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个问题让康熙皇帝想打人。

哪本资料上说康熙年间人口1900万了?敢情明朝末年的15000万人在明亡清兴的几十年时间里被“消灭”了87%,这个数字有多惊人你知道吗?这是对历史极端不负责任的态度!

在公认的清朝人口资料中,只说顺治年间的1661年,清朝登记在册的人口为1900万户。“户”是什么概念?在崇尚多子多福的我国古代,一户平均至少有3口人,也就是说,此时登记在册的人口至少5700万人!

而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因为人口控制手段落后,一旦经历战乱,大量人口会选择隐匿。而一旦社会安定,这些人口会回归土地,重新成为登记在册的人口。

所以,清朝在顺治年间的绝对人口数量,根本不止5700万!而从顺治年间到康熙年间,随着社会发展,人口只能增加,所以康熙年间人口根本不可能是1900万人!

既然基数较大,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清朝前期我国人口能迅速膨胀了。静夜史认为,影响我国清朝人口爆炸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安定

清朝前期虽然与蒙古、南明等不断发生战争,但汉地十八省区域在1661年消灭南明政权后就一直相对安定。

由于清朝完成了中原地区的基本统一,所以清朝的对外战争基本集中在长城之外的蒙古区域以及台岛等沿海区域。

因为长达200多年的社会安定,中原地区小农经济得到充分发展,这使得人口出生率大大提升,为人口的爆炸式增长提供了可能。

2、政策得力

清朝前期为恢复生产力发展,统治者进行了一系列促进人口增加的措施。

比如1711年即康熙五十年,康熙皇帝宣布“盛世滋丁,永不加赋”,即此后不管人口多少,都以1711年的人口数量计算人口税,此政策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人口数量增加开始加速。

到1723年,雍正皇帝开始推行“摊丁入亩”,将人丁税和田税合二为一,更加弱化了人口税的存在,进一步的“减负”使得人口再度膨胀。

3、作物高产

明朝初年,玉米、红薯、土豆等高产作物自美洲传入我国东南沿海,自清朝前期推向北方。

相比于传统农作物,这些高产作物不仅产量高,而且适应力极强,能够在土地贫瘠的土地上生长,这使得大量在以往不适合耕作的土地被大量开垦出来。

清朝时期,我国的耕地保有量达到历史巅峰,大量的土地提升了粮食产量,为供养大量人口提供了基础。

4、控制加强

清朝是我国专制皇权登峰造极的时代,也是我国人身控制最严密的时代。

由于乡里制度的发展,清朝最终打破“皇权止于县政”的惯例,将统治力延伸到最基层的乡村,这使得清朝的人口统计比以往任何一个朝代都更为准确和全面。

由于人身控制的加强,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清朝前期社会的安定,这同样为人口的增加打下坚实基础。

5、风俗推动

清朝在很多方面继承了前朝衣钵,但为加强皇权也进行了一系列逆潮流而动的政策,比如宵禁制度。

我国的宵禁制度在唐朝后期逐渐被打破,两宋和元朝时期进一步被弱化。但是到明朝时期,宵禁制度死灰复燃,清朝时期则更加完善。

由于宵禁制度的盛行,清朝民众的业余生活被完全压制,这在客观上也促进了人口的不断增加。

6、阶级共识

和以往的少数民族王朝不同,清朝时期的各民族地主士绅阶层,组成了牢不可破的联盟,这使得清朝前期的统治结构空前稳定。

有清一朝,虽然内地相对安定,但朱三太子这样反清复明的民间反抗始终此起彼伏。在这样的条件下,汉族地主士绅阶层和清朝统治者站在同一阵营。正是这种联盟性质的统治集团,使得清朝自三藩之乱后,始终没有出现更大规模的内乱,为清朝人口增加提供了良好的客观环境。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

最佳贡献者
2

中国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也因此在很多时期,中国都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在中国最早的人口统计应该是开始于夏朝,《史记》中有这样的记载:禹平水土,定九州,计民数。正式统计了确切人口数量则是到了西汉时期,《汉书.地理志下》中记载有这样的数据,户籍12,233,062户,人口59,594,978人,之后在较为稳定的朝代,国家都进行过人口统计。

在明朝万历年间,曾经统计过全国人口,约1.5亿人,之后不过就过了四五十的时间,到了清朝顺治末年,中国的人口数量减少到了1400万人,人口在这几十年里减少了九层,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明末清初,民变四起,改朝换代导致战乱不断,饥荒瘟疫爆发等多重原因,一同导致了人口迅速减少,康熙皇帝登基后,清政府的统治逐渐稳定下来,人口才慢慢回升了,在康熙初年统计人口数量,中国大约有1900万人左右。

康熙皇帝统治时期,人口增长并不明显,因为在康熙一朝,经历了规模较大的三藩之乱,收复台湾的战争,平定葛尔丹叛乱,和沙俄也是摩擦不断,所以社会没有那么稳定,也直接影响到了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但是康熙五十二年,清政府宣布永不加赋,免除了新出生人口的人头税,既减少了百姓生活压力,也鼓励了人口繁育。

清朝真正开始修养声息,还是到了雍正皇帝执政时期,经过康熙皇帝的南征北战,雍正皇帝接手时,清朝相对已经稳定了很多,雍正皇帝上任后,整顿吏治,推动一系列改革政策,推行火耗归公,从根本上提高了百姓的生活水平,虽然在雍正一朝也发生了罗卜藏丹津叛乱,但是对中原地区的影响很小,清朝在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得到了全面发展。

到了乾隆皇帝统治时期,最开始乾隆皇帝也非常勤政,事必躬亲,他大力推广摊丁入亩,鼓励生育,另外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种植高产作物,如:玉米,水稻等,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人口增长,可能导致的粮食不足问题,这样就能减少饥荒,自然也会促进人口的增长。

另外一个方面,清朝从顺治皇帝统治时期,就提出了民族融合政策,他们开始学习汉文化,儒家思想,虽然满汉并不平等,但是汉人也有发言权,蒙满通婚,稳定了一些躁动的民族,这样的政策形成了稳定发展的社会环境,而在康熙皇帝到乾隆皇帝统治的时期,清朝的军事实力还在很强,也能让边疆稳定,国家统一,这也是人口增长必要的条件,乾隆五十五年,清朝再次统计人口数量,此时人口数量已经突破了三亿。

因此康熙初年人口只有1900万,到了乾隆晚期人口数量突破三亿,这并非是乾隆皇帝一个人的功劳,从康熙皇帝时期,奠定稳固的社会环境,减去人头税,到雍正皇帝时期,大力发展经济,推行火耗归公,保障百姓生活,再到乾隆皇帝时期,发展农业,推行摊丁入亩的政策都是有直接关系的。而国家稳定,民族融合,轻税赋也给人口增长创造了条件。

我是玄坤,一个热爱并不断学习历史文化的求学者,每天一点分享,期待着朋友们的关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学习,感谢各位阅读!

3

首先康熙时代,也就是1662年统计的不是总人口,而是口丁人数,就是有赋役义务的男丁。当时的口丁比是4.8,实际人口其实是9100万人口。

乾隆55年,1790年,我国人口总数首次突破3亿人口,在130年时间,人口增长了三倍。首先就是康熙宣布永不加赋,雍正时期开始摊丁入亩,不再征收人头税,人口增长完全摆脱了赋税和差役制度的束缚。其次就是在18世纪,引入的玉米红薯土豆开始在我国大面积种植。

如果种植小米必须要在比较平整肥沃的土地,而且非常辛苦,也就亩产80-100多斤。但是包谷无论陡坡,还是坡地,都可以种植,而且亩产300-400斤很平常。因为河滩,山地,丘陵都可以种植玉米,土豆,红薯和高粱等等作物。

我国耕地也从5亿亩增加到了11亿亩,再加上复合种植,单产提高,也就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而且在整个18世纪,全世界的人口都在大幅度增长。1377年,英格兰和威尔士只有200万人口,到了1770年就达到了550万,到1801年达到了1050万人口。法国在1701年为1200万人口到了1801年也达到了2700万人口。

就连日本都增长到了3000万人口,因此我国在18世纪人口增加2倍多并不奇怪。另外清朝人口大增长,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随着原产于墨西哥的陆地棉传入,该棉种产量更高,棉花纤维质量更好,我国全国普遍改种该种棉花,淘汰了木棉和草棉,在冬季就让更多人可以安然度过,极大降低了死亡率。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史研究在1999年的研究称:清朝华北农民成年人年粮食3.3石,老人小孩年1.65石。以小米,高粱,春麦为主食,杂以豆类,蔬菜和薯类,绝少吃肉,小麦和稻米只有节日和婚丧嫁娶的时候才吃。

山东济南府农民主食煎饼稀饭,豆腐小豆腐咸菜番椒为主,甲辰佳节的时候一家人才割1-2斤肉。没有战乱,平时可吃饱,冬天有棉衣,没有徭役,征夫,当时的百姓也已经满足,可以保证人口不断增长。

4

因为一千几百万这个数字只是官方掌握的人口数据,与实际数据相差甚远。现代的研究认为,三藩之变结束后全国全国普遍恢复和平的康熙十八年(1679年),实际人口数量在1.5亿左右,到乾隆年间近百年大致和平时代增长一倍多达到三亿多,是比较正常的古代人口增长速度。

明代的官方人口数字,基本是一个笑话,一直是朱元璋时代的六千多万的数字。从靖难之役结束到明末天下大乱,中国核心人口密集区大致有200多年的和平年代,这是迄今为止最长的一次的长期和平。现代的研究认为,明末人口在2亿人左右。

经历了明末的战乱和清初清军在中国大地上的残酷屠杀,到三藩之变结束的1679年,实际人口估计在1.5亿左右,相比明末有巨大的下降。

当然,清初最初的官方人口数字,延续自明代,与实际差距巨大。顺治18年(1661年),官方人口数字为1920万人,康熙9年(1670年),官方人口数字为1939万人。

雍正年间开始实行普遍的摊丁入亩政策后,清代的官方人口数字开始缓慢的向实际人口数字靠近。乾隆8年(1743年),官方在册人口数字1.5亿人,乾隆59年(1794年),官方在册人口数字3.1亿人。乾隆59年(1794年)的数字,应该与实际人口数字比较接近了。当然,清代的人口数据有问题的地方也不少,如某些地方明显存在着过高的虚报,但后期与实际人口数字相对较为接近了。

康熙乾隆年间的人口增长,主要因素有两个,一是百年左右的长期和平带来的人口自然增长,二是美洲作物的推广提高了人口容纳的上限。

从康熙十八年(1679年)三藩之变结束到嘉庆元年(1796年)的白莲教大起义,中国核心人口密集区有100多年的大致和平时代,没有被战乱波及。长期的和平时代,人口自然增长非常可观。

明末开始,大航海时代中欧洲人在美洲发现的农作物逐渐传入中国,在中国缓慢的普及到各地。美洲作物中红薯(番薯)、玉米、土豆尤其重要,这些作物产量较高,并且适应多种气候以及山地等地形,大大提高了中国区域的人口上限。网上有人戏称康乾盛世为番薯盛世,指的就是这方面因素。

(红薯)

5

清朝前期,从康熙到乾隆年间,人口出现爆发式增长,达到了中国历史的一个人口峰值。人丁兴旺、也成了康乾盛世的一大标志。古代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一直奉行男耕女织的传统,人地之间的矛盾一直贯穿着历史。清朝的人口增加主要因为措施得当以及外来物种,解决好了人地矛盾。

第一,社会稳定。清军入关后,迅速平定中原,结束动荡的社会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下,人民安居乐业,专心生产。康乾盛世的百余年间,男丁不知兵革之患,不打仗就回家种地生孩子。

清朝前期,经过明末的社会动荡,已经人少地多,人均可耕种面积大。清朝鼓励开发新的土地,发现农业。农业发展了,可以养活更多的人口。

第二,清朝的税收与人口政策,提高了生育率,推动人口峰增长。

康熙年间,政府推行“盛世滋丁,永不加赋”,固定了人头税,增加的人不用缴纳人头税。到了雍正时期,推行摊丁入亩,直接废除人头税,改征地税,不断抑制了土地兼并控制了人地矛盾,还推动人口的自然增长。

第三,外来农作物的传入。

欧洲的航海大发现,将整个世界连为一体,这就是全球化的萌芽,当时的中国也受到影响。在这个过程中,玉米、番薯、土豆等高产农作物传入中国,并迅速得到推广,粮食产量增加。

第四,医学技术的提升。清政府重视医疗卫生事业,西医在本土也得到推广|(金鸡纳霜等西药传入,救过身患疟疾的康熙一命),人均寿命得到提升。

到了康乾年间,明朝末年的小冰期已经不存在了,气候已经回暖,北方也能大面积种植粮食作物。

人口增加持续到乾隆晚年,人地之间的矛盾又重新出现,人多地少,人口就停止了增长。

原创:陈秋媚,转载请注明出处。

6

说的不好听点,人口增长就像细菌滋生,只要环境合适,温度合适,那就是疯长疯传,具体到清朝社会,把自然界的环境转换为社会环境的话就是玉米、马铃薯这些高产农作物的出现;说到温度的话,其实就是康乾盛世的出现。(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说到盛世,它不是大风刮来的,也不是谁运气好碰上的,这与当时康熙、雍正及乾隆时期的一系列政策有关,最基础的就是摊丁入亩,直白点讲就是废除人头税,这是人口增长的政策动因。

什么叫人头税,摊丁入亩之后有什么好处呢?也就是说原来是有人就得交税,家里人口多,数人头,有几个人交几份税,不管这个人可不可以有固定的产出,在古代什么才能叫固定的产出呢,当然是有地了,有地种就可以安身立命。


但实行摊丁入亩之后就不一样了,它不看你家里有几个人,只关心你有几亩地,人多地少的也不吃亏,人少地多的反而多交税,这不止是调动普通的老百姓生产积极性的问题,因为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分配是更加合理化了。

同时还极大的提高了人们生娃儿的积极性,因为多一个劳动力,就意味着可以在有限的土地上更深入的精耕细作。人口增长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玉米、马铃薯这些高产农作物的出现,这些农作物不但高产,而且环境适应能力极强,中国是个多山的国家,大龄的山地丘陵得不到利用。

玉米、马铃薯的出现则使得占国土面积最大的山地丘陵有了用武之地,极大地扩展了人们的生存空间,耕地面积也是极大增长,而开垦荒地本就需要大量劳动力,地多打的粮食才能多,这些都促使老百姓的生产生育积极性!

7

看到很多人把康乾年间的人口增长完全归功于红薯等新作物的引进,其实这是不全面的。红薯和玉米并没那么重要。


红薯等美洲作物的引进,算是一个次要因素,但却不是最重要的因素。


17-18世纪是世界人口大增长的时代。


首先题目的数据完全错了, 根据路教授的《中国人口通史》,在顺治十八年(公元1661年), 清朝约有9千万人,

到了乾隆五十五年(公元1790年), 达到30148715人, 突破了三亿。即从9000万达到3亿,花了129年,翻了3.32倍。


相对而言,日本在1603年人口约为1200万人,到了1730年变成了3300万。130年间增长了2.75倍。


日本当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对海外产品的引进是不利的,但他们人口增长只是仅次于同期的中国。


而另一个例子是英国,英国人口从1601年的410万,增长到1761年的610万,花了160年,却只增长了这么点,要知道整个18世纪英国海外移民其实不多,美洲作物为何没造成英国人口翻番?


所以这么一看。有没美洲作物,还真不是太重要。如果没有玉米红薯的普及,清朝前期的人口还是会增长二倍以上。因为凭借版图资源,突破2亿接近3亿一点问题都没有。

(湖北阳新县的 番鸭,原产于美洲,清初时引入,似鹅非鹅,似鸭非鸭的鸭科动物)


实际上清朝人口的增长,学术界认为原因主要是四点:


一,明末战乱的恢复,明代顶峰其实已经达到1亿人以上,有些学者甚至认为早已达到2亿。而在清初,很多历史记载很多省份已经在战乱中变得荒无人烟,甚至连成都城都到处跑老虎。所以在清代增长到3-4亿并不奇怪。



二,清朝对全国人口统计范围的扩大是人口总数增长的重要原因


清朝对全国的有效管辖领域在我国历代王朝中是最大的, 超过了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 因此人口统计范围也是最大的,所以他将其他王朝忽略的 少数民族人数也加入了统计。


盖番、回、黎、苗、瑶、夷人等, 久经向化, 皆按丁口编入民数“,


三,清朝前期对历史上的赋役制度做了重大改革, 使得长期隐匿的人口浮现出来


取消了人头税,因此大量隐匿人口在统计中表现了出来,而明朝却因为有大量隐匿人口存在,所以在官方统计数字中一直没超过6千万。



四:食物结构的改善有利于人口增长


原产于美洲的甘薯、马铃薯、玉米等高产农作物在明末清初传入中国, 并逐步大面积种植, 大大提高了当时的农产品总产量, 也改变了人们的食物结构, “一年红薯半年粮”,于是更多人被养活。

8

这么快的人口激增,如果说什么社会稳定,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类似这样的人口记载大多不准,归根揭底在于瞒报。


雍正年间,实行摊丁入庙,也就是说实行了两千多年的人头税被取消了。

摊丁入庙是从康熙帝“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政策的进一步发展,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促进了人口增长。


田亩起丁,田多则丁多,田少则丁少,计亩科算,无从欺隐。也即是说政府收税不再按照人头来收,而是按照土地数量收,土地多的多交税,土地少的少交税。

穷人不在隐瞒人口逃避赋税徭役,富人也无法收纳活不下去的穷人成为他们庇护下的黑户。

从明代起,诸如玉米、番薯等高产作物引入并得到推广,使滋生的人口有了一定的粮食保障。


乾隆皇帝对此特别上心,番薯的种植得到官方提倡。乾隆更是下令让各地官员们“广劝种植”,因为有了官方推荐,番薯的种植范围迅速扩大,很快就推广到全国范围。

可以说,摊丁入庙是揪出了国家中的隐藏人口,而番薯玉米等高产作物的推广,真正的缓解了人地矛盾,带来了真正的人口激增。

9

现实吗?

其实用脑子想一想都知道,康熙初年到乾隆末年,才100多年的时间,人口从一千九百万增长到3亿。我们假这1900万人口男女对半分,每个都结合了,康熙初年就有了第一个孩子,如果光靠这950万户,那么每户得有30多个孩子左右才能达到3亿,这现实吗?

如果按照现实的情况,前面这理想的950万户生的孩子,怎么能保障总数男女均等?再怎么保障到了一个最小生育年龄又开始生育,等等诸多现实的问题考虑进去,到清朝末期才到达3亿还是很有可能的。

那少算的人会找你的

所以康熙时期真的只有一千九百万人口?难道不怕那少了一亿多人来找题主算账吗?按照学者的估算,万历二十八年,中国的人口约1.5亿左右,在经历过战乱人口部分减少后,然后又恢复了和平,于康熙三十九年中国的人口又达到了1.5亿人左右,到乾隆五十九年的人口已经达到了3.13亿人左右。再来看这个问题,康熙时期的那一亿多人就凭空消失了。

至于有人所说的户口问题造成的名义人口很少,其实康熙时期搞了一个叫做“更名田”的东西,意思是土地谁种就规谁所有,以此来增加税收户口,貌似还是蛮有成效的,虽然也有没有落户的人口,但是实际情况登记的户口还是很多。

人口多了是好事吗?

有学者认为,清朝最大的人口承受压力是2.5亿左右。因为古代毕竟是一个农业社会,百姓基本上是靠农业吃饭,我国的国土面积虽大,但实际上的可耕地面积远远小于国土面积。

古代那种条件下,一亩产量也是有限的,还得看天吃饭,人多了,田并没有相当应的增长的同样多,所以就造成了饥饿问题。乾隆后期,之前积累的人口一下子就爆发出来了,当时也有诸士人在讨论人口问题带来的危害。总之虽然康乾虽曰盛世,但是实际上还是很多清朝百姓吃不上饭。所以人多不一定就是好事,前提是这些人有创造财富的工作,和能有这么多相应的粮食。

10

一、没有爆炸式增长,而是缓慢增长

“从相对增长,即增长率和总增长的百分比来看,清朝的人口不算是什么奇迹,从顺治 12 年(1655)到道光 30年(1850)总人口从 1.19亿增加到4.3亿,年平均增长率为 6.6‰,”按绝对增长来看,以宣统三年为终点, 4亿为当年的人口数,年均增长率为4.7‰。

与以往各时期相比,无论哪一标准,年平均增长率和总增长率低于西汉,西汉200年间,人口的平均增长率约7‰,其中前期的数十年间达10‰;而东汉前期,唐前期和北宋的年均增长率都高于相对增长。实际人口的年增长率在 7‰ -10‰之间。”

摘自葛剑雄《中国人口发展史》

从清朝初到乾隆退位,直至道光年间,国内较为安定,没有大规模战争,延续百年的“康乾盛世”是人口增长的关键时期。

金融界有句真理:复利是最可怕的,比原子弹还恐怖。看图,自己体会。

二、逃户减少

清朝初年,宣布“新增人口永不加赋”和“摊丁入亩”,取消全国的人头税,一律按土地缴税。

这并不说农民负担减轻了,而是逃户变少了。过去了那种为了逃避人头税嫁掉老母、委身于豪门士绅为奴的现象大大减少了,过去被隐藏的人口也大量被统计出来。

关于逃户有多严重,我可以举个栗子。东汉人口5000多万,三国时期魏蜀吴总共才800万,这怎么可能呢?西晋的晋武帝厘清全国人口,是1600万,一下子就增长了一倍,但实际上依然只有实际人口的一半左右。

三、耕地面积和农业技术的提高,这是最关键的

清帝普遍重视垦荒,把垦荒定为考核地方官政绩的重要指标。内地的土地利用率较明代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基本上到了“地无余陇”的地步。而对于新开拓的边疆地区,清廷则从内地大量移民进行开发,到了乾隆末期,内蒙、青海、新疆、岭南、台湾及东北地区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开发。嘉庆年间被流放伊犁的洪亮吉在新疆已经看到了“今看戈壁外,沃壤庶无弃”的景象。

经过一代代的垦荒开发,到了乾隆末期,根据学界估算,全国耕地面积已经达到了11-12亿亩,较之明代全盛时期的约7.8亿亩增加了大约50%。这是人口承载力提升的基础。

水稻产量比小麦高一倍,所含热量是小麦的五倍。宋元时期从越南引进,明朝在南方大量推广,清朝则将之推广到北方。全国平均亩产比明朝提高30%,粮食总产量提高了一倍左右。

四、“番薯盛世”是一个伪命题

番薯和玉米等作物一直到乾隆末期才开始大规模推广,到了近代才开始取得较大的发展。根据相关统计,一直到20世纪20年代,番薯之类的作物产量还只占粮食总产量的9%左右,清代中期只会占比更少。靠番薯玉米来养活这么多的人口显然是不可能。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