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有哪些历史真相让人吃惊?

有哪些历史真相让人吃惊?

2020-07-21 01:33阅读(93)

有哪些历史真相让人吃惊?:俄罗斯某地,一个人捡到了一部手机,捡到手机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只是当他看到手机里的一些照片时大惊失色,立马把手机交到了警察:-吃

1

俄罗斯某地,一个人捡到了一部手机,捡到手机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只是当他看到手机里的一些照片时大惊失色,立马把手机交到了警察局。

因为这部手机里保存着一些可怕的“食物”照片:摆盘如同火鸡的人头,以及人类的其他器官??

经排查警方得知这部手机的主人叫巴克夏耶夫,他是一名军校的军人,而妻子纳塔莉亚则在同一所军校里担任护士。

一个是军人,一个是护士,本来一个的工作是保护他人的安危,一个的工作是救死扶伤,可是这对夫妻档充分发挥特长干的事却让人大惊失色。

警方火速对他们的住宅进行了搜查,据他们的邻居透露,这两口子从来没有让别人去过他们家,而且他们家里总是散发出医院消毒水的味道,邻居们想着是因为他们家有人在医院工作,所以也没多想。

然后屋里的景象让多年的老警察都快吐了,因为他们发现了7块尸块和19张人皮,而且这些东西就腌制在罐子里,保存在冰箱。

据他们交代,从1999年开始,他们就开始杀人,杀了人之后就把尸体放在家里,并且把尸体制作成各种食物,吃不完的就制作成罐头。

不知道那些吃过他们送的“罐头”的人知道真相后会不会把胆汁吐出来?

因为案情实在令人毛骨悚然,感觉正常人干不出这种事,警方还特地对两人进行了精神鉴定,发现他们的精神很正常。

这就更令人毛骨悚然了,两个精神正常的人,在十几年中杀了三十多个人,并且把他们制作成人肉“罐头”,自己吃还不说,还送给别人吃??

震惊韩国国民的华城连环杀人案

案件至今未破,凶手到底是谁?

1986年9月19日到1991年4月3日在京畿华城市泰安一带发生的妇女强奸杀人案。依次共有十名女性被害,最终成为韩国三大悬案之一。

1986年9月15日受害人1,71岁老人。

同年10月20日受害人2,25岁家庭主妇。

同年11月30日受害人3,45岁女子。

同年12月12日受害人4,24岁主妇。

同年12月14日受害人5,21岁公司女职员。

1987年1月10日受害人6,18岁女学生。

同年5月2日受害人7,29岁主妇。

同年9月7日受害人8,54岁主妇。

1990年11月15日受害人9,14岁女学生。

1991年4月3日最后一位受害人,69岁女子。

《杀人回忆》中的地点就是这里

警方只抓到了与连环杀人案,无关的第八起事件(1988年9月)的罪犯。

在连环杀人案的背后也引起了韩国民众对诉讼时效的热议,根据韩国法律,有效诉讼时间为15年,也就是说至2006年4月2日,第十起案件的上诉宣布终结,但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警方和检察机关决定,与上诉时效终结一年后销毁所有记录的其他事件不同,永久保留该记录。也保留了专案组,这是考虑到这件案件的重要程度,为了上诉时效结束后也能查明真相。

最后一位受害者是权某,1991年4月3日,当时在荒山上尸体被发现,权某的脖子上缠着长统袜。此后,杀人案再也没有发生,连环杀人案的受害者都被从后面勒死,行凶工具是长统袜、袜子等受害者的衣物。而且从受害女性的阴部发现了各种异物,令国民为之震惊。警方最后根据收集到的凶手的各种遗留物得出,确定凶手的血型为B型血,对凶手的保留资料非常的少。警方说:“从残忍、紊乱的手法看,可能是犯罪时没有罪责感,反而享受杀人的‘精神病患者’所为。”

凶手推测画像

而犯罪凶手是一个人还是多个人至今不知,但可以得出凶手的心理十分稳定,具有心理仇视障碍,心思一定缜密,给警方就下的线索特别少。

这起案件是有史以来警方动员人数最多的事件。警方先后投入了205万名警察,嫌疑犯和证人达到21280人。40116人接受了指纹鉴定。调查记录装满了5个大塑料袋。

著名影片《杀人回忆》便是根据这是案件改变。

印象最深刻的,最无法释然和恐怖的,就是南京大屠杀了。1937年12月,万恶的日寇在南京及附近地区对我同胞进行了长达六周的大屠杀、奸淫和抢劫,遇难的同胞人数超过30万,大量的财务和南京保存的历史文物被劫走。

日军在大屠杀中采取了集体枪杀后汽油焚烧,杀人竞赛,活人刺杀联系,活人打靶联系等集体屠杀,还有活埋、吊舌、狗咬等等惨无人道,花样繁多的虐杀。六周的时间,我国南京及其周边地区几乎变成了地狱。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里的累累白骨和各种资料,每次见了,都让人不寒而栗,毛骨悚然。而日本右翼分子一直在否认南京大屠杀的事实。

这是我所知的最最令人恐怖和愤恨的真实历史事件。希望祖国越来越强大!希望此类事情永远不要在我族发生!

2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你相信有超过万人的日本八路吗?

《大地》(2001年第二十期)写过这么一段:

东北光复后,在东北的日本侨民大部分被遣送回国,但还有一部分日本人留在东北解放区。

据当时东北9省14个市的调查统计,确实知道的日本人数有12016人,加上遗漏的估计有31030人到33000人。

其中,卫生部、军工部、军需部内的技术工人和技术人员较多,是一支不可忽视的技术队伍。

具体分布在各部门的日本人数是:军区卫生部7200人,军区军工部2000人,军区军需部900人,军区其他系统1500人。

据辽宁省档案馆馆藏的有关资料记载,到1949年,东北军工部留用的技术人员186人中,日本人就有103人,超过50%。

对于这点,很多人都有回忆。

一个四野老军官认为:当年日本人是很团结的,他们的军官和精英都有一定的牺牲精神。那时候他们认为留下不被遣返的人,恐怕都是死路一条。所以,日本被遣返回国的都是普通角色,留下的多是精英。

还有四野老兵认为:当时我们技术人员奇缺,大部分士兵到了东北才第一次看到电灯,看到铁路。所以,如果将日本人全部遣返,我们控制区诸如铁路、医疗、军工等系统就要彻底瘫痪。我们留下日本人,也是没有办法。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卫生工作史》记载说,当时卫生部门表彰的立功者有四分之一是日本人。

1950年秋,800名日本铁路技术人员及其家属被送抵甘肃天水,负责修建兰州到天水的铁路。

曾任日中和平友好会会长的林弥一郎在回忆录《我和中国》中说:他原是日本飞行部队的飞行员和教官,具有一定的飞机操纵和作战技术。八一五东北光复的时候,他所在的部队被苏军解除武装,全体人员被送进了俘虏收容所。解放军认为他们也是日本军国主义的受害者,从而把日本战俘当作朋友对待,优待他们,向他们宣传革命道理,争取他们帮助训练我军的飞行人员。从此以后,一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林弥一郎总共培养、训练了百数十名的中国飞行。在日方人员的帮助下,东北航空学校于1946年成立。

原日本关东军第二航空军团第四练成大队的林弥一郎部,这支关东军的王牌集体加入东北民主联军时,计有飞行员20名、机械师24名、机械员72名以及其他各类地面保障人员近200人。以这些日籍官兵为骨干组成的东北老航校成为中国空军的摇篮。这里共培养出飞行员160人,其中23人参加过开国大典的阅兵。当年的空军司令员王海、空军副司令员林虎、北京军区空军司令员刘玉堤,以及曾经击落美军王牌飞行员戴维斯的张积慧等人都是从这里走出的。

在战后,日本政府认为有10万日本军人还留在中国,当然一些可能早就死了,但应该大部分人还活着。

这些人主要作为技术人员,但也有直接参战的。

我军战史这么写:留在东北的日本青年还报名参军参战,屡立战功者大有人在。仅人民解放军41军中就有88名日本人,有的是机关枪手,有的是抬担架的队员。立过大功、小功的达38名,几乎占半数。其中还有1名日籍的中国共产党党员。


周恩来1956年6月27日在接见日本代表团时说:“我们很感激一部分日本人,他们在解放战争时期,作为医生、护士、技术员参加了解放战争,这些更增强了我们与日本人民缔结友好关系的信心。日本的军国主义确实是残酷的,但协助我们的日本人民有很多。”

3

陈炯明:中国的好人,国民党的敌人!

陈炯明是第一个被黄埔学生军打倒的军阀。

孙中山在广州建立黄埔军校以后,打的第一仗就是东征陈炯明。而且,在课本里,陈炯明不仅炮轰孙中山总统府,甚至还投靠北洋政府和和洋人,妄图剿灭革命!总之,他就是一个乱臣贼子!在此背景下,国民党两次东征,将其剿灭。

但是,陈炯明是个好人,他是中国的好人。可惜,他因政见不合,得罪了国民党,国民党要将他搞臭搞烂。

陈炯明死的时候,香港《工商日报》评价道:“国民党死了一个敌人,中国死了一个好人。“

陈炯明虽是秀才出身,却投身革命。

陈炯明在1909年,加入同盟会。之后,他配合黄兴策划了多次起义和暗杀行动,包括黄花岗起义,刺杀水师提督李准。武昌起义爆发后,陈炯明马上召集了一万多人的队伍围攻惠州,之后转战广州。广州光复后,陈炯明出任广东副都督,都督是胡汉民。不过,胡汉民能力有限,陈炯明开始主政。

陈炯明在政权建设上提倡“联省自治”,各县长民选。然后,再通过各省自治,以联邦身份加入中央政府,建立与美国类似的政治体制。陈炯明这么考虑,是考虑到当时国内军阀林立,外国干涉严重,通过军人武力夺权革命的话,很容易就会造成军阀割据。而且,军人武装革命,必然会产生独裁政府!

陈炯明的眼光还是很不错的,妄想依靠武力革命的国民党,最后建立的蒋介石政府就是“独裁”政府。而陈炯明希望的是“真正的民主”!

同时,陈炯明还坚决禁烟禁赌。禁烟禁毒一直不好实行,是因为政府对这块的税收收入很大。仅广州一年就有几百万两银子税收。可想而知,陈炯明顶了多大的压力。不过,在他的努力下,广州风气锐变:“前清官绅兵役之威、省城嫖吹赌盗之害,一扫而空”。在陈炯明的努力下,广州省成为全国的“模范省”。

陈炯明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锋。

新文化运动有三位领军人物,第一位是胡适,第二位是陈独秀,第三位就是陈炯明!

1921年1月中旬至9月,陈炯明邀请陈独秀到广州开展新文化运动,发展教育。当时,军阀混战,广州也面临着桂军等军阀进攻。而陈炯明不顾军费紧缺,依然拿出10%的财政收入做教育。当年,预计是141万的教育支出。虽然遇到打仗,财政困难,单陈炯明依然拿出了110万支持教育,创办学校。

陈炯明因为和孙中山的矛盾,被国民党恶意搞臭了。

孙中山和陈炯明是在护法运动时开始合作的。

孙中山一直坚持“武力统一”全国,建设“独裁”统治。而陈炯明主张“联省自治”,搞类似美国的联邦制。他希望各省军阀能摒弃前嫌,先做好一省的民主,然后,再实现全国一统和全国民主,不要仗着武力互相攻击。1915年,袁死,黎元洪出任总统后,陈炯明做出表率,主动北上交出兵权。

而孙中山就不一样了,他在搞中华革命党的时候,让加入者“绝对服从党魁”,并在党章下签字和打指模。这不符合“民主”。这无疑就是君主专制,只是把君主换成了党魁。

1921年4月,孙中山剧集200名议员召开非常国会,进行记名投票。孙中山被选为非常大总统,一切政务、军务、内阁任免等均由他一人独断。陈炯明反对此次选举,认为议员人数不到三分之二(580人),而且不是使用无记名投票。所以,陈炯明没有参加孙中山的就职典礼。

1922年6月2日,北洋总统徐世昌下台。按照之前孙中山在护法运动中的政治宣言:只要徐世昌下台,他亦将同时下野。在徐世昌下台后,蔡元培、胡适、高一涵等两百多位各界名流,致电孙中山,让他一起下野。希望这样,就能结束内战,和平统一。孙中山却公然拒绝履行承诺。社会各界人士对孙中山大失所望。

6月3日,叶举准备武力,决定发动军事政变,驱逐孙中山下台。而孙中山此时也很强硬,声称要用永丰舰炮轰广州城:

“人家说我孙文是车大炮,但这回大炮更是厉害,不是用实心弹,而是用开花弹,或用八英寸口径的大炮的毒气弹,不难于三小时内把他六十余营陈家军变为泥粉。”

陈炯明是不支持叶举的武力行为,还让秘书陈猛荪持亲笔信劝止叶举。可惜,叶举觉得陈炯明“不知军事”,没有听陈炯明的劝诫。陈炯明气得把茶盅摔碎。

6月16日凌晨,叶举开始武力逼走孙中山。不过,叶举不想真的杀了孙中山。所以,叶举在开炮前让人打电话给孙透露了消息,让他赶快逃跑。粤军围攻总统府时,为了吓唬守军,才开了三炮。这既是“六一六事变”。

而孙先生却“当了真”,登上永丰舰以后,命令军舰向广州城开炮。可是,舰艇上的士兵因为没有海军司令命令,不敢开炮。气急败坏的孙中山亲自动手,向广州城开炮。第二天,孙中山以海军大炮乱轰广州就成了各家媒体的大新闻。可能,这就是孙大炮的由来。

孙陈两人,至此彻底决裂。

后来,孙中山曾对人说,“如他肯写悔过书,可不究既往”,两人可以“破镜重圆”。可是,陈炯明很有骨气的说,我没有错,“无过可悔”。!

1925年1月7日,陈炯明不满国民党“武统”主张,率先对广州革命军发动进攻。为了还击,广州革命政府发动东征。两次东征后,陈炯明兵败,远走香港后。

在孙中山死的时候,陈炯明为他写了一副挽联:

唯英雄能生人杀人,功首罪魁,留得千秋青史在。
与故交曾一战再战,私情公谊,全凭一寸赤心知。

孙中山曾评价陈炯明:\"不好女色,不要舒服,吃苦俭朴,我也不如\"。

等陈炯明远走香港时,大家才知道这位“广州皇帝”竟然是廉洁奉公的好皇帝。陈炯明没什么家产,在香港生活的很拮据。

九一八事变时,日本人给他送来5万元,想拉拢他。陈炯明在支票上打了一个叉,退了回去。

1933年9月,穷困潦倒的陈炯明病重入院。在病危之时,家人问他对家里还有什么要交代的。他说:“吾家事无可语!”

在弥留之际,陈炯明连声高呼:“共和”、“共和”

陈炯明死后,没钱买棺材,下葬的时候用的是老母亲的寿棺。

陈炯明死后,香港《工商日报》就刊登过这样一个讣告:“国民党死了一个敌人,中国死了一个好人。”

(文|勇战王聊历史)

4

在这里我介绍几个近代史让我感觉到吃惊的真相,其中包括了孙立人杀俘的真相、也包括了曹汝霖与梅思平身份转变的历史真相。

孙立人在缅甸战场中并没有活埋日本士兵

每当谈论到孙立人将军的时候,很多人都会兴高采烈地说到孙立人在缅甸战场中的各种骄人战绩、说到他在缅甸战场中活埋日本士兵的事情。

在很多人的说法中,说当时有1000个日本士兵成为了孙立人手下的俘虏,那时候面对着这些俘虏孙立人非常的果决,直接下命把去过中国战场的日本士兵全部活埋,只剩下了一个台湾籍的日军逃过了一面。

但实际上这种情况并未发生过在历史中,根据当时一些随军记者的记载,孙立人从未俘虏过近千人的日本士兵,那时候日军是非常凶狠、悍不畏死的,面对着孙立人的军队,他们宁愿自杀,也不肯成为俘虏,因此孙立人但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俘虏1000多士兵。

不过当时孙立人的运气好,倒是俘虏了少数几个日本士兵,只不过受到过西方教育、非急于从这几个日本士兵手中撬到军事情报的他也并没有取走这几个日本俘虏的性命,而是让人好生安稳这几个日本士兵,打算从他们的口中获知一些军事情报。

以上这些才是孙立人面对日本战俘的历史真相,与传言中的故事有着十万八千里的区别。

当然说这件事情也并不是说指责孙立人,在我看来,孙立人在缅甸战场中建立了很多功绩绝对是值得我们肯定与尊敬的。

但是尊敬的同时,我们还得尊重历史的真相,这些流言都是后来的一些小说家编造出来的,我们不能让这些流言蒙蔽了历史的真相。

令人惊讶的身份转换

但凡了解过近代史的人,必然都听说过曹汝霖这个名字。

曹汝霖是北洋政府时期的官员,曾经代表北洋政府跟日本人签订了很多丧权辱国的条约,在签署了这一系列的条约之后,他一度成为了万夫所指的大汉奸,这点我们是不能否认的。

所以随着五四运动的爆发,他的居所赵家楼就首当其冲地受到了冲击,被愤怒的学生们一把火给烧掉了。

在当时的所有人看来,曹汝霖是活该的,根本不值得同情。

就连日本人,也因为曹汝霖曾经表现出来的亲日态度而把他当成了自己的好友,所以在日本人侵占华北的时候,就专门找上了他,想让他这个曾经的大汉奸成为华北地区汉奸政府的首脑人。

但是让所有人都出乎意料的是,曹汝霖当时竟然拒绝了日本人,放弃了原本可能拥有的高官厚禄。

而他之后虽然担任了一些华北汉奸政权的“最高顾问”等虚职,但是那些虚职都不是他的本意,而是华北汉奸政权的一些高官在他没同意的情况下给强行挂在他头上的。

然后他考虑到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所以并没有强行拒绝。

而有一个值得我们注意的细节是,他虽然被强行挂上了一些职位,但他却从未为日本人效过力、从未在战争中做过任何实际的汉奸行径。

反倒是华北地区的一些大学生在准备离开日本人控制下的华北地区时,他在其中帮了很大的忙。

那时候在他的劝说下,日本人才放过了那些准备南下的学生,他也算是在那个年代做了一些贡献。

在日本人占领了一个专为穷人开办的公益性医院后,更是在他的劝说下,日本人才放弃了那个医院,使得那个医院不至于成为为侵华日军疗伤的场所,能继续为更多的穷人治病。

而说到曹汝霖有一个人我们是不得不提的,这个人就是曾经参与过火烧赵家楼的北京大学学生领袖梅思平。

在火烧赵家楼的时候,梅思平还是一个非常热血的学生,打砸赵家楼时,他也是没有丝毫的手软。

不过他的热血在他走到了权力高位上后,却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

在汪精卫和日本人商谈成立汪伪政府之时,梅思平就是主要的参与人。

在汪精卫的汪伪政府成立后,梅思平更是积极地参与到了各种汉奸活动中,先后担任过汪伪政府的各部部长以及汪伪浙江省长等重要官职。

这种种的作为,无疑为他战后被枪毙埋下了伏笔。

所以说这就是历史中让我感觉到吃惊的真相,特别是第二个案例中的两个人,他们身份互相之间的转换,着实让人大吃一惊。

5

二十九军大刀队,真实编制其实是手枪队,大刀队只是俗称,大刀队缺的不是大刀,而是连发自动手枪。

抗战时期,二十九军大刀队,在喜峰口给日本人当头一棒,重创侵华日军,引起舆论大量声援,举国热情抗日,原来我们用大刀就能打过鬼子,怎么能不让人振奋。

当时天津报纸这样刊登:“我们喜峰口的英雄是光着脚、露着头,使着中古时代的大刀,……抢回了山,夺回了岭,收回了喜峰口,俘虏了几千个日本人,收到了几千枝日本枪,捉住了许多辆日本坦克,抬回来许多架日本开山炮。这个故事,岂不比(法军守卫)凡尔登的故事还威武!还壮烈!还光荣!还灿烂!”

当时上海的报纸更是添油加醋,将这件事描写的特别神奇,日本士兵晚上睡觉的时候害怕头被砍了,因此自制铁护圈放到脖子上,如此云云。

著名作曲家麦新,为此创作了《大刀进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 全国爱国的同胞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咱们中国军队勇敢前进,看准那敌人,把它消灭,把它消灭。冲啊!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 ”

上海爱国青年学生更是唱着《大刀进行曲》游街声援军队,并且积极募捐,要为前线战士打造大刀,仿佛只要大刀到位,抗日就有希望。

事实上,参加喜峰口的大刀队,真实的编制是手枪队,以当时的作战命令来看“第217团附手枪第一、第二连及王昆山营,于本晚(3月11日)23时由潘家口出发,……袭击蔡家峪、白台子敌炮兵阵地,奏功后,即与第224团联络,协力向喜峰口东北高地之线进攻。”

根本就没有正式的大刀队,而是手枪连。

二十九军宋哲元部是西北军残部经过张学良收编为调到察哈尔驻防的,可以说,二十九军就是西北军的延续,而手枪队一直是西北军的杀手锏,1916年的时候,冯玉祥就组建了手枪队。

中国战场由于火炮和机枪火力不密集,往往能够留下火力缺口,这就导致白刃战的经常发生,在近身战斗中,手枪是最佳的武器,而中国古代一代有“出奇制胜”的军事思想,当20发的盒子炮到达中国后,迅速风靡一时。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大规模配备手枪队的国家,手枪队在军阀混战中的表现是十分亮眼的,在中国之后,其他国家才纷纷效仿。

西北军选拔手枪队士兵的要求很高,因为手枪队的任务很艰巨,往往需要贴身肉搏,然而贴身肉搏的时候,配合大刀的确可以做到方便的作用,其他步兵背大刀,则完全是因为步枪上按不起刺刀。

正是因为手枪队人把手枪放在枪托里面,并没有背着的大刀现眼,因此老百姓俗称大刀队。

西北军大刀队作战的的形态并不是两手拿大刀,而是左手握手枪,右手持大刀(一把刀重四斤左右),如此能做到左右开弓,白刃战中远近可打。

实际上西北军手枪队的作风在军阀混战时期已经用烂了,根本就没有什么稀奇。

当时新桂系的黄绍竑,十分清楚长城抗战的情况,为此还跟《申报》的史量才谈及此事,询问媒体为何要鼓吹大刀队呢?

史量才说“新的没有得吹,只好把旧的来吹吹。”

黄绍竑当时很气愤,这跟以前鼓吹义和团的老把戏吗?

当时二十九军的首领宋哲元是有着深刻的认识的,“我以三十万大军,不能抗拒五万敌人,真奇耻大辱。”

在喜峰口战役,二十九军董升堂所带的就是手枪连,在喜峰口战役之前,他曾嘱咐部队:“如与敌人遭遇,尽量用大刀砍,手榴弹炸,非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开枪射击。”

为什么?因为大刀队的子弹不够用啊!能用刀砍的,就不要浪费子弹了。

估计当年那些走在大街上的爱国青年学生,知道大刀队的奥秘其实是手枪,缺的不是大刀,一定会十分生气。

抗战时期人们相信大刀队能够战胜日本,就跟相信义和团能打败八国联军是一样的。

6

在新中国成立时,有一个不为人知的事情,真相让所以非常地吃惊。

1949年我10月1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日子,毛泽东,周恩来,朱德这三位开国领袖,和首都30万人一起见证这个伟大的历史时刻。

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下向全世界宣布了这个消息,在场的所有人都为之欢呼。

因为在一百年的中国历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看到一个独立的新中国诞生了。

在阅兵总指挥聂荣臻元帅的指挥下,阅兵仪式正式开始。


阅兵方队由多兵种组成,步兵第199师、炮兵第4师、战车第1师、骑兵第3师、步兵第207师第619团、空军1个飞行中队以及海军部队代表等1.6万余名官兵接受了检阅。

另外火炮119门、坦克和装甲车152辆、汽车222台、军马2344匹。

因为当时中国空军力量比较薄弱,所以它的出现成为阅兵仪式上的亮点。

当时中国空军只有17架飞机,而且都是在战争中缴获而来,虽然刚刚组建,但是像战斗机、运输机、联络机、教练机应有尽有。

值得大家注意的是,其中有4架飞机是带着实弹接受检阅,当然这也是后来才知道的事情。

在检阅前,毛主席和其他领导人发现,这17架飞机飞过天安门的时间太短,为了震慑敌对势力,展示新中国空军的实力,他们建议让其中9架P-51战斗机飞过之后,绕到剩余飞机后面再飞一次,这样既可以展示我军军威,又让阅兵式更加有观赏性。

在场的大多数人并不了解这个事情,包括在场的外国友人。

后来随着我军的空军力量不断加强,多年后这件事情才被公开,让世人所知晓。

在感叹老革命家们的智慧过人的同时,也让笔者感叹新中国的胜利来之不易。

—End—


原创

作者:冷月钩沉

编辑:冰封记忆

本文首发问答,转载请注明出处!

7

如果我问你,你印象中的八路军是什么样子?估计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土”,将领大都是泥腿子出身,整支队伍破破烂烂的像叫花子。其实,这只是表象,事实上,在当时的中国,这群人是最具有朝气的人,最具有探索欲望的一群人

下面,我们来讲讲八路军和油田的故事。

首先,我们来看下面这一张照片:

这张有点带着九十年代老港片中龙门客栈风格的草棚,是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陕甘宁边区的油田以及炼油厂房,如果仔细点看,靠山一侧还有根烟囱。

八路军和油田,印象中似乎是不挨边的,石油这种工业化国家的掌上明珠,怎么会出现在八路军根据地呢?

原来,早在清朝的时候,就有人在延安发现了油田。1906年,清朝官员从日本买来石油设备,在延长县打出了中国第一口油井,史称“延一井”,日产石油2000于千克。

没过几年,清朝就被推翻了,这口油井就被废弃了。接着就是军阀混战,直到老蒋取得名义上的统一,民国时期经历所谓的“黄金十年”,但是,这期间,谁都没有重视这个油井。

1935年,刘志丹率领陕北红军占领了延长,并接管了这口油井。长征后,中央大部队到达陕北,对这口油井予以了高度重视,想法设法筹集钻油、炼油设备。

十分有趣的是,在国民党掌握了全国大部分资源情况下,共产党竟然控制了100%的石油工业。

虽然八路军没有能力生产出汽油,但是靠着油田也出品了包括煤油、擦枪油、油墨等产品。抗战开始后,物资越发匮乏,陕甘宁边区积极组织油田恢复生产,更名为“军工五厂”,由中央军委军工局领导。工人们收集设备器材,逐步健全机构组织。为此,各种土方法层出不穷。

油井架上铺的树枝茅草,就是防空伪装,原料易得,实用性强。

由于工业不发达,炼油只能用煤炭和木炭进行,有点像烧木炭的窑子。

这应该是共和国第一代石油工人,这是他们为祖国后来的石油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因为部分设备缺失,这些颇有创意的“土八路”们竟然建成了世界上第一台木制钻井机,虽然看来简陋,但用起来颇有成效。

由于技术设备是在是严重匮乏,延长油田的产量乏善可陈,但是,不可否认,这些早期的技术积累,为将来的石油事业奠定了基础。

8

毛主席的表弟是国民党大特务,蒋委员长的干女婿是共党

1949年1月,淮海战役结束,国民党徐州“剿总”前进指挥所副参谋长,国军中将文强成了解放军的俘虏。

说起文强,来头不小,毛主席母亲文七妹是他的姑姑,他也就是毛主席的姑表弟,他自己是黄埔四期生,和周总理弟弟周恩寿,林彪,张灵甫,胡琏是同学。

1925年,文强和周恩寿一起参加过周恩来与邓颖超的婚礼,还与周恩寿一起送给了新郎新娘上书“花花圆圆寿寿”的条幅。在黄埔军校,文强还是林彪的班长,曾因林彪枪支走火和林彪打过架。


文强

1927年,他参加了南昌起义,后来到四川组织兵运工作,因为不满当时的“左”倾路线,到上海找周恩来申诉未果,后经父亲熟人程潜,老师张治中介绍加入了戴笠的军统,即使做了特务,文强也干得风生水起,在抗战中策反了华北的大批汉奸和伪军。

1948年他厌倦了军统内部毛人凤,唐纵等人的派系斗争,又改投到程潜所部做了长沙绥靖公署办公厅主任,1948年9月,老同学杜聿明邀请他到徐州做副参谋长,结果老文的国军生涯就此终结。

在功德林战犯管理所,文强拒写悔过书。他颇带几分傲娇地说:“我曾任红一师师长兼政委,毛泽东是我表哥,朱德是我上级,周恩来是我老师和入党介绍人,林彪是我部下,刘少奇家离我家不到20里路。是他们没有把我教好,要写悔过书应该他们写,我不写。”把管理人员噎得无话可说。

于是“嘴炮王”文强就在功德林呆了26年,一直到1975年3月最后一批特赦。


1949年,解放军兵临上海城下,国民党京沪杭警备司令汤恩伯接待了自己的老部下,也是蒋介石的干女婿陆久之,没谈几句,汤恩伯大吃一惊,原来陆久之竟然是1927年的“老”共党,此行是来策反自己的。

晚年陆久之

陆久之,1902年生人,其父陆翰对汤恩伯曾有知遇之恩,陆久之1927年加入共产党上海地下组织开展情报工作,1930年入日本早稻田大学读书并认识了国民政府驻日本大使许世英,1937年回国后在上海从事策反汪伪汉奸工作,1945年经汤恩伯秘书长胡静如介绍认识了蒋瑶光并结婚。

蒋瑶光又是何许人也?原来她是蒋介石前妻陈洁如的养女,也是蒋介石的干女儿。由于蒋介石与陈洁如离婚后对陈洁如母女多有照顾,蒋经国对上海姆妈陈洁如也颇为客气,上海各界都知道蒋介石的三夫人隐居在上海,就这样,陆久之成了蒋介石的干女婿,在国民党要员中一时炙手可热。

在美国留学时的陈洁如

1945年日本投降后,陆久之被汤恩伯委任为“第3方面军少将参议”,成了上海的接收大员,风云人物,1948年,陆久之因创办《改造日报》宣传进步主张,被中统软禁,陈洁如与蒋瑶光为此找到蒋介石哭诉,蒋介石无奈命令陈果夫放人了事。

1949年初,陆久之见解放军已席卷全国,决定冒险策反汤恩伯,但因蒋介石亲到上海,汤恩伯首鼠两端,策反工作失败。解放后,陆久之曾任上海文史馆馆员,逝世于2008年。

9

粟裕将军和叶飞将军做为多年战友,出生入死,患难与共,情谊匪浅。但在很早的时期,粟裕曾被逼给叶飞设过“鸿门宴”,几乎让叶飞身首异处。

1935年,红军挺进师在师长粟裕和政委刘英的率领下,与叶飞领导的闽东特委独立师会师,成立了闽浙边临时省委,刘英任书记。

时间不长,叶飞与刘英在坚持斗争的方针上产生分歧,刘英要求叶飞要敢打善拼,闯出去。叶飞却坚持以游击战术为主,灵活作战。双方各持己见,互不妥协,直至最后闹翻,叶飞一气之下宣布退出临时省委。

叶飞走后,刘英又召开一次临时省委会议,处理叶飞出走的问题,宣布开除叶飞党籍,还把粟裕批判了一番,说他参与了此事件,并撤了他挺进师师长的职务。

两个月后,叶飞收到粟裕来信。要与他在南阳村会面。叶飞走后,一直没见到粟裕,所以也很想与他交流一下,便带着警卫来到了南阳村。

叶飞见到粟裕很高兴,向他介绍分开后的情况,粟裕说“吃饭时再说吧。”

晚饭由挺进师准备,刚吃不久,挺进师政治部主任摔杯为号,事先准备好的战士立即动手,把叶飞抓了起来,叶飞的警卫人员马上拔枪相对,叶飞高声喝住自己的警卫,说“这事是内部的事情,不准开枪,谁开枪就枪毙谁”。结果警卫的枪也被也被挺进师的官兵缴下。

粟裕无奈的对叶飞说“你的问题要到省委刘英那里去解决”,说完便先走了。

随后叶飞五花大绑被挺进师的战士押解着回省委驻地,但在途中突然遭到敌人的袭击,战场一片混乱,押解的战士见大批敌人已冲了上来,便扔下叶飞跑掉了。

叶飞见敌人逼了上来,走投无路之下,一咬牙跳下了十几丈高的悬崖,但命不该绝的他却被挂在了一棵树上才没被摔死,之后历尽艰辛回到了自己的部队。

多年后,叶飞成为粟裕的部下,粟裕曾告诉叶飞“当时是刘英命令我押解你的”。他没有对叶飞说明具体原因。刘英也已在1942年与敌人作战时牺牲了。

而叶飞之后也并没有向高层报告这一事件,直到几十年后,叶飞写回忆录,经过慎重考虑,才如实把“南阳村事件”披露出来。

叶飞长期与粟裕一起并肩战斗,是粟裕的主要战将,两人配合的很好,也没有因为个人的恩怨影响后来的工作。粟裕在后来受到冲击时,叶飞顶住压力,也没有落井下石说过粟裕的坏话。

历史微点与您共同学习,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10

说几个比较有意思的:

一、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理想的建都之地不是南京,而是伊犁,没错,就是新疆那个伊犁。孙中山认为如果在伊犁建都,中国的影响力就能辐射整个亚洲。

孙先生的原话是这样的:谋本部则武昌,谋藩服则西安,谋大洲则伊犁。

二、抗战时期,南京国民政府的最高领导人叫林森,他的头衔是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委员会主席,也就是国家元首。但相较于蒋委员长的大名鼎鼎,林森却要低调的多了。

三、日本人在皇姑屯事件中炸死了张作霖,张作霖死后,日本关东军便开出营房,准备占领整个东北三省,但这却被裕仁天皇给阻止了。

并不是裕仁良心发现,而是他在之前并没有收到任何暗杀张作霖的报告,因而对军部“先斩后奏”的行为十分恼火。而且他也认为时机不到,此时侵华容易引起英美干涉。

四、唐高祖李渊造反的直接原因是被李世民和好友裴寂算计,误睡了隋炀帝的妃子,为了保命才起义的。

当然了,或许李渊早有反意,只是提前做了应该做的事。

五、明朝开国皇帝为了防止宦官乱政,在皇城立了一个铁牌,上书“内臣不得干预政事”,但这个铁牌却被一个太监给砸了,这个太监叫做王振,明英宗时期的大太监。

六、美国曾有艘军舰名“大清号”,如此命名是为了感谢清政府对美国人民的慷慨解囊。该军舰在美国南北战争时曾大放异彩,而实际上,这艘军舰是被两个美国人骗过去的。
七、日本投降以后,韩国却有数万人受不了自杀了。因为自日韩合并以后,日本在韩国推行“皇民化”教育,韩国人对日本归属感大增,所以当日本投降后,不少韩国人绝望自杀。

但韩国人很快就发现了一个让人兴奋的事情:他们居然是战胜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