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好,我是小崔读书说事,我来回答!


题主所问:怎样评价雍正王朝中的佟国维?回答这个问题要结合《康熙王朝》和《雍正王朝》两部剧来分析!这两部剧都是根据二月河先生的清朝帝王小说康雍乾系列改编而来!


一、佟国维其人及早期的佟国维,这些可能很多人不太了解,电视剧里没有播出,但原著里有介绍!

佟国维首次出场是在康熙二十八年,康熙皇帝革了明珠的职,索额图奉旨赴尼布楚与罗刹国划定界限期间。上书房需要补充新鲜血液,主要原因是为了压制索额图,康熙帝不想让索额图一家独大,所以补充进来了佟国维和张廷玉。张廷玉咱们且不去说他。话说这佟国维四十多岁,紫棠色脸,络腮胡子剃得溜净儿,两只眼睛黑如点漆,不怒亦威。佟国维按辈分说是康熙的嫡亲舅舅,按皇家规矩,皇帝不称他舅舅,他就只能是“散秩大臣佟国维”。

早在顺治年间,佟国维已挂了一等侍卫的虚衔,早期佟国维因为跟着明珠赞同撤“三藩”,惹翻了索额图,在冷曹官中压了多少年这才上来。他却不似张廷玉那般儿瞻前顾后,上任伊始便连连提奏,将六部侍郎以上官员重加整顿,汰冗拔贤,一时间吏治刷新,颇得人心,几个政绩卓著的廉吏如于成龙、马齐……等人都加了宫保衔,赏孔雀花翎,晋为一品大员,等索额图从尼布楚谈判归来,朝局已是面目全非了,不在他的掌控范围内了。不得不说康熙这一手玩的还是很高明的!

索额图归来之后,一看朝中六部很多人被换,顿时就很生气。找到佟国维新赐府邸准备找茬儿理论一番,结果被佟国维用软话儿给顶了回来,不管索额图说什么,佟国维都说是康熙的意思,搞得索额图很无语,黑沉着脸回家去了。其他暂且不表,不得不说佟国维这小子早期也不是吃素的人物。

二、中后期的“佟半朝”及佟国维与八爷党的瓜葛,为了保举八阿哥,他被撵出了上书房,回家闭门读书去了。

随着索额图帮助太子胤礽提前谋夺皇帝之位事情败露,上书房大臣所剩不多,满人只有一个皇亲国戚佟国维,剩下的二位是汉员张廷玉和马齐,张廷玉这人很稳当,他谨守自己的箴言:“万言万当,不如一默”,不挑事,也不揽事,不然也不会作为三朝元老屹立不倒,得到配享太庙的荣誉。马齐这人办事忠厚可靠,但眼光不足,大事上欠考虑,就比如胤礽初次被废之后,他跟着佟国维为八阿哥胤禩拉票,手心里写个八字,逢人必露,其他的此处暂且不表。而这时候便是佟国维的巅峰期,上书房办什么事儿都得瞧这他的颜色行事,人称:“佟半朝”,选官也称:“佟选”。这人也和以前的明珠、索额图一样开始飘了,犯了康熙的忌讳,康熙曾说过:“大清是朕的大清,所有大事唯朕一人说了算”。

太子胤礽第一次被废,康熙说了,要从所有阿哥中间推举出一个新太子来,康熙此举其实是试探,试探哪些阿哥有野心,也试探臣子们的风向。佟氏一门和八阿哥胤禩渊源极深,这时,佟国维就帮着八阿哥张罗了起来,作为当朝宰相,逢人便明着说八阿哥的好处,而八阿哥很会做人,哪个臣子犯了事他都会保下来,谁有困难他都会帮着,所以围一大帮子人,再加上佟国维的煽风点火,瞬间保举八阿哥的片子堆满了上书房。

这可忙坏了马齐和佟国维,每日坐镇上书房操办这件“天下第一事”。递进来的奏事匣子立即拆封,命誊本处用大字誊清,以备康熙随时查阅,原本则封存贴黄交皇史宬入档。他们两个则逐本写出节略,用黄匣子传进养心殿请康熙御览。过了些时日,康熙问起选新太子之事,召集上书房大臣回奏,马齐便就把统计数据告诉了康熙,马齐回道:“”三阿哥四阿哥十三阿哥十四阿哥,都有荐章,各人都是两份荐章,五阿哥七阿哥各是一份荐章。最多的是八阿哥胤,荐奏入选东宫的本章计七百四十三件。云贵两省路远,奏章还没到,大约今明两日,也就齐了。青海藏蒙,遵旨不必参与,因此不计在内。”

康熙问:“完了”

马齐回道:“是……”

“二阿哥呢?”康熙脸色拉了下来,“据朕所知,胤禛、胤祥、胤礼三个阿哥仍保的胤礽,还有王掞、武丹、狼、宁古塔、巴海、苏里哈达都保的胤。你和佟国维怎么弄的,居然不写节略?”

马齐不禁一愣,正要回话,佟国维叩头道:“二阿哥乃是既废之太子。因废二阿哥,所以有举荐新储君旨意。奴才以为胤不宜入选,所以没有详奏……”

“你以为!”康熙哼了一声,“朕几曾说过不许保奏胤来着?”一句话问得众人目瞪口呆,仿佛把上书房的空气压得紧紧的,人人都透不过气来。里里外外的侍卫太监见皇帝又发了脾气,人人股栗变色,连李光地也激灵一个寒颤,不安地挪动了一下,有点不知道自己该坐着还是该跪下了。马齐咽了一口唾沫,说道:“皇上,这是奴才等的疏忽。既然主上要,奴才这就办理。”康熙冷笑道:“你‘疏忽’得好!你精明着呢!不然,为什么手心里写着‘八’字,周游六部?”

康熙又道:“事君惟诚,你们位极人臣,连这点子道理都不懂!什么‘七百多’人保奏八阿哥,要没人串连,就这么一心?”佟国维听着,已知康熙变了心,顿时头上浸出汗来。康熙指着佟国维连连冷笑,对众人说道:“你们看看这是个什么人!你的那点子‘忠心’朕心里有数。马齐是没心眼,瞎揣摩,明着来。你呢,暗的!你不但串连你的门生,还和阿哥们勾手,七阿哥十二阿哥的本章就出自你府哪个师爷幕僚的手笔,以为朕不知道?”佟国维脸如死灰,一句话也回不出来。然后,康熙就让佟国维出去闭门读书去了,以后他在也与上书房无缘了。

三、佟国维对朝局的判断助隆科多成为了新的上书房大臣。

太子胤礽二次被废,多数人还以为康熙会让大家推举新太子,岂止,康熙这回不打算再立太子了,他想让所有阿哥们参与进来,所谓:“秦失其鹿,高才捷足者得之”。这就是著名的“九龙夺嫡”。

这时的佟国维,一直在家闭门读书,但对朝局依旧关心,隆科多这时掌管着京城的防卫,其官职是九门提督,虽然职位不高,但手上有兵权,谁能拉拢到他,可以说是成功了一半,这时候隆科多也很犹豫,八爷党的人时不时的过来拉拢他,搞得他很烦躁。

于是,他就去向他的叔叔佟国维请教,佟国维只告诉他,这时候哪个阿哥都不要得罪,也不要轻易承诺,你听皇上的就对了,皇上有什么旨意照办就是了。

果然,后来康熙召见了隆科多,并面授机宜,告诉了隆科多,传位诏书放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面,等他去世后,拿出来公正的宣读出来,等新皇登基许诺他上书房大臣和太子太保。可以说佟国维还是够狡猾,保住了佟氏一门的地位,只可惜后来被隆科多这个猪队友给毁了,当然了,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结语:可以说佟国维的一生很丰富,从早期的被压制,到当上了地位很高的上书房大臣,再到后来被贬回家,最后的判断局势,总得来说他是很成功的。


需要说明的是,小崔所写的是电视剧和小说里发生的事,跟历史无关,请看清楚再评论,小崔拙见,欢迎关注点评!

最佳贡献者
2

之前,在《雍正王朝》热播期间,捧红了大量的历史名人。比如,勤勉理政的雍正帝、忠肝义胆的十三爷、任劳任怨的张廷玉、争权夺利的皇八子、诡计多端的邬思道……。

除此以外,相信还有一个人物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他就是佟国维。

佟国维(1643年——1719年),权倾朝野的满清名臣,出生于佟佳氏家族,隶属满洲上三旗之首的镶黄旗。他是太子太保佟图赖的次子,顺治孝康章皇后的幼弟,也就是康熙帝的舅舅,还是康熙朝孝懿仁皇后的父亲。

为了拉拢和结盟,满清的皇族内部关系错综复杂,彼此之间相互联姻,形成“一荣俱荣和一损俱损”的关系。事实上,皇族爱新觉罗氏就是凭借了军事结盟和政治联姻才最终实现了崛起。

受此影响,作为望族的佟佳氏,在清朝前期的确非常势大,甚至已经影响到了帝位的传承和官员的任用,被人称为“佟半朝”。

康熙登基后,佟国维被授予了内大臣之职。随着“三藩之乱”的爆发,佟国维迅速逮捕了吴三桂的儿子吴应熊,为康熙的削藩之战立下功勋。从此,佟国维开始越来越得到了康熙帝的信赖和器重。

到了康熙二十一年,佟国维被授领侍卫内大臣和议政大臣之职,成为了康熙朝的重臣。没过几年,他又受到了孝懿仁皇后的推恩,被加封为一等公的爵位。

在康熙御驾亲征征噶尔丹期间,佟国维和兄长佟国纲并肩作战,合力攻击噶尔丹。可惜,由于清军主力长途作战,而且康熙帝太过冒进,导致兵败撤退。

此次伴驾出征,佟佳氏一族可谓损失惨重,长子佟国纲战死,次子佟国维替康熙背了黑锅,以“擅自溃败而归”被罢黜了议政大臣一职。但是,康熙依然信任佟佳氏,准予他继续在朝中留用。

不过,佟国维经历了此次战败,对于远征噶尔丹变得越来越谨慎,甚至到了消极的程度,终于触怒了康熙。据《清史稿》记载:

佟国维出独石口,以驼运稽迟请罪,上贳之。

康熙三十六年时,康熙再次远征噶尔丹,誓言平定边境隐患。佟国维此次以戴罪之身随驾出征,因为阵前屡屡建言献策,终于在清军大败噶尔丹后被康熙论功行赏,成功官复原职。

浸淫官场多年后,佟国维已经成为一名不折不扣的官场老手。尤其是,对于自己的老板兼外甥,康熙帝的一举一动都被他所熟知,俨然就是肚中的蛔虫。

凭着这份能力,佟国维在朝中更加的风生水起,逐渐到了自负的程度。终于!因为太过自负,佟国维犯下了致命的错误。

由于康熙帝在立嗣问题上的不成熟,终于酿成了严重的后果,引起了惨烈的“九子夺嫡”。

在重新推举太子的问题上,佟国维终于栽了跟头,出现了重大误判。为了延续自己家族的荣耀,佟国维选择支持当时实力最强的皇八子上位,甚至联络了朝中众臣。

在《雍正王朝》剧中,佟国维在自己支持皇八子的同时,还同时令自己的侄子隆科多暗中倒向皇四子胤禛。用他的话说,这是为了家族利益而将鸡蛋放进两个篮子里。

康熙四十七年,佟国维在准备充分后,上疏康熙:陛下治事精明,断无错误。此事于圣躬关系甚大,请度日后若易于措置,祈速赐睿断;若难于措置,亦祈速赐睿断。总之,将原定意指熟虑施行为是。

啥意思?陛下您一向圣明,在传位大事上不能再犹豫不决了。既然内心已经有了倾向性意见,就应该及早做出决断。

事实上,佟国维断定康熙已经深知皇八子的能力和实力,内心必定倾向于册立皇八子为储君。不过,算无遗策的佟国维却忽略了一点,那就是康熙作为帝王,自然不会眼见朝臣弄权,即便这个人是自己的舅舅和岳丈。

康熙终于察觉到,在佟国维的居中串联下,大半的朝臣都支持皇八子胤禩。于是,康熙怒了,这是公然的结党和干政,这是对自己的宣战,随即释放了被圈禁的废太子胤礽,不同意皇八子接任太子位。

《清史稿》记载:

皇太子病愈而释之。

此事过后,佟国维的“八爷党”身份显露无疑,而且皇八子的夺嫡之心也昭然若揭,立即引起了康熙的警觉。据《清史稿》记载,康熙多次下旨斥责佟国维:

朕临御已久,安享太平,并无所谓难措置者,臣庶亦各安逸得所。今因尔言,群小复肆为妄语,诸臣俱终日忧虑,若无生路。此事关系甚重,尔既有此奏,必有确见,其何以令朕及皇太子、诸皇子不致殷忧,众心亦可定?

眼见大错已经铸成,佟国维选择了“以退为进”,以自己的后退换取隆科多的前进。于是,他上疏康熙并“引罪请诛戮。”

康熙自然不会问罪佟国维,但却下旨准许他退休养老。

表面上,佟国维被康熙贬斥回乡,再也没有涉足朝政。可实际上,他的目的完全达到了,不再关注朝政的佟国维,终于使得康熙彻底放心,不再对他抱有戒备和杀戮之心,这就是“黑暗谋士”邬思道所追求的生活。

康熙五十八年时,退休在家的佟国维突然过世。康熙念其家族的赫赫功勋,亲赐祭葬,哀荣无限,亲谥号端纯。在雍正即位后,佟国维还是被追封为太傅。

个人认为,佟国维虽有“揣测圣意”“结党乱政”的嫌疑,但称得上是一位称职的封建重臣。他的足智多谋和急流勇退,还是保全了自己的家族安危和荣誉。

而且,佟国维在接近耄耋之年时才因病过世,属于是善终的结局,这在封建社会是相当难得的。

回答完毕!

3

其实,在《雍正王朝》,佟氏一脉还是皇亲。也卫是这一层关系,佟氏一族不但势力大,也是人才辈出。

特别是康熙晚年,因为儿子们夺嫡如火如荼,像佟国维就成为了皇子们拉拢的对象,也就是想壮大自己的势力。

这个佟国维选择站队,就是支持八阿哥,这就是悲剧的开始。

一,佟国维的战功。

在康熙时期,佟国维就开始跟着康熙征战,还立了赫赫之功。

在康熙晚年的九子夺嫡的大戏中,最终是康熙大帝的遗旨定乾坤——雍正继位。

其实,在这之前由于太子第一次被废,康熙来了个投石问路,就是让大臣推荐太子。

没有想到,佟国维第一个跳出来,他举荐八阿哥,而且是联合大臣。

这一点,康熙非常的恼火。这是典型的拉帮结派,也就第一时间否定了。还严肃处理了他:停职回家反省。

其实康熙这样做就是传递了两个信号:

1,康熙讨厌八阿哥做继承人。

2,严重打击拉帮结派,杀鸡??给猴看。

二,佟国维的不归路。

其实,佟国维个人的能力还是蛮强的。

只是在朝廷站队时由于跟错了人,才导致政治生涯的结束。

当然这也是佟国维做官时,缺乏战略性眼光:靠小恩小惠去收买人心的八阿哥怎么会给康熙看上呢?

这就是佟国维的失败!

也是佟国维的悲哀。

由此可见:佟国维是一个有军事才能的人。但是缺乏官场的情商——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古今多少事,都在历史中。欢迎关注。我是媚之夭夭!】

4

导读:如果仅仅根据《雍正王朝》来说佟国维还算是为能臣,否则哪儿来的佟半朝之称。而且权威之重斥责阿哥门人都毫不客气,就是势力强大的老八胤禩都引为智者运作自己的太子之位。佟国维家族与爱新觉罗皇室世代联姻且能力出众,所以康熙对其多为倚重。但是老来糊涂的佟国维不但与皇子们越格交往,而且利令智昏的坚持推八阿哥胤禩为太子。作为外戚插手储君人选是大忌中的大忌,当年索额图、明珠都是在这上边栽了跟头。康熙在敲打之余甚至舍出了九门提督,而佟国维吞下好处后居然还在坚持推荐老八。所以剧中佟国维被康熙形容为以怨报德的无耻小人,以丢官罢职结束了自己的官宦生涯。


剧中几个上书房大臣各有各的特色,马齐的情商不在线而且习惯和稀泥;张廷玉作为康熙朝后期的重臣公正廉洁是典型的儒家风范;而佟国维能力不错且与皇族时代联姻,但是晚年不安分导致悲惨局面。佟家出过两个皇后,佟国维兄长佟国纲战死沙场(隆科多就是佟国纲的儿子);佟国维也曾随驾征讨噶尔丹。所以说佟家可谓英烈忠勇,这样的家世应该用不着掺和储君的事情无论谁当皇上都会重用。其实佟国维和《康熙王朝》中的索额图有点像,不同点是佟国维不参与党争所以赢得“佟半朝”的美誉;但是相同点是都参与了储君人选,最终亲自替八阿哥胤禩谋划和串联的佟国维被康熙出手扫出朝局。


外戚、上书房大臣的双重身份已经让佟国维身份极其敏感,本就应该避嫌的“佟半朝”利欲熏心胆敢深层次的查手储君人选简直就是作死

佟国维家族中出现两位皇后,而且佟国纲英勇战死留下遗孤隆科多(就是后来的九门提督)。佟国维凭借福荫和自身还算不错的才能累功至上书房大臣之首可谓位极人臣,甚至排名还在马齐、张廷玉之前作为外戚来说就应该避嫌且谨言慎行。索额图的例子就是殷鉴不远,但是不满足祖训的佟国维一门心思想着再进一步。所以他在太子胤礽倒台之后押注皇八子胤禩,其实这让心存制衡的康熙非常不高兴。

剧中一开始老四胤禛就干了其他阿哥不相干的苦差事,通过揭发国库亏空和江南筹款赈灾荣升雍郡王。办差回来后又以孤臣的心态勇于承担追比国库欠款的事,这些都是忧国忧民的大事和加分项。在宰白鹅事件爆发后太子被废就在眼前,是否直接出手通过清理刑部的拿下台子老八心里没底。所以在深夜八阿哥胤禩轻装简从来到佟国维这里请教,这等机密的事情老八就来找佟国维商量可见交往甚密。面对八阿哥胤禩的深夜来访,佟国维不但没有避嫌反而进入密室亲自充当起了幕僚的角色。一句“皇上不怕做错事就怕不做事,八爷其有意乎”,让老八决心担当清理刑部拉太子下马。当然具体实现方法上,比如诱供肖国兴的手段是八阿哥阴暗性格的体现。

而被蒙在鼓里的康熙在刑部宰白鹅事件大白天下后册封八阿哥胤禩为廉郡王,并且在热河替代太子成为招待蒙古王公的人选。正在八阿哥志得意满时,殊不知他打着康熙名义诱供肖国兴的真相已经被图里琛报告给康熙了。康熙对于继承人的要求很高,不但要求至纯至孝而且要发自内心的忧国忧民。显然假装孝顺的且置父皇与不仁不义之地的八阿哥胤禩,早就出局了。而八阿哥仅仅招待了蒙古王公一次不知施展了什么套路,居然在热河狩猎中让蒙古王公出面建议康熙把明黄如意赐给老八。这就让康熙对老八更加警惕,因为他知道八爷党在佟国维的支持下在朝野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如果加上蒙古王公的骑兵想想都让康熙睡不着觉。所以剪除老八的羽翼,游说佟国维改变支持胤禩的立场就在眼前了。


推选新太子人员中,康熙宴请佟国维通过九门提督的筹码让佟国维放弃对八阿哥的支持

在公推新太子人选的过程中老道张德明为皇八子胤禩做声势康熙知道后没有生气,反而表态此举也代表了部分民意。这种含糊的表态让老狐狸佟国维产生了错觉,于是感觉康熙还是瞩意皇八子胤禩。于是佟半朝的门生故吏和八爷党两股势力合流,半数以上的在京官员都成为皇八子的坚定支持者。这种结果在康熙看来不寒而栗,包括户部、礼部、兵部甚至还有粘杆处的这股庞大的势力让康熙愤怒。所以康熙打算借与佟国维吃饭的机会暗示让佟国维放弃对胤禩的支持,交换筹码就是九门提督的肥缺。


康熙可谓煞费苦心,论交情讲亲戚情分甚至疯狂暗示:“凡事儿不能不操心也不能太操心,有些事让小辈们去干”。这话说得够明显了吧就是你这么大岁数就别掺和举荐太子的事了。在暗示的同时康熙也不忘给个甜枣尝尝,康熙在晚年布局继承人的时期舍弃掌握兵权的九门提督一职可谓仁至义尽。但是利欲熏心的佟国维居然想的是“糖衣吃下去,炮弹吐出来”,这种找死的行为很快就被康熙发觉。

“你佟氏一门自从龙兴关外,就与我爱新觉罗家联姻联亲、休戚相共。不容易,你说吧你的后辈当中有谁是能坎大用的?”“隆科多,隆科多坚韧敏达、才堪大用。”“是啊这么多年小多子历练得差不多了,那就让他出来当差吧。让他出任步军统领衙门都统,怎么样?”


佟国维不遵守承诺坚持力挺皇八子,当朝迁怒张廷玉被康熙怒斥为“以怨报德的无耻小人”

既然佟国维也认可让侄子隆科多担任九门提督,就相当于认可了康熙的交易。但是在把九门提督给隆科多后,佟国维居然打算两头下注。虽然佟国维打着祖训劝说隆科多去烧老四的冷灶,但是显然这样的绝对绝对是利益熏心的找死行为。他在劝说侄子隆科多不要一条路跑到黑的同时,自己却坚持力挺老八真是讽刺。而心惊胆战的隆科多不敢接受职务,回头就去康熙那里高了六叔佟国维。


康熙表扬了举荐太子的张廷玉、四阿哥和十三阿哥等人,并且当众阐明自己当初废太子的初衷与苦心。然后含沙射影的批评佟国维:不像某些人趋红踩黑、见风使舵,想的不是江山社稷,而是他自己的禄位。康熙沉痛的申饬联名保举皇八子的现象,而佟国维还在坚持这是上书房的公意。当张廷玉替佟国维开脱时佟国维恼了,他认为张廷玉是装好人奏请处罚张廷玉。本就生气的康熙勃然大怒,直接把佟国维赶出朝堂:什么是以怨报德,什么是无耻小人。有个现成的例子,佟国维就是!可怜又佟半朝之称的佟国维晚节不保,黯然出局。


一家之言,欢迎评论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5

《雍正王朝》中,各个人物都表现得相当精彩,如陈年老酒一般,值得细细品味。其中每一个人物几乎都有鲜明地人物特征,或睿智或阴险或忠直或愚痴,很多人物只要提起名字或者看到形象,就自然地想起一些个词语与之对应。但是所有人物中,佟国维可能是一个比较有争议的人物,看得深入的人,觉得佟国维顶级聪明、权谋高手,看得比较浅的朋友,可能又觉得佟国维比较笨;站在佟国维角度看,觉得佟国维唯利是图,站在八爷角度看,又觉得佟国维太阴险狠毒,等等,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私以为,要相对比较客观地评价佟国维,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去评价:


第一,佟国维做了哪些事儿?

佟国维,是清朝的外戚大臣,是孝康章皇后的弟弟,孝懿仁皇后的父亲。从亲戚关系上看,还是康熙的岳父,亲上加亲。也就是说,他就是什么事不做,也是极其尊贵的啦。但是,就是这么没天理,比你出身背景资源好的人,还远远比你聪明能干和努力。在《雍正王朝》里康熙中后期,佟国维是上书房首辅大臣,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马齐和张廷玉之前,这样高位的臣子,古代历史人物中,也是数得出、排得上号的。如此说来,佟国维不仅“贵”而且“能”,非常的贵!非常的能!

要说佟国维能呐,其实上《雍正王朝》中,可以看到他做的事情并不多,大概也就三件事。

第一件事情是,康熙带着太子、众皇子大臣去热河狩猎时,佟国维作为上书房首辅大臣,驻京署理朝政事务,或者说“监国”。这件事情非同小可,这是皇帝将身家性命都交给他手上,这涉及到皇家根本命门,不是随便一个人都可以的。作为大臣,不管多忠诚也是外人;作为亲戚,关系再近,也不是亲人。而佟国维能够被康熙如此信任,其能与忠,绝对天日可表。再说了,他能出相入阁,能是俗物么?因此,佟国维的忠与能,是毋庸置疑的。

第二件事情是,为了自我利益与康熙交易,捧杀八爷,这是《雍正王朝》中,佟国维干得最重要的事情。下面解释一下为什么说是佟国维捧杀八爷。

首先,先明白佟国维的利益所在。实际上很明显,佟国维的利益点就两个,一是安全着陆,二是家族里后继有人。佟国维要安全着陆,佟国维已经坐到了上书房首辅大臣,可以说天下第一大臣的位置上了,进无以为进了。高处不胜寒呐,退才是更难的一件事情,君不见古来多少重臣因不能安全着陆导致身死族灭。况且,佟国维在如此高位上,却因过往与八爷交往过盛,如今康熙忌惮八爷党,佟国维是身处危崖,随时可能摔得粉身碎骨。因此,对佟国维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平安着陆,保住性命。第二个利益点很好理解,任何人都有希望家族兴旺发达,佟国维在如此高位上退出后,维护佟佳氏的富贵大任谁来承担,自然摆在眼前。

其次,看看康熙的利益所在点。康熙作为一个行将就木的老皇帝,他的利益所在点也是两个,一是维持朝局、保住皇权,二是寿终正寝、皇权平稳过渡。皇帝是一个特殊的“职业”,特殊在脑袋和屁股连在一起,屁股不在那个位置上了,脑袋也就掉了。对皇帝来说,必须随时要能稳住朝局保护江山统治权,保护皇权不受侵犯。其时,八爷党权势熏天,已经威胁到朝局的稳定性和皇权,摆在康熙面前的首要问题自然是稳住局面,保护好皇权。同时,作为皇帝,总是要考虑权力过渡的,老年人想着寿终正寝也很正常。

接着,看看康熙、佟国维和八爷的利益结合点。毫无疑问,八爷肯定是想上位的,但是他思考层次仅仅停留在他个人层面,并没有站在康熙和佟国维的利益点思考过问题,而恰恰决定问题本质的人是康熙。这样一来,只有康熙和佟国维有利益的交集,而八爷与此二人的利益都是冲突的。八爷威胁到皇权,会将佟国维拉下水。因此,佟国维和康熙可以做交易,将八爷给捧杀了。

最后,以佟国维联络举荐八爷为表相,以康熙与佟国维交易为实质,顺利将八爷捧杀,完成了康熙和佟国维的目标。当然也可以说八爷的目标也完成了,因为对八爷而言,至少知道自身问题所在,可以思考其他路子了。

从这件事情上来说,佟国维可谓是最大的赢家,其政治水平,表演艺术不可为不高。为人甚是精明、圆滑、狠毒,难怪能够坐到上书房首辅大臣的位置上。

第三件事情是,保举隆科多担任步军统领衙门都统之职。从保举隆科多的出发点,隆科多的与职位高度的匹配性,以及隆科多的发展和结局来看,佟国维的这次保举,都是一个昏招,非常的糊涂。他根本没看透隆科多是个什么样的人,能不能担当大任,能不能给佟佳氏一个美好的未来。但是,跳出这些问题看,似乎佟国维保举隆科多是毫无错误的,因为隆科多是他的亲人。古来统治者、掌权者都明面上倡导任人唯贤,但是实际是这样吗?基本都是任人唯亲,任人唯疏的事情没人干。下属、学生关系再亲、能力再强都是外人,也不如保举自己的亲人划算,总不能不肥自己家反而肥别人家吧?因此,不管隆科多怎样差劲,佟国维保举他都是对的。至于被道德绑架,被思想观念约束,那是属于层次低的人。

总的来说,从佟国维干的这主要的三件大事来评价他,可以用许多词语:精明、能干、睿智、阴险、老谋深算等等。

第二,总体上从康熙的角度,大概会怎么评价他呢?

评价大臣,当然最有效的就是站在皇帝的视角上了,以下从康熙的角度去分析,大概会怎么评价佟国维。

对皇帝而言,大臣是用来帮助管理江山的。站在皇帝的角度来看,被用的人,自然要满足几个因素。第一是忠心,第二是用着顺手,第三是能办事情。

第一条忠心,对皇权来说,实在太重要了,只有维护皇权的人,才有资格被用,否则,无论这个人多能干都不能用,越能干,越坏事。从康熙应佟国维“监国”这件事情来看,佟国维的忠心是绝对没问题的,要不然根本不可能放心他;从保举八爷,看到形势不对时,坚决站在了康熙这一边捧杀八爷看,佟国维的忠心确实也不错的。可能有的人说,捧杀八爷其忠心自然要打折的,别忘了对于皇帝来说,只有忠于自己的忠心,才是忠心,忠于其他任何人都不是忠心,至于忠心纯不纯是其次,要的就是通过更多人的忠心把控朝局走向,有问题的慢慢收拾;从佟国维能够坐到上书房首辅大臣来看,佟国维的忠心也是绝对没问题的,否则一级都上升不了。

第二条用着顺手,对于皇帝而言,用人其次是要顺手。何为顺手呢?核心是便于控制,或者说便于放收。放权,关键在皇帝本人,目的怎么样,想法怎么样,如何适度的放,对臣子而言被皇帝“放权”很容易,几乎没人不喜欢权力在手。但是,对于皇帝而言,收权就很难了。谁人办事不是要名正言顺的,谁人干坏事不遮遮掩掩的,特别是佟国维这样的重臣,这对于皇帝就很头疼了。不过佟国维很会合了皇帝“用着顺手”这一条,从他的家里布置看,不似张廷玉那么清廉,也不似地方大员那么奢华,这就是很方便康熙灵活把控他了,太清廉了不好干掉,太腐败了不方便大用。且他还适度的与其他大臣勾结,这对康熙来说,“收了他”就很容易。总之,佟国维的所作所为使得康熙用起来很顺手。

第三条,能办事情这一条对皇帝来说,似重要非重要,需要一部分人能办事就好,显然佟国维是会办事情的人,否则,康熙出巡也不会让他监国了。

当然,康熙重用佟国维还有其他方面,比如说聪明、睿智、老辣、阴险狡诈等他个人品质都是不错的。

总的来说,若站在康熙的角度评价佟国维,他是个能臣,优秀的人臣。

第三,与张廷玉、马齐比较后评价佟国维

佟国维、马齐、张廷玉能够混到上书房大臣,他们的各方面也必然不相上下,评价其中一个人都可以与另外两人坐比较。

张廷玉,其智商之高、办事能力之强,看问题之深入,可以说是整部剧最顶级的。其为官之道“万言万当不如一默”的作风,更是影响了许多人。但是,如此看来,其实上张廷玉的短处也就显现出来了,那就是为人处事太过于谨慎,遇到康熙雍正那样的明君还不错,可是若遇到即想有作为又疑心病重的皇帝,谨慎就很难混好。不过,即使是康熙雍正这样明君,对于张廷玉这种做人做事滴水不漏的“完人”,其实上还是会害怕和怀疑的,毕竟不大好驾驭。而佟国维与之相比,能力不错,却是时不时的显显短,有点错误,就会容易驾驭一些,让皇帝更放心一些。

马齐,这个混子一样的大臣,在上书房中却一直雄立不到,大小事不出头,不落后,且相比张廷玉那种谨小慎微的处事风格还时不时想佟国维一样出点错误,其实上从某种程度上看,马齐这种事为人臣最高的境界,只是说可能难以拔尖,和明朝名臣李春芳有得一比,正是大隐隐于朝。而佟国维与之相比,又多了一股冲劲儿,容易拔尖一些。马齐和佟国维,其实上评价视角要看有没有梦想,有梦想的当然是佟国维好一些,求稳妥则马齐要好一些,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总的来说,其实上将此三人放在一起比较评价的话,佟国维和马齐境界要稍高一些,张廷玉“完美风格”拉低了一定的分数。本文主要谈佟国维,姑且将佟国维视为最好的人臣吧。

结语

综上所述,佟国维是一位真正适合做臣子的人才,才智过人,非真非假,非隐非现,颇似一个政治投机分子,不过于国于己都是好的。若说佟国维过失,那就是推举的隆科多将佟佳氏的富贵之路葬送了。总的来说,个人以为,佟国维是最顶级的人臣。以上是个人见解,望各位批评指正,欢迎评论交流。

6

小说和电视剧《雍正王朝》中的佟国维其实大致形象和历史上很相似,都是那么老奸巨猾的人。

电视剧和小说中的佟国维

先说说电视剧和小说中的佟国维,这里面的佟国维已经熬过艰难期,在康熙朝站稳脚,有着深厚势力的“佟半朝”。

不管是电视剧或小说中还是历史上,佟国维都是康熙的舅舅,佟国维是康熙之母孝康章皇后的幼弟,除了是康熙舅舅,佟国维的两个女儿也都嫁给了康熙,分别是康熙的孝懿仁皇后和悫惠皇贵妃,

可以说佟国维家族与爱新觉罗家族是捆绑在了一起,所以佟国维一直深受康熙的信任和重用,也是康熙朝的议政大臣,在权力巅峰时期外号“佟半朝”。

但是在电视剧和小说中佟国维却是老奸巨猾之辈,在“九子夺嫡”中,佟国维操控家族分别支持八爷胤禩和雍正胤禛。

电视剧中康熙第一次废太子时,善于揣摩康熙心思的佟国维认为当时八阿哥胤禩能力和实力都是诸皇子中最强的,于是佟国维把宝压在了胤禩身上。

但是很遗憾佟国维之前揣摩康熙心思都很准,这回却失算了,康熙非常震怒,认为佟国维联络大半个朝廷的朝臣为胤禩撑腰说话,是典型的结党干政,于是康熙愤怒的训斥了舅舅兼老丈人佟国维。

佟国维知道自己分析揣摩错了,所以立刻展现出老奸巨猾的一面,主动向康熙提出申请回家养老,以保全家族势力,康熙想到毕竟是亲舅舅也是亲老丈人,于是准许佟国维回家养老。

但是当观众都以为佟国维是要老老实实回家养老的时候,其实他为了家族利益着想,早就安排了后手,他故意让自己的亲侄子隆科多弹劾自己,然后让隆科多去辅助老四也就是雍正胤禛,这样就相当于首尾两端,保全了家族的势力和利益。

自己帮了老八胤禩,而侄子隆科多则站在了老四胤禛这头,将来不管胤禩和胤禛谁能继承皇位,都能确保家族利益长盛不衰,佟国维这一步棋走的可谓是非常妙,也展现了佟国维老奸巨猾的一面。

其实历史上得佟国维也是如此老奸巨猾

历史上的佟国维其实和电视剧中大同小异,区别在于他和隆科多的关系,隆科多其实是佟国维的亲儿子,是第三子,并非电视剧中佟国维的侄子。

当初在康熙47年即公元1708年,康熙第一次废太子胤礽时,佟国维也确实和电视剧中演的一样,联络朝中实力,上书康熙建议立当时有“八贤王”之称的八阿哥胤禩为太子。

但是历史上的佟国维比电视剧中更加老奸巨猾,在推举胤禩为太子之时,他并没有第一时间出头,而是怂恿了另一个重臣马齐牵头,马齐出头后,佟国维立刻号召朝中的势力共同推举胤禩为太子。

其实当时康熙第一次废太子胤礽时,心中有些后悔,他故意让朝臣推举阿哥出任太子,是想希望朝臣们重新推举胤礽复任太子,这样康熙就可以有台阶下。

结果很明显佟国维和马齐这些重臣都没猜对康熙的心思,满朝上下只有张廷玉一人提议复胤礽太子之位。

所以康熙立刻就感觉出来佟国维和马齐有结党营私、干政的问题,结果佟国维玩这一招不止坑了自己还坑了八阿哥胤禩。

历史上康熙与胤禩父子之间关系转恶就是因为佟国维在第一次废太子时联络朝臣保举胤禩为太子,历经这件事之后康熙在这时已经对胤禩颇为怀疑。

历史上佟国维可不是主动告老回家,而是被康熙盛怒之下罢官回家。

佟国维被罢官回家之后也没闲着,他既然押注在胤禩身上失败,他就得在转而继续在别人身上押注,于是他发现了低调的四阿哥胤禛。

其实胤禛和佟国维是有些关系,胤禛自出生后就一直有佟国维的女儿孝懿仁皇后抚养,因为孝懿仁皇后终身无子,只有一个女儿还早早夭折,所以孝懿仁皇后对胤禛是非常的喜爱和呵护。

因此从抚养关系上来说佟国维还算是胤禛的外公。

佟国维被康熙罢官回家后,他就指使三子隆科多去结交胤禛,隆科多也由此成为四爷一党,佟国维也由此在胤禩和胤禛身上分别投注,就为了保证家族利益。

后来果然如此,虽然佟国维没有见到,因为他在康熙五十八年时就已经去世了,但是历史证明佟国维的两面押宝确实保证了家族利益,隆科多后来在雍正时期被雍正尊称为舅舅,也一度成为雍正朝权臣。

如果不是隆科多最后有些嚣张过头把自己玩死了,佟国维家族还会继续站在清朝权力顶峰。

写在最后

其实关于佟国维两面押宝的做法,其实民间还有一种说法认为佟国维是真正的老谋深算,他始终是站在胤禛这一头,他是故意联合朝臣推举胤禩,就是为了以牺牲自己把胤禩拉下水,让康熙对胤禩产生怀疑。

这主要是因为佟国维经历过了索额图和明珠两大康熙朝权臣结党营私之事,他不可能不了解康熙对于结党营私的愤恨,所以他是故意牺牲自己好把胤禩在康熙那的好感全部抹杀干净。

但是不管历史真相是如何,佟国维这么玩确实是玩对了,因为不管将来谁继承皇位,都能保证到佟国维家族的利益。

佟国维可谓是老谋深算、老奸巨猾,但是他唯独没算到雍正最后手段如此之狠,而三子隆科多确实也不争气,把他千算万算布置好的局面全部毁了。

不过好在佟国维最后是得享天年,算是名臣重臣之中能善始善终的人了,结局也算比较完美了。

小岛知风拙见

欢迎四海八方的朋友关注和点评!

7

佟国维是真的老狐狸,隆科多要是有他六叔一半的能力也不至于被别人利用了。

1.佟国维本来安排隆科多从军,本意是让隆科多立点军功,谁知道隆科多吃不了苦跑了回来,不过还是当过十三爷的部下,这也算的上收获吧。

2.佟国维故意冷落隆科多,为的就是怕隆科多和自己站一条船上,说不定那天都落水了,佟国维的聪明在于时刻都有后路,未雨绸缪。后来关键时刻安排隆科多出任京城步军统领,这个带兵的职位肯定是各个皇子拉拢的对象。所以才有佟国维的热灶和冷灶的说法。

3.佟国维在选举新太子的时候,看似是因维护老八而惹怒康熙了,但是更像是和康熙的一种默契交易,老八也因为举荐的人太多而有结党的嫌疑,这是康熙所不能容忍的,所以佟国维越是维护老八,老八离太子的位置就越远。

4.隆科多因为检举佟国维,而当上了九门提督,而佟国维也没有受到特别严厉的处罚,和明珠索额图的下场比起来也简直就是轻的不能轻了,重要的家族一点也没受到影响。也许这也是佟国维的苦肉计。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