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权臣丁谓。能力强到当首相毫无压力,人品差到忠奸两派通吃。
丁谓,字谓之,江苏苏州人,是个天才式人物,机敏聪颖,“书过目辄不忘”,几千字的文章,他读一遍便能背诵,被誉为神童,淳化三年,即公元992年,丁谓中进士,自此开始了仕途。
宋真宗年间,朝廷拨款白银一亿两修建皇家寺庙玉清昭应宫,由于工程浩大,材料众多,要从汴河把大量木材砖瓦等拉到陆上,再从城外把土挖出来,和木材一起拉到工地,人民负担沉重。
时任三司使,即国家财政部部长的丁谓经过思考,决定直接把汴河挖到工地边上,让材料直接船运到工地边上,把挖出来的土用于工程,等工程结束后把建筑垃圾填回河沟,铺成大路,史称“一举济三役”,工程原先估计用15年时间建成,结果只用了7年时间便建成,成为后世工程管理统筹方法的经典案例。
丁谓在地方时,兴建水利,安抚百姓,担任三司使时,整顿财赋,减轻人民负担,做出了一些有益的政绩,说实在话,丁谓的务实做事能力,比北宋后期只知道争权夺利的一群官僚可强得多了。
有一次宋真宗问丁谓道:“唐朝的酒价是多少?”丁谓脱口答道:“每斗三百。”宋真宗大奇,问他怎么知晓的,丁谓答道:“有杜甫诗为证,‘速宜相就饮一斗,恰有三百青铜钱’。”
又有一次,宋真宗与后宫一起钓鱼,钓了半天一条鱼也没钓到,心里很不高兴,皱着眉头一言不发。大臣们不知如何是好,丁谓笑盈盈地跑上去赋诗道:“莺惊凤辇穿花去,鱼畏龙颜上钓迟。”宋真宗顿时十分开心,赏咏再三。
北宋景德元年十二月(1005年),宋辽之间缔结澶渊之盟,丁谓准确把握宋真宗不想打仗,又好大喜功的心态,一再怂恿宋真宗大兴土木,东封西祀,大搞祥瑞。所谓“东封”,即是封禅泰山,“西祀”,即是到汾阴祭祀后土,至于迎接“天书”等活动,更是毫无意义,劳民伤财,一国君臣如病如狂,唯有宋真宗和丁谓等少数人乐在其中。
由于丁谓情商极高,能力出众,很受宋真宗的赏识,官运亨通,大中祥符五年(1012年),丁谓升户部侍郎,参知政事,进入执政中枢。然而丁谓的人品并不受当时的首相李沆、王旦、寇准等人的待见,尤其是性情刚直的寇准,更是对丁谓视若寇仇。
有一次,宰相、副宰相等在一起用餐,寇准的胡须上不小心沾上一个饭粒,丁谓瞧见忙上前将其从寇准的胡须上小心顺下并将胡须梳理整齐。
寇准笑着说:“参政,国之大臣,为何为长官溜须呀?”说得丁谓既羞又恼,从此对寇准怀恨在心,这就是“溜须”的由来。
出外做了一段时间地方官之后,天禧三年(1019年),丁谓以吏部尚书恢复参知政事,此时正好真宗朝第一重臣王旦去世,真宗又患上慢性脑梗口不能言,寇准出任首相,丁谓见时机已到,便联合刘皇后,枢密使曹利用,翰林学士钱惟演等人大肆攻击寇准,指斥其擅权,将寇准排挤出朝廷。
不久,宦官周怀政谋立太子,逼真宗退位,重用寇准,结果事泄被杀,丁谓抓住这一机会,把寇准往死里整,拟旨将寇准贬为雷州司户参军,把另一宰相李迪也赶出朝廷,丁谓出任首相,担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玉清昭应宫使,封为晋国公,一时权倾朝野。
干掉了正派对手寇准、李迪之后,丁谓连反派盟友王钦若也没放过,说起来,王钦若老师还算是丁谓的恩人,当年丁谓能够进入中枢还是王老师举荐的功劳,这两位是臭味相投越看越顺眼,一起搞天书封禅的鬼把戏是风生水起,只不过后来王钦若失势离开朝廷,这才有了丁谓的出头之日。
这一次,丁谓打听到王钦若生了病,一直想回京城看病,于是将计就计,派人跟王钦若说:皇上很想念你,你直接到京城来,见到你皇上一定高兴。
可怜王钦若编鬼话坑人一辈子,这次竟然对丁谓的话深信不疑,没等朝廷批示就径自回京,丁谓乘机借题发挥说:王钦若擅离职守,无人臣礼。然后命御史台查办王钦若,贬其为司农卿,分司南京。
公元1022年,宋真宗驾崩,仁宗继位,刘太后垂帘听政,丁谓加官司徒,引用党羽,罢黜朝中正直官员,擅权日甚。
丁谓的日益专权引起了刘太后和朝中其他势力的不满,真宗驾崩,宦官雷允恭为真宗营造陵寝,贪污无度,擅行不法,甚至随意改动真宗墓室布局,事发被杀,副宰相王曾趁机向刘太后告发丁谓图谋不轨,勾结雷允恭将真宗墓室移至绝地。
这下正中刘太后的下怀,于是刘太后召集冯拯,曹利用,王曾等执政大臣,贬丁谓为崖州司户参军,抄没其家产,抄出各地献给丁谓的贿赂财物不计其数,于是将丁谓的罪状布告中外。
说起来,丁谓的倒台可算是十分突然,他的下场比寇准还惨,寇准还在雷州没过海,丁谓就被贬到了海南岛。不过丁谓心态极好,在海南岛呆了十多年,活到七十一岁,刘太后去世后终于被赦免北归,死在河南光州。
丁谓的死讯传到朝中,王曾长舒一口气对同僚说:“斯人平生多智数,不可测,其在海外,犹能用智而还,若不死,数年,未必不复用。斯人复用,则天下之不幸可胜言哉?吾非幸其死也。”
在王曾看来,丁谓是用“智”一步步从海外返回朝廷的,这份“智”让状元出身的王曾都感到畏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