必能真正领会诗中三味。诗是六艺之一,哪能仅仅当作笔墨游戏呢?所以,你果真要学习写诗,不仅是字词句式,还要有更深的学问,作诗的工夫,在于诗外的历练。

所谓“诗外的历练”,至少包含两个方面:一、生活的积累。二、艺术的修养。

李白没有“挥金三十万”的漫游,没有走访名山大川,是断然不会成为诗仙的,没有“铁杵成针”的刻苦努力,也不可能“秀口一开,便是半个盛唐”。杜甫不是经历了安史之乱,亲眼目睹百姓的颠沛流离,也不可能成为诗圣。所以,生活的积累到位了,才可能“信手拈来”。

有了生活的积累,而艺术修养不够,也不可能“信手拈来”。阅历丰富,有故事,但不一定就能讲故事和把故事讲好。从“有故事”到“讲故事”到“把故事讲好”还有很远的距离。这个距离要用“艺术修养”来填补。

“功夫在诗外”是量的积累,“信手拈来”是质的飞跃。平常时日的功夫是深耕细作,“信手拈来”是灵感的闪现。没有风霜雨雪的“苦寒”就不可能有“梅花香”,没有千锤百炼的“磨砺”不可能有削铁如泥的宝剑,也不会有宝剑透出的森森寒光!

(图片来自网络)

2

古人写诗,都是信手拈来的吗?

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除非是一些低质量的酱油诗。但是那种劣质诗又不可能流传到今天,所以你也根本看不到!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的出现,文化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现在被称为知识爆炸的年代。

这本来是好事,但是有的人静不下心,沉不住气了。他们不愿意去潜心研究学问,总想一步登天!动不动以文学家,诗人自居。并且粗陋的认为古人写诗也是信手拈来,随意而作的!而事实上呢,并非如此。

相反古人写诗都是用心琢磨,精心打造的。

比如说诗圣杜甫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句。你以为他水平那么高,作诗就是信手拈来的吗?

这是不存在的。他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诗:“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就表达了自己写诗的态度。

又比如说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诗人白居易,留传到现在的诗作有三千多首!这么多诗,那是不是信手拈来,粗制滥造的呢?

非也、非也。恰恰相反。他的每一首诗都要求非常严格!据说他的诗写完后都要读给没文化的老保姆听,听不明白他就要改,一直到老保姆听得懂才定稿!这就是白大诗人的三千多首诗浅显易懂,能流传至今的原因!

还有另一位著名诗人贾岛,他不仅留下了“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名句,而且还留下了“推敲”两字的传说。

相传有次贾岛在写“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人”这句诗时,一边骑驴走路一边在想:到底用“敲”字好,还是用“推”字好呢?一不小心冲撞了礼部侍郎大文豪韩愈的仪仗队!韩愈得知原因后不光没责怪他,反而一翻思索后建议他还是用“敲”字更好!

当然也有人会说曹植不是只用了七步就吟出了著名的 “七步诗”吗?那还不是信手拈来?

这只是个个案。并且曹植除了自幼聪明,擅于作诗外,当时也是形式所逼,急中生智!不写出来有可能小命不保啊!并且当时近体诗还没形成,乐府诗相对来说要简单些。

还有人说李白醉酒诗百篇,那还不是信手拈来啊。

这除了李白是诗仙之外,还有后人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而已!相传李白年少时到黄鹤楼本想题诗一首,但一看到上面有崔浩题的《黄鹤楼》,他也不敢随便轻易动笔啊!古人怕信手拈来写不好丢脸啊!

终上所述,古人写诗都不是信手拈来的。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要想写出佳作,达到艺术的顶峰,必须一步一个脚印才有可能!




3

问古人写诗是否都是信手拈来,就答题以个人观点列举一二。

一、我不可否认,有些诗人即兴作诗能够做到信手拈来。如唐代杜牧的这首《鹭鸶》

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

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落晚风。

在这首诗中,诗人有感而发,写出了新意,并突出了高远的意境。

再如清代的郑板桥、郑燮,他的这首《题画兰》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被他题写在自己画作之上,这诗与画可谓是传神之极了。

二、若说“都是”信手拈来,那也是不可能的,下面这些前人的名句可为佐证:

譬如贾岛的“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再有方干的:“才吟五字句,又白几茎髭”、“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卢延让的:“吟安一个字 捻断数茎须”这些句已道尽得一字一句之艰难,可见写诗哪是那么容易,且任谁即刻都能信手拈来的?




4

我是瞎说啊,一部分是因景生情,而另一部分是靠平时的积累。而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

5

写诗应是信手拈来瓜,过后灵感不见,天论如接写出来的都不对劲味。

?诗文/月牡丹

《观赏花》

提写自有诗灵感,再继奈何不出文

花献殷勤在人赏,谢时有谁记开时

6

古人写诗,表面看象是信手拈来,实则不是,而是平时的思考和生活积累,突然间找到了客观对应物,情感有了喷发口,这才产生了诗。

冥思苦想,写不了诗,更写不出好诗。陆游曾经对他的儿子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是经验之谈。

诗的创作,既有规律可循,又是无规律可循。说它有规律,是说诗的创作要遵从从生活发现到艺术表现的普遍规律;说它无规律可循,是说诗的创作具有特殊性,不能复制和没有固定的模式,创新是它的生命。

我们平素经常会说某某人诗写得好,严格说来这话并不确切。诗人写出来的是文字,而文字只是诗的表现载体,诗是情感的渲泄、思想的结晶。这如同酿酒一样,必须要有个发酵过程。

信手拈来,对于写诗而言,只能是一种表面现象,丰厚的生活积累、灵感的突现,才是最根本的原因。

人的禀赋不一样,有的人才思敏捷,出手很快,写诗象是信手拈来。而有的人要苦吟多时,才会吟出好的诗句。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植的《七步诗》看是信手拈来,实际上他早有郁结在心,对曹丕的兄弟手足相残的作法十分不满,借助煮豆燃萁的生活现象,喷发出胸中的怨气。

诗情或诗意都是日常生活的积累,信手拈来,只是其中的表象之一罢了。



7

讲起诗歌,我们马上会想到我国辉煌灿烂的古代诗歌。先秦时期的《诗经》和《楚辞》,两汉时期的乐府诗,魏晋时期的三曹、陶渊明,还有更加灿烂的唐诗,意味深长地宋诗。我们有时候也会思考古人写诗是不是非常简单、信手拈来!

曹植在短短的七步之内便可以写下著名的《七步诗》,李白醉酒醒来之后便可以为唐玄宗题写千古名篇,陆游一生中可以写上万首诗歌,乾隆皇帝一生写了近五万首诗歌。从这些例子似乎可以看出古人写诗歌非常简单,随随便便就可以写下诗歌。

然而实际情况并不是这样,古人写诗歌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并不像我们发个朋友圈那么简单。古人写诗歌的时候也要经过深思熟虑,也要深度考虑遣词造句。

乾隆皇帝五万首古诗,真正流传下来的能有几首。乾隆老爷子那不是写诗,而是发朋友圈,写出来的只能叫顺口溜,并不能算是诗歌。古代社会几千年,七步成诗也就是曹植一人。即使是七步诗也有不同版本,那么有没有七步成诗就值得商榷了。曹植创作《七步诗》并没有见于正史,而是记载于小说《世说新语》。

中国古代又能有多少个李白呢?中华上下五千年,也就是一个“诗仙”。李白的才华在古代绝对首屈一指,活了六十一年,最终也就是留下了一千多首诗歌。李白也并没有真正做到“信手拈来”。

《全唐诗》收录了唐朝三百年间两千两百多位诗人的诗歌,总篇目也就是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平均每人也就是二十二首,平均到每一年也就是每一位诗人十几年才会写一首。如果再加上也没有被收录的诗歌,一共也就是十万首唐诗,最终也要几年才能写一首。从这个比例看的话,唐诗的产量非常低,也就说写诗没有那么简单。

诗圣杜甫的才华绝对不亚于李白,杜甫一生也就是留下一千五百多首诗歌。李白和杜甫的产量差不多。李白自认为自己写诗非常快,远比杜甫快,两个人的产量却差不多。诗圣杜甫写诗比较慢,也要字斟句酌。李白曾经如此调侃道: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杜甫写诗确实非常认真,而且每一句、每一个字都会反复推敲。

关于写诗是不是信手拈来,有一个“推敲”的典故。贾岛在“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还是“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之间反复“推敲”。韩愈也对贾岛这种行为非常肯定,可见当时诗人写诗时也会反复推敲,而不是信手拈来。

贾岛除了有“推敲”的典故之外,还有“二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佳句。从这里也可以看出,贾岛写诗的态度。

王安石创作《泊船瓜洲》的时候,也经历过反复“推敲”。“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经过十几次修改,最后才定为“绿”字。史称:

王荆公绝句云:“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吴中士人家藏其草,初云“又到江南岸”。圈去“到”字,注曰“不好”,改为“过”,复圈去而改为“入”,旋改为“满”,凡如是十许字,始定为“绿”。

王安石也是古代有名的大才子,他在写诗的时候如此谨慎,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古人写诗不是“信手拈来”。

古人对待写作非常重视,也非常重视作品的质量。古代文人相轻,如果写不好,会遭到其他文人的耻笑。所以不少诗人也会字斟句酌,争取写出了千古佳作。有时候,有些诗人出名并不是因为诗歌的数量,而是诗歌的质量。

张若虚在《全唐诗》中仅仅遗留下两首诗歌,但是在唐诗史上拥有绝对地位。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号称以“孤篇横绝全唐”。一首诗歌奠定了在唐诗中的地位。

王之涣也是著名的诗人。但是在《全唐诗》中仅有六首古诗,一首《登鹳雀楼》成就了王之涣的地位。

崔颢在《全唐诗》中有四十二首古诗,但是我们似乎只能记住《黄鹤楼》。

古人对待诗歌的态度非常严谨,并不像发朋友圈一样信手拈来。不少诗歌都是反复“推敲”的结果。

8

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写诗都不是信手拈来的。哪怕是天才,都需要经过后天的努力。

说古人写诗,那么就得知道古人是为什么写诗,尤其是古人的文人诗。他们可不是闲得蛋疼才写诗的。尤其是在那个仕宦文学时代,可以说大多数人写诗,为的是仕途,为的是当官。

古人写诗,往往是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学,然后一步步通过考试。跟我们今天读书是一样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等他们达到很高水平的时候,已经是学习诗歌很多年了。

出口成章,往往是灵感所致,要写一般的诗有可能。就象农村的山妹子唱山歌一样。但毕竟算不上好的作品。要想达到很高的文学艺术,是需要精心打磨的。

写诗,往往是有了灵感,然后下笔,写初稿。有时候可能先得到一句,或者有了某种创作的冲动。然后开始构思。

我们看到古人遗留下来的作品。大多是古人认为比较好的作品,流传了下来。但很多作品,都是经过他们多次打造才打造出来的。哪怕是一个字,有时候也需要经过多次的推敲。

我们看到他们流传下来的作品,大多自然天成,形如天籁。以为是信手拈来,出口成章。其实都是经过打磨的。这就像是一块玉石一样,刚出土的时候。是一块石头,经过精心雕凿后,才成美丽的艺术品。最厉害的工匠,打造出来的东西,就不留下雕凿痕迹,形如天籁。古代传世的诗人,可以说都是有两把刷子的,他们的功夫也不会差。

因此,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写诗都需要下功夫,没有捷径可言,更不可能是信手拈来,除非是劣作,扔垃圾桶里的劣作。




9

古人写诗,既有信手拈来的,也有冥思苦想得来的。


有些诗人才思敏捷,像李白、曹植等人,往往脱口而出便是诗,曹植“七步成诗“的古诗表明曹植写诗似乎是”信手拈来“;

有些诗人写诗不能”信手拈来“,常常需要冥思苦想,像”诗圣“杜甫就曾感叹”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可见写诗的”艰难“。唐代著名诗人李贺号称”诗鬼“,他写诗常常是焦思苦吟,心力交瘁,以致于年仅27岁就去世了。

但不管是”信手拈来“,还是”冥思苦想“,实际上都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训练,如果一位诗人缺乏长时期的知识积累和写作训练,即使他思维敏捷,也是做不到”信手拈来“一首好诗的。

10

“信手拈来”随手拿来,有娴熟,不用多做思考,一蹴而就、水到渠成的意思。比喻写文章时取材运笔极为自然。

苏轼《次韵孔毅甫集古人句见赠》:“前身子美只君是,信手拈来俱天成。”

陆游《秋风亭拜寇莱公遗像》:“巴东诗句澶州策,信手拈来尽可惊。”

古人写诗是不是信手拈来,让我们先看看《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到春秋中叶的诗歌。诗歌就是一种文化,一种生活方式,上至宫廷,下至寻常百姓。《诗经》分为《风》、《雅》、《颂》。《风》是风土之曲,民间歌谣。《雅》是朝廷之乐,分大雅和小雅。《颂》是庙堂之音,王侯举行祭祀或重大典礼专用的乐歌。可见诗歌渗透于各个阶层,每个阶层有自己的诗乐。《诗三百》的作者是无名氏,这些诗歌是生活的记录,是情感的表达,是所有人的作品,并不需要有多高深的文化,多好的技巧,才能写出诗歌,真的是“好诗在民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纷纷”;“逃之夭夭,灼灼其华”;“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瑶”。太多脍炙人口的诗歌流传下来,被人们所吟诵,读起来总是让人感觉这么亲近,一下子就会进入到那种情景,体会到那种情感,可以说是信手拈来、浑然天成,没有任何外在的修饰,谁又能说比不上唐诗宋词呢?

两汉的乐府诗,淳朴自然,《孔雀东南飞》、《木兰诗》、《长歌行》都被人们所熟知。

信手拈来的诗,行云流水的诗,莫不饱含着浓烈的情感。

苏东坡写“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就是告诉你我爱岭南的荔枝吧,却传颂至今,饱含了那份豁达,看到那个跟生活跟老百姓贴得很近的东坡居士;“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种浅淡的描写,让你永远记住西湖;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听着就像日常的对话吧,感觉却有一种强悍巨大的悲痛、无奈感扑面而来。陆游写给儿子的真传,“诗为六艺一,岂用资狡狯。汝果欲学诗,工夫在诗外”。这些诗是不是信手拈来,绝对是,信手拈来的是内心的丰富情感,无病呻吟做不到信手拈来,也算不上诗。

苏东坡说做文章“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写文最完美最本源的状态当然是“行云流水”,发乎内心情感,何时行,何时止,没有任何的规律,也不遵从任何的规矩,有感而发,当没有感情输出了,也就停止了,自然而生,自然而止。

陶渊明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到最后也是自然而止,能够领会到大自然赋予生命的意义,却找不到合适的表达,便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结尾,毫无违和感,却成点睛之笔,给人留下了对生命对世界深深的思考。

很多诗也非常讲究炼字,常是“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僧敲月下门”的“敲”字,都经修改数次。

佳作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好的诗作必然是浑然天成、行云流水,但是信手拈来的从容,都是厚积薄发的沉淀,想要随意说出的都能巧夺天工,所有看起来的毫不费力,必是平时大量的、丰富的积蓄。

阶段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不同,背景不同,对诗的理解和创作也不同。当作诗就像说话,那是出口成诗,中国文字博大精深,想要运用自如也必定要下一番功夫,而且是件长长久久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