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长平之战中,赵括输给白起,是不是因为“纸上谈兵”?

长平之战中,赵括输给白起,是不是因为“纸上谈兵”?

2020-07-21 17:49阅读(73)

长平之战中,赵括输给白起,是不是因为“纸上谈兵”?:就算不是赵括输给白起,廉颇最后也得输给白起,赵括替廉颇背了这个黑锅而已。唯一的区别是,赵括让失败提

1

就算不是赵括输给白起,廉颇最后也得输给白起,赵括替廉颇背了这个黑锅而已。唯一的区别是,赵括让失败提前到来。(见仁见智,欢迎拍砖)

这样说可能会被很多人拍砖,因为在我们固有的印象中,赵括就是一个纸上谈兵的无能之辈,连他的父亲赵奢都不看好他,临终断言赵括不可大用,他的母亲甚至请求赵王,如果坚持用赵括为帅,一旦失败,请求家族免受株连。而秦国之所以采用离间计,恰恰也是认为赵括没有带兵经验,不堪大用。

所以,对于长平之战,很多人可能固执地认为,如果继续让廉颇为将,赵国的惨败可能会避免,赵国可保无虞。

事实真的如此吗,廉颇真的能抵挡住秦军吗?未必!

抛开高深的历史发展趋势论,诸如秦国的统一符合历史的潮流等等。就当时廉颇对秦防御相持的策略来说,本身也许就是错误的。

战争开始,廉颇主动采取坚守不战的战术,试图和秦军拼消耗,让秦军知难而退。但是秦国经过多年的国力积累,不仅军事实力在各国首屈一指,综合国力也十分强大。事实是:由于地理环境和国力的影响,消耗战使赵国的人力、粮草、军械补给比秦国更加困难,三年对峙,赵国先后增兵接近50万,物资上的巨大消耗和长期对峙带来的士兵气势上的严重影响,让赵国已经完全落于下风。长期不战,对赵国统治阶层也产生很大的心理焦虑,这其实也是秦国反间计能够成功的重要原因。

于是,当赵国的统治阶层看到消耗战并没有给赵国带来胜利,反而加剧了赵国的负担时,内心不免出现严重的焦虑感,恰在这时,秦国的反间计出现了,赵国为求速胜,迅速把赵括推向战争前线。

其实,赵国当时的军事力量十分强大,是仅次于秦国的军事强国,有着非常多的杰出的将领,赵奢、李牧等都曾多次大败秦军。赵国在和匈奴胡人多年的战争中,锻炼出了十分强大的战场攻击力,赵国并不擅长防守。如果廉颇不一味的采取防御的策略,至少不那么长时间的坚持防御战,适时变化策略,长平之战的结果或许真的很难预料。

赵括在这种情况下被推上历史的舞台,虽然有轻敌和不查敌情的因素,但就当时整个的战局来看,只怕任谁都难以扭转战争的败局。赵括只不过替廉颇品尝了失败的苦果,又恰恰因为自己和廉颇相比是个菜鸟而承担了历史的骂名。

而最后的突围之战,赵括身先士卒,奋勇杀敌,血染沙场也绝不投降,也显示了身为统帅和良将之后的血性!

欢迎拍砖!

2

不是!

长平之战赵国失败的原因有很多。只是赵括是长平之战的赵军主将,赵国失败这个锅自然由他来背。

1.最根本的败因,赵王摇摆不定。

赵王这个人,对于战略制定决策犹豫不决。他的这个弱点多次被秦国利用。

  • 开始的时候,赵王是想和秦国求和的,所以派人出使了秦国。没想到,反而被秦国利用。秦国热烈招待赵使者,并把这信息传递给魏楚两国。魏楚以为秦赵就要罢兵言和了,就不出兵帮助赵国了。所以,秦国在外交上顺利的把赵国孤立了。
  • 秦国又利用赵王急于出击的心里,用反间计,把一直坚守不出的廉颇,换成了赵括,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

2.其实,打仗比的是国力,赵国派谁来都一样,早晚都会败。

赵国那个地理位置,山川多,四战之地,又不喜好农耕,君王昏庸。

反观秦国,商鞅变法后,奖励农耕,长平之战前秦国已拥有关中、四川、江汉和河东四大粮食产地。君臣战斗意志远超赵国。

对比出赵国农业比之秦国的先天不足。

3.长平之战时,双方后勤。

打仗,后勤很重要,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秦国可以将大量粮食沿渭河、黄河、汾河通过水运,从关中直接运到长平前线,距离不足200公里。

而赵国,虽然长平在赵国境内,但长平通往邯郸的交通太差了,需要翻过太行山等大山。

在古代,水运明显比走山路的陆运快的多。

所以,赵国后勤比不过秦国。

4.赵国的情报太落后了

赵国把廉颇换了,秦国立马就知道了赵军换主帅了,而且知道是赵括上场。

反观秦国这边,把白起从韩国前线换到长平,赵国一点反应都没有。

要知道,白起在长平之战前,已经打出威名,把六国揍了一遍。

要是赵国知道秦主帅是白起,可能就会更加小心,而不是中埋伏,被分割。

5.赵括与白起

赵括,军事理论厉害,但是一次实战都没有。

白起,早就战功累累,从一个小副将,一路升到武安君,七十余战,无一败绩。

所以,高下立见。白起打仗的才能,赵括远远比不上。

6.赵括失败的直接原因

赵军被断粮46天后,赵括忍不住了,亲自率兵突围,自己被秦军射杀。

主帅已死,十几万赵军群龙无首,一下子就崩溃了,只能选择投降。

但是,赵括还是有能力的,能在实力差距那么大,后勤又被断的情况下,在战神白起面前,坚持46天,就足够证明赵括的军事才能也很高,至少比秦国长平之战前主帅王龁强。

赵括被围的46天里。秦王亲自出面,征发15岁以上的男子,前往长平战场。而赵王,一点作为都没有。

所以,长平之战的失败,不能把责任都推到赵括头上,赵王负主要责任。

3

四十万赵国人在长平一战,被秦军给坑杀,挺可怜的,真是灭绝人性的啊!小时候每次读到纸上谈兵的时候,就幻想我要是赵王,当年我绝对是留着廉颇在前线跟那秦国打仗。无论如何不能派个废物赵括去,太窝火了。但是长大之后,再查阅资料,就发现赵括不像纸上谈兵里面描述的只会夸夸其谈,一动真格的就废了。之所以我现在这个观念有这么大转折,是有原因的。

其实史学家关于这个原因是有争论的,因为年头太久,文献资料记载也非常少,只能靠推断。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纸上谈兵这个词跟赵括没什么关系

咱们都知道,纸到西汉时才有,真正大兴于世,是东汉蔡伦改良造纸术以后。而东汉离战国长平之战有好几百年的时间,战国那会儿根本就没纸,都是用竹简,少量用帛巾。所以说纸上谈兵这词儿肯定是编出来的,至少是后期编的。

纸上谈兵的确实跟赵括没啥关系,因为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里边描述赵括的内容也没说什么纸上谈兵之类的词儿。

那这词是怎么来的?真正有这个词儿,就是把它联系到赵括身上,是在清朝雍正乾隆年间,真正形成的原因很复杂。著名作家马伯庸先生,曾经详细考证了“纸上谈兵”,并写了一篇文章。想了解详情,您可以搜一下马伯庸先生写的纸上谈兵。在这里就不多说了,反正您知道纸上谈兵这个词是清朝的时候,才跟赵括联系上的就行了。


既然纸上谈兵这个词是跟赵括没有啥必然的联系。那要说了他打仗的水平,按说也应该是不咋地,要不怎么后来这四十万的赵军就全部被秦军给坑杀了呢?

关于这个长平之战,咱们可以分成几点,把过去传统上的认知来解读一下。

廉颇坚守不战,秦国不得已才实施反间计,目的是尽快结束战争

都知道廉颇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和白起、王翦李牧齐名。但是我们知道他更多的是通过“负荆请罪”这个典故,语文书上读过的《将相和》,没说过他打仗到底怎么样。

实际上廉颇他这一辈子确实有军功,为赵国立下过赫赫战功。但是他这军功是跟齐国打仗立下来的,他跟秦国打仗,没打过什么漂亮仗,也就是他没占过什么秦军的便宜。

长平之战刚开始,廉颇只跟秦国试探性打了几下,打不过人家怎么办呢?廉颇就选择防守,坚壁清野,把值钱东西全拆了,收了,烧了。然后只是修筑防线,用死守的态势跟秦国耗,把秦国的锐气耗完了,再尝试进攻

史书上记载,廉颇跟秦国耗了三年。秦国耗不下去了,才使的反间计,大肆吹嘘赵括,然后赵王中计了,就派了徒有虚名的赵括去前线替下廉颇。

史书上的说法还是蛮有逻辑性的,其实仔细推敲一下,双方对峙并耗了三年这种说法并不合理,真要耗上三年,双方将士就不是战死,而是饿死了

首先,秦国和赵国各有几十万大军在前线对峙,每天得消耗多少粮食等军用物资啊!那会儿别说什么汽车、摩托车了,马车都很有限,往前线运输物资全靠独轮车。这运输都是问题,往前线推一个独立车,就得有个一农夫。从秦国大本营往前线运输,路途遥远,况且独轮车也装不了多少。农夫推一段时间,该歇了就得歇歇。饿了得吃饭,他不能自己背着粮食,肯定也是吃独轮车上的粮食。那么,等粮食送到前线的时候,农夫就吃掉一半儿了。所以,秦王肯定着急。

再说赵国,确实赵国本土离长平近些,但是赵国没经历过“商鞅变法”一类的变法,他这个经济不够发达。往前线运输物资的道儿近,有什么用?国库里的战备物资跟秦国差得太远,没存货,国力相差悬殊啊!这个时候,廉颇是带着二十万精兵在前线打仗,这可是青壮男子二十万啊!什么概念?打完仗之后,他们还得回家种地。那个时代都是又得种地,又得当兵,而且壮劳力还得拉犁,不像秦国用牛耕地,赵国是用人耕地。如果他们不回去,土地也就大片大片没人耕种,新的一季就没粮食收。等国库里粮食吃完了,赵国只能喝西北风去了。照这么说,廉颇领着二十万的大军跟秦国对垒了三年,赵王肯定也特别着急,按说应该比秦王还着急,至少说着急是肯定的。

所以在这里我要澄清一下,其实双方对垒没有三年时间,三年是传统意义上的认识,真正从双方开始对垒,到最后坑杀四十万赵国军兵,一共五个月,也就合着才一百多天,也就是公元前260年的四月到九月。如果双方真的耗上三年,那么光饿死的士兵都不在少数。

再说一下纸上谈兵的另一个不合理的地方,就是秦国派人给赵国使反间计,赵王要换也得换一个比廉颇强的,至少也应该水平相当

史书上记载,说秦王当时是真耗不下去了,着急就派奸细到赵国去到处散布流言。说廉颇打仗怎么怎么不行,跟秦国打仗,他是被吓得缩头缩尾,秦国最怕的其实是赵括,就怕赵王把赵括给搬出来,这赵括特别厉害。

我们都知道,反间计最重要一点就是要让敌人相信,不相信能叫反间计吗?道理和逻辑上得行得通。赵国当时确实是主少国疑,赵孝成王还很年轻,但是他不是傻子,智商还是有的。前线主帅是廉颇,你换人得换一个比廉颇还能靠得住的人,八九不离十的都行。

就好比三国的时候,关羽守荆州,曹操打不过关羽,就到蜀国去了,到处散布谣言,使反间计,说魏国最害怕的不是关羽而是张飞。张飞多利害,关羽过五关还得一关一关地打,多没劲啊!人家张飞当阳桥上一声大叫,曹军那么多人全撤了,比关羽厉害多了。用张飞使反间计,去换关羽,最起码还是比较可信,符合逻辑的。如果随便找一个人叫王小牛,说关羽打仗不如他,必须换王小牛。谁知王小牛还是干嘛的,刘备肯定不信,傻子才会信呢。没准儿刘备听到这之后,直接就把四门紧闭,全城戒严抓奸细,先杀了再说。

所以说单单使一个反间计,就能让赵王临阵换将,把赵括换上替廉颇,赵王也没那么傻。别说秦国用千金贿赂赵国朝野,就是贿赂多少钱财都没用,关键是换上的这位必须得能打才行。

其实,赵王对廉颇不满,换廉颇下来,是因为他老是在前线只防守,不进攻,我派你到前线是打仗,不是让你防守。说白了其实还是钱和粮的事儿,这么拖下去,把钱和粮食耗光了,不用打仗,前线就崩溃了。所以赵王需要找一个能进攻的,尽快能把战争结束的一个人,之所以选定赵括,是因为他之前有军功。因为赵括的爸爸赵奢,当年曾经以少胜多,少有的赵国跟秦国打仗打赢的,赵括当时他也在军营里边儿打仗。赵括并不是传说的只会耍嘴皮子。

真实的长平之战中,赵括应该是也正常发挥了自己的水平,只可惜他的对手是战国第一名将——白起

在廉颇跟秦国对峙的时候,秦国主将是王龁。廉颇撤下来之后,秦国那边知道消息了,马上换上战国最能打的大将白起,让白起去前线指挥,而且秦王调白起去前线的时候下了一道命令,不许对外泄漏换帅的秘密,主帅的帅旗,还是王龁的帅旗。为什么这么办呢?就是怕这个消息一走漏,杀神白起的名声在外,他到前线了,好不容易把赵括给顶上来了,如果赵国再把廉颇弄回来,反间计不是白使了吗?因为赵王肯定知道赵括跟白起不是一级别的,完全不行。也就是说,廉颇还勉勉强强能敌得住白起,还靠点谱。所以这个时候,秦王下令不许泄露出白起当主帅的消息,违令者,斩。

果不其然,白起跟赵括一交锋,就使用诱敌深入,把赵国的军队团团包围,圈在里边然后切割,并且切断了赵国的粮道,把四十万大军的赵国部队切成两部分。随后,赵国军队是在断粮的情况下被围困四十多天,被逼无奈之下,赵括实施突围计划,把军队编成四小队,四个小队向秦军发起冲击,反复冲击四五次,冲不出去。最后赵括亲自率领敢死队突围,被秦国军队用弓箭射死了。

史书上就是这么写的,但是说赵括纸上谈兵就不合适了。为什么呢?论作战经验,赵括确实不如白起,这是肯定的。但是刚才说了,赵国军队被困四十多天,在四十多天已经断粮的情况下还能发起攻击,这不是一般主帅能做到的。因为光动员就很难动员进去,换一般的主帅,断粮四十多天,军心不稳,早哗变了。赵括这个时候能反击,确实他是有能力的。后来赵括死了之后,赵国军队这才彻底军心涣散,转而向秦国投降。当然投降还不如不投降,因为咱们知道投降之后,马上四十万大军全被坑杀了。

虽然赵国的部队是被坑杀了,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他们被围困了四十多天,赵军的大多数有生力量仍然是保存下来了,并不是说赵括瞎指挥,导致大量的官兵在战争中就阵亡了。四十万大军是被坑杀的,而不是打仗的时候被打死的。

纸上谈兵,这故事的来源是源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里边,按那里边写的,确实这个赵括就是一个废物,徒有虚名。

但是在《史记·白起王翦列传》里边儿,也有过对长平之战的描述。当时在长平之战结束之后的第二年九月,秦王下令白起出兵打邯郸,打邯郸之前,白起说:“今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国内空。”也就是说,长平之战,赵括跟白起在包围跟反包围的拉锯战中,秦国也损失惨重,秦卒也死伤过半。这是《史记》里边明确记载的,赵括虽然在长平之战中战败了,但是他的作战能力包括他敢于身先士卒,敢亲自率领敢死队突围,这就说明他实际上还是一个将军级别的人物,有军事素养。只可惜,他的对手是战国最能打的白起。要换别人,没准这仗他还能打赢呢。

结语:纸上谈兵其实也没什么定论,无非是看一些史料分析一下见解而已。

4

白起战神。赵括生不逢时,类似三国周瑜:既生瑜,何生亮。

好比,目前国产车配置比奔驰差吗?屏幕比奔驰少吗?座椅比奔驰硬吗?及时硬件配置在牛,短期也达不到奔驰的水准,这就是维度差异。

白起对赵括就是升维打击。

5

题主,我是老实人,我来回答你的问题。


正所谓“成者为王败者为寇”,长平之战惨败,历史将全部的失败怪罪到赵括的头上,还诞生了“纸上谈兵”这个成语。从此战整体来看,赵括的主动出击无疑是这场惨败最主要的问题,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看一看长平之战赵国失败的原因就知道了。



第一,廉颇的防御战虽然僵持了3年,但最先撑不下去的其实是赵国。据史料记载,当时的赵国粮食产量仅为秦国的三分之一,所以最想结束战争的其实是赵国。这也是赵孝成王将廉颇换为赵括的最主要原因

当时的赵国和秦国同为强国,赵孝成王抱有一定的侥幸心理,认为正面迎敌,赵国是有胜利的可能的。而且,赵国并不知道秦国将主帅换成了白起,若是知道,赵孝成王根本不敢如此冒险。

第二,赵括军虽然一败涂地,但秦国的损失也不少。赵军40万人被坑杀前,其实只阵亡了5万人,而秦军已经阵亡了15万人。若不是赵军最后投降了,其实秦军的伤亡才是最大的。

6

成王败寇,锅总得有人背,赵括无疑最合适的一个。一是赵国战略摇摆不定,妄想求和、朝堂纷争。至粮道被断、援兵退路被阻,很难说是赵括的主要责任。二是绝境之下,坚守数月,而军心未乱,其统帅力可见一斑。三是绝地突击,应是权衡下最佳决断,可惜……如果赵括经此一战未损,至少是一代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