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阳光镜子桃木剑,鸡鸣糯米黑狗血。墨斗符咒枣七枚,实在不行火来烧。上述十个物件一列出来,想必您就猜出来今天的讲述内容了吧?话说身为中国古代四大鬼怪之一,完美体现了中华人民吃苦耐劳勤奋向上的精神,每天都积极修炼努力进阶的僵尸,为什么总是蹦蹦跳跳的呢?并且为什么都穿着清朝官服呢?难不成是在古代当公务员还有尸变风险?!

僵尸养成记

一说到僵尸您想到什么?是指甲发黑,皮肤苍白,常年睡在棺材里,一闻到人的气息鼻子就一动一动跳得格外欢快,犬齿显得格外锐利的百年老僵尸;还是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显得有些傻既可以和正常小孩子玩成一片又可以协助道长斩妖除魔的僵尸小孩子呢?其实无论是哪种形象,不过都是影视作品刻画出来的,那么在影视作品还没有给我们输入这些固有形象之前,“真实”的僵尸是什么形象呢?又是怎么产生的呢?

“僵尸”一词在我国古代书籍当中出现甚早,但最开始书中只是将其作为“僵硬而死的尸体”或者“僵硬的尸体”之意来解释。而古籍中的“僵尸”与现在意义上的僵尸意思上相差不大,还是要从清朝开始。清朝袁枚在所著书籍《子不语》中将僵尸定义为鬼怪;

同在清朝的纪晓岚也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将僵尸的产生分为新死去的人的尸体因风水或是被灵物附身等机缘巧合突然尸变成为僵尸和尸体下葬后久久不腐烂而变为僵尸两大类,并且在书中这么描述过僵尸的形象:“浑身上下都长满白色的毛发,双眼好像朱砂一样红,指甲好似弯曲的勾子,牙齿像刀一样锋利长在嘴唇的外面。”这里僵尸的产生方式和形象已经与现在意义上的僵尸很接近了。

在清朝,除了书籍中出现了关于僵尸的记载,民间关于僵尸的传说也十分的多,其中以赶尸盛行的湘西为最。湘西位于湖南西部多山地区,山路盘旋陡峭,死于外地的人死后如果用车马运回则十分困难,道路崎岖且气温高用时长,尸体极易在运输过程中腐烂。而“赶尸”这一行业应运而生。

赶尸又称移灵,由赶尸人将刚刚死去尚未腐烂但已有些僵硬的数个尸体用一根绳子系住手串联在一起,然后由赶尸人念着咒语摇着铃铛,走在一连串的尸体前面,昼伏夜出,带领尸体一路走回故乡。交由赶尸人的尸体,三到四天就可以走回家乡,并且可以保存尸体完好不腐烂。因为人在死后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僵硬,不可以像活人一样正常行走,但膝盖可以有小弧度的弯曲,所以赶尸人在赶尸的时候,那些尸体们只能靠蹦跳,而影视中的僵尸只能蹦蹦跳跳的大概也是取于此吧。

容易尸变的大清公务员?

现在意义上的僵尸大都起源于清朝,影视作品中僵尸的特点和生活习性的灵感也来自于清朝,那么为什么清朝就成为僵尸的“故乡”了呢?并且为什么僵尸穿的都是清朝官服?究其根本,无外乎以下几点。

一.文学作品和逻辑原因

作为距离我们最近的朝代,清朝出土的棺木绝对算多,留下来的文献也算得上完备。一来,一般能有金银陪葬,棺木保存完好的,都是家世显赫的贵族官员,而将清朝官员作为僵尸原型来塑造,可参考的细节就比其它朝代多,人物形象也会更加立体饱满;

二来,清朝关于灵异类的小说流行,如《聊斋志异》就很是受众,将僵尸设定在清朝也不显突兀。而从逻辑上来讲,不知道您有没有注意过,在僵尸片中,越是年龄大朝代远的僵尸越难被制服,而小的僵尸不但可以被轻易制服还可以为道士所用,而清朝是距离我们最近的朝代,将僵尸产生的年代设定在清朝也可以更好的凸显我们的主角光环嘛!

二.固有形象原因

1985年中国第一部僵尸片林正英先生的《僵尸先生》就是将僵尸的原型设定在清朝,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给观众留下了固有的形象,将一个成功的形象打破再树立另一个成功的形象的难度可想而知,花费也是巨大的,所以后来的导演和影片也就延续了这一朝代设定。

三.历史和民族情感原因

第一,僵尸既然是尸体突变形成的,那么大量的尸体就成为了僵尸成型的物质基础。明朝末年,朝廷腐败,党派纷争严重,百姓常年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以李自成,张献忠等人为代表的农民纷纷揭竿起义,天下大乱。李自成和张献忠的军队每到一处定会带来腥风血雨,且不说武关屠城、六安暴行、四面纵火三屠成都带来的深恶罪行,单一个水淹开封,一夜之间便有34万人丧命,一时间城内白浪滔天,尸体堆积成山。

第二,僵尸作为一种民间传说中的鬼怪,创作者寄托于它的情感终究是恐惧、厌恶等负面情绪。而清军入关后大肆屠杀汉人,从崇祯十二年到顺治三年,多铎、多尔衮等皇室贵族便率军进行了赵州屠杀、畿南屠杀、潼关屠杀、嘉定三屠、嘉兴屠杀、昆山屠杀、四川大屠杀等险些让汉人亡族灭族的大屠杀。

其中扬州十日最为惨绝人寰,多铎攻占扬州之后,率领部下对扬州进行了一场长达十天的大屠杀,史册中曾经这样记载当时的情景:妇女的脖子上系着长布绳,一个接连着一个,好似一串串的珍珠,有人拖着绳子的一端向前走,那些妇女们便走一步摔一跤,摔得浑身都是泥土;

城内遍地都是无人看照的婴儿,他们或者是死于疾行的马蹄下,或者死于人的脚下,脑浆迸裂,哭声绕城不绝。后来城中下起了暴雨,堆积在道路上没来得及清理的尸体一经雨水的冲刷,皮肉都已泡涨溃烂,臭味逼得人难以靠近。在这样毫无人性的屠杀迫害之下,反清复明虽成主流但终究失败了,而民间的鬼怪类小说,便将清朝的官员作为了僵尸的原型,以此表达愤恨之情。

四.服饰原因

清朝官员的服饰总体来说,以深沉的藏青色为主,拍摄起来更加符合僵尸这一沉闷诡异且笨重的形象,而唐宋时的衣服更加适合身体轻盈,行动方便的妖或者是鬼。

其实是僵尸也好,妖魔也好,都是一定时期内社会形态和百姓心态相结合的产物,世上本无灵异之事,只不过是时代的需要,有了便有了。

最佳贡献者
2

我觉得有几点都可以归纳为顺理成章的事。

我想一部电影让观众沉醉其中,尤其是面对那些相对于现在不脑残的影迷来说是需要营造一个很“和谐”的氛围的。

  1. 时间推算,僵尸需要100来年形成,那就是清朝了。
  2. 地理原因。香港之建成,也是在清末。多数人的记忆也仅止于此。
  3. 心理原因。清末叶的历史对所有华裔来说都是耻辱的一段历史,和僵尸丑陋的面孔也很符合。
  4. 营销原因。大家一起都炒作清朝僵尸,说的人多,自然就会有更少的人来怀疑了。

港台片里穿清朝衣服的僵尸,我想可能是因为香港虽然历史久远,但在成为英国殖民地之前,只有关于清朝的记忆,再往前就很淡漠甚至毫无记忆了。事实上,香港关于文化的传承,更多的就是清朝的。
所以在编剧时,既想设定一个历史朝代,但对其他朝代过于陌生,那便只好设定为清朝了。这个朝代作为中国末代皇朝,绝大多数中国人都会在电影中很熟悉和有认同感。


总结一下历史原因:

明末清初,湘西出现赶尸的职业(运送尸体),为了避开忌讳,通常晚上运送。通常为三四人。最前面的人引路,另外两人挑尸体。怎么挑呢?用两根竹子穿过尸体袖子,竹子扛在肩上,竹子弹性大,尸体上下摇晃。大晚上有人看见,于是僵尸、而且蹦蹦跳跳的留言就传开了~

其他原因:例如林正英的僵尸很出名、一些狗血之类的就被沿用!

3

主要是看的僵尸片大都是穿的清朝服装。可能这个问题要问为啥香港电影导演喜欢这么拍。

没别的,因为清朝是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封建朝代,有神秘感,就它了。[机智]

4

关于僵尸最确切的史料记载是在明朝晚期,最早盛行于清朝。由于当时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嘛,导致社会民怨四起。所以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敢怒不敢言的人们就只能通过编造各种科幻的文学作品来进行对清政府的讽刺。同样的,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关于僵尸题材的很多著名小说就诞生了。

再者到了后代,最兴起拍僵尸片的地区就是中国香港,这个地方所拍摄的许多僵尸题材的电影中,运用的自然是清朝人的形象。还有一说到僵尸,大家想到的就是“湘西赶尸”了吧。这是一个非常神秘的苗族赶尸习俗,也同样是兴盛于清朝。相信大家对这件事情还是有所了解的,因为那个时代常年的战乱让人口急剧下降,就有了大规模的移民。

而且人们都有落叶归根的思想,所以在客死他乡的湖南人,此后就特别希望能够回到自己的家乡,那么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在阴间能够做官,所以就把尸体的衣服都穿上官服,将他们带回家乡。所以这么一个“赶尸”的神秘又恐怖的事情就从古至今的流传了下来,真是有些让人想起来害怕啊。要是在正巧碰上他们“赶尸”的时候碰见了,在不知道情况下是不是立马就能把人给吓尿了。

清朝的官服从拍摄效果上比较符合僵尸的形象,因为清朝官服比较直统统的,颜色较深,加上官帽的外形,整个服饰与汉服不一样,有一种压抑、沉闷的味道,跳起来僵硬,所以用于拍僵尸最合适。如果用唐朝、明朝、汉朝的服装来拍,也不是不可以,但因为汉服颜色可能较浅(如白色)、比较宽大,拍僵尸没有清官服合适,反而会有一种飘逸的仙气在里面。所以拍漂亮的女鬼一般就穿的是古代汉服啦,才有倩女幽魂等一系列经典女鬼。试想让聂小倩穿清朝官服,那该是一种什么效果?

5

整个中华文明的思想意识在满清200年间彻底固化僵化变成一个思想意识上的僵尸王朝

6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还是要从僵尸片的故事原理来聊。

从大的分类来说,僵尸片属于恐怖片的类型。那么如何才能让人感到恐怖呢?就是让人感同身受,好像故事里的事情随时都会发生你的身上。那么选材的时候,就会注意选择选择距离观众近的,最好是身边的事情来制作。所以,大家看到恐怖片则多为现代故事或者都市传说。

具体到僵尸片而言,也遵循同样的原理。不能选择太久远的素材,否则观众的感受会很遥远,试想一下,如果把僵尸片放到明朝,一个穿着汉服的美女帅哥蹦蹦哒哒的向你走来,影响上微风再一吹,还不把恐怖片变成凄美爱情剧吗?那样的话,僵尸片就成了神鬼片,大大偏离恐怖片的观影感受。而选择清朝则不同了,首先清朝距离现在的时间并不长,不过一百多年。在僵尸片出世的六七十年代,距离清朝灭亡也不过五十多年的时间,观众的记忆还很清晰,容易待入,所以这是僵尸片多以清朝为背景的第一个原因。

其次,说就是清朝官吏给人的呆板木讷印象深入人心。由于清朝是少数民族政权,对中国的通知采取高压政策,老百姓对官员普遍有一种畏惧心理,这种畏惧心理比较容易嫁接到恐怖片元素中去。加上清朝官服呆板、直通通的,颜色深沉,头顶一根鸟毛无风都能摇三摇,就是活人在晚上出来都能吓人一大跳,何况是死人呢?使用清朝的服装做恐怖效果简直是事半功倍,僵尸片选择清朝服装也就不难理解了。

再次,就是关于僵尸的记载。我们先来看什么是僵尸,僵尸等于僵硬的死尸,在某种作用下重新起立行走,往往面貌狰狞,极度嗜血,不停地嗜咬活人,怕光,日照而亡等。而这些民间记忆的特征几乎都是来源于清代的怪力乱神笔记如《子不语》、《阅微草堂笔记》的记载。加上僵尸形成有时间限制,不能太长时间,最好是刚死去不久最多不超过百年的的尸体。因为跟进相关记载,尸过百年不腐而具思,这个具思的意思就是会有思想,僵尸一旦有了思想也就不是僵尸了。所以,拍摄僵尸片选择清朝是再适合不过了,基本印象形成于清朝,变成僵尸又有时间限制,拍僵尸片不选择清朝那才是僵尸行为呢。

最后,僵尸片兴起于香港,香港的影视剧里来由反清传统。因为香港的影视制作公司大多与洪门、青帮等反清的团体有各种关系,所以,在反清思想浓重的香港,拍摄僵尸片,里面面目可憎的僵尸反派以清朝官员的形象出现就在也适合不过了。

以上就是步步的看法,希望能解答题主的问题。

7

一提到僵尸,大家脑海里就会蹦哒出一个跳着广播体操、穿着清朝服装的小可爱来。相必大家小时候对僵尸又怕又爱,害怕那些身体僵硬,长着獠牙的怪物,但是同时又想要一个和《僵尸先生》中一样的小僵。

PS:本文僵尸皆为可爱型,请条友放心食用。

僵尸,即僵硬的尸体,它还有其他名字,如跳尸、移尸等,电影中的僵尸双手伸直、蹦跳行走我们可以理解,但是为什么它们都穿着清朝的服装呢?这样的服饰穿着,其实并非偶然。

首先,中国僵尸的起源,可追溯到《山海经》:黄帝与蚩尤大战,皇帝不敌,找天女魃来相助,最终打败蚩尤,但是黄帝放了天女魃鸽子,以其杀生太多为借口,不许她升为神。

这是人干的事吗?天女魃死后怨气过重,变成僵尸,走到到哪里哪里就会发生干旱,于是人们将其叫做“旱魃”。

到了清朝,旱魃在书中的形象变成了这个样子:

再之后,便是我们熟悉的穿着清朝官服的僵尸,它们大都穿着清朝的官府,有以下原因。

01.历史原因

这事情还得从清军入关说起,1644年,清军入关,推行剃发制度、抢劫钱财,其间受到民间的强烈抵抗,于是清军使用了一个最为简单粗暴地方式解决问题——屠杀。清军干了许多诸如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等浑事,以致尸体太多无法处理,后来为了帮助那些死去的人回家,便产生了赶尸职业。

当然我们知道,僵尸按照道行,可以分为紫僵、白僵、绿僵、毛僵、飞僵、游尸、伏尸、不化骨,它们大道行大多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增强的,而赶尸人出现的时间比较晚,他们能够制服的僵尸,也就是一百年左右的,按照时间推算,他们制服的僵尸,大都是清朝的僵尸。

02.文学形象

清朝随着生产力的进步,造纸术、印刷术都得到了发展,小说创作事业也蒸蒸日上,清朝许多志异小说中的僵尸皆身穿官服。

03.营造氛围和节省经费。

僵尸的形象,最初是被香港电影所固定的,在拍摄电影时,考虑到僵尸饿特征,各朝服装中,以清朝的服装较为僵硬,且其以冷色调为主,拍起片来氛围就很好;其次,清朝服装比较多,价格便宜,符合僵尸片制作成本低的特点,所以僵尸香港电影中的僵尸的形象就这么被固定下来了。

听说点赞可以遇到专属于自己的小僵~

8

你看一下聊斋,济公。都是影响至今的文学作品,清朝时候写的,人家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那清朝的百姓生活会是怎么样呢?

古有谚语,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

而僵尸是民众对另一个朝代的祸害的想象



9

因为从对手戏的角度看,用老僵尸不合理,只能用新蛋子僵尸。

传统观念,僵尸越老,道行越高。百年僵尸咬个人吸个血,千年僵尸就会法术了。万年僵尸那就是半神。

一般人类道士打打百年道行凑合,打千年僵尸那就得名牌道士,至少和法海同级。打万年僵尸怎么也要太乙真人、孙出手吧?就是神话剧,不是僵尸剧了。

10

主要是清朝的官服看起来阴沉可怖,主要是以黑色为主调,在拍摄时打上灯光很容易就打造出恐怖的氛围,

若是用明代的官服,看起来衣决飘飘,不免会有仙侠古装的感觉,氛围出不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