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项羽垓下战死 ,刘邦“宜将剩勇追穷寇” ,轻松平定江东。江东作为项羽的根据地,竟然无人替项羽报仇,甚至连像样的抵抗都没有。笔者认为原因有下:

(一)大势已去,东山难起

四年楚汉之争,占有优势的战神项羽,竟然在垓下四面楚歌,一败涂地,身死人手。大势已去 ,余人自明绝非刘邦对手,若是死磕,定是不归之路。东山再起,希望缥缈,识得时务,保全自己才是王道。

(二)人心思定,苦“战”久矣

秦王暴政,严刑峻法,动辄连坐,徭役兵役,遥遥无期,天下苦秦久矣。

陈胜吴广,振臂一呼,应者云集,拉开秦末起义大幕。各路诸侯纷纷起兵 ,互相兼并,战火纷飞,生灵涂炭。楚汉相争,又是四年,反复攻杀,死人无数。宁为治世之犬,不为乱世之人。人心思定 ,天下苦“战”久矣。

(三)群龙无首,一盘散沙

项羽匹夫,有勇无谋,虽兵多将广,实属乌合之众。项羽活着时,凭借他 战场上打出来的威名,对部下还是有威慑力的。等到项羽一死,树倒猢狲散,再难形成合力,于是乎,一盘散沙,被刘邦轻松地各个击破。

(四)得人心者,能得天下

项羽自身的短板,使他渐失人心。韩信、张良、陈平等人,当初都跟着项羽混。不久都接二连三地跳槽到刘邦那里,而且都混得风生水起。中层领导尚且如此,普通士卒也不是傻子,大家都心知肚明,再也没人替项羽卖命了,关键时刻掉链子,才成就了张良“四面楚歌”的神话。虽然后人杜牧说“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毕竟书生气太浓,终究不如政治觉悟更高的王安石说“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遗憾的是,只有项羽还没有看透,说什么“此天亡我,非战之罪也”,谬哉!悲哉!

最佳贡献者
2

树倒猢狲散,墙倒众人推!

乌合之众和有组织的队伍之间的唯一区别就在于:有没有核心人物凝聚人心!

有能力的人就如同磁铁能吸引住身边的人,从而聚集铁砂,聚沙成塔成就大业!

可是一旦你把这磁铁粉碎,剩下的铁砂也就哄然而散了!

不排除项羽是个人物,但是他带走的江东子弟无人生还,真的就有人能认可他吗!

别开玩笑了,项羽没有那么大的人格魅力,否则不至于他的叔叔项伯都投降刘邦!

百姓累了,百姓要休息了,百姓不想当皇帝,也不管皇帝姓刘还是姓项,天下早日太平就好!

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项羽给天下百姓带来太平了吗?给江东百姓带来太平了吗?

有何面目见江东父老,又有什么脸面让江东父老再做牺牲?

3

江东确实是项羽的根据地,但这点小问题对于,一生屡败屡战,最终一战定乾坤,从开局一口锅,到全服第一人的高祖来说,真的是so-easy!



这里大家不知道有没有猜到这个关键性人物,没错,正是高祖刘邦的亲家-“项伯”!大家都知道,曾经项羽他叔,项伯曾经在鸿门宴救过刘邦,原本是就张良的,奈何刘邦太会做人了,三下五除二居然把项伯策反了,项伯转身成了刘邦的儿女亲家,或许从那时起,项伯就被刘邦感动了,从此走上了碟中谍的岗位,话说也有可能是项伯当时就看出来了,自家侄子道行不行,最终天下还是刘家的!

我们接着看,项羽死后,江东的表现。

楚地悉定,独鲁不下;汉王引天下兵欲屠之。至其城下,犹闻弦诵之声,为其守礼义之国,为主死节,乃持项王头以示鲁父兄,鲁乃降。

楚地全部平定,唯独鲁国没有攻克;汉王引天下兵要屠杀鲁人。到达城下,还能听到音乐声和读书声,刘邦认为鲁国是守礼义的国家,能为君主尽忠守节,就拿出项羽人头给鲁国父老兄弟观看,鲁国便投降了。

汉王以鲁公礼葬项王于穣城,亲为发哀,哭之而去。诸项氏枝属皆不诛。封项伯等四人皆为列侯,赐姓刘氏;诸民略在楚者皆归之。

在穰城,汉王以鲁公之礼安葬项羽,亲自为他举哀,一直哭到项羽安葬了才离开。宣布项氏亲属一概不杀。封项伯等四个项家人为列侯,赐姓刘;凡是楚国的百姓都交由项伯管理。



大概意思就是,楚地全部平定,(这里有必要说一下,大部分是项羽手下人投靠刘邦叛变了“

十一月,刘贾南渡淮,围寿春,遣人诱楚大司马周殷。殷畔楚,以舒屠六,举九江兵迎黥布,并行屠城父,随刘贾皆会。

【译文】十一月,刘贾南渡淮河,包围寿春,派人诱降楚大司马周殷。周殷叛楚,以舒县军队攻克六安,率领整个九江郡兵迎接黥布,一起攻克城父,与刘贾会师。

”)唯独鲁国没有攻克;汉王引天下兵要屠杀鲁人。到达城下,还能听到音乐声和读书声,刘邦认为鲁国是守礼义的国家,能为君主尽忠守节,就拿出项羽人头给鲁国父老兄弟观看,鲁国便投降了。在穰城,汉王以鲁公之礼安葬项羽,亲自为他举哀,一直哭到项羽安葬了才离开。宣布项氏亲属一概不杀。封项伯等四个项家人为列侯,赐姓刘;凡是楚国的百姓都交由项伯管理。

我们从上文中可以看出,项羽虽然是出身江东,但未必江东人都服你项羽呀,就好比你虽然有很多小学同学,但每个小学同学都一定是好朋友吗?未必,或许你欺负过得小学同学正等待机会揍你呢,而我们不妨看看,有多少项羽的人马,最终归附了刘邦,英布,季布韩信不都曾经是项羽的人吗,还有他叔项伯,从侧面看项羽很不讨人喜欢!项羽可以说是当时最残暴的的统治者,所以很多手下与其提心吊胆还不如早给自己打算!



但项羽还是有好朋友的!这不还有个鲁国,从当时看,刘邦屠城是很随意的,但没有那么做,而是用宽广的胸怀,隆重的礼仪尊重了鲁国人民心中的英雄,估计鲁国是项羽的家乡,项羽对这得人特别好!个人猜测!又没有强制管理鲁国,而是让项羽的叔父来管理,这就类似于我们今天的自治区,而项伯在项羽死后,顺理成章成为项氏集团的掌门人,而且被亲家赐了“刘姓”!刘邦像天下展示了胸怀天下,天下一家,项伯也确保了项氏家族不被团灭!双赢!!!黑脸白脸走起来!!!

项羽,一个连自己最亲的人都留不住,杀人如麻!背信弃义!以至于众叛亲离!至于形象如此光辉英武!离不开司马的手,而司马如此黑刘氏,也情有可原,谁让你断了人家的根!不恨你才怪!!!

4

公元前202年,刘邦、韩信等人围攻西楚霸王于垓下,并大败楚军。随后,项羽一路突围到了乌江边,看着莽莽长江,背对数十万汉兵,项羽拒绝船夫载他过江的建议,毅然自刎,留下了“乌江自刎”之千古绝唱,无论读多少遍都令人荡气回肠。合上史书,很多人都会发出一个疑问。如果项羽渡江去了江东,再次召集彪悍的江东子弟兵,以他的军事才能,不是没有卷土重来的可能。

宋代女诗人李清照曾在诗中这样写道:“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而杜牧也曾写道:“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然而历史真像诗人们说得那样,只要项羽渡过江东,就有卷土重来的机会吗?答案是否定的!

首先,文人们都均搞错了一个前提,那就是错把项羽的根据地当成了江东,但事实并非如此,项羽真正的故乡应该在江西,也就是我们今天语境里的江北或淮北。这是因为项羽的祖先是楚国贵族,封地在鲁国一带,具体位置是今天的江苏宿迁市。因此,项羽所谓“富贵不还乡”中的“乡”指的是淮北,而不是江东。不然项羽也不会将都城建在彭城,毕竟彭城离宿迁不过一百多公里。

项羽为何在江东起家呢?这是因为他的叔叔项梁在家乡杀了人,被迫逃到了江东。对于江东父老来说,项氏叔侄不过是个客人。项梁借助当时“反秦复楚”的大趋势,成功征集了8000江东子弟。这种顺势而为的行为,并不能说整个江东对项氏叔侄有多认同,有多么高的忠诚度。事实上,项羽自刎后,刘邦也没有立即派兵平定江东,而是急吼吼地会同周勃等人消灭项羽留在淮北的残余势力。很显然,项羽在淮北的残余势力,比江东更为危险。而在历史上,项羽封地鲁郡抵抗汉军到了最后,直到刘邦展示出项羽的头颅,他们才嚎哭着投降。

因此,项羽为何不肯过江东呢?这是因为他在家乡淮北的根据地已经大部分丧失了。正当项羽与刘邦在垓下鏖战之时,汉军骑将灌婴已经带领着骑兵、车兵如风卷残云一般席卷了项羽在淮北的土地,连首都彭城都被攻陷了,只剩鲁地未攻占。而除淮北以外,楚国西南方面的领土也被英布、刘贾、卢绾等人全部掠定。可以说,当时项羽的领土只剩下江东一郡,即会稽郡(吴郡其实是从会稽郡中分出来的)。


从当时情况看,江东并没有得到完全开发,是个地广人稀的“鱼鳖之地”。此地人口不过数十万,粮草、辎重皆不足,胜兵不过数万人。以如此落后的江东,根本不足以面对全天下的进攻,即使项羽是战神也办不到。况且,江东也未必会为“客将”项羽死战到底。

如果说江东因为项羽是楚人就支持他,那么刘邦一群人何尝不是楚人?他的老家沛县离项羽的封地也不过200多公里。江东能支持楚人项羽,又为何不能支持另一个楚人刘邦?江东人凭什么会为项羽打这一场毫无胜算的战争?江东人甚至可能绑了项羽,直接献给刘邦。


总之,项羽之所以会自刎,就是因为他明白,自己已没有任何翻盘的可能。自杀或许还能得到一个光荣的死,如果在战场上被擒,或者被江东人扭送给刘邦,那人可就丢大了。以项羽的骄傲,绝不会允许自己耻辱的死去。因此,项羽一剑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正如宋朝王安石所说:“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