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让康熙皇帝想打人。
哪本资料上说康熙年间人口1900万了?敢情明朝末年的15000万人在明亡清兴的几十年时间里被“消灭”了87%,这个数字有多惊人你知道吗?这是对历史极端不负责任的态度!
在公认的清朝人口资料中,只说顺治年间的1661年,清朝登记在册的人口为1900万户。“户”是什么概念?在崇尚多子多福的我国古代,一户平均至少有3口人,也就是说,此时登记在册的人口至少5700万人!
而在我国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因为人口控制手段落后,一旦经历战乱,大量人口会选择隐匿。而一旦社会安定,这些人口会回归土地,重新成为登记在册的人口。
所以,清朝在顺治年间的绝对人口数量,根本不止5700万!而从顺治年间到康熙年间,随着社会发展,人口只能增加,所以康熙年间人口根本不可能是1900万人!
既然基数较大,也就不难理解为何清朝前期我国人口能迅速膨胀了。静夜史认为,影响我国清朝人口爆炸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安定
清朝前期虽然与蒙古、南明等不断发生战争,但汉地十八省区域在1661年消灭南明政权后就一直相对安定。
由于清朝完成了中原地区的基本统一,所以清朝的对外战争基本集中在长城之外的蒙古区域以及台岛等沿海区域。
因为长达200多年的社会安定,中原地区小农经济得到充分发展,这使得人口出生率大大提升,为人口的爆炸式增长提供了可能。
2、政策得力
清朝前期为恢复生产力发展,统治者进行了一系列促进人口增加的措施。
比如1711年即康熙五十年,康熙皇帝宣布“盛世滋丁,永不加赋”,即此后不管人口多少,都以1711年的人口数量计算人口税,此政策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人口数量增加开始加速。
到1723年,雍正皇帝开始推行“摊丁入亩”,将人丁税和田税合二为一,更加弱化了人口税的存在,进一步的“减负”使得人口再度膨胀。
3、作物高产
明朝初年,玉米、红薯、土豆等高产作物自美洲传入我国东南沿海,自清朝前期推向北方。
相比于传统农作物,这些高产作物不仅产量高,而且适应力极强,能够在土地贫瘠的土地上生长,这使得大量在以往不适合耕作的土地被大量开垦出来。
清朝时期,我国的耕地保有量达到历史巅峰,大量的土地提升了粮食产量,为供养大量人口提供了基础。
4、控制加强
清朝是我国专制皇权登峰造极的时代,也是我国人身控制最严密的时代。
由于乡里制度的发展,清朝最终打破“皇权止于县政”的惯例,将统治力延伸到最基层的乡村,这使得清朝的人口统计比以往任何一个朝代都更为准确和全面。
由于人身控制的加强,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清朝前期社会的安定,这同样为人口的增加打下坚实基础。
5、风俗推动
清朝在很多方面继承了前朝衣钵,但为加强皇权也进行了一系列逆潮流而动的政策,比如宵禁制度。
我国的宵禁制度在唐朝后期逐渐被打破,两宋和元朝时期进一步被弱化。但是到明朝时期,宵禁制度死灰复燃,清朝时期则更加完善。
由于宵禁制度的盛行,清朝民众的业余生活被完全压制,这在客观上也促进了人口的不断增加。
6、阶级共识
和以往的少数民族王朝不同,清朝时期的各民族地主士绅阶层,组成了牢不可破的联盟,这使得清朝前期的统治结构空前稳定。
有清一朝,虽然内地相对安定,但朱三太子这样反清复明的民间反抗始终此起彼伏。在这样的条件下,汉族地主士绅阶层和清朝统治者站在同一阵营。正是这种联盟性质的统治集团,使得清朝自三藩之乱后,始终没有出现更大规模的内乱,为清朝人口增加提供了良好的客观环境。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我是静夜史,期待您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