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既不属于明君,也不是昏君,他只是急于求成、好高骛远的普通皇帝,在中国历史上有功有过,毁誉参半。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李世民的史官在书写大隋历史时,肯定要考虑李世民的感受,所以把杨广写得非常昏庸无道。实际来说杨广即没有那么昏庸,也没有那么色。
从杨广的谥号“隋炀帝”中的“炀”就可以看到他的谥号有贬义。“炀”有“好色远礼”、“逆天虐民”等意思。史籍说他“杀君父、兄弟”、“骄淫、虐民、好大喜功”最后断送大好河山,其恶远超“桀纣”。实际来说杨广没有那么不堪,如果说他“虐民和好大喜功”是有的,但把他描述成“骄淫、贪色的暴君”那是有些过分。
史书《隋书》中《后妃传》中记载,隋炀帝虽然好色,但与正宫萧皇后仍然以礼相待,未曾有非礼之事。在一些史学家笔下,隋炀帝开凿运河,劳民伤财是他的最大罪过。
但是隋炀帝开凿大运河并非只是为了游幸之用,运河开凿成功可以加强北方军务,沟通南北通道;可以融合各民族往来、建立通商渠道、下层百姓有事做;也有利于城市建设和发展。中国绝大部分有名的发达古城都座落在运河两岸。这条人工河是隋朝以后中国的命脉,这应该归功于隋炀帝。只是一些史学家抓住隋炀帝的缺点不放,古往今来哪个皇帝不爱女色呢,只是胜者为王、败者为寇而已。
要说隋炀帝错在急于求成、好大喜功、没有体量百姓疾苦,这个是真实的。我们看看隋炀帝怎么开凿的大运河就知道,隋炀帝真正贪功心切。
从公元605始,隋炀帝即位就征发百万士兵和夫役,修造通济渠。同年又改造邗沟。三年后,又征发百万河北民工开凿永济渠,又过两年沟通长江河。仅用五年时间,这条从北方涿郡到南方的余航,蜿蜒长达5000多公里大运河的工程基本完成。而且修建运河的同时,还在两岸修了御道,种杨柳树,修建离宫40多处。沿着运河还修建了许多粮仓,作为转运和储粮之用。工程规模相当大,工期非常短,这是百姓所承受不了的劳役,也是导致大隋江山败落的直接原因。
隋炀帝不仅修凿大运河,而且还创立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科举制度,为选拔下层优秀知识精英人才提供了相当公平的机会。这种任人为贤、重才学而不重门第的选贤政策,可以说具有相当大的进步意义。削弱了门阀大族的世袭特权,恢复了国子监、太学以及州县学,对后世中国可谓影响深远。
就这样的国君,有如此宏伟的志向,说什么也不可能是昏君。只是因为国家最终的失败,才落得灰头土脸、身败名裂的,被后世诟病。
所以说隋炀帝不是昏庸的皇帝,但也不是明君。他是败在不体恤民情、急功近利和好大喜功上。他的功绩超出后代很多帝王,为中华民族的兴旺做出过很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