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秦始皇陵里的大量水银很可能是就近取材,并且很可能是由【巴寡妇清】提供的。不过深度35米是不可能的,按照几厘米的来算,就有100吨了,如果水银的深度达到35深,以当时的生产力来说是达不到的。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的记载,秦始皇陵内“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相机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从“相机灌输”中可以看出,地宫水银是以某种机器驱动着,以便形成川流大海、生生不息的效果,类似于一种“永动机”的效果。曾有瑞典科学家探测到秦始皇陵地宫内很可能有一直径为25米的青铜环状物,这会不会就是那个“永动机”?


水银有防腐的功能,并且极易挥发,所以,考古学家检测秦始皇陵的封土土壤时,才能检测到超量的水银。水银还有剧毒,所以,一定程度上还能防盗墓贼。



考古学家探测到地宫长约140米,宽110米,高度在30米,其中墓室长约为50米,宽80米,高15米。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数据,大致推测一下水银的体积。除去墓室的面积,地宫内还有大概11400平方米。而1立方米水银质量为13.6×103千克。



所以,假使水银的深度达到1米,那就有155040×10×3千克了,也就是155040吨!这是当时的生产力远远达不到的。所以,地宫内水银的深度很可能不超过10厘米。并且,除了墓室外,地宫内很可能还有其它的陪葬之类的,也会占据一些空间,所以,考古学家推测,地宫内的水银可能在100吨左右。


100吨,这在当时已经是一个天文数字了。而这些水银很可能是就近取材,就在秦始皇陵不远的陕西旬阳就有汞矿群,这些汞矿至今仍在开采中。考古学家在这些矿群中发现了近千个是在古代就被开采了的。并且,当地人在进矿前会祭拜一个女子,这个女子又是谁?



《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的一个女人引起了学者们的注意——巴寡妇清。“巴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丹穴”就是丹砂矿,也就朱砂,是古代炼制水银的原材料。对于寡妇清家族的丹砂矿的规模,《汉书》中有:“巴寡妇清,其家族数代垄断丹砂经营。”“垄断”这个词直接体现了其家族的丹砂矿的规模。



以往都认为“巴寡妇清”的“巴”指的是四川,其实,也有可能指的是大巴山,而陕西旬阳在古代是属于大巴山的范围的,所以,“巴寡妇清”很可能是“大巴山的寡妇清”的意思。正是因为寡妇清及其身后的家族贡矿为秦始皇陵地宫提供了大量水银,所以秦始皇才会为其建“怀清台”。不过,这也是一种推测。


从交通运输方面来说,就近取材也是更合理的方式,陕西旬阳距离陕西大约有100公里,中间隔着秦岭。这在当时,可以说是一个最佳的选择了。至于巴寡妇清是不是陕西人,或者巴寡妇家族有没有为秦始皇陵地宫提供水银,这些都有待进一步确认。


我是阿斗,文物考古聊历史,欢迎点赞关注留言互动!

最佳贡献者
2

《史记》中记载,秦始皇陵“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意思就是说,用水银浇灌出了当时国内的大河江流。这些水银被灌注在地宫之中,如果真的存在的话,那么,应该有一片地方,水银里的汞的含量,应该明显增加,而且根据这些水银的分布,应该能绘出大概的国内江流的分布图。

近代的探矿技术非常先进,就是很深的地底,都能探明一些矿物的储量。我们国家的工作者使用这类技术,对地宫内进行了探测,得出的结论是:地宫内部汞的含量明显高于外围,并且含量高低各不同,东南、西南强,东北、西北弱,在地图上暗合我国的黄海、渤海海域分布。

所以,司马迁的记载属实,地宫之内确实有水银,而且确实如史书中所载,浇灌成了海域分布图。

而秦始皇陵地宫在封土堆的正下方,距离地表有35米深,东西长170米,宽145米,如此大的地方,专家对水银浇灌的用量做了一个估计,大约在100吨左右。100吨的水银,那是剧毒物质,挥发出来毒气可以致死,要运到地宫里面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不过,制造这么多的水银,同样不是一件易事。

那么,究竟这些水银是从何处所得?如何得到的?说到这个问题,我们就绕不开当时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妇女——巴寡妇清。

巴,是秦国地名,一般是说现在的四川。寡妇,是说这妇人没了丈夫,寡居在家。清,才是这个妇女的名字。

那么这位叫“清”的寡妇有什么神奇的能力呢?在《史记》中记载着秦国的两个超级富翁,富到什么地步呢?书中是这样写的:礼抗万乘,名显天下。

就是说,这两个富豪,连秦始皇都对他他们以礼相待。我们知道,这位脾气不大好的君主,可是消灭其他六国的人物,是真正的杀人不眨眼,可是这两个商人的财富,多到了让他都要礼让的程度。

这两个富豪中,第一个是个搞畜牧业的,把马匹喂好了卖到国内,赚到的钱又买了国内的珠宝、丝织品等东西,献给北方的游牧民族,又从哪里得到巨额赏赐——数不尽的肥羊和骏马。

另外的一个富豪就是这位巴寡妇清。说她的先祖得到了一个丹矿,由此发财,富可敌国。丹矿是什么东西?为何这么能赚钱?其实,丹矿就是朱砂矿。我国古代很多贵族、道家都喜欢冶丹,以求长生,这丹药里最重要的就是朱砂,所以这家人越来越富有。

而据说朱砂经过提炼后,就能得到水银,而且“清”既有钱财又有人手,所以为建始皇陵大规模冶炼水银的重任,非她莫属。

所以,这皇陵里面的水银,不能说全部,但是有相当一大部分的水银,必然是从她家的丹矿中提炼的。不过,巴蜀自古交通不便,运送起来还是成本很高,而当时在贵州、陕西的一些地方,也有丹矿的开采,所以为了节约成本,可能这些地方也会被采购一部分。

所以,这地宫里面的水银,应该是寡妇清和其他地区一起进献而来的。

3

如果是说秦陵有水银这点是肯定的,但若说有35米深则十分可疑了。考古学家曾利用遥感和物探技术,测量从封土到地宫的深度是35米,中国地质研究院研究员刘士毅证实,通过物探确实感知到明显的汞异常,但有没有35米这么高是非常令人怀疑的。

修秦始皇陵的四个目的。

秦始皇陵又简称秦陵,现在陕西省临潼县以东约4公里的骊山北麓,从秦始皇继位时就开始修建了,一直持续到他驾崩,也就是始于公元前246年到公元前210年,修了大概有37年,也就是说秦始皇这辈子都在策划自己死了住哪。

这么长的时间完全可以修建一座与世隔绝、机关重重、独一无二的坚固墓穴。而在封土之下浇灌水银,当然是有一定的目的。一是为了防止盗墓,汞是剧毒,大量吸入可致人死亡。

二是秦始皇水银流经之地是有所设计的,水道分布恰与中国的渤海、黄海位置相符,秦始皇死后还统治着一个偌大的地理空间。

三是保持尸体和随葬品的不腐。

四是笔者猜测秦始皇迷恋长生不老之术,汞是炼长生不老丹的主要原料,大概死后他还想着哪天起死回生也未可知。

从封土到地宫的深度是35米需要多少水银?

地宫注满水银已经过实证,但相信水银深达35米的传说,大概是从历史文本中演绎出来的。

比如《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最早关于水银的记载,认为地宫里“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东汉史学家班固的《汉书》里也说道:“水银为江海,黄金为凫雁”。

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也说过地宫:“下以水银为四渎百川五岳九州,具地理之势”。

可以看出在司马迁之后,许多历史学家也都基本继承了司马迁的看法。司马迁在《史记》里引用的资料应该说比较可靠,毕竟汉朝掌握秦陵地宫构造图的可能性比较大,而司马迁也有资格接触到这些材料。

根据以上说法,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来推测,35米深的海比较符合,但是他们忽视了35米深究竟需要生产多少水银才能满足。

有人计算,根据地宫偌大的面积,35米深大概需要13000多吨,直到目前为止,我们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每年出产不过900多吨水银。

给秦陵提供水银的被认为是以出产水银闻名的四川涪陵汞矿,也就是“巴寡妇”所在地,但这个矿一直到清朝也仅能进贡300来斤。

长生不老的传说。

“巴寡妇”又叫巴清,在这里经营着全国最大的丹砂生意,丹砂用火烧能生成水银,水银中倒入丹砂又会还原成丹砂,这种生生不息的循环之术给丹砂赋予了神秘的不死神药特性。

巴清也被认为是巫师中的一员,也是当时最具权威的巫师,她专门研究不死神药,因此成为了掌握丹砂的头号大boss,巴清的家族也是累世控制着这里的丹砂出产。

即便是这样一位人物,在当时可产出水银的量也是有限的,想要满足35米高水银的要求十分困难。因此可得出这样的结论,地宫中存在大量水银是毋庸置疑的,但35米高有些不切实际。

古代君主在生前给自己修建的陵墓又叫“起寿陵”,本是希望自己能够活得更久一点,无奈始皇帝在东巡途中薨然去世,李斯、赵高密谋篡权,最终决定“秘不发丧”。就这样为了掩人耳目,秦始皇虽然人已经死了,还是按照原定的路程走了一遍。

这么长时间在路上,臭味连鲍鱼都遮盖不了,估计最终葬到骊山陵墓里的始皇帝已经变成尸骨也未可知。未及长生,肉身已毁,想要长生不老更是遥遥无期了,可叹!

4

秦始皇陵中的水银,是很多考古爱好者所关注的一个问题,乍一看上去,能研究的都研究了,但是由于至今秦始皇陵的地宫也没有发掘,所以留给我们无限的想象空间,当然也就有了讨论的必要性(不少学者也要以此谋生。。。)。

不难看出,在题目当中,题主提到了两个信息:

  • 第一,秦陵中有水银;

  • 第二,水银深度为35米。

应当讲,这两方面的描述基本符合实际,但是也存在不够准确的地方,哪里不准确?我们慢慢分析。

先来说水银是否存在。

尽管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秦始皇陵地宫里有水银所形成的江河湖海模型,而且也为后世的文人所采信,但我们今天之所以敢断言秦陵之中有水银,不是因为迷信司马迁,而是因为科学工作者在秦始皇陵上做了检测

△秦始皇陵园平面图

1981-1982 年,中国地质科学院的工作人员和秦俑考古队合作,在秦始皇陵封土(即坟丘)及周边利用科技手段测试了水银含量,这一测还真是吓了一跳——测试结果表明,在陵墓封土的中心区域,存在一个水银含量非常高的分布区。这个分布区有多大?竟然有12000平方米,接近两个足球场的大小。水银含量有多高呢?最高处是周围正常土壤水银含量的几十倍,平均值也相当于周围正常土壤的7-8倍。△秦陵水银含量测量结果

我们知道,秦始皇陵的封土是一个大土堆,它是人工修筑而成的,利用的原料就是从周围取的土,根据史书记载,这些土很可能是在陵园外修建“鱼池”时所挖的土。可是鱼池遗址的土壤很正常,并没有超高的水银。由此,我们就可以判断,封土的异常不是因为土壤本身,而是因为地宫。地宫中一定有大量的水银,水银不断挥发,向上方渗透,因此封土的土壤也逐渐吸收了很多水银。


再来说水银的深度问题。

水银在地宫里,这里所讨论的水银的深度其实也就相当于地宫的深度,而不是水银本身有多深。那么,秦始皇陵的地宫究竟有多深?史书记载不详,只告诉我们为了挖地宫,曾经“穿三泉”,也就是挖透了地下水。地宫具体的深度,有很多学者进行过推测,有人说20多米,有人说50多米,还有外国学者推测为500-1000米!(这个说法是最不靠谱的,可以忽略)

考古的办法能不能奏效呢?可能有朋友会想到洛阳铲这个“神器”。的确,直至今日,洛阳铲也是非常的考古勘探工具,可以比较准确地告诉考古学家地下的遗迹情况。普通的墓葬,用洛阳铲钻一下,就知道基本尺寸了。不过,在秦始皇陵地宫深度的问题上,洛阳铲也不好使。原因很简单——秦始皇陵的封土太高了。这座封土的顶部距离今天的地表有50多米,相当于十几层楼高,洛阳铲很难将其打穿,也就更不用说打到地宫底部了。

所以一切的传统手段,都被幽深的秦始皇陵地宫给pass了。

后来,仍然是请科技工作者利用物探手段,对秦陵的地宫进行了探测,探测出来的深度是30米左右,不过这也只是一个大概的数据,真实的情况可能是比较复杂的,所以说地宫深35米反而不准确。


最后说说水银的来源。

我们已经明确知道了秦陵地宫当中包含水银,而且含量应当还不小。曾经有研究者推测,秦陵地宫里铺满了水银,总量达到100吨!

这个推测实在过于大胆,因此也引来了质疑。比如,前秦陵考古队队长段清波教授认为,在秦朝的生产力水平下,想要生产100吨水银,是极为困难的。史书记载,北宋时一年的水银产量才不过两三千斤而已。所以,秦陵之中的水银是很多,但绝不至于有100吨之多。

大量的水银产自何方?很多人提到了一个女人——寡妇清。寡妇清,又名巴寡妇清,巴是她的籍贯,即巴郡,清是她的名。这个女子很有本事,虽然丧夫,但自立自强,她的家族世代经营丹砂业务。《史记》记载:

其先得丹穴,而擅其利数世,家亦不訾。

丹砂,又名辰砂,是汞的化合物,可以入药,可以做颜料,也可以用来炼制水银。寡妇清的祖先发现了产丹砂的洞穴,几代人都以此为业,家产多到数不清。对这个女商人,秦始皇表现出了别样的兴趣,《史记》记载:

清,寡妇也,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秦皇帝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

这段话的意思是,寡妇清依靠家族的产业来保护自己,没有被人欺负,秦始皇认为她是“贞妇”,所以把她请到咸阳,还修筑了一座女怀清台,用于纪念她。看到有些回答说秦始皇纳寡妇清为妃,显然不符合史书记载,也不符合她的“贞妇”人设。秦始皇只是要尊崇寡妇清。

按说在秦汉时期,女子丧夫再嫁、离婚改嫁都不是什么稀罕的事儿,比如朱买臣的妻子,再比如汉武帝的母亲王娡,都是改嫁过的。虽然当时也出现一些坚贞女子的榜样,但应当还不至于仅仅因为一个女子的“贞”而如此大张旗鼓支持。所以有些学者推测,秦始皇之所以这样,主要是看上了寡妇清的庞大丹砂产业。利用丹砂炼制水银,才能给供给秦陵工程。

不过,事实是否如此?我们目前也还是无法获知,以上仅仅是一个推测而已。

5

在史记的记载中,秦皇陵中珍宝无数、有永远不会熄灭的长明灯、有水银构建而成的溪湖河海。

这种种的记载,无疑勾起了很多人的好奇心,使得人们对秦皇陵中的真实场景产生了幻想,幻想着里面的种种奇异以及壮阔场景。

如果是在古代,人们对秦皇陵绝对仅仅只局限于幻想,毕竟在古代人们只知道秦皇陵的大概位置,却根本找不到秦皇陵地宫的具体位置,就算有着再多的想法,也是没有任何用处的。

而现如今不同,在现如今,人们通过先进的探测技术早已经确认到了秦皇陵地宫的具体位置,如果想要对秦皇陵进行考古挖掘的话,那么成功性将会很大。

当然,这得是在不考虑氧化对地宫中文物破坏的情况下,以现如今的技术虽然能轻易对秦皇陵地宫进行考古挖掘,但是想要在秦皇陵地宫文物不受到破坏的情况下进行考古挖掘,在现如今仍然是一个很大的难题。

正因为这个原因,秦皇陵地宫从被发现到如今,都没有被考古挖掘。

35米是秦皇陵地宫的深度

如果要说秦皇陵中的其他事物,我们确实无法确定其中的真假,因为长明灯的概念实在太过于离奇,只要接受过科学系统熏陶的人,都很难以相信这种事物的存在。

但是如果要说所谓的水银溪河湖海,那么通过现在的技术手段,我们倒是可以有很大把握确定这个记载是真的。

在现代探测到了秦皇陵地宫的具体位置后,人们就对秦皇陵地宫的位置进行了金属探测,发现在秦皇陵地宫的位置中,分布着非常大量的水银物质。

通过这点以及《史记》中的记载,我觉得我们是可以确定水银溪河湖海的真实性。

只不过提问中所说这些水银深35米的状况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我们要知道,水银的质量非常大,一立方米的水银就有13多吨重。

如果说秦皇陵中的水银溪河湖海深达35米的话,那么以水银溪河湖海的覆盖面积,秦始皇将需要收集到非常恐怖数量的水银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

这点不要说是那个年代了,即便是现在的水银开采量,也是很难支撑得了这个需求的。

其实,只要对秦皇陵的一些数据有着足够的了解,那么大家绝对立刻明白这个提问错误出在什么地方。

实际上,35米的深度指的是秦皇陵地宫的深度。

根据现如今一些考古学家的推测,秦皇陵地宫所处于的深度大概在水平面以下35米左右。

而所谓秦皇陵地宫水银深达35米的说法,则纯粹是提问之人把秦皇陵地宫深度和水银深度混淆在一起造成的结果。

在任何公开资料或者史料记载中,都从来没有说过水银深达35米的说法。

唯一跟35米有关的,也就只有秦皇陵地宫的深度了。

水银的实际深度以及来源

我觉得,真实的地宫水银溪河湖海规模应该并不是多大。

要知道整个秦皇陵地宫的面积也才几个足球场大,如果在这么一个封闭空间中用水银模拟出天下的河流、湖泊、大海,必然是要缩小许多倍的尺寸。

在河流、湖泊、大海缩小许多倍的情况下,深度也必然要缩减许多倍。

因此,水银溪河湖海绝对不可能达到35米的深度,最有可能的深度应该只有那么浅浅的一层,至于具体到底有多深,在没能挖掘秦皇陵的情况下,我们是无法清楚判断出来的,我们所能确定的就是水银深度不会太过于夸张。

而要说这些水银是从哪里来的,答案很简单,当然是那个时候的人们提炼出来的。

在很久之前,我们的先民就已经掌握了水银的提炼技术,当时的人们主要通过一些类似于炼丹的方式从朱砂中炼制水银。

秦朝时,如果人们能找得到足够的朱砂矿,那么想提炼出大量的水银并没有太大问题。

在秦始皇还仅是一国之主的时候,他就通过四川女商人巴寡妇清之手获取到了大量的朱砂、水银。

在他统一了六国之后,获取水银的途径就更多起来,在这种情况下,想要筹备足够的水银是根本没有问题的。

6

我们可以肯定的是,秦始皇的陵墓之中,的确曾经有过水银,而且总量十分惊人。但当时有没有达到35米深,这些水银现如今是否依旧在秦陵之中,却是很令人怀疑的。

秦始皇认为功业大过三皇五帝,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小名叫始皇帝,以他一贯的作风,必然把自己的身后事也安排得前无古人。按照史书的记载,秦始皇的陵墓不仅前无古人,更是后无来者,我们只要看看兵马俑就能知道,历代帝王绝对没有秦始皇这样的惊人手笔。

秦始皇为了修建自己冠绝古今的陵寝,派出了他最信任的丞相李斯,每年征发仅百万的劳役,并收集了六国的财富。李斯没有辜负皇帝的厚望,带着这些囚徒、民夫和军人组织成的修陵大军,在骊山旁开始向地下挖掘。

李斯觉得已经挖到了很深的地方,就向秦始皇汇报:已深已极,凿之不入,烧之不然。按照李斯的说法,秦始皇陵地宫的深度,已经是当时生产力水平所能达到的极限了!秦始皇还不满意,让李斯带人又向旁边挖了三百丈,这才停下来。

秦始皇死在巡游天下的途中,秦二世即位后天下沸腾,造反者们很快就兵锋直指咸阳,秦二世匆忙之间埋葬了老爹,转头去对于起义军。不过即便是匆忙,天下的珍宝也装满了地宫,并且“下铜而致椁”、“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

海量的水银被用来模拟江河大海,这就是秦始皇的惊世之举。后世对于秦陵进行探测后,也的确证实了此地汞含量超标,秦始皇陵墓中存在大量水银应该是确定无疑的,而且有很多研究者也考证了这些水银的来历,一是古巴蜀之地,这和当时巴蜀的著名女商人寡妇清有关,她的家族就是掌握了汞提炼技术而发达的。另一个来源是关中的公馆汞矿,现代考察此处时,曾发现过汉代之前的采矿古井,这里的汞运送到秦陵无疑更方便。

解决了秦陵地宫中的确有汞、汞的来源这两个问题,让我们打开脑洞想像一下秦陵地宫中如今的模样。

水银泄地无孔不入,不管秦陵地宫的建筑技艺多么高超,肯定也不可能毫无缝隙,经过两千年的漫长岁月,不管如何海量的水银,估计也早已经渗入了地宫的泥土之中,曾经的江河大海,如今必然早已枯竭,只徒有型制而已。

更何况,即便这些水银没有渗入泥土,也必定早已挥发殆尽。我们普遍认为秦始皇的地宫至今保存完整,但其实它在历史上也经历了众多的劫难,保存完好的希望不大。据记载,项羽入关中后,不仅毁了秦陵的地面建筑,更挖掘了地宫;王莽末年,赤眉军也挖过始皇陵,据说还将秦始皇的铜棺椁制成了兵器;再后来,黄巢、温韬、石虎等人也都盗掘过秦陵,至于有没有得手,已经不得而知。

还有传说,在汉代曾有个孩子放羊,误打误撞得跑到了秦始皇的陵墓,结果不小心引发了大火,使秦陵遭到严重破坏。

秦始皇的地宫,如果真的遭遇到这些损毁,哪怕只有一次,地宫也已经是狼藉不堪了,水银更早已挥发殆尽!

真希望那宏伟的地宫还在,秦始皇也静静地睡在他的豪华寝室里,周围还有九鼎、金人等绝世珍宝,想起来就让人迷醉!

原创不易欢迎关注。

图片来源网络,侵权联删。

7

秦始皇陵墓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最为神秘的陵墓之一,埃及金字塔虽然在世界上更加著名,但已经被充分发掘,反而失去了神秘感。

神秘的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呢,庞大而神秘的它,至今还没有被发掘,而仅仅是一个殉马坑——秦始皇陵兵马俑,就已经成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秦始皇陵,即骊山陵墓,修筑在骊山之中,隐藏在隐藏在骊山山体之下,是秦始皇生前为自己修建的巨大陵墓。骊山陵墓,耗费巨资,投入了无数的人财物力,但直到秦始皇去世,这座陵墓也没有完全修好。

相比世界上其他的巨大陵墓,秦始皇陵最大的特点不是庞大华丽,而是十分神秘。

据说修建秦始皇陵的所有工匠在工程完工后全部被杀死在陵墓里,因此几乎没人知道秦始皇陵的确切规模、面积、构造和内部情况,就连盗墓贼都不敢光顾,所以我们只能靠一些文字记载来想象秦始皇陵的神秘。

秦始皇陵内的水银

记载秦始皇陵最全面、最详细的文字资料是著名的大历史学家司马迁所著《史记》,“ 以水银为江河大海 , 机相灌输 , 上具天文 , 下具地 理 ”,说的就是秦始皇陵内都是水银。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秦始皇陵墓内确实有汞也就是水银存在,而且含量很高,有的专家推测秦始皇陵的地宫内有将近35米深的水,水里很可能充满了水银,所以便传出了“秦始皇陵内的水银有35米深”这种谣言。

实际上,由于秦始皇陵迄今没有发掘,谁也不知道地宫之下有什么东西,更不知道有多少水银。专家判断地宫内有大量水银主要是基于对土壤中汞含量的检测。

可以肯定,秦始皇陵的地宫内含有大量水银,而水银在常温下是会蒸发的,蒸发的水银会使得秦始皇陵内空气中的汞含量大幅提高。

长期以往,汞蒸汽会渗透到土壤中,使得地宫外土壤中的汞含量增加,从而被检测出来,但这种情况下,秦始皇陵内准确的汞含量是无法被测定出来的,只能是主观臆断。

大量水银来自何处

大家都知道,水银也就是贡,是一种特殊的化学物品,即便是当代也很难像铜铁一样被大批量地加工出来,何况是在古代。那么,秦始皇陵内的大量水银又是从何而来?

这些水银都跟一个女富豪有关。

《史记》又记载“巴蜀寡妇清,其先得丹穴,擅其利数世,家颇不赀。清寡妇,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

这段话是说巴蜀之地有一个寡妇叫某某清,她的祖上发掘了一处丹砂矿,靠着开掘丹砂矿,成为富甲一方,家产万贯的土豪,并且一连好几代都是土豪,这个寡妇虽是女流,却擅长经营,把家业干的红红火火。

所谓丹砂矿就是朱砂矿,是古代提炼贡最重要的矿藏。据文献记载和地质研究表明,四川巴蜀一带确实有大量朱砂矿的存在,而且我国古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在炼制丹药时就已经发现可以提炼出副产品——贡。

也就是说在秦始皇的时代,秦国既不缺乏丹砂矿资源,也不缺少提炼水银技术,因此秦始皇内使用的大量水银很可能跟这个“寡妇清”有着密切关系。

另外,据《史记》记载,秦始皇当初听说这个“寡妇清”的事迹后,认为她是一个值得尊敬的贞妇,对其特别优容,甚至允许她养着一支武装保护自己的产业,足见对“寡妇清”的特殊优待,我们可以大胆推断,“寡妇清”很可能是秦始皇陵用水银的最大供应商。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8

有水银的原因很简单,因为雄才大略的始皇帝想在安眠之所继续统治着这偌大的大秦帝国。于是乎以“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就是用水银来模拟现实中的江河湖泊。



而事实上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中国已经有了在不用打开始皇陵的前提下,就能探测出陵墓中是否有水银的实力。于是,在八十年代,在中国地质调查院的协助下,考古学者终于证实了始皇陵的确有水银的存在,且存储量非常大。

中国地质调查院通过物探得出,始皇陵存在着明显的汞异常,且汞分布为东南、西南强,东北、西北弱,而这种分布恰好就与中国渤海、黄海的分布位置相符,这就足以证明《史记》中“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的说法并非是空穴来风,而是的确存在。



至于题主所说的水银河的深度达35米,目前尚无实据可以佐证,所以尚不可知其深度到底是几米。

但目前有考古工作者大概算出始皇陵水银的存储量是多少。《秦始皇陵研究》一书中作者对始皇陵水银的存储量做出了如下的推算:

在测知的12,000平方米的强汞区内,假如水银的厚度暂以10厘米计算,则墓穴内水银藏量的体积为12亿立方厘米。我们知道,汞在20℃时的密度是13.546克/立方厘米。那么,根据计算,始皇陵内藏有水银的理论数字应为16,255.2吨。但因为墓内是“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的,需具有流动感就不应是平铺地倾入墓底的,所以藏量就不会过于悬殊。而且“强汞区”也因“汞晕”的关系,自然就形成了测知的那个面积。如果按照已掌握的汞藏量和现代汞的生产能力,估计陵墓内储有水银百吨左右,如果此数字能够成立的话。由丹砂炼汞的比率(86.26%)推算,始皇陵内的巨量水银需由约115.928吨丹砂提炼。

所以据此预测,始皇陵的水银储存量大概是数百吨之巨,那这些数量庞大的水银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目前史学界认可的说法,始皇陵的水银主要是来自两个地方,一是巴蜀,二是关中。



首先是巴蜀。巴蜀地区的河床丹砂与汞矿储存量是秦时最为丰富的地区,直至今日亦是如此,比如今铜仁市南25公里处的“万山特区”,它的汞矿储存量、产量都居国内之首、亚洲之冠,在世界汞产量中也能进入前几名。所以可想而知秦时,这一地区的丹砂、汞矿储存量有多么的惊人。

因此,当年始皇帝陵所使用的水银大部分都是来自于巴蜀地区。而始皇帝能从巴蜀获得如此数量的水银主要是依靠一个女人,那就是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女企业家“巴寡妇清”。


当时巴寡妇清因家族手握开采丹砂(提炼水银的原料)的独特技术,因此当时巴蜀之地的丹砂开采生意几乎全被她所垄断,她拥有着今重庆市南至贵州省东北部的所有丹砂矿藏。所以当时始皇帝就是在她的帮助,才得以从巴蜀获得了大量的水银。

当然,众所周知由巴蜀入关中的蜀道,向来就是被誉为难如上青天的道路。要想从巴蜀将提炼水银的原料运往关中,必须先翻越大巴山,然后再穿越秦岭,才能到达。而在此过程中不仅道路崎岖狭窄,凹凸不平,且还要过长江、汉江、溯嘉陵江,行“千里栈道”,可谓是困难异常,所以始皇帝绝对不可能完全依靠巴蜀来获得百吨的水银。


所以这个时候,剩下的水银就需要靠关中地区的丹砂和汞矿储存量来满足所需了。

若问在秦时能稍微与巴蜀的丹砂和汞矿储存量相比的,那必定是关中的陕西无疑。

熟悉陕西矿藏分布的应该都知道汞矿是陕西储存量最为丰富的矿种之一,据今地质资料显示陕西已探明的矿产地各有7处,其中汞的储量达到1.6万吨,可想而知陕西汞矿的储备量是很丰富的。而对于陕西的汞矿,自古早有开采的记载。如《宋史·食货志》载:“水银产秦、阶、商、凤四州,有四场”,而在宋朝陕西就属于商州。



同时据目前地质部门的勘探,在今陕西旬阳公馆和竹筒两乡相接的大小青铜沟一带就有一处长达百余里的特大汞锑矿床,这就是“公馆汞矿”,其藏量居西北地区之首,名列全国第三位,而在这个汞矿种就存在着一个汉之前的古矿洞,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秦时这个目前还拥有着巨大储存量的汞矿就已经开始被开采。


而当时秦朝从这里运输汞矿到咸阳可谓是十分方便,如从公馆到两河关(乾祜河同旬河交汇处),可溯旬河水运到宁陕,后沿子午道抵达长安,再转秦陵,全程不足300公里。再如由山阳到商州,之后可直走武关道直达秦陵,全程更是不过230余公里。

所以秦时,始皇陵还有部分的水银就是直接从陕西而来的,毕竟始皇帝不可能会眼睁睁的放着眼皮底下的汞矿不用,而过度的去依赖巴蜀的汞矿和丹砂。



当然始皇陵的水银肯定还有少许是从全国其他地方运来的,毕竟完全依靠巴蜀、关中地区去聚集数百吨的水银,以当时的技术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而如果依靠全国的力量去完成的话,则是完全有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的。

9

水银,是化学元素汞(銾)的属称,易挥发,是一种慢性剧毒,被后世称为最具危险性的环境毒素。

那么,秦始皇陵中为何要用如此多的剧毒物质呢?面对大量毒物施工人员又是如何工作的?究竟用量有多大、又有什么作用、又是怎么来的、又是怎么注入的呢?

放入大量水银,是否与秦始皇求仙求长生有关

据《史记》记载,秦始皇生前对于求仙求长生极为热衷,为此经常服用炼金术士用汞和玉石粉末提炼出的混合丹药,后来也因汞导致肝衰竭、脑损害而丧命。

因此,在他生前修建陵墓时,就让工匠在墓室顶面绘画或线刻日、月、星、辰等星象图案。同时,又在墓室中注入大量的水银,代表江河大海,就算生前不能长生,也想求死后永生。对此,《史记》称其为“上具天文,下具地理”,而北魏学者郦道元则认为水银象征山川地理。

此外,中国地质调查研究院研究员刘士毅认为,地宫内的汞分布为东南、西南强,东北、西北弱,正好与我国渤海、黄海分布的位置相符,而且秦始皇也曾到过渤海湾,所以他很可能想把渤海勾画进自己的地宫。

也就是说,注入大量水银的“下具地理”,也有与“上具天文”相对应的意图。

地宫中的水银究竟有多少

虽然,司马迁说地宫的深度“穿三泉”,《汉旧仪》中记载“已深已极”。但是,后世的专家通过研究推算,基本给出了准确的答案。

1962年,据考古人员推算,地宫距离地平面35米深,东西长170米,南北宽145米,主体和墓室均呈矩形,而地宫中央高15米,大小相当于一个标准足球场。

2002年4月,我国再次对秦始皇陵进行地下考古勘察,确认地宫的高度为15米,相当于现在的4层楼的建筑。

也就是说,地宫的深度仅有15米,水银深度又怎么可能是35米深呢?显然又是谣传。至于华裔物理学家丁肇中先生推测的秦陵地宫深度为500至1500米,则相信的人并不多。

那么,当时究竟在地宫中放入了多少水银呢?

据秦始皇陵一号讲解员说,专家初步推测出的结果是600吨水银。但是,也有人提出疑问,以我国目前现代化生产水银的工艺水平,年产量才有900吨左右,而在2200多年前的秦代,人们的生产工艺水平真有那么高吗?

因此,至于秦始皇陵地宫中的水银量,目前多停留在推测预估的层面,并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

不过,1981年专家通过对土壤汞的测算,认为地宫中的“汞河、汞海”尚未干涸。

地宫中的水银究竟有何作用

据考古人员分析,地宫中弥漫的大量汞气体,既是一种剧毒物质,也能形成一个密闭的隔热层,更有杀菌防腐作用。

显然,地宫中的水银可以使入葬的尸体和随葬品保持长久不腐,而且由于汞是一种剧毒物质,大量吸入可导致活物瞬间死亡,也能有效防患盗墓者的挖掘。

地宫中的水银是如何注入的

一是,水银会大规模挥发,影响百川江河大海的视觉效果;

二是,水银挥发形成的毒气,会在短时间内对地宫内装修施工的工匠造成致使伤害;

三是,墓室封顶后,通道和地宫中的毒气密度会更大,送棺椁进入的送殡人员和陪同的工匠很容易倒在通道中。

那么,这些水银究竟又是怎样注入进去的?

目前,考古人员曾发现秦代地下管道使用的三通件,还可以使用。说明,在秦代时期,管道工艺已极为成熟。因此,极有可能是在棺椁送入、内部完全封闭后,通过外部机械控制,将水银灌入预埋的管道,然而流入地宫挖好的水银池中。

水银究竟是怎么来的

有数据显示,100吨的水银需要116吨的丹砂,也就是说丹砂炼汞转化率为86.26%。因此,想要提炼大量的水银,又怎么少得了储量较高的丹砂矿呢?

据《史记·货殖列传》记载,丹砂矿藏主要集中在巴郡枳县(重庆涪陵)一位叫怀清的寡妇手中。因此,秦始皇曾册封怀清为“贞妇”

同时,《汉书·食货志》中也有记载:“巴寡妇清,其家族数代垄断丹砂经营,成为巨富。”

以此推测,极有可能是怀清给秦始皇提供了大量的水银,秦始皇这才册封她为“贞妇”。

此外,陕西旬阳县一带也出产汞矿,目前已探明的汞储量达到了1.47万吨,且距离骊山不足300公里。

因此,秦始皇陵墓中的水银来源应该大多来自巴郡枳县和陕西旬阳两地。

图片来源网络

10

深度35米的水银?

不可能的!

千万别小看水银!

水银(汞)的密度是13.5克每立方厘米!是水的13.5倍,35米深的水银底部的压力相当于476米深的海水。如果说计量单位的话大约会有4.8兆帕左右。

再说下秦始皇陵。

秦始皇陵在w君的认知里面貌似还没有真正挖掘过。里面的形制主要来源于遥感测量数据,或者传说记载。

但从战国古墓的形制来看主要会用到砂岩或者页岩制作墓室。单要知道砂岩和页岩属于沉积岩。

这些岩石制成的石板抗压强度都很低。刚刚说了35米深的水银有大约4.8兆帕的压力,这个压力很大了(高压锅炉通常才3.8兆帕的压力)4.8兆帕已经相当于48倍大气压。这样的压力会直接导致石板破裂,或板接处缝隙急剧加大。

有句老话叫做“水银泻地,无孔不入”在这种巨大的压力下水银可以很快的压破石板渗入地下消失得无影无踪。

而从西安周围的地质构成来说,西安及其周边是一个典型的冲积平原


渭河带来了大量泥沙在关中平原沉积。其实泥沙向下几百米后才有花岗岩。

所以这些水银实际上是可以一路渗透到几百米的深度的。

还有一个说法是秦皇陵在修建过程中用铜水浇灌。很多人认为这样就可以阻止水银的流失。

但要注意的是水银是可以和铜反应的。

痛遇到水银可以生成铜汞齐,这是一种十分疏松的物质。不仅仅不能阻止水银外溢,而且可以加速外溢的速度。

所以说秦皇陵内如果有水银,那么应该是仅仅存有少量。但说至今还有深达35米的水银就有点难以让人相信了。不论从地质还是水银的特性都不符合理论的认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