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宋徽宗为何亡国?

宋徽宗为何亡国?

2020-07-21 17:02阅读(148)

宋徽宗为何亡国?宋徽宗很聪明,画很好、字很好,却将大好的大宗江山葬送了,根本原因是什么?: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是一个令人难以忘怀、值得记住的日子。这

1

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是一个令人难以忘怀、值得记住的日子。这一年,北宋王朝顷刻之间宣告覆亡,“靖康耻”如刀子般永远刻进了中国人的记忆中。北宋亡国,宋徽宗自然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宋徽宗执政时,北宋进入一个“太平极盛之世”,清明上河图反映了汴梁的繁华。可是,从盛世到亡国只用了三年的时间,最终难辞其咎。虽然赵佶即位时,北宋王朝积弊丛生,积弱已久,就像一个久染沉疴、行将就木的病人,要赵佶妙手回春,似乎不切实际。但是,北宋毕竟在宋徽宗任上亡国(儿子赵恒替他背了一年零两个月的锅),这与宋徽宗重文轻武、昏庸无道,挥霍无度,远贤近佞,甚至采取联金抗辽等手段有直接关系,可以说,宋徽宗时期加速了北宋亡国的进程,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1.宋徽宗重文轻武是北宋亡国的根本

重文轻武是宋朝的传统,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这是亡国之本。宋徽宗时期,这种状况不但没有得到改变,相反重文轻武的传统更加严重,尤其是他自己亲历亲为,把“文”的一面渲染的淋漓尽致。自元祐时期以来,整个朝廷上下几无可用之将,举国内外几无可战之兵,在联金灭辽的大战中,宋徽宗竟然派一个不知用兵的宦官童贯为帅。当时若论兵力,北宋士兵的人数数倍于金兵,但当野蛮、剽悍的金兵铁骑挥师南下的时候,沿途几乎没有遇到有效的抵抗,越过黄河天险犹如跨越一条平静的小河,直抵汴京城下。一切都是那么突然,此刻,徽宗还沉醉于享乐之中,一夜之间,他和儿子赵恒便由雍容华贵的天子变成了阶下囚。

2.宋徽宗重用奸佞是北宋亡国的酵母

三国时诸葛亮劝刘禅亲贤臣远小人,到了宋徽宗时期,彻底变成了亲小人远贤臣。宋徽宗在位25年,身边聚集了一大批奸佞邪恶之人,这些人针对宋徽宗的爱好,极尽附庸风雅、察言观色之能事。宋徽宗想书法,蔡京陪上;赵佶想嫖娼,童贯提前到李师师处踩点;宋徽宗想画画,梁师成最会调色;赵佶想踢球,高俅使出浑身解数陪着。奸佞著名的当属被称为“六贼”的蔡京、王黼、朱勔及宦官李彦、童贯、梁师成。“六贼”之名最早出于太学生陈东之笔,宣和七年(1125年)陈东上书:“今日之事,蔡京坏乱于前,梁师成阴谋于后,李彦结怨于西北,朱勔结怨于东南,王黼、童贯又结怨于辽、金,创开边衅。宜诛六贼,传首四方,以谢天下”。除六贼之外,还有杨戬、高俅、蔡攸、蔡卞、李邦彦、张邦昌等人。这些权势炙手可热的奸佞宵小贪赃枉法、横行霸道,刚开始让一个原本有志于重振河山的年轻皇帝,蜕变为一个荒诞无稽的昏君,这些奸佞小人,就像吗啡和海洛因一样,无孔不入地钻进了宋徽宗的五脏六腑,使赵佶变得体弱不堪,同时也将北宋的锦绣河山弄得满目疮痍,民不聊生,直至灭亡。

3.宋徽宗联金抗辽是北宋亡国的推手

自五代时期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辽国以来,北宋王朝便丧失了抵御游牧民族南下的坚强屏障,特别是自燕京至黄河之间地势平坦,几乎无险可守,游牧民族很容易长驱直入中原腹地。自太祖赵匡胤开始,历任宋朝皇帝梦寐以求的,就是想收复燕云十六州。本来宋真宗已经打败了辽国,可还是以金钱换和平的方式,签订了“澶渊之盟”。到了宋徽宗时期,他明知用武力收复不了燕云十六州,可他竟图谋和金国联手抗击辽国,谁知弄巧成拙,竟然引狼入室,让金国铁骑以摧枯拉朽之势颠覆了北宋王朝,后世不少史学家对徽宗这一决策提出质疑,认为这是导致北宋覆亡的催命符。

4.宋徽宗昏庸无道是北宋亡国的主因

宋徽宗的昏庸无道,可谓是登峰造极。他是北宋和南宋所有皇帝当中,最缺乏道德水准的人。嫖娼狎妓他乐此不疲;舞文弄墨他勇冠全朝;寻遍天下奇石,他无所不用其极;方腊宋江造反,他吓破苦胆。他不理朝政,却当起了道教掌门人;他在汴梁,日日笙歌醉生梦死。他好大喜功、满怀虚荣,向群臣讨巧,向百官卖乖;他色厉内荏、优柔寡断,向百姓耍威,向契丹献媚。他像前蜀王衍那样“这边走,那边走,只是寻花柳,那边走,这边走,莫厌金杯酒”。他有时也像李后主那样“奴为出来难,教郎恣意怜”。

不可否认,宋徽宗赵佶是一位杰出的艺术家,必须承认,他也是最失败的一位皇帝,他不但亲手毁了北宋江山,更可悲的是,他和他的儿子,给金人当牛做马,最终魂断五国城。

2

宋徽宗赵佶是个不适合做皇帝的人,他个人的艺术才华有目共睹勿用多言,但在治理大宋江山社稷方面却打出一副烂牌,最终国灭人亡。

(一)宠信奸佞,政治昏暗。

宋徽宗在位25年,是北宋政治最黑暗的时期,他宠信奸臣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朱勔、李彦这六个被号称为“六贼”的人,此外还有诸如杨戬、高俅这样奸佞之臣。“亲贤臣,远小人”历来是对君王的忠告,宋徽宗逆而行之,江山迟早要易主。

(二)荼毒人民,官逼民反。

也许是宋徽宗的艺术细胞作祟,宋徽宗对奇花异石这一类情有独钟。他在苏州、杭州等地方设立“造作局”集中数千名能工巧匠制造各种工艺品。蔡京、童贯在苏州专设一个“应奉局”,收罗一种叫“花岗石”的石材,从苏州经大运河到开封。船只不够,下臣们急皇帝所急,竟然荒诞无稽到截夺运粮的船只和商船,把原来船上的货物倒掉改运花岗石。宋徽宗不仅对这种劳民伤财的举动不加制止,而且还给督办此事的奸臣朱勔加官进爵。此举闹得苏杭一带昏天黑地,百姓遭殃,民愤极大,终于激起了历史上著名的起义——方腊起义。与此同时,北方以宋江为首的义军在青州、齐州、濮州作战,其他各地也有一些规模不一的农民起义,这些农民起义虽未推翻大宋但也沉重打击了宋王朝。

(三)联金攻辽,末日来临。

自从大宋建立以来,收复燕云地区一直是大宋历代皇帝的目标,宋徽宗有这种想法应该说也是正常的,但是他不能审时度势,采取了联金攻辽的后来证实是错误的决策,经过童贯等人的交易,燕云虽然收回了,但宋王朝的实力完全暴露在狼子野心的金人面前。公元1127年,坐了25年皇帝宝座的宋徽宗和儿子钦宗及诸多臣子一同被金人虏获押往北方,捞了“昏德公”这样一个封号,最后在屈辱折磨中死去。儿子钦宗也在一次宴会中,被金主完颜亮及诸王玩竞射游戏中乱箭穿心,父子俩是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耻”事件的主演。

(四)道德低下,放浪轻佻。

收罗天下美女是古代封建皇帝的爱好,这个宋徽宗尽管后宫粉黛三千,但家花不如野花香,应为万民之表的宋徽宗经常以体察民情为由出宫寻欢作乐,和京城名妓李师师扯上了关系,后来竟然动用自己的特权,把与自己争风吃醋的大才子周邦彦贬出京城。

天作孽,犹可救,自作孽,不可活。像宋徽宗赵佶这样外有强敌觊觎江山,内部政治昏暗,个人还喜欢寻欢作乐不务正业的皇帝焉有不灭之理?!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3

宋徽宗是一个盛世君王,北宋在鼎盛时期突然亡国。北宋为什么会亡在宋微宗手上呢?

各种说法都有,有的将靖康之难归咎于王安石变法!参考《汴京之围》一书以佐证,王安石变法不是导致北宋灭亡的决定性因素。从某种意义上,王安石变法却为靖康之难背锅。历史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年,历史本来应该客观公正的记录史实,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史书会一而再的修改。

为何王安石变法会成了靖康之难的替罪羊?

王安石变法核心目的就是与民挣利,对北宋的长治久安有着破坏性的影响。高宗是靖康之难的“漏网之鱼”,他逃到海上建立南宋,这就需要一个背锅侠,把赵家江山弄丢的罪名他是担不起的,要找个外姓人背锅是他弄丢的。王安石顺理成章的成了替罪羊,承担了北宋灭亡多部分的责任。北宋为何会亡在宋徽宗手上?北方的游牧民族是中国历代皇帝的一个心病。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想利用天险来阻隔游牧民族南下。五代时期,石敬瑭为了争了夺得皇位,把燕云十六州这一天然屏障割让给辽国,使得宋朝首都汴京门户大开变得一马平川,失去了可以阻挡北方游牧民族的有利屏障。虽然宋辽两国签了和平条约,但事实上辽国随时威胁到宋首都汴京的安全,辽国骑兵基本36小时就能杀到汴京,这种威胁始终存在。

宋徽宗也想解决自立国以来就存在但一直未解决的问题,于是就跟女真人结成了“海上之盟”,这个决策是不是唯一的选择,可以再做研究,但宋徽宗并没有考虑清楚他的初衷,参加“海上之盟”的人也不是他的心腹,最终落下了一个不可收拾的残局。有着“盛世情结”的宋徽宗认为自己是盛世君王,必须建立自己的功业,他采取一些比较激烈的措施,宋徽宗没有看到朝廷内部的矛盾重重。宋徽宗认为现在的朝廷很有钱实力雄厚,但这些钱都是从民间收上来的,从侧面反映了对民税收过度。还有在守襄阳城的时候,需要统一指挥权,指挥官却拿不到调兵权和后勤供应权,这种权力制约关系错综复杂,没有人能获得完整的指挥权。这些内部问题在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加上宋微宗盲目自信后果是严重的。

宋徽宗北宋覆灭的第一责任人?

北宋的繁荣,是王安石和宋神宗变法共同作用的成果。虽然王安石与民争利但毕竟中央财政逐渐缓解,他的变法措施是符合那个时代实际情况。徽宗确实是北宋灭亡的第一责任人。虽然宋徽宗有许多艺术才华,为中国文化贡献良多,但不能否定他的治国才能、治国方略为北宋带来深重的灾难。

4

北宋亡国之祸:源于一场迷信法术的闹剧!

作为一名误入政坛的词人、书画家、艺术教育家,宋徽宗的命运无疑是悲催的。俗话说得好:“女怕嫁错郎,男怕入错行。”如果宋慧中能够好好做一个富贵王爷,那么他在艺术上的造诣不仅能和当时的苏东坡并驾齐驱,就是放之整个中国艺术史,甚至是世界艺术史上都可称得上是一流名家。可是造化弄人一个在艺术上具有异禀的人,偏偏成为了一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关于宋徽宗在政治上怎样的昏庸无能,怎样的异想天开,笔者并不想多做举例,因为这些都是老生常谈啊。笔者想从另一个角度直接的谈一谈,宋徽宗、宋钦宗父子会成为亡国之君。那就是他们过于迷信,在强敌大兵压境的时候,他们重用的不是那些能够杀敌报国,驰骋疆场冲锋陷阵的将军和兵士。而是一个只会欺世盗名,玩弄世人的江湖骗子——郭京。

开封,作为中国历史最悠久的都城之一,它没有长安的崤函之固,没有洛阳的三川之险,没有金陵的长江天堑,但是他却是中国七大古都中最难攻破的一座金城。秦国灭亡魏国时,大将王翦攻打大梁两年多都没有办法攻破,明朝李自成整整攻十九个月,开封城依旧岿然不动。无论是王翦还是李自成到最后都不得不以开掘黄河的方式,借助洪流的力量来冲垮开封。

因为没有天险可以依仗,所以开封必须依靠坚固的城池,来让自己变得真正坚不可摧。北宋东京汴梁的城市攻备体系,可以说是人类冷兵器时代最为完整,最为精细的。开封自身的第一道屏障,就是高大坚固的“外城”。根据当时人李清臣记载:开封外城

“周五十里,一百六十有五步,横度之基五丈九尺,高度之四丈。”

据现代考古挖掘显示,北宋开封外城四周总长度达到了29180米,折合宋代的“里”,约合50余里,这与李清臣的记载基本吻合。 宋代的一丈约合3.1米多,根据李清臣的记载,我们可以推断出当时城墙的高度达到了12米以上。

由于开封城市规模极大,所以其城门也比较多,考古挖掘证实,北宋时期开封一共有城门12座,水门6座。在陆地上的城门,不仅高达厚实,还有瓮城保护。以南薰门的瓮城为例,其呈长方形,东西长130米,南北宽80米,城墙厚15米,上面建有敌楼等防御设施。除了高大的城墙和坚固的城门以外,开封还设有“瓫城”“筒楼”“拐子城”“团楼”“羊马城”等防御设施,金军南下时,除了平常驻守在京城周围的中央禁卫军以外,还有朝廷下旨抽调的精壮以及百姓们自发组成的民兵,合起来约有近百万。如果宋徽宗、宋钦宗能够下定决心,背城一战。今军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攻破汴梁的!

可是这两位艺术家皇帝,不知道是哪根筋搭错了,还是脑子在政治军事方面真的不开窍。他们竟然相信了一个江湖骗子的无稽之谈。公元一一二七年一月九日,在金军兵临城下的时候。大开宣化门,让郭京在领着所谓的六丁六甲神将,在城外作法!结果今军一个冲锋下来,便攻破了汴梁!北宋就此灭亡。

这从一个侧面也折射出了北宋朝廷的混乱不堪,皇帝宁愿去相信一个骗子,也不去任用朝廷的大臣领兵抗敌。直到被掳之后,宋钦宗才后悔:“朕不用种师道言,以至于此!”不是很可笑吗?

5

北宋亡于宋徽宗赵佶的崇道信仰,更亡于蔡京的政治腐败!我认为北宋这座大厦的倾倒,是在其两人的共同“努力”下推翻的。

历朝历代的灭亡大多数是执政者祸国殃民导致的,北宋也一样。

北宋徽宗早期国泰民安,国库充盈。

北宋时期重文轻武,所以在文化得到很好升华的同时,也使商业得到了繁荣发展。

经济实现了腾飞,老百姓的腰包自然也鼓了起来,国库当然也相当充盈。那么国库有多少钱呢?五千万吊之多不少!

蔡京曾怂恿徽宗说:国库有钱五千万缗,和足以广乐,富足以备礼……

可以说,北宋举国上下歌舞升平,全国老百姓生活在一片欢声笑语当中,生活不可谓不快活。

蔡京的倒行逆施,动摇了国家根基也伤了国本。

我认为作为皇帝的宋徽宗生活虽然奢侈,但绝不到奢靡的程度,后来之所以奢靡,除了自己的封建迷信,最重要的还是被蔡京给带坏的。

蔡京官至丞相,且四起四落,心理素质不是一般的强悍呐。徽宗重用蔡京后,其以施行新法之名,广施弊政,残害忠良,祸害百姓,贪财无边而又挥霍虚度,致使朝纲败坏,哀民遍野。

当时国家持续太平,府库充盈,蔡京首倡丰、亨、豫、大之说,视官爵财物如粪土,前代积累的财富被挥霍一空。

可以说蔡京掏空了徽宗的口袋,塞满了自己的口袋。

蔡京不但自己奢靡成风还怂恿徽宗就范。徽宗初期还是能够秉承前人艰苦奋斗的作风的,以至于在开始享受的时候,依然心有不忍无所适从,但最终还是被蔡京的花言巧语和奢靡欲望的诱惑打垮了,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宋徽宗说:“先帝做一小台才数尺,上书的很多,朕很怕他们的话。”蔡京说:“事情如果合乎情理,言多也不值得害怕。陛下应当享受天下的供奉,区区玉器,又算得了什么!”

由于重用蔡京把持朝政,导致国库一空。

宋徽宗崇信道教,兴建寿山艮岳,使国民由安居乐业变成哀鸿遍野。

上面说了,由于重用蔡京,奢靡腐败之风骤起,已经使朝廷由富有变贫穷,这时国库已经没有钱了。

然而徽宗听信方士填艮望族的歪理邪说,又开始大兴土木了。这无疑给百姓带来雪上加霜的痛苦。

徽宗听取方士要垫高东北方的建议后,不但要填高还要在上面造寿山~随后大兴花石纲。

据史料称,从江南运至汴梁的一块巨石就要耗去数百人的性命和十几万的劳动力,何况赵佶要的是一座大山啊!北宋的国运也随着运石头的船顺流而去……

蔡京等人利用花石纲的花费明目,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老百姓的钱财统统归于花石纲。

搜刮到什么程度呢?众多百姓无不卖儿鬻女来供其剥削!到了这个程度,北宋岂有不亡之理?

由于过度迫害老百姓,先后爆发了梁山起义和方腊起义,虽先后平定,但徽宗并没有痛定思痛。

艮岳建成,国也将亡。随着金军破城掳走徽钦二帝,百姓的血汗也付之东流,没有留下一丝念想。

靖康元年,金军攻破了北宋首都,徽宗遂把皇位禅让儿子赵桓,欲想摆脱亡国君的称谓,无奈徽钦二帝一同被金军掳了去,一同做了亡国之君。

在抵御金军的时候,艮岳的石、树等统统被拆除用以抵御金军的武器。致使艮岳被拆除一空,蕴含万千百姓的心血付之东流。

至此,北宋的灭亡和宋徽宗腐败的生活作风分不开,也和蔡京等人的违法乱政分不开。他们为了一己私念毁掉了一个国家,尽管赵构在南方建立的南方政权使宋朝得以苟延残喘,但终究摆脱不了灭亡的命运……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不妥之处还请斧正!谢谢!我是@玺印芳华 感谢您的关注!

6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在宋代近20个帝王中,徽宗是知名度较高的一个。这不仅因为他风流倜傥,精通绘画,擅长书法,工于诗词。在古代数百名帝王中罕有其匹,而且也因为他与钦宗先后为帝,又都成亡国之俘,在北方边徽的荒凉小镇——五国城结束了残生。徽宗在金国度过了8年铁窗生涯,钦宗被俘入金时28岁,57岁时病殁五国城,在金国当了30年囚徒。

他们父子受尽凌辱,饱尝酸辛,觌颜偷生,荀活人世,这种不同寻常的经历,恐怕也是引起人们兴趣的一个原因。“人生有代谢,往来成古今”。

历史上的朝代更迭是很平常的事,亡国之君成为俘虏者大有人在,如三国时的蜀后主刘禅、南北朝时的陈后主(叔宝)、五代十国时的南唐李后主(煜)、辽朝天祚帝耶律延禧、南宋恭帝等,但是像徽钦父子两代为囚,四处播迁流徙,不遑宁居者,却不多见。

一、宋徽宗何以亡国?

公平地说,徽宗既非纨绔子弟,也不是昏庸之辈,他当政之初,曾经想把满目疮痍的宋室江山恢复为太平盛世,清人王夫之曾说:“徽宗之初政,粲然可观。”

试看他屡下求直言诏、窜逐奸佞、昭雪冤狱、察纳忠言,一时举国上下,誉声鹊起。假如他能持之以恒,假如他不受宵小们的包围,假如他能够汲取历史上那些亡国之君的教训,北宋王朝至少能够保持与金国抗衡的局面。



可惜的是,这段清明政治刚刚开头便煞了尾,一个年青有为的天子很快沉沦为荒淫无道的帝王,变化之大,令人瞠目。

他出入秦楼楚馆,嫖娼狎妓;大兴土木,建造宫室;贬窜忠良,倚畀奸佞;崇奉道教,笃信方士;穷兵黩武,轻启边衅;竭泽而渔,盘剥无度,把一个好端端的帝国弄得十室九空,民怨沸腾。在毁掉北宋社稷的同时,他和儿子也都成了金人的阶下囚,这是他始料所未及的。

《宋史·徽宗本纪》在总结北宋覆亡的原因时说:

迹徽宗失国之由,非若晋惠之愚、孙皓之暴,亦非有曹、马之篡夺,特将其私智小慧,用心一偏,疏斥正士,狎近奸谀。于是蔡京以猥薄巧佞之资,济其骄奢淫佚之志。溺信虚无,崇饰游观,困竭民力。君臣逸豫,相为诞谩,怠弃国政,日行无稽。及童贯用事,又佳兵勤远,稔祸速乱。他日国破身辱,遂与石晋重贵同科,岂得诿诸数哉!

王夫之在《宋论》一书中说徽宗君臣“君不似乎人之君,相不似乎君之相,垂老之童心,冶游之浪子,拥离散之人心以当大变,无一而非必亡之势。”这些评骘切中腠理,还算恰当。

二、北宋亡国都是宋徽宗的原因吗?

徽宗对北宋的覆亡,自然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如果把罪过都算在他一人身上,那也不尽公允。

众所周知,北宋自真宗以降,阶级矛盾、民族矛盾激化,财政危机加剧,已不复有赵匡胤建国时蓬勃兴旺的景象了。有识之士为挽救危机,提出了各种各样的主张,从真宗时王禹偁的应诏上书,建言五事,仁宗时的庆历新政,直到神宗时的王安石变法,都在殚精竭虑,使宋王朝摆脱困扰,重振雄风。

但是,这些努力并未成功。公元1093年(元祐九年),19岁的哲宗亲政后,曾一度表示要继承神宗的未竟之业,并为此改元绍圣,将保守派官员贬谪出朝,恢复王安石新法。



这些措施,固然未可厚非,但在执行过程中,有些法令被歪曲,变得对大地主豪强有利,显然有悖于王安石的初衷。就是在变法派内部,也因意见不合而产生了裂痕,他们党同伐异、互相攻讦,为一己之私利而把民族国家的命运抛诸脑后,本来势力就很薄弱的变法派,处境就更加不妙了。

公元1100年(元符三年),24岁的哲宗撒手人寰,权柄落在反对变法的向太后手中,变法派雪上加霜,遭到了更沉重的打击。到徽宗执政时,北宋王朝积弱已久,就像一个久染沉疴、辗转床褥的病人,要徽宗妙手回春,挽狂澜于既倒,是不切实际的。

但是微宗的昏愤腐败,加剧了北宋的覆亡,却是明白无误的事实。徽宗联金灭辽,本想大申国威,恢复旧疆,谁知弄巧成拙,金国的铁骑却以摧枯拉朽之势颠覆了北宋王朝,不少史学家对徽宗这一决策提出訾议。

《宋史·徽宗本纪》说:“宋不立徽宗,不纳张觉,金虽强,何衅以伐宋哉?”还有人说:“徽宗想以收复燕、云的幌子来欺骗人民,稳定其摇摇欲坠的腐朽统治。”这些说法虽不无道理,但仍有可商兑之处。

自石敬瑭将燕、云之地割让给辽以来,中原王朝一直力图恢复这块失地。周世宗柴荣倾力北伐,仅能收回赢(河北河间)、莫(河北任邱)、易(河北易县)3州。北宋初年也曾下收复之决心,但宋太宗一败于高梁河(今北京外城一带),再败于岐沟(河北涿县西南),从此之后,便深沟高垒,不再作进攻之举,而辽国牧马南寇,无时或已。



公元1004年(景德元年)澶渊(河南濮阳西南)之役,宋军虽胜辽军,反输银10万两、绢20万匹作为岁币。嗣后辽方屡兴事端,要挟宋方,公元1042年(庆历二年)宋方增银、绢各10万两、匹,公元1075年(熙宁八年)又有河东割地之举,终北北之世,对辽朝的戒备与日俱增。

燕、云之地自归辽后,中原王朝不仅丧失了抵御游牧民族南下的屏障,燕、云反成了辽人牧马南下的根据地,更何况自燕京至黄河之间坦平如砥,极利骑兵驰骋,辽兵可随时长驱而南,宋人已无险可守。

徽宗想乘人崛起并屡败辽兵之际,完成祖先未竟之业,消弭边患,收复燕、云,报当年的一箭之仇,这一想法当然不能算错。退一步说,徽宗不去联金攻辽,便能保住宋朝社稷吗?

怕也未必。当时以完颜阿骨打为首的金国奴隶主集团刚刚勃兴,而“奴隶制的发展,又必然向外掳掠奴隶和财富,以扩大和补充奴隶的来源,增加财产的占有。”即使北宋不偏不倚,保持中立,金国在灭掉辽朝后仍然会挥戈南下,决不会置北宋于卧榻之旁而不顾,宋金交恶是迟早的事。

王夫之认为,“夹攻也,援辽也,静镇也,三者俱无以自全。盖宋至是而求免于女真也,难矣。”由此可见,徽宗联金灭辽的政策并无大错。问题在于宋朝武力不兢,以精锐之师去攻打如爝火之微、行将澌灭的契丹,犹不能稳操胜券,更不必说与士马精强的金军对垒了。

金军的铁骑几乎没有遇到什么抵抗,便打到了开封城下。这一切来得是如此突兀,徽宗完全没有思想准备,一夜之间他便由雍容华贵的天子变成了阶下囚。

“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忍听羌笛,吹彻梅花。”徽宗在囚系中只能如此低吟,以抒发他国破家亡的感慨了。



钦宗是在金军兵临城下,宋朝江山危若累卵之际登位的。他有一李纲而不能用,对金人一味忍让妥协,索要3镇即割3镇,索要两河即予两河,索要金帛即搜括百姓,然而到头来仍未能免却牵羊系顾的悲剧,实在是可悲可叹!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7

一句话:宋徽宗太过好色了。

有人会问:“宋徽宗身为皇帝,坐拥后宫三千佳丽,好色一点不也是人之常情吗?”

确实,对于古代皇帝,不能用现代对普通人的要求去评判。但是,宋徽宗这家伙实在是太离谱了呀!

宋徽宗在位期间共有144个老婆。注意,这只是在《开封府状》中明确记载的,其他没有记录的人绝对会更多。

可能还是有人觉得这个数据对于一个皇帝来说并不算太过分。那好,我们继续。

史书记载宋徽宗好色,尤其好处女。“五七日必御一处女,得御一次,即给位号。”

看到了吗?宋徽宗每隔五七天就要霍霍一个处女!他一共在位二十五年,算一下,宋徽宗当皇帝时一共和1521个处女发生过关系!

如果算上那些非处的,宋徽宗三四天就来一次不成问题吧?想一下,一个人每隔三四天就要发射一次(甚至可能不止一次),坚持二十五年,这脑浆子都快排空了吧?心思都用到下半身了,你还指望宋徽宗有工夫去考虑国家大事?

还有更过分的。宋徽宗晚年时,发生了靖康之变,宋徽宗当了金人的俘虏。你以为成了阶下囚他就老实了?大错特错!金人对宋徽宗相当够意思,每天给他好吃好喝的,每晚都派不同的女人去侍奉他!

在金国八年,直到去世,晚年宋徽宗共搞出了六男八女十四个孩子。

根据现代麦克·史密斯博士的研究,一对夫妻想成功生育平均需要尝试104次!按照这个数据,宋徽宗人生最后八年一共运动了1456次!算下来,平均两天一次!

好家伙,宋徽宗晚年比壮年时期更猛了!

现在你们知道宋徽宗为什么亡国了吧?一个一天到晚只想着下半身的皇帝,国不亡天理难容!

8

宋徽宗的亡国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与他的性格是分不开的,常言道:态度决定未来,性格决定命运,宋徽宗赵佶在没有继承皇位以前,就以轻佻浮浪出名,宋哲宗病死,在选拔皇位继承人时,时任宰相章惇就指出赵佶:“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赵佶幼时对儒家经典、史籍不很爱好,却对丹青书画兴趣很浓,更大的喜好是寻花问柳,经常出入烟花柳巷,做了皇帝后,尽管皇宫里三宫六院嫔妃众多,佳丽如云,但赵佶仍然在外寻欢作乐,寻求刺激,《水浒传》中,描述宋徽宗与名妓李师师就是一例。赵佶迷恋声色犬马,游幸青楼妓馆,凡是京城有名的妓女,几乎都与他有染,这也博得了“青楼天子”的盛誉。

其次,宋徽宗重用奸臣,政治祸国殃民,统治腐朽黑暗,朝堂之上,不仅使当时的变法派与守旧派矛盾激化斗争激烈,更重要的是启用蔡京、童贯等六贼,这些谀媚奸佞之徒,贿赂公行,循私枉法,卖官鬻爵,无恶不作,对下打着绍述新法的幌子,巧立名目,增税加赋,搜刮民财,激起民变,宋江、方腊起义就是官逼民反,逼上梁山。据史载,赵佶生活的腐朽糜烂在历代帝王中少有其比,他为了填满无穷的欲壑,挖空心思搜刮民财,有其君必有其臣,六贼之首的蔡京,聚敛钱财,富可敌国,被抄家的蔡京在被贬儋州时随身仍带有大量金钱,沿途却买不到食物,最终感叹着“京失人心,何至于此”,饿死于潭州崇教寺。

再次,宋徽宗生活骄奢淫逸,蔡京为赵佶提了个口号,叫做“丰、亨、豫、大”,宋徽宗道是言听计从,大行其道,大兴土木,把皇宫搞得是富丽堂皇,侈丽高广,京城建造艮岳之园,凿池为湖、怪石堆山,赵佶乐的是心花怒放。朝野搞起花石纲之役,强取豪夺、横行霸道,百姓搞的是民怨沸腾。宋徽宗还爱好字画收藏,以致掀起了掘坟盗墓之风,在如此黑暗腐败的统治下,一方面是粉饰太平的鬼把戏甚嚣尘上,一方面的阶级矛盾激化到了危机的边缘,亡国是迟早的事。

赵佶为了提高自己还自我标榜,假借道教愚弄百姓,编天书,造帝诰,制符篆,自封“教主道君皇帝”,当皇帝的推崇什么,什么就会应运而生,赵佶自欺欺人,下面的自然招摇撞骗横行。宋徽宗故弄玄虚,却忘了道家的因果报应, 古语云:自古机深祸亦深,休贪富贵昧良心。檐前滴水毫无错,报应昭昭自古今。自然而然有了靖康之难。

内乱不断,赵佶还异想天开,干起了投机取巧的勾当,先是发兵西夏,后是进攻辽国,最后把战争当做儿戏,又与金国签定“海上盟约”,结果是引狼入室,外患又起,金军围攻汴京,赵佶思想的不是准备积极防御备战,却计划的议和投降,谋划的是率先逃跑。

《宋史》评述宋徽宗失国之原由:非若晋惠之愚、孙皓之暴,亦非有曹、马之篡夺,特恃其私智小慧,用心一偏,疏斥正士,狎近奸谀。于是蔡京以獧薄巧佞之资,济其骄奢淫佚之志。溺信虚无,崇饰游观,困竭民力。君臣逸豫,相为诞谩,怠弃国政,日行无稽。及童贯用事,又佳兵勤远,稔祸速乱。……自古人君玩物而丧志,纵欲而败度,鲜不亡者,徽宗甚焉,故特著以为戒。

9

宋徽宗的确是一个天赋和成就都很高的艺术家,他本来可以成为一个被历史铭记的书法家,画家,可是却很不幸,他生在帝王家。

至于宋朝衰败没落的根本原因,咱们就来说道说道,但是仅仅是个人观点。

1.百花齐放造成政见不一,引申来说就是名流云集,一些文学造诣极高的大师们的争斗造成政局动荡,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虽然不影响宋朝在经济文化方面达到顶峰,但是这些文人的理想抱负显然高于当时的客观实际,而文人之间的意气之争甚至没有底线,不惜出卖国家民族利益。总结来说,就是书生意气误国。


2.名将如云却不懂政治。有人说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宋朝抑武扬文是宋朝灭亡的原因,其实不然,宋朝初期一直征战四方,杯酒释兵权只不过是解除了几位开国名将的兵权而已,赵匡胤和赵光义不乏杀伐。只是宋朝的名将似乎有个通病,那就是不懂政治,造成皇帝猜忌,同时也给文臣们以机会加以打压,造成宋朝将星多为流星。

3.沉疴难治。历史从来不会偏向任何人,当一个封建政权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不可避免地将走向衰亡,这其中不是一两句话可以说清楚的,沉疴难治,病入膏肓,任你是天上神仙,也回天乏术。

所以,宋徽宗只是生错了年代的艺术家而已。

10

宋徽宗应该学学汉武帝,对待北方强悍的游牧民族,不能一味和谈朝贡,即使你文化和文明程度比游牧民族再高,没的用,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你说的话层次太高人家文化水平低听不懂。宋徽宗应该大力发展军事,培养军事人才,只有击败北方游牧民族才能有和平环境开创盛世,发展文化。

总之,宋朝除了开国皇帝还行,后面的皇帝都是懦弱无能,文化发展的再好,最终还不是被蒙古灭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