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战国时期有这样一位高人,他不与世人来往,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但兵法家尊他为圣人,纵横家尊他为始祖,算命占卜尊他为祖师爷,道教将他与老子同列,不仅如此,他教出来的学生都成了国家的二把手,出将入相,呼风唤雨,左右了战国乱世的政局,被称为史上最牛的老师,这位老师就是鬼谷子。


鬼谷子一生只收了四个弟子,但个个都牛逼哄哄,都是大大大奇才,武可安邦,文能治国,史称鬼谷四友,他们分别是:孙膑、庞涓、苏秦和张仪,这四人虽说一个比一个的名气大,都功成名就,但他们几乎都不得善终。


孙膑,郁郁而终

孙膑是鬼谷子的学生,也是庞涓的师弟,因为当时学的要比庞涓好,在下山之后被庞涓骗到了魏国,被魏惠王任命为将军,也许最初庞涓邀请孙膑来魏国是一番好意,但是后来庞涓嫉妒孙膑的才华比自己更强又担心自己没用处被淘汰,害怕自己地位不保,于是就设计将孙膑的双腿给砍掉,使得孙膑成为了一个残疾,还将孙膑关进猪圈变成活死人。


后来孙膑想尽办法逃到了齐国,并且在桂陵之战、马陵之战两次打败庞涓还杀了他,可惜的是后来孙膑却受到了齐王的猜忌,无奈他选择了隐居,郁郁寡欢,最后病死于隐居地,但也有人说孙膑是被杀的,反正他是惨死的。
孙膑作为齐国的军事家,两次击败魏国帮助齐国成就霸业,虽被同门庞涓陷害,被挖去膝盖,但身残志坚的孙膑还是顺利的报仇雪恨。

庞涓,乱箭射死

庞涓是战国时期的名将,在鬼谷子门下学习兵法,下山后就加入了列国中实力最强的魏国,作为战国公认的兵家大才,在被魏惠王提拔之后,庞涓对军队进行整顿,训练出了一支精锐部队,打败了凶悍的秦国军队,但是在桂陵之战输给了同门师弟孙膑到马陵之战时更是被孙膑设计被射成了刺猬。


苏秦,被人暗杀,或者是被车裂

是春秋战国时期最有名的纵横家、外交家、谋略家,他不属于任何一国,但他却佩挂燕、赵、魏、韩、楚、齐六国相印,主张合纵抗秦,他说服六国联合起来对抗强大的秦国。


但其实苏秦真正的主子是燕国,他在齐国做间谍,将当时原本强大到跟秦国比肩的齐国一步步带入深渊,尤其是苏秦让齐国吞并宋国,从而招致了其他六国的征伐,苏秦的举动遭到了齐国士大夫的憎恨,便雇杀手将苏秦暗杀了,也有的人说是被齐王处于车裂而死的。

张仪,下场最好的一个

张仪和苏秦同为鬼谷子的高徒,但却是冤家对头,苏秦主张合纵抗秦,而张仪作为秦国的丞相,他主张的是连横,专门破解苏秦的合纵,他游说、离间、瓦解各诸侯国,最终使秦国能各个击破,为秦国一统天下打下了基础。


张仪帮助秦惠文王使得秦国迅速崛起,逐渐强大起来,而秦武王上台后却过河拆桥,嫌弃并赶走了张仪,张仪不得已只好去了魏国,面对人生的大起大落,他无比的惆怅,情绪低落,不到一年就去世了。
四人分侍不同君主,互相敌对,他们做不到无为,而是做有为,做有为在同一国家,有时呈现不了,只能在不同国家,这势必就会引起争斗,这么厉害的人所引发的战争必然都是大的战争,因此他们不得善终就很正常,因为间接死于他们这些兵家之手的人实在太多了,他们就是作孽。







最佳贡献者
2

鬼谷子原名王诩,道号玄微子,是战国时期最显赫的人物,他额头长有四颗肉瘤据说这是28星宿中的“鬼宿”之相,自古以来人们都尊称鬼谷子为纵横家的开山鼻祖,兵法谋略的集大成者,由于他退隐后隐居的地方叫鬼谷,所以自称为鬼谷子!

鬼谷子虽然退隐,但是他的弟子遍布天下,最著名的就是他培养的战国时期纵横家苏秦,张仪和军事家孙膑,庞涓。

苏秦!

苏秦在鬼谷子门下学习的是纵横之术,出师下山后曾周游列国,凭借自己三寸不烂之舌,挂上了六国相印。为抵抗强大的秦国,苏秦向六国提出合纵,让六国联合起来共同抵抗秦国,他的这种策略最终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后来苏秦在齐国被指证为间谍,最终被车裂而死!

张仪!

张仪也在鬼谷子门下学习纵横之术,跟苏秦是师兄弟,张仪下山后投靠到了秦国并挂了秦国相印,为了破坏苏秦的合纵之策,张仪运用了连横之术,使各国纷纷由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让秦国越来越强大,也为秦国后来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来张仪在秦国逐渐强大后,选择急流永退最终得以善终!

孙膑!

孙膑是鬼谷子门下弟子,在鬼谷子门下学习军事谋略,孙膑比较聪明深受鬼谷子喜爱,从而遭到庞涓的妒忌,两人下山后同时投靠了魏国,然而“一山不容二虎”最终孙膑被庞涓迫害,遭受了膑刑落下残疾。后来孙膑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到了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孙膑在功成名就后学习其师父鬼谷子隐退,最后无疾而终!

庞涓!

庞涓也是鬼谷子门下弟子,是孙膑师兄,他学成之后一直为魏国效力,凭着过硬的军事本领,他曾率领军队打败过凶猛的秦国,还曾率兵将赵国击败,使赵国失去了霸权资本,而庞涓最终在马陵之战时被孙膑使计射杀!

当然,鬼谷子的弟子还远不止他们四人,像商鞅,毛遂,范蠡等战国时期的名人据说都是他的弟子!

喜欢请关注点赞,共同探讨!

3

有句话叫名师出高徒,徒弟厉害不厉害,师父很关键。

鬼谷子就是个极为厉害的师父,他半人半仙,神龙见首不见尾,谁也不知道他长什么样,谁也不知道他活了多大岁数,谁也不知道他有多少本事。

鬼谷子就是一个谜!


鬼谷子一生收了很多徒弟,有多少呢?500多名,就算50人一个班,这也要分10个班,真纳闷了,这么多班级,鬼谷子一个老师怎么教的过来呀!

不过倒是能收不少学费,一个学生一年1000的话,这一年就是50万,可以了!

这些徒弟当中,颇有名气的有:

苏秦、张仪、孙膑、庞涓、商鞅、李斯、吕不韦、白起、李牧、王翦、徐福、毛遂、范蠡、甘茂、乐毅、魏昂、茅蒙、要离、范雎、猗顿、田穰苴、蔡泽、邹忌等等。

鬼谷子的这些弟子当中,排名前四位的是苏秦、张仪、孙膑、庞涓,这四位同门师兄弟,按理说应该相亲相爱,情同手足才对,但他们不一样,他们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苏秦和张仪是对手,孙膑和庞涓是仇人。

先说苏秦。


苏秦是第一个学成下山的,本来信心满满,准备大展身手的,可是到了秦国见到秦惠王,提出他的“连横”诈骗术之后,秦惠王就回答了一个字“滚!”

苏秦滚回家了,到了家里,全家人都没给好脸色,老婆嫌他没用,晚上不让他碰一下;嫂子做饭都不做他的;父母一见到他,就铁青个脸。

苏秦深切体会到了世间的悲凉,亲情的冷漠,人情的复杂,不过他没有上吊自杀,而是选择另外一条励志的路!

头悬梁,锥刺股!

看来鬼谷子教的东西没啥用,1000一年的学费算是白瞎了!

三年之后,苏秦终于学成了,他卷土重来,这次他不搞“连横”了,而是搞“合纵”,这次他成功了,一跃成为六国名誉宰相,脖子上挂着六国丞相大印,好不威风!


这次,苏秦扬眉吐气,终于可以衣锦还乡了!

亲人的态度也来了个180度大转变!

父母出城三十里迎接,妻子不敢看他,只敢“侧目而视”,那个可恨的嫂子,更是“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

这到底是怎样的一家人啊!趋炎附势,卑躬屈膝,极尽谄媚,狗眼看人低……

苏秦生活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又能好到哪里去呢?

果不其然!

苏秦果断地抛弃了糟糠之妻,后又与燕国太后私通,为了购买车马,甚至卖掉了父亲苦心经营的良田。

这样的人能有好下场吗?没有!

苏秦结局是身败名裂,被五马分尸而死。

再说张仪。


张仪是第二个下山的徒弟,当年他去投奔苏秦,结果被苏秦当做下人一般呼来喝去,百般羞辱,张仪实在受不了了,就跑去秦国了。

为了赌这口气,张仪故意与苏秦反着来,你不是搞合纵嘛,那我就搞连横,结果张仪也成功了!

不过张仪还是挺讲究的,他让人转告大师兄,只要兄弟我在秦国一天,便不会派兵攻打赵国,当时苏秦在赵国,张仪果然没有食言。

最后,张仪急流勇退,舍弃高官厚禄,携结发妻子归隐山林,最后得以善终。

孙膑


孙膑大家比较熟悉了,他与庞涓相恨相杀,同门相残,真心丢了鬼谷子的老脸。

不过,孙膑结局挺好的,急流勇退之后,归隐山林,潜心修书,最后写成了《孙膑兵法》。

庞涓

马陵之战,庞涓被孙膑打败,自刎而死!

4

  问题:为何鬼谷子的四大弟子皆不得善终?

  首先鬼谷子的弟子众多,入世被世人认可的有四个孙膑、庞涓、苏秦、张仪。

  至于他们为何都不得善终,其实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人性。

  ①首先是孙膑,因擅长兵法遭到同门庞涓的嫉妒,正是这种嫉妒让庞涓迷失心智,竟捏造罪名,将孙膑处以膑刑和黥刑,将孙膑活生生地整成了残疾人。

  ②庞涓是被乱箭射死,他的死就有些咎由自取了。若不他的嫉妒,怎会残害同门,逼得孙膑伏击在马陵道,将他乱箭射死。

  ③苏秦曾六国拜相、荣归故里。只可惜苏秦也难逃凡俗,竟私通燕易王的母亲,害怕被杀害便去了齐国。这时又轮到人性的嫉妒上场了,齐国众大夫为了争宠,便派人刺死了苏秦。

  ④张仪,就比较出名了。多次戏弄楚怀王,屈原也因此沉江。奈何张仪纵有雄辩之才,也躲不过众大臣的中伤,因为担心被秦武王杀害,设计重返魏国,郁郁而终。

  【纵观这四人,哪一个不是经天纬地之才,只可惜皆败于人性。】





5

趣谈答案:所有的问题都只出在一个人身上,这个人就是鬼谷子,因为鬼谷子理论是一个体系,这个体系讲究的就是丛林战争。

倒霉的商鞅

既然题主说到了鬼谷子的四大弟子不得善终,我们就得举出几个例子来看看鬼谷子的所有弟子是怎样倒霉的以及怎样落魄的。

按理来说商鞅非常的不错,也非常的优秀,商鞅变法,尽管动了秦国绝大多数人的奶酪,但是让秦国短时间之内强大起来了。

请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变化都是富有成效的,绝大多数变法都会失败,比如光绪皇帝的变法,比如王安石变法。为什么会失败呢?第一你没有强有力的手段,第二变法必然会触及到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而这部分人会反扑,会拼尽全力不让你变法。

但是商鞅变法成功了,不得不说是个另类,变法成功的所以很开心,怀顾四周天下已经难逢敌手,不久之后就死掉了。

是不是感情线突兀的比较厉害?为什么呢?因为商鞅变法得罪了太多的人,而得罪了这些人,他根本没有办法应对。

倒霉的白起

白起是谁呢?我不说大家都能够知道对不对,在攻克赵国行军作战的时候坑杀了赵国40万的士兵。

如果说那一战让白起一战成名的话,那么纵观整个春秋战国时期的所有战争,就会发现白起起到的作用,其他人永远无法代替。

因为根据不完全数据记录,白起一共屠戮了多少人呢?我们没有办法作出具体数据,但是可以用一个比例来看:春秋战国时期战死的所有将士,所有的士兵当中有一半是和白起有关的。

这么一想白起简直就是一个大型的人肉屠场,而白起不但杀降兵,不但杀将军,简单来讲,凡是与秦国不同心的,凡是与秦国不同路的,该杀都杀光了。

可就这样的一个人物,最终竟然被逼到了自杀的状态。

倒霉的吕不韦

吕不韦按理来说是最倒霉的,为什么呢?因为他曾经通过年轻的时候一次政治投机,眨眼之间变成了整个秦国的丞相。

而且吕不韦当的丞相跟其他人当的丞相截然不同,吕不韦当丞相的时候,除了皇帝之外没有任何人敢威胁他,为什么呢?因为他曾经是皇帝的父亲的救命恩人。

但是没有想到吕不韦在身居高位、手握重权的同时,引来了皇帝的妒忌,也顺带着把自己也折腾死了。

鬼谷子的绝学

我们不得不承认鬼谷子非常优秀,眨眼之间能够培育出500个弟子来,而且他所培育出来的这些弟子绝大多数都成为了那个年代的顶尖人才。

但是大家也发现了,绝大多数顶尖人才都没有得到善终,比如白起,比如商鞅,比如吕不韦,这些人最终都没有落到个好下场。

原因很简单,因为鬼谷子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鬼谷子的战略体系就是丛林法则,:你强你有理,你弱你无理。如何把强变弱,如何把弱变强,中间所参与到的屠戮,血腥镇压等等手段全都是鬼谷子教授给弟子的。

换句话来说,我们来看看商鞅:商鞅变法剥削了绝大多数贵族的利益,白起残酷的杀戮了绝大多数其他国家的人,至于吕不韦更是权倾天下,几乎除了皇帝之外,他谁都不看在眼里。

同样的道理我们可以逆推一下,正是因为鬼谷子知道的东西太多,正是因为鬼谷子交给自己的弟子的东西太多,让这些弟子们全都身居高位,这些弟子身居高位就会生成一个体系,就会形成一个脉络。而这个脉络是以不让他人崛起,占据他人生存空间,作为最终结果。

如果我们用一个成语来描述的话,那就是:身居高位风必摧之,这些弟子之所以受到了摧残,是因为他们站的位置太高了。

欢迎大家关注@趣谈唐宋元明清 ,历史研究者,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每日分享新鲜历史冷知识,解决历史趣问题,爱你们!

6

鬼谷子有四大弟子:孙膑、庞涓、苏秦、张仪

鬼谷子,是战国时代不出世的高人,相传鬼谷子额头上有四颗肉痣,成鬼宿之象,他常年隐居在云梦山鬼谷之中,所以以鬼谷先生自居,世人皆称之为鬼谷子。鬼谷子拥有通天彻地之智慧,能将天下局势纳入自己的棋局之内,而他的弟子们则是一个个棋子,出将入相,耀眼列国,推动了那一段历史的走向,这种旷古绝今的谋略,被后世尊称为“谋圣”。

鬼谷子门人众多,诸如白起、商鞅、王翦、李牧、乐毅等等,相传都是他的弟子,他们或学兵法,或学纵横,或学占卜,或学道派,各自在自己领域,都有出色的建树和轰烈的事迹,而在众多弟子中,当属四大弟子的知名度最高。

孙膑——惨遭膑刑

孙膑是孙武的后代,他惨遭膑刑,完全拜庞涓所赐。

孙膑、庞涓是师兄弟,一起在鬼谷子门下学习军事谋略,孙膑比较聪明,深受师父的喜爱,因此庞涓比较嫉妒。后来二人学成后下山,来到了魏国。孙膑的才华得以展现,魏惠王比较器重孙膑,为了试探孙膑的才能,命孙、庞二人当场演练阵法,结果孙膑优胜。庞涓因嫉生恨,策划了系列阴谋,来诬陷孙膑,导致孙膑最终被处以膑刑,一双膝盖被挖掉,成了半身不遂的废人,又被扔进猪圈。

后来孙膑明白了是庞涓害他,就装疯卖傻,躲过了一劫,又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到了齐国。到齐国后,孙膑在“田忌赛马”上大放光彩,因此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田忌、孙膑后来两次大败庞涓,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中取得大捷。

孙膑最后受到齐威王的猜忌,因此心灰意冷,于是退隐山林,最后无疾而终。

庞涓——乱箭射死

庞涓陷害孙膑后,在魏国登台拜将,无比显耀。我们简略点,只说庞涓之死。

庞涓攻击韩国,韩国弱小,抵挡不住。韩国在五战五败后,向齐国求救,齐威王派遣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援助韩国。孙膑用“围魏救赵”的战术,直接袭击魏国首都,庞涓只好从韩国火速撤军,来迎击孙膑。孙膑于是命令撤军,用“增兵减灶”的计策引诱庞涓上当,果然庞涓得意忘形之下,大笑道“齐军果然和大家相传的一样怯懦,进入魏国才三天,他们的士兵就已经逃跑了一大半。”庞涓丢下步兵,带领精锐骑兵,突发猛进去追击齐军。孙膑在道路狭窄、峻隘险阻的马陵道两边埋伏了一万弓箭手,又命令士兵砍去道旁大树的树皮,在白木上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天黑以后,庞涓果然快马加鞭来到了马陵道,当隐约见到白木上写着字,就命令军士点火查看。刚看清楚写的什么内容,埋伏好的齐军忽然万箭齐发,魏军大乱。

庞涓自知中计,败局已定,于是拔剑自刎而死。

苏秦——惨遭车裂

苏秦、张仪都是学的纵横之术。苏秦在燕国,挖到了人生抱负的第一桶金,他向燕文侯分析了燕国与赵国的相依之势,指出了燕国的战略错误,最后建议燕文侯“合纵”赵国,结为一体。燕文侯认为苏秦的主张很有道理,竟然允诺给苏秦,如果能以合纵之计维持燕国安定“愿举国相报”。然后派遣苏秦游说赵国,自此以后,苏秦开启了开挂人生,周游列国,凭借智慧和口才,最终兼佩六国相印,使秦国不敢无端生事,十五年不敢出兵函谷关。

苏秦之死,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苏秦遭到了齐国士大夫的憎恨,被买凶刺杀,还有一种说法是,苏秦在齐国被陷害为间谍,最终被处于车裂而死。

张仪——得以善终

张仪曾久久不得志,辗转难安。苏秦在赵国得到厚待后,地位尊贵,于是派人叫来尚未得志的张仪,张仪以为苏秦会资助他、推举他,结果苏群当众羞辱了他一番,张仪暗暗发誓,一定要还以颜色,于是去投奔对赵国有威胁的秦国。苏秦暗中派人自助张仪,帮他顺利到达秦国,又托人帮他见到了秦惠王。秦惠王十分欣赏张仪,用张仪为客卿,与他共商攻打各国诸侯的大计。直到此时,才有人告诉他,这一切都是苏秦在暗中帮忙,而苏秦之所以当众羞辱他,是为了激发他的斗志。张仪连连感叹,声称自己不如苏秦高明,并许诺不去攻打赵国。

张仪后来被秦惠王封为相国,奉命出使游说各国。张仪主张“横”,以“横”破“纵”,破了苏秦的“纵”,促使各国亲善秦国。

秦惠王死后,秦武王继位。秦武王对张仪不是很感冒。张仪最后完全失去重新,于是出逃魏国,并且又在魏国担任了相国,直到第二年去世。

不得不说,张仪是师兄弟四人中结局最圆满的一个。

7

在春秋战国的“九流十家”之中,鬼谷子所开创的“纵横家”可以说是独树一帜。相传鬼谷子这位世外高人尽管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但是手下的4位弟子却都成为了战国时期的重要人物,甚至可以说左右了战国的战争局势,这4位弟子分别就是孙膑、庞涓、苏秦和张仪,但是如果我们研究过他们的命运就会发现,他们几乎都不得善终,那么纵横家为何如此难混呢?要想了解这个问题,我们就得从鬼谷子的这4位高徒讲起。

首先我们来说孙膑,作为鬼谷子门徒之中兵法成就最高的一位,他的命运却十分不幸,因为他的才能受到了同门师兄庞涓的嫉妒。当初,孙膑和庞涓一起在魏国,孙膑的才能要远远高于庞涓,于是庞涓就设下陷阱,将孙膑的膝盖骨挖掉,使得孙膑后半生只能和轮椅相伴。后来,孙膑受尽磨难逃到了齐国,相继指挥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将庞涓打得落花流水,并且逼迫庞涓在马陵之战中自杀,虽然说也算是报了当年的一箭之仇,但是很快,孙膑也遭到了齐王的猜忌,只能辞官归隐,最后郁郁而终。

而他的师兄庞涓就更是一个悲剧了。虽然他的能力不如孙膑,但是如果他能够在魏国老老实实发展的话,他未来的前途也不会比孙膑差。然而可惜的是,愤怒和妒忌的火焰彻底烧毁了他的理智,在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中,他都被那个失去了双腿的孙膑狠狠戏弄了一番,最后在马陵之战失败后拔剑自刎,临死前还愤愤不平地说道:“遂成竖子之名!”

而鬼谷子的两位擅长“合纵连横”的说客苏秦和张横,他们的下场也是令人唏嘘。苏秦是“合纵”战略的支持者,主张其余六国联合起来一起攻打秦国,甚至还让秦国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但是后来,苏秦在齐国做间谍的时候遭到了齐国士大夫的憎恨,被刺客暗杀,临死之前,苏秦让齐王把自己的尸体车裂,这样才能够找到杀害自己的凶手。齐王按照他的说法去做,果然抓住了杀害刺客的凶手。

而支持“连横”战略的张仪也不好过。作为苏秦的死对头,张仪前往游说各国,将苏秦的六国联盟全部瓦解,秦国在秦惠文王的治理之下逐渐强大起来。然而秦惠文王去世之后,秦武王即位,他和张仪之间的关系本来就不好,其他诸侯国听说这个消息之后也纷纷背叛连横战略。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张仪劝说秦武王将自己送到魏国当宰相,充当引诱齐国军队的诱饵。结果张仪担任宰相不到一年,就在失意之中去世。综上所述,纵横家所擅长的是阴谋诡计,比起刺客来说更是一个不能失败的行业,一旦他们失势,就会遭到身败名裂的下场。

8

谢谢邀请。更换了一个浏览器,登录问答电脑版终于实现了,开心一下。字数多的时候,电脑版的优势是爪机不能比较的。“言归正传”,说说这个“善终”。


一、什么是善终

1、百度”善终“,如上图。善终三解。一是善始善终,二是办好丧礼,三是正常死亡,不死于刑戮或者意外的灾祸。联系答题的题目,显然题主说的是第三个:不死于刑戮或者意外的灾祸。

2、善终,是春秋笔法之下的、中国史书的一个重要特征,一个儒家衡量人物成功失败的标准。最典型的有二。善终的典范范蠡,不得善终的典型商鞅。


二、先看范蠡

范蠡,自号陶朱公,是自诩经商有道,赚钱有成。被称之为南阳商圣、文财神。不过这些本题讨论无关。说过就过了。无须讨论。跟本答题相关的,是范蠡从政的经历。

范蠡和文种都来自楚国,并且之前就认识。因不满当时楚国政治黑暗、非贵族不得入仕,两人一起投奔越国,辅佐越国勾践。传说,正是范蠡和文种的投奔,越王勾践才得以复仇,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我相信是众所周知,无需赘述的。然而,灭吴复仇之后,范蠡选择了悄然隐退(未进越王勾践许可,甚至是瞒着越王勾践的),原因却是著名的”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而文种选择留下来,结果也真的被越王勾践杀死,遭遇了”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综合看来,越王勾践是一个”鸟尽弓藏、兔死狗烹“,屠杀功臣的。范蠡是因自己的功劳被迫隐退。文种没眼色,死于”鸟尽弓藏、兔死狗烹“。这三者,有哪一个结果是可以作为人身奋斗目标的嘛?

若范蠡奋斗的结果,就是被迫逃离自己帮助建立的国家,这也算善终的话。哪文种最终被越王勾践杀死,算不算善终?请注意:范蠡和文种的区别,仅仅是范蠡及时逃脱了。难道儒家的善终就是及时逃命?


三、后看商鞅

(本图来自《大秦帝国-裂变》截图)

PS:王志飞饰演的商鞅,在这幅图片上显示的是傲滋滋的样子。我喜欢这副傲滋滋的样子。

车裂商鞅,从《史记商君列传》记载的相关内容来说,比较靠谱。先贴上史记原文。

後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去之魏。魏人怨其欺公子卬而破魏师,弗受。商君欲之他国。魏人曰:“商君,秦之贼。秦彊而贼入魏,弗归,不可。”遂内秦。商君既复入秦,走商邑,与其徒属发邑兵北出击郑。秦发兵攻商君,杀之於郑黾池。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1、【後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众所周知,商鞅变法是秦孝公赢渠梁和商君卫鞅联手的杰作。在孙皓晖先生的《大秦帝国》一书中,秦孝公与商鞅的关系被形容为“青山松柏”,青山是松柏的根基,松柏让青山充满活力和生机。这句後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应征了这一点。商鞅之死,是秦孝公赢渠梁死后的事。赢渠梁没有辜负商鞅。

2、【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只是“欲反”,也就是想反叛,商鞅就逃亡了?难道强如商鞅这样的千古人物,连动机论不能成为证据,没有证据无法刑法的简单道理都不懂?

3、【“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这是历史上儒家吐槽商鞅变法的一个著名点:商鞅制订的法律,结果商鞅自己被法律约束,以至于住宿都没人接收。我勒个去。难道在儒家的逻辑里,儒家若制订一条故意杀人者执行死刑的法律条款,儒家从此就可以随便杀人,怎么都不算犯罪?

4、【魏人怨其欺公子卬而破魏师】魏国因公子卬被商鞅欺骗的事,仇恨商鞅。这个可以理解。但是,魏国人这么痛恨商鞅,为啥不把商鞅抓起来献给秦国?仅仅是拒绝商鞅入境。这句《史记》记载,是想说明魏国人都是蠢猪嘛?

5、【商君既复入秦,走商邑,与其徒属发邑兵北出击郑】。商鞅叛逃到秦魏边境,这本身就是对商於百姓的抛弃和背叛。叛逃不成功居然回来找商於百姓一起反叛,商於百姓还跟着商鞅走。商於的百姓都是白痴嘛?

6、【秦发兵攻商君,杀之於郑黾池】,不是一直说车裂商鞅的嘛,怎么是在黾池就杀死了商鞅?难道车裂的仅仅是商鞅的尸体?

7、【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秦惠王赢驷对商鞅的仇恨是足够大了,以至于尸体都不肯放过,还有五马分尸。

8、【遂灭商君之家】,我勒个去。谋反原本就是诛族大罪,秦惠王赢驷又是足够仇恨商鞅了。怎么着也是灭九族啊,灭三族、灭族都跟五马分尸不匹配。怎么结果仅仅是灭家,这也太轻了吧?按这个记载,秦惠王赢驷分明就是一个精神分裂症患者,治国跟儿戏一般。面对商鞅,刚刚还是苦大仇深,一转脸就爱意泛滥?

结论:要么是司马迁先生是个弱智的精神病,要么是《史记》被春秋笔法篡改成了一个精神病。一段商鞅之死,怎么着也不能写出这么多漏洞啊。太吓人了。


四、再说商鞅

商鞅被杀并被五马分尸,肉体上看是足够惨的。但是,人之所以是人而区分于其他动物,根本在于思想。商鞅是必然会死的,活到80、活到100还是会死。即便活成范蠡哪样,最终还不是死嘛?肉体是不可能永存的。以寿命长短论,“千年王八万年龟”摆在这里,活不过百年的大多数人,活一生岂不都是耻辱?

商鞅变法20年,让一个穷弱的、面临被列强瓜分的秦国,变成一个强悍的秦国。商鞅虽死,但商鞅法治被秦国“奋六世之余烈”的秦王们坚持了150年,最终在秦始皇手中实现了“兼并六国、统一华夏”。在商鞅统一度量衡的基础上,秦始皇发扬光大,统一文字、统一车轨、统一度量衡等等,并创立了中央集权郡县制的政治制度,而这个制度又被后世历朝历代继承了2000多年(皆秦政也)。中华作为一个国家也好、作为一个民族(中华民族)也好,可谓处处能见到商鞅变法、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影子。商鞅作为一个人,活到这份上,还有什么遗憾嘛?


五、再说儒家善终

承一。善终的标准是“不死于刑戮或者意外的灾祸”,也就是无病无灾的老死了。按这个标准,有很多人都是不符合的。

敬职敬业,为事业奋斗终身的,一旦生病就不是善终?

为理想,抛头颅洒热血的,都不是善终?

面对异族入侵,崇尚“有限反击”的中华民族,历史上不知道打过多少仗。战场上牺牲的都不是善终?

人作为大自然的一部分,难免遭受天灾天祸。死于天灾天祸的,都不是善终?

。。。。。。

所以:儒家的善终是一个混蛋逻辑。以儒家善终作为立身准则,一旦碰到异族入侵的战争,当汉奸才是唯一的选择。


我想用伟人的两句诗结尾。作为一个国家也好,作为一个民族也好,必须有这样的冲天豪气!

9

鬼谷子教给徒弟们的是纵横之术,也是权谋之术,为说服对方不择手段,极尽阴险。俗话说:常在河边走,没有不湿鞋的。再加上可怕的人性,所以都没得善终。

一、“伴君如伴虎”,用你的时候,你是宝;用不着的时候,就是垃圾。正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这也是鬼谷子一生不出山的原因。

二、中国人一向不能见别人比自己能力强,特别是同门师兄之间,必须是你死我活。孙膑与庞涓同门相残就是一个鲜活的例子。

而意见相左的苏秦与张仪,一个主张联六国抗秦,一个却联六国亲秦。这两位无间道高手最终没一个有好下场。正应了那句话:出来混,总归要还的。

古云:枪打出头鸟,路边有冷风。这几位靠纵横之术在各国间游走,他们的舌头一言能兴邦,一语能亡国,那可是出尽风头。孰不知有多少双仇恨的眼睛在盯着他们。

所以做人要低调,没错。

10

鬼谷子的四大弟子:庞涓、孙膑、苏秦、张仪

庞涓心胸狭隘嫉妒残害同门孙膑,苏秦主张合纵抗秦,直接阻止了六国的互相伤害,间接阻止庞涓和孙膑的仇视,而张仪主张连横亲秦,破了苏秦的合纵之术,导致六国互相猜疑,给秦国创造了一统天下的机会!庞涓输给了孙膑,而孙膑输给了苏秦,苏秦最后输给了张仪,兄弟四人的不和睦,最终造成了他们四人的结局。

如果四人共同辅佐一个国家,那将是多么的可歌可赞!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