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赵括没那么好骗,白起也没那么精明。

什么阵前换将,都是演义的戏份,真实的战争没有那么多三十六计。在实力形成碾压的情况下,兵法毫无作用。但是,在实力旗鼓相当的时候,兵法能发挥作用吗?

兵者,诡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

这句话本身就有一个天大的漏洞。那就是:你要骗人,所以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你要骗人,首先就要确立一个不言自明的前提,就是:你比对手聪明、你知道对手不知道的情报。



但是,哪里有那么多不聪明的对手让你骗?又哪有那么多关系生死的情报是你知道而对手不知道的?

所以,有时候兵法和诡道就是在自欺欺人。兵法没用、诡道扯淡,那么什么才是关键?这个关键也许就是一场赌博的概率问题。

01.秦赵之间是实力碾压的较量,还是旗鼓相当的较量

自秦芈八子和魏冉以来,秦战国就是想打谁就打谁,而且打谁谁死。白起的各种创奇战绩,都是在这个时代中创造出来的。长平之战杀赵国杀得够狠,但白起杀起楚国来一点儿也不比赵国差。



赵国在这个时间段怎么样?说实话,不怎么样。赵武灵王之后,赵国基本上就没什么大作为,想制造个热点上头条都不行。最多也就是跟北边的无赖燕国,互相搞点儿摩擦。

但是,赵国的军事实力在赵武灵王之后完成了一次升级。一个是动员能力强,国内组织虽然不够集权但军事动员却相当强,简单说就是能征到兵;另一个是赵地尚武,与草原民族充分交流后,战士、军队和打法上都不弱。再加上另外一点,就是赵国一直没怎么打大仗,实力得到了保存。所以,赵国应该是关东六国中军事实力最强的一个,也是唯一能与秦国一战的战国。



还有就是上党十七城,这个地方确实应该归属秦国。因为韩国割地赔款,就已经把上党割给了秦国。但是,上党地区毕竟距离秦国本土太远,所以秦国的作战能力打到上党就必须打个折扣。而赵国呢?上党地区距离赵国国都邯郸非常近,穿过太行径道就是上党地区。所以,在上党这个关键局部,赵国拥有距离优势,能够更有效率地把战力投入过来。

所以,秦国的确非常强,但赵国也不弱,特别是军事上。在上党地区,赵国的战争效率更高,所以完全可以弥补国力不足的劣势。因此,秦赵长平之战,是一场旗鼓相当的较量。

02.赵括在长平之战发起了一场赌博,原因是逼不得已

长平之战爆发于公元前260年4月,老将廉颇对阵秦将王龁。起初之时,廉颇一点儿也不保守,赵军一点儿也不惧敌,率先向秦军发动了进攻。进攻的目的是什么?就是要把秦军赶出上党高地,只要秦军退守到河内、赵军全定上党,那么赵国就获得了地利优势。



廉颇想得是挺好,但是战场较量却真心打不过,因为秦军太能打。可以说,赵军在关东六国就没遇到过这么硬的对手。非但打不过,赵军还被秦军追着打。战场硬刚、赵军刚不过,于是赵军就只能后退坚守,退到了丹水以东。这时候是公元260年7月。

这是战场形势的变化,秦军咄咄逼人、赵军猥琐发育。而庙堂形势也发生了变化,赵国要换帅,以赵括取代廉颇。而且,也不是换个主帅那么简单,赵括不是一个人来的长平前线,他还带来了二十万赵国援军。



数字肯定有出入,战国战争都是动辄十几万和几十万的规模,所以必然有虚夸的成分。但是从中可以知道的是:赵国换帅加增兵是确定的。所以,长平之战的规模就扩大了。战争规模扩大,战争消耗就要扩大,这时候就得拼国力。战场上四个百十人,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谁家的粮食多。

按理说,赵国应该比秦国更有优势,这个优势就是上党的关键局部优势,原因就是离家近。但事实却是秦国的家底真心厚,赵国拼家底根本就拼不过秦国,甚至都差出了两个数量级。所以,在长平这个关键局部,赵国一点儿优势都没有。

既然拼国力拼不过,那就只能速决战。赵国要发动全线进攻,目的就是在粮食和资源全都耗尽之前,最大限度地输出战争暴力。这样做,可能会有两个结果:

一个结果是把秦军赶出上党地区,只要赶出上党,秦军再想爬上来就要投入更多的资源。这就是廉颇起初的战争设想。廉颇做不到,赵括能做到吗?主将不重要,重要的是赵括带来了20万援军。本来双方是势均力敌的对峙,突然之间赵国增加了20万人,这就是新的外部力量注入。



另一个结果是以自损一千来杀敌一百,就是要把秦军给打疼,为接下来的和谈增加筹码。甚至在双方都有了极大消耗的情况下,就会引来齐、魏、楚、韩等外部势力的介入。秦赵都打废了,其他几个虎视眈眈的战国自然就要介入一番。这样的话,战争就会提前结束。

所以,在赵国方面看来,战争胜败已经不是主要问题了,结束战争才是主要问题。而赵国之所以着急结束上党之战,就是因为国力不允许。再耗下去,赵国就得耗成经济破产。因此,赵括主动进攻,也是一种不得已。

03.秦昭襄王也要在赌桌上梭哈一把,目的是把赵国打废

燕国和齐国太远,秦国就是想打也打不着。而且,远交近攻之下,秦国与燕齐还建立了友好关系。所以,在秦国人的眼中,就是除了燕齐二国,其他的国家都要打。楚国打废了、韩魏打服了,单单就剩下一个赵国了。



所以,秦国一定要占领上党,也一定要狠揍赵国。秦国正处于事业的上升期,而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就要跟赵国来一战。

但是,秦国没想到秦赵之战来得这么快。秦国也有自己的算盘,那就是在拿到上党十七城之后,再兵出太行山与赵国较量。

但是,赵国也不是傻子,摆明就是不允许秦国拿到上党高地。所以,取上党和揍赵国,这两件事就可以毕其功于一役了。

于是,秦赵和谈期间,秦国也没闲着,也在拼命向长平前线增派军队。至于秦国的间谍有没有能力主导赵国庙堂临阵换将,以赵括代廉颇,最好还是当个笑话听得了。

赵括他老爹马服君赵奢把秦军揍疼过。战国时代都是贵族领兵和军事世家出将,谁也不能说赵括就一定是纸上谈兵。秦国也不可能知道赵括就是一个废物,而且还是一个特别自信的废物。

而且,赵括也有自己的优点,那就是坚决贯彻赵国庙堂的决策,就是要尽快进攻、尽快结束长平之战。而这一点是老将廉颇做不到的。打仗,既有军事问题也有政治问题,而在政治问题上,赵括比廉颇强。



赵括进攻,秦国的最佳策略就应该是只守不战,就是要跟你耗。但秦昭襄王就是不这么干,非要在战场上把赵军打废。于是,秦国不仅增兵而且换将,白起成为秦军前敌总指挥。秦国这就是准备梭哈的节奏。

04.赌博赌得是概率,秦国的胜面大但赵括也不是毫无胜算

乃挟诈而尽阬杀之,遗其小者二百四十人归赵。前後斩首虏四十五万人。

这句话的意思是:整个长平之战,白起一共歼敌四十五万,不是一下杀了四十五万战俘。而秦军呢?秦军的死伤也超过二十万人。不仅战场损失严重,而且秦国基本上也打光了家底,所谓“国虚民饥”。如果秦国不是打不动了,秦昭襄王也不会接受丞相范雎的建议,准许韩赵割地停战。

王听之,割韩垣雍、赵六城以和。正月,皆罢兵。



从中能够看到的是,赵括主动进攻,并非完全徒劳,他虽然没有能够通过自损一千以杀敌八百,但是也做到了自损一千以杀敌五百。秦昭襄王、白起以及秦军战士,这一仗赢得一点儿也不轻松。秦国和秦军,结结实实地被赵括打疼了。

赵括的赌的是要尽快结束战争,秦国赌的是要彻底打废赵军。可以说,秦国赌赢了而赵括赌输了。一赢一输,总要找找原因,这个原因大体有三:

一个是秦国胜于庙堂,增大了赢面。秦国庙堂目标明确而且从一而终,就是要拿到上党郡、就是要干废赵国。而赵国庙堂却一直犹豫不决,先是犹豫要不要上党,再是犹豫要不要停战,最后还要犹豫着临阵换将。在自己的犹豫中,赵国失去了一切筹码。

另一个是秦国的实力和秦国的决心。如果秦赵实力完全对等,赵国一定能够取得上党的关键局部优势。但是,秦国实力太强,所以赵国一直就没有在上党这个家门口占到任何便宜。赵括决战长平的时候,赵国庙堂除了恐惧就是害怕。而秦国呢?

秦王闻赵食道绝,王自之河内,赐民爵各一级,发年十五以上悉诣长平,遮绝赵救及粮食。



秦昭襄王基本上就是御驾亲征了。白起在前面打仗,昭襄王这家伙直接跑到河内郡搞运输来了。而且,决战关头,秦国还在拼命向前线投入力量,整个河内郡15岁以上的男丁全都送到了白起军中。这个力度、这个决心,完全是赵国没法比的。

再一个就是白起的想象力。孙子兵法讲: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白起玩得是什么?白起玩得是以五十万大军围你赵括五十万大军。此种想象力是赵括这个初出茅庐的贵族子弟比不了的。

但是,白起也在冒险。因为五十万围五十万,但有一点被突破,赵括就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战略目的:要么把秦军赶下上党高地,要么自损一千杀敌八百,甚至都有可能自损八百杀敌一千。



白起为什么能有这么神奇的想象力?秦昭襄王为什么敢以梭哈的方式与赵括应赌?这个原因就是秦战士真得太能打,这群人死战不退而且几乎从无败绩。秦昭襄王敢跟赵括玩梭哈,是因为对秦战士有信心;白起敢玩五十万围五十万,也是因为对秦战士有信心。

最后总结:

凡人没那么好骗,赵括这个名将世家也没那么好骗,其之所以主动发起进攻,是因为赵国庙堂的政治决策、是因为赵国国力所迫,还是因为自信自己的二十万赵国援军。

长平之战,就是秦赵之间的一场豪赌。在这场豪赌中,赵括并非毫无胜算。因为他的目标很低,要么把秦军赶出上党、要么以自损一千为代价而杀敌八百,全部的目标就是尽快结束战争。

长平之战在秦国方面是两个人共同担当的,一个是秦昭襄王,就是要跟赵括赌上一场,而且梭哈着赌:一个是名将白起超乎寻常的想象力,就是敢把你几十万大军给包围吃掉。

秦昭襄王和白起,敢与赵括应赌,主要是因为秦国的目标很明确、秦国的准备很充足,而且秦国的国力真能扛住这场大战。而最关键的一个硬筹码,就是秦战士和秦国军队真得最能打。

最佳贡献者
2

你可以看一下有部历史纪录片。其中有一段动画描述了最后的大决战!

当时白起进行了战略大撤退!前后边战边撤,放弃了2—3道防线,后撤了很远。并且秘密埋伏士兵于侧翼!

赵括当时的局势是手里没有余粮,必须速战速决!赵括也不是傻子,基本将军觉悟还是有的。如果一开始秦军就撤退埋伏,赵括也绝对不会上当!但在一次又一次的败退中。赵军消耗了粮草,却不断取的胜利,但杀敌较少。这样赵括的自信心也在不断增加,但却面对敌人可以随时回来,以及粮草越来越少窘境!

我猜为了追上敌军,这时候赵括不得不带领骑兵提前出发追击敌人。这样导致两个后果:骑兵和步兵脱节,没有足够的斥候(骑兵)搜寻附近地区!当他以为可以追上秦军,并给秦军致命一击,然后班师回朝的时候。秦军埋伏已经完成。等赵军步兵进入埋伏圈以后,从后面包围赵军。

至此赵军完了!

事实上,这就好像二战隆美尔和他的非洲军一样,士气高涨,步步紧逼,但后勤不足。不过隆美尔技高一筹,把两个德国师带出了,逃了回去。

3

45万军队出击是会战架势,只因秦军箭阵太强,压缩在一个口袋阵中,好比淮海战役打黄维兵团三十万,压缩在双堆集,密集炮火下冲不出去,天大雪,军少粮,黄维兵团投降。

4

什么好骗不好骗,不管什么阴谋诡计,到了决策的时候选项一点也不多。

比如说,飞夺泸定桥,都算准了,你可能要夺桥,但是蒋介石这边援军行动迟缓,守卫泸定桥的敌人也以为撤去了木板就安枕无忧。结果,在某一天的清晨起来,被勇猛的红军战士打蒙了头。

再说黄土岭战斗,山地战专家阿部规秀自以为很牛掰,看看地形,觉得可能会被伏击,就把军队分成小队分批行进。这样发现情况,后面的可以组织支援侧影。结果怎么样,该被分割的分割了,该被包围的包围了,阿部规秀很倒霉,被炮弹炸死了。但是日军的战斗素养很高,其他的人自发的收拢部队,凭借火力负隅顽抗,没有被全歼。

赵括的是典型的山地大兵团作战。这几十万人出击是如何展开的,如何部署的,不知道,只知道的结果是被切断了后路。这里类似朝鲜战争里的穿插战,实际就是被扎了口袋。赵括也是有自知之明的,在外边被人包了饺子,两面夹击,只能建垒防御,固守待援。

白起派了2万5000的部队突袭断后,又派5000骑兵去切断出击部队和营垒的通道,轻装精兵袭扰,一气呵成,而且很成功,说明赵括根本没留什么后手。几十万的部队出击啊,你不事先做好部署,几十万人动起来就乱糟糟,什么战术都别想了。那时候可没有电话电报,战场传递信息效率可低了。

固守待援,作为三军统帅的人心里没底么,是不是以为赵王家底厚还能派20万援军来解围?这个援军到底还有没有?不清楚。那你就该知道,一味的固守迟早是要被人玩完的。所以,突围宜早不宜迟。其实,很多人都不理解,曾经我也不理解。电影里,林彪就说,“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作战决策迟缓,不够坚决,往往也会带来失败。

长平之战的结尾也很戏剧,史书上说的是赵括战死,就投降了。赵括突围没有做好指挥安排么?楚云飞还说,“就是两万头猪,抓也要抓两天。”

赵括好骗么,肯定不好骗,那为什么上当了? 纸上谈兵嘛,林总打平型关还要仔细勘察地形,研究战法呢,赵括研究了么。其父就评价赵括,破赵军者必括也。

廉颇以20多万固守,秦军尚且不能攻破。赵括又带20W部队,防守更应固若金汤。古代攻城方都是要付出更多代价的。而赵括却把焦灼的态势玩成了一面倒,其能力就不要再洗了。秦国不可能花重金为自己挖一个大坑的。

5

长平一战,赵括不一定蠢,但终究是太年轻了,在老辣的白起面前,他自然不是对手。


长平之战直接决定战国后期的历史走向,关乎长平之战战略战术的文章却并不多,这使很多人对长平之战中白起为什么能围困40万军队感到疑惑,而实际上长平一战打的非常艰苦,赵军的失败,赵括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秦军的胜利,离不开白起的谋划与果决。

廉颇坚守,构筑百里长城;

战国后期的长平之战嫣然成为了秦赵争霸的战争,赵国一开始任用你廉颇为将,廉颇在几次与秦军交手都失败之后,开始建筑堡垒,防守秦军进攻,其中廉颇建立的“百里长城”是最为重要的防线。


不得不说廉颇的防守的确有一套,他将百里长城都建在山脊上,易守难攻,秦军多吃进攻都没有攻下来。但是廉颇不会想到,自己亲手督造的“百里长城”,最后会成为阻挡40万赵军回家的噩梦。

赵军40万被围困,从赵国朝堂上已经注定;

廉颇坚守不出,但持久战赵国能承受不了,所以在长平之战打了三年之后,赵国的朝廷出现了一片决战的声音,这声音的背后是秦国间谍的功劳。而赵国主战派最坚决的代表就是马服子赵括,他在朝堂上说自己能带领队伍与秦军一决生死,有信心打败秦国。


赵王面对国内经济疲惫不堪,对于赵括提出速战速决的战略非常认可,所以让赵括率领20万赵军赶赴前线,并且以赵括代替廉颇,这样赵国前线的军队一下子达到了40多万,而赵国国内几乎也没有多余兵力。

赵国决心决战,就注定了以后赵括的轻敌冒进,所以赵军的结局,从赵国朝堂上已经注定。

改守为攻,赵括集中兵力于一点;

赵括改守为攻之后,将所有的力量都集中起来,准备对秦军进行决战,其中对赵军而言,最紧要的关隘金门镇赵括也减少了防守的力量。

决战开始,赵括集中兵力出兵进攻秦国军队,白起命令秦军佯装战败溃退,赵括带领45万赵国的军队乘胜追击,一直追到秦军的营垒,但是赵国的军队无法攻破秦军的营垒。秦军退守营垒之后,赵括率领的45万大军,在丹河东西进行攻击,以求能找到秦军的破绽,但是并没有能成功。


如此同时,由于赵括将百里长城守备力量抽调,剩下的人不多,所以白起命令两路大军偷袭百里长城。

包抄后路,白起以彼之矛,攻彼之盾,围困40万赵军;

白起到达前线之后,就一直在考虑,如何包围赵军的40万大军,白起有一个大胆的想法,他想“以赵之盾,困赵之兵”,也就是利用廉颇建立的坚固防御工事——百里长城,反过来包围赵军。这是一个能利用最少兵力包围赵军的方式,但是这里面也有一个巨大的风险,那就是能否抢占赵军据守的百里长城。


赵括集中兵力出击就给了白起这样一个机会,在赵括率领40万大军进攻秦军的时候,白起命令两路大军偷袭百里长城,一路北军,由25000人组成,自丹朱岭和仙公山的中间,包抄到百里长城的后方,偷袭百里长城。一路自太行斜道,共计5000骑兵,直插金门镇。进攻百里长城的关隘故关,如此同时,绕道百里长城背后的2.5万军队,也夹击故关。

白起两路大军夹击赵军的后方,两路的人马都不多,但是都成功了,并控制故关,彻底切断赵括军队与百里长城的联系,将赵括阻挡在百里长城外面。

赵括困兽之斗,最终为自己的年前付出代价。

赵括被白起算计之后,没有立刻发现,到后来将白起又派出轻装精兵向赵军发动多次攻击,赵军数战不利想退回百里长城,这时才发现已经中计被围,所以被迫下令全军停止进攻,就地建造壁垒,转为防御,择机突围。


此时赵军主力分割成两只孤立的部队,粮草也被切断,被白起包围在赵国的百里长城、秦国的防御堡垒之间,处在一个狭小的三角地带。赵括想等待赵国派来援兵救援,而实际上赵军已经无兵可派,赵括等待的只有死亡和灭亡。

6

长平之战是由韩国上党地区归属问题而引起的秦赵两国大战,直接影响到战国走势问题。

长平之战到底赵国伤亡多少人此事有争议。一般史料记载赵军被歼45万,秦军伤亡20多万。长平之战持续3年,赵军45万是逐渐损失的,估计廉颇率领赵军20万左右,赵孝成王决定用赵括代替廉颇,由于缺粮等原因,决定釆用全线主动出击进攻战术,赵括又率25万大军奔赴长平战场。

现在查史料看不出赵国45万大军如何被消灭的,具体有多少万投降被屠杀活埋,有多少万战死疆场,(有一种观点认为赵军投降人数40万,这个观点不一定准确)只是记载赵军被包围断粮46天,赵括领敢死队突围四五次被射杀身亡,赵军投降被秦军屠杀,仅有240名年龄较小士兵被放回赵国。赵军45万大军是被白起派兵切断了退路。白起是古代打运动战、歼灭战高手。白起可能釆用战术把赵军一步步引入包围圈,赵括指挥赵军全线出击也是赵国君臣既定的策略,只是被秦军反包围。包围46天,赵国如果实力强还是可以继续增兵打破包围圈的,关键是赵军综合实力弱于秦军,所以没有了翻盘的机会。

胜是王侯,败者寇。赵军失败了,作为赵军统帅赵括有责任,但是不全面分析考虑长平之战情况而把失败原因全推给赵括,这就有失公允。赵括虽然存在不足,也不是一无是处,还是有一定水平能力的,他不会率军轻易跳进秦军包围圈的,是多种原因促使赵军被秦军包围的。

7

看了以下作者的回答,说赵括有能力,说赵括有实战经验,说历史都是骗人的云云,实在不敢苟同,还是网友@美食VS健康 评论的中肯“历史已有定论,廉颇遭离间换帅,赵括纸上谈兵,白起坑杀降卒;为什么阁下偏偏标新立异,而且引经据典,夸夸其谈,看起来也是赵括、马谡之流,纸上谈兵之辈!

当时的赵国皇帝和赵括都是年轻人,都年轻气盛,他们就不喜欢拖着,就想速战速决,急于和秦军决一死战,那么,便输了。

廉颇的据守不出是有道理的,白起领导的秦军锋芒太盛,如果过早的对上绝对占不了上风,但是秦军长途跋涉作战,战线太长,如果拖下去,绝对对赵军有利。

可是,赵括就是纸上谈兵,他就是急于想展现自己,牛皮吹得响,终究是葬送了整个赵国。或许他是有能力的,给他机会历练历练,他或许会成为一个名将,但他终究还是“年轻人”。

千年之后,我们没有亲历过当时的情况,战争是复杂的,我们也不能妄言,不然也真成了“纸上谈兵”,但正史毕竟还是值得推敲的。

8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长平之战”,秦赵两国的兵力部署、双方主帅的谋划、国内对于战争的反应,都已经清楚记录在史书当中,所以我们对赵括的评论,都是站立在“上帝视角”之下进行的。

但是身为局中人的赵括,他所做出的决定,结合当时两国的形势来看,未必就是愚蠢错误的。

下面咱们对这次战争进行一次复盘,看看赵括在其中究竟要负什么样的责任。


第一、战争性质

“长平之战”的起因是秦国攻占了韩国的野王,将韩国国土一分为二,上党郡成为一块飞地,韩国为了求得秦国罢兵,将上党郡献给秦国。

上党郡郡守冯亭不愿降秦,同上党郡的百姓谋划之后决定,把上党郡所辖的十七座城池献给赵国,以借助赵国的力量抗秦。

白给的便宜谁不要,赵孝成王欣然接受,惹怒了秦国,秦兵调转枪头开始伐赵。

虽然冯亭献城有祸水东引的意思,但赵国接收就是标准的趁火打劫了。

秦国辛辛苦苦打了一仗,眼看胜利成果到手,却被赵国摘了桃子,全国上下气愤之心可想而知,所以秦国伐赵占有民心大义。

反观赵国,趁火打劫本就输了道理,控制上党仅有两年就被秦军攻占,地盘到嘴里还没捂热乎,国内民众没有得到实际好处,所以既不占有大义也没有民心支持。

从战争性质上,赵国尚未开战便已输了三分。


第二、最高决策者的对比

长平之战时赵国最高决策者是赵孝成王,继承王位只有短短四年,一路顺风水水,没有足够的执政经验,年轻未受过挫折性格缺乏韧性。

他贪小利而轻大义,在蔺相如、赵豹明确指出占有上党郡会激怒秦国的情况下,仍然决定派兵接受,在战局不利的时候又举止失措,中了秦国反间计,临战换帅。

对战争信心不够坚定,在开战初期,赵军刚一受挫,就开始不停干预前线将领指挥,背后又派郑朱前去秦国议和。


而他的对手秦昭襄王此时已经在位四十七年,期间历经坎坷,在宣太后的阴影下隐忍四十年之后一举夺权,掌控朝政七年。

经历几十年的政治斗争他老谋深算,长期受到母亲压制锻炼出了他坚毅的性格,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未达目的不择手段。

昭襄王在廉颇坚守不出,秦军进攻受挫之时,想到的不是换将,也不是议和。而是派间谍到邯郸散布谣言,说秦国根本不把廉颇放在眼里,唯一惧怕的就是赵括。

廉颇此时已经多次无视孝成王给他下达的进攻命令,一直坚守不出。对此早已十分不满的赵孝成王,听信了谣言,将廉颇撤职换上了赵括。

在得知赵国换将之后,昭襄王立即将杀手锏白起派到前线,并且严令不准走漏消息,给赵国的坑已经挖好,就等着赵人来跳了。

从以上可以看出,秦赵两国最高元首根本就不是一个量级的对手,赵孝成王从一开始就被秦昭襄王牵着鼻子走。


第三、国家准备

长平之战开始之时,秦国树立的目标就是一举打垮赵国,可以说是当作国运之战来打,集全国之兵,最后甚至十五岁以上男丁全部征召,同时身为国君的昭襄王亲自掌管后勤,倾一国之力来打这一仗。

而赵国这边,四十五万大军前线与敌对峙,却如同儿戏一般的用年轻将领赵括,替换一名沙场老将廉颇。

战争就发生在赵国境内,本土作战的赵军居然比不上劳师远征的秦军,后勤保障都供应不上,战场一出现失利就打算派人议和。

北方还有名将李牧率领边防部队,在整个战争期间都没有被召来参战。

由此可见赵国对这场战争,整个国家都认识不足,所以国家动员是以一场局部战争来准备的。

本身秦国国力就强于赵国,又以倾国之力击其不备,所以结果可想而知。

第四、国际环境

从以上三点分析,赵国战败几乎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但在战国时期,如果操作得当,还是能够有一线生机的,那就是山东其他五国派兵来援。

这在整个战国历史上是很常见的事情,其中赵国就被救过多次。

比如,齐国孙膑指挥的“围魏救赵”、长平之战三年后秦兵包围邯郸魏国信陵君“窃符救赵”。

如果长平之战进行到关键时刻,其他国家派兵来援,那么最后谁胜谁负还真不太好说。

但在这里英明的赵孝成王又要出来背锅了,在派郑朱赴秦求和之前,虞卿就曾提醒赵王,如果派人求和,秦国盛情款待使者,会给其他国家造成两国关系缓和的假象,这样就没有国家会出兵救赵了。

赵王没有采纳,昭襄王技高一筹,果然盛情款待郑朱,成功破坏了赵国合纵挽救自己的最后机会。


给赵括留下千古骂名的这一仗,战争中国家没有准备、领导老拖后腿,对方赌上全部身家,己方却处处留有余地,后路都被堵死,外部无人来援。

长平之战后,白起曾说过:“今秦军虽破赵于长平,但伤亡者过半。”

仗最后打到这个份儿上,不能说全是赵括一人之过,而是所有的因素都注定了赵国失败,仅凭赵括一人已经无力回天。

9

不以成败论英雄,事实究竟如此?

战国时期,兵革不休。

魏齐争霸,齐的强大,魏的衰落,秦的崛起,战火逼近,势必会有一场关键性的战争——长平之战。公元前307年,赵武灵王进行了军事改革,“胡服骑射”,发展骑兵,开拓北地。赵惠文王即位后,开始整顿内政,使“民富而府库实”。前262年,秦王按“远交而进攻”的策略发兵攻韩。接着,公元前260年四月,秦和赵为争夺韩的上党郡又发生了长平之战。这些,是秦与赵之间的历史背景。

为什么赵括这么好骗,45万大军空巢而出跳进白起包围圈里,韩信,诸葛亮,用计都要败十几次丢几个城池?

首先,赵括作为一名将帅之子,具有丰富的军事理论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古往今来,都对其以纸上谈兵的标签无法改变,甚至批评他无能,赋予了他太多的悲剧性色彩,没有得到后人的一丝尊重与纪念。了解了战国时期的历史都会发现,在秦运用了“远交而进攻”的策略后,不但齐国与楚国的国力不断被削弱,而且也破坏了东方各诸侯之间合纵连横的斗争。此时,三晋中唯有赵国可与秦抗秦。秦灭巴蜀,蓝田之战,楚怀王沦为阶下囚,伊阙之战,韩魏为秦献地,无一不证明秦的强大。

那赵国与秦国之间的战争是势均力敌还是以强胜弱?

如果用我们现在人的眼光来看,赵国经过了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训练了一支具备军事素质极高的军队,他们能够在关乎国家危急存亡的时候挺身而出,为国而战,还是具备一定的军事力量。秦国经过不断地兼并战争拥有了一批能征善战的军队,更具有实践经验,但同时它有极强的的野心,它并不满足于与齐并尊为帝,它要扩张,要统一。整体来看,秦国与赵国发展的方向都是在这种战火不断的年代里拥有较强的军队,能够防御他国的入侵,这只是作为一个国家的初心。

再来看看,长平之战中秦赵两国各自派出的将军,秦派白起,赵将廉颇应战。赵国大将廉颇采取坚守的策略,面对秦军的进攻,廉颇率军在长平以逸待劳,在这种局面下双方僵持了三年,彼此并没有分出高低。而后,秦军主动改变本国的战略。在这里,就能看出秦将白起对敌人有一定的了解:他用激将的语气说廉颇只善守而不善于攻击。这样一来,赵王站在了被动的一面,他用妾室所生之子赵括代替了廉颇,接着赵括就迎来了自己一生中的第一次实战。'

赵括也算是临危受命接受了这次派遣,然而他也一反前辈廉颇的战略,转守为攻,主动进攻,他的进攻并不是逞一时之强,他在战略上与秦军有些许相似,都是谋略在切断对方后路的基础上,一举歼灭敌军。然而,赵括时运不济,秦将白起的佯败,使赵括很难突破敌方防线,最终被包围在秦军堡垒。据史书记载,赵军被包围的四十多天里,没有粮食供给,他们依然没有轻易投降,不断寻找出路,尝试突围,肩负着神圣使命的赵括,既要稳定军心,又要以身作则,在包围圈里找出救命稻草。

由此可以看出,赵括并非纸上谈兵,他能够在无供给,无支援的情况下坚持四十多天,应该能够证明理论的重要性,证明他卓越的的军事才能。结果却是赵军大败,赵括也在战争中死去,那四十多万战士也因此丧命。

总结:要以成败论英雄,那么和平年代的战士都不能称之为英雄吗?赵括的失败,或许是其中更多因素影响的结果,简简单单以其作战失败就定义他未免也有些牵强,毕竟,俗话说“失败乃兵家常事”。换个结局,要是秦败,后人又争先铭记赵括吧。

10

没粮了,弹尽粮绝了,死守就只会饿死,赌一把咯,结果赌输了,当时情况,赵军都没叛乱,说明赵括还是治兵有方的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