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说索额图是大清第一罪人,而不是说鳌拜是第一罪人,这是为什么?索额图和鳌拜都威胁过康熙的统治,但是康熙打倒了他的第一个对手鳌拜后,却没有说他是本朝第
康熙8年,“满洲第一勇士”鳌拜被康熙设计擒下,列罪30条,终身囚禁,死于狱中。
康熙四十二年,康熙下旨善待鳌拜后人,给予其后人相应的官职。
十年后,康熙彻底为鳌拜平反:“我朝从征效力大臣中,莫过于鳌拜巴图鲁者,鳌拜功劳显着,应给世职。”
雍正即位后,第一件事就是加封鳌拜为“超武公”。
康熙四十二年,索额图被康熙捉拿下狱,饿死狱中。对索额图一生的所有功绩,除和沙俄签订《尼布楚条约》外,其余全面否定。
其子格尔芬、阿尔吉善被处死。其同党或被杀,或被拘禁,或流放。子孙被革职。
康熙说:“索额图诚本朝第一罪人也。”
(康熙剧照)
俩人都是对清朝有大功的人。
鳌拜三朝元老,康熙辅政大臣之一。随皇太极南征北战,一生功勋卓著。先后参与皮岛之战、松锦会战、镇压李自成、剿灭明朝余党、征剿张献忠等,誉满朝野。特别是在皇太极去世后,坚定地站在福临一边,拥立幼帝,确保了大清江山的稳固,无愧“满清第一勇士”的称号。
索额图最初只是一个侍卫,助康熙扳倒鳌拜;和沙俄勘定边界,签订《尼布楚条约》;随康熙亲征噶尔丹;裁撤“三藩”。索额图是康熙最为倚重的心腹,被誉为“本朝第一功臣”。
那么,同样是“大清第一”的股肱之臣,为什么鳌拜只被幽禁,随后还被平反;而索额图几乎被赶尽杀绝,还被视作“大清第一罪人”呢?
鳌拜的30条罪状中,大多都指向了他结党专权,把持朝政,大肆培植亲信,随意任免官员;肆意妄为,无视圣上,不遵人臣之道,骄横跋扈;另外还加了些不痛不痒的罪名,如妄议皇后册立,私买奴仆,擅养死士等。
(鳌拜剧照)
即使这样,在康熙用库布擒拿鳌拜时,鳌拜至始至终没有反抗,束手就擒。只是掀开自己的衣服,让康熙看看他为了大清江山,留下的满身伤痕。并质问道:“为何诛杀大清功臣?”
可见,即使在最后一刻,鳌拜都是忠心的,他从未有过谋逆之心。
康熙对鳌拜的罪行是这样说的:“妄称顾命大臣,窃弄威权。”也就是说,鳌拜只是威胁到了皇帝的权威,与皇权产生了激烈的冲突。
索额图也结党弄权,他和纳兰明珠“权势相侔,互相仇轧”。不过索额图和明珠的党争牵涉到了皇子。索额图依附太子胤礽,明珠辅佐皇长子胤褆。俩人在朝中相互倾轧,广结党羽,争权夺利。致使谕令不达,朝臣分化,形成“太子党”和“长子党”,严重动摇了康熙的统治根基。
康熙为了朝局稳定,也为了保护太子,于是出手打压了“长子党”, 黜纳兰明珠的大学士,至此再也没有重用。
(索额图剧照)
“太子党”由此势盛,以至后来有了谋反之意,这也是索额图最终被杀的原因。
康熙四十二年,索额图被囚禁后,康熙曾传谕:“朕若不先发,尔必先之,朕亦熟思之矣。”意思是说,康熙经过深思熟虑,采取先发制人的措施,拿下了索额图。
康熙四十七年,在第一次废黜太子胤礽时,康熙曾说:“从前索额图助胤礽潜谋大事,朕悉知其情,将索额图处死。今胤礽欲为索额图复仇,结成党羽。朕不知是今日被毒死,还是明日遇害,昼夜不得安宁,时时警戒,朕若不先发制人,尔必先发制我。”
康熙两次提到“先发制人”,还说“潜谋大事”,说明索额图确实有撺掇太子谋反的举动。只是康熙及时发现,太子未能成事。
综上所述,在康熙的心中,鳌拜和索额图的罪过有质的区别,鳌拜只是防碍了康熙的乾坤独断,而索额图是要谋反。
因此,康熙说:“索额图是大清第一罪人。”
皇帝想要处死一个功臣,理由很多,结党营私,中饱私囊绝对算一个拿得上台面的理由,“谋逆”简直更是罪该万死,直接诛九族了。索额图就是死于“谋逆”。那么他究竟“谋逆”没谋逆呢?这全凭皇帝一句话,皇帝说你谋逆你就是谋逆,这就是皇权制社会最大的霸道。
康熙不说鳌拜是大清第一罪人,是因为问心有愧,鳌拜该杀还是不该杀?只怕康熙心里最清楚。
作为大清的开国功臣,鳌拜最初追随皇太极攻察哈尔部,攻朝鲜,可谓战功赫赫,而攻打皮岛一战中,鳌拜的表现简直令人热泪盈眶。要知道,从努尔哈赤到皇太极都视皮岛为心腹大患,他们日夜筹划,就是为了能将这个与关外宁锦一线的明军互为倚角的“钉子”拔去,除掉毛文龙,除掉袁崇焕,后金的胜利便指日可待。
当时鳌拜打了前锋,率先冲上皮岛,却早已被严阵以待的明军攻打,一时间炮矢齐发,鳌拜展开了近身肉搏,拖住了明军,让清军后面的部队赶来,最终取得了胜利。
松锦之战中,双方交战也十分惨烈,鳌拜坦露胸膛,命令部下下马步战,近身肉搏,再次打败明军,而返回的途中清军遭到截杀,鳌拜再次大喊着冲到前面保护皇太极部队,他冲锋陷阵,五战五捷,身上伤痕累累,无一处完好……
如果一个人肯为你的江山玩命搏斗,试问有谁不为之动容?而当康熙用诈术——一群少年,擒住鳌拜时,鳌拜并未反抗,只是掀起衣服给他看,问他——“为何诛杀大清功臣?”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这句话对少年康熙而言,恐怕是他到死都不能忘记的——无论是他的动作、语言还是悲哀的神情。
康熙对鳌拜的定罪也仅仅是——“妄称顾命大臣,窃弄威权。”然而这顾命大臣是顺治亲自赐给他的责任,而不是他的过错,这点康熙心里也跟明镜似的。
不仅如此,鳌拜还有拥立之功。论资格,皇太极死后,多尔衮比年幼的福临更有资格接管大清江山,鳌拜在崇政殿冒着被多尔衮记恨的危险,大声说:“如果不立先帝之子,我们宁可从死先帝于地下!”这一句话断了多尔衮继位的可能性,也让鳌拜其后遭受了多尔衮三次迫害,两次差点被杀。
他忠于的不仅仅是大清的江山,而是皇太极、福临、康熙一脉的江山。这样一个对康熙有恩,甚至恩重如山的人,康熙因为夺权而杀死他,其心又何尝不愧疚呢?
鳌拜死于与四大臣尖锐的矛盾,给政敌留下很多把柄,而其心又耿直,有什么说什么,勇猛有余而心机不足,所以才落得被杀的下场。小皇帝想亲政,鳌拜是绊脚石,搬开绊脚石他才可以按自己的意愿行事,这其中孝庄的主意也起了关键作用。
鳌拜是武将,他的功劳是自己一刀一枪打下来的,他跟索额图不同,索额图是外戚,外企是什么呢?说白了就是政治混子外加吃软饭的。
索额图是个政治投机分子,其人脑子很聪明,学东西过目不忘,最终凭借索尼的身份打入政治决策核心,又因赫舍里皇后的裙带关系而备受瞩目。
索额图在智擒鳌拜中出谋划策,算是他立的第一件大功。但其实康熙并不觉得他多有功,认为是自己的功劳。
三藩之乱中索额图出谋划策,说——将那些建议撤藩的人处死吧!康熙训斥了他,抬举了明珠,但索额图不在意——毕竟此时他有一张王牌在手——太子胤礽。
这便触了康熙的逆鳞,外戚干政是皇帝最为忌讳的,而索额图却越来越明目张胆,毫不顾忌,他以为朝廷是他自己家里,皇帝是他的一个亲戚,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甚至在与明珠争斗时,他大肆结党营私,篡夺太子干大逆不道之事——”凡皇太子服御之物,俱用黄色“,这条建议就是索额图提的,犯了康熙的大忌,康熙就直接质问他:”你想干什么?想谋反吗?想让太子杀死朕,然后当皇帝吗?“
明珠和索额图,原本是皇帝制衡朝臣的两颗棋子,明珠是”长子党“,力挺长子党皇帝,已经够蠢的,索额图比他还蠢,力挺太子胤礽当皇帝。
康熙心里命定的皇位继承人,一直是胤礽,那为什么索额图明明押对宝了,却还是死了呢?
因为在皇位继承人上,皇帝不允许任何人押宝,无论朝臣站哪一边,都注定是错的。聪明人永远站在当朝皇帝这一边,不结党,不站队,做一个“孤臣”,这样皇帝才会对他放心,才会日后赐给他顾命大臣的权力。
皇帝还活着,他就要拥立皇子,无论是哪一个,都注定是个死。
索额图如果是个聪明人,他应该祈祷明珠长命百岁,权势不倒,因为一旦明珠倒了,他这颗棋子就成了弃子,注定要步明珠的后尘。
所以康熙说他是大清第一罪人,还说他“助胤礽潜谋大事,朋比徇私,益加贪渎。”可见康熙想他死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
这并不说明索额图真是罪大恶极,企图谋逆,索额图未必有谋逆的心思——他只是想抱住年轻太子胤礽的心,让赫舍里氏的辉煌延续下去。他想做个辉煌显赫的奴才,他没有谋逆的野心,也没有谋逆的能力。
康熙咬牙切齿地说索额图是大清第一罪人,说明对他已经恨之入骨,到了口不择言的程度,仅此而已。
所以索额图是个聪明人,他也是个蠢人,他玩了一辈子政治,但他却不懂人心。
鳌拜的案子,大概是清代前期最大的冤案。
康熙自己设圈套坑的鳌拜,难道他还不知道鳌拜有多冤枉?如果还腆着脸说鳌拜是罪人,那康熙也太不是东西了。
我曾经说过,当时才14岁的康熙懂什么,最大的幕后黑手是孝庄。
康熙和孝庄,对顺治留下来的4个辅政大臣没一个放心。除了病成废人的索尼,其他三人都是他们一手安排除掉的。他们给鳌拜暗示,借鳌拜之手除去苏克萨哈。鳌拜虽贵为太师、一等公,但头脑简单,又手握兵权,有道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康熙就又借着鳌拜参杀苏克萨哈的事,硬给鳌拜安上谋反的罪名,将鳌拜下狱。
说鳌拜谋反,康熙自己信吗?
在除《清史稿》而外的其他史料上,都说鳌拜“忠心事主,始终不渝”“梗直忠义”。鳌拜曾经为了康熙的爹顺治继位的事不惜起兵帮忙,这样的人,真的有心觊觎大权吗?
更何况,鳌拜手握重兵,直至被抓,从未曾擅自调动一兵一卒。他有兵不用,却拿那些他本来就搞不定的文职事务谋反?吃撑了吧?
之后,鳌拜请求觐见康熙,让康熙看他为救康熙祖父皇太极而留下的伤疤。累累伤痕和对上两代皇帝的功绩,终于勉强使他保住了性命。
还有另一个辅政大臣遏必隆。他原本“屡乞罢辅政,许之。”本来人家都辞职了,但鳌拜事件后,还是以“缄默不加阻,亦不劾奏”为罪名把遏必隆削职夺爵下了狱。这不叫鸡蛋里挑骨头?可见康熙和孝庄有多歹毒。
但康熙也知道自己实在不要脸,不光他知道,连儿孙们也知道。所以,康、雍、乾三朝,每一代都给鳌拜平反。康熙晚年给鳌拜平反,雍正乾隆给鳌拜追封。
不然的话,晚上睡觉不踏实啊。
但索额图可就不冤枉了。
索额图涉进了党争,下场再惨也不值得可怜,“成者王侯败者贼”嘛。且不论他是不是真的“倡议皇太子服御俱用黄色,一切仪制几与朕相似”,单就他的地位来说,在明知胤礽有篡位野心的情况下,从来没有向康熙言语过一声,而是纵容胤礽,死罪就不可免。他当的是皇帝的官还是太子的官呢?吃康熙喝康熙,却不跟康熙一条心,康熙不恨死他?
再加上,康熙本身对胤礽还是很喜爱的,不然也不会在有长子的情况下立了胤礽,而且在胤礽犯了大错后还多给胤礽一次机会。在康熙的心里,本来是有机会能把胤礽教育好的,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索额图添乱。两度罢黜了自己喜爱的儿子,不迁怒于索额图才怪。
另外,康熙年间国亏民贫,而索额图自持有功,不仅奢侈得过火,还纵容家人为恶。当然他的家人也都是索党,不仅影响当朝政治,同时也有贪渎的行为,名声很恶劣。
再者,既然鳌拜是冤枉的,索额图也就没什么功劳可言。一个没什么功劳的人却居功自傲,还有比他更该死的吗?
我们先看一下鳌拜是怎么被擒的。
康熙八岁登基,顺治给他留下了四位辅政大臣,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和鳌拜。这四个人中,索尼年龄大了,身体不好,不怎么管事,苏克萨哈和索尼有矛盾,经常被排斥,遏必隆没主见,渐渐地权力落到了鳌拜手里。
臣子掌握最高权力,君要听臣的,这种君臣权力的扭曲,早晚会回归。康熙要亲政,必须打掉鳌拜。
那么通过和谈的方式要回权力不行吗?不行。万一,我说是万一,鳌拜要造反呢!政治斗争必须有万全之策。
康熙做好了一切准备,命太监去请鳌拜到武英殿议事。鳌拜来到武英殿门口,康熙的侍卫头领索额图正等在那里。索额图对鳌拜说,“鳌少保,请把佩刀放我这儿,我先替你保管(注:鳌拜有带刀觐见的特权)。皇上大了,您带刀觐见,他会感到不舒服。”鳌拜没想太多,就把刀放在了门口。
进殿后,康熙赐座,鳌拜坐在了康熙为他精心准备的,锯坏了一条腿的椅子上。接着康熙赐茶,假扮太监的布库少年,用茶盘托着烧得滚烫的茶碗递给鳌拜。鳌拜用手去接,被烫,失手掉落了茶碗。在皇帝面前掉落茶碗是大不敬,鳌拜本能地伸手去接,弯腰时压翻了椅子。假太监喊,“快救鳌少保!”,一群布库少年上来,把鳌拜按住,绑了个结实。
我们假设鳌拜有反心,他一定会非常谨慎,小心保护自己,当索图让他把刀放在门口的时候,如果鳌拜心里有鬼,他能把刀放下吗?!没有证据证明鳌拜要造反。但是,鳌拜的功劳,实实在在摆在那儿,人人都能看得见。谋逆之罪是必须死的,康熙没有杀鳌拜,也正说明了在康熙心里鳌拜没有造反。
再看康熙是怎么处理索额图的。
索额图是太子胤礽的母亲,孝诚仁皇后的叔叔,是太子党的一号人物。他因擒鳌拜,平三番,收台湾,抗沙俄,从征葛尔丹立下很多功劳,官当得很大,权倾朝野。
为了家族能继续兴旺发达,他力挺太子,希望太子早日即位。这样就动了康熙的利益。康熙对太子产生了不满,为打击太子的势力,他削去了索额图的一切职务。
公元1702年,康熙南巡到达德州,太子生病。康熙把太子留在德州,把闲赋在家的索额图招来伺候太子。康熙的意思很明显,让索额图做太子的工作,耐心等待,好好干,皇位早晚是太子的。
索额图在德州待了近一个月,他是怎么做太子工作的,我们不得而知。不过,太子病好后,回到京城,想当皇帝的心情更加迫切了。康熙为了警告太子,打击太子党,收集罪证,处死了索额图。
索额图的死并没有让太子胤礽止步。康熙四十七年,众皇子跟随康熙外出打猎,太子胤礽夜里偷偷地透过御帐的缝隙窥视康熙。康熙觉得这是谋害自己的节奏啊,说不定啥时候自己的命就丢了。于是康熙召集大臣,声泪俱下地宣布,废掉太子胤礽。
在康熙看来,索额图犯的是谋逆罪。他教唆太子谋父篡位。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康熙是非常喜欢太子胤礽的,两岁时就立他为太子。可是,因为索额图的教唆使得太子被废,康熙因此很是心痛。因为太子被废,引起九子夺嫡,使得康熙身心俱疲。这一切的罪责,康熙都算到了索额图头上。由此可见,康熙说索额图是大清第一罪人也就不足为怪了。
文/豫有得
感谢您的阅读点赞留言评论关注!
人世间有一种恨,浸心入脾,痛入心房,蚀入心涧!
相反如果康熙对索额图不是那么的信任,不是那么的“爱”,不是那么偏袒,相信其最终的结局不会和鳌拜一样颐养天年,就像康熙所说:
就算索额图长一万个脑袋也不够朕砍的!
作为四大辅政大臣之一的鳌拜,曾在战场之上救国康熙之父,顺治帝的性命,在康熙幼年之时,非常敬重其人和势。
待康熙和索尼之孙,索额图之女赫舍里结婚后,鳌拜曾一度阻止康熙亲政,但是在老索尼的推波助澜下,康熙顺利拿下亲政权。
鳌拜心知肚明,康熙执政后第一个要除掉的就是自己,其在爱新觉罗氏,班布尔善等人的唆使下,决意废黜康熙,另立新君。
但是在鳌拜心中其一直主张退隐山林,也正是因为一个“隐”字儿救了鳌拜一名,就在康熙和孝庄太后设计抓捕鳌拜后,仅仅是将其关押,这也是康熙未将其杀之的原因。
索额图到底做了什么让康熙如此愤怒?
据纳兰明珠透露索额图窃据大清41年之久,共犯案28桩,每一桩都足以定性为砍头罪,当然,这其中明珠也是同谋,这是昔日的明相在“审”昔日的索相时,当着张廷玉、李光地和太子胤礽的面亲口承认并口述全部经过。
但是相信这其中罪过最大一条应属唆使太子胤礽行篡逆之事,身为国丈,劝说自己的外孙,去杀自己的孙女婿,这是何等的荒唐之事,实为不忠不孝,寡廉鲜耻。
其实鳌拜和索额图都可以定性为权臣,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一个是杀人犯,一个是指示者,鳌拜之所以行篡逆之事,实为班布尔善的唆使,其只不过是班布尔善的弑君篡逆的棋子,就在箭在弦上的那刻,鳌拜依然选择退隐。
但是索额图实为主谋,主动相使君篡逆,天理不容啊!
康熙之所以那么恨索额图,实为对其太信任,太爱,对其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康熙虽然深知索额图有权臣之心,但是认为其并未有篡逆之心,可惜康熙这一点上自负了!
我是历史中简堂追溯传奇,一家汽车公司的失效分析师,喜欢的朋友欢迎关注吐槽。
有关汽车,日语,英语,自考等方面的知识也可以互相交流,感谢您的阅读。
文/历史中简堂追溯传奇
首先说明鳌拜不是大清的罪人,相反鳌拜是大清的第一功臣,没有鳌拜的存在,清廷注定将陷入更加激烈的党争。
鳌拜的倒台,只是因为当初鳌拜的权势过盛,正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在高位的鳌拜,注定不能独善其身,势必会在众官员的趋炎附势下形成自己的党派。
但是鳌拜这个人对待康熙,他是没有反心,虽然鳌拜动过专权的心思,但最后都由于各种原因,使得鳌拜不愿意背叛康熙。
很多人认为要不是鳌拜年老,估计鳌拜还是想当皇帝的,人一旦老了就容易念旧情。
年老之后,鳌拜的野心确实消退,并且面对高位,鳌拜未尝不是如履薄冰。鳌拜自己也认识到了自己的存在,就是对皇权最大的挑战。
当康熙亲政之后,鳌拜选择了称病,其实也就是为了自保,但是其党羽还在,康熙怎能放心。
所以康熙扳倒了鳌拜,但是在其死后又追封他,又为其平反。只能说在至高无上的皇权面前,只有孑然一身才不会被猜忌怀疑。
而索尔图则真正是清朝的一大罪人,因为他差点断送了康熙征讨葛尔丹的大业,差点使得大清王朝再度丢失对漠北地区的控制。
当年索尔图同明珠两个人搞党争,其实这暗地里却是关于夺嫡之争,因为大阿哥和太子,是明珠和索尔图在朝野最大的王牌。
大阿哥是明珠的外甥,而太子胤礽则是索尔图的外孙,至于为什么不是大阿哥为太子,这涉及到赫舍里皇后。
当初康熙为了获取索家的支持,娶了索尼之孙女,也就是索尔图的女儿赫舍里,正因为有了这一层关系,才使得康熙能够顺利亲政。
而皇后生胤礽的时候难产去世,康熙为了索家的继续支持,不得不立尚在襁褓中的胤礽为太子。
这就埋下了夺嫡之争,因为当时的大阿哥已经是三岁,也就是说这其中不经意间就将明珠和索尔图带入了皇子夺嫡之中。
明珠和索尔图在朝搞党争,其背后就是为了自己的家族能够享受未来至高无上的荣耀,这也是就使得他们各自扶植各自的皇子。
而大阿哥无疑是优秀的,因为有军功在身,替康熙南征北伐,在军中也有威名。
太子则显得不争气,在孝期作乐,气的康熙愤怒不已,有了废除太子的意思。
只不过这个时候葛尔丹战事再起,康熙不得不三征葛尔丹。
意识到太子失宠的索尔图,居然决心造反,透露情报给葛尔丹。使得清军粮草被焚烧殆尽,差点康熙就死在了三征葛尔丹的战场上。
而且索尔图已经准备好了各项事宜,打算等康熙一死,便封锁京城,尊太子登基。
所以康熙回京之后,失望至极。想到当初索尼的忠心耿耿,康熙泪流不止。将索家上下,按律全部处置,太子也就此被废!
谢谢邀请,对于这段历史,我只有模糊的印象,我就简单扼要的回答一下吧。大清第一重臣索额图,追随先帝爷顺治以及顺治爷的父亲南征北战,功勋累累,问鼎华夏功不可没。到康熙年间,可以说是功高震主,结党营私,把持朝政数十年,在很多事情上,缚束了康熙爷的手脚。你想康熙爷可不是无能之辈,他平三藩,智擒鳌拜,可以说是文功武治的十全老人。他能眼里容得下索额图?要搬掉这块绊脚石,安索额图大清第一罪人还算是轻的,没满门抄斩,诛连九族就算是索额图一家不幸中的万幸了。
从索尔图来看,索额图的侄女,也就是索尼的孙女在康熙年幼时就已经封为皇后,皇太子胤礽就是这么孝诚皇后所生。胤礽打小就和索额图很亲近,自然是时刻想着为胤礽出谋划策,稳固皇储之位。
老迈的索额图首先倒台,康熙觉察到索额图等人的野心、权欲,下令拘禁了他,对他一生的功绩,除了和沙俄在尼布楚的谈判外,给予了全面的否定。并宣称索额图是本朝第一罪人,不久就把他处死了。
而四大臣辅政制度,是清初顺治、康熙两朝政权交替之际的一种过渡形式,现在基本认为辅政体制出自孝庄太后的政治智慧。如果把鳌拜说成本朝第一罪人,将至孝庄于何处?
在《清实录》里记载的鳌拜的罪行,主要是培植党羽、打击异己,这些基本都属实。如果说鳌拜威胁到玄烨本人,迫使玄烨不得不先发制人,就非常令人怀疑了。
当时玄烨已经亲政两年了,为什么不以正常途径直接罢黜鳌拜,而必须要以这么戏剧性的方式擒获他呢?这是让人不得不疑惑的地方。
有人认为玄烨擒鳌拜之前,已经将他的党羽两三人支开,到别处差遣,又调了索额图入内,才有了大好时机。
以上基本都是《清史稿》和传闻里演绎出来的,似是而非,试想鳌拜党羽那么多,二、三人能干出什么影响局面的大事。
果真时机成熟,玄烨自当召集群臣下谕旨进行逮捕,为啥要采取这样的非常之举呢?
鳌拜虽然是清朝大功臣,辅政时党羽遍及朝廷内外,连内阁大臣都到他家中议事,诸王宗室也没法和他抗衡,这些都是事实。
但是鳌拜之流不过是异姓臣子,按照满洲传统,在主子面前就是个奴隶,自福临继位确定了皇子继承制后,鳌拜哪有做皇帝的资格?
如果玄烨和孝庄太后都不能容他,联合发表诏令,除个鳌拜有什么难,鳌拜等人是绝对没有反抗的余地的。
至于担心鳌拜反噬,危害到两宫,这在家法严厉的满族社会,绝对是个天方夜谭。玄烨智擒鳌拜的举动,只有一种理由,就是康熙除鳌拜没有得到孝庄的支持,是私自运作。
在康熙六年7月份,四大辅臣之一的索尼,以福临十四岁亲政为引子,奏请玄烨亲政。但是孝庄却不允许辅臣们辞去政务,谕旨“缓一二年再奏”。
可以知道在六年的7月玄烨亲政了以后,辅臣的地位和从前一样,这是受到孝庄的旨意的。玄烨不明面上逮捕鳌拜,不过是碍于孝庄,而不是鳌拜的权威。
并且玄烨擒了鳌拜之后,每天惶惶不可终日,不知道该怎么处理后事,大抵是在观望孝庄的态度。毕竟没有孝庄的首肯,玄烨是没有权力擅自废除辅臣的。
玄烨迟迟不见鳌拜有归政的意思,也不见孝庄有催促的旨意,如果孝庄下了旨去催促鳌拜归政,鳌拜若抗旨不遵,那么在鳌拜的罪状上就会显示。
在第一历史档案馆收藏档案《康熙帝钦定鳌拜等十二条罪状谕》里,给鳌拜定的罪是最全面的,有12条,而《清实录》等文献只有6条,这12条罪状里也并没有说鳌拜抗旨不遵。
到了康熙八年的5月,离孝庄许诺的“缓一二年再奏”已经过去了两年,玄烨再也不能忍受和等待了,此时的玄烨已经16岁,较其父福临14岁亲政多了两岁,是以他断然处置了鳌拜,以逼迫孝庄践行诺言。
其实比较下顺治和康熙两朝的变化,也就能知道孝庄究竟有多大权力了。福临这个捡漏王的继位,本来就是权力抗衡的结果,也可以说是“八王共治”制度的一种回归,孝庄在这个时期是很难发挥什么决定性影响的。
多尔衮摄政结束以后,福临的皇权基本不受任何干涉,这时孝庄在福临面前也更多是被动。康熙继位后则不然,福临去世后,八旗宗王们已经基本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处于权力核心地位的是康熙,以及他身边的四大辅政大臣。
福临垂危之际,这几个内大臣虽然控制政局,但在名分和资格上都没有安排或重新选择皇位继承人的权力,依照孝庄的资历,自然成为这个政局的主角。
玄烨的生母一族也是没什么有力的政治背景,因此玄烨在福临生前并不受特别重视,玄烨继位和四大臣辅政只有通过孝庄的诏旨才能获得政治上的合法性。
也可以说,玄烨的皇位是孝庄一手所赐的,不言而喻,在玄烨被允许亲政之前,皇权的最终获取资格还是操控在孝庄之手。
众所周知,玄烨亲政以后,对孝庄是十分孝敬的,事必躬亲、恪守孝道,根据《康熙起居注》记载,玄烨对孝庄几日一请安,二十余年都没有间断过。
康熙十三年(1774年),胤礽出生,而在胤礽出生仅仅两个时辰之后,康熙皇帝的结发妻子赫舍里皇后去世。出于对赫舍里皇后的深厚感情,以及为了表彰整个赫舍里家族对于康熙朝前期、特别是在协助康熙皇帝除掉权臣鳌拜过程中的重要贡献,康熙十四年(1775年),康熙皇帝册封年仅13个月的胤礽为皇太子。
对于胤礽,康熙皇帝可以说是倾注了自己的半生心血,不仅将胤礽带在身边亲自辅导和培养,给了胤礽诸多的机会去不断的磨练提升,并且,从朝中选择了张英、李光地、熊赐履、汤斌等饱学鸿儒为其传道受业。
但是胤礽的表现却让康熙极度的失望。胤礽变得极度贪婪,生活奢靡,自己亲自并且安排亲信向属下官员索贿,同时,胤礽对于康熙、对于兄弟、对于朝臣都是极度的不敬,完全没有一个储君应有的风度。
而康熙认为,胤礽的“变坏”,不是自己的问题、不是康熙老师的问题,问题出在了与胤礽关系最为密切的外臣,同时也是胤礽叔姥爷的索额图身上。
特别是在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康熙皇帝南巡,走到德州的时候太子病重,康熙急召索额图赶来照看太子胤礽,索额图与太子就此朝夕相处了很长一段时间,而在此之后,太子的种种恶习逐步的开始暴露了出来。
于是在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五月,对索额图已经忍无可忍的康熙皇直接将其拿下,并且圈禁在了宗人府,九月,索额图被活活饿死,结束了一生。
康熙皇帝本想借索额图的死,给太子胤礽一个提醒,但是面对索额图的死,太子胤礽反而产生了浓厚的报复情绪,与康熙的关系也开始逐渐恶化,最终,使得康熙皇帝在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的热河秋闱期间,以“太子不孝,所行不善”为由,第一次将皇太子胤礽废黜。
但是伴随着皇太子胤礽被废黜,康熙的众位皇子为了储位进而爆发了更为激烈的争夺,为了稳定政局,康熙重新将胤礽复立为皇太子,而此时,为了增加皇太子胤礽重登太子之位的合法性,索额图也就必须要背下整个“黑锅”。
“从前索额图助伊潜谋大事,朕悉知其情,将索额图处死。今胤礽欲为索额图复仇,结成党羽。”
而在批判索额图的同时,康熙将 “索额图诚本朝第一罪人也”的帽子,扣在了索额图的头上,并且将其全部的功劳和功绩予以了抹杀,一方面,是因为索额图与明珠长期进行着党争,弄得朝堂之上的乌烟瘴气,纲纪废弛,本就让康熙非常不满,另一方面,康熙将太子胤礽“变坏”的全部原因归结在了索额图身上,毕竟胤礽是康熙花费半生心血和精力培养的储君,也是康熙的希望所在,康熙的愤怒之情也是可想而知的。
鳌拜是清朝前期的功臣,权臣,但绝不是叛臣和奸臣。
首先,鳌拜为大清王朝一统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
从皇太极时期开始,鳌拜在皮岛战役、松锦大战,入关之后与李自成、张献忠的征战中,立下了不世之功,这一点就连首辅索尼,都是望尘莫及的。
其次,鳌拜对于皇太极、顺治、康熙,都是非常的忠心。
特别是在皇太子死后以及顺治在位时期,鳌拜坚定了站在豪格和顺治一边,为多尔衮所记恨,即便是受到了多尔衮的百般排挤和打压,鳌拜始终没有向多尔衮屈服,这份气节也是赢得了顺治皇帝的钦佩。
再次,尽管鳌拜专权,但是鳌拜对于康熙朝前期的稳定与发展也是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顺治皇帝死后的大清王朝,处于严重的内忧外患之中,也正是鳌拜等人的积极努力,才保障了政权的平稳过渡,也维持了全国政局的稳定。
只是鳌拜善政专权的做法,直接威胁到了康熙皇帝的皇权统治,但是鳌拜的功绩却是实实在在的。因而在康熙中期开始,逐步恢复了鳌拜的名誉,但是康熙皇帝碍于情面,没有亲自为鳌拜平反,只是将其家人重新进行的任命与录用,而时间正是在索额图被康熙处死的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
康熙智擒鳌拜,康熙没有错,鳌拜也被证明没有错,那么,错的必然也只有协助康熙除掉鳌拜的索额图了,于是康熙也是把这样一顶罪臣的帽子扣给了索额图,也是为了给鳌拜的最终平反做着铺垫而已。
所以,综上所述,尽管索额图在康熙擒鳌拜、平三藩、收台湾、征漠北、抗击沙俄侵略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也作出重要的历史贡献,但是因为太子胤礽的关系,功绩全部被抹杀,还被扣上了“第一罪臣”的帽子,但是后来的历史证明,太子胤礽的“变坏”,和索额图并没有关系,更多的是应该康熙承担相应的责任,但是康熙贵为天子,不可能对此负责,因而索额图也就替康熙接下了整个“黑锅”,再加上康熙对于鳌拜的歉意,索额图成为“大清第一罪臣”,也就成为了必然。
索额图,历经顺治康熙两朝,父亲索尼是顺治朝的首辅大臣,深受顺治帝和孝庄的敬重,得益于父辈的庇护,索额图的官位一直顺风顺水,做到了康熙的国丈,领内大臣,他的女儿是康熙的皇后,他的外孙是康熙的太子,这样一位皇亲国戚,为何成为了康熙口中的第一罪人呢?
刚才已经说到,索额图的外孙是康熙的太子。为了稳固太子的位置,索额图不断的对政敌明珠,陈廷敬等人做对。为了笼络人心,索额图大肆收受贿赂,结交朋党,事发后为了让太子提前登基,甚至于敢刺杀康熙,把康熙爷气的啊,差点没背过去。所以康熙称他为本朝第一罪人,这也是有道理的。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啊,还是要有点敬畏,有些良心
华裔女赌王就此没落,生前让所有 浓情端午粽飘香,青浦邀你“云体 上海:“云端”展现端午节文化内 “甜咸大战”!明星艺人们喜欢什 如何做一个男人喜欢的情人(如何 当你和你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场景中 如何在昏暗的光线下设置快门速度 教育在生活中的价值是什么? 世上做坏事的人死后会面临什么因 拜登就任总统后的第一步是什么? 同意/不同意:人生最重要的目标 二战后,德国在调和分歧方面做得 亚伯·林肯恨白人吗? 一个编辑能把你的故事毁得有多严 现在的iPhone6还能坚持再用一年 曹操为什么不杀司马懿? 现在买房是不是最便宜的时候,现 我身边的农业银行营业厅关了,AT 欧洲媒体评选CBA最有实力球员, 荣耀play的6+128和荣耀8X的6+128 蚂蚁集团是科技公司还是金融公司 请问机友华为mate30P与华为mate3 听说老詹修剪一次指甲需要5小时 为什么说宝宝“一月睡二月哭三月 戴笠人称戴老板,这个是怎么叫出 没有工作能一次性补缴社保么? 我想知道定向师范生和免费师范生 肺癌引起的咳嗽是怎样的呢? 5000mAh电池的5G手机推荐吗?要 恒大亚冠表现“差强人意”,你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