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如果10万吨级核动力航母在南海海域被击沉,其核设施造成的核污染

如果10万吨级核动力航母在南海海域被击沉,其核设施造成的核污染

2020-07-21 16:32阅读(106)

如果10万吨级核动力航母在南海海域被击沉,其核设施造成的核污染我们能承受吗?:如果10万吨级核动力航母在南海海域被击沉,可能会造成的核污染主要是核辐射,南

1

如果10万吨级核动力航母在南海海域被击沉,可能会造成的核污染主要是核辐射,南海距离我国大陆很近,对我们来说可能有影响,但是还是可以承受的。

目前拥有核动力航母的只有法国和美国。法国的戴高乐号核动力航母满载排水量只有4.2万吨,只有美国的核动力航母尼米兹级航母和福特级航母的排水量都达到10万吨。而俄罗斯在发展航母的技术上一直存在短板,它的库兹涅佐夫号航母经常趴窝,也不愿意再投入资金继续研发巨型核动力航母,我国的航母研发起步较晚,短时间内也无法拥有10万吨级的核动力航母,而且目前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航母排水量大多数是5万吨左右的中小型航母,由于经济体量的关系,无法供养得起10万吨级的吞金巨兽。


也就是说,若有10万吨级的核动力航母在南海被击沉,也只能是美国的,而美国一向以海上航行自由的名义作侵门踏户之事,它的航母被击沉,那肯定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说句“政治不正确”的话,如果听到这个消息,我们除了喜大普奔,还有啥不能承受的。

美国海军的所有核反应堆都是压水堆,与核电站压水堆反应堆基本相同,而军用核反应堆体积更小,功率密度更高。而且美国由于长期以来核弹头的库存量都是世界数一数二,美国核弹头最多时曾接近1万颗。在冷战结束后,美俄开始进行核裁军,美国每年退役下来的核弹头就给其航母或核潜艇使用。而世界各国的海军使用的浓缩铀含量一般都很低,10%-20%之间,但是有钱任性的美国海军使用的核燃料浓缩度至少达到93%。这无疑会使得它的核动力潜艇或航母发生核泄漏时比其他国家的更为严重。

(压水堆)

不过美国海军目前还没发生过核潜艇或者核动力航母核燃料泄露的情况。美国的SSN-593核潜艇在1963年沉没,造成129人死亡,而SSN-589核潜艇在1968年沉没,99人死亡。比起苏联和俄罗斯至少22起核潜艇沉没,美国的核潜艇发生的事故还是比较少。

而美国的首艘的核动力航母企业号,在1969年遭受了意外事故,造成28名水手死亡,500名船员受伤。由于其飞行甲板上起降机排气产生的热量过高,导致F-4上的一枚火箭弹“烧焦”并爆炸。那次爆炸同时引爆了飞机的燃料箱,进而又引爆了飞机上更多挂载的火箭弹。最初的爆炸损坏了飞行甲板,随后发生的大火导致2枚500磅重的炸弹爆炸,在甲板上炸开了一个洞,让燃烧的燃料流入下面的空间。这种破坏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最终导致3枚500磅重的炸弹爆炸,18次爆炸中,飞行甲板和船体上炸出了8个洞。将近2000磅的炸药和超过1万加仑的喷气燃料的当量,这至少相当于5枚反舰导弹。


企业号上有8个核反应堆,几起爆炸引起的火灾离它们相当近,但没有一个核反应堆受到影响,甚至泄露。可见核动力航母的装甲之牢固,支起第一道防止核泄漏的防线。而且航母的核反应堆放置的位置是相当安全的。

以尼米兹的两个A4W核反应堆为例,它们被安放在2个主发动机室(MERs),每个主发动机室1个核反应堆。2个主发动机室是在船体梁的中心,而且它和外部船体之间的任一侧,以及和龙骨之间都有隔离的缓冲空间,不是紧挨着装甲。船体和龙骨本身在“重要区域”附近有明显的装甲带。并且在主发动机室的外围还有相当厚的装甲将其包裹,而且核反应堆一般装在一个不锈钢容器中,通常厚度为10-20厘米。这类似俄罗斯套娃,一层一层地将核反应堆保护起来,外部的袭击很难直接对其造成损害。

而且美国军舰的消防,使用的是海军消防热像仪,小组负责人和调查人员将利用其在遭遇火灾时寻找热点。即使没有火灾,主发动机室在红外光谱中通常也要高出3到4个阴影。你可以通过消防热像仪从逃生通道或主发动机室的外部通道看到发光,进行及时的灭火损管处理。

如果导弹真能穿过核反应堆的层层防御,自动关闭核反应堆的安全系统系统一旦遇到周围温度过热,就会自动或者人为放入控制棒,吸收核裂变的链式反应中的中子,让其停止继续进行核裂变反应,降低温度以阻止堆芯融化。再退一万步讲,即使这些应急安全系统全部失灵,核反应堆还可以在堆芯熔化之前,启动紧急冷却系统将其倾倒到海里,海水可以充当冷却剂。


海水可以很好地隔离核辐射,大约6米的水深就可以挡住绝大部分的核辐射。这也是为何在核爆炸时,只要水足够深,可以跳进水里降低核辐射伤害,不过前提是水温不能太高。而南海平均水深1212米,足以在核动力航母或者核潜艇被击沉时,隔绝可能带来的核辐射。

美国的10万吨级的核动力航母吃水都很大,满载时吃水线都在10米以下。而对于航母来说,排水量就是战斗力,核动力航母的一个优势就是可以节省燃料的储存空间和重量,装载更多的弹药,武器或者兵员。为了发挥最大作战实力,一般在战时航母都会满载,更不可能可以在浅水甚至浅滩里航行,因此在实际状况里,即使核动力航母被击沉了,也有足够深的海水充当核辐射的缓冲带。这就好比在地底下进行核爆炸实验,核污染很难往上渗透。


冷战时期美俄在大西洋丢失的核弹头还在海底躺着,而联合国在1996年订定“伦敦海抛公约一九九六年议定书”之前,核废料也曾进行过海抛。这就证明了造成核污染的问题不大,在这些潜在可能发生的核辐射,都由于海水阻隔核辐射,以及具有放射性的元素随着时间的增加而降低放射性。而且海水受洋流影响,都是流动的,可以最大程度的中和核污染。因此核动力航母被击沉,如果发生核泄漏,造成最大伤害的是海底生物,这也是为何现在国际社会不进行核废料的海抛了。而只要我们不吃深海海鲜,受到的实质影响其实可以忽略不计。

2

核武器的核反应起爆条件非常苛刻。既然我们这里讨论的只是舰用反应堆,那就只考虑核裂变好了,类比武器级的就是原子弹。



原子弹的起爆机理分两种:撞爆式和压爆式。
撞爆式就是在弹内安装两块或数块小于临界体积的核材料,但总体积大于临界体积,在起爆时由核材料各自旁边的普通炸药的爆炸将他们撞在一起,以触发核反应。
压爆式就是在弹内安装一块密度小于临界密度的核材料,核材料外面敷一层普通炸药,起爆时由普通炸药的爆炸将核材料的体积进行压缩以达到临界密度来触发核反应。



不管哪种起爆原理,都需要严谨的计算和精密的起爆装置的制造,只要哪里一不小心出了纰漏误差大了点,原子弹的起爆都会失败。核武器不是我们想象中的那样一个实心核材料球,碰一下就会爆炸,而是一个精密的引爆仪器,没有严格的人工制造的起爆条件,能够爆炸的几率约等于中彩票。



美军在冷战时期发生过大量有关核武器的事故:美国把核武器事故分门别类,分别取代号为:“断箭”、“折矛”、“钝刃”和“空箭筒”,其中以“断箭”级核事故最为严重,它包括核武器丢失、着火和误射。美国桑迪亚国家研究所在一份秘密报告中显示:在1950-1968年间,美国共发生了272次特大核武器事故,其中107枚核导弹或原子弹在储存、组装过程中突然落地,弹体受损;48枚核弹头在发射台或发射井中突然脱落;24件核武器被飞机、舰艇误射;22件核武器在地面运输过程中运输工具发生交通事故。



这些事故中,核弹一次都没有爆炸过,这大概可以作为我上面观点的例证。

连武器级的核弹在事故中都难以被引爆,更别提和平利用核能的核反应堆了。标准的结局应该是核材料泄漏,造成一下核辐射核污染什么的。

3

十万吨当量估计受不了,但是十万吨核航母的反应堆很小,比日本的核电站单台容量小多了,击沉美国十万吨核航母我们能承受住,何况几万美军殉葬!

4

我国应该建造叁拾万吨的核电航母,直接开近美国夏威夷,我们可以喊出口号,请不要阻挡我们的航行自由,我们没有敌意,千万不要擦枪走火,以免造成严重的核泄漏!

5

这可是个技术活。先让它失去战斗力,而保留动力,等它灰溜溜逃离南海一段距离,哈哈!再来最后一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