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书法)
武则天(624-705),即武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性皇帝。“唯一”与“女性”,“武则天”一直是个热门与热闹的历史话题。比较有意思的是,传说唐太宗李世民在世时,已知悉武则天日后将篡夺大唐江山,但没有果断处理。这种说法是子虚乌有,还是空穴来风?
这则传闻,来自一本民间《秘记》:唐太宗之代有《秘记》,云唐三代之后,即女主武王代有天下。太宗密召李淳风以询其事,淳风对曰:“臣据玄象推算,其兆已成。然其人已生在陛下宫内,从今不逾四十年,当有天下,诛杀唐氏子孙殆将歼尽。”帝曰:“求而杀之如何?”淳风曰:“天之所命,不可废也。王者不死,虽求恐不可得。且据占已长成,复在宫内,已是陛下眷属。更四十年,又当衰老,老则仁慈,其于陛下子孙或不甚损。今若杀之,即当复生,更四十年,亦堪御天下矣。少壮严毒,杀之为血仇,即陛下子孙无遗类矣。”
这本民间《秘记》,是确有其事,还是后人杜撰,无法考证。但关于《秘记》的传闻,为诸多正史所采信:
《资治通鉴.卷第一百九十九》:(贞观二十二年)时太白屡昼见,太史占云:“女主昌。”民间又传《秘记》云:“唐三世之后,女主武王代有天下。”上恶之。会与诸武臣宴宫中,行酒令,使各言小名。君羡自言名五娘,上愕然,因笑曰:“何物女子,乃尔勇健!”又以君羡官称封邑皆有“武”字,深恶之,后出为华州刺史。有布衣员道信,自言能绝粒,晓佛法,君羡深敬信之,数相从,屏人语。御史奏君羡与妖人交通,谋不轨。壬辰,君羡坐诛,籍没其家。上密问太史令李淳风:“《秘记》所云,信有之乎?”对曰:“臣仰稽天象,俯察历数,其人已在陛下宫中,为亲属,自今不过三十年,当王天下,杀唐子孙殆尽,其兆既成矣。”上曰:“疑似者尽杀之,何如?”对曰:“天之所命,人不能违也。王者不死,徒多杀无辜。且自今以往三十年,其人已老,庶几颇有慈心,为祸或浅。今借使得而杀之,天或生壮者肆其怨毒,恐陛下子孙,无遗类矣。”上乃止。
《旧唐书.列传第十九.李君羡传》:李君羡者,洺州武安人也。初为王世充骠骑,恶世充之为人,乃与其党叛而来归,太宗引为左右。从讨刘武周及王世充等,每战必单骑先锋陷阵,前后赐以宫女、马牛、黄金、杂彩,不可胜数。太宗即位,累迁华州刺史,封武连郡公。贞观初,太白频昼见,太史占曰:“女三昌。”又有谣言:“当有女武王者。”太宗恶之。时君羡为左武卫将军,在玄武门。太宗因武官内宴,作酒令,各言小名。君羡自称小名“五娘子”,太宗愕然,因大笑曰:“何物女子,如此勇猛!”又以君羡封邑及属县皆有“武”字,深恶之。会御史奏君羡与妖人员道信潜相谋结,将为不轨,遂下诏诛之。天授二年,其家属诣阙称冤,则天乃追复其官爵,以礼改葬。
《旧唐书.列传第二十九.李淳风传》:太宗之世有《秘记》云:“唐三世之后,则女主武王代有天下。”太宗尝密召淳风以访其事,淳风曰:“臣据象推算,其兆已成。然其人已生,在陛下宫内,从今不逾三十年,当有天下,诛杀唐氏子孙歼尽。”帝曰:“疑似者尽杀之,如何?”淳风曰:“天之所命,必无禳避之理。王者不死,多恐枉及无辜。且据上象,今已成,复在宫内,已是陛下眷属。更三十年,又当衰老,老则仁慈,虽受终易姓。其于陛下子孙,或不甚损。今若杀之,即当复生,少壮严毒,杀之立雠。若如此,即杀戮陛下子孙,必无遗类。”太宗然竟善其言而止。
《新唐书.列传第十九.李君羡传》:贞观初,太白数昼见,太史占曰:“女主昌。”又谣言“当有女武王者”。会内宴,为酒令,各言小字,君羡自陈曰“五娘子”。帝愕然,因笑曰:“何物女子,乃此健邪!”又君羡官邑属县皆“武”也,忌之。未几,出为华州刺史。会御史劾奏君羡与狂人为妖言,谋不轨,下诏诛之。
《新唐书.列传一百二十九.李淳风传》:太宗得秘谶,言“唐中弱,有女武代王”。以问淳风,对曰:“其兆既成,已在宫中。又四十年而王,王而夷唐子孙且尽。”帝曰:“我求而杀之,奈何?”对曰:“天之所命,不可去也,而王者果不死,徒使疑似之戳淫及无辜。且陛下所亲爱,四十年而老,老则仁,虽受终易姓,而不能绝唐。若杀之,复生壮者,多杀而逞,则陛下子孙无遗种矣!”帝采其言,止。
以上史料可以归纳出这样两点:
其一,在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唐太宗都在关注大唐江山是否变色的问题。唐太宗在分析各种可能性后,确定了重点嫌疑对象李君羡,让其当了替死鬼。
其二,武则天也被列入重点嫌疑对象,但唐太宗权衡利弊后,没有采取果断措施以绝后患。
唐太宗当时的决策,是否正确呢?唐太宗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其决策的依据是必然性,而不是或然性。如果所有的或然结果都解决掉,唐太宗只能杀掉所有人,只留下李氏皇室。所以,唐太宗的决策无可厚非,历史中的“如果”只能是后人牵强附会。
武则天取代李唐是历史事实,但这个结果同样不能证明唐太宗决策的错误。武则天成为女皇,存在以下几个关节点:
其一,武则天十四岁入后宫为唐太宗才人,并无特别受宠之处。唐太宗驾崩后,武则天依后宫之例入长安感业寺为尼。正常情况下到这个时候,武则天“从政”“干政”的可能就不存在了。
其二,唐高宗将武则天纳入宫中,发生在永徽二年(651年),起因是王皇后为制约萧淑妃向李治提出的,并非武则天的主动作为。没有这个偶然原因,武则天仍旧没有“从政”“干政”的可能。
其三,武则天协助处理朝政,是因为李治风疾发作,不能处理国家大事。武则天尽管表现出出色的理政能力,并未得到李治的信任,且差点被废。皇后协助理政,不是必然地导致江山丧失。
其四,武则天命运的重大转折,是由于太子李弘病逝。而太子李弘的病逝与武则天无关,如果没有这个偶然,武则天最终的结局只能是安享晚年,不可能成为女皇。
其五,李治驾崩,太子李显于柩前即位,由于军国大事有不能裁决者,皇太后武则天才开始走上历史的前台。李显被废黜,李旦为帝,武则天开始临朝称制,自专朝政。
其六,武则天临朝称制,徐敬业等举兵反武。徐敬业兵败自杀,武则天的女皇地位才正式稳固……
这些不难看出,武则天成为女皇,是一连串偶然的历史事件形成的。《资治通鉴》等正史的宗旨,是为执政者历史借鉴。借鉴,其实就是一种参考,绝对不是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