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溥仪1945年8月19日在沈阳机场被苏联红军俘虏,这既是苏军提前规划的一场军事行动,也是偶然间的一场巧合。
对日宣战
1945年8月8日晚,苏联政府向日本驻莫斯科大使声明,宣布从次日(8月9日)与日本进入战争状态。苏联对日宣战,苏联方面的说法是根据雅尔塔会议忠于同盟国的会议决议,可实际目的是为了一雪1904年日俄战争战败之耻辱。随后,150万苏联红军越过苏中、苏蒙、苏朝边境,向70万盘踞在中国东北地区的日本关东军发起进攻。日本关东军号称“皇军之花”,是日本最精锐的陆军部队。可由于对苏联突然宣战准备不足,加上当时日本已到了强弩之末,距离无条件投降也只有一周时间。更重要的是,8月6日,美国在广岛投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用于实战的原子弹“小男孩”,瞬间将一座中型城市夷为平地。这一幕极大的震慑了日本军国主义的狂热之心,关东军也受此影响,士气低落。苏军很快突破关东军设在边境的阵地防线,向纵深腹地挺进。
逃亡计划
末代皇帝溥仪当时是关东军扶植的伪满洲国皇帝,关东军最后一任司令官山田乙三大将于8月10日到伪满皇宫面见溥仪,宣布国都从新京(长春)迁往中朝边境的通化,即刻动身。在溥仪的苦苦哀求下,总算给了三天的宽限期。可实际上,第二天(8月11日)晚上九点多,在“帝室御用挂”吉冈安直的催促下,溥仪和皇后婉容、福贵人李玉琴赶赴车站,会合提前到达的亲属和随从,乘坐火车出逃。为了躲避空袭,原经沈阳直达通化的路线改为经吉林、梅河口,再到通化。火车开了两天两夜,路上只吃了两顿饭和一些饼干,8月13日在通化大栗子沟下车,投宿在栗子沟煤矿日本矿长家中。两天后(8月15日),日本裕仁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溥仪也在众大臣、参议面前宣读了其一生中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退位诏书”。
吉冈安直告诉他,关东军已经和东京联络好,决定送他去日本。溥仪双膝跪地,面朝东方磕了几个头,念叨着:“感谢上天,保佑天皇陛下平安!”。8月17日,溥仪准备前往日本,因飞机太小,只允许带几名随从,溥仪挑选了弟弟溥杰、两个妹妹、三个侄子、医生和几个仆人随行。福贵人李玉琴哭问:“我怎么办?”溥仪说:“飞机太小了,你们坐火车去吧!”李玉琴问:“火车能到日本吗?”溥仪答道:“当然能到!顶多过三天,你和皇后他们就见着我了。”溥仪后来在回忆录中写道“我当时心乱如麻,反复思索着如何能逃脱死亡,哪还有心顾什么火车不火车呢?”溥仪和随从乘坐一辆小型飞机,准备前往沈阳换乘大型飞机。
机场被俘
正当溥仪一行为逃亡日本做准备时,苏军方面为了迅速攻占东北,决定派出空降兵部队。派往沈阳的空降兵部队接到的命令是:占领伪满军事要地奉天,逼迫关东军无条件投降;寻找伪满皇帝溥仪。当时长春已被苏军占领,皇宫内的溥仪已经外逃,苏军把抓捕命令下达给了各级作战部队。8月19日,一个由225名空降兵和几十架战机组成的编队紧急升空,朝沈阳飞去,途中遇到暴雨,编队在乌兰浩特补充燃料后再度升空,顺利降落在沈阳机场。几乎未遭抵抗,苏军便控制了整个机场。溥仪乘坐的飞机于8月19日上午11点降落在沈阳东塔机场,在休息区候机。没想到,随着轰鸣的马达声降落的不是日军飞机,而是苏联的战斗机。溥仪一行就此成为俘虏,第二天被载往赤塔军用机场,后来又被转移到伯力45号特别监狱,度过了近5年的战犯生活。
在苏联,溥仪受到了特殊优待,不仅不用劳动,而且生活起居都由侄儿和随侍侍候,这使他萌生了留在苏联的想法。他先后多次口头并三次提交书面申请,结果都无下文。1950年8月1日,溥仪与伪满洲国263名“战犯”被引渡回国,在抚顺战犯管理所接受劳动改造。1959年12月被特赦,回到北京。
文/历史茶坊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原创首发!请动动手指在下方点个赞,欢迎转发和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