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然知道,康熙帝是谁,这种事用脚指头想想也知道是老八所为!

一、

在《雍正王朝》中,精彩的片段有很多,高潮也是一场接一场,其中决定康熙帝最终拍板传位的事件,就是“死鹰事件”。

这起事件发生的相当蹊跷,处于九子夺嫡的最末期,可是整个事件的结局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而是高高举起,又慢慢放下。为什么会是这么一种解决方法呢,要解释清楚来龙去脉,我们还得从千叟宴说起:

康熙帝举办千叟宴,是好事,一方面是庆祝自己的六十大寿,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普济众生,让全天下的老人同乐。除此之外,还有一条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老十四胤禵在西北打了胜仗。

尤其是第三条,没有这一条的基础,前面两条也就毫无意义。

随着康熙帝步入老年,自己很清楚自己的身体,偏偏他又不服老,为了每晚还能翻牌子,还能“御驾亲征”,他是强喝鹿血维持。

但是有一点在他脑中异常清醒,那就是大清国的传位问题,实际上自从太子胤礽被废之后,他就已经在苦苦思考这个问题了。

不光他在思考,他底下的这些阿哥们也是在思考,此时最有希望夺位的只剩三个阿哥,分别是四阿哥、八阿哥和十四阿哥。

而有理由相信此时的康熙帝已经决定传位给老四胤禛,只是老四胤禛面临的阻力相当之大。为了解决这个现状,康熙帝接连出了多个招数,应对这个困局。

那么都有哪些招数呢?

二、

一是圈禁了老十三胤祥,造成老四胤禛失去左膀右臂的错觉,以此迷惑老八胤禩,让他转移注意力,把火力集中到其他阿哥身上。

同时,也为了磨练老十三胤祥的心智,防止他冲动,连累到老四胤禛,等于是给老四胤禛留下了一张王牌,事实上最后确实成为老四胤禛夺嫡成功的关键人物。

二是封老十四胤禵为抚远大将军,以此分化八爷党势力,毕竟当时大家都认为,谁当大将军谁就是未来的皇上。

连老四胤禛都被蒙蔽了,回家就练习射箭,老八胤禩也是联络其他八爷党成员,举荐自己当大将军。康熙帝此举相当高明,利用老十四胤禵急于表现的心情,不惜跟老八胤禩分裂,不听从他的建议,执意打了胜仗。连老九都恨恨地说:

“原来不是老四想当皇上,现在看起来老十四才想当皇上!”

当然,这也为后面的死鹰事件埋下了伏笔……

三是暗示老四胤禛推荐老十四胤禵当大将军,以此换来年羹尧陕甘总督职务,牢牢控制住老十四胤禵的粮草问题,使得他不敢轻举妄动。

这一系列招数使完之后,朝局走向就变得不那么明朗了,尤其是老八胤禩一伙,他们明白,自己是离皇位越来越远了。

那么老八胤禩要想夺得皇位,单纯靠圣意垂爱,单纯靠正常程序,希望基本为零。在这种情况下,他必须得出奇制胜,尤其是被老十四胤禵摆了一道儿之后,他更明白一个道理,皇位不是等来的,而是抢来的。

在这种前提下,他们调包了老十四胤禵进献给康熙帝的奇石,而换成了一只死鹰!

三、

实际上,不仅仅是老八胤禩在千叟宴上有所动作,老四胤禛同样也有所动作。

还记得他在千叟宴上进献的是什么宝贝吗?

他自己进献的是手抄的金刚经,受到表扬之后,乘胜追击又掏出另外一件礼物:

“这是皇十三子胤祥十年来,用鲜血刺写的孝经,托儿臣转呈皇阿玛。”

可是这件礼物真的是老十三胤祥托他送的吗?

不一定哦,如果真是老十三胤祥所写,那么后面老四胤禛到宗人府见老十三胤祥,为什么只字没提孝经的事。尤其是老十三胤祥反问老四胤禛,为什么不替他说好话,让他出去?如果真有这部血经,他更关心的应该是,进献礼物后,皇阿玛是什么表情?

为什么送这件礼物康熙帝并不高兴?

原因就在于,老四胤禛也认为康熙帝将不久于人世,为了确保自己能即位,必须在康熙帝活着的时候把老十三胤祥给弄出来。不然的话,他一个人,怎么顶得住老八胤禩一伙的夺位大战?

康熙帝见他提老十三胤祥,以他对老四胤禛的了解,当然明白他的意思,所以并不是很高兴。实际上,老四胤禛去宗人府见老十三胤祥,二话不说,就急着把武将名单掏出来让老十三胤祥认,这也是自私的表现。

四、

那么回到问题,康熙帝到底知不知道“死鹰事件”的幕后凶手是谁?

他当然知道!

当死鹰出现后,第一个蹦出来的恰恰是八爷党成员,老九和老十,尤其是老十跳起来喊:

“这是谋逆,隆科多,隆科多,快将出路堵住,不要放走了同党!”

一句“同党”就把这件事情定性为了恶性结党事件,如果能把老四胤禛也牵连进去,那是极好。

而此时的康熙帝面对混乱场面,他强撑着不能倒,要沉住气,因为他知道,一旦乱了,他的计划就全完了。所以,他选择先放掉鄂伦岱,明确告诉大家,这件事跟他无关!

是啊,用脚指头想想就知道,老十四胤禵正是风光得意,他巴结圣意还来不及呢,怎么可能送死鹰。

但是老八胤禩一伙,却希望乱起来,原因有三:

本身老八胤禩对皇位没有希望,只有朝政乱了,他才有希望。如果康熙帝彻查老十四胤禵,那么老十四胤禵必然会恼火,会以“清君侧”为由进军北京。到那时,老八胤禩希望看到的局面就发生了,要么跟老十四胤禵里应外合,回头再干掉老十四。要么就联合其他势力,对老十四胤禵发起进攻,到那时,刚平定的西北也会大乱,京城也会大乱,对老八胤禩有利。

如果康熙帝彻查老八胤禩,那么他们必然是咬死也不承认,这时候的老十四胤禵仍然会进京勤王。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老十四胤禵也不傻啊,他之所以急于打胜仗,就是为了赶在康熙帝身体还算硬朗之前,立军功。以便在即位之前,被招回京,毕竟大家都明白,史书上也有教训,储君哪有在关键时刻外派的?

如果什么都没查出来,大家也不干,总之老八胤禩会利用一切手段,让这件事发酵起来,越乱越好。

康熙帝还算是硬朗,强撑着不发火,说了一句:

“有罪的,无罪的,天知道,朕也知道。”

随后便把老四胤禛、老八胤禩、张廷玉等一众大臣的职位消除,将计就计,造成要传位给老十四胤禵的假象。

这件事就这么不了了之了,而老八胤禩并没有被康熙帝骗住,在回去的路上,他感叹:

“老四胤禛,才是心腹大患!”

所以,整起事件,康熙帝用脚指头想想也知道是老八胤禩搞的鬼,只是一旦他发火,就中计了,他中计了,顺利传位还怎么传?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创作品,不喜勿喷!

最佳贡献者
2

知子莫如父,儿子给父亲的生日寿礼,当父亲的一定高兴。可是康熙皇帝的生日当天,康熙皇帝把大西北的抚远大将军王十四阿哥胤禵通过鄂伦岱送来的礼盒子打开一看不仅万分惊讶,因为这个受理盒子里面装的竟然是一只死鹰!康熙皇帝气的一时昏死过去。

等一时昏晕过去的康熙皇帝明白过来以后不用细想,远在千里迢迢大西北的作为抚远大将军王的十四阿哥胤禵这个儿子,绝对不会再父皇的生日这天送一只死鹰,康熙皇帝明白这一定是嫉妒大将军王的人干的蠢事,并且想嫁祸抚远大将军王这个似乎内定的继承人。究竟是谁干的一目了然。
(天降陨石的礼物变成死鹰)

一生英明无比的康熙皇帝,岂能识不破这雕虫小技,此刻的康熙皇帝想到了八阿哥胤禩,想到了他曾经被图理琛说过的“其心可诛、其心可诛”的这一句话在耳边响起。

当年黄淮河发大水,江南赈灾可朝廷库里存银子只有50万两,户部清理亏空,可八阿哥胤禩就管着分户部,就是知情不报,那时正是康熙皇帝交给太子胤礽监国,明显就是让太子胤礽难堪。

这次太子胤礽的门人黄侍郎,肖国兴等背着太子江夏镇的江南巡盐道任伯安串联犯下了刑部买卖人命大案,就是这八阿哥胤禩在审理肖国兴的时候做了手脚,用不正当的手段套取口供,陷害太子并在深夜进宫给太子打小报告。
(老八最有嫁祸于人的本领)

还有康熙皇帝能列出的八阿哥胤禩做的为人所不齿的行为:

支持十四阿哥胤禵在热河行宫木兰秋狝冒充太子胤礽手迹制造假调兵符一案,八阿哥胤禩就是主谋,此一事使十三阿哥胤祥受到牵连,并被圈禁到宗人府。

所以这次调换死鹰一事,康熙皇帝不用仔细判断,定是八阿哥胤禩所为,十四阿哥胤禵及信史鄂伦岱不会明目张胆的送一个死鹰给自己的父皇康熙帝过生日。

结党营私是这位八阿哥胤禩的拿手好戏,他利用自己的一个“贤”字就以八贤王自居,利用假象蒙蔽了多少人的眼睛,他的这些做法,康熙帝早就心里有数。清王朝有成法,皇子阿哥不得结交外臣,这是防止皇子们作出不轨行为而制定的家法,可八阿哥胤禩暗中结交朝廷上下大臣及贵族权贵。
(康熙帝已经看透八阿哥胤禩)

死鹰事件出现以后,康熙皇帝不仅对上书房大臣张廷玉说:人在做,天再看,不是不报,时候未到。都是自己的儿子做的孽,要继续查下去恐怕天下人耻笑。

上书房首辅大臣张廷玉说的在理:此刻如果查下去,皇子们各立门派,各自都有自己的势力范围,恐怕要祸起萧墙啊!所以说,康熙皇帝的皇位继承人是不能传给八阿哥胤禩的,他不配。

八阿哥胤禩的所作所为早已在康熙皇帝的心里埋下了阴影,康熙皇帝也承认他这个儿子八阿哥胤禩聪明伶俐鬼点子多,可这些聪明和鬼点子都是小人所为,以治理天下和掌控清王朝的江山社稷毫益处,不具备一代君王治理天下的气魄和征服天下的气势。
(八贤王胤禩的阴险毒辣)

康熙皇帝对活下来的二十几个儿子哪一个不是了如指掌?可是发生这个死鹰事件使康熙皇帝彻底伤心透顶。他不想追查,也不能追查。康熙皇帝明明知道自己已经到了垂暮之年,他现在需要的是大清江山社稷的稳定,更想把皇位继承人交给自己心里满意的人。

调换抚远大将军送来的理物变成一只死鹰,很明显,这事儿只有八阿哥胤禩下得了手。因为在他的眼里所有的兄弟都是他继承皇位的拦路虎,欲除掉而快之。八阿哥胤禩觉得他调换死婴一事很神奇,可谁不知道作为抚远大将军王的十四阿哥胤禵也是八爷党和成员,可八阿哥胤禩这么做,明显是感觉到抚远大将军王是他的重要竞争对手,为了搬掉绊脚石,八阿哥胤禩的此举不单是内讧,手段更是拙劣。所以康熙帝念及父子之情,没有给八阿哥胤禩以更大的难堪,和他的下场,最终以开除宗籍的下场。

本人不是历史学家,不过是根据电视剧《雍正王朝》和一些清代历史资料的情节做出了猜想,故事为主,有不同看法欢迎网友们吐槽! (图片来自网络影视资料)
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坚持原创!《雍正王朝》详细解剖还在后面,带你继续解剖雍正朝!欢迎网友评论互动、留言。(第248期总268期)

3

《雍正王朝》中,十四阿哥为了给康熙祝寿,准备了一块刻有“寿”字的陨石。不料,八阿哥私自打开礼盒。到了康熙的寿典上,当礼盒被打开后,里面出现一只死鹰。康熙一看,整个人都快晕过去了。

老爷子圣明烛照,对八阿哥调换死鹰的事情自然心知肚明。

知子莫若父,老爷子只是不想挑明

康熙对自己几个儿子的人品、才能的评价,是相当准确的。

十四阿哥远在西北,没有任何动机会千里迢迢送一只死鹰过来,很明显被调换过。

八阿哥在调查刑部冤案后,就已经被康熙发现是假仁假义,被定义为“其心可诛”。这种事,也只有他干的出来。

康熙的情报网遍布朝野,带着陨石的鄂伦岱回京后拜访八爷府的事,肯定瞒不过康熙。

八阿哥和十四阿哥的裂痕,就是康熙亲手制造出来

康熙五十七年,老爷子故意放出风,说要选派皇子出任大将军王。

当时胤禩和胤禵都有当大将军王的意图。胤禵主管兵部又有军事才能,觉得自己应该当仁不让;胤禩觉得这个位置就是未来的皇位继承人,所以志在必得。

康熙选择了胤禵当大将军王,勾起了他的夺嫡之心,也让胤禩与胤禵成了对手。

在阿哥里面,当胤禵自成一派的时候,只有胤禩会与他过不去。

混乱的局面,对八阿哥最有利

在那么一个庄重的场所送死鹰,肯定会引起一阵混乱。混乱的局面对谁最有利?八阿哥。因为他已经失去圣心,想上位就不能用常规做法,只能走险棋,浑水摸鱼。

一旦康熙追查到底,那才是八阿哥喜闻乐见的时候。如果查老八,礼物是十四阿哥,正好给了他清君侧的理由。不管查谁,局面都会乱,对老八都是“福利”。所以,康熙为了稳定局面,没有追查。

送死鹰的事,连邬思道都能察觉是八爷干的,老爷子没有理由不知道。

康熙已经风烛残年,经不起大的折腾,只想利用最后一点点光阴,将权力平稳地传承下去。

4

电视剧《雍正王朝》里,九子夺嫡最激烈的时候,康熙的圣寿之日到了。在康熙的寿宴之上,发生了一件让康熙和所有大臣都意想不到并十分震惊的事——抚远大将军、大将军王十四阿哥胤禵从西北前线送来的一个独特的寿礼——一个带有天然“寿”字的陨石,康熙十分高兴,但命人打开礼盒的时候,里面却装着一只死鹰!

这只死鹰的出现,引起了寿宴现场一片哗然与惊慌——皇上圣寿之日送上死鹰!这个行为是绝对的“大不敬”的罪过,相当于“谋逆”的十恶不赦之罪,是要被杀头的!

群臣的惊慌混乱之中,八爷党骨干九阿哥和十阿哥趁机跳出来高声叫嚷:把受十四阿哥胤禵之命送寿礼的鄂伦岱抓起来,并要求立即严查!

寿宴现场一时乱了套,九门提督隆科多带人抓了鄂伦岱,并开始控制混乱的局面。

寿宴上的众人都在看康熙的反应:出了这么大的事,一定是有人有预谋的作乱,看看康熙该如何处理。

但是康熙却显得非常冷静,并没有表现出震怒的情绪,而是很沉着的要求:不要动,都不要动……。

这个时候的八阿哥胤禩,以及九阿哥和十阿哥都极力要求立刻审问鄂伦岱,揪出元凶。

康熙却冷静的说:把鄂伦岱放了吧,大家都散了吧!

面对要求彻查的激愤的声音,康熙强忍愤怒,说了这样一句话:不查了,有罪的,没罪的,天知道……

他极力想表现出从容和沉稳,但还是没有撑住,在寿宴现场昏了过去。

这个死鹰对康熙的打击实在是太大了。

那么康熙为什么要强忍愤怒,选择了“息事宁人”,而不惜把自己气得昏了过去呢?

从康熙气晕过去,说明康熙对自己的寿宴上有人送死鹰这件事其实是怒不可遏,气愤已极。

送死鹰,这就是在诅咒他死啊!用心得有多么恶毒啊!并且这事极大可能就是自己的某个儿子干的,康熙除了愤怒,还有就是感到“奇耻大辱”——爹当的真的很失败。

但就是强忍怒火和耻辱,康熙居然就咽下了这口气——不追查,难道他真的不想知道究竟是谁送了这只死鹰吗?

其实,看到那只死鹰,康熙心里很快就判断出是有人暗中捣鬼,而且捣鬼的人十有八九就是那个为了“夺取大位”而冒险一搏的八阿哥胤禩。

从康熙放了替十四阿哥胤禵送寿礼的鄂伦岱来看,说明他不相信送这个死鹰是十四阿哥胤禵的本意,因为自认为是皇位继承人的十四阿哥胤禵,没有任何动机来做这么明显并愚蠢的事。

远在西北的胤禵,对京城形势,康熙的状况的了解是有限的,他真正关心的是康熙什么时候撒手人寰,以及自己在此之前如何顺理继位,所以,他毫无必要“节外生枝”搞出这么个“引火烧身”的动静。

所以,康熙无论如何也不会怀疑这个远在西北的“大将军王”会愚蠢到如此地步,大老远的送一只死鹰来激怒他,如果这样,十四阿哥胤禵就只剩下造反一条路了。

讨康熙的欢心,才是十四阿哥胤禵最该做的。

而这个死鹰更不可能是四阿哥胤禛调的包:十四阿哥胤禵和他的亲哥哥四阿哥胤禛之间的关系一直就很紧张,最好的局面就是“面和心不和”,胤禵送给康熙的寿礼,四阿哥胤禛都未必能知道是什么,更不必说能不能看到,能不能有机会做手脚。

同时,种种迹象表明,四阿哥胤禛继位的可能性也是极大的。此时冒险,绝无任何必要,同样也属于节外生枝。

在极大的可能性的情况下毫无目的的增加不确定性,肯定是极端不明智的做法,四阿哥胤禛不会糊涂到如此地步。

那么,剩下的就只有八阿哥胤禩了。

直到康熙办寿宴之时,继承大统可能性最小的,就是八阿哥胤禩了。

从第一次太子被废公开推举新太子八阿哥胤禩犯了康熙的忌讳,吃了康熙一闷棍开始,康熙对这个儿子就只剩下“严加防范”了。

所以,八阿哥胤禩要想得到皇帝之位,其实只有一个出路,那就是“抢”。

胤禩清楚,要想让康熙主动把大位传给他,可能性几乎为零。除了想办法“抢”到手,别无他路。

所以在十四阿哥胤禵送的寿礼上打主意,胤禩既有动机,也有条件——因为到京城送寿礼的鄂伦岱,本是八爷党的人,来京之后拜见主子,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况且十四阿哥胤禵也需要鄂伦岱到八阿哥胤禩那里替他解释为什么没有听八阿哥胤禩的话按兵不动,而是按照康熙的意愿主动出击打了一个打胜仗。

胤禩还是有机会调包的。尤其是当他听说十四阿哥胤禵没有听他的要求,主动出击的时候,胤禩明显感觉到,他一直以为没什么心眼比较好哄的十四弟,已经和他不是一条心了。

他看走了眼。

按照九阿哥胤禟的话说,就是“都以为老四胤禛想当皇上,原来真相当皇上的是他”!

作为当事人的康熙,就更加清楚谁最没戏。通常讲最没戏的那个,就是嫌疑最大的那个。

康熙心中几乎认定,这只死鹰就是八阿哥胤禩调的包。正因为如此判断,所以康熙就必须强忍心中怒火,坚决不上这个老八的当。

八阿哥胤禩为什么要用调包的方式送康熙一只死鹰呢?

这个问题,康熙自己心里明白,而四阿哥胤禛的师爷,那个把康熙研究到骨头里的邬思道,也是清清楚楚。

所以,当胤禛为康熙不去追查“死鹰事件”,也不追究任何人的责任,反而把自己和老八一起免职的举动感到灰心和绝望的时候,邬思道出来说话了。

胤禛从康熙罢免自己和老八甚至张廷玉马齐的举动中得出的结论是他老人家要把大位传给十四阿哥胤禵了,这是在给老十四扫除继位的障碍。

他十分灰心,拿出来一箱子金银珠宝,作为给邬思道的酬谢——既然自己没戏了,就没必要再留着这个师爷了。

胤禛告诉邬思道:先生虽有房杜之才,可惜我不是李世民。让先生枉费心机。

但是邬思道却不这么认为,他对这件事的理解和胤禛完全不同。

邬思道分析康熙,入木三分。

他首先肯定一点,康熙自知时日不多,开始准备“后事”了。并且他判断:康熙心中默认的大位继承人不是别人,应该就是四阿哥胤禛。

胤禛听邬思道这个话,将信将疑,心里话,凭什么这么说?是安慰我吗?

邬思道告诉他:四爷聪明绝顶,只是关心则乱,你静下心来想想,自己也会得出正确的判断的。

接下来邬思道给胤禛做了细致的分析。

首先,邬思道一针见血的指出:死鹰这件事,十有八九是八阿哥胤禩干的——这应该和康熙自己的判断完全一致。

其次,邬思道解释了为什么康熙明明已经有了怀疑的对象,却不去彻查——康熙已经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了,预感到即将灯尽油枯的康熙,现在最紧要的事情,就是安安稳稳的完成传位的大事。

但这件事的前提,是康熙认定死鹰事件的两个当事方八阿哥胤禩和十四阿哥胤禵都不是他心目中已经确定的大位的继承人。

假如当事人当中真的有一位是他心中确定的大位继承人的话,康熙必须要查,如果他默认的大位继承人不能摆脱嫌疑的话,传位是不可能的,毕竟这是“十恶不赦”的大罪,在皇位继承人这个关乎江山社稷前途的第一重要的上,他绝对不会“带病提拔”。

正因为两个当时人不是,所以不查——罪魁祸首无论是八阿哥胤禩或十四阿哥胤禵,都已经不影响他的皇位传承了。

邬思道的分析,很透彻。

邬思道还明确指出,八阿哥胤禩送死鹰,其实是孤注一掷的行为,他最主要的目的,是把局面搅乱,他就有机会“乱中取胜”,所以他必须要冒着被康熙看破的风险做这样一个极端危险的举动。

他打的主意,就希望康熙去查,最好查到自己身上,然后借着他精心培植的“八爷党”的势力大闹京城“火中取栗”——借势发飙“逼宫篡位”。

但,康熙看穿了,干脆没有给八阿哥胤禩“发飙”的机会。

而死鹰事件的另一方,十四阿哥胤禵也在想最好京城大乱,各种势力互相消耗,他可以得“渔翁之利”——举兵进京勤王而一举夺取大位。

康熙谁的机会都没给。既不给八阿哥胤禩发飙的机会,也不给十四阿哥胤禵“勤王”的机会。

按照他的想法:都别动,都回家歇着去。

胤禛听了邬思道的分析,精神大振,深感自己的皇阿玛的用心良苦。

胤禛算是彻底相信,这个大清皇帝的位置有极大可能就是自己的了。

于是,胤禛和邬思道开始了紧锣密鼓的登基前的准备工作。

事实上,康熙为了皇位的顺理继承还真的就是“用心良苦”了。

儿子太多,又都很能干,对康熙来讲居然就成了他晚年最头疼的事了。

但他还是驾驭住了诸多皇子,实现了自己理想的稳定传位。

康熙不愧是一个老练的深懂“帝王之术”和“御人之道”的“一代明君”。

5

当然知道,康熙洞若观火,明察秋毫!

“死鹰事件″后,老九老十对老八说:“老爷子是真狠,硬是不查此事。"

老十四胤禵是大将军王,正在西北统兵,临行前康熙亲赐宝剑。从表相上看,他目前是康熙最得宠的儿子,换句话说,他是最可能承继皇位之人,他莫不疯了?老爷子寿诞之日,他送去死鹰诅咒他,不用查就知不关老十四的事!

老八突审肖国兴后,太子胤礽被废,康熙从图里琛嘴里得知事情的始末后,说了一句"其心当诛"!从那时起康熙就知老八用心险恶,并且从此厌恶这个儿子,心里把他剔除皇位继承人之选!

在后来推选太子事件时,康熙直接表明了自己的态度,罢免了力举老八的佟国维,连马齐也降职。老八也明白了,指望老爷子名正言顺的立自己,门都没有!

但老八不死心,他给自己找一切能找的机会!老爷子寿诞,此刻老十四远在西北,他要在京制造事端,把老爷子搞乱。只要老爷子说一句查此事的话,老八就能兴风作浪,搅动朝局!

可是康熙此刻老了,没有精力与能力与老八周旋。老八求的是乱,康熙求的是稳!只要朝局不乱,天下就乱不了!

而老四胤禛从开始就按照邬先生的策略,以退为进,以不争为争的态度走进了康熙的心里,而老四治世,以江山社稷为本的作风,更赢得康熙的赞许,最终康熙把大位传给了老四胤禛!

老八从头至尾就扮演了跳梁小丑的角色,枉为他人做嫁衣裳!

6

《雍正王朝》中,八阿哥为了不让十四阿哥刻意讨好康熙,将十四阿哥的寿礼偷梁换柱。

通过安插在十四阿哥身边的眼线,八阿哥、九阿哥和十阿哥已经察觉到了十四阿哥争夺皇位的用意。特别是伪造八阿哥笔记,策反了原本是八阿哥派来监视和掣肘自己的鄂伦岱,同时也不顾八阿哥等人的安排,打赢了西北的战斗,这些都让十四阿哥非常的不满,毕竟这个时候,八爷党的其他阿哥并没有放弃拥立八阿哥为帝的想法,此时十四阿哥暴露出自己的夺嫡之心,必然会招致八阿哥等人的怨恨与气愤。

而不仅仅是不服从八阿哥的要求和安排,为了讨好康熙,十四阿哥更是假借天意,用一块有寿字的陨石来讨好康熙,这样都是为了提升他自己在康熙心中的分量,反而是把他的这几位哥哥踩了下去。而十四阿哥的大将军还是由四阿哥胤禛举荐的,西北又是年羹尧坐镇阶级大军,八阿哥等人对于两位亲兄弟的关系一直存在怀疑,所以断然不会让十四阿哥轻易的取得康熙的信任与喜爱。

当从鄂伦岱那里拿到十四爷准备送给康熙的寿礼时,八阿哥等人便做了手脚,一招“偷梁换柱”,将陨石直接换成了一只死鹰。


康熙看到了死鹰,立马便知道这是八阿哥所谓,毕竟知子莫如父,康熙对于自己的这些儿子们太了解,他可以肯定这件事情,不是十四阿哥作为,也不可能是其他皇子做的,能做出这种事情的,只有八阿哥。

八阿哥为了拉拢收买人心,可以将国库存银借空;为了扳倒太子,不惜使用诱供的方式;为了争夺西北带兵之权,又不惜葬送朝廷六万兵马。种种的事情,让康熙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八阿哥表面上仁义道德,但是实际上却是不折不扣的不择手段之人,为了争夺皇位,不惜出卖自己的党羽兄弟,所以这件事情必然是八阿哥所谓。

至于其他的皇子,大阿哥、废太子、十三爷被圈禁,九阿哥、十阿哥两个人是八阿哥的依附,剩下的三阿哥最讲究读书人的礼节和气节,必然不会做这种不忠不义不仁不孝之事,而四阿哥胤禛,不管再有什么想法,毕竟十四阿哥是他的亲弟弟,这样陷害自己的弟弟自己的母亲也没有办法交代;而十四阿哥这个时候必然是要讨好康熙,毕竟自己远在西北,比不希望看到京城的异动,自己鞭长莫及。所以康熙一开始就已经坐实,这件事情是八阿哥胤禩所为。


康熙非常清楚,如果死鹰事件而引发骚动,八阿哥是最大的受益者,所以康熙便不去彻查此事。

正如邬思道所分析的,如果康熙彻查此事,降罪于八阿哥,八阿哥死不承认,九阿哥、十阿哥在一起哄,必然是朝中混乱,同时会将矛头直指十四阿哥。而十四阿哥此时在西北带兵,正好可以以清君侧的名义带兵回京逼宫,讨要说法,顿时就是天下大乱。

如果这样,八阿哥有着朝中普遍支持,又有京畿附近军事力量的支持,便可以有所动作以谋求皇位。而一旦十四阿哥不服气,双方兵戎相见,那么遭殃的将会是康熙和整个大清王朝,到那时康熙想要善终都很难。

这一点康熙看得非常清楚,马上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不仅可以肯定了此事为八阿哥所为,更是把事情压了下来,不让八阿哥的计划得逞。同时康熙也知道自己命不久矣,开始安排自己的身后事,为雍正的登基开始铺路了。

7


当然知道啊!

话说问这个问题的朋友,应该没有好好看电视剧吧,剧中邬先生说的很清楚啊,这分明是个送分题啊!

当然这个剧情背后的两个故事其实更有意思,接下来宋安之具体来说说。

首先来说康熙肯定知道死鹰是老八换得,因为邬先生分析的很是合情合理。他对老四说的那番话其实就是对于这段剧情的诠释:“送死鹰的事我敢断定是八爷所为,十四爷率十万精锐在外,如果彻查他,正好给了十四爷一个清君侧的口实呀,八爷在这边联络呼应,立时就是天下大乱呐。如果查办八爷,礼物又是十四爷的,八爷叫起撞天屈,这九爷十爷推波助澜,立地祸起萧墙呐,到那时皇上恐怕想善终都难”。

我们再来看看康熙的表现,当时并没有查死鹰是怎么回事,而是放了代表老十四的进献寿礼的鄂伦岱,并且意味深长的说道:“有罪的,无罪的,朕知道,天知道”。

而老八一党的表演也很幼稚,像老十四身为老八一党,老八他们并没有维护老十四,说老十四是被冤枉什么的,反而是老十先跳起来说道这是谋逆,并且还交代隆科多不要放走同党,将其定义为结党谋逆,很明显意指老十四是跟老四结党。

康熙要放了鄂伦岱的时候,老九和老十更是控制不住的一直说道他这是谋逆大罪,意思不要放。

老八一党之所以这样幼稚的表演,说白了陷害老十四是其次,主要是在疯狂暗示康熙,这就是我们做的,来查我们吧,到时候好有借口来制造乱局,以求乱中取胜,毕竟康熙没有传位老八的意思,他们只能通过这种不正当方式来谋取皇位。

很明显康熙并没有给老八一党乱中取胜的机会,选择了以不变应万变,压根没有追查死鹰事件,使老八一党发作不得。随后将老四和老八罢职,以制造要传位于老十四的假象,使老八一党有了希望,不至于狗急了跳墙,因为老十四远在西北,老八一党有信心在康熙驾崩后,老十四还没有回来的空档期间将遗诏改为传位于老八的。

所以说康熙这个当时已经执政60年的老狐狸,是当场就猜出了老八他们的心思,知道死鹰是老八换得。

当然这个剧情并不重要,与之相关的两个故事,其实更有意思,接下来宋安之来具体说说。

一、邬先生(无先生)

邬先生在剧中可谓是神机妙算学究天人的半仙存在,但其实在历史上并没有邬先生这个人,也就是野史中有所记载罢了,说白了还是没有这个历史人物。

所以剧中邬先生的名字邬思道很少出现,一直以邬先生的称呼而出现,多少有些暗示观众是无先生(邬先生)的。

而邬先生这个虚构人物,其存在有一个重要作用,就在于充当类似于旁白解说的人物。毕竟雍正王朝电视剧是一部相当有内涵而烧脑的电视剧,如果没有邬先生的解说,很多时候观众是看不明白这背后的寓意的,更何况就是有邬先生的解说,其实有些剧情还是很烧脑的,所以邬先生的存在是很重要的。

而康熙为什么知道死鹰是老八换得,并且克制自己不闻不问呢,邬先生的旁白解说就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使观众看明白这段剧情。

二、真实历史上老八才是死鹰事件的真正受害者

死鹰事件的原型应该是历史上的“毙鹰事件”。

在康熙五十三年十一月,康熙前往热河巡视途中,老八原本应该随侍在康熙身边。但因当时恰好是老八母亲良妃去世三周年的祭日,所以老八出于孝心前往去祭奠母亲,未没有去行在请安,只是派了太监去行在对康熙说明原因,意思是想请个假,祭奠完母亲再回去。

本来这也没什么,但老八为了向父亲康熙表示一下自己的孝心,还让太监给康熙带过去两只上等的海东青,结果没想到的是海东青到了康熙手中之时竟然奄奄一息,康熙当时已是暮年,很是愤怒认为老八是诅咒自己也将如海东青一般奄奄一息,所以当着诸位皇子说道:“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

这其中应该是有着内幕,不然不会出现这么巧合的事情,很明显老八是被人算计了,可以说老八才是此次事件的最大受害者。

结果到了雍正王朝电视剧中,以“毙鹰事件”为原型的“死鹰事件”则是成为老八并非受害者,反而是幕后黑手,使人不得不佩服编剧和原著小说作者二月河先生的历史功底,知道诸多历史细节,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创作,虽然与历史不符,但就电视剧而言,是将其演绎的精彩绝伦,可谓是相当成功的。

而雍正王朝电视剧在真实历史基础上的二次创作剧情,更是充分说明历史远比小说精彩多了。只不过具体的历史细节,没有人深挖并且成系列的讲出来罢了,所以很多人认为历史是死板无趣,其实并非是这样的,只是大家缺少一个可以更加生动了解历史的途径而已。

现在大家看明白雍正王朝电视剧的经典之处了吧?

我是宋安之,主打历史文章和分析经典电视剧中隐藏的人生道理。故事在笔下,我们都在路上,茫茫人海中你我这么有缘分,正好让你看到我的文章,那么还请继续这种缘分,点个赞关注一下吧!

第265期宋安之独家雍正王朝分析到此为止!

下期再见!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回答,有不同看法欢迎评论出来和谐交流,觉得分析的还可以就点个关注呗

8

以康熙的聪明,肯定是知道“死鹰事件”的幕后主使是谁,而且已经了解了这个“逆臣”的小小心思。

康熙虽然选择了隐忍不发,可并不代表他老糊涂了,这才是他的心思依旧缜密,城府依旧高深莫测的表现。

死鹰并不是普通的鹰,不是一般人能弄到的

我之前已经有回答过“老八为什么送死鹰”的问题,在康熙寿宴上出现的死鹰,并不是普通的猎鹰,而是清朝的国宝——“海东青”。老八也是捉准了“海东青”对清廷的重要性,才敢赌下这一把。

因为他料定康熙一看到“海东青”被害,肯定会急火攻心,并在失去理智的情况下下令彻查此事。只要康熙一查,就正中老八的圈套了。而要从老八看到“天石”,并安排两只死去的“海东青”来看,时间是很紧迫的,加上“海东青”是属于国宝性的动物。没有极广的人脉和雄厚的财力是绝对办不到的,恰好这两点都是“八爷党”的优势。

所以康熙一看到死鹰,自然就会想到手眼通天、又急于夺嫡的“八爷党”,因为只有他们想要大乱,也只有他们能在短时间内拿到两只死的“海东青”。

康熙看到死鹰后的一句话,更证明了他知道主使是谁

老八的计划其实是成功了一半:康熙是急火攻心了,可他没有失去理智,并没有下令彻查“死鹰事件”。康熙看到死鹰之后虽然很生气,可他平心一想,自然就懂得其中的阴谋诡计,所以他才会说:“乱不了的”。

这就怪了,当时的寿宴上,隆科多已经掌控了大局,送礼的鄂伦岱也被捉住了。这时候大局本来就已经稳了,可康熙为什么还要说“乱不了”呢?我的解释就是,这话是说给“八爷党”听的。因为当时众人噤若寒蝉,个个都怕祸从口出,全场只有隆科多在指挥军队,和老九老十两人在大吼大叫,唯恐天下不乱。

也就是这样,康熙才会对隆科多说:“你说得对,都不要动”,并释放了鄂伦岱,像是对老九说,又像是自言自语道:“有罪的,无罪的,天知道”。可见康熙已经回过神来了,他知道“八爷党”的那些手段,这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冷静。因为其实这时候的康熙,早就不能制约住“八爷党”了。要是康熙逞一时之快,随意责罚起“八爷党”,那就正如邬思道所说“立刻就是萧墙祸起”,康熙想善终都难。

而且对老年的康熙来说,以前圈禁老大胤褆的那种气魄已经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老人家想要平平安安渡过晚年的愿望。子孙们能团结一致、和和气气的生活,这才是老人家最想看到的。所以康熙不查“死鹰事件”,让此案由大化小、由小化无,不给继承人留下“八爷党”的把柄,希望继位之后能好好善待他们。

本文作者/狐史首丘:主写三国,次写明清,其余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9

康熙并不愿意追究死鹰事件。

《雍正王朝》中有这么一幕,康熙在畅春园中热热闹闹举办自己的“千叟宴”,大臣和皇子都争先送上好礼,十四阿哥胤禵在西北打仗没能来亲自参加千叟宴,但是也派人送上了大礼。

康熙笑着说要看看大将军送的是什么礼物,可是打开盒子一看,里面居然是一只死老鹰,康熙是勃然大怒,气晕过去了,可是他事后却并不愿意追究这件事情了,为啥了?

人在做,天再看,不是不报,时候未到。都是自己的儿子做的孽,要继续查下去恐怕天下人耻笑。

因为康熙明白都是九子夺嫡都是为了争夺权势,闹下去只会让其他人看笑话。最重要的是我想此时的康熙已经选定四阿哥胤禛是继承人了,也清楚是八阿哥胤禩在背后搞鬼希望出点事情自己好上位,康熙才不动声色选择不追究,自己不追究此事,希望闹事的八阿哥就只能失望了。

十四阿哥和八阿哥已经不和。

九子夺嫡中,大阿哥背后有明珠支持,太子有索额图支持,四阿哥和十三阿哥起初都是太子党的人,而十四阿哥起初是八爷党的人,八爷党是所有朋党之中势力最强悍的的一支。

但是这个时候局势已经发生了变化,大阿哥和太子都已经出局了,十四阿哥被封为大将军掌管了兵部,他的母亲又从德妃变成了皇贵妃,他自己已经有了野心,不愿意再给八阿哥卖命了。

康熙一直推迟举办寿宴因为他要等十四阿哥大捷的好消息,八阿哥却一直从中破坏不希望十四阿哥取得大捷,他和十四阿哥现在是各怀鬼胎,两个人早已经是面和心不和了。

十四阿哥的寿礼被八阿哥调换。

因为十四阿哥和八阿哥已经不和,所以两个人都在互相算计。此时十四阿哥在西北打仗,特意找了一块刻有“寿”字的天外奇石送给康熙想讨欢心,可是先到了十四阿哥的府邸。

十四阿哥用一个死老鹰调换了天外奇石。

八阿哥为何这么做了?他希望康熙震怒然后追查这件事情,处理十四阿哥是他希望看见的事情。因为现在的十四阿哥是他的夺嫡对手,不处理十四阿哥,制造混乱也是他希望看见的。

康熙肯定清楚是八阿哥胤禩所为。

康熙当初清楚这件事情是八阿哥胤禩所为,十四阿哥不会傻到送一个死老鹰对他自己没任何好处,看来看去也只有野心勃勃的八阿哥能干得出来了,康熙对八阿哥是彻底寒心了。邬先生都看明白了,康熙不追究是因为早已经选好了皇帝的继承人,康熙如今希望的是皇权平稳过渡了。

康熙做事谨慎,最后还制造了假象,让大家以为自己看重的是十四阿哥,要传位给十四阿哥,其实他这么干都是为了保护四阿哥,希望没有人再针对他,最后能安安稳稳继承皇位。

10

梦露居士为你解读《雍正王朝》,点击关注阅读系列文章。


康熙当然知道死鹰是八阿哥换的,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康熙是最聪明的两个人之一(另一个是邬先生),他对一切都洞若观火,八阿哥换死鹰之事,绝对瞒不过他的眼睛。

为什么康熙知道死鹰是八阿哥换的呢?因为十四阿哥没有送死鹰的动机,而八阿哥却有换死鹰的动机!这要从康熙封十四阿哥为大将军王说起。

在经历种种事件后,康熙终于看清,自己这几个儿子里面,肯实心办事的,只有一个四阿哥胤禛。所以康熙早已认定胤禛做自己的继承人。

但是,康熙的几个儿子都对皇位虎视眈眈,特别是八阿哥素有贤名,深得人望。虽然在推举太子风波中八阿哥遭到了极大的打击,但是九阿哥、十阿哥和十四阿哥围绕在八阿哥身边形成了一个小团体,其势力不容小觑。特别是十四阿哥精明能干,又曾带兵打仗,在军队中有一定威望。

为了让胤禛顺利继承皇位,康熙开始了分化八阿哥集团的行动,具体而言就是让十四阿哥做大将军王,领兵打仗。

这下十四阿哥暗自认为康熙有意传位给自己,于是与八阿哥一党拉开了距离。比如他伪造书信,拉拢八阿哥派到他身边的鄂伦岱。十四阿哥还执意不听八阿哥的话,在康熙大寿前打了一个打胜仗,还为康熙献上一块陨石。

见到十四阿哥屡建功勋,八阿哥一党一下子就眼红了,比如九阿哥曾恨恨地说:

“原来不是老四想当皇上,现在看起来老十四才想当皇上!”

此时十四阿哥对皇位可谓是志在必得,他又何必作出“送死鹰”的忤逆举动呢?在他心中,只要自己按部就班地打胜仗,就可以赢得康熙的欢心,顺利当上继承人了。

对于十四阿哥的想法,康熙怎么会不知道呢?所以他必然明白,是有人用死鹰换了陨石。这个人不可能是别人,只能是八阿哥。

那么八阿哥为何要调换陨石呢?他是想栽赃十四阿哥吗?其实并非如此。十四阿哥没有动机送死鹰,这件事一眼便知,康熙知道,八阿哥又怎么会不知道呢?

八阿哥用死鹰调换陨石,就是想让康熙彻查此事。八阿哥的如意算盘是:康熙既然想让十四阿哥登上皇位,就必须彻查此事,还他一个清白。而自己用死鹰调换陨石,简直是人神共愤的不孝之举,康熙也必会彻查自己的嫌疑。

八阿哥经营多年,懂得笼络人心,党羽遍布朝野。只要康熙一查,立刻天下大乱,八阿哥便可浑水摸鱼、火中取栗,乘乱发动政变,夺取皇位。

此时十三阿哥被关在宗人府中,四阿哥独木难支,十四阿哥远在边疆,都无力与自己竞争。于是八阿哥就稳了。

但是八阿哥没有想到,康熙道高一丈。康熙不是不想查这件事,但他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与“送死鹰”比起来,朝局的稳定更为重要,只有朝局稳定,皇位才能传到四阿哥胤禛手中。

康熙当场说:“有罪的,没罪的,天知道,朕也知道。”他以不变应万变,将此事轻轻放下,并在暗中做了周密布置,为胤禛登基做好了万全准备。八阿哥想好的一套组合拳,全部落空。

一切有为法,如梦亦如露。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梦露居士。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