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十年前,存款变保险的情况时有发生,我们差一下过往的一些报道,也会发现,由银行网点代售的保险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比如,有这样一篇报道,刘先生告诉记者:“我存款时准备存5年定期,银行人员却给我推荐一款新型储蓄,说比5年定期收益高,有分红送保险,我轻信了这些话,就存了3万元。”

刘先生说:“5年后我取款时才知道自己当时买了两全保险,5年利息才3980元,按当时5年定期利率5.85%计算,我也可以拿到8775元利息,现在却少了4794元,让我怎么接受?我本来是到银行存款的,却被银行欺骗买了保险,我要求退回我的利息差额。”

从这则新闻报道不难看出,刘先生是因为觉得保险给的分红没有银行的利息多,应该知道,当时银行5年定期利率5.85%还是很高的,所以他觉得委屈,希望找回差额。

不过,类似这样的投诉,包括题主提出的问题,往往都是投保人不承认自己当初在银行购买的是保险,以不知情为由进行维权,可是2008年没有保险销售过程中,没有“双录”,即没有录音、录像,当投保人主张维权的时候,需要举证,银行是什么“忽悠”的,自己是怎么上当的!这里也有以下几个办法:

1.签名被代签。由于当初销售不规范,有的签名不是投保人自己签的,而是由销售人员代签。

2.犹豫期回访不尽责。投保过程中有一个犹豫期,投保人可以在犹豫期内无责退保,有的保险公司没有做回访,有的假冒回访认可签名。

3.投保人与产品本身设定的条件不符,有的老人已经60岁了,但产品本身规定只能60岁以下购买,这类保单应该属于欺诈和无效。

4.在实际案例中,还出现过一些储户的定期到期后被自动转为购买了保险产品的情况。

事实上,作为保险消费活动,无论年纪、知识结构,都应该对自己所购买产品有了充足的了解才能做出购买的决定,保险消费者也需要树立“保险姓保”的意识,其关键在于保障。如果,事后感觉保险产品在分红方面不及预期而维权的话,其难度往往较大,甚至有恶意维权的嫌疑,保险公司也有权对恶意维权进行抵制和维护自己的利益。

最佳贡献者
2

十年前老人去农业银行存钱被骗买了保险,现在到期利息太低该怎么维权?这种问题有点复杂,真的维权还是非常困难的,为什么呢?当时老人去农业银行存钱被骗买了保险,老人并不知道,以为是存款,所以一定在当时签字了,银行的许多文件字非常小,字也非常多,一般情况下老人是相信银行的,也不会去看那么多的小字写的是什么,就会在上面签字,而银行之所以敢将老人的存款骗到去买保险,正是抓住了老人对银行的信任,知道老人不会去认真看那些需要老人签字的文件内容写的是什么,老人签字了就意味着老人是在知情的情况下自愿购买的保险。而实际情况是老人并不知情,老人是被骗的,但是,没证据,如果去法院打官司,法律是讲证据的,老人是打官司肯定输。因此,这种维权非常困难。

这种情况一般是到期了,利息虽然低,本金能收回来,老人只能自认倒霉,很难维权。对于这种情况,老人去银行存款,对银行所有的建议不要理会,你去存款就是存款,除了存款其他产品你都不要,对于老人来说,对于金融产品没有判断能力,只能是选择存款,不要再被银行的工作人员一劝说,你自己就改变主意了,或者被人家误导了,金融机构所有的产品都是提前设计好的,一旦你购买了,签字了,再想维权很困难,金融机构在设计这些产品和程序的时候都是有专业的律师参与,只要储户一签字,维权非常难。

如果您认同我的观点,请加我的关注并点赞。如果您有投资或融资的难题也欢迎从我的首页导航条中点击加入我的“圈子”提出,谢谢您们的支持。

我的头条号专栏开通了,有关于投资理财和融资的最新音频和文章,欢迎关注。

p.s. 有很多人问加头条圈子和不加入圈子有哪些待遇不同?怎么加入圈子?

答:我现在只在圈子里回答粉丝的提问,加入皓脉投融资联盟,

为你解决投资难题和融资难题。为个人解决投资赚钱的问题,为企业解决融资问题,资本运作和产业升级问题,建立企业融资平台。

加入圈子的方法:直接点击这篇文章的下方“所属圈子”即可加入。或者首先点击到我的首页,在导航条中最后一个是:圈子,点击加入即可。加入后,你每天可以在“我的书架“查看更新,有问题可以及时提问。

3

“存钱骗保”的行为屡见不鲜,身边也发生了几起这样的行为,并没有实质性的解决方案,只能是认栽以及下次储蓄的时候尽量规避类似事件。

有两个朋友出现了这样的骗保,一位是2017年至2018年新年之际,在银行进行储蓄,然后听推荐认购了10万元6个月的理财(单子上写的是保险,到期返本有一定的利息),可是到期以后还没有定期存款的利率高。

还有一个朋友在近期“存款骗保”,说是理财,当时进行了认购。可是后来发现不对劲,就算是到期了利息并不能进行支付。

市场中的例子很多,对于产品的基础并没有很好的理解,而销售人员可能并不是银行体系内的工作人员进行销售。

要说维权,这种维权是很难的,“你情我愿”式的卖出与认购,没有多大的毛病。只能是在此基础上尽量的规避类似事情的发生。那么,应该怎么规避?

1、储蓄就储蓄,切莫被高回报率所吸引。这是“骗子产品”一贯的做法,就是利用高回报进行引诱,比银行利率高、回报好等,但是实际上可能就存在骗局。对于了解的产品一定要了解清楚,因为只有了解清楚了才能够认购,不能马虎。

2、拒绝一切不正规的理财、保险以及中等风险以上的产品。银行理财或者相关大型保险公司推出的产品很正规,但就怕一些投资公司、小金融机构推出的产品被误购,有理说不清。而对于产品的风险也一定要控制,保守型投资者投资风险系数为低风险以及中低风险,而中等风险、中高风险、高风险的产品可能对于利息、本金存在着一定的风险,甚至低于同期的银行定期存款。

作者不易,多多点赞,十分感谢!

4

目前,这种情况在商业银行非常普遍,客户多年前去银行办理业务却被工作人员忽悠买了保险,到期后才发觉上当受骗,且到期的收益远远低于同期的存款或是理财利率。


主要是由于当时的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从业者参差不齐,推销产品时也无录音录像,因此,他们就颠倒是非,骗储户购买保险。碰到此类情况,建议从以下方面着手解决。


第一,年纪大的人在产品到期后发现产品利率过于低,应第一时间前往当时购买该产品的网点进行维权


老年人普遍文化水平不高,风险承受能力差,购买保险类产品其实与他们的风险承受能力不匹配。且该保险在续存期间银行也未做好储户的维护与跟进工作,未明确告知产品风险及利率水平,银行存在失职的现象。以此为切入点,与银行进行商讨谈判,让银行担负起该负的责任。让银行在现有的利息水平上进行补偿,以同期存款或是理财利率作为赔付标准


第二,目前随着国家法律以及信用体系的逐渐完善,储户也要适当使用法律或是媒体的力量进行维权


如果银行单方面执意不予补偿,储户可向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以及消费者协会进行投诉。该些机构有专门的纠纷处理中心,会根据储户提出的异议进行调查,充分保护储户的合法权益。另外,储户也可考虑向广大媒体进行求助,将该事情公布于众,充分调用网络媒体的力量,给银行施加压力。让银行重新进行审核,给出适当的赔偿。


5

又是一个存款变保险的例子。



不过对于你这个案子,我觉得是一巴掌拍不响,你这个已经过去十年了,难道这十年当中你们都没有怀疑过?

要知道银行存款最长的期限就是五年,就算你选择了五年,难道到期之后得到多少利息你们都不关心吗?

所以我觉得你这个案例当中有点蹊跷,应该是你们早就知道购买的就是保险,只是看着保险合同上那些年化收益率高,然后就被打动了。十年前很多银行业务员骗客户去购买保险是时有发生的事情,他们最常用的忽悠伎俩就是把保险当作储蓄忽悠客户,着重强调收益,而没有强调集中的风险,所以很多客户在利益的驱使下也就糊里糊涂地购买了保险。



像你这种存款变保险想要维权是很难的,因为时间太久了,几乎不可能有胜算。

十年前也就是2008年,那会监管对存款变保险都没有太多了监管政策,在缺乏监管之下,可以说银行可以为所欲为,到底有没有忽悠客户主要取决于银行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

对存款变保险这种违规行为真正有官方监管政策的是2010年11月银监会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代理保险业务合规销售与风险管理的通知》,自此,银行销售保险产品必须按照标准的流程去做,比如必须告知客户风险,必须进行双录,必须手抄风险提示书等等。

而你这个保险是在2008年买的,我估计当时银行工作人员在引导购买这个保险的时候,都没有按规范的保险购买流程去进行,甚至有可能帮客户签字,或者通过偷梁换柱的方式诱导过去签保险合同。

所以你现在要去维权,举证的难度是非常大的,除非你能够提供一些充分的证据证明,你不知道这个购买的是保险。

比如保单上的签字并不是自己本人的,或者回访的录音存在实质回访内容的缺失,这种情况还有可能可以起诉追回,如果你啥证据都提供不出来,那你就只能认栽吧。

6

银行忽悠人,已经和卖保健品的一样路人企皆知了。特别是年纪大一点的人,本身不识字的多。到银行听人一忽悠,也就没了主张,结果是稀里糊涂地就上了当。这部分人,大都是比较困难的,钱是通过省吃俭用,从牙缝里硬掏出来的。结果被银行的工作人员一忽悠,就损失了不少的利息。等到到期提钱了,才知道上当了。大部分人也无可奈何,顶多发发牢骚算完。这种现象,已经多年了。国家应该治理,现在老年人都不敢单独去存钱了,就怕受骗上当。这已成为了社会的普遍现象,大家也都见怪不怪习以为常了!

7

说实话,时间太久了,基本没办法维权,再者这件事你们本身也有一定的原因。

自身的原因

我国目前的定期存款期限,最高就是5年期的,即使是八九十年代,存在过的一段时期的8年期定期存款,历史上也没有超过10年的,所以本身十年的期限就有点蹊跷,中间你们都没人问过,咨询过?再者银行所有的业务都是有回单的,特别是保险还要给予一堆材料,而不是只在存折或者银行卡中登记一下,或者发张存单而已,购买过保险的就知道,保险的材料与存款的材料完全是不一样的,所以你们这个说法也有待考证。

为什么无法维权?

因为销售任何产品,不管是理财、基金还是保险,都需要购买者亲自签字画押才算生效,所以只要老人有签字,则证明其对自己所购买的产品是了解的。或许在销售的过程之中,销售人员有夸大收益率等情况的可能性,但是在十年前,销售理财保险这个类产品,还没有所谓的双录(录音+录像),因此只要银行不承认销售过程中有过夸张宣传,你仍然无法维权成功,除非你有保留当时销售情景的证据(显然又是不可能的)。

再者,这笔保险到期后,至少有发息(应该是分红型保险),并未造成重大的损失,对于法院而言,无论从理从情哪个方面来说,你都没有占据任何优势。

总结

个人认为你这笔维权肯定是以失败为告终的,因为维权需要举证,而你这笔举证的难度非常大,除非你能够提供一些充分的证据证明,你不知道这个购买的是保险,比如保单上的签字并不是自己本人的;否则,结局只是多增加浪费了律师费和诉讼费而已,得不偿失。

8

银行存款变保单事件层出不穷,出现这种情况只能怪自己太马虎,太相信银行;类似你这种十年之后想要再度维权太难了。

你现在时间已经过去十多年了,你现在才发现是保单,如果你在刚办理完15天之内发现,可以免费退保,只要过了十五天之后才发现是存单变保单的话退保需要支付保险公司违约金的。

你现在这种情况该怎么办?

(1)先拿回本金,能结算一点利息也是钱,拿了之后再说,不然有些保单连本金都拿不回来就更加麻烦了。

(2)看看老人家还有没有保存的单子,这个单子是不是本人自己的签名,如果不是自己的签名,可以直接去保监会投诉这家银行。

(3)去找到银行的相关负责人,看看复杂人怎么个说法。

银行存款变保险该怎么维权:

(1)找银行网点,但是一般银行网点都是说他们只是代理而已,有什么事找保险公司,把责任推卸给保险公司;但你去到保险公司时候,保险公司也会拿出哪些合同和协议,只要确认是自己的签名就已经默认了认购保险,谁都没用,黑字白字都写明白。

(2)找遇到同等事件的受害人,也就是找哪些同样在这家银行忽悠,存单变保单的人;人多力量大,银行也不想把这件事搞大,所以一定会和保险公司协助来处理这件事的;要么就是补足之前约定的利息差价,或者其他处理方式。如果你只是单打独斗去跟银行负责人也没用,银行肯定是护着自己的员工,把责任推给保险公司。

(3)直接找银行上级,也就是找到银监会,银监会是银行的老大,把这件事向银监会反映实情,看看银监会怎么说,或者有没有告诉你怎么去处理这件事;如果银监会给银行施压的话,银行肯定会想办法完美处理好这件事的。

(4)找相关媒体报道,但是一般都是需要找报社记者和电视台新闻或生活类节目追踪或省城的市民直通车类报导会有人来采访的,找一些大型的媒体说明情况,如果找小地方的报道没用,一旦大媒体报道之后银行会主动跟你协商处理这件事的。

(5)也可以把银行和保险公司都上诉,当然你这种上诉上去胜算概率不大,如果你当与银行或者保险公司签订的单是你自己确认后的签名,上诉都没用;但可以去尝试,先问问法院那边的工作人员怎么说,给给建议,最起码也是一种维权的方法。

以上就是我个人根据你的情况进行分析,给出了你5条维权的方法,希望你能通过这些维权方法能维权成功,得到自己应有的利息。

看完点赞,腰缠万贯,感谢阅读与关注。

9

08年我父亲快70岁在呼和浩特市鄂尔多斯大街电力家园路北的建设银行办存款,受银行里面穿制服的游说鼓动买了新华保险,说另有分红比存款合适,老人之前从未买过,说5年到期。签的单子我后来去新华保险调单子看,就签名那是我父亲亲笔,其他都是代笔,那么多页文字,哪有时间仔细看琢磨内容,老人意念里银行是国家的,信任银行就办了回家放起来了,每年去存上3万。到期去取时竟变成了10年期!怎么说情况沟通银行也不行,因不再信任谎言承诺,担心5年后又有新陷阱也正好用钱就取了,15万的本金,每年存3万,共存了5次,第六年总共取出来15万本金和3600多的利息,伎俩骗人不?新华保险呼和浩特分公司骗老人有一套,我去他们在呼伦南路的公司,一楼大厅里吵闹的有好几人,也都是被骗的,去楼上和总经理说情况,他推说是老人知情签字的,反正就是耍赖不要脸推责任。现在手机功能多,建议买保险时录音录像,以后也有证据,要不等需要承诺兑现时他们嘴脸都不要

10

老人去银行存款,结果变成了保险,根据我的了解,这样的事件也发生了诸多次数,所以如果是被银行员工误导购买了保险,是可以选择进行理赔的,但是难度比较大。

如何进行维权呢?

老人把存款变为保险,也是因为老人对于理财的收益率比较在乎,当业务员介绍产品的时候,往往都会特别强调保险的收益率,却很少甚至不提及保险的风险以及相关的知识,所以平常还是需要多多学习一下理财知识的。

一,向银保监会投诉

保留自己在毫不知情情况下买了保险的证据,然后向银保监会以及相关的部门进行投诉,前提是需要保留相关的证据,如果不能保留相关的证据,很难得到赔偿。

十年前,也就是2008年,那个年代银行保险存款方面不完善,也没有现在银行网点全方面的拍摄和录音等来记录银行客户和银行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过程,所以很那找到证据来证明自己说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误买了保险。

如何避免把自己的存款变为银行推销保险呢?

一,不要被高额利益诱惑。银行工作人员往往都是强调保险的预期收益率(不代表实际收益率),所以面对一些不清楚实际情况的理财产品的时候,要避免购买,不要因为贪图利率而遭受巨大的财产损失。

二,如果已经把存款变为了了保险。有十五天的犹豫期,在这个期限内是可以重新讨回本金本金的,而且不会收取退保违约金。而如果过了15天的犹豫期,想要退保只能缴纳巨额的违约金了。

如果认同,点个赞吧,评论说说你对于存款变保单的看法吧,欢迎关注我,学习如何避免存款变保险,避免财产损失。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