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微信发语音这种行为,为什么会有人讨厌?

微信发语音这种行为,为什么会有人讨厌?

2020-07-21 06:27阅读(64)

微信发语音这种行为,为什么会有人讨厌?:因为:不!方!便!刚开始微信可以发语音的时候,大家都感到好奇、新鲜!所以喜欢发语音。慢慢的新鲜劲儿过了,就发现

1

因为:不!方!便!

刚开始微信可以发语音的时候,大家都感到好奇、新鲜!

所以喜欢发语音。

慢慢的新鲜劲儿过了,就发现一些弊端了。

1:步骤多;

普通短信的话,看一眼就知道内容了。微信文字版也是如此。

如果是语音:你需要点那个对话框才能听。


2:声音不好调节;

有的时候音量没调好,听第一遍听不见,还得调节音量再听一遍。


3:扬声、听筒切换模式太过尴尬;

靠近耳朵是听筒,平放是扬声。谁设计的这个模式,有够令人抓狂!

相信大家有这样的场景:一段语音,放耳边听。什么?没听清!然后放平想调音量。“哇啦哇啦哇啦…………”不想让别人听到的全都公放出来了。

只能默念:哔~~~~(被消音了)


4:不方便听;

开车呢啊(或者坐车呢),哇啦啦的语音,是放耳边还是公放出来啊。不好选择啊。一句话能解决的事非得发个语音?最可恨的是那种一到三秒的。因为周遭环境太吵 ,好不容易听到说的是什么了,结果是个:好的~~~

好你妹!

亲,这种情况发表情都可以啊~发什么语音~~~


而且,最近越来越有一种:在路边和别人发语音的时候,觉得自己像个保安。

“洞1洞1,我是洞2,我这里一切正常,over!”


以上。

总结一句:能发字的,尽量别bibi~多谢!

2

我来说一下我为什么讨厌别人发语音。。。

发文字我直接就能看到他说的话一下子就能了解对方的想法,发语音我有时候还要伸手点开,点开以后说不定不喜欢对方的声音,不喜欢对方的语气,或者不喜欢对方的口音。。。。

有些人说话口齿不清,有些人语速过快,有些人说话拖拖拉拉,有些人说话嗲的要命。。。。

像我这种宅,有时候就喜欢一个人缩起来安安静静聊个天。。。如果他们全都发语音,我是一个人打字回复呢还是和他们一样用语音。。。。(> 我个人不喜欢多说话。。。<)

3



首先,对于微信语音消息,如果发送者说了60秒的内容,那么,对于接听一方,也需要花费60秒的时间去聆听。但是,如果是文字信息的话,可能发送者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不过对于接收者来说,一般只需要看几秒钟就可以了。同时,对于很多微信用户,之所以讨厌微信发语音,主要是因为有些用户喜欢一下子发个6、7条语音消息,这促使接收一方面很难直接找到重点信息,也是对时间的浪费。

其次,在公交、地铁等公共场合,嘈杂的环境,也不适合发微信语音或者接收微信语音。同时,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微信逐渐和我们的工作融为一体。对于很多上班族,在工作的时候可能会使用PC端的微信。不过,如果是在PC端接收到语音消息,很多用户还是得无奈的拿出来手机→解锁屏幕→等待微信加载完新的对话→找到你的对话框→点击语音→拿起智能手机来收听。毕竟,有些语音消息不适合用电脑音响放出来听,而且也容易影响到办公室的其他人。

最后,当然,语音有它方便的地方,比如有些年龄大的老人只能学会发语音,这是特殊情况,完全可以理解。但是,对于微信等移动互联网社交应用,用文字与人交流更能体现对对方的尊重。特别是在工作时间段,像一些涉及工作的事情,或比较重要的内容,还是建议使用文字表达。音频流暂停的成本更高,不像看文字,可以随时停下来。

4

如果你看过 Discovery 的纪录片《微信改变中国》,应该对其中介绍语音功能的镜头有印象。

是的,微信语音消息开发的初衷,就是为了弥补中文输入缓慢的缺陷。它确实让信息发送者方便了不少,甚至让熟人之间亲密感提升。不过在职场工作中,它却未必是一个好的选择,常常使用语音消息,甚至很可能被认为是一种很自私的表现。

壹|你浪费了对方的宝贵时间

中文文字输入缓慢,但表达效率极高,正如中英文的图书,中译本总是更薄一些一样。

所以同样的一段微信信息,你输入文字的时间较长,但对方理解的速度更快;你录入语音的时间较短,但对方的理解时间大幅增加——于是你为了自己的便利,浪费了对方宝贵的时间。

“方便自己麻烦别人”是语音消息的事实,无论你的上级还是同事,都不太会喜欢和这样自私的人共事。

其次,现在办公室里,很多职员是使用微信桌面版工作的。要知道大多数公司里的标配电脑并不设置功放,在电脑中收到微信消息后,语音无法点击收听。其实哪怕有功放功能,职场人也不愿意点击功放,因为语音内容无法预判,直接播放这既干扰他人又暴露隐私。

于是理所当然,我必须拿出手机→解锁屏幕→等待微信加载完新的对话→找到你的对话框→点击语音→拿起手机收听……

可见这会给他人带来多大的麻烦。

贰|语音消息的正式性不足

当你张嘴时,你总有一些口语习惯会不假思索地带入。你或许明明在谈论一件重要的公事,需要简洁高效地传达,但是口语往往会导致同样的内容用更长的时间才能说完。

而且使用语音,就不如文字输入有足够的时间推敲,一些措辞的失误或者表达的不畅甚至可能造成误解。虽然微信拥有撤回的功能,但是「撤回」在工作交流尤其面对客户时,恐怕是一项更没有礼貌的操作。

叁|语音消息无法复制转发

语音消息是无法被转发的,因为微信认为语音属于私人而非工作范畴,不应让第二个人阅读。

但是在职场上,首先很多微信消息可能需要在本地备份。比如他人交代给我的一些重要工作,我最好能原封不动地复制黏贴到文档中,之后再做整理避免遗漏。那么尤其在电脑版微信上,我们可以直接用鼠标复制到文字信息,大大提升工作效率。

其次,很多微信交流内容并不一定只和两人有关,就像大多数工作邮件都会牵涉到抄送一样。有时候1)我们需要把文字内容转达给第二个人 2)我们需要把两人直接对话作为某种佐证。

那么无论是逐条转发还是长按后的合并转发,都需要以文字内容为前提。语音消息在这种情况下就造成了无法回避的严重障碍。

肆|语音消息难以回溯查找

如果有人给你发了连续一屏幕的语音工作内容,当你想回溯收听加强印象时候你就懵逼了。

这些语音紧紧排列在一起,你1)无法搞清你需要的某一段信息在哪里 2)它们已经无法自动连续播放 3)无论哪一段你都得从头开始听 4)以后想通过微信搜索这些信息你根本找不到。

伍|语音消息播放机制有缺陷

虽然语音可以做到未读红点连续播放,但是在连续播放时,如果一条新语音收到它却无法继续播放。于是你不得不把手机从耳边移开,重新点击。倘若职场上大量发送语音消息,这种操作就会反复牵涉,令人心生不快。

加之语音消息极易中断,无论是电话接入还是临时切换其他窗口。甚至它无法像音乐那样,在退出聊天窗口回到好友列表时继续播放。

所以,发语音其实是一种特别自私的行为。

5

发语音不讨厌,自私自利只顾自己才讨厌。

如果两个人在聊天,互相发语音完全没问题啊。

可是很多时候不是啊。举个例子,有一天我在路上,有个人好死不死的发语音给我,还两条。我点开了也听不清。我发文字告诉他,有事说,我没法听。他才发文字给我,很小的事,没几个字就能说清楚。

为什么我讨厌这件事?因为他自私,他只想着自己方便,完全不顾对方是什么环境。小事见人品。

6

对于微信语音,有人欢喜有人忧!

先谈为什么有人喜欢语音

我个人认为,主要是因为语音说话方便,别人正在忙,不方便打字。更主要语音聊天,可以更增加好感,尤其声音细腻好听的更容易深入和人沟通,给人感觉亲切。

其次就是

为什么大部分人不喜欢语音,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1、微信语音说60秒,我就得听60秒。根本就是方便了说话人,却害了听话人。相比打字,我打字10秒钟的字,对方看一眼就能知道想表达的意思了,虽然打字效率慢,但是却方便了对方。

2、微信语音60秒,中间可能说10个要点。如果当时10个要点中我有几件事情没记住,我就得重新再听60秒。而打字的话,我翻记录就可以直接翻到,这样更方便。

3、办公室里面开微信语音我觉得很烦,要么就得戴耳机,要么就得让别人听到。而公共场合更麻烦。所以我觉得微信语音就是一种方便自己,却害了对方的一种传播方式。

4,还有一种就是因为,自身认为声音不好听,害羞。所以讨厌语音

7

我觉得我是尽量发文字就发文字,也不喜欢别人发语音。

你听别人语音,动不动就是几十秒,还有听多久,看文字一眼瞟过去就大概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还有,万一当时的情况不适合听语音呢?你选转换为文字,又要等很久,转换出来的还不知道是个什么鬼。



?语音动不动就是一大段,一大段,几十秒,几十秒的,真的不如文字方便。而且最近我在外面,根本来不及听,发文字,我瞟一眼就回了。



这是我的一个群???,也是动不动就发语音,一个一个点开听真的很麻烦。

有人说,发文字不方便,要打字,其实我觉得正常速度就算字再多,几十秒,最多一分钟多一点吧,也就可以打完。还可以选择语音输入,虽说有误差但是改一下就可以了,也用不了多久,对吧?

如果真的想发语音也不是不可以,你可以先问下别人现在方不方便听语音对吧??这是我的想法,有木有同感的???

8

发语音的大部分都是闲人,发文字的大部分是受工作环境限制,无法听,也无法说话。

说讨厌发语音的,只能说你讨厌的是发语音的人,而不是语音这种行为。。。。,如果是你喜欢的人用语音,你会讨厌吗?

你老爸老妈微信不是用语音吗?

9

因为自己的声音被录下来后,很有可能会困惑,这难听的嗓音真的是我的声音吗?

厌恶自己的声音,其实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即使约翰列侬,已然成为披头士乐队的主唱,他也会讨厌自己的声音。并不断地要求制片人和录音师George Martin帮他掩饰真实的声音。

为什么我们会厌恶自己的声音呢?

我们的嗓音即声波,是由声带的振动产生的。

当你的声带振动时,声音通过空气传播到其他人的耳膜;耳膜、空气和你的声带同频率震动,使别人听到你的声音。这些震动随后通过中耳中的听骨传入内耳,然后在这里转变成大脑中感知声音的神经信号。

而当我们听到自己的声音时,则会有些许不同,因为你会听到两道不同的声波。你的中耳当然也会收到经由空气传输的声波,但更主要的声波成分则是由声带通过声道和头骨传入中耳的。

当声音穿过头部的软组织和骨头时,声波的音高会被降低,使你认为声音中含有更多的低音成分。而当你听录音回放时,声音就需要减去少许低音成分,所以你的声音变得更为尖利,音调也更高。

不幸的是,你从录音机里听到的声音更接近于别人听到你的声音,尽管这让人难以接受。还有一种观点则是对我们现代录音设备的否定——这是我们录音设备的缺点。

还有另一种说法,则是恐怖谷效应——即当某物十分接近(但并不完全一致)某个自然生命时,我们就会对这样事物产生恐惧、反感甚至厌恶的情绪。

这就是拥有无暇皮肤和呆滞双眼的瓷娃娃令我们毛骨悚然的原因:它像极了人类的存在,但又有些差异——这就是“恐怖谷”。

听自己的录音则是恐怖谷心理现象的另一个有关听觉的版本。

10

别告诉我你看到这种场面不心烦?文字你可以扫一眼然后再脑袋里处理文字信息,正常人一眼两秒看完10几20个字没问题,但语音就必须得听完才能处理。我很讨厌发长语音的人!而且,听语音信息耽误我听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