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说小白龙也是正式拜师的 可惜平时都是以运输工具出场 心疼一秒小白龙 好歹人家也是太子 所以说师徒四人数人头是四个 真的是数人头! 人身上的头… 马身的不算!!
龙不是人,猴子修炼成人,猪是人投胎,沙和尚是将军降下为人,老唐本是人肉体。
小白龙是龙,化马是马,取经路上基本都是白龙马身份,人偶尔穿穿场。
看看妖怪都是什么身份?
仙?神?佛?菩萨?妖?怪?鬼?
知道每个字的意思?
不一样的,都是以“人”为起点坐标。
封神榜定义:
人肉身修炼出来,道高是仙。
道高死后成仙类是神。
佛是西方肉身修炼的。
菩萨是特殊岗位。
妖是生物界修炼成人形在得道成仙的成妖。
怪是物体类修炼活物在修炼得道成仙为怪。
人死是鬼,鬼死是“ni”(音,字打不出来,康熙字典有。)
万事万物都可以得道,称呼不一样,修炼境界过程不一样。
无量未来佛!
这个问题,其实是龙在道教、佛教中的地位问题!
龙这个本邦民族图腾,历史上地位之低,没有低过《西游记》的。
从汉代开始,龙的地位在世俗中的地位已基本确立。
看《西游记》的时候,都闪出过同样的疑惑:孙得道后,到东海借兵器,东海龙王谦卑得让人受不了。
到了车迟国,你可以看到,一个道仙呼龙。
45回,(虎力大仙)“道士愈加著忙,又添香、烧符、念咒、打下令牌。半空中,又有四海龙王一齐拥至。”
本邦几千年能显能隐,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祥瑞,何以如此不堪?
有人说,这是因为明代不宠龙。故西游之龙低入尘埃。
其实,龙为天子之征,历代从来未变。
明初,天下已定,功臣尽去,独长兴侯耿炳文受器重。1403年,有人告耿家服器用龙纹,僭妄不道。《明史》写:“炳文惧,自杀。”
龙虽为幻想之神,可说到底,仍为动物
汉《大戴礼·冠》曰:“鳞虫三百六十,龙为之长。
水族生物,龙为之首领。可这在道家观念里,若修真仙,先修人形。
第三回,太白道:“三界中凡有九窍者,皆可修仙。奈此猴乃天地育成之体,日月孕就之身,他也顶天履地,服露餐霞,今既修成仙道,有降龙伏虎之能,与人何以异哉?”
妖猴成精了,与人一样。这传递的是道教的人本观。
天地之间,莫贵于人。这是东方道教区别于西方自然哲学的独特指向。道教的现世、生命与长生,是其信仰的核心。
在取经团队中,白龙马虽为西海龙王太子,一路十万八千里艰辛之后,虽封为天龙八部,但仍为龙。
100回,(如来)命揭谛引了马,下灵山后崖化龙池边,将马推入池中。须臾间,那马打个展身,即退了毛皮,换了头角,浑身上长起金鳞,腮颔下生出银须,一身瑞气,四爪祥云,飞出化龙池,盘绕在山门里擎天华表柱上。
这与泾河龙王儿子守天庭华表一样,不过是灵山的守卫。
道仙的地位高于龙族,这是道教贵生、人本的体现。
大概因为白龙马在正常视野中都是以马的形象示人,而不是以真身小白龙的形象示人,平时也不会说话,也不会参与大家的讨论,所以很多人在潜意识里都会把它当成一匹普普通通的马,甚至有的时候都会忘记其实白龙马也是一个神仙,也是可以幻化成自己的真身的人
虽然说西游记是中国的四大名著,按照道理来说,所有的观众理应知道白龙马其实并不是真的马,而是一个小白龙神仙,但正是因为在整个剧情中,白龙马都是以马的形象示人,就会导致很多人就直接把它当做马,不会再去考虑其实他们一共是五个人的问题,自然也就会一直说成师徒四人
其实换个角度,如果大家一直说唐僧他们是师徒五人,但在看剧的时候,却始终找不到另外一个人,也是挺矛盾的一件事,可能到哪都要去跟别人解释我们的小白马也是一个人,这就很奇怪了,尤其是在唐僧他们面对普普通通的百姓的时候,更难跟他们去解释这件事,所以也就简化的说出我们师徒四人了
小白龙被化身为马送唐僧去西经,所以不是他徒弟,他只是跟着唐僧消除罪孽而已
小白龙悲哀。
1、小白龙虽然拜师了,只是唐僧的坐骑。
小白龙自从吃了唐僧的那匹白马之后,就被观音菩萨点化,成为了唐僧的徒弟,但是一路上并没有怎么斩妖除魔,只是成为了唐僧的坐骑,不到万不得已小白龙不会显人身的。
2、师徒四人是最关键的四人去取经。
孙打怪、猪八戒帮忙打怪、沙僧挑行李有时候也打怪,这三个徒弟基本上是人形,是师徒四人里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基本上常说的师徒四人,也就是三个徒弟加上唐僧,一共四人。
3、小白龙取经之后的去处。
师徒四人去了西天取经之后,唐僧被封为旃檀功德佛、孙被封为斗战胜佛、猪八戒被封为净坛使者、沙僧被封为金身罗汉、小白龙被封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八部天龙其实就是盘绕在山门里擎华表柱上,也就是说小白龙最后成为了一名保安。
师徒四人,“人”字起了很大的作用,小白龙不能以龙身示人,几乎是以马的状态,走完了九九八十一难取经路,给人感觉就是唐僧的坐骑,而忽略了它是龙,说是师徒四人也不奇怪。取完经小白龙功德圆满,唐僧需要去传经,不再需要小白龙,自然是回家了呗。
估计哪匹马没有加进去吧
白龙马不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