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如何让孩子增加自信心?

如何让孩子增加自信心?

2020-07-21 02:56阅读(70)

如何让孩子增加自信心?:自信对一个人至关重要!每个爸爸妈妈都想要培养孩子的自尊自信,但是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尊自信,是许多家长困惑的问题,我在二十多:-自信

1

自信对一个人至关重要!

每个爸爸妈妈都想要培养孩子的自尊自信,但是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尊自信,是许多家长困惑的问题,我在二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体会到,很多时候孩子不自信,是父母帮了倒忙。家长都想要培养孩子的主动学习的能力,对各种事物主动探索精神,能够有很好自控制力、又有自信心的孩子,想要达到这种和谐理想的状态是有规律可寻的。


一、影响孩子自信心的第一要素是孩子的内部因素即孩子的先天气质

先天气质是相对稳定的,是天生的和基因有关的个体差异。

儿童气质类型的理论很多,这里选一种跟自信比较相关的气质类型的分法。美国哈佛心理学家卡根,他把儿童气质划分为行为抑制性和行为非抑制性。

行为抑制性也叫高度敏感型,也是日常生活中行为内向型的孩子,这类孩子拘束、克制、谨慎、小心、温和、谦让,而且经常又有高度的情绪性和低社会交往性,他们的行为特征表现为敏感、退缩、胆怯,但是这些孩子优点是细致、谨慎、观察能力强,他们需要父母适当的要求他面对新的经历,需要父母更多的鼓励,温和言辞引导,轻轻把孩子往前推一推。

而第二种类型是行为非抑制型,也就是高度放松型,也是我们日常说的外向型孩子。外向型的孩子表现是活泼愉快、无拘无束、精力旺盛、冲动性强,他的特征是不怕生、善于交往、善于适应新环境,他们虽然积极活泼、敢于表现自己,但是脾气急躁、容易冲动,情绪不稳、而且专注力弱。所以无论是内向型和外向型的孩子,希望父母都能接纳孩子本来的样子,不要用一些负面标签,因为负面的评价对孩子的人格培养、自尊、自信的培养一点好处都没有。


二、影响孩子自信心的第二要素为外部因素

1. 影响孩子自信形成的第一种父母言行就是批评

光是批评本身,就不可能让人变得更好,想想我们自己日常生活中,被家人、同事或者领导批评、指责的时候,你是会特别心悦诚服的想:哦,我要改正,还是会心里有许多抵触。所以各位爸爸妈妈在评价孩子的时候一定一定要慎重。

2. 影响孩子自信的第二种行为就是父母的盲目赞扬

父母盲目的赞扬一定会出偏差,越有越来越多的家长践行赏识教育,但是很多人进入了一个误区。而真正的肯定一定是要有目标的,具体肯定是你那一部分做的好,你的努力,你的动机,你的坚持,会让孩子产生一个清晰的自我认知,哦……原来我是因为付出了这些努力,做到了这样的行为,有这样的坚持而得到父母的肯定和欣赏,那我下次还可以这么做。

3. 影响孩子自信的第三种行为就是比较

请一定不要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进行比较,跟他的兄弟姐妹来比较,我知道很多家长的初衷是好的,是试图让孩子看到别人的优点从而改正自己的缺点,激发孩子的上进心,而结果往往相反。

4. 影响孩子自信的第四种行为就是惩罚

惩罚是让孩子痛苦,尤其是把惩罚和他希望做的事情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他就更不会去做了,会连带讨厌那件本来喜欢的事情,因为人的天性本来就是追求快乐,逃避痛苦。


三、重建自信,培养自信的八个要点

1、就是言传身教给孩子良好的情绪,也就是保持积极的心态,看我拥有什么,看我做到了什么,而不是没做到什么和缺失什么。

2、就是要保持健康的身体和心灵,身体健康才容易处于正能量状态。

3、就是确认孩子的优点,不断的肯定他,但是有一个前提是父母先找到自己的优点不断的肯定自己。

4、就是学会正确的共情,也就是换位思考,感同身受孩子的感受,要进行有效沟通,给孩子正确的肯定和鼓励。

5、是教会孩子做准备,很多时候,孩子面临新任务,新环境,一是没有做好准备,二是父母要求过高,会加重了孩子的挫败感,这需要父母不断的修复和转变自己错误的育儿观念。

6、当然是需要不断的引导孩子自我练习,没有自我操练的过程,他会容易眼高手低。那父母可以引导他把任务细分,一点点的尝试,一小步子,一小步子的走,一点点来累积自信。

7、是教会孩子学会自我肯定,不用外求于他人。比如说他得到小红花时候,别人夸奖孩子的时候,孩子的成绩有了一点进步的时候,我们可以引导孩子思考,什么样的行为被肯定了,引导她关注自己的感受,学习自我肯定,不用太在乎外界的评价和别人的眼光。

8、强调一点,亲子关系重于一切的教育,而且爸爸妈妈要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尤其是孩子生命早期的这些年头里,父母最重要的工作是培养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责任心,进取心,还有对世界丰盛的兴趣,这些才是孩子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美好的礼物。

2

无疑,一个自信的孩子,在社交、自我评价等方面有更加优异的表现,面对困境解决问题的勇气也能越来越强!

可是,如果谈到培养孩子的自信,你想到的只有赞扬、鼓励?甚至,连语言也很苍白,翻来覆去就是“宝宝,你真棒!”,“你太厉害了”?

呃……孩子是你千辛万苦生下来的,咱稍微走点心,好么?

毁掉孩子的自信心,很可能只需要这4步,你可千万别中招!

Step 1:打压孩子的自我意识

曾经有一些文章探讨过:再小的孩子也有对“美”的追求,所以对孩子的衣着外在不能太马虎,最起码大方得体,否则不利于孩子自信心的建立。

mini5个月时,爱对着镜子左顾右盼,并时不时流露出一丝神秘又自恋的微笑(其实起初是因为好奇),现在每次给她戴上新发箍,穿上白纱裙,也是第一时间扑向穿衣镜……

在婴幼儿的世界里,这是对自我形象塑造和接纳的萌芽期。

所以,亲爱的mini,你不是一个人!

良好的外在形象能提升一个人的自信心,但是,“积极的自我形象”,还包含一个人对自己能力的肯定(心理层面)。

心理学研究发现,自我形象的形成,除了受到先天因素的影响,孩子成长的环境和家长的影响也很重要。

有的家长常常在无形中,打压自家的孩子:

  • “头发咋这么稀?小黄毛丫头(一种轻侮性质的说法)!”

  • “你怎么那么笨?搭个积木都不会?”

  • “男孩子胆子还那么小?真没出息!”

  • “女孩子疯疯癫癫,像什么样子!”

别以为“孩子还小,懂什么?”最可怕的就是家长的这种念头!

持续充满敌意的、批判性的声音会影响一个孩子刚刚萌芽的自我感知,渐渐影响到他对其他人和世界的看法,产生悲观情绪。

王菲曾在《杨澜访谈录》中回应李嫣的唇腭裂,认为“这个完全取决于家长的心态。”

家长最需要做的,是帮助孩子了解并接纳自己的优缺点,引导他们意识到自己的喜好、特长和潜能,帮助孩子发掘出一个适合自己,并让自己喜爱的自我形象。

是啊!孩子有那么多优点,你却只盯着他的“缺陷”?

干什么啊?人家不要面子的啊?!

当然啦!凤梨小姐还认为,对他人的“缺陷”克制好奇,不要泛滥怜悯,也是一种必备的修养。

Step 2:忽视孩子的独立意识

自信心,指的是人对于自己能够成功完成一个任务所持有的信念与感受。

2岁左右的孩子会经常说“不”,“我自己来”,这是自我意识发展的表现,他们觉得自己可以做任何事情,不愿意家长插手。

有的家长往往会忽视孩子的独立意识,事事替孩子包办,久而久之,孩子就习惯依赖于家长的决定,而不是自己的判断,这样的孩子,哪来的自信呢?

有时尚媒体采访“李老师”,问她,“喜欢穿裙子还是裤子?”

李老师的回答是:“那要看情况,什么场合穿。”

这回答!简直出乎意料,自信又有主见!

给孩子做选择的机会,能够锻炼他们的判断力(或责任心),从而树立信心。

不过,这当然不是毫无原则地让孩子做决定!

要是问mini小朋友“你想吃什么呀?”

答案永远是“意大利面。”

这种“人生终极命题”太开放了,对于2岁的孩子来说,缺少决策的意义(纯粹随口一说,没有权衡)。

凤梨小姐都30岁了!也每天困惑,“晚上吃什么?”

因为……想吃的吃不起呀!

家长需要对孩子的年龄、认知能力、理解能力进行评估,尽量提供“二选一”的问题,比如,“你想吃意大利面,还是饺子?”如果想引导孩子吃饺子,还可以进一步说,“如果你想吃饺子,妈妈可以教你怎么包!我们一起玩面团好不好?”

有时也会碰上一些“棘手”的情况,有的小孩,非常有想法。曾经有家长留言,“你们说要给孩子选择权,我让孩子自己决定穿什么衣服,入秋了,东北已经很凉了,她非要穿夏天的短裙!怎么办?”

怎么办?这么坚持,就穿呗!出门秋风一吹,保证她就后悔了。

当然,家长这样操作时,一定要在包里悄悄塞几件厚衣服,可别真让孩子冻着了。

要让孩子明白:所谓的选择,并不是任性为之,而是反复权衡之后的决定。

做的决定多了,孩子就懂得如何做出相对理智的判断,对很多事情,自然就有了把握和信心。

Step 3:家长不恰当的表态

有的家长,特别见不得孩子自己做事,“那么小,怎么会自己吃饭呢?”“看他做事慢吞吞,我就着急。”

尽管积木搭得慢,但那是自己搭出来的呀!

尽管拿勺子的动作很笨拙,但是终于成功地吃到了一口饭!

尽管脱个鞋子要花10分钟,但毕竟脱下来了呀!

越自己做事,就越有成就感;加上他人的赞美,孩子的自信心就越强。

“尽管做的戚风蛋糕塌了、裂了,但那是自己做出来的呀!”

看!你和孩子,有时只是年龄的区别而已。

(文字摘自李亚鹏在《朗读者》中,写给李嫣的信)

也有一些家长,常常会滑入另一个误区:他们对孩子的任何一点点进步,都由衷地自豪,“宝宝,你真棒!”并且,除了这句话,也没有别的赞美方式了。

总之,中心思想就是:孩子的一切都很棒,又漂亮,又聪明!

觉得自家孩子最漂亮,是人之常情。

不过,“聪明”嘛!明明是生长发育正常节奏,所有孩子到了相应年龄都会具备的能力,硬要被家长夸成“天才儿童”——这可能会造成过度自信以及扭曲的自我认知。

自信心是通过经历成就而建立的,而不是通过空虚的赞美而建立的。

Parents.com建议:表扬孩子努力的过程,而非结果。

家长要让孩子明白,他的成功,是因为他努力尝试了很多种的方法,即使失败也不气馁,加上持之以恒的练习,而不是因为他“聪明”!

Step 4:对犯错不够包容

在李亚鹏眼里,李嫣犯过最大的一个“错”,可能是在社交媒体上大曝隐私。

网络环境复杂,出于父亲的谨慎,他和李嫣“商榷之后,封闭了公共账号”,不过,李亚鹏却认为“是自己的管理疏漏。”

每个孩子在成长中都会犯错。

家长不当的管教方式,比如说教、指责、惩罚,会侵蚀孩子的自信与自尊。

孩子自己练习拿勺子吃饭,结果汤汤水水洒了一地。

妈妈立刻火冒三丈,“别吃了!跟你说了多少遍了?不要洒到地上!”

这一次,孩子觉得尝试新东西时犯错是不能接受的,会给妈妈惹麻烦。

孩子打算自己穿短裤,结果把两条腿都塞进了一条裤管。

妈妈嘲笑着,“你看看你!怎么这么笨啊?谁这么穿裤子啊?”

这一次,孩子觉得自己不应该尝试,会被讥讽。

不自信的人会固步自封,不敢尝试,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到。

有信心的人成长的时候,有着坚强的支持系统。这些系统是由会给予鼓励、提供“无条件的爱”的家长开始的!

家长“无条件的爱”让孩子感到安全。他们不再害怕失败,处理新任务的时候,也会更有信心。

不清楚李亚鹏跟李嫣“商榷”了什么,但可以想象,一定是平等的对话。

“别看她年纪小,她有非常独立的人格,这种人格的外化表现是自信,但是内在有她的独立精神,这一点是很多成年人一辈子都做不到的。”


相关推荐:

总夸“聪明”?小心孩子变笨!N个表扬句式,照搬就行。

请点击下方 崔玉涛育学园“查看官方网站”,了解更多知识。

3

都知道孩子建立自信重要性,但却一点一点的消磨孩子自信而不自知

我们举一个家庭教育中常见的场景:3岁孩子,喝水家长总是自己试温后交个孩子,或一口一口喂孩子,吃饭也如此;3岁孩子穿衣,总是有大人侍候着,生怕穿反了穿错了;与之相反,有些家庭在孩子3岁时已经报了很多培训班。都知道这在干什么吗?这就是堵死孩子建立自信通道,消磨孩子自信的过程。

1.什么是自信?自信是自我信任的心理状态。他既包括相信自己能够独立地完成某种任务,也包括相信自己在与他人合作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的判定。这也完全可以和成人自己比较,当你完成了某项任务后,下次再做时你就会充满自信,如果从未做过,第一次做时就会忐忑不安。所以,自信是实践成功的喜悦,是对自身的肯定的结果。对于3岁(逆反期)的孩子,正是自我感觉已经长大、需要自己尝试的时期,连吃饭喝水都不能自己尝试,何来实践,何来喜悦,何来自信?

2.自尊和自信是“双胞胎”。自尊就是自我尊重,堂堂正正活人不向别人卑躬屈膝。按人生过程来看,先有自信,后有自尊,自尊比自信更重要。没有自信就做不了事,没有自尊可能做不好事。你能做成事但数典忘祖也得不到尊重。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对自尊的培养有一个公式,即自尊=成功/抱负。自尊的建立与分母“抱负”和分子“成功”有极大的关系。在家庭教育中,成功就是孩子,抱负就是“期望值”。孩子自尊的建立,关键是调整期望值,期望值过大,自尊就会逐渐消失,期望值过小,孩子就会获得虚假的自尊。所以,盲目报很多“培训班”,孩子能接收尚可,不能接受就是伤害孩子自尊的主要来源。孩子自尊都没有了,何来自信?

3.表扬鼓励不是自信的来源。有人一提起培养孩子自信就马上想起“多表扬”“多肯定”,其实这是一种误导。假设你是一个“胖妞”,夸赞你是“苗条淑女”你会怎么想(当然前提是你是正常人)?自信与之对应的是“自负”和“自卑”。自信是建立在真实的目标基础上的,是既能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能看到自己的缺点,是客观全面、实事求是的;自负是建立在虚假目标上的,过高估计自己,自以为是,别人都不行只有自己行的自我陶醉;自卑是不相信自己有潜能,不敢尝试,过低估计自己,我真没有、都瞧不起我的心态。实践证明自负、自卑都不能获得人生成功,而唯有自信才是成功的基石。所以,错误的表扬孩子、鼓励孩子就是误导孩子。要慎用批评和表扬,既要实事求是,又要根据孩子特点才行。表扬过度孩子就会虚假自负,批评、指责过度就会自卑,对孩子成长都不利。

总之,培养孩子自信不是从惊天动地的大事做起的,都是从鸡毛蒜皮的小事积累的,建立孩子自信把握度是关键,和孩子一起成长是把握度的唯一途径。孩子的成长任务是一个接着一个的,超越和不及都会对孩子不利,解决的办法只有陪伴。陪伴能及时发现孩子的薄弱坏节,及时发现孩子的潜能,并按照自尊=成功/抱负的规律,及时调整,使其自信最大化、自尊最大化。孩子发展有快有慢,智商有高有低,家长不能跟风,不要照搬,“培训班”不是不能参加,是要根据自己孩子实际以材施教。用好了孩子“如鱼得水”,用不好孩子“如坠深渊”。这就是常说的家长毁掉一个天才孩子很容易,培养一个孩子成才需要花费很多精力才行的道理。

4

自信心是人很重要的心理条件。一个人的成功,学识、能力可能只占到30%左右,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却能占到70%,其中,自信心就是非常重要的心理素质之一。自信心是成功的重要条件,是克服困难的心理素质。

不自信的小孩,可能会有以下几方面的表现:

  1. 一般表现为上课不敢发言,或很少主动举手,回答问题时目光游离,身体不由自主抖动,眼睛不敢正视老师,磕绊结巴,表达不流利。

  2. 不积极主动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不愿意承担分配的角色。在公众场合不善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不敢和陌生人主动打招呼、攀谈和交流。

  3. 在困难面前,常常显得束手无策,常有退缩、逃避的心理。害怕到陌生的环境,害怕做自己熟悉的事情,害怕和陌生人一起说话做事。说话声音比较低,不敢正视交流对象,说话时总是低着头,抠着手指,或者用脚蹭着地等等。

如何有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呢?

一、发掘孩子的兴趣点,发挥孩子的特长。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点,也都有自己比较特长的一个方面。要去关注和挖掘孩子这个兴趣点和特长,把它培养、放大,以此为基础来激发内在的自信心。比如,孩子篮球打的特别棒,那就让他在篮球方面尽情绽放自己的风采,从打篮球中找回自信,让自信迁移到学习生活的其他方面。比如,他擅长画画,擅长写作文,字儿写的特别棒等等。不管是哪一方面的特长,只要深挖,放大,培育,并以此为基点,让孩子在这一方面找到绝对的优势,从而树立起自信,勇敢面对学习和生活。

二、大声告诉孩子,你能行。

经常给孩子积极的暗示,告诉孩子:你一定能行。做事前,引导孩子要给对自己充满信心,紧握三次拳头,做三次深呼吸,耸三次肩膀,把自己调整到最好状态,然后去勇敢面对眼前的事情。经过多次反复训练,就再不会害怕。

三、引导孩子向害怕的事情挑战,向胆怯的方向前进。

如果孩子特别害怕公众场合表现自己,那就引导孩子大胆的挑战,在公众场合大胆自信的展现自我。只有孩子展现自我,战胜自我,战胜观众,他就战胜了胆怯害怕,树立了自信。

如果孩子特别害怕参加集体性活动,就引导孩子大胆的,自信的,积极主动的去参加积极活动。做完之后,帮助孩子及时总结,让孩子能真切的感受到困难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

引导孩子在公众场合,大胆大方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育引导孩子,在公众场合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抖擞起自己的精神,大胆发言,适当带些肢体语言,语速放慢,声音洪亮,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多次训练之后,帮助孩子及时总结,使孩子感觉到表达意见,传递信息,并没有想的那么可怕,而且还能从中还能找到归属感,成就感,存在感和中心感。

从走路姿势和速度上培养孩子的自信。

胆小不自信的孩子,一般都走路都比较慢,走路也没有精神,弯腰驼背身体不挺拔,总是低着头。教育引导孩子,走路要抬头挺胸,目视前方,步调均匀,速度加快,走出风采,走出自信,走出阳光。当孩子这样走路时,就会越走越自信,越走越有劲,越走越阳光。

引导孩子从调整座位和坐姿上培养自己的自信。

不自信的孩子,一般都会在班级最后面坐,或往边上坐,或坐在一个角落。教育引导孩子要争取往前排坐,往正中间坐。以往坐的时候总是猫着腰,趴下来,低着头。现在,要抬头挺胸,挺直腰杆,坐正坐端,目视前方。

引导孩子积极大胆的争取课堂发言机会。

教育引导孩子,一定要多多争取课堂发言的机会,要高举右手,向老师示意自己能够回答。回答问题时,要站端站正,调整好自己,目视老师,大胆自信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声音洪亮,语速均匀,表达清楚。

带着孩子去运动,从运动中获得自信。

只要有时间,多带孩子参加体育锻炼,户外运动,比如,长跑,爬山,自行车,跆拳道,或者打球等等。体育锻炼,不仅能释放青春狂躁心理,还能增强体质,调节心情,增强自信。特别是对抗性比较强,对意志品质和耐力要求较高的体育项目,更能够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心理,使孩子能够在锻炼中建立起自信。

总之,孩子不自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积极主动面对困难,面对问题,挑战自我,战胜自我。只要家长能够科学正确的引导和帮助,并能真正的在实践中尝试和锻炼,相信很快就会克服不自信的心理,变成一个阳光自信的孩子。

5

怎样培养孩子的自信心?答案有很多,真是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我想从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浅陋之见。

首先,认识自我是建立信心的基础。一个人认识自己是怎么样的一个人,比他真实的情况更重要,因为每个人都是按照自己的认为而行动的;一个人只有在对自己有明确的了解的状态下,才能适应环境、发展个性,并且获得满意的结果,自信就油然而生。

怎样才能做到认识自己?学会反省,检查得失,客观评价,调节自我;“以人为镜”,比较为人处事、情感表达的方式;他人的评价也有利于纠正自我意识的错误;科学的心理测试也可以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水平;在实践活动中通过成败来检视自己的特点。这个过程是不断重复的过程,也是小孩成长的重要阶段。

其次,自知之明是建立信心的保证。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各种各样的缺点。小孩在自我评价过程中容易出现两个极端,即有的自视很高,老子天下第一,别人都不如我;有的自信心不足,总认为自己一无是处,低人一等。还有一种小孩喜欢把过错都推给别人,从来不想承担责任。当然,最正确的是比较客观的评价自我,欣赏自己好的东西,直视自己的不足。这个过程也是如此反复的过程,也是小孩成长的必由之路。

顺便介绍一下培养小孩自信的几个方法:1.面带微笑,消除自卑;2.抬头挺胸,目视对方,我不畏惧什么人;3.当众发言,声音响亮,敢于说话,不在意别人的看法;4.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从每次成功的过程中体验快乐,积累自信。

每个家长要经常鼓励孩子大声地对自己说:“我爱我,因为我是我。”

亲爱的朋友,你喜欢就请关注我!!

6

爱孩子是每个做父母的天性,从孩子出生到读大学,父母都会事无巨细的操心,面面俱到的关心,这样做其实不利孩子成长。有不少的父母疼爱孩子几乎走入一个误区,以“还未长大”为由,不让孩子吃丁点苦,以“不懂事”为由,孩子能做的事几乎全部包办下来。长此以往,孩子很容易养成一种依赖心理,根本就不会去思考问题,自信心就无从建立。自信和思考看似两个不同问题,实际上有很大关联,要想培养孩子的自信和思考能力,做父母唯一的一条路,就是“对孩子放手”。所谓放手,不是不管,不是不爱,而是换一种方式去管去爱。比如孩子学步跌倒在地,不要急着去扶他或者抱起来,而是在哭声中鼓励他自己站起来,再如当孩子提问题或是遇到困难,不要告诉他答案或是替他解决,而是给他提出问题的思考方向和提出建议。小孩的惰性心理强,只有让他习惯依靠自己,他才会去思考,能力才会提高,自信心才会逐步建立起来。

7

不愿意尝试新鲜事物,孤独缺少朋友,在集体中很少说出自己看法,不愿意和陌生人说话,思考方式悲观消极等等都是孩子自信心不足的表现:

一. 父母的哪些做法会打击孩子的自信呢?

1. 不要常常吼叫孩子 吼叫常常是父母跟孩子沟通的方式:“都跟你说多少遍了,你还这样做!”“让你快点……怎么还磨叽!”,这些语言暴力让孩子变得畏首畏尾,不敢尝试,越来越胆小。 2. 不要当着众人面羞辱孩子 “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事情都做不好,”众人面前这样一句话对孩子的自尊心是莫大的打击,只会让孩子越来越自卑。

3. 妈妈的面向不要太过严厉和权威 有的妈妈比较严厉和权威,面对孩子的要求常常直接回绝“我说不行就不行”,时间长了,孩子变得不敢自己做决定,慢慢没了主见,长此以往孩子会更加自卑。

二. 提升孩子自信心的方法有哪些呢?

1. 要多和孩子平等沟通 孩子遇到不开心的事,父母要让孩子说说自己的想法和看法,不要批评,不要评判,久而久之,孩子有什么事都会和你分享,父母就成了孩子无话不谈的朋友,这对孩子的自信心成长大有益处!

2. 要多鼓励孩子的每一点进步 有些事不管大与小,只要孩子去做了,或是单独完成了,我们都应该告诉夸奖他,有时候爸爸妈妈的一句加油打气,或一个大拇指比什么灵丹妙药都管用。当孩子在生活中做好一件事的情况下要积极肯定孩子的成绩,放大孩子的优点,这样孩子也会越来越想表现自己,越来越敢于面对更新鲜的事物,自信心也会大幅度提升!

3. 让孩子感受成功的体验。可以先从简单的小事做起,让孩子体验成功,进而可以提高孩子获取成功的兴趣和动力。

4. 每天对自己说“我能行” 我能行,这是一种很强的自我暗示的正信息。孩子每天都对自己说几遍“我能行”,孩子的自信心会越来越强大!

5. 孩子遇到挫折,父母及时帮孩子一起分析挫折原因,帮孩子重拾信心。

6. 让孩子学会独立 从小塑造孩子的独立意识,主动和老师谈话,独立完成家庭作业等事情。家长有时低估了孩子独立性,同时也打击了孩子的自信心。

自信是是孩子前进的原动力,我相信只要父母们做到上面这几点,都会拥有一个自信阳光的孩子。反而父母一句随口的负面表达,都可能给孩子带来严重的心理创伤,让孩子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越来越没自信,越来越自卑。与孩子多沟通和多鼓励,胜过许多灵丹妙药。

8

对孩子进行自信心的培养,家长应该从幼儿时期就着手了,如果你错过了幼儿期,待孩子进入小学时才重点,可能就会错失很多时机。这本身并不难理解,孩子的自信心培养是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包括孩子大学毕业走向社会,参加工作,或者婚恋时,都需要家长重视对孩子进行自信心的持续性激励。那具体该怎样做呢?下面我给家长朋友们一些方法。

第一,先从教孩子生活基本技能开始,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如果你去观察一些自信心很强的孩子,谢谢发现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自理能力非常强。这本身并不难理解,因为孩子凡涉及到自己的事时都会做,只要家里大人不去包办代替孩子去做本属于他们自已的事,而是在手把手教会孩子会,便告诉孩子:“宝贝,你已经学会做这件事了,以后要牢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因为好孩子都是这样做的。”当你给孩子不断灌输这样的思想意识时,孩子便会记住了,最终会养成一种好习惯,自己去独立做事,不愿意被别人插手。

第二,身为父母,你对孩子的欣赏非常重要,可以成为孩子自信的源动力。

每个孩子的自尊心和上进心,都离不开父母的欣赏做为源动力,当孩子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好一件事时,往往希望爸爸妈妈关注自己,并夸奖自己。这种期待认可的心理实际上就是自信心产生的关键,只要家长知道这些就可以平时认真观察孩子,不管是孩子和你说话时,你要耐心倾听的意识,及时肯定孩子说的好,请继续说。当孩子在做事时,你为TA竖起大姆指,或者点头赞许,都可以让孩子更愿意带着好心情自信做事。

第三,不要总否定孩子,这是对自信心培养的最大忌讳,很多家长常爱这么做。

哪怕孩子在做一件事时笨手笨脚,身为家长你也要多点耐心,不要怪孩子做的不够好,而是适当给孩子一些鼓励,让孩子增强自信既而去认真做好。事实上,自信心的发展就是由不能熟练做事到熟练的过程,做多了自然就熟练了。但是,如果家长嫌孩子做事不符合你的要求,你就去责怪孩子,甚至不断否定孩子,保证孩子更不愿意做了,还会闹情绪,很多孩子变的懒惰的恰是被过多否定造成的,懒惰的孩子哪会有自信啊。

第四,不要总是当着孩子的面说谁比你好之类的话,这会让孩子自我暗示我不够好。

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家长有一个特别不好的毛病,总是爱当着自己孩子的面夸奖别人的孩子,你这样做实际上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出于敏感心理会认为你不喜欢TA,你不爱TA,你总是认为TA最差。如此一来,孩子会对父母产生不满心理,次数多了就会破罐子破摔。如果家长知道孩子的心里想法,你就不要去对孩子做负面的自我暗示,即便说,也应该换个说辞,如这样说:“宝贝,你如果按着妈妈教你的方法做,就会其他小朋友一样出色了。”“妈妈认为你完全可以做的比别人更好,因为你很聪明,有自信心。”

第五,当孩子遇到困难或挫折时,要学会拿孩子优点或优势去引导启发孩子。

每一个孩子在成长的历程中,都免不了会遇到困难,或受到挫折。而当出现这些现象时,孩子们往往会特别沮丧,或者畏手畏脚不敢大胆尝试。如果家长及时发现孩子遇到困难时,你可以让孩子暂时停下来,温和地告诉孩子:“宝贝,其实这件事可以有更好的方法去做,你先别急,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个更好的办法,要用巧劲做事,而不是靠蛮力做事。”“孩子,不要沮丧,也不要灰心,你以前在这方面一直很出色,就如……想想看,你是不是很出色?现在你要做的是,重拾信心,用新的思路和巧妙的办法去做。”

第六,要允许孩子犯错,并且要学会帮孩子分析犯错原因,鼓励孩子认错和改错。

小孩子哪有不犯错的,只是看家长和老师是否有包容孩子犯错的胸怀了。家长必须要清楚一点,孩子每一次犯错,都有主观和客观原因,如果你以为没有教过孩子,TA第一次犯错,不要训斥与批评孩子,而是应该自我批评,而后帮孩子分析错的原因,怎样正确去做,这会让孩子特别感激你,自然愿意知错和改错。如果孩子是明知故犯,就需要和孩子一起约定惩罚方式,让孩子知道明知故犯是要承担代价的。可别小看这些哟,这可是孩子学会自我反省的关键,一个有自信心的孩子,一定是反省能力特别强的孩子。

结束语:自信心培养除贯穿于一日生活外,还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有机融入。在亲子互动阅读中,家长可以找一些素材,有针对性引导孩子怎样向故事中那个特别优秀的人学习,做一个超级有自信勇敢的人。同时还可以引导孩子去观察生活,发现自信心强的的同学或小伙伴表现,并主动与他们在一起交流与玩耍,让孩子参与其中被榜样所影响。最后,要告诉家长的是,家长的自信心和主见非常重要,你可是孩子不断模仿和学习的榜样呢。

9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一是遗传基因,二是言传身教,三是权利。四是责任。所以想要孩子怎么样,要从父母开始作起。父母要从小教育孩子,实事求是,问心无愧,努力奋斗,尽心尽力,吃亏是福。万事先靠自己,心存善念。顺其自然。过程中自己尽力了,结果中寻找自己不足。人生没有成败,只有另一种不同人生的开始。所以教给孩子心存善念的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人或事。只要尽力便可,只要心无贪婪,结果真的不重要。

10

自信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肯定,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心理认知和状态。孩子的自信来源对现实的乐观评估和经验的积累。



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可以尝试如下途径。

给孩子更多事情的支配权。

简单地说,就是孩子能做的事情尽量交给他去做,即使做得不好,做得不完美。这样的过程可以帮助他了解事情的过程,积累处理类似事情的方法,从而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如让小孩购买自己的学习用品,购买自己的衣服,学会做饭等等。

不要轻易说No,不打击孩子的信心。

当孩子主动完成他可以完成的一些工作时,我们有客观地给与评价,不要拿大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不要轻易否定孩子的想法。特别地,当孩子完成不好时,我们不要责备和训斥,不要粗暴地打击孩子的信心。如,家长轻易不要说“这么简单的事情你也做不好”之类。



教给孩子做事情的方法。

孩子具有极强的好奇心,喜欢探究和尝试。比如某一天突然想亲自做一顿饭。这时家长应该放手让孩子尝试,并在孩子做饭的过程中点拨和教给孩子做饭的程序、方法,树立孩子的自信。

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

兴趣爱好可以陶冶孩子情操,愉悦孩子身心,提高孩子自信。让孩子感觉自己不笨,在许多方面还有特长。家长应引导和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爱好,比如器乐、美术、篮球、足球,千万不要认为“这些不是中考或者高考的内容,没用价值”。

总之,作为家长,我们要持续关注孩子的成长,通过以上的做法,调动孩子的正面情绪,让孩子阳光自信,快乐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