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仅率八百骑兵突围,是当时项羽唯一靠谱的选项。

回顾历史,只要能带回去几百精锐,项羽确实有短时间内重建大军,卷土重来的机会!

会战失利,十万大军带不出去了

如果可能的话,项羽当然不想抛下这十万大军。

只要在会战中击败汉军,即使不能如彭城之战一样大获全胜,但只要能击退汉军,项羽军就有机会有序的行动。只要可以有序行动,走得动,项羽这十万大军就有机会步步后退,寻找转机!毕竟:自己广大的占领区丢失不久,项羽有可能占据城池,恢复元气。

可是,刚刚进行的垓下会战,说明他已经无法带着十万兄弟一起走了。

在过去的激战中,项羽之所以可以常常以少胜多,靠的就是精锐部队“制造混乱”,后续大军“有组织屠杀”。

垓下决战中,韩信摆出五军阵。项羽前军猛攻,韩信淡定后退,两翼的汉军猛烈夹击项羽侧翼。

这样,即使项羽的前军一如既往的勇猛,却因韩信有序的撤退而难以制造大规模混乱,又因为两翼汉军的威胁,使得后续项羽军很难及时扩大突破口,发展前军开创的攻势。

相反,由于两翼的威胁,前军达开的口子随时会被封闭,项羽的前锋与大军之间随时被切割。

无奈之下,项羽被迫撤退,会战失利!

这次会战说明:由于汉军组织、训练水平提高,韩信部署得当,项羽“前锋猛冲制造混乱,大军有组织跟进”的套路已经起不到作用了!

项羽大军已经被死死地锁在垓下,动弹不得了!

这十万大军,项羽是带不出去了!


地盘尽失,外援、补给无望,十万大军崩溃就在眼前

韩信、英布,在来垓下之前,已经攻取了彭城、寿春等地,项羽长江以北的地盘大部丢失!

更要命的是:负责南方军政的周殷叛变,项羽军附近已经没有任何可以期待的补给了!

死守下去,不但没有希望,还分分钟饿死!

更要命的是,由于英布、韩信参战时,带来了原楚军部队(如周殷带来的九江兵),他们给楚军带来了“家乡的消息”(楚歌),“楚地尽失”的消息是纸包不住火了!

对于久经战阵楚军将士来说,也许他们不怕死,可是,家乡丢失,家人安危是他们放不下的牵挂!

现在,垓下这个地方,不但没有物质基础,也没有精神基础了!

大军崩溃,近在眼前!


保留精锐,或可迅速重建大军

楚汉战争的历史,一再表明:不缺兵。

刘邦在彭城之战中,大军灰飞烟灭!而萧何“发关中老弱至荥阳”。

这些“关中老弱”,加上刘邦沿途收集的残兵,以及韩信带来的极少精锐,汉军就“复大振”。

韩信在灭赵后,军队全部被刘邦拿走了。韩信从赵地未经招募过的百姓中招募兵员,两个月的时间,再次成军!他们,配上灌婴、曹参带来的少许精锐,就一路灭齐破楚,嚣张无比!

韩信可以两个月建出一支强军,那么,如果能带回去几百精锐,项羽为何不能期盼自己在更短时间内重建一支强军呢?

战国、秦末多年战乱中,华夏百姓普遍经历过战争洗礼,有一定的国防基础。

只要有少许精锐参与,一支新募的部队,很快就能获得极强的战斗力!

而项羽要去的江东,募兵基础更是优越!

尤其是项羽自刎处对岸的丹阳。

春秋时期的吴军,骁勇果锐,赫然争霸!后来的李陵,靠这里的几千步卒,与匈奴数十万骑兵大战,荡气回肠!后来的曹操、孙策更是在此募兵,开始三足鼎立的征程!

这种情况下,只要项羽带着少许精锐回到江东,在盛产精锐的丹阳等地重新募集起一支精锐力量,并不需要很长时间!


向刘邦同志学习:奔跑的男子

放下这十万大军,看起来不地道。

不过,这不正是刘邦同志的拿手好戏吗?

彭城战败,逃的时候,连自己儿子都要一脚踢下车去!

荥阳被围,更是丢下守军,让人顶替自己,自己化妆逃走!(刘邦逃走后,荥阳居然守住了)

当然,比起刘邦这个师傅,项羽要跑的距离要远得多。

但是,项羽并非没有机会逃走。

当时,正值隆冬,淮河正是枯水期,项羽骑兵可以浮渡,而刘邦大军正集结在垓下附近,淮河以南没有大军,项羽一路奔波,是可以带着精锐跑回江东的!

最后说一句:留下的十万大军,史载最后被刘邦“斩首八万”。大部分是战死的,他用生命,兑现了对霸王的承诺。


迷途的奔跑

看着虞姬烟气,悲伤的项羽跃马而上,回头望着自己精心挑选的八百骑兵。这八百骑兵,既是他今天突围要依赖的兄弟,更是他未来东山再起的种子!

项羽奋力地扬起马鞭,带着这八百骑兵,开始了他一生中最后,也是最悲壮的一次奔跑!

八百骑兵杀出重围,项羽一路渡过淮河,朝着长江奔去。

刘邦、韩信知道:让项羽跑走了,事情就麻烦了!派灌婴率五千骑兵追击!

五千骑兵,是汉军骑兵的大部。汉军中,四条腿的,通通跑出来追了!

没关系,你是四条腿,我也是四条腿,项王仍然能跑!

可是,项羽在阴陵时,谜了路,又被一位老农误导,七拐八绕,才找到路,这一耽搁,就被灌婴追上了!

有朋友推测:那位乱指路的老农是汉军安排的。这确实不太可能。毕竟,项羽这一路跑了几百里,会找什么人问路,汉军怕是算不出来的。

迷路,耽误时间,项羽被汉军骑兵追上,项羽带的种子部队,再次大幅度减员。

只能说:运气!


自刎乌江

在激烈的交战、漫长的奔跑后,项羽只剩下了二十八骑。

面对汉军大部,项羽指挥二十八骑兵连续冲杀,斩杀汉军众多,却只折损了两骑。

多好的种子呀!可惜,项羽带不回去了!

对岸,就是自己的目的地。

可是,已经没有意义了。

没有种子,就算找到了田地,又有什么意义呢?

无奈之下,项羽选择了以一个军人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是的,作为争夺天下的王者,项羽是不合格的。可是,作为军人,项羽是千古一绝!

最佳贡献者
2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啊。垓下之战,项羽是剩余十万大军,但是已经是强弩之末了。我们先捋一下,垓下之战前项羽面临的情况。

在垓下之战前已经有过多次大战,其中起决定性的一战是陈下之战。陈下之战前刘邦派郦食其说服齐王,归附汉王。此时齐国其实大部分地方已经被韩信打下来了,所以韩信怎能容忍别人抢功劳,所以韩信急攻齐国。

齐国向楚国求救,项羽派龙且率领20万楚军援齐,他自己则据险而守成皋。一时间楚汉之争的主战场从中原转到了齐国,刘邦则命令调集主力开赴齐国,就连在楚国后放攻城略地的靳歙也被刘邦勒令回到巩县抵挡项羽。

楚汉主力在齐国展开大战。韩信与龙且在潍水展开激战,韩信全歼20万楚军主力。韩信平定三齐之地,就完成了对项羽的战略包围。灌婴在随韩信平定齐国后,立即南下,攻下了项羽的老巢彭城。此时项羽的后路已失。

而我们视线再转到中原,项羽在成皋听说彭越,刘贾在楚国后方切断了楚军的粮道。项羽决定率兵亲自攻打刘贾,留曹咎守成皋。结果项羽一走,成皋就被刘邦攻打下来了。

此时项羽面临的情况是东北丧失了龙且军团,南边大司马周殷降汉,西边能够固守的成皋已失。为了切断项羽东归,刘贾占领了寿春,在占领寿春后刘贾立即攻打城父,然后血洗城父。

城父作为项羽逃向东南的毕竟之路,项羽在城父再次败退,然后至垓下。陈下之战结束,垓下之战开始。此时刘邦各路大军都已集结至垓下,《史记》记载

韩信乃从齐往,刘贾军从寿春并行,屠城父,至垓下。大司马周殷叛楚,以舒屠六,举九江兵,随刘贾、彭越皆会垓下,诣项王。

经过陈下和垓下两次溃败,楚军军心早已大乱,何况楚军早已断粮。夜里汉军让被俘虏的楚军唱楚歌,项羽听到汉军营地里到处都是楚国的歌声,都以为汉军已经完全占领了楚国,就连项羽都这样想,何况下面的士兵呢?

如果汉军已经占领了全部的楚国,往哪突围还有什么意义?既然军心涣散,士兵又疲惫不堪,楚国已经全部被汉军占领,大军突围未必会比少数精锐出其不意的突围更好。所以当夜项羽便率领800精锐向外突围了,然后他就死了。

3

导语:龙且的二十万大军被韩信消灭后,楚国已经处于三面受敌。彭越在后方又不断骚扰项羽的粮道,项羽的粮草供应也出现极大问题。项羽在成皋荥阳前线和刘邦议和已是无奈之举。刘项议和的时候项羽只有区区十万大军,而刘邦已经拥有大军五六十万。刘邦撕毁议和协议之后,刘项战火重燃。韩信先是击败项羽,并在垓下设下十面埋伏,把项羽团团包围在垓下。项羽在垓下被包围的时候,尚且还有十万大军。可是当项羽冲出重围的时候只剩下800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项羽生平

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秦末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代表人物(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武将之一,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



项羽早年跟随叔父项梁在吴中(今江苏苏州)起义,项梁阵亡后他率军渡河救赵王歇,于巨鹿之战击破章邯、王离领导的秦军主力。秦亡后称西楚霸王,实行分封制,封灭秦功臣及六国贵族为王。 而后汉王刘邦从汉中出兵进攻项羽,项羽与其展开了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期间虽然屡屡大破刘邦,但项羽始终无法有固定的后方补给,粮草殆尽,又猜疑亚父范增,最后反被刘邦所灭。公元前202年,项羽兵败垓下(今安徽灵壁南),突围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边自刎而死。



垓下之战

鸿沟和议后,项羽引兵东归,刘邦却趁这个时候突然撕毁盟约,追击项羽,想要把项羽一举消灭。但和刘邦约定一起出兵的韩信和彭越却没有来。项羽引兵反击刘邦,大破汉军,刘邦于是深沟高壑,坚守不出。



刘邦以加封土地为条件,说动韩信从齐地南下,占领楚都彭城和今天苏北、皖北、豫东等广大地区,兵锋直指楚军侧背,自东向西夹击项羽;梁王彭越率军数万从梁地出发,先南下后西进,于刘邦本部军共同逼楚军后退;汉将刘贾率军数万会同九江王英布、合兵十万,自淮北出发,从西南方发动对楚地的进攻,先克寿春,再攻下城父并将此城军民全部屠尽;而镇守南线的楚将大司马周殷却在此时叛楚,先屠灭六县,再与英布、刘贾会师,随后北上合击项羽;同时,得到关中兵丁补充的刘邦则率本部军二十万出固陵东进;汉军五路大军、合计近六十万之众,形成从西、北、西南、东北四面合围楚军之势,项羽被迫率十万楚军向垓下后撤。

刘邦以韩信引兵三十万为前军,将军孔熙为左翼、陈贺为右翼,刘邦率部跟进,将军周勃断后。项羽引兵十万,先与韩信大战,韩信军失利往后退却,令左右两翼包夹项羽军,项羽军抵敌不住,于是往后撤,韩信趁机反击,项羽军大败,退到壁垒坚守,刘邦乘胜领大军将项羽重重包围。



项羽军在垓下,不但兵少,而且粮草不够,又被刘邦几十万大军包围,于是率领八百骑兵趁夜突围,天亮后,汉军发觉项羽离去,于是灌婴率五千精锐骑兵追击,等他渡过淮河,随从的骑兵只有一百多人了,来到阴陵时,项羽迷路了,他去问一个老农,老农回答:“左”往左去,陷入了一片沼泽,耽误了时间。汉军追了上来,经过一场激战,项羽又往东去,到达东城的一座山上,只剩下了二十八骑,而追击的汉军却有数千人。



为何项羽只带800精锐骑兵逃亡?

当年巨鹿之战不只有五万楚军还有诸侯的十万联军,五万楚军破釜沉舟没有后退之路往后就是死,往前冲还有机会。秦军也没想到楚军怎么猛,活捉王离,诛杀苏角,逼降章邯,章邯此后誓死追随项羽,后来被汉军用计水淹破城,章邯拔剑自刎。彭城之战的确是三万楚军,刘邦的联军都是一群乌合之众,凑个数看着吓人 况且项羽可是一路血拼过来的精兵。



垓下之战的最后时刻,对于项羽而言其实已经没有太多的退路,己方10万人遭到对手30万人的包围,早在鸿沟划界东归之时楚军就已经粮草匮乏,相信在这一时刻更会出现断粮的状态,无粮无士气更无胜利的希望,纵然项羽有十万大军,但在崩溃的关键节点,这些人当中已经没有多少人能够指望!自己的叔叔项伯没有留下,号称一诺千金的季布更是消失不见,连这些核心的人物都悄然离开。



项羽逃亡是不能对所有军队讲的,就算是突围也只是通知他认为应该带走的极少亲信,突围之事越少人知道越好,人一多,连汉军都知道就无法突围了,项羽无奈只能舍弃10万大军,任由汉军攻杀,而带着极少的800精锐突围。



总结:但是有一点应该毫无疑问。这800多位骑兵一定是项羽最信任的骑兵,也是项羽军队中战斗力最强的骑兵。为了彻底消灭这支800人的部队,刘邦派出最精锐的灌婴骑兵部队追击,在乌江消灭了全部项羽部队。历史就是那么巧合,项羽兵败自杀乌江,北宋王安石在《题乌江亭》对项羽评价“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

4

我觉得原因以下4个:

一“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虽然是婉约派的代表,但是她的这首《夏日绝句》至今读起来仍然豪气冲天,力透纸背。不过李清照对项羽有点误会,因为项羽不是不肯过江东,而是真没办法过江东。当然,这个误会的产生不怪李清照,只能怪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给项羽安排了一个乌江自刎的结局。

项羽之死其实充满悬疑,这个悬疑从垓下之战就开始了。垓下之战是一场兵力悬殊的决战,项羽的兵力有十万,《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到:“项羽之卒可十万。”刘邦的兵力是多少,史书并未给出具体的数字,但我推测至少应该有八十万。首先韩信的兵力有三十万,《史记·高祖本纪》对此有详细记载:“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其次,刘邦作为韩信的领导,兵力不会少于韩信。而且刘邦只会在兵力数倍于项羽的前提下才敢独立追击项羽,所以推测刘邦的军队至少为四十万。再次,彭越长期在后方游击项羽,且曾攻下项羽二十余座城邑,兵力应该有十万。所以,汉军在垓下投入的总兵力应该至少有八十万,对楚军的兵力是八比一。

即使汉军以多击寡,依项羽的性格和能力又何所惧哉!之前的巨鹿大战与彭城大战,项羽那一次不是以少胜多。特别是彭城大战,项羽带领三万精锐骑兵大破刘邦所率领的五十六万联军,《史记·项羽本纪》写到:“汉军却,为楚所挤,多杀,汉卒十余万人皆入睢水,睢水为之不流。”而垓下之战,虽然项羽被击败且被围困,但兵力至少还有八万,怎么会因为听见“四面楚歌”就带领八百骑兵突围而弃大军不管呢?我说项羽在垓下大战失利后兵力至少还有八万是有根据的,因为《史记·高祖本纪》记载:“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如果项羽只剩下八百骑兵,灌婴斩首的的这八万人是从哪里冒出来的?既然项羽至少还有八万兵力,以项羽的性格和能力怎么会因为听到四面楚歌就心理崩溃,然后自己带着八百骑兵突围,任由这群龙无首的八万楚军将士被灌婴宰割?显然司马迁记载的内容不符合情理。

项羽不是一个小肚鸡肠而不识大体之人。项羽对齐国田氏兄弟有很大的怨恨,一方面是齐国田氏兄弟不肯发兵助项梁,造成项梁兵败被杀。史书记载“田荣者,数负项梁,又不肯将兵从楚击秦,以故不封。”“章邯果败杀项梁,破楚兵,楚兵东走,而章邯渡河围赵於钜鹿。项羽往救赵,由此怨田荣。”另一方面是田荣与田横两兄弟老在西楚的东边给项羽搞事情。就是这样的关系,当韩信攻打齐国时,项羽仍然派龙且救援齐国。《史记·田儋列传》写到:“楚使龙且救齐,齐王与合军高密。”项羽懂得唇亡齿寒的道理,在整体军事战略上他并没有以私废公。由此可见,项羽连齐国田氏这样的冤家都不愿意抛弃,又怎么会抛弃八万楚军将士?所以,项羽根本就没有带八百骑兵突围!

二、如果项羽没有带八百骑兵突围,那就不会有后来的乌江自刎。纳尼!难道项羽不是在乌江自刎而死的?恭喜你,答对了!首先,我们来看看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是怎样安排项羽乌江自刎的。“於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馀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馀人耳。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突围后先是迷路,后是被骗,最后到了东城。然后在东城给他的属下表演了斩将,刈旗的好戏,还用眼神吓退了赤泉侯杨喜。大家要知道垓下在今天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东城在今天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境内。项羽这一南撤,用今天最短的公路里程数统计,项羽也跑了近150公里,真可谓人疲马乏。

然后项羽对他的属下说了一句话:“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在这一句话后,司马迁突然毫无征兆地把镜头对准了乌江边,项羽就突然出现在了乌江边上。同时出现的还有乌江亭长和那艘小船。我们要知道乌江在今天安徽和县,从定远县到和县,今天最短的公路距离也有160多公里,请问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情?司马迁什么都没有说,他要不无话可说,要不就做了剪辑。

项羽到了乌江边上本来就是要准备渡乌江,《史记·项羽本纪》写到“於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但是在乌江亭长一番话后,项羽就放弃渡江了,这个剧情反转也太大了吧!如果按照司马迁所描述,项羽丢弃大军不管,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杀到了乌江边上,结果突然顿悟而自杀,这个剧情实在太脑残!如果你信了,说明你偶像剧看多了。更奇葩的事情出现了,按照《史记·项羽本纪》所记载,项羽向南突围时只有八百骑,但是按照《史记·樊郦滕灌列传》所记载,此时乌江边上的项羽又有了一万二千人。“项籍败垓下去也,婴以御史大夫受诏将车骑别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皆赐爵列侯。降左右司马各一人,卒万二千人,尽得其军将吏。”从这段史料可看出,项羽死后灌婴还俘虏了楚军左右司马和楚卒一万二千人。这个事件与场景是连续的,这一万二千人只可能出现在项羽自刎的乌江边上。

更有意思的是整部《史记》提到项羽是在乌江自刎的内容仅出现在了《史记·项羽本纪》中,其他所有章节内容均未提到项羽乌江自刎一事。而且就是《史记·项羽本纪中》一章,司马迁对项羽死亡地点也发生了自相矛盾。他在此章最后写到“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司马迁在《史记·项羽本纪中》中最后又点出项羽是死在东城。但大家容易被前面项羽乌江自刎的悲壮所吸引,往往没注意这一点。所以,综上所述,项羽肯定没死在乌江,更谈不上自刎!

三、东城,这个地名在《史记》中出现的次数远超乌江。特别是在《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中,东城出现的频率堪比《亮剑》中的“平安县城”。项羽其实就是死在东城,不是自刎,而是力战而死。因为篇幅有限,我把司马迁留在《史记》中的证据做个简略的展示:

《史记·高祖本纪》:“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史记·项羽本纪》:“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史记·樊郦滕灌列传》:“项籍败垓下去也,婴以御史大夫受诏将车骑别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皆赐爵列侯。”《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吴房侯,以郎中骑将汉王元年从起下邽,击阳夏,以都尉斩项羽,有功,侯,七百户。”“赤泉侯,以郎中骑汉王二年从起杜,属淮阴,后属灌婴共斩项羽,侯,千九百户。”以上的材料都说明项羽最后死在东城,而且是力战而死,不然史料中不会出现“追杀项羽东城”、“共斩项籍”、“斩项羽”等字眼。说实话,垓下之战,项羽只是失利,损失兵力并不多,十万大军元气尚在。东城决战,才是决定楚汉命运的最后一战。

真实的历史场景应该是:项羽垓下之战失利被困后,带领全体楚军将士向南突围,且战且退。汉军大军尾随攻击,并不断修补包围圈,其中灌婴所部一马当先。当项羽率领楚军达到东城时,已经人疲马乏,却又被汉军再次死死包围,项羽决定带领全军死战。在激烈的战斗中楚军被人数众多的汉军斩首了八万人。但是项羽和身边仅剩的万余士兵并没有放弃战斗,决心与汉军血战到底。就在此时,项羽被吕马童认出,吕马童高呼:“那个人是项王,项王在那边。”汉军将士在此起彼伏的“杀项羽者封万户侯”、“斩项羽者封王”的巨大声浪下,全部都朝项羽方向奔去,全部家伙都朝着项羽身上招呼。项羽再厉害,他也是人,而不是神,所以最后在汉军包围中力战而死,“王翳取其头,馀骑相蹂践争项王,相杀者数十人。”项王死后,汉军出示项王的头颅,楚军最后剩下的一万余将士顿失斗志,痛哭不已,被迫向灌婴投降。所以才有灌婴“降左右司马各一人,卒万二千人,尽得其军将吏。”一说。因此,项羽不是不肯过江东,而是他根本没有机会走到乌江边上。

四、为什么项羽之前能以少胜多,而这次却不能让历史重演?此一时彼一时也!第一点,当年刘邦虽然五十六万输给了项羽的三万,但那个时候刘邦所领导的是诸侯联军,说穿了就是一群乌合之众。而这个时候刘邦所率领的汉军,战斗力已经在四年的楚汉战争中得到了质的飞越,不可同日而语。第二点,韩信的加入。这点不用多说,中国人都知道。第三点,也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楚军断粮已久,基本上是饿着肚子和汉军开战。对于楚军粮食问题,《史记·项羽本纪》清楚明白地写到:“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楚军人数比汉军少,吃得没汉军饱,再结合前面两点,被汉军斩首八万已经是情理之中的事了。所以,项羽这次不能让历史重演,而只能奋英雄怒,力战至死!

乌江自刎只是司马迁的文学遐想,并非历史真相。班固评价司马迁:“故司马迁据《左氏》、《国语》,采《世本》、《战国策》,述《楚汉春秋》,接其后事,讫于天汉。其言秦、汉,详矣。至于采经摭传,分散数家之事,甚多疏略,或有抵梧。”钱钟书更是直言不讳地说:“古史记言,大半出于想当然,司马迁善设身处地,代作喉舌而已。”至于司马迁笔下项羽在乌江的最后一战,其实是项羽在东城力战而死的最后写照:“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馀创。”这样的项羽才是人,这样的项羽才是英雄,这样的结局才更悲壮。如果让这样的英雄真的过了乌江,后面可能还真是“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5


答:哈,“项羽脱离垓下十万大军只带八百精骑逃亡”的事儿是假的,别信。

《红楼梦》第一回有一首作者自题诗,云: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太史公著史,应该不是荒唐言,他所要记录的,是严肃的、认真的、权威性的史实。

但是,鲁迅先生不这么认为,他说太史公的杰作《史记》是一部“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啥意思呢?意思是他这部作品记史事如诗、如歌,如泣、如诉,虽然无韵,却饱含激情和思想,使人观之动容,品之流涕。

表面一看,评价极高,文学性极强。

但仔细一想,又隐藏了些不满——这是写史呢,还是写小说?

太史公的性格爱憎分明,在写史中往往灌注入大量自己的个人情绪,严重地影响读者的价值取向。

比如说,他老人家因为为李陵辩护一事遭受腐刑,在写李广列传时,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飞将军跃然纸上;在写卫、霍两人的列传时,干巴巴、纯属记流水账。

所以,读《史记》,也要有“一把辛酸泪”和“谁解其中味”的心理准备哦。

话说回来,遍观整部《史记》,若论太史公最喜爱的人,非霸王项羽莫属。

喜爱到什么程度?

看一个地方就够了。

他老人家在《史记》中首创了本纪,世家和列传等体裁。其中的本纪体是专门撰写帝王的事迹的,比如“五帝本纪”,“秦始皇本纪”和“孝文本纪”。

项羽是帝王吗?

不是。

但是,项羽进入了本纪,并且,《项羽本纪》排在《高祖本纪》之前。

太史公写项羽,直如天神下凡。

我们看巨鹿之战及战后描写:“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楚兵呼声动天,诸侯军无不人人惴恐。于是已破秦军,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宋代刘辰翁在《班马异同评》喝彩说:“叙巨鹿之战,踊跃振动,极羽平生。”

明代茅坤则《史记抄》连称这是“项羽最得意之战,太史公最得意之文”。

钱钟书《管锥编》膺服万分地说:“数语有如火如荼之观。”

日本人有井范平在《补标史记评林》语作夸张地说:“史公书至此,笔头恐生万丈杀气。”

……

太史公是如此喜爱项羽,奈何项羽是个失败者。

怎么让这个失败者有个壮烈而又不失体面的死呢?

为此,太史公是白头搔更短,煞费苦心,思量再三,最终编造出了一个“乌江自刎”的绝世悲情大戏。

那么,根据剧情的需要,就有了“项羽脱离垓下十万大军只带八百精骑逃亡”这一严重悖于常理的神情节了。

不过,也许是太史公自己觉得如此造假,良心受责,在《史记》一书中,这一神情节只出现在《项羽本纪》中(注,受《史记·项羽本纪》的影响,后来的《汉书·项籍传》与《资治通鉴·汉纪三》均沿袭此说)。而在同书的《高祖本纪》和《樊郦滕灌列传》清楚地写出了项羽之死的真相——并非自刎于乌江,而是在东城被乱刀分尸。

《高祖本纪》是这样写:“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看,项羽没有脱离垓下十万大军只带八百精骑逃亡,而是带领这十万大军且战且退,到了东城,有八万人被斩首。

《樊郦滕灌列传》补充了细节:“项籍败垓下去也,婴以御史大夫受诏将车骑别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皆赐爵列侯。”

斩杀项羽这五人是谁呢?

当然就是《项羽本纪》中“乌江自刎”时提到的吕马童、王翳、杨喜、杨武、吕胜这五人喽。

这五人“共斩”项羽,因此“皆赐爵列侯”。

其中封吕马童为中水侯,封王翳为杜衍侯,封杨喜为赤泉侯,封杨武为吴防侯,封吕胜为涅阳侯。

注意,中水、杜衍、赤泉、吴防、涅阳这五个地方没有一个跟乌江有关,那么,《项羽本纪》中“故分其地为五”之说就非常扯了,即“乌江自刎”事是假的。

事实上,《项羽本纪》的“太史公曰”中,太史公也泄露了老底,他说“……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

看仔细了,项羽是“身死东城”,离乌江还有老远一段路呢。

6

简单来说,八百骑兵是刀锋,其他军队进行配合,以求让项羽突围成功。

垓下之战,是楚汉争霸的尾声,在这场战役中,西楚霸王项羽突围失败,自刎乌江,刘邦取得了楚汉争霸的胜利,登基称帝。

这场战役是项羽人生中唯一需要突围的战役,还失败了,但从跑路这一点来说,他是远远不如他的对手刘邦的。想当年彭城之战,汉军惨败,刘邦一溜烟就跑了;被围在荥阳时,纪信假扮刘邦出城吸引火力,刘邦带着几十个骑兵就从另一个方向跑了;被围在成皋时坐着马车就跑了。

而在刘邦跟项羽交战、被包围、逃跑的这段时间内,韩信带兵荡平了魏、赵、代、燕、齐等国,拥兵索要齐王封号。

与此同时,刘邦跟项羽僵持在荥阳、成皋一线,汉将彭越在楚军后方不断袭扰补给线,导致楚军粮尽。无奈之下,项羽与刘邦议和,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

签订和议后,项羽率军撤退。刘邦也打算返回关中,但被张良、陈平劝说后,立刻撕毁协议,追击楚军,并命令韩信、彭越率军与他会合,包围楚军。

结果韩信、彭越没来,刘邦被项羽反推,又一次被楚军包围。危难之际,刘邦祭出了绝招,把陈地以东直到东大海、睢阳以北至谷城的两大块土地分别封给韩信跟彭越,让他们赶紧带兵来救场子。

韩、彭二人屁颠屁颠地来了,给楚军来了个反包围,项羽被团团围困在垓下。

垓下的楚军大概有十万,这是个庞大的数字,尽管汉军的数量更庞大,多达六十万,可困兽犹斗,十万楚军逼急了也能把汉军咬得血淋淋的。更为关键的是,项羽最擅长的就是绝地反击,巨鹿之战就是如此。

巨鹿之战中楚军破釜沉舟,士气爆棚,这才在项羽的指挥下以少胜多,为此,汉军智囊团想出了一出“四面楚歌”的好戏,以此击破楚军的士气。

果不其然,就是项羽本人在听到楚歌后,反应也是大惊:“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更别提楚军小兵们了,只怕是人心惶惶了,这时候大军反推已经不现实了。

于是乎项羽来了出霸王别姬,接着竭力全力地求生,以求东山再起。

求生的第一步,当然是跑出汉军的包围圈,项羽不得不向他的老对手刘邦学习起来,琢磨怎么突围成功率更高(说是逃跑也没错)。

《史记·项羽本纪》: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这八百余骑兵肯定是项羽精挑细选选出来的精锐兼心腹,吃饱喝足一起跑路。项羽不会傻到只带一支骑兵明目张胆地突围,那样目标太明显了,汉军轻易就能将这支骑兵围困吞掉。像这种突围,多路分兵干扰敌军视线是最起码的操作,而这些,也是留下来的那些楚军最后能为项羽做的了。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靳强)击项羽,以中尉破钟离眛,功侯。
《史记·高祖功臣侯者年表》:(项伯)以破羽缠尝有功,封射阳侯。
《史记·樊郦滕灌列传》:(灌婴)降左右司马各一人,卒万二千人,尽得其军将吏。
《史记·高祖本纪》: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

帮项羽打掩护的就这三部人马:钟离眛败了,项伯反水了,左右司马战败投降了,汉军斩楚军八万,受降一万两千,这就是汉军在垓下之战的战果了。

当然,最主要的是项羽自杀了,汉军只用一晚就确定了他的突围路线,要说没人打报告,汉军的几位统帅难度是神算子不成?

跑到最后的乌江,项羽孤身一人,就算逃到江东,真的能够卷土重来吗?他不想跑了,干脆一起死算了。

7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

项羽之所以仓皇出逃,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他已经丧失了抵抗意志。他在精神上已经放弃了。

按照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的记载,当时刘邦及诸侯兵三十万,项羽兵十万。两军的处境截然不同,“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兵少还可以勉强支撑,关键是粮尽太要命。没有粮草,大军很快就会不战自愧。但是就算在这种情况下,按照楚霸王的脾气,应该拼死作战才是啊,为什么要逃跑呢?

因为垓下之围之前一年,项羽接连遭到重大打击,垓下之围又打了败仗,彻底丧失了抵抗的意志。

这一年,由于项羽的猪队友太多,楚军在齐地、梁地接连被汉军打败,诸侯都背叛项羽,归附刘邦。

是时,汉兵盛食多,项王兵罢食绝。

面对这样的困境,项羽早就没有了争夺天下的信心。于是主动与刘邦议和。双方在鸿沟达成议和。但是这个议和只不过是刘邦的障眼法,目的就是要迷惑项羽。项羽果然中计,带着楚军东归。结果汉军调集各路兵马,把项羽包围在垓下。

五年,高祖与诸侯兵共击楚军,与项羽决胜垓下。淮阴侯将三十万自当之,孔将军居左,费将军居右,皇帝在後,绛侯、柴将军在皇帝後。项羽之卒可十万。淮阴先合,不利,却。孔将军、费将军纵,楚兵不利,淮阴侯复乘之,大败垓下。项羽卒闻汉军之楚歌,以为汉尽得楚地,项羽乃败而走,是以兵大败。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斩首八万,遂略定楚地。

被包围以后,项羽并没有束手就擒,而是挣扎了一下。双方发生会战,楚军大败。项羽彻底丧失信心,仓皇逃跑。楚军失去统帅指挥,全军溃败。汉军斩首八万。垓下一共有楚军十万,被斩首八万,基本全军覆没。

最后项羽自己也没有跑掉,被灌婴领着五千骑兵追到东城给杀掉了。

项羽突围的时候,带了多少人呢?

我们认为《史记项羽本纪》的记载比较真实,可能有八百人左右。这些人是项羽的亲兵卫队,都是骑兵,机动性和突击力都很强,是楚军最后的精锐。汉军追击项羽的人马,只有灌婴率领的五千骑兵,说明项羽带的人确实不多。否则汉军不可能只派五千人马去追击。

为什么项羽不带着十万楚军突围呢?

因为带着十万人,根本跑不出去。楚军已经在之前的野战中被打败了。守着营寨还能勉强支撑,一旦走出营垒突围,很快就会被三十万汉军歼灭殆尽。

项羽只带几百名精锐突围,大军不动,很好的迷惑了汉军,达成了突然性。项羽半夜突围,天明了汉军才发现。如果不是迷路了,汉军根本追不上项羽。

所以说,项羽只带几百人突围,是正确的选择。但却是懦弱和不道德的选择。他没有选择与十万部众同生共死,反而当了逃兵,置十万楚军的性命于不顾,独自逃生。可耻。

8

具体后面介绍,直接说原因,因为项羽是带八百骑兵“突围”。

可能有朋友要问了,至少项羽还有十万大军啊。汉军虽然三十余万但项羽当年巨鹿之战破釜沉舟五万楚军大破秦军四十万。彭城之战项羽三万楚军大破刘邦五十六万联军。为什么十万打三十万就打不过了?那我就详细解答一下,当年巨鹿之战不只有五万楚军还有诸侯的十万联军,五万楚军破釜沉舟没有后退之路往后就是死,往前冲还有机会。秦军也没想到楚军怎么猛,活捉王离,诛杀苏角,逼降章邯,章邯此后誓死追随项羽,后来被汉军用计水淹破城,章邯拔剑自刎。

彭城之战的确是三万楚军,刘邦的联军都是一群乌合之众,凑个数看着吓人 况且项羽可是一路血拼过来的精兵。可是后来诸侯就纷纷倒戈,就算。最重要的原因是当时项羽如日中天,楚军仰望项王天威,在当时项羽可以说是神一般的存在。楚军士气极高。兵不在多,而在精,也就是这个道理。当时以韩信率领的三十万楚军围困项羽于垓下,韩信让士兵纷纷唱起楚地的歌曲。楚军将士听见纷纷潸然泪下。心里也以为汉营了有很多楚地之人。项羽也是这样想的,听见汉营传了楚歌断定楚地也已经被刘邦占领,这时候的楚军已经没有什么士气而言了,项羽见大势已去只能带八百精兵铁骑连夜突围。汉军得知后,连忙派遣五千骑兵对项羽进行追击。项羽渡过淮水后,经过路上的消耗,身边仅仅剩下百余骑相随,在路上被田父欺骗(史记记载)耽搁了时间,到了阴陵,被汉军追上,项羽突至东城,今安徽定远东南,手下仅剩下二十八骑。项羽率领二十八人赶来的汉军来回搏杀,,再次杀开一条血路,向南狂奔,至乌江边,自觉无颜见江东父老,也无逃命东山再起之心了,楚军下马,用短兵器与汉兵厮杀,项羽一人 杀汉军数百人,自己身中十余伤,最后自刎而死,汉军立刻前瓜分项羽尸体。项羽死后,汉军全歼八万楚军,楚地皆降汉,唯独项羽原封地的鲁人不肯投降,楚怀王曾封项羽为鲁公,后刘邦将项羽首级展示给鲁人看才放弃了抵抗。可怜一代英豪死后被人分尸邀赏,也着实凄凉。但垓下之战后,标志着汉帝国的开端,奠定了汉朝四百年的基业!(今项羽头颅安葬之地)

(刘邦安葬之地长陵)

此情此景应附杨慎《临江仙》一首: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原创内容,感谢阅览!

如有误笔,烦请斧正!

9

导语:垓下之战时,项羽已经意志消沉,情绪低落;尤其是夜闻四面楚歌,部下将士军心动摇;项羽手足无措,心智大乱;虞姬见此,知道项羽已经无力回天,随即自杀。

在这一系列刺激之下,项羽失去了决一死战的勇气,乘夜离开军营,只率800精锐骑兵逃走了。

项羽是古代历史上最为勇猛善战的将领,史书上称其为“羽之神勇,千古无二”。

在战场上,项羽所向无敌,百战百胜。推翻暴秦之后,项羽成为事实上的天下共主。他自称“西楚霸王”,论功行赏,分封诸侯。

项羽逆历史潮流而行,放弃大一统的国家建设,而实行复古的诸侯分封制,实在是没有政治上的战略眼光。

并且项羽在分封诸侯的过程中,单凭自己的个人好恶,随意封赏。引起许多人的不满,埋下了以后天下大乱的祸根。

后来,齐王田荣首先起兵发对项羽;逐步演变为以刘邦为首的汉军集团与项羽的楚军集团争霸天下的大规模战争。

项羽虽然在战场上不断获胜,但是他为人残暴,不得民心;又自恃武勇,不倾心结纳人才;结果就是项羽在战场上所向无敌,可是敌人却越来越多,形势却越来越不利。

项羽陷入了四面受敌的战争漩涡之中。

由于人才的流失,项羽不得不东奔西走,到处灭火。而项羽信任重用的龙且、曹咎等人,都辜负了项羽,损失了楚军大批精锐军队,使项羽陷入了缺兵少将的窘迫境地。

在此困境中,项羽仍然在与刘邦对峙的正面战场上屡战屡胜。甚至在鸿沟议和之后,刘邦听从张良、陈平的话,背弃盟约,从背后突袭项羽。而项羽一转身,就把刘邦打得打败。

于是,刘邦知道要打败项羽,单凭自己手中的兵力是不行的;必须调集全天下的兵马过来,才能取胜。

最后,刘邦许下诺言,以重利为诱惑,使得韩信、彭越、英布三大名将都带领全军而来,兵力空前强大。而此时的项羽,历经多年征战,兵力已经消耗得仅剩十万精疲力竭、思乡厌战的楚军将士了。

由此开始,汉军在韩信的指挥下,十面埋伏,重重包围,使楚军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

韩信让人在夜间高唱楚歌,引得楚军将士人人垂泪,倍思故乡。

项羽闻听军营外是四面楚歌,大惊失色,以为楚国的地盘已经全部被汉军占领了,顿时,一点儿斗志也没有了。他与心爱的女人虞姬半夜饮酒,慨然悲歌:

力拔山兮气盖世,

时不利兮骓不逝。

骓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一听,就明白项羽已经意志消沉,毫无斗志了。于是虞姬和歌一首:

汉兵已略地,

四方楚歌声。

大王意气尽,

贱妾何聊生!

歌罢,虞姬凄然一笑,引刀自刎了。

至此,项羽完全崩溃了。

深夜,乘人不备之际,项羽离开楚军大营,仅仅带领了800骑兵悄悄地从战地逃走了。

结语:项羽在一系列的打击下,精神崩溃,斗志全无;才带领八百骑兵逃走的。

10

秦末汉初反秦起义取得胜利后,最精彩的部分莫过于楚汉之争了,所谓楚汉之争,实际上就是项羽和刘邦的争斗,当然,我们都知道,其结果就是项羽垓下被围而乌江自刎,而刘邦则建立了大汉帝国。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刘邦比项羽大了二十多岁,那盐可不是白吃的,虽然反秦起义中,项羽是名动天下的大英雄,但是笑到最后的却是老辣的刘邦。

“羽之神勇,千古无二”,这样的评价对于项羽来说再合适不过了,项羽去世的时候不过也才三十岁左右,但在他的过往生涯中,却已经经历了大大小小七十余场战争。而在这些战争中,项羽无一败绩,这样的战绩足以说明项羽在军事上的成就,他在反秦战争中的作用更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即便是这样的项羽也不是战无不胜的,要知道最终他还是在垓下之战中被团团包围,最终自刎而死。这样的结局令人唏嘘,但对于项羽这样的楚国贵族来说,有这样的结局也并不意外,倘若项羽有刘邦的一半厚脸皮,也不至于会有这样的结局。

楚汉之争的数次战争中,刘邦经常狼狈的逃跑,但是他从不气馁,在哪里失败了就在哪里爬起来,反正只要最终能获胜就可以,过程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而项羽却做不到,他是楚国贵族,血液中流淌着骄傲自负的因子,这样的人可以不怕困难,但是却害怕失败,项羽的死就很能说明问题。

当项羽遇到垓下之战,实际上已经是未打先怯了,这在他过往的战争经历中是从未出现的,因为在过去,他从来不去考虑失败了会怎样,因为他坚信自己会胜利,而结果也从没有让他失望,但是在这最后一战,项羽明显是心生怯意了,所以当垓下被围的时候,项羽领着八百名骑兵突围出去,实际上就是逃跑了。

关于项羽出逃的背景,太史公在《史记》中说了这样一句话:“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在这样的情况下,项羽的楚军被围在垓下,他心绪烦乱,然后又在某一天的夜里与虞姬喝酒解愁的时候听到了汉军唱的楚歌,这让他的心更难以平静,于是就有了那首著名的《垓下歌》。

第一句是“力拔山兮气盖世”,这一唱不要紧,项羽和虞姬以及左右的人都泪如雨下,这绝对不是什么好兆头,外面敌人都已经将你团团包围了,你不去鼓舞士气,却在那里哭泣,任谁也不可能觉得这仗还能取得胜利。

而项羽也真的放弃了正面对战,他在哭泣了一会之后,上马领着八百多名骑兵突围而去。垓下之战的最初,项羽有十万大军,但在他决定逃走的时候却只带了八百骑兵,当然,这八百骑兵实际上是楚军中的精锐。或许,在项羽决定离开的时候,曾经想过他日东山再起,但在后期的逃亡中,却最终只剩下了他自己一个人,面对着滚滚乌江水,他自知已经没有脸面回到江东,所以才有乌江自刎这样的悲情时刻。

回过头来我们再看,项羽为何放弃了楚军,只带着八百骑兵逃亡了呢?原因不外乎是这么几个,其实太史公的那句话已经算是做了一个说明:

其一就是项羽被团团围住了。垓下之战的时候,几路诸侯之间是空前的团结,五路大军全部出动,兵力最少在六十万以上,其中韩信就领了大概三十万大军。刘邦打仗是不行,遇到项羽基本就是逃跑的份,但是韩信的军事能力却是有目共睹的。虽然项羽以少胜多的军事案例不在少数,但是这一次却是遇到了劲敌。

其二就是兵疲食尽。在过去的八年时间里,项羽一直在打仗,楚军基本是时时刻刻在准备战斗,好不容易反秦成功了,项羽又开始平定诸侯叛乱以及楚汉之争。长此以往,楚军确实疲乏了,很多人实际上已经不愿意打仗,他们想回到家乡去,并不愿意总是这样没完没了的打仗,而且随着诸侯的叛变,项羽疲于应付,军粮逐渐减少,粮草对于战争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刘邦之所以在和项羽有了鸿沟和议之后再次攻打楚军,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张良、陈平说的一句话:“汉有天下太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

其三就是诸侯们大部分已经不愿意依附于项羽。项羽是战功赫赫的武将,但却不是一名成功的政治家,他能平定天下,但没有统一天下的能力,而且他最初想的就是继续沿用春秋战国时期的模式,即天下有数个诸侯国,而霸主只有一个,即楚国。但是项羽很明显并不怎么得人心,这和项羽在战场上表现的狠辣不无关系,但也说明他并不善于收买人心。

总之,在分封诸侯后,诸侯对他的不满也逐渐显露出来,有的直接起兵反了,更多的就是心里不服气,顺便不响应项羽。当然,即便是在楚军中,项同样存在一个极大的缺点,即刚愎自用,这都影响了项羽未来的路。

其四就是项羽未战先怯。垓下之战中,楚军被围后,项羽第一次感到了害怕,他甚至已经知道自己不可能取得胜利,这是一种心理上的失败,但却直接反应在行动上,他直接领着八百精锐骑兵跑了。他为何怯了呢,自然就是知道楚军兵疲食尽,将士们毫无斗志,再加上很多诸侯都背叛了项羽,这让他前所未有的迷茫起来,反应在战争中就是畏怯了。

总之,一句话,在这场战争中,天时、地利、人和,项羽一样没占,所以他选择了逃走。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