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历史上真正的“良相”,曹操算一个。看到此,估计会有人凭那句“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的名言向我提出质疑了。别急,看完了我的论述,您或许就同意我的说法了。

东汉末年,黄巾起义爆发,在镇压黄巾军的同时,也涌现出了一批拥兵自重的地方势力。外面一团乱,宫里面更不消停。灵帝死,何进、十常侍互相杀戮。董卓进京后,虽说又立了个汉献帝,但也不过是形同虚设。从此,便彻底的天下大乱了!

中国有句老话,叫“乱世出英雄”,曹操,便是在这个乱世中脱颖而出的一个大英雄。

曹操,给人们留下的最深印象就是奸诈。事实上如此吗?下面,咱举几个例子分析一下他。

一、挟天子以令诸侯

“挟天子以令诸侯”,被人们说成是是曹操一大“罪状”。对内挟持皇帝,为己所用。对外以天子的名义发号施令。用小周瑜的话说,就是:“名为汉相,实为汉贼!”对此我以为:此说法纯属“大谬”也!

当年,汉献帝不过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如果曹操不把持权力,而让他主持全局的话,他能掌控的了当时那个混乱的局面吗?“挟天子而令诸侯”,无疑对控制全局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公元220年,曹操去世,曹丕篡汉称帝后,刘备、孙权才先后称帝的。所谓的“三国”时期,也就从此而开始。这就是说,在此之前,名义上还是汉家天下。刘备也好,孙权也罢,在曹操控制的汉献帝面前,也只能够是“俯首称臣”。要您说:这群龙有首好呢还是群龙无首好?所以,我认为:针对当时的混乱局面,避免各地出现众多的“草头王”,“挟天子以令诸侯”着实是曹操的一大英明之举!

二、曹操,具有人格魅力真性情的人。

曹操,给人留下的第二个坏印象就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其多疑、狠毒之事就是杀了吕伯奢一家。对此,咱心平气和的“协商”一下:一个被董卓通缉、急急如丧家之犬的人,为了保全自己,他的所作所为是不是也是被逼无奈之举呢?大家骂他之时,难道就不去想一想、他是因何才走到这一步的呢?

面对着董卓的种种罪恶,王允等众大臣也只能是哭。而曹操却能够笑对死亡,前去刺杀。您想想:即使他杀死了董卓,面对马上回来的吕布,他还能活吗?仅凭这一点,曹操就是一个有胆有识、视死如归的大丈夫!

在汉献帝面前,他虽然专权。但是他不专权,又如何能够实施他的一系列大政方针呢?对于汉献帝本人,他并没有虐待。不仅将自己的三个女儿都嫁给了汉献帝,即使在“衣带诏”事件暴露之后,他也没有把汉献帝打入冷宫。这足以说明他为了天下大局而表现出的宽大胸怀。

总之,没有曹操,就没有天下的统一。看到这儿,您或许会说:“最后统一全国的,是司马炎呀?”是,您说的是。可要是没有曹操打下的雄厚基础,他司马家族能得到天下吗?

在下邳,曹操攻城之前,诱导吕布投降时,陈宫在布侧大骂:“曹操奸贼!”一箭射中其麾盖。操指宫恨曰:“吾誓杀汝!”遂引兵攻城。

然而,当曹操抓到陈宫后,却早已把一箭之仇放在脑后了。书中所描述的那段情形怎么看怎么让人感动不已:徐晃解陈宫至。操曰:“公台别来无恙?”宫曰:“汝心术不正,吾故弃汝。”操曰:“吾心不正,公又奈何独事吕布?”宫曰:“布虽无谋,不似你诡诈奸险。”操曰:“公自谓足智多谋,今竟何如?”宫顾吕布曰:“恨此人不从吾言,若从吾言,未必被擒也。”操曰:“今日之事当如何?”宫大声曰:“今日有死而已!”操曰:“公如是,奈公之老母、妻子何?”宫曰:“吾闻以孝治天下者,不害人之亲;施仁政于天下者,不绝人之祀。老母、妻子之存亡,亦在于明公耳。吾身既被擒,请即就戮,并无挂念。”操有留恋之意。宫径步下楼,左右牵之不住。操起身,泣而送之。宫并不回顾。操谓从者曰:“即送公台老母、妻子回许都养老,怠慢者斩。”宫闻言,亦不开口,伸颈就刑。众皆下泪。操以棺椁盛其尸,葬于许都。

看完此段,我唯一的一句话就是:曹操,真乃性情中人——是也!

讨伐张绣时,时值麦熟。为了保护农民的收成,曹操下令:“毁坏庄稼者,斩。”不承想自己的马因鸟而惊,窜入麦中,践坏了一大块麦田。于是,找来行军主簿,拟议自己践麦之罪。并以“吾自制法,吾自犯之,何以服众?”而掣所佩之剑欲自刎。在众人的劝阻下,乃以剑割自己之发,掷于地曰:“割发权代首。”使人以发传示三军曰:“丞相践麦,本当斩首号令,今割发以代。”于是三军悚然,无不懔遵军令。

对此情节,就连罗贯中都以后人的话将曹操说成是“拔刀割发权为首,方见曹瞒诈术深。”事实上果真如此吗?

征讨吕布时,曹操手下大将夏侯惇被曹性一箭射中左目。惇大叫一声,急用手拔箭,不想连眼珠拔出,乃大呼曰:“父精母血,不可弃也!”遂纳于口内啖之。看见啦?古人将头发也同样视为受之父母,不敢轻易毁之。不要说那会儿,就是到一千多年后,汉人为了保护自己的头发,不是还遭到了多尔衮“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的屠杀吗!所以说,作为位高权重的曹操能够做到这一点,已经称得上是楷模了!

在曹操大半生的戎马生涯中,平袁绍、灭袁术,降张绣、擒吕布等等等等,不仅平定了诸多的割据势力,也为后来的国家统一奠定了雄厚的基础。从历史的高度上评价,这样一个既有雄才大略,又有真性情的人,如还不能算做“一代良相”的话,那么,还有谁能担得起这个称号呢?

曹操,名副其实的“良相”,是也!

最佳贡献者
2

解答这道题,我要从介绍“相”这个字的含义和起源开始论述。“相”字,甲骨文的形象就是一只眼睛在观察树木。虽经过几千年的演化和传承,它与现代汉字“相”的形象及含义仍然基本保持不变。它的本义就是观察形状,然后作出判断;引申为进行观察、判断和起辅助作用的人。翻开历史,我们就会发现从春秋战国时起,除楚国(叫“令尹”)外,各国都设立相位,称为相国、相邦或丞相,是百官之长;而宰相的称呼最早见于《韩非子_显学篇》:“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可见,丞相或宰相制度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几乎贯穿于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细数历朝历代,作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身份崇高、地位显赫的官居相位者,不论奸相还是良相,都极大地左右着当时的朝局变化和政治方向,在王朝兴替、社会发展和经济政策等方方面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里我们要讨论的是“良相”。所谓乱世出英雄,所以“良相”难逢“良时”。因为盛世下的人们往往贪图安逸,不愿创新,不接受新生事物;而只有身处乱世时,真正的英雄才能抓住机遇、脱颖而出、崭露头角,才能毫无顾忌地以大破大立的决心和气魄展示其个人的雄才伟略。简而言之,就是“时势造英雄,英雄也造时势”!“良相”亦如是!

书归正传,中国历史悠久,朝代更替频繁,青史留名的为相者数不胜数,就让我们一起来扒一扒几位最具代表性的真正的良相吧!

1、 管仲:春秋齐国的相国,被称为华夏第一相!

●辅佐齐桓公,实行“尊王攘夷”政策;

●擅长贸易战;

●“相地而衰征”是按照土质和产量确定赋税。

●“山泽各致其时”是历史上最早的自然环境保护法。

●《管子·奢靡》系统的阐述了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

●设置“女闾”,成为娼妓业的祖师爷和保护神。

参考文献:《史记》卷六十二管晏列传、《论语·宪问》、《管子》

2、李斯:秦朝名相,被称为千古一相!

●辅佐秦始皇统一中国,奠定中国两千多年封建专制基本格局。

●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巩固中央集权。

●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

●修驰道,车同轨

参考文献:《史记·李斯列传》、《淮南子·泰族训》、《谏逐客书》

3、诸葛亮:蜀汉名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休士劝农,实行军屯耕战。

●“踵迹增筑”的“山河堰”等水利工程至今沿用。

●赤壁大战等,作为军事家为历代兵家认可。

参考文献:《三国志·诸葛亮传》、《出师表》

3

姜子牙,周公姬旦,管仲,伍子胥,商鞅,张良,萧何,诸葛亮,费袆,蒋琬,陆逊,房玄龄,杜如晦,狄仁杰,姚崇,张九龄,寇准,王安石,范仲淹,张居正,于谦,刘伯温,刘墉等。

4

可以说在古代出将入相绝对是人生最大的追求,并且有很多人真正做到了出将入相,比如汉朝的周亚夫、三国时期的陆逊、唐朝的李靖和李绩以及侯君集,甚至明朝的徐达,但是想要在两个领域都做出功绩,显然是很困难的,在古代的历史上,宰相作为辅佐皇帝最重要的臣子,真正是百官之首了,而且每一个王朝都存在着大量优秀的宰相,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贤相了,那么古代历史上都有哪些功勋突出的宰相呢?

首先要说明的就是宰相并不是具体的官职,而是指代古代王朝百官之首的统称,在古代的时候,百官之首的名称是发生变化的,比如先秦时期的相国,秦汉时期的丞相,隋唐时期的三省最高长官,比如尚书左右仆射,中书令和侍中等等,在明朝时期丞相被彻底废除,后面内阁首辅成为百官之首,清朝则是殿阁大学士是百官之首,所以这些人都是古代的宰相,而要说古代的良相有哪些,答案是很多的,这里也就不能够一一列举,所以小编选择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十大贤相来说一说吧!

第一名,管仲。

他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国相,帮助齐桓公富国强兵,最终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不过早期他并不是辅佐齐桓公,而是辅佐公子纠,在齐国国君去世后,两个在外逃亡的公子也就成为了齐国君的有利争夺者,这两个人就是管仲辅佐的公子纠以及鲍叔牙辅佐的公子小白,可以说谁先回国就占据主动,管仲主动带领兵马半路截杀公子小白,最后被小白将计就计,率先回到了齐国继承国君,公子小白也就是后面的齐桓公了,在鲍叔牙的举荐下,管仲被齐桓公拜为相国,齐国在管仲的治理下,先是进行行政改革,也就是“叁其国而伍其鄙”,在国都进行3官管理,国都之外进行五层级治理,同时发展经济和农业,采用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的方针,主张富国强兵的政策,在齐国建立社会和军事相结合的军事制度,也就是“参其国而伍其鄙”,最重要的就是提出“尊王攘夷”的旗帜,最终在管仲的治理下,齐国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代霸主。

第二名,李斯。

他是秦朝丞相,在秦始皇统一六国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实李斯并不是秦国人,早年跟随荀子学习帝王之术,学成之后来到秦国担任郎官,后面劝说嬴政灭六国成就帝业,被嬴政任命为长史,曾经上书秦王嬴政,一篇《谏逐客令》阻止了秦国驱逐六国客卿,让秦国保留了大量的人才,这对于秦始皇统一六国储备了人才,在秦朝统一之后,李斯确定了皇帝的称号,而他更是成为了秦朝丞相,坚决反对分封制,采用郡县制,对于后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秦朝的统一文字,制定律法,以及统一车轨和度量衡,都是在李斯的主持下完善的,可以说李斯的存在对于秦朝以及后世都是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不过和赵高伪造秦始皇遗诏册立胡亥为帝,导致自己被害,以及秦朝的二世而亡,这都是他身上摆脱不掉的。

第三名,萧何。

作为“汉初三杰”之一,萧何的名声在历史上可谓是家喻户晓,早年跟随刘邦起义反抗暴秦,在刘邦等人攻克咸阳后,萧何接收了大量的律令、图书以及户籍等重要的资源,在楚汉相争的时候,萧何的作用就是主要负责镇守后方以及粮草的筹备,刘邦能够战胜项羽,萧何的作用功不可没,在汉朝建立后,萧何被刘邦封为第一功臣,就像刘邦对于汉初三杰的评价一样: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给军粮,吾不如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位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正是萧何的这份能力,让他在汉朝建立后成为治国理政的能手,作为汉朝初年的丞相,萧何主张黄老之术,治理国家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同时重新制定了律令制度,协助刘邦消灭异姓诸侯王,可以说西汉的政治制度的建立,萧何的作用非常大,先后辅佐刘邦和汉惠帝刘盈两代君主。

第四名,诸葛亮。

三国时期蜀汉的丞相,诸葛亮的名声真的是家喻户晓,当然这里面离不开《三国演义》这类文学作品的影响,历史上的诸葛亮,虽然不是演义中那样的近乎妖的存在,但是丝毫不影响他的功绩,诸葛亮在为出山的时候就位刘备规划了战略方针,也就是“隆中对”了,后面帮助刘备联合孙权抵抗曹操,在赤壁之战之后辅佐刘备拿下荆南四郡,在刘备统兵入川的时候,先是辅佐关羽镇守荆州,后面统兵带领张飞和赵云等人进入益州,可以说蜀汉的建立诸葛亮的功劳并不低,刘备攻打汉中的时候,诸葛亮负责镇守后方以及后勤粮草,也就是担任汉朝初年萧何的作用,刘备白帝城托孤后成为托孤重臣,独自处理朝政,按照《三国志》的说法就是: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在诸葛亮的治理下蜀汉扭转了夷陵之战惨败后的局面,将蜀汉治理的井井有条,经济得到极大的恢复,后面统兵平定南中以及五次北伐,诸葛亮为蜀汉的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成为了后世宰相的典范。

第五名,房玄龄。

唐朝李世民时期最著名的宰相,他与杜如晦并称“房谋杜断”,因为房玄龄短语谋略,而杜如晦处事果断,可见两个人绝对是最佳拍档,房玄龄在18岁的时候便中了进士,在李唐阵营晋阳起兵之后,投靠李唐,成为秦王府最主要的谋士,也就是“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李世民的玄武门之变就是在房玄龄等人的策划下才进行的,李世民登基后房玄龄成为第一档功臣,与长孙无忌、杜如晦和尉迟敬德功劳最高,先后担任中书令、尚书左仆射、司空等职,可以说担任宰相长达20年,在唐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房玄龄担任的中书令和尚书左仆射都是宰相,在房玄龄担任宰相的过程中,整顿吏治,精简官吏,同时修订律令,可以说唐朝“贞观之治”的出现,房玄龄功劳最大,而且始终得到李世民的绝对信任,在李世民外出的时候,镇守京师的人都是房玄龄,对于唐朝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第六名,长孙无忌。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位列第一,可以说长孙无忌是李世民最信任的功臣之一,也是李世民长孙皇后的哥哥,在李世民晋阳起兵后投靠,成为了李世民的心腹谋臣,跟随李世民征战四方,不过在唐朝统一过程中功劳并不大,其实这个很好理解,作为谋臣很难取得像武将那样的功绩,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长孙无忌是最坚定的支持者,甚至可以说没有长孙无忌的坚持,可能也就不会有李世民的帝位了,李世民登基后,先后担任左武侯大将军,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司空、司徒兼侍中,检校中书令,可以说长孙无忌担任了三省的最高长官,曾经跟随李世民征讨高句丽,支持册立晋王李治为太子,后面成为李世民临终前册立的辅政大臣,主持朝政,唐高宗早期能够延续贞观时期的政策,长孙无忌的功劳非常大,并且主持修订《唐律疏议》,奠定了唐朝二百多年的律法根本,身为外戚,对大唐忠心耿耿,最后因为反对册立武则天为后,被逼迫自缢而死。

第七名,狄仁杰。

一句“元芳,你怎么看?”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狄胖胖断案如神,这是影视剧中大家普遍熟悉的形象,当然真实历史上的狄仁杰也是一名断案如神的官员,他曾经通过明经进入仕途,并且担任过并州法曹以及大理寺丞等职务,担任地方刺史政绩突出,被当地百姓称颂,后面被武则天提升为宰相,担任地官侍郎,代理尚书事务,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也就是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宰相,虽然经历贬黜,在公元697年再次拜相,担任鸾台侍郎和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代理纳言以及担任内史,也就是唐朝的中书令,身居宰相之位后,辅国安邦,对武则天弊政多所匡正,同时举荐了大量的人才,比如张柬之、姚崇、桓彦范和敬晖等名臣,最重要的就是坚定了武则天册立太子李显的决心。

第八名,王安石。

“王安石变法”在古代历史上影响深远,作为这场改革的核心人物,王安石一直以来都是充满了争议的,在进士及第后长期在地方任职,但是政绩显著,这些都能够看得出王安石的能力,后面被宋神宗起用担任参知政事,主持变法,他的根本目的是想要改变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同时提升军事能力,虽然变法因为保守派的反对失败,但是还是收到了一些效果,政府税收上也有一些增长,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地主的土地兼并,在军事上也取得了一些胜利,而且王安石在文学上的成就也很高,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第九名,张居正。

可以说张居正是明朝权力最大的内阁首辅,在万历时期主持“万历新政”,在财政上推行一条鞭法,清丈田地,在吏治上推行“考成法”,而军事上任用戚继光和李成梁等人镇守边疆,可以说正是因为有了张居正的改革,才让明朝的赋税充盈,而且“一条鞭法”的推行,减轻了农民的赋税负担,可以说张居正改革是商鞅变法之后影响最深远的改革,如果能够长期实行下去,明朝可能不会那么快走向灭亡,根据史书记载:十年内海寓肃清,四夷詟服,太仓粟可支数年,冏寺积金至四百余万,成君德,抑近幸,严考成,综名实,清邮传,核地亩,询经济之才也。后世对于张居正的评价也是极高,梁启超认为他是明朝唯一的大政治家。

第十名,张廷玉。

作为清代雍正帝的左膀右臂,张廷玉得到了雍正的信任,在雍正继位后先后担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保和殿大学士以及首席军机大臣,帮助雍正完善了军机处制度,确定了大学士“必充军机大臣,始得予政事,日必召入承旨,平章政事,参与机密”。同时总裁乾隆《吏部则例》等典章制度,对清朝政治制度的确立奠定了基础,可以说雍正时期的改革,张廷玉参与其中并且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清朝能够在雍正时期扭转康熙晚年的政治腐败和国库空虚的现实,张廷玉居功至伟,“康乾盛世”的出现,张廷玉是最重要的功臣,也正是因为张廷玉的功绩,雍正临终前确立张廷玉为辅政大臣, 并且给与了他“配享太庙”的荣誉,这是满清二百多年唯一汉臣配享太庙的情况,就是清末曾国藩那么大的功劳都没有得到这份容易,足以看得出张廷玉的功绩了!

当然历史上还有其他功绩突出的良相,比如秦国时期的商鞅、吕不韦,汉朝的曹参、周勃和陈平等人,前秦的王猛、唐朝的杜如晦、姚崇、张说等等,宋朝的赵普、欧阳修以及范仲淹等人,这些人也都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宰相,为各自王朝政权建设和治理做出了贡献,这里也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5

在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宰相一直是很重要的职位,也出了很多有名的宰相。宰相是辅佐皇帝的最高官职,统百官,助理万机,事无不统。纵览古今,名相实在是太多了,主要有如下这些:

  • 一、【伊尹吕尚】:一提到有名的宰相,伊尹和吕尚是首当其冲不得不说的。
  1. 伊尹,是商朝的宰相,为商朝江山立下赫赫功勋。他的有名之处还在于他善于教导君王,是名副其实的帝师,对后世影响非常大。商朝皇帝太甲,不好好干好皇帝的工作,伊尹就废立了他,将他关起来好好思过,并对他谆谆教导,终于太甲改过自新,伊尹归还王权将他迎回,太甲重新执政以后,励精图治,成了一个好皇帝。这件事情也成为了君臣之间的美谈。
  2. 吕尚,就是大家熟悉的姜尚,姜子牙姜太公。当年渭水直钩垂钓。“文王拉车八百步,周朝天下八百年”,姜子牙辅佐周文王强盛西岐,周文王临终托孤姜尚为周武王相父,姜子牙尽心尽力辅佐周武王,亲自挂帅出征,推翻了商朝统治,开创了周朝八百年的国运。
  • 二、【管仲乐毅】:管仲乐毅也是名相中不可不提的人物,此二人也是历代宰相的楷模。
  1. 管仲是齐国齐桓公时期的宰相,辅佐齐桓公加强军备,巩固国防。管仲非凡的政治才能,使齐国变成了国力强盛的国家,也帮助齐桓公成了春秋五霸之首。
  2. 乐毅是一位军事才能非常卓越的人,他在军事上的造诣非常大,辅佐战国时期燕国燕昭王振兴燕国,打败了强大的齐国,谱写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军事神话,乐毅的军事思想也成了后世君臣学习的著名案例。
  • 三、【房谋杜断】:房玄龄和杜如晦是唐朝贞观之治时期的著名宰相。
  1. 唐太宗在位时期丞相房玄龄多谋,杜如晦善断。他们二人相互配合,团结一致,合作无间,辅佐李世民治理朝政,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的盛况,也使得唐代成为了我国封建社会时期最强盛的王朝。房相和杜相的事迹也是后世为相者津津乐道的美谈。
  • 四、【文富之拜】:文彦博和富弼,是宋仁宗时期的宰相。
  1. 相传文彦博和富弼拜相时百官夹道欢迎,举笏相庆。宋仁宗是一位勤政的帝王,亲贤远佞,广开言路,朝堂之上一片清明,这时期出了很多非常有名的宰相和副相。范仲淹,王安石、司马光、晏殊、吕夷简、韩琦等等名相都是这一时期的人。

除了以上这些,中国历史上的名相还有很多很多,如八岁任相的甘罗,三聚三散的誉为文财神的范蠡,正直敢言的魏征,秦朝的李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无地起楼台宰相寇准和范锺,等等等等不胜枚举。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6

感谢提问,我说一下自己熟知得。

1.汉朝开国宰相萧何。2.唐朝名相有房玄龄,魏征。3.宋朝名相寇准,文天祥,范仲淹,王安石。4.明朝明相有杨士奇,于谦,解晋,张居正。5.清朝明相有陈廷敬,张廷玉,索尼,曾国藩,李鸿章。6.中华人民共和国周恩来。

7

1.开创先例 相杰之首——中国第一宰相 管仲  管仲名夷吾,字仲,又称管敬仲。周王同族姬姓之后,生于颍上(颍水之滨)。春秋时杰出的政治家、著名的军事家、军事改革家,以其卓越的谋略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第一个霸主。管仲的言论见《国语?齐语》。另有《管子》一书传世。  管仲家贫,自幼刻苦自学,通“诗”、“书”,懂礼仪,知识丰富,武艺高强。他和挚友鲍叔牙分别做公子纠和公子小白的师傅。齐襄公十二年(前686年),齐国动乱,公孙无知杀死齐襄王,自立为君。一年后,公孙无知又被杀,齐国一时无君。逃亡在外的公子纠和小白,都力争尽快赶回国内夺取君位。管仲为使纠当上国君,埋伏中途欲射杀小白,箭射在小白的铜制衣带钩上。小白装死,在鲍叔牙的协助下抢先回国,登上君位。他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齐桓公。桓公即位,设法杀死了公子纠,也要杀死射了自己一箭的仇敌管仲。鲍叔牙极力劝阻,指出管仲乃天下奇才,要桓公为齐国强盛著想,忘掉旧怨,重用管仲。桓公接受了建议,接管仲回国,不久即拜为相,主持政事。管仲得以施展全部才华。起初,管仲向桓公提出修好近邻、先内后外、待时而动的治国求霸之策,而桓公未听其言,于次年轻率攻鲁,在长勺之战中被鲁军击败。  战后,为使齐国尽快富强起来,达到民足、国富、兵强,管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  在经济方面,他强调“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认为国家能否安定,人民能否守法,都与经济是否发展密切相关。他废除了齐国仍保留的公田制,实行按土地肥瘠定赋税轻重的土地税收政策,使赋税趋于合理,提高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设盐官煮盐,设铁官制农具,发展渔业,由国家铸造钱币调节物价,推动商品流通;鼓励商民与境外的贸易。齐国的经济得到很快发展。  在政治方面,整顿行政区划和机构。把国都划分为21个乡。其中工商乡6个,乡民专营本业,不服兵役,农乡15个,乡民平时种田,战时当兵。国都以外划分为邑、卒、乡、县,均设官员管理。10县为1属,全国共有5属,设5位大夫管理。每年初,5位大夫要向国君报告属内情况。这就形成了对全国的统治。  在军事方面,管仲认为兵在精不在多,强调寓兵于农,把行政上的保甲制度同军队组织紧密结合起来。在农乡,5家为1轨,10轨为1里,4里为1连,10连为1乡,5乡为1军。每家出1人当兵,1军为l万人。全国有3军,国君自率1军,二位上卿各率1军。每年春秋通过狩猎训练军队,提高军队的战斗力。齐国由于管仲实行改革,很快强盛起来。管仲又向齐桓公提出了实现在中原称霸的谋略即“尊王攘夷”。所谓“尊王”,就是拥护周王室。那时,西周王室衰微,造成列国互相争战。首先举起尊王的旗帜,就能借周天子之命,名正言顺地得到盟主的地位。所谓“攘夷”,是指当时我国北方的狄人和戎人借中原各国争战之机内侵,对各国造成严重威胁,领头伐夷就能得到各国的拥戴。  齐桓公三十四年(前652年),周惠王去世。齐桓公会同各诸侯国拥立太子郑为天子,这就是周襄王。周襄王即位后,派人送祭肉给桓公以示嘉奖。桓公在葵丘(今河南考城附近)召集各诸侯国会盟,举行受赐典礼,并依据管仲的建议,订立了盟约。至此,齐桓公在管仲辅佐下,先后主持了三次武装会盟、六次和平会盟,还辅助王室一次,史称“九会诸侯,一匡天下”,成为公认的霸主。管仲为创立霸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因有殊勋于齐,被桓公尊为仲父。

2、才高齐天 谋深如海——秦朝名相 李斯(?—前208年)  李斯,楚上蔡(今河南上蔡西南)人。主张以小篆为标准书体。  小篆又称秦篆,是大篆的对称,它给人以刚柔并济,圆浑挺健的感觉,对汉字的规范化起了很大的作用。小篆的出现,是汉字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根据《太平广记》引《蒙恬笔经》记载,是楚国上蔡人李斯所整理。  李斯是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他年轻时,起初在乡村做管理文书的小官,后来,随荀卿学习,当任廷尉。在秦始皇统治期间,李斯以杰出的政治远见和卓越才能,被任命为丞相。  秦统一前,因各诸侯国长期割据分裂,形成了语言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秦始皇一直殷望着有标准的字体来取代以前流行的异体字,于是便打听到李斯擅长书法,就把这任务交给他。李斯将大篆字体删繁就简,整理出一套笔划简单,形体整齐的文字,叫做秦篆。秦始皇看了这些新书体后,很满意,于是就把它定为标准字体,通令全国使用。 当时,人们对小篆的结构不太熟悉,很难写得称心如意。李斯就和赵高,胡毋等人写了《仓颉篇》,《爰历篇》和《博学篇》等范本,供大家临摹。  秦始皇逝世的前一年,他不畏钱江险涛,东下会稽(今绍兴),祭过大禹陵,登上天柱峰(后来教叫做秦望山),俯瞰东海涌潮后,命丞相李斯手书《会稽铭文》。李斯奉命连夜写毕后的隔日,他又采岭石鑴刻,然后立于会稽鹅鼻山山顶(后叫刻石山),这就是历史上着名的[会稽刻石]。 传为由李斯书写的刻石有《泰山封山刻石》、《琅琊刻石》和《峄山刻石》、《会稽刻石》等。  3、功冠群臣 声施后世——西汉开国名相 萧何(?~前193)  汉朝初年丞相。谥号“文终侯”,汉初三杰之首。  辅助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政权。  西汉初年政治家。沛(今江苏沛县)人。他不论在战争期间,还是在汉初恢复时期,都表现出了中国古代杰出政治家的风度和治国才能,几千年来都被人们所称颂。  早年任秦沛县狱吏。秦末佐刘邦(见汉高祖刘邦)起义。攻克咸阳后,他收取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图书,掌握了全国的山川险要、郡县户口并知民间疾苦,对日后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汉战争胜利起了重要作用。刘邦为汉王,以萧何为丞相,萧何推荐韩信为大将军。  楚汉战争时,他留守关中,侍太子,为法令约束,使关中成为汉军的巩固后方,不断地输送士卒粮饷支援作战,对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代起了重要作用。汉代建立后,以他功最高封为侯。采摭秦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为《九章律》。又协助高祖消灭韩信、英布等异姓诸侯王,被拜为相国。高祖死后,他辅佐惠帝。惠帝二年卒。

  4.奇谋善变 不下三杰——汉初名相 陈平(?~公元前178年)  陈平,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西汉阳武(今中国中部河南原阳东南)人。  少时家贫,好黄老之术,有大志,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后,他往事魏王咎,不久受谗亡归项羽,随从入关破秦。刘邦定三秦时,又归汉,任护军中尉。先后参加楚汉战争和平定异姓诸侯王叛乱诸役,成为刘邦的重要谋士。曾建议用反间计离间项羽群臣,使项羽重要谋士范增忧愤病死。高祖六年(前201)又建议刘邦伪游云梦,逮捕韩信。次年,刘邦为匈奴困于平城(今山西大同北部)七天七夜,后采用陈平计,重贿冒顿单于的阏氏,才得以解围。汉建立后,曾因功先后受封为户牖侯和曲逆侯。高祖死,因吕氏专权,不治事。吕后死,他与周勃定计,诛杀诸吕,迎立代王为文帝,任丞相,后改任左丞相。陈平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在秦朝末年,英才辈出,有资格被司马迁列入“世家”的,只有陈胜、萧何、曹参、张良、陈平、周勃六人。陈平能列其中,可见其功劳是很大的。  陈平曾在项羽手下做过谋土,但不被重视,后来就投奔了刘邦,陈平的“六出奇计”为刘邦夺取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历史典籍中给他总结的六种计策是:  第一 重贿对方将领,实施反间计;  第二,故意招待不周,离间项羽和范增;  第三,派女子出城,解荥阳之围;  第四,脚踢刘邦,封韩信为齐王;  第五,假游云梦擒韩信。  刘邦做皇帝后,想清除权臣,陈平学到了黄老之术中藏而不露的真髓,成功地保全了自己。陈平最后是病死的,得以善终。  5.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蜀汉名相 诸葛亮(公元181--234年)  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省沂南县南)人。  三国蜀汉政治家、军事家。系汉司录校尉(郡以上之督察官)诸葛丰后代。东汉末年,北方大乱,诸葛亮姐弟四人随叔父诸葛玄由山东辗转至襄阳,因"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此时是汉献帝兴平元年(公元194年),诸葛亮年十四。  四年前,即公元190年,刘表将荆州治所迁至襄阳后,即"起立学校,博求儒术"。诸葛亮到襄阳后即求学于城南的"学业堂"。在学堂先后结识了徐元直、石广元和孟公威等人,"为友甚密",经常在一起讨论天下大事,立志改革政治。由于诸葛玄和刘表的关系,诸葛亮又先后认识了襄阳名士庞德公、黄承彦和中庐县的司马徽、蒯良、蒯越等人,这样就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为未来事业打下了基础。  后刘表上书,荐诸葛玄为豫章太守。约一年,"西城民反,杀玄"。诸葛亮没有了依靠,不得不独立生活,于建安二年(公元197年),与弟等到隆中"躬耕陇亩"。直至建安十二年,刘备三顾茅庐后,才离开。在隆中,并非"苟全性命","未有须臾忘天下事"。他勤读书,广交游,自比管仲、乐毅,以便将来干一番事业。  由于司马徽、徐庶的推荐,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向刘备提出了占据荆州、益州(今四川大部和湖北一部),谋取西南各民族的支持,联合孙吴,对抗曹魏而后统一天下的建议,这就是有名的"隆中对"。后来,刘备根据诸葛亮的策略,联孙攻曹,取得了"赤壁之战"的胜利,占领了荆、益。曹丕代汉称帝后,诸葛亮说服了刘备,建立蜀国称帝,被任为丞相。刘备死后,刘禅即位,诸葛亮"受遗诏辅后主",封武乡侯,领益州牧,主持军国大事。当政期间,励精图治,赏罚严明,抑制豪强,任人唯贤,推行屯田政策,改善民族关系,东和孙权,南平孟获,六出祁山以攻魏,力图收复中原。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与魏将司马懿争战于渭南,病死于五丈原(今陕西省眉县西南)军中,葬于定军山(今陕西省勉县东南)。年五十四。谥忠武。  诸葛亮一生谨慎,"长于巧思",他革新了连弩,能同时发射十箭;制造的"木牛流马",利于山地运输。著作有《诸葛亮集》。  诸葛亮死后,晋统一三国。镇南将军刘弘作《诸葛武侯宅铭》,在隆中设祠立庙。明代成化年间,已形成了隆中十景。一千多年来不知为多少游人所向往,王安石、苏轼、曾巩、唐寅等都留下了宝贵诗篇。  6、道破天下事 一策定乾坤——初唐名相 房玄龄 (579—648)  唐朝初年名相。名乔,字玄龄,以字行。  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人。父彦谦,隋司隶刺史。玄龄博览经史,工书善文,十八岁时本州举进士,授羽骑尉。隋末大乱,李渊率兵入关,玄龄于渭北投李世民,先后担任秦王府记室、陕东道大行合考功郎中。他屡从秦王出征,参谋划策,典管书记。每平定一,别人争着求取珍玩,他却首先为秦王幕府收罗人才。他与谋臣猛将密相交结,使他们各尽死力。他和杜如晦是秦王最得力的谋士。秦王弟兄间争夺皇位,太子建成在高祖前谮毁他和如晦,遂同被斥出秦王府。  唐武德九年(626)他参与玄武门之变的策划,与杜如晦、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五人并功第一。李世民即位(即唐太宗李世民),玄龄为中书令。贞观三年(629)二月为尚书左仆射。十一年封梁国公。至十六年七月进位司空,仍综理朝政。十七年,与长孙无忌等二十四人图形于凌烟阁。晋王李治为太子时,他任太子太傅。太宗征高丽时,他留守京师。二十二年病逝。  贞观前,他协助李世民经营四方,削平群雄,夺取皇位。李世民称赞他有“筹谋帷幄,定社稷之功”。  贞观中,他辅佐太宗,总领百司,掌政务达二十年;参与制定典章制度,主持律令、格敕的修订,又曾与魏徵同修唐礼;调整政府机构,省并中央官员;善于用人,不求备取人,也不问贵贱,随材授任;恪守职责,不自居功。后世以他和杜如晦为良相的典范,合称“房、社”。

  7、瓦岗军师 千古诤臣——大唐名相 魏征 (580 - 643 )  魏征,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从小丧失父母,家境贫寒,但喜爱读书,不理家业,曾出家当过道士。  隋大业末年,魏征被隋武阳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东北)丞元宝藏任为书记。元宝藏举郡归降李密后,他又被李密任为元帅府文学参军,专掌文书卷宗。  高祖武德元年(618),李密失败后,魏征随其入关降唐,但久不见用。次年,魏征自请安抚河北,诏准后,乘驿驰至黎阳(今河南浚县),劝嵛李密的黎阳守将徐世绩归降唐朝。不久,窦建德攻占黎阳,魏征被俘。窦建德失败后,魏征又回到长安,被太子李建成引用为东宫僚属。魏征看到太子与秦王李世民的冲突日益加深,多次劝建成要先发制人,及早动手。  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由于早就器重他的胆识才能,非但没有怪罪于他,而且还把他任为谏官之职,并经常引入内廷,询问政事得失。魏征喜逢知己之主,竭诚辅佐,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加之性格耿直,往往据理抗争,从不委曲求全。有一次,唐太宗曾向魏征问道:「何谓明君、闇君?」魏征回答说:「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君之所以闇者,偏信也。以前秦二世居住深宫,不见大臣,只是偏信宦官赵高,直到天下大乱以后,自己还被蒙在鼓里;隋炀帝偏信虞世基,天下郡县多已失守,自己也不得而知。」太宗对这番话深表赞同。  贞观元年(837),魏征被升任尚书左丞。这时,有人奏告他私自提拔亲戚作官,唐太宗立即派御史大夫温彦博调查此事。结果,查无证据,纯属诬告。但唐太宗仍派人转告魏征说:「今后要远避嫌疑,不要再惹出这样的麻烦。」魏征当即面奏说:「我听说君臣之间,相互协助,义同一体。如果不讲秉公办事,只讲远避嫌疑,那么国家兴亡,或未可知。」并请求太宗要使自己作良臣而不要作忠臣。太宗询问忠臣和良臣有何区别,魏征答道:「使自己身获美名,使君主成为明君,子孙相继,福禄无疆,是为良臣;使自己身受杀戮,使君主沦为暴君,家国并丧,空有其名,是为忠臣。以此而言,二者相去甚远。」贞观二年(628),魏征被授秘书监,并参掌朝政。不久,长孙皇后听说一位姓郑的官员有一位年仅十六七岁的女儿,才貌出众,京城之内,绝无仅有。便告诉了太宗,请求将其纳入宫中,备为嫔妃。太宗便下诏将这一女子聘为妃子。魏征听说这位女子已经许配陆家,便立即入宫进谏:「陛下为人父母,抚爱百姓,当忧其所忧,乐其所乐。居住在宫室台榭之中,要想到百姓都有屋宇之安;吃着山珍海味,要想到百姓无饥寒之患;嫔妃满院,要想到百姓有室家之欢。现在郑民之女,早已许配陆家,陛下未加详细查问,便将她纳入宫中,如果传闻出去,难道是为民父母的道理吗?」太宗听后大惊,当即深表内疚,并决定收回成命。但房玄龄等人却认为郑氏许人之事,子虚乌有,坚持诏令有效。陆家也派人递上表章,声明以前虽有资财往来,并无订亲之事。这时、唐太宗半信半疑,又召来魏征询问。魏征直截了当地说:「陆家其所以否认此事,是害怕陛下以后藉此加害于他。其中缘故十分清楚。不足为怪。」太宗这才恍然大悟,便坚决地收回了诏令。  由于魏征能够犯颜直谏,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际,他也敢面折廷争,从不退让,所以,唐太宗有时对他也会产生敬畏之心。有一次,唐太宗想要去秦岭山中打猎取乐,行装都已准备停当,但却迟迟未能成行。后来,魏征问及此事,太宗笑着答道:「当初确有这个想法,但害怕你又要直言进谏,所以很快又打消了这个念头。」还有一次太宗得到了一只上好的鹞鹰,把它放在自己的肩膀上,很是得意。但当他看见魏征远远地向他走来时,便赶紧把鸟藏在怀中。魏征故意奏事很久,致使鹞子闷死在怀中。  贞观六年,群臣都请求太宗去泰山封禅。藉以炫耀功德和国家富强,只有魏征表示反对。唐太宗觉得奇怪,便向魏征问道:「你不主张进行封禅,是不是认为我的功劳不高、德行不尊、中国未安、四夷末服、年谷未丰、祥瑞末至吗?」魏征回答说:「陛下虽有以上六德,但自从隋末天下大乱以来,直到现在,户口并未恢复,仓库尚为空虚,而车驾东巡,千骑万乘,耗费巨大,沿途百姓承受不了。况且陛下封禅,必然万国咸集,远夷君长也要扈从。而如今中原一带,人烟稀少,灌木丛生,万国使者和远夷君长看到中国如此虚弱,岂不产生轻视之心?如果赏赐不周,就不会满足这些远人的欲望;免除赋役,也远远不能报偿百姓的破费。如此仅图虚名而受实害的事,陛下为甚么要干呢?」不久,正逢中原数州暴发了洪水,封 禅之事从此停止。  贞观七年(633),魏征代王珪为侍中。同年底,中牟县丞皇甫德参向太宗上书说:「修建洛阳宫,劳弊百姓;收取地租,数量太多;妇女喜梳高髻,宫中所化。」太宗接书大怒,对宰相们说:「德参想让国家不役一人,不收地租,富人无发,才符合他的心意。」想治皇甫德参诽谤之罪。魏征谏道:「自古上书不偏激,不能触动人主之心。所谓狂夫之言,圣人择善而从。请陛下想想这个道理。」最后还强调说:「陛下最近不爱听直言,虽勉强包涵,已不像从前那样豁达自然。」唐太宗觉得魏征说得入情入理,便转怒为喜,不但没有对皇甫德参治罪,还把他提升为监察御史。  贞观十年(636),魏征奉命主持编写的《隋书》、《周书》、《梁书》、《陕书》、《齐书》(时 称五代史)等,历时七年,至此完稿。其中《隋书》的序论、《梁书》、《陈书》和《齐书》的总论都是魏征所撰,时称良史。同年六月,魏征因患眼疾,请求解除侍中之职。唐太宗虽将其任为特进这一散职,但仍让其主管门下省事务,其俸禄、赏赐等一切待遇都与侍中完全相同。  太宗点头称是。  贞观十二年(638),魏征看到唐太宗逐渐怠惰,懒于政事,追求奢靡,便奏上著名的《十渐不克终疏》,列举了唐太宗执政初到当前为政态度的十个变化。他还向太宗上了「十思」,即「见可欲则思知足,将兴缮则思知止,处高危则思谦降,临满盈则思挹损,遇逸乐则思撙节,在宴安则思后患,防拥蔽则思延纳,疾谗邪则思正己,行爵赏则思因喜而僭,施刑罚则思因怒而滥」。  贞观十六年(642),魏征染病卧床,唐太宗所遣探视的中使道路相望。魏征一生节俭,家无正寝,唐太宗立即下令把为自己修建小殿的材料,全部为魏征营构大屋。不久,魏征病逝家中。太宗亲临吊唁,痛哭失声,并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8、断案神探 深谋远虑——盛唐名相 狄仁杰(630年-700年)  狄仁杰,字怀英,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狄村人。  出生于一个官宦之家,祖父狄孝绪,任贞观朝尚书左丞,父亲狄知逊,任夔州长史。唐朝武则天时期著名宰相。他执法刚正廉明, 执法不阿,以身护法,甚至敢于犯颜直谏。力劝武则天立唐嗣。他很有知人之明,也常以举贤为意,凡举之臣,皆为唐朝中兴之臣。  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狄仁杰出任宁州(今甘肃宁县、正宁一带)刺史。当时宁州为各民族杂居之地,狄仁杰注意妥善处理与少数民族的关系,深得人心。  垂拱四年(688年),张光迅奏狄仁杰出言不逊被贬为复州(今湖北沔阳西南)刺史,入为洛州司马。  天授二年(691年)九月,狄仁杰被任命为地官(户部)侍郎、同凤阁(中书省)鸾台(门下省)平章事,开始了他短暂的第一次宰相生涯。  长寿元年(693年)正月,武承嗣勾结酷吏诬告狄仁杰等谋反,将他们逮捕下狱,被释后贬为彭泽令(今江西彭泽)。  万岁通天元年(696年)十月,契丹攻陷冀州(今河北临漳)。为了稳定局势,武则天起用狄仁杰为与冀州相邻的魏州(今河北大名一带)刺史。  神功元年(697年)十月,狄仁杰被武则天招回朝中,官拜鸾台(门下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加银青光禄大夫,兼纳言,恢复了宰相职务,成为辅佐武则天掌握国家大权的左右手。  圣历元年(698年),狄仁杰以政治家的深谋远虑,劝说武则天顺应民心,还政于庐陵王李显。武则天听从了狄仁杰的意见,亲自迎接庐陵王李显回宫,立为皇嗣,唐朝得以维系。  圣历元年(698年)秋,突厥南下骚扰河北。武则天命太子为河北道元帅、狄仁杰为副元帅征讨突厥,很快恢复了河北的安定。  久视元年(700年),狄仁杰病故,朝野凄恸,武则天哭泣着说“朝堂空也”。赠文昌右丞,谥文惠。唐中宗继位,追赠司空。唐睿宗又封之为梁国公。  狄仁杰的一生在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的武则天时代,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一生刚直不阿,政绩颇丰,尤其在武则天执政时,以不畏权势著称,直言力谏,成为一代名相。狄仁杰死后,武则天追赠其为文昌右相。中宗即位,赠为司空。睿宗时,追封为梁国公,故后世也称狄仁杰为“狄梁公”。  9、欲得天下好 莫如召寇老——北宋抗辽名相 寇准(961-1023)  寇准字平仲,华州下邽(今临渭区下吉镇)人。  北宋真宗朝三任宰相,封为莱国公,谥号忠愍,是著名的爱国主义政治家。  寇准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中进士。他为人刚直,因多次直谏为太宗重用,擢枢密院直学士,判吏部铨,参决政事。太宗尝以魏征相比。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闰九月,辽萧太后、辽圣宗耶律隆绪率契丹军大举南侵攻宋。十一月主力进至澶州(今河南濮阳),直逼宋都开封,宋室朝野惊骇,参知政事王钦若提出南迁金陵。陈尧叟提出西南迁西南迁西川成都之议,时任宰相职的寇准,力主抵抗,排除众议,促请真宗亲征。宋真宗最后采纳了他建议,亲抵沩州北城督战。宋烟望皇帝御驾亲征,士气大振,奋勇战斗,射杀了辽烟统军使萧达览,获得全胜,保全了北宋王朝的奠严,谱写了中华民族反侵略史上的光辉篇章。可惜宋真宗畏敌,在军事胜利的情况下,执意求和,派曹利用与辽邦订立了每年输辽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双方以白沟河为界的和约,史称“澶渊之盟”。断送了胜利果实,然而寇准的历史功绩却载于中华民族史册。  1006年王钦若谮言寇准澶渊之役是以帝为“孤注一掷”,昏庸的真宗罢免了寇准虽两次复相,但仍被丁谓所谮,先贬为道州(今湖南道县)司马,后贬为雷州今广东海康)司户参军。  1023年,寇准死于雷州,有《寇忠愍公诗集》传世。  寇准为官清正廉洁,在广大中原人民群众中享誉崇高,甚至于连辽邦也深为敬佩。寇准在几十年的宦海生涯中,官位升到执掌国家大权的宰相,却没有为自已建造一所私宅府第。当时处士魏野赠诗说:“有官居鼎鼐,无地起楼台。”即见他不贪不欲,怜惜民财的品质。这道诗传到契丹,契丹人景仰万分。寇准晚年被贬广东雷州。一次北使到宋都汴京,看着一个个执政大臣,问引路人:谁是‘无地起楼台’的宰相。“当时的朝庭官宦们都羞愧得面面相觑,无人回答。寇准廉洁清正的官德,在华夏官吏上树立了一个楷模,一千多年来受到人们的赞美。  10、熙宁变法 争议不休——北宋名相 王安石 (1021~1086)  宋代改革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  江西临川(今江西抚州)人,世称临川先生。庆历二年(1042)进士第四名及第。任地方官多年。王安石认为宋代社会贫困化的根源在于兼并。因此,在嘉佑三年(1058)上宋仁宗赵祯的万言书中,要求对宋初以来的法度进行全盘改革,扭转积贫积弱的局势,立即实现对法度的变革。封建士大夫也把致国太平的厚望寄托于王安石,期待他能早日登台执政。  由于深得神宗赏识,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出任参知政事,次年,又升任宰相,开始大力推行改革,进行变法。王安石明确提出理财是宰相要抓的头等大事,阐释了政事和理财的关系,并认为,只有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才能解决好国家财政问题。执政以后,王安石继续发挥了他的这一见解。在改革中,他把发展生产作为当务之急而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上。王安石虽然强调了国家政权在改革中的领导作用,但他并不赞成国家过多地干预社会生产和经济生活,反对搞过多的专利征榷,提出和坚持“榷法不宜太多”的主张和做法。在王安石上述思想的指导下,变法派制订和实施了一系列新法,从农业到手工业、商业,从乡村到城市,展开了广泛的社会改革。与此同时,王安石为首的变法派改革军事制度,以提高军队的素质和战斗力,强化对广大农村的控制;为培养更多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对科举、学校教育制度也进行了改革。变法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两宫太后、皇亲国戚和保守派士大夫结合起来,共同反对变法。因此,王安石在熙宁七年第一次罢相。次年复拜相。王安石复相后得不到更多支持,不能把改革继续推行下去,于熙宁九年第二次辞去宰相职务,从此闲居江宁府。  宋哲宗元佑元年(1086),由于司马光等保守派得势,此前的新法都被废除。王安石不久便郁然病逝。  王安石在哲学思想方面,继承和发扬了老子的一些思想,是传统的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洪范传》、《老子注》是他在这方面的主要著作,后者已经散佚。他的文章以论说见长,列于唐宋八大家。在诗歌方面,早年写了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诗篇。有集本传世,一是《临川先生文集》本,一是《王文公文集》本,两本都掺有他人的著作。王安石曾封于舒、荆,死后又谥为文,故也称为王荆公或王文公。

8

历史上称为良相的名臣有:伊尹,姜子牙,周公姬旦,管仲,伍子胥,商鞅,甘罗,诸葛亮,费袆,蒋琬,陆逊,崔浩,杨谙,高颖,房玄龄,杜如晦,狄仁杰,裴炎,上官仪,张柬之,姚崇,张九龄,寇准,王安石,范仲淹,李纲,张居正,夏炎,于谦,刘墉等。

9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历史上的良相非常多。如诸葛亮、赵普、张居正等。相在不同朝代叫法也会有不同,宰相,丞相,内阁首辅都算。今天就列举几个有名的,有大作为的。



  1. 姜子牙: 辅助周王 治理齐国

姜子牙(约前1156年—约前1017年),姜姓,吕氏,名尚,字子牙,号飞熊,河内郡汲县人。

姜子牙年轻时候运势不佳,干一行败一行。不过他是个乐天派,坚信自己终究会有大作为,始终勤奋刻苦地学习天文地理、军事谋略,研究治国安邦之道。这也为他后来打下了基础。

姜太公钓鱼的典故想必大家都知道,就是这时他才开始有人赏识,(遇见姬昌)他这时已72岁。

姜子牙辅佐姬昌积善修德,明道行仁;对外促使姬昌联络对纣王不太满意的其他诸侯国对其纳贡,从而使纣王放松警惕;对内定爱民之策,行惠民之事,提倡生产,训练兵马;所以后代谈论用兵之道和周朝的隐秘权术的,都尊法姜子牙的基本策略

姬昌死后又辅助姬发,后来推翻了商朝。

周朝建立后,采取分封制。(这在当时是一个正确选择),姜子牙因为功勋显著被首封齐国。

姜子牙封齐建国后,后来在相当多的时间是在镐京做周朝中央政权的“太师”,辅佐周成王姬诵、周康王姬钊。

成王时期,管叔、蔡叔、霍叔“三监之乱”,淮夷、徐夷、“殷东五侯”起兵反周,姜太公父子辅助周公旦,或坐镇京都、运筹帷幄;或领兵东征、冲锋陷阵;或左右呼应,东西夹攻,迅速平定了这场叛乱,为二次安周立下了赫赫战功。

周康王六年,姜子牙卒于周首都镐京,岁寿139岁

姜子牙前半生贫寒困苦,无人赏识,但他能始终不放弃理想,并且在得到重用后确实功绩显赫。这告诉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念,“是金子总会发光”。



2.张良:辅佐刘邦,锦囊妙计

张良(约公元前250年-公元前189年),秦末汉初杰出谋臣,字子房,韩国(今河南省新郑市)人。

相传张良年轻时得黄石公传授的《太公兵法》。日夜苦苦学习,最终成为一个文韬武略的人,最主要的是他足智多谋。

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举兵反秦。各地反秦武装风起云涌。而张良也聚集了100多人,扯起了反秦的大旗。后来身单势孤,难以立足,只好率众往投景驹(自立为楚假王的农民军领袖), 途中正好遇上刘邦率领义军在下邳一带发展势力。两人相见如故,张良多次以《太公兵法》进说刘邦,刘邦多能领悟,并常常采纳张良的谋略。于是,张良果断地改变了投奔景驹的主意,决定跟从刘邦。作为士人,深通韬略固然重要,但施展谋略的前提则是要有善于纳谏的明主。这次不期而遇,张良“转舵”明主,反映了他在纷纭复杂的形势中,具有清醒的头脑和独到的眼光。从此,张良深受刘邦的器重和信赖,聪明才智也有机会得以充分发挥。

后来刘邦大军攻入咸阳,看到那豪华的宫殿、美貌的宫女和珍宝异藏。刘邦情不自禁,想留居宫中,安享富贵。武将樊哙冒死犯颜强谏,直斥刘邦“要做富家翁”。然而,刘邦根本不予理睬 部下的一些贤达志士对此心急如焚。在这关键时刻,还是张良向刘邦分析利害,劝解成功,挽救了刘邦的命运。

后因为强大的项羽想吞占刘邦集团的胜利果实,鸿门宴时张良又知己知彼,精辟地向刘邦分析了项羽其人,决心深入虎穴,谨慎而灵活地保护刘邦的安全。

前205年(汉高祖二年)春,刘邦接连收降五个诸侯,得兵56万,四月,刘邦乘项羽集中力量攻打田荣之机,率兵伐楚,直捣楚都彭城。攻占彭城后,刘邦被这轻而易举得到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不但没有采取恰当的政治、经济措施,安抚此地,赢得人心,反而恶习复发,得意忘形之余大肆收集财宝、美女,整日置酒宴会,结果,给项羽回军解救赢得了时机。项羽闻知彭城失陷,立即亲率3万精兵从小路火速赶回,急救彭城。刘邦数十万乌合之师难以协调指挥,连粮饷都筹备不齐,所以,一经接战便遭惨败,几乎全军覆没。至此,许多诸侯王又望风转舵,纷纷背汉向楚,刘邦丢下老父、妻子、儿女,只带张良筹数十骑狼狈出逃,军事上再度遭受重大挫折,大好的形势复又逆转。

刘邦狼狈逃至下邑,惊魂未定,心灰意冷,万念俱灰。他沮丧地对群臣说:“关东地区我不要了,谁能立功破楚,我就把关东平分给他。你们看谁行?”在此兵败危亡之际,又是张良匠心独运,为刘邦想出了一个利用矛盾、联兵破楚的策略。他说:“九江王英布,是楚国的猛将,现在与项羽有了隔阂;彭城之战,项羽令其相助,他却按兵不动。项羽对他颇为怨恨,多次派使者责之以罪;彭越因项羽分封诸侯时,没有受封,早对项羽怀有不满,而且田荣反楚时曾联络彭越造反,为此项羽曾令肖公角攻伐他,结果未成。这二人可以利用。另外,汉王手下的将领,只有韩信可以委托大事,独当一面。大王如果能用好这三个人,那么楚可破也。”这就是著名的“下邑之谋”。

刘邦听罢,认为这确是一个以弱制强的妙计。

“下邑之谋”虽然不是全面的战略计划,但它构成了刘邦关于楚汉战场计划的重要内容。正是在张良的谋划下,一个内外联合共击项羽的军事联盟终于形成,扭转了楚汉战争的局势,使刘邦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事实证明了张良“下邑之谋”的深谋远虑,最后兵围垓下打败项羽,主要依靠的正是这三支军事力量。

前203年(汉高祖四年),汉对楚已逐渐形成合围之势:项羽无奈送回了被扣押的刘邦的父亲与妻子儿女,与刘邦讲和。双方商定,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东归楚,西归汉,立约解甲归国,各不相犯。项羽如约拔营东归,向彭城而去。刘邦也欲引兵西归汉中。在这重大的转折之际,张良以一个政治谋略家的深邃眼光,看出了项羽腹背受敌、捉襟见肘的处境,便与陈平同谏汉王道:“如今汉据天下三分有二,此时正是灭楚的有利时机,宜猛追穷寇,毕其功于此举。否则放楚东归,如放虎归山,必将遗患无穷。”刘邦采纳的张良的意见,亲率大军追击项羽,并令韩信、彭越合围项羽。

再后来韩信先用“十面埋伏”之计兵围项羽于垓下,继而又用“四面楚歌”之计瓦解了敌兵士气,终于打败项羽,迫其别姬、自刎。至此,长达四年之久的楚汉战争,以刘邦的彻底胜利而告终结。

汉初诸侯国

在我看来,张良就是个人精,他不但足智多谋,并且为人处世游刃有余。在建国后他还保持明哲保身,不谈图名利,汉初刘邦翦灭异姓王的残酷斗争中,张良极少参与谋划。在西汉皇室的明争暗斗中,张良也恪守“疏不间亲”的遗训 ,即使在血腥残酷的吕后把持大权时还能受到她的尊敬。他这样的人就是摆在今天至少也是个心理学家,而当今时代人际交往时张良的智慧也可以拿来借鉴利用。

10

历史上称为良将的名将有:乐毅、田忌、廉颇、李牧、白起、王翦、项燕、章邯、韩信、周亚夫、李广、卫青、霍去病、陈汤、马援、班超、蜀汉五虎将、邓艾、檀道济、兰陵王、斛律光、贺若敦、独孤信、韩擒虎、史万岁、李靖、李孝恭、薛仁贵、苏定方、刘仁轨、黑齿常之、王忠嗣、郭子仪、李光弼、李愬、高怀德、呼延赞、杨业、种师道、狄青、岳飞、韩世忠、曲端、余玠兄弟、种世衡、常遇春、徐达、于谦、熊廷弼、袁崇焕、毛文龙、史可法、多尔衮、施琅、岳钟淇、左宗棠、曾国藩、李鸿章等。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