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为何一些南宋士兵宁愿饿死也不吃小米?

为何一些南宋士兵宁愿饿死也不吃小米?

2020-07-21 06:14阅读(79)

为何一些南宋士兵宁愿饿死也不吃小米?: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就这事,这叫唱歌没有谱,那叫不着调!还饿死不吃小米,您这说话还真不经过脑子。这事就算是别人说

1

这个问题老梁来回答。

就这事,这叫唱歌没有谱,那叫不着调!还饿死不吃小米,您这说话还真不经过脑子。这事就算是别人说的,可您也的过过脑子不是。

就这问题咱先撩一边,举几个饿肚子的年月,老百姓如何生活,打个底,然后在说题主的事。

举例

大家伙都读过历史,搁过去遇到灾荒的年月,平头老百姓家里头,连一粒米都没有,那不能消化的观音土都吃。

啥是观音土呢?用官方那普通话讲,这是制造瓷器的原料,也就是黏土。您要是掰开了搁显微镜下往里边瞅,啥硅,啥锌,啥镁等等都有,唯独就是没有可以让人体吸收的营养。

整一块吃下去,这玩意根本就不消化,吃多了肚子胀的跟一面鼓似的。这东西因为有粘性,从那九曲十八弯的大肠里很难掏出来。您要是整的少点,还不致命,这要是整多了,直接就得憋死。

人死的时候,您敲他那肚子邦邦响,跟块石头似的,这就是吃观音土吃多了。

那会家里没东西的,直接整那观音土吃。这能找到东西的,把这观音土筛成细面面,加水和那野菜揉成菜团子,搁锅里蒸熟了,像整窝窝头一样的吃。

还有那树皮,一般情况不是直接就去啃,那是眼珠子都饿绿了的人才干的事。通常先扒那树叶子,这树叶子撸光了,这才削树皮。

和那观音土的吃法一样,煮熟之后晒干,然后整成粉末状,接着把那野菜像揉面一样的揉成菜团子一起吃,

当然这树皮也分好歹,好的吃到嘴里也就发苦发涩的,但好歹能入口,能顶个一顿半顿的。差一点的那树皮吃进去和那观音土差不多,拉都拉不出来,吃久了结果也一样,也得憋死。

还有吃木头的,有人说是把木头煮的稀烂然后吃,不是那样的。同样是磨碎了,惨到其他的食物里一起吃。

就那感觉,您自己个琢磨去吧,口味能好了吗?这也就是个望梅止渴画饼充饥而已,现在的人都知道那烂木头那就是木质纤维,塞到肚子里只能感觉饱了,但根本就不顶事。

听过锯末面包吗?欧洲那地从中世纪一直吃到了上个世纪。当年老毛子咬着牙和希特勒对怼,资源极度匮乏,吃的也有锯末面包。

如果您想尝尝啥叫饿?

您可以三天之内只喝水,不吃饭,最后俺保证您那眼珠子都是绿的,恨不得把自己个的脚指头塞到嘴巴里吃下去。

所以老一辈人的扣扣索索,您是可以理解的,尤其是那些个老寿星,在他们的眼珠子里,您浪费粮食那是犯罪,该打!

昨个吃剩下的菜汤汤,他们也能给你留下来,到今个给你下碗挂面,把那菜汤汤捯饬起来一起整到胃里,他们可不管馊不馊。

俺就被这帮子老寿星折磨过,瞅着老寿星殷切的眼神,俺是憋着气给整下去的,好在俺的肠胃好,没整出啥大毛病!不过这肠胃也撑不住,也有几次整了个跑肚拉稀的,但咱表示理解。

现在的年轻人不理解老年人扣扣索索的习性,您如果真的想体会,就按照俺的说,把自己个饿上三天,光喝水不吃饭,前提跟前有人看着,别到时候连拿起筷子的劲都没有,把自己个给整没了,有个人看着能帮您把东西灌倒嘴巴里。

首先声明一点,三天光喝水不吃饭,俺就干过。

原因就别提了,挑食!俺妈不惯俺这毛病。

你不是不喜欢吃青菜吗?得,俺那嫡亲的老妈,顿顿烧青菜,上顿没吃完,下顿热热接着来。俺那会估计是脑袋起包了,坚决对着干,就不吃。

三天头上那大中午的,搁家没有二百米的距离,呱唧俺这腿肚子发软直接就整地上了。就感觉眼跟前直冒火星子,而且还是绿色的,那大脑壳像是被人掐住了,让人家玩命的捏,就一个字——难受!

最后好不容易把这劲缓过来,挪着步子回的家。就那大米还半生的呢,俺直接往嘴巴里抠,就那筷子嘎嘣一声就被俺给咬下一个头,俺到现在都没整明白,当时咋就能把筷子给咬折了,这得多大的劲。

就这架势把俺妈给吓的一哆嗦,等那青菜炒熟了,俺已经吃下一大盆半生的白米饭,这顿糟啊,糟完了自己个乐的像个傻子一样。打这起,啥青菜没啥问题,您只要味道不是太怪了,俺都能吃下去。

估计说道这里,有人提啥零花钱!俺就告诉你,俺那会的童年就不知道零花钱是个啥物件。

好了,有这打底,咱再来瞅题主的事。

他这事是记录在《中兴遗史》中,说江西老百姓这辈子最讨厌的就是麦饭,只要眼跟前有稻米,他们绝对不吃麦饭。

原因是麦饭扎嘴,硌牙,整着不舒服。

得,这到了宋高宗的时候,那金兵头硬南下,被整趴下了,这不就又开始北撤,这一路上就把粮草都丢弃了。

他们这些粮草都是粟米,也就是咱说的小米,也就是前边说的蒸熟能吃的麦饭。

这宋朝的士兵都是闽浙一带的人,追金兵追到这里,那粮饷就跟不上来了。而这部队瞅着金兵丢下来的粟米,就犯傻了,就因为不习惯吃这粟米,愣是将这搁在眼跟前的粮食当垃圾的给扔了。这家伙这么一弄,每天饿死的不下两百人。

哎呦俺了个去!人饿了啥都能吃下去,这事得有个脑子的人才能写下来。就俺觉的,这写书的人这得多讨厌粟米啊,本着自己的好恶,就这么写,那得多实诚啊!

也对,搁过去南方有些人对这粟米一直就有偏见。那北宋的时候,有个叫方勺的家伙,就这名字真不得劲。他就一直认为这大华夏的人只要吃粟米,就一定会生病。开那嘴炮就说这粟米是个坏东西,不能吃的。

这就和那周立波老说这大蒜不好,真不好吗?不好咋还种,还有人吃呢?这就是个人的偏见,俺就感觉写这书的人,对这粟米有极大的偏见,造成了这结果。

说道这里,估计有人就要问了:“那这每天死二百人,这也是假的了!”

那到未必,那个时候兵荒马乱的,搁那都乱,士兵打仗还能有个不死的,这不受伤死的,生病死的,包括那些个兵油子,瞅着能捞一笔跟着你去溜达溜达,瞅着这啥也没有,指不定回头就逃了,当逃兵去了。

所以您把这些个事,都归结到粟米也就是小米的身上,这也太不靠谱了!

好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喜欢的朋友加个关注,顺手点个赞呦!

2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其实这也是谣传。

就问你,如果你马上要饿死了,别说小米,就算是草根、树皮也有很多人抢着吃。

怎么可能有人看着粮食不吃,活活饿死呢?

但南宋士兵厌恶小米和小麦,这是事实。

早在北宋时期,因北方缺粮,通过运河将大量的南方大米运到北方。

当时北方人不习惯吃大米,宁可吃面。

所以大米分配给官吏,很多人家宁可贴钱换成小麦,也不愿意去吃。

其实人的饮食习惯是很难改变的。

萨沙记得最初在欧洲的时候,吃各种面包,无论怎么吃总觉得不饱。

相反,北方的同学相对就适应一些。

后来有段时间,去北方出差,连续1个多月吃面食,当时觉得忍无可忍,宁可不去食堂吃饭,也去街上吃盖浇饭。

萨沙知道有一对同事,女的是陕西人,男的是浙江人,夫妻感情是不错的,但经常为吃饭吵架。

女人很喜欢做面食,也很喜欢吃面食。但男人吃来吃去,就是不适应,希望媳妇煮饭。

但女人很厌恶吃米,夫妻两人磨合很多年才互相适应。

道理也是相同。

南宋时期南方清一色的都是稻米,毕竟产量高,口感好,很少有小麦出现,小米更是少。

所以,突然让南方士兵吃小米,他们是受不了的。

更重要的是,小米也要分级别。

新鲜的小米口感还算凑合,吃一吃也勉强。但陈年的小米是非常难吃的,即便北方人也不爱吃,吃起来味同嚼蜡,难以下咽。

南宋士兵去北方打仗,本来就是很艰难的。现在连饭都吃不饱,非要去吃什么小米,他们当然抱怨,难以忍受。

其实,我军历史上也有很多这种事情。

中央红军大部分是南方江西、福建、湖南士兵,长征到陕北吃面食和小米,很多人差点就崩溃了。

开始他们也不会做面食,就像米一样煮成一锅面糊,只能捏着鼻子吃。

后来新四军去东北也是一样。

当时一群新四军江苏士兵到了大城市哈尔滨,去了饭店开洋荤。谁知道端上来的是几碗高粱米!士兵宁可付钱不吃,也转身走了。

3

别看“小米”品牌现在行销全国,种类也很跨领域,但雷老板胆敢推出一款“小米”品牌的小米,作为主食,南方人还真敢不认账!

在古代,小米叫做“稷”,也被叫做“粟”,去壳后,黄橙橙金灿灿,熬粥倍儿香,做成干饭稍有些硬,咀嚼后有微涩的口感,但营养价值丰富。北方妇女坐月子就离不开这口儿,北方人民生病了也讲究这口儿,北方婴儿赶上运气差老妈没有奶或奶水少,小米粥是天然替代品。现在在超市里的价格,比大米至少贵上百分之三十。

甭来这套,你喊破天也没有用,咱们南方人民吃惯了稻米,对任何北方粮食物种都不感冒。

小麦是不是好东西?现在南方人也吃小面、汉堡,磨成面粉倒是行,但麦粒饭坚决不认。

有历史为证。

两宋之际,江西人民最讨厌麦饭,那是因为本地“出米多,厌贱麦饭,以为粗砺,既不肯吃,遂不肯种。”只要有稻米可食,坚决不碰麦饭。

宋高宗时期,金兵南犯,后来北撤的时候一路留下大量粮草,这些粮长的可真像草啊,南宋士兵大都是闽浙一带赶来的,本来都粮饷不继,看到堆积如山的粟米,真真犯了愁。

“遗弃粟米如山积,而宋军多福建江浙人,不能食粟,因此日有死者。”

很饿,想吃饭。

这些东西能吃吗?

看上去能,但着实让人没胃口。

于是每天都有饿毙倒地的士兵。

在“饿死”和“吃小米”这道双选题上,绝大多数人肯定没有像题目所说的选择饿死不吃小米饭,但因为口感差、吃不惯从而给差评的宋兵甲宋兵乙一定不在少数。行军打仗,是对体力有很高要求的一项运动,吃得少自然撑不住。

这帮闽浙一带的南宋士兵中的伙头军,一定不知道小米饭里掺加大枣、红豆会改进口感的事实(当然他们也有可能搞不到)。红薯和南瓜当然更好,但南宋时,它们还在南美洲呢。

4

首先声明一下:“南宋士兵宁可饿死也不吃小米”这件事是真的。

记载于《三朝北盟会编·卷二百四十六》,原文如下:“是时,黾山沿路有金人遗弃粟米山积,独成闵之众多福建、江浙人,不能食粟,因此日有死者不下二三百人”。

这段史料记载的是南宋绍兴二十四年,金兵南下攻打江苏盱眙,南宋大将成闵列兵南岸与金人对峙,当时南宋拨给诸路士兵的粮饷原本就少,加上连日大雨,粮草补给困难。好在金兵退兵后,留下了大量的戈甲、粟米,其他几路士兵都靠着缴获的物资维持,唯独成闵统帅的士兵都是闽浙人,从来也没吃过粟米,所以每天都有人饿死。

通常而言,人在饥饿的状态下会饥不择食,何况粟米去壳后就是小米,这原本就是北方人常吃的一种食物,至少不会比“观音土”差吧,为什么闽浙士兵会饿死呢?

其实原因没那么复杂,就是因为吃不惯。《宋史》已经解释了,这些士兵“素不食粟”(从来也不吃)。绍兴年间,粟米在南方还没有开始广泛种植,从闽浙招募来的士兵,因为从来没吃过这种东西,也不知道该如何去吃(西红柿刚传入欧洲时,欧洲人对于这种颜色鲜艳的“狼果”也是不敢吃)。

加上成闵在行军途中“冒雨兼程趋建康,士卒多道死”,很多士兵都已经染病,被雨水浸湿后发霉的粟米口感,更是让这些从来没吃过这种食物的闽浙士兵难以下咽,多种因素之下,也就出现了“素不食粟,死者甚众”的情况了。

5

南宋士兵宁肯饿死也不愿意吃小米,是有历史记载的。宋高宗绍兴末年,金兵攻宋失败后北撤,遗弃粟米山积,而宋军“多福建、江浙人,不能食粟,日有死者,不下二三百人”。大家都知道,人饿急了什么都吃,树皮、草木、观音土,都不在话下。可为什么宋军中的江浙、福建人,宁肯饿死也不吃小米呢?这不是很奇怪吗?

原因是什么呢?

南宋人生活条件一直很好,平日里最差也就吃白米,从没见过小米和麦饭,认为那是牲口才吃的东西

原本宋军中颇有一些北方人的,是随着朝廷南迁而来。然而自从宋金签订了绍兴和约以后,南宋便相继遣返了北方籍贯的百姓和士兵,根据和约,亦不许逃难而来的江北百姓投奔南宋。故而,在绍兴末年的时候,南宋军队中的士兵,基本全都是南方人。南北之隔阂已经非常深,北方之小米和麦子,对南方吃白米的军民来说,颇有些“难以入口”。他们平日里不吃麦饭,认为麦饭是贫民才吃的东西。而小米比麦饭还不如,就和吃糠一样。

需知,吃小米一直是清苦的象征,所谓“小米加步枪”,就是用来形容条件艰苦,态度乐观的。宋军士兵宁肯饿死,也不吃“那玩意儿”,是其习气使然。

宋军的骄堕习气:朝游暮宴,奉养奢侈,不可尽述

南宋士兵,自绍兴讲和以来,风气非常差。《宋史》上说,“自讲和以来,将士骄惰,兵不阅习,敌未至则望风逃遁,敌既退则谩列战功,不惟佚罚,且或受赏”。又说,“二十年间,享其富贵尊荣……黄金白璧,歌童舞女,充其私室。朝游暮宴,其奉养奢侈,有非言之所能尽者。孰肯披甲胄,执锋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哉?”一天到晚歌舞升平,朝游暮宴,酒足饭饱,不可尽述,这是南宋朝廷内部自己都有的认识,觉得这样的将士若是上战场,是不行的。果不其然,即便是打了一次胜仗,到头来居然守着粟米饿死。这就好比你喂一条小狗,天天给他吃香的喝辣的,忽然有一天给它个干馍,它就不吃。但饿久了,它什么都吃。

至于说南宋士兵,除了平日里骄纵抑或吃不惯小米这一类食物的原因外,更有可能是根本不认识小米。不认识小米,可以试着尝一尝,然而连尝也不尝,直接进入等死这一程序,不可谓不可悲了。

6

随着生活条件的进步,很多人吃惯了大鱼大肉,就开始想忆苦思甜。再加上最近几年由于健康问题,小米粥又开始登上人们的饭桌。要知道在这之前,小米粥很少有人吃,一般都是贫苦人家。

但是这个时间也是很早了,再早点的时候,我们还是吃小米的。毕竟我们当年可是靠着小米加步枪才赶走了日本鬼子。但是在如此落后的古代,到底是谁给他们的勇气,才不愿意吃小米?听我慢慢道来!

根据南宋历史书记载,宋高宗绍兴末年,金军攻宋失败后北撤,“遗弃粟米山积”,而宋军“多福建、江、浙人,不能食粟,因此日有死者”。

粟就是如今我们所说的小米,北方地区为主产区,而南方地区也设有生产基地,相信大家都知道,小米煮成干饭口感粗糙,不被大多数人所喜爱,但如果用它熬粥绝对是一级棒。我认为要揭开谜底,首先需要解决两个问题。

(一)为何绍兴末年宋军只剩下了南方人,原为主力的北方人身在何处?

南宋初期,岳飞、韩世忠、刘琦、张俊等爱国将领均为北方人,这也就有了后来“中兴诸将皆北人”的说法,而他们的部下,也大都是北方精壮大汉,换句话说,当年宋军的主力军就是由这些北方流民构成的。可为何最终不见北方人而是南方人呢?这就要追溯于绍兴和约的签订。

绍兴十一年金松战争时期,金军被岳家军压在身下处于下风。后又击败宋军,所以与宋军进行议和,而这次重要议和使金军在不利情况下获取了最大的利益。签订的绍兴和约中,确定了秦桧大力提倡的“南自南,北自北”制度,

即原籍在《绍兴和议》规定的南宋境内的汉人归南宋,原籍在《绍兴和议》规定的金国境内的汉人归金国。从此北方汉人在名义上完全成为金国子民,并且不能南逃,否则将被遣返。这就造成了北方汉人没有余地地成了宋的敌国子民,所以南方人才留在了宋国,成为了宋军。

(二)为何南方的士兵们宁可饿死也不吃小米?

都知道小米产于北方,所以北方人应该是喜欢吃小米的,而南方人并没有见过小米,更不用说吃了,所以吃不习惯是最大的原因。再加上战争期间条件的艰苦天气的恶劣,小米不能得到很好的保存,使得原本就不习惯的南方人更加难以下咽了,淡而无味的粗糙的小米让南方人觉得如同嚼蜡。

然而这些士兵们长期过着养尊处优的日子,早已经失去了进取之心、雪耻之志,吃够了山珍海味的他们当然吃不下淡而无味的小米了,当然觉得这只不过是与”观音土“没什么两样的东西。在这种如此奢靡的生活环境中度日如年,怎能要求他们委屈自己吃自己厌恶的小米呢? 以上就是我想解释的”南宋朝的士兵们为何宁可饿死也不吃小米“的理由,但是我个人认为,”好死不如赖活着“。在战争紧张的情况下,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人连”观音土“也能啃,可为何不接受小米这样有营养的粗粮呢?这种做法是否有些太极端了。

文|姜乐乐

7

这应该是一个以讹传讹的说法。

那时,最有可能的情况是南宋军中,因为其他原因造成减员。然而,记录这件事的人因为自己对小米的想象,把小米当做了核心原因。其实宋时南方吃小米的例子很多。

1

江浙人吃小米吃死了,这事出自《中兴遗史》——《三朝北盟会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都引了这则史料:

是时黾山沿路有金人遗弃粟米山积……独成闵之众多福建、江浙人,不能食粟,因此日有死者不下二三百人。

记录者觉得既然有很多小米,且就成闵军在大量减员,那一定是这群南方人吃不惯小米。《宋史·成闵传》用了这一说法:

时虏气已夺,日虞王师之至,委弃戈甲、粟米山积,诸军多仰以给。惟闵军多浙人,素不食粟,死者甚众。

这说法就更加直接了:人家都可以吃小米,就你们浙人事多,吃小米还死掉了。

2

然而,这个事情更多的是《中兴遗史》对南方人的想象。因为结合宋代的其他记载,南方人也吃小米。

比如《宋史·毛洵传》:

毛洵,字子仁,吉州吉水人。天圣二年进士,又中拔萃科。……庐于墓凡二十一月,朝夕哭踊,食裁脱粟。

这是个北宋时的江西人,整整21个月,只吃脱粟饭。脱粟饭究竟是什么,我们今天也见不到了。大体上,脱粟就是说只去皮壳、不加精制的谷物。按照杨渭生《两宋文化史》的讲法,这就是小米饭,南方北方都作为粮食。

这样说来,两宋人吃脱粟饭的例子很多。朱熹在武夷山讲学的时候:

待学子惟脱粟饭,至茄熟,则用姜醢浸三四枚共食。

你们来我这里读书,就得吃脱粟饭。当时来学习的很多就是附近江西、浙江以及福建人。也没听说有吃了生病的。当然有人抱怨伙食太差要吃鸡的。

3

那么南方人怎么就吃起粟了呢?因为南方也可以开旱田。苏轼在湖北的时候,就种了大麦,只是卖不出价钱。

再比如宋时在洞庭湖、湘水一带,低地田种植稻谷,这样一来,水灌溉不到的高地就不种东西了。这样土地使用效率低。有个叫李允则的官员来了,他觉得这样不好,就让农民把高地利用起来。农民没有办法,就只好开垦高地,来种粟米。湖南的农业水平就上去了。

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今天江苏南部、四川、两湖、福建的一些地区,都有旱田。湖南人可以吃粟米,没道理江浙人吃了就死。就像现在中国人出国,连续很多天吃不到米面很不舒服,但也不至于一个个死掉了。

4

虽然很多南方人种小米也吃小米,但架不住一些人对小米有偏见。北宋时,金华有个人叫方勺,他就坚持讲中华人吃小麦会生病

小麦种来自西国寒温之地,中华人食之,率致风壅。小说载天麦毒,乃此也。昔达磨游震旦,见食面者,惊曰:“安得此杀人之物?”后见莱菔,曰:“赖有此耳。”盖莱菔解面毒也。世人食面已,往往继进面汤,云能解而毒,此大误。东平董汲尝著论,戒人煮而须设二锅,汤煮及半,则易锅煮,令过熟,乃能去毒,则毒在汤明矣。

换而言之,南方文人对小麦的偏见,北宋时就有了。他们开个地图炮,说北方的小麦是个坏东西。这就向周立波说大蒜不好,又不是大蒜真的不好。

两宋之际,兵荒马乱,不少士兵或者病死了,或者开小差回家了,总之,非战斗减员的情况很普遍。当时的文人可能不完全了解原因,就错误地归因于当时的小麦。

8

我的回答是不可能!纯属伪命题!濒临饿死的情况下别说是小米了,就算“易子而食”、“吃观音土”都在所不惜!

9

这事是假的,就算是有专门的记载,也是假的,古人说得好“尽信书不如无书”。

但是既然人死了,我们就一起来详细分析一下,到底是不是饿死的,以及是怎么饿死的。

“南宋士兵宁愿饿死也不吃小米”的记载

这件事情记载于南宋史学家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二百四十六》,原文如下:“是时,黾山沿路有金人遗弃粟米山积,独成闵之众多福建、江浙人,不能食粟,因此日有死者不下二三百人”。

什么意思呢?说,金军攻宋失败后,成闵将军手下的将士们,因为大多都是福建、浙江、江苏一带的人,他们吃惯了大米,吃不惯小米,因此每天有二三百人饿死。

除了《三朝北盟会编》有记载,在《宋史》当中也有记载:委弃戈甲、粟米山积,诸军多仰以给。惟闵军多浙人,素不食粟,死者甚众。

看起来,南宋士兵被饿死是真的,但这是真的吗?

我们先不下定论,我们继续往下分析。

南方人喜欢吃大米,北方人大多吃小米

不得不说,远古时代,中国的文化经济中心在黄河流域,这也使得后来各个朝代建都大多在北方。

粟,俗语叫谷子,或者叫小米,是黄河流域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下到贩夫走卒,上到达官贵人,都将其作为主要的食物。除此之外,小麦也是黄河流域,北方大部分地区主要的食物之一。

而水稻,因为不耐旱,所以广泛种植在南方,于是南北两地,在主粮的摄入上有了区别,南方人大多吃大米,北方人主要吃面和小米。

那么,是不是南方人对小米难以下咽?而北方人对于大米完全吃不下呢?

从现代来看,完全不是,很多南方人到了北方,什么兰州的拉面,什么山西的刀削面,什么新疆的拌面,吃得那叫一个香。而北方人到了南方,大米是吃得是习惯的不能再习惯。

问题来了,是不是九百多年前的南宋士兵,就完全吃不下小米,甚至不惜饿死,也不愿意吃?

这怎么可能?北方人吃得那么欢实,就连王公贵族都会吃,而南宋士兵就这么挑食吗?他们是士兵,不是享受的公子,适应不了吃小米?纯粹扯淡。

关键是,军队都是有军粮的,南宋军事一般,经济还是不错的,军粮应该能保证的,那么军库中的大米呢?跑哪去了?

南宋士兵的大米去哪里了?

南宋士兵大多是南方人,因为北方人在金宋“绍兴和议”时直接划给了金国。但南方士兵吃不了小米,饿死都不吃小米,这绝对有点扯。

我们先看,为什么饿死的南宋士兵仅仅是成闵的人马?他们军队的军粮哪里去了?为什么他们军队要被逼着吃小米?

看一段记载:十一月,诏回援淮西。闵喜于得归,冒雨兼程趋建康,士卒多道死,朝廷所给犒师物奄归己,不及士卒。士卒有怨言,闵斩之。

这段话说明,成闵是个贪污犯,贪污钱粮,那也不在话下。如果贪污了钱粮,还让士卒冒雨赶路,士卒因为饥寒交迫,半道死了,那是再正常不过了。如果成闵贪污了军队的大米,那么军粮怎么办呢?不着急,金军留下的代替品小米就出现了。

按理来说,正常的小米,煮了虽说没有大米松软可口,但绝对不会让士兵无法下咽,毕竟人在饿极了时,连树皮、草根、皮带、皮鞋,甚至观音土都能吃,小米怎会吃不下呢?

只有保存不好,发霉变质的小米,才让士兵难以下咽,而且一不小心就会拉稀得病,送了小命。

士兵送了小命,总得有一个说法吧,朝廷需要一个理由,最好的理由莫过于:食物不吃,导致送命。

也许,这才是宋兵死去真正的理由。

综合来说,南宋士兵饿死也不吃小米,有点扯淡,就算是有记载,也当不得真。毕竟,黄河流域,北方大地都能吃的食物,南宋士兵就算不习惯吃,又怎会舍了老命也不吃呢?毕竟不是毒药。

所以,唯一的可能是,军粮大米被贪腐,缴获的小米,很多因为保存不易,发霉变质,导致吃了并且身体虚弱的人,疾病高发,死于非命。而吃了正常小米的人,以及身体强健的人得以生还。

10

南宋士兵守着粮食被饿死?这种超现实魔幻主义的事情,如果是真实存在的,那就只能这样祝福他们:希望他们下辈子还以这种方法死去。

这件事最先被记载于《三朝北盟会编》,书里是这样说的:

“遗弃粟米如山积,而宋军多福建江浙人,不能食粟,因此日有死者。”

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路上被(金兵)遗弃的粟米,像山一样堆积,但是,宋朝军队大都是福建、浙江一带的人,他们从来都不吃粟米,因此,每天都有人饿死。

《三朝北盟会编》是一本怎样的书籍,这里不做更多评论。南宋时期,浙江、福建一带人真的不吃粟米吗?

答案是否定的。

同样是宋人真德秀的著作《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里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 江南地区……高田种早,低田种晚;燥处宜麦,湿处宜禾;田埂宜豆,山舍宜粟。随地所宜,无不栽种。”

南宋时期,皇帝为了防止水旱灾害,在江南地区大力推广粟米的种植,在不同的种植环境里,种不同的农作物。这些农作物里,就包括“粟”——不过,适宜种粟的地方环境较恶劣,只在山舍干旱之处,好在什么地方都有种。

粟米种出来,肯定不是用来喂猪的,要么是自己吃,要么卖掉换钱使。

因此,南宋的士兵虽然不一定见过地里长的粟米,但是把这玩儿摆在眼前,一定知道这是食物,而且是五谷杂粮之一。

俗语有云:人是铁,饭是钢,一天不吃饿得慌。

人要是真的饿极了,甭说小米,就是小米手机都敢啃两嘴。泱泱南宋士兵的大队伍,只要有一个人认识小米,并且去吃一口,士兵在饿极了的情况下,就都会去吃,定然不会出现饿死人的情况。

有人就会说了,南宋富庶至极,天天大米白面,看不上小米。这种说法真的是……何不食肉糜?天天大米白面的人,会去前线卖命?封建社会,能去当兵卖命的人,哪个不是穷苦人家?

于情于理于史不通,那就只有一种情况:这件事另有蹊跷。

那么,南宋士兵既然不是被饿死,这200—300有零有整的人数,究竟又是从哪来的呢?

请看《宋史》对这件事的细节追加:

“时虏气已夺,日虞王师之至,委弃戈甲、粟米山积,诸军多仰以给。惟闵军多浙人,素不食粟,死者甚众。”

这一段话与《三朝北盟会编》大同小异,只是多了一个角色:闵。

闵,即南宋大将成闵。这位成大将军,是跟着宋高宗赵构一路从北方逃到南方,算是南宋的“元老级油条”。成大将军最大的本事不是在战场上,而是在朝堂上,他能一路升迁至太尉,全凭一张嘴。

《宋史》记载了成闵一件很经典的事情:

“闵喜于得归,冒雨兼程趋建康,士卒多道死,朝廷所给犒师物奄归己,不及士卒。士卒有怨言,闵斩之。”

翻译过来就是,话说有一次,宋高宗派成闵去打仗。仗还没开打,又调他回来。成闵非常高兴,就下令三军快速回撤,生怕后面有追兵。因为逃得急,很多士兵就被活活累死了,朝廷发下抚恤金给“烈士”家属,全被成闵贪污。这件事在军营里传开,导致很多士兵都有怨言,成闵则把有意见的人统统处死。

这种视三军将士性命如“粪土”的大将军,他手下的士兵出现这种“饿死”的情况,也就不觉得奇怪了。因为,士兵如果饿死的话,朝廷一定会发抚恤金,这钱,最后一定会落在成闵的腰包。

但是,成闵这谎话扯得太没羞没臊了,竟然栽赃被他压榨而死的士兵,是因为拒绝吃粟米而饿死!

唉!真真是兴亡皆是百姓苦啊!南宋百余年灭亡,不是没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