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取荆州后再杀关羽,看似纯属多此一举,而且将孙刘关系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真是这样吗?
下面,我们就来深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一、毫无逻辑的诸葛亮“借刀杀人”说
在论述孙权为何要杀关羽之前,我们要先驳斥一种观点,那就是诸葛亮“借刀杀人”说。
有一些人认为,诸葛亮是为了与关羽争夺“蜀汉一哥”的位置,而在关羽腹背受敌的情况下,采取了坐山观虎斗的态度,故意不发兵荆州,致使关羽被袭杀的。
而孙权之所以决心杀关羽,还与诸葛亮之兄诸葛瑾的推波助澜有关。
产生这种错觉,其实跟罗贯中有脱不开的关系。为何?
鲁迅先生曾经在评价《三国演义》过于“脸谱化”的人物描写时说:诸葛亮“多智而近妖”。
诸葛亮前期的“神机妙算”,让许多读者产生了严重的错觉,认为他不应该在处理荆州军事上犯下如此严重的错误。
而之所欲酿成如此恶果,则完全可以用诸葛亮借公事报自己的私仇来解释。
诚然,与张飞、赵云不同,关羽的性格与诸葛亮不和,二人之间也发生过一些摩擦,但以诸葛亮一生之光明磊落来看,断然不会到置关羽于死地的地步。
况且,“隆中对”本来就是诸葛亮献给刘备的“创业大计”,丢失荆州、损失一员上将就意为着“隆中对”破产了一半;蜀汉本来就国土狭小,丢失荆州甚至意味着其江山都要不保。
如此来看,诸葛亮如何肯冒这么大的风险,用荆州之失来取关羽的性命呢?“借刀杀人”这种说法,完全是荒谬不讲逻辑的。
所以说,关羽之死与蜀汉方面的内部矛盾无关,而仅取决于孙权的个人决策。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孙权杀关羽的几条原因。
二、孙权为何要杀关羽?
1、关羽是东吴的心腹大患
这一点,还要从蜀汉镇守荆州的人选说起。
长期以来,这个问题也是许多人争论的焦点:关羽究竟是不是镇守荆州的最佳人选?
答案是肯定的,理由有三:
(1)关羽对刘备绝对忠诚,这一点无需多解释,《三国演义》这部小说有太多的篇幅在赞扬关羽的忠义千秋。
(2)关羽是蜀汉内部少有的能够独当一面的帅才。关羽在刘备军中,是少有的文武兼备者,而且其资历、战功都能保证他可独当一面。
(3)关羽能够指挥和操练水军。荆州地处长江中游,河网密布,水军的作用极为重要。而在赤壁之战中,关羽就曾经单独指挥水军万人。在襄樊之役中,关羽也发挥了其水战方面的优势,擒于禁斩庞德,威震华夏。
在刘备军中,能同时具备以上条件的武将能有几人?答案可能仅有关羽一人。
而在条件允许的理想情况下,关羽也完全可以利用荆州地处东吴上游的地利,带领有一支精锐水军顺江东下,威胁东吴。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对孙权方面来说,恰恰是因为关羽具备如此多的优点,才让其成为东吴大患,孙权是食不甘味、寝不安席,一旦擒住不降,必除之而后快。
2、斩关羽以震荆州人心
在孙权取荆州之前,这块土地先后被刘表、关羽所占据。
而比较早的刘表时期,荆州与孙吴是兵戎相见的敌对关系,刘表部将黄祖还袭杀了孙权之父孙坚,让荆州与东吴变得水火不容。
在关羽镇守荆州时,他与东吴方面一直剑拔弩张,双方展开了多次冷战乃至热战。可以肯定,这个时候荆州人多心向蜀汉,而厌恶孙吴。
但是,关羽在治理荆州时,在“人和”方面的工作又做得不够,他并未发挥本地人才的优势,许多荆襄人士都被压抑,没有放在重要位置。
失去了本土士人的支持,这也可以解释他为何失荆州如此之快。而这反过来就给了孙权以可乘之机。
所以,孙权拿到荆州以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就是斩关羽以震荆州人心;同时,除掉那个“不合格”的前任,还给荆州本土人才释放了“我家大门常打开”的积极信号。
3、孙权与关羽有私仇
关羽究竟哪里得罪了孙权呢?
《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孙权曾派诸葛瑾到关羽处求娶关羽之女为自己的儿媳妇。
这是有利于“孙刘联盟”更加巩固的好事。同时,它也不是孙、关两家的家务事,而是涉及到两国关系的公事。
但关羽在未经请示刘备的情况下,就自作主张否决了孙权的请求。
而拒绝人家也就罢了,关羽采取的不是委婉客气的方式,而是用了“虎女焉能嫁犬子”这种极其伤人的话。这话传到了东吴,可让作为一方霸主的孙权颜面尽失。
孙权也不是一个软柿子,他虽然不比其父兄孙坚、孙策勇武,但从家族遗传来看,他的性格仍然配得上是“勇猛刚毅”、“宁折不弯”。
所以,在捉住关羽以后,为了逞一时之快,报关羽当年恶语相加之仇,孙权便将其斩之。从性格方面来看,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只不过,因为孙权的一时痛快,导致了孙刘两家关系彻底破裂,只能以一场更大的战争来解决。
而可惜的是,在孙权的冲动之下,无论是诸葛亮的“隆中对”,还是鲁肃当年的“榻上策”,都一起泡汤了。
关于孙权为何要杀掉关羽,各位读者有何高见?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