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河北平山县三汲乡灵山脚下的「 大土堆」,也即中山国的王家陵园,70年代在这里发现中山王厝的豪华墓葬,还有几座大土堆也是王陵,史书上记载,这一带是中山国都城——灵寿的地望。
湖南长沙的马王堆汉墓,也是两座形似「马鞍」的大土堆,故当地人称为「马鞍堆」:
湖北荆州是历史名城,楚都城所在地、楚文化的核心区域。
在荆州,凡是大一点发现土堆,都极有可能是王侯墓葬。考古学家都记录在案,重点盯防。当然,对盗墓分子来说,无疑就是潜在的「小金库」。
如荆州江陵的马山古墓上的上的土堆:
找到大土堆以后,然后用洛阳铲取样,观察土层,来判断是人工造成,还是自然形成。也就是观察是不是「墓葬五花土」。
自然沉淀的土层是一层一层,层次分明:
古人在建造墓室的时候,先要挖开自然土层,然后回填,就好像搅拌机一样,打乱原有沉淀层次,这种土的颜色「黑、白、黄」混杂,所以叫做「五花土」。
综上所述,如果满足三个条件:古都地望、大土堆、五花土,是高等级墓葬的可能性就非常之大。
这三个操作步骤并不难,现在的考古学家和盗墓者,可以借助谷歌地球、无人机这样手段,非常容易的发现「大土堆」。
但问题在于「大土堆」这种埋葬方式,在东周以前并不存在。
《易》之《周易》中有句话被后世所反复引用,其词曰:
《周易·繫辭下》: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樹,喪期无數。後世聖人易之以棺槨,蓋取諸大過。
《周易》相传为孔子集结,成书在东周时代的文献。从考古来看,现今发现的大土堆墓葬,也基本上没有东周以前。
根据《周礼》包括《考工记》这样的文献记载,古代王宫建筑,一般是「前朝后寝,右社稷。左宗庙」:
《周礼·春官·小宗伯》:建国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庙。
周承殷制,我们以殷商的考古发现为例。
从殷墟的考古可以发现,宗庙和王陵是分开的,宗庙在宫殿区:
宫殿区周围发现了很多工匠作坊,如:玉器、铜器、古器,所以,生活居住区是在宫殿周围,跟后世的城市是一样的:
殷人王陵区没有发现大坟堆、地面建筑痕迹。但是,有密密麻麻非常多的殉人坑。而且墓葬地下面跟后世差不多,有「甲、申、亚」这样的大墓葬:
保存得最好的是侯家庄M1002亚字形大墓:
金石学家陈梦家猜测这些墓葬是商王和王后的墓葬,理由是:
图、文引自《商代史》,卷7,页586
其中最大的一个墓葬M1001,有几百个殉人,被怀疑是商王武丁的墓葬。还有一个空大墓,被猜测是末代商王纣王的墓葬。
至于《周易》所说的不用棺椁,而是「厚衣之以薪」,应该是更古的时候。
《礼记》记载棺椁是从殷人开始普及的,从殷墟的考古发掘来看,棺椁很常见:
引自《商代史》,卷7,页568
从考古来看,殷人的墓葬上可能有比较简单的享堂。
因为殷墟妇好墓很反常的处在宫殿区,妇好墓上有地面建筑的痕迹,考古学者认为是享堂。
这是妇好墓的考古发掘图,有同一地层的房基正好盖住墓口:
引自《殷墟妇好墓》(文物出版社),页5-6
甲骨文中有「享」字,「台阶上有房子」之形
所以,殷人确实如《周易》所言是「藏之于野,不封不树」,但可能墓葬上有简单的享堂建筑。祭祀祖先,主要还是在宫殿的宗庙区。
周人很多方面继承殷人的这个习俗,目前的考古没有发现殷商、西周的「大土堆「」坟墓。
「坟」这个字直道战国才出现,《礼记》也很明确的记载「殷人墓而不坟」:
《說文》:「墓也。从土,賁聲。」
《禮記?檀弓上》:「古者墓而不墳。」鄭玄注:「墓,謂兆域,今之封塋也。古,謂殷時也。土之高者曰墳。」
综上所述:
殷商、西周的是「墓而不坟」、「不封不樹」,可能上面有规模不大的享堂建筑,但是时间一长,建筑风化、植物掩盖,就基本上很难发现了。
今天,很难发现西周王侯级别的墓葬。容易发现的,基本上历代被盗墓贼给盗掘了,至于以后能不能发现,就要看运气了。
洛阳曾发现所谓的「天子驾六」,为了搞旅游,即急不可耐将的「周天子、周王」的名号安上了:
其实也是对文献的误读,他没有考虑顾颉刚先生所说的「古史层累的构造」。「天子驾六」这种说法是在汉代才渐渐形成了。其次,东周时代的时僭越很正常的。
就跟文献中记载「天子九鼎八簋」一样,现今发现了多少战国墓葬都超过了这个规格?最多的有19鼎,12簋,那是不是也急不可耐的说是「周天子墓葬」?
其实,到了东周时期,周王的影响力一落千丈,特别是到了春秋晚期、战国时期,周天子基本上是一个摆设,封地很小,仅仅限于洛阳一带,穷得像鬼。
我不认为这一时期周天子的墓葬,即便发现了,也只有象征意义,随葬品可能都无法超过土豪——曾侯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