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跟大家分享下我看过的红色电影中我自己觉得最有教育意义的。我推荐的是《青春之歌》,根据作家杨沫1958年出版的半自传体小说改编,拍摄于1959年。
对于红色电影一开始我理解成了主旋律电影,特意查了一下,百度百科里说“红色电影”中的“红色”是指流贯在作品血脉中的革命精神和英雄主义的思想风貌。红色电影相较主旋律电影而言,不重于电影的政治意识形态宣传,而重于传达革命精神。我认为红色电影这个名词更适用于在革命年代的电影,因为只有那个时代的电影才真正因为具有革命精神而能启发群众,具有启蒙意义。所以这里不提近几十年来的那些军事革命题材影片,因为这些影片里展示的革命意义,因为脱离了观众的土壤,而成为机械的宣传话语。
青春之歌里的女主角林道静,被后母虐待,试图跳河自杀,被余永泽救下后两人同居,然而余永泽是个自私的人,他对上门来寻求帮助的穷苦的佃户农民视若无睹,一心只想着自己找胡适先生谋份好的工作,想要林道静在家里做个好太太,林道静却渴望追求自我,想通过革命改变这个社会,林道静遇到了共产党卢嘉川,因为帮助他参加宣传活动入狱,最终逃出监狱,加入了共产党。
影片中的革命意义可以分为两层,一层是对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宣传,另一层是女性的自我觉醒。在我看来,影片中的教育意义在于导演没有用单纯的说教和戏剧性的故事来传达革命精神,而是深入人物的内心追求,让革命具有个人的意义显得更加真实。而事实上民国时期,也产生了许多像杨沫一样的追求自我女性,例如萧红,丁玲,她们脱离了传统束缚,追求进步,通过写作表达自我,参与革命,为国家的前程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我们这个年代,有的人成为了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有的人耽于享乐,有的人被困在现实之中迷茫而找不到自我,这个年代最需要的教育不是革命,而是让人找到自我,勇于追求自我,我们不再像当年的革命者一样需要奉献生命和自由来实现革命,我们只需要找到一个更好的自己不辜负青春和生命,时隔多年,林道静式的革命也许不需要了,林道静式的自我觉醒仍然有意义,这是我认为影片带来的最大的教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