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同考,纯属瞎搞!
我刚上班的时候,教育局曾经这样要求过。期末考试考到哪一科,哪一科的老师就集中到教育局同时开考,不过现场真是笑料百出。
我是刚毕业,久经考场,年轻手快,刷刷答题。旁边有一位老教师,估计都快退休了,来时就已经开考5分钟了,坐下后,不忙着做题,先掏出老花镜来,找了半天才写上名字,又从手提袋里拿出一个水杯,拧开盖,从怀里掏出一包茶叶倒进水杯,然后问监考的年轻老师:小王,哪里有热水?等他老人家忙活完,我都做了一半了。
旁边一位老教师看来实在憋不住了,掏出烟来点上,刚抽了两口,监考老师走过来小声和他交流了一下。他无奈的掐灭了烟,又左顾右盼起来。看到我做得快,说:一会儿做完了借给我抄一下。引起周边一阵哄堂大笑。
事后我打听得知,这两位老教师想当年可是风云人物,带出来的优秀学生数不胜数,自己的教学生涯也非常辉煌,在当地无人不知。可是现在年龄大了,让他坐在考场里限时考试,也真是难为他老人家了。
师生同考,仅此一次,以后我再也没有参加过。
为什么师生同考的操作被老师普遍吐槽,大多数无疾而终呢?
首先就是不懂教育规律,不切实际,没弄明白教学和考试是两码事。
设计这种操作的管理者至少是个教育的门外汉,他根本就不懂教学和考试是两码事。
教学侧重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考试侧重于考查对知识和技能的运用,而且有严格的格式规范和时间要求。教得好不一定考得好,教的好到考得好之间还有一个考试训隔着。
老教师对知识的理解肯定没问题,讲起来也头头是道,但是要是考试检测一下,大多数及格都难,因为读题慢,写字慢,算不对,不规范,做不完。
如果按这个办法,我肯定是想当年的优秀教师了,但实际是我初出茅庐,连基本的课还讲不好呢!
其次,设计这个办法的管理者涉嫌侮辱老师,骨子里根本就不尊重老师。
如果不懂教育规律倒还罢了,姑且算是个能力问题,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种设计实际隐藏着对老师的不尊重,是一种侮辱老师的行为。
我们可以设想一个类似的场景。
体育局为了检验教练员的水平,让刘翔的教练孙海平和刘翔同场竞技,师徒两个一起跑,向全国人民公布成绩。
如果你是孙教练,跑完了之后,会是个什么感想?
如果体育局用这个成绩给教练排队,分个优良中差,你又作何感想?
管理者的思维里,把老师等同于学生,我考你的目的很简单,我不相信你,觉得你平时肯定没有好好干,要不你怎么连学生也考不过呢?
我让你和学生一起考,让你和学生一起排名,让你考砸了的在学生眼里丢丢人,让你知耻后勇,让你以后可得好好干……
最后,我们讨论一下能否通过这种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管理部门在老师的管理上目前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的表现就是关怀少、要求多,尊重少、威吓多。
比如,如今的学校和老师是纯粹的聘任关系,工资是国家统一发,绩效少的可以忽略不计,现在的老师和学校之间有多少归属感呢?
我刚毕业的时候,是看重了这所学校的浓浓的人情味才来到这所学校的。那时候工资不多,福利尚可,多干活就挣得多;领导逢年过节都要到我们年轻老师宿舍来慰问慰问,除了给点过节物品,像八月十五这种节气,还要把家在外地回不了家的单身老师拉到饭店里聚一聚;而遇到刮风下雨的恶劣天气,领导都带人来单身宿舍看看有没有需要维修的地方。说实话,干得挺带劲,累点也没有怨言,感觉学校就是自己的一个家。
现在,管理制度越来越规范了,签到、签退更严格了,大会小会的开,要求、命令一个一个的下,但是很难见到领导深入群众了,学校里也缺少了人情味和归属感,教学成绩也呵呵了。
就连过个教师节,还要开个会,让老师认真学习廉洁从教,不要接受礼品,举出一二三四的例子吓唬一番。
现在的环境,非但教育之外的人看不起老师,教育系统内的人也开始看不起老师了,让师生同考就是明证。
很显然,一个不尊重老师的政策怎么会激发老师的爱生爱教之心,不引起老师的反抗就不错了,还谈什么提高教学质量?
结束语:尊师重教,任重道远,不能口号喊得山响,骨子里、行动上却不尊重老师。让真正爱教育、懂教育、懂老师的管理者来管教育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记得刚刚公布的统计数字,全国教育局长里,超过一半是没有从事过教育的,让人十分震惊啊!也就怪不得师生同考这种事情屡屡发生了!
救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