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公元220年的时候,在汉献帝刘协向曹丕交出玉玺,被迫“禅让”于曹丕的那一刻,从此天下再无大汉。

演义上,电视剧上总是把汉献帝刻画得何其窝囊,然而汉室的衰亡,并不是他一个人造成的。

汉献帝却在没有君主的权力,甚至等同虚设的环境下,在“傀儡”的阴影下生活了32年,一个人背着亡国的黑锅,刘协对此表示:“朕太难了!”在座的各位,这个傀儡皇帝的龙椅换做是给你们座,你们又能撑多久?

以上都是题外话,汉献帝被胁迫退位之后,曹丕出于对自身名誉和国家政局稳定的考虑,并没有杀掉汉献帝,而是让他当了山阳公,给了他物产丰富的封地,和这辈子都花不完的财产。这么一想,汉献帝的待遇都比曹丕的亲弟弟曹彰曹植都好很多(曹彰据说被曹丕毒死了,曹植被曹丕撵走了,被赶到一个鸟不生蛋,荒凉的封地),按道理说,汉献帝也没什么担惊受怕的了,除了平时由于愧对列祖列宗的江山忏悔一下,其余的时间可以安度晚年了。

然而就在他“退休”了不久之后,他得知,刘备称帝了,人在巴蜀,国号为汉,刘协朝蜀汉方向大笑了三声,他为何而笑?

纯粹是无奈地苦笑。

玄德虽然也姓刘,可他的所作所为,跟曹操又有什么区别?!

汉献帝从小就是当傀儡长大的,自然也会察言观色,知人识面,他怎么可能看不出来刘备是什么德行?一副戏精上身的样子,穿着仁义的外衣,长着个收买人心的脑子,就这么个主。只不过当时形势所迫,董卓曹操逼人太甚,刘备相对来讲还算靠得住一些,毕竟还有着皇叔的名义,不能明着对他做出不恭的行为。刘备是全天下最要面子和大众舆论的人,不可能明着对汉献帝怎么样,至少不会像曹操一样,带剑上殿,抢着皇帝的弓箭接受大家的欢呼万岁,也不会杀了汉献帝那么多皇后,安插自己的女儿给她当后宫做眼线。

总的来说,汉献帝在位的时候,对他的皇叔,有一丝希望和幻想。

然而,当刘备入蜀之后,汉献帝的心,也就彻底凉了,虽然说表面上是蜀中领主刘璋的手下先对刘备动的手,可是明眼人都知道,这都是庞统的计策,凤雏用自己的死,换取了刘备攻打蜀川合情合理的借口,刘备嘴上仁义道德,实际上连自己的同宗同族都能下狠手,这汉献帝看在眼里,心里也更是拿起了自己的小本本,记上一笔。

当他得知刘备在蜀中称帝的时候,他无奈,更多的是气愤。

他还没死呢!刘备凭什么就称帝了呀,有人觉得刘备还没有发现汉献帝还活着,要不会想方设法把汉献帝接回来的。

别幼稚了,刘备好不容易有了今天,好不容易当了昭烈皇帝,他还能心甘情愿地把汉献帝接回来?还有他是不可能不知道汉献帝没死的,三国时期,各方存在那么多年,怎么可能没有情报网呢,刘备怎么可能不知情呢?

虽然说,刘备在当皇帝之前,是左一个推辞右一个推辞,可是大家都知道,刘备就是这种人,经常性的心嘴不一,他什么都不想要,结果他有了三分天下其一,还昭告天下,汉献帝死了,他继承大统,还做出一副被逼无奈不得不接受的样子。

隐居在封地刘协,想到这里,越想越气,越想越恶心,可是又能怎样呢?他现在就是一个除了钱和老伴(曹操的女儿),剩下什么都没有的普通人,他又左右不了什么,于是只能向着蜀地,无奈地大笑三声了。

这三声一为自己命运,二为刘备野心,三为汉室江山,三声过后,刘协放下心中所有的羁绊,行医济民,安度余生。

最佳贡献者
2


公元220年,在位32年的汉献帝刘协正式退休,将帝位禅让给新任魏王曹丕,魏文帝曹丕封其为山阳公。时隔一年之后,远在成都的“皇叔”刘备得知汉贼曹丕以魏代汉后,为延续汉室血统,登基称帝,国号为“汉”,年号“彰武”。

传言退休后的山阳公刘协听闻“皇叔”刘备僭越称帝,大笑三声。曹操赤壁战败后,撤退途中曾大笑三声,嘲笑诸葛亮和周瑜不懂兵法,接连笑出赵云、张飞、关羽三位虎将,差点把老命给交代了。那么此时的汉献帝这三声大笑又是为何?下面依据演义及《三国志》中相关史料分析如下。


一笑:东西汉四百年基业毁于一旦,刘协作为亡国之君愧对列祖列宗。

400年前,汉高祖刘邦三尺剑斩蛇起义,建立威震大陆的大汉王朝;200年前,光武帝刘秀崛起于草莽之间,推翻王莽新王朝,恢复汉室江山;今天,我刘协竟然被乱臣贼子曹丕赶下九五之尊。曹丕筑禅让台,挑选良辰吉日,汉献帝刘协屈辱地请求魏王曹丕登坛受玉玺,然后再下拜,朝见信任帝王。演义中相关内容如下:

至期,献帝请魏王曹丕登坛受禅,坛下集大小官僚四百余员,御林虎贲禁军三十余万。帝亲捧玉玺奉曹丕。丕受之。


古代帝王最悲剧的莫过于亡国之君,他们有的是自甘堕落,昏庸无道,自取灭亡,如商纣王、夏桀王;有的是励精图治,无奈大势已去,回天乏术,如崇祯皇帝。而汉献帝从开始孩童时期就是傀儡,“铁打的皇帝,流水的权臣”,西凉董卓、司徒王允、李傕郭汜、丞相曹操依次登场,将汉献帝玩弄于股掌之间,磨灭了汉献帝刘协的雄心壮志。

汉献帝面对数十位老祖宗的灵位,感叹自己本来与帝王无缘,机缘巧合之下,被大奸臣董卓拥立为帝,一生傀儡,汉室江山名存实亡。现在,连汉朝的名分也没了,彻底改朝换代,自己一没骄奢淫逸,二没自毁长城,怎么就成了亡国之君了。闲暇之余,山阳公刘协发出第一笑,感叹愧对汉朝列祖列宗。


二笑:造化弄人,当了32年傀儡皇帝,刘协感到回天乏术。

可怜的汉献帝,年幼之时,对董卓的飞扬跋扈无能为力;少年之时,对李傕郭汜的滥杀无辜束手无策;青年之时,对曹操的盛气凌人,只能听之任之。想必历史上也很少有如汉献帝这样憋屈窝火的帝王了吧。

刘协成年之后,多次试图摆脱权臣控制,将皇权收为己有,如刘协逃出长安摆脱李傕郭汜控制、衣带诏事件、五大臣京师纵火等,可惜都失败了,伏皇后、董贵妃等人也被曹操所杀。


这些夺权虽然失败,却代表着刘协不甘傀儡,奋力抗争的精神。人不怕遇到艰难险阻,就怕成为行尸走肉,随遇而安。汉献帝无疑是积极向上的。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操传令教将耿、韦二人,及五家宗族老小,皆斩于市,并将在朝大小百官,尽行拿解邺郡,听候发落。

前一刻,刘协还是天下共主汉献帝,后一刻,他就成了山阳公,成为了臣民。现在,汉献帝将帝位禅让给曹丕,真的有一种“无官一身轻”的感觉,自嘲发出第二笑,感叹造化弄人。


三笑:“皇叔”刘备登基称帝,刘协欣慰大汉未亡,后继有人。

自从汉献帝被废黜后,魏文帝曹丕将其迁往山阳邑居住,没有圣旨不得进入京城。汉献帝赋闲在家,半年后,听闻远在成都的“皇叔”刘备听信传言,认为自己已经遇害,“痛哭终日”,上尊谥曰“孝愍皇帝”。

刘协心中稍感安慰,认为还是自己本家叔叔记得自己,关心自己。不久,他又听闻汉中王刘备在诸葛亮、许靖、谯周等群臣的劝进下,以“天下不可一日无君”为由进位为帝。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孔明与太傅许靖、光禄大夫谯周商议,言天下不可一日无君,欲尊汉中王为帝。


这时,山阳公刘协并没有认为是刘备大逆不道,反而对新成立的“蜀汉”充满了憧憬。他时刻盼着蜀汉国富民强,出兵中原,灭曹魏、吞东吴,恢复昔日的汉室江山。此时的刘协,本来对前途充满失望,感觉一片黯淡,突然听闻有刘姓宗亲挺身而出,拾起被自己丢掉的汉朝基业,并呈现出一片蓬勃发展的迹象,心里顿时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此后,山阳公刘协活着的唯一愿望便是盼着蜀汉刘姓政权早日伐魏,平定四海,恢复汉室江山,即使自己不再为帝,只要帝位在汉室宗亲里面,就能对得起列祖列宗。他衷心的欣慰汉室未亡,后继有人,因此发出畅快的第三笑。


公元234年2月,山阳公听闻蜀汉丞相诸葛亮起大军伐魏,第六次出祁山,多次打败曹魏雍凉都督司马懿,占领渭水南岸,克复中原指日可待。这时,他的心里是美滋滋的,认为恢复祖先基业的时刻到了。然而,司马懿据险防守,任凭蜀军如何挑衅,送给其女人穿的衣服来羞辱。他也无动于衷,想将积劳成疾的诸葛亮熬死。


山阳公刘协听到前线如此战报,心急如焚,忧心过度而病倒,于4月21日病逝,年仅54岁。同年10月8日,年仅54岁的诸葛亮也病逝于五丈原,为汉室江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也是个巧合,汉献帝刘协和“卧龙”诸葛亮同生共死。

总结:汉献帝刘协大笑三声,每一声都有不同的寓意,第一声愧对汉朝列祖列宗,第二声自嘲造化弄人,为傀儡皇帝三十多年,第三声欣慰汉室未亡。

你是如何看待汉献帝刘协三声大笑的?

欢迎关注,讲述三国故事,了解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

3

三国时期,有各路英雄争霸,就有人沦为权力争夺之下的炮灰。汉献帝身居高位,却无实权傍身,几乎一生举步维艰。想杀他自立的人不在少数,但皆怕被骂作乱臣贼子而不敢行事。曹丕最终废掉汉献帝,成立曹魏政权。但是不久后,刘备就在蜀地称帝,得知此事后,刘协连笑三声,这是为何呢?

曹丕费尽心机废汉立魏,刘备称帝,这就让他的皇位坐得名不正言不顺。中原地区相对稳定后,曹丕一心称帝。他多次鼓动群臣游说汉献帝禅让。眼看自己已成孤家寡人,刘协不得不禅位于曹丕。篡位后的曹丕为堵悠悠众口,不仅封刘协为山阳公,还准许他建宗庙来祭祀汉朝先祖。曹丕口上说愿与刘协共享天下的好东西,但是他谋权篡位的罪名却是难免的。刘备乃中山靖王之后,是汉室正统。他称帝也就意味着汉朝皇室并非无可为帝之人,那么曹丕也就坐实了乱臣贼子的骂名。

蜀汉能与魏吴三足鼎立,实力不容小觑,曹氏江山最终花落谁家还犹未可知。蜀汉成立虽晚,其君主刘备却一直有统一中原的野心。关羽被东吴所害后,刘备就借此机会来讨伐东吴。当时刘备已是六十余岁高龄,仍然率军亲征。只是可惜刘备求胜心切,反被陆逊火烧连营,最终铩羽而归。诸葛亮曾在《出师表》中谈及刘备遗志,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刘协深知刘备不肯善罢甘休。蜀汉地理位置绝佳,刘备又有贤臣辅佐,有朝一日灭掉魏国也是可能的。

蜀汉成立,刘协就能摆脱被操纵和监视的命运。刘协本是王美人之子,不应为帝。董卓大权在握后,自认为与董太后同族,因而改立养在董太后膝下的刘协为帝。刘协贵为九五至尊,却只是傀儡帝王。他先是被董卓所胁迫,后来董卓被刺杀,政局混乱。李傕与郭汜两人拥兵自重,都意图挟持刘协来取得政治主动权。这场战争持续数月,刘协才在杨奉等人的护卫下逃出。但是,刘协很快又落入了曹操手中。曹操大权独揽,刘协想以衣带诏诛杀曹操,不料事情最终败露。

刘协一生如此进退维谷,原因无非是他的帝王头衔。如今他被废,刘备自立。这也就意味着魏氏家族的矛头开始对准刘备,而不再是刘协了。确实如此,刘协被废后,利用医术悬壶济世,反而自在起来。刘协这一笑,也有对自由的期待。

刘协之笑也包含着对刘备的嘲讽。刘备自诩汉朝皇室中人,以匡扶汉室为己任。但是,刘备既没有派人暗中营救汉献帝,也没有在手握大权时为救汉献帝而讨伐曹氏家族。汉献帝被杀的消息传出时,刘备便称帝建立了蜀汉。可见其称帝之心何其迫切。刘备虽以仁义名扬天下,但说到底都是为了自我利益。

刘协也并非没有帝王之姿,他在处理赈济灾民一事上就相当得力。但是,东汉气数已尽,刘协身边又无可用之人,以他一人之力复兴汉室,实在难于登天。

4

刘协被曹丕逼着禅位后,曹丕在司隶州河内郡给刘协找了一块封地,将山阳郡封给刘协,将刘协封为山阳公,允许刘协在山阳郡建立公国,在封地内,刘协可以保留汉朝宗庙及制度礼仪。

刘协虽然去了帝位,但是相比之前,自由多了,在他的封地内,倒是非常自由,无非就是不能出封地,现在去了帝号,也没有那么多人管着他,打他的主意了,反而对刘协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刘协的封地山阳郡,就是今天河南省的焦作市。从地图上看,刘备的蜀汉所在位置在山阳郡的西南方向,但是曹丕所在的洛阳也在山阳郡的西南方向。刘协也许是对着蜀汉方向,也许是对着洛阳方向吧,能让刘协起波澜的恐怕还是洛阳的曹丕才对,至少刘备倒是可有可无的。

在曹丕称帝的第二年,刘备也在蜀汉称帝,当然了,刘备的理由很充分,他认为汉献帝被曹丕所杀,国不可一日无君,也不可天有二君,为了与曹丕争正统性,刘备也称帝了,国号仍是“汉”。



从信息收集上来看,刘备认为刘协被杀,而刘协却知道刘备称帝,本来刘协心已平静,但由于刘备的称帝,引起刘协内心的汹涌,也许刘协真的有对着西南方向大笑三声,也许不是笑而是哭,无论是笑是哭,刘协已不再重要。

也许刘协不是笑也不是哭,而是叹息,对于刘协的一生,是被人控制的一生,是傀儡的一生,现在被逼退位,也许更是一种解脱,这一年刘协已经40岁了。



此处的刘协根本不是笑,而是叹息,刘协的叹息包括太多的无奈,但人都是有感情的,刘协作为一个聪明人,在长达三十多年的受人控制情况下,仍然保全了自已的性命,而得以善终,除了刘协的聪明外,更多的是他表面出来的没有威胁感,现在刘备称帝,刘协想起往事来,有了三声叹息:

一叹天下已无一寸汉土一位汉臣

刘协是被那些一帮所谓的大汉臣民逼着禅让,整个朝廷之上,已经没有一个人心向大汉,这些人要么死了,要么被曹氏排挤掉了,荀彧死了,吉本死了,韦晃死了,拥护大汉的人全都死了,而刘协就看着这些人一个一个的死去,然后满臣文武,全部变成曹丕的人,逼着自已禅让。



刘协感到无尽的孤独和无助,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却无一人相助,就连睡在身边的枕边人,也是夺他江山的曹家人。

而天下的土地更是没有一寸是大汉的土地,全部被各路军阀瓜分,曹丕、刘备,还有江东的孙权,辽东的公孙康,大汉的天下完了,这不是刘协自已能改变的,看到刘备也称帝了,对刘协来说,天下不过多了一纂位者而已。

二叹天不助我、时运不济



两汉四百余江山的破败丢失,责任不在刘协,就拿东汉来说,责任最大的是刘协的父辈和祖辈桓灵二帝,刘协就是一个生在错误时间、错误地点的正确的人,原来刘协不应该来到这个世界上,他妈当初怀他时,差一点就被一尸两命毒死,是上天救了刘协一命,让他来到这个世界上。

9岁那年,被狼子野心的董卓推上皇帝的宝座,从此开始了他傀儡的一生,直到被废除为山阳公,直到他去世那年,都处地曹丕的控制之中,刘协如果生在太平盛世,他一定是个有作为的皇帝,可是上天偏偏让他生在乱世,给了他聪明的头脑,却没有给合适的时机,合适的机会,大汉就这么灭亡了。



三叹刘备称帝狼子野心

无论刘备打着怎样的旗号,无论刘备如何仁义道德,礼贤下士、善待百姓,从根本上来讲,刘备与曹操、孙权等人的行为无异,曹操没有称帝就被骂成国贼,更别说刘备还明正言顺的称帝,刘协岂能不知。



两汉的规矩是“非刘不王、非功不候”,反对过说:不是说你姓刘就一定能被封王,而是要经过正规的手续,经过正牌天子的册封才合法,刘备呢?叫自封,根本没有得到东汉朝廷的认可,没有得到刘协这个正牌皇帝的认可,那刘备就是乱臣贼子,就是狼子野心。

可是刘协这个时候,除了叹气,还能有何作为呢?

5

魏黄初元年(公元220年)正月,曹操病死于洛阳,太子曹丕即魏王、丞相、冀州牧之位。

同年七月,左中郎将李伏、太史丞许芝上表,奏称:

“魏当代汉,见于图纬,其事甚重”。

众臣也纷纷上表,劝魏王曹丕顺应天人之望,禅代刘汉。十月,汉献帝刘协被迫遣御史大夫张者奉皇帝玺绶诏册,主动表示禅位于魏。曹丕假意推让一番,众臣极力劝进,遂令在繁阳(今河南临颍县西北20里处 )筑坛。


坛建好后,曹丕登坛,由公卿、列侯、文武百官、匈奴单于、四夷来使数万人陪同,接受皇帝玺绶,正式即皇帝位,是为魏文帝,改元黄初。

十一月,文帝曹丕下诏,改汉献帝刘协为山阳公,追谥父亲曹操为魏武皇帝,正式建立了曹魏政权,东汉名实俱亡,中国历史也随之进入了三国时期。

汉献帝被贬为山阳县公后,虽然东汉不复存在、他也不是皇帝了,但曹丕待他还算客气,除不得擅自踏出封地外,其余的待遇照旧,日常生活物资供给颇为优厚。


曹丕篡汉称帝的消息传到成都,当时讹传汉献帝刘协已经遇害,蜀汉君臣(彼时刘备已袭夺益州、汉中,称汉中王)无不悲愤填膺。刘备乃“发丧制服,谥(献帝)曰孝愍皇帝”。

就在刘备为汉献帝服丧时,议郎阳泉亭侯刘豹、青衣侯向举、偏将军黄权、张裔、大司马殷纯、益州别驾从事赵莋、治中从事杨洪、从事祭酒何宗、劝学从事张爽、尹默、譙周、议曹从事杜琼等以汉中王乃汉室苗裔,国不可一日无君为由,劝刘备早日登基称帝。

众大臣给刘备的上言中,满篇都是“天命在刘”的谶语。他们极力鼓动刘备宜继汉统,延续汉祚,即位称尊。



虽然群臣纷纷劝进,但刘备对称帝之事不置可否,不说行,也不说不行。

在众人纷纷劝进时,前部司马费诗则与众不同,另有想法。他希望刘备能乘为汉献帝发丧的机会,传檄天下,讨伐篡逆的曹丕,师法前汉高祖刘邦为义帝发丧声讨项羽的事迹,可以起到很大的宣传与号召作用,同时又可占据道德制高点。同时费诗也知道关羽失荆州后刘备正欲兴师伐吴,所以他上奏谏阻刘备称帝,这一奏疏也寓有谏止伐吴而把曹丕作为“国贼”来对待的意图。可是,内心蠢蠢欲动的刘备对此深感不快,竟将费诗贬往永昌,改任益州刺史部永昌从事。


诸葛亮见刘备表面不动声色,内心却像猫爪子挠一样难以平静,于是斟酌形势,俯察舆情,也上书劝进。

诸葛亮的表文从彼时形势出发,旁征博引,以古证今,用“正统”的观念,把刘备应该当皇帝的道理说的十分透彻。刘备看后,也就不再推辞了。

就在曹丕称帝的第二年,即公元221年4月,经过一番筹备后,刘备即皇帝位于成都武担山之南。根据诸葛亮、许靖等人的建议,认为“” 乃“高祖起定天下之国号”,刘备“袭先帝轨迹,亦兴于汉中”,因此仍应定国号为“”,改元章武,以诸葛亮为丞相,刘禅为太子,其余官员各有封赏。刘备建立的“” ,被史家称为蜀汉。



后来,得知汉献帝被害乃是谬传,刘备也没有主动退位 ,仍旧在西川做他的皇帝,并打着“汉贼不两立”的旗号大举东征孙吴,直至兵败身死。

综合史料记载,发现山阳县公(献帝)刘协对刘备称帝一事是知道的。本来他禅位给曹丕后心情早已平静,但由于“皇叔”刘备在成都登基称帝,心中再起波澜,史料中没有记载刘协得知刘备称帝后对着西南方向大笑三声,即便有此事,个人觉得他不是在笑,而是在嚎哭,一哭刘备口口声声“兴复汉室”不过是个幌子,他自己要当皇帝才是真;二哭自己葬送了汉祚,成了亡国之君;三哭自己自幼聪明过人,也有心振作汉室,却命途多舛,自9岁被董卓立为皇帝后,30多年里都在轮番做傀儡,壮志难伸,如今满嘴仁义道德的刘皇叔竟然也暴露出狼子野心,悍然称帝于西南,自己唯一的希望也落了空......普天之下哪还有一寸汉土一个汉臣?!

此时的刘协,除了喟然长叹,对天恸哭几声,借此发泄下心中失望、愤懑情绪,还能做什么呢?






【插图源自网络】

6

汉献帝笑了吗?谁见了,电视演绎了吧。皇帝轮流座,有德者居之,无得者去之。刘备是靠实力得来的,不是偷,更不是抢。汉献帝你也可以牛牛呀,干掉曹魏。当当真皇帝,做做真天子。其实这个没什么可以讨论的地方,请关注互粉交流吧

7

当华歆等人逼汉献帝刘协禅位于曹丕时,刘协一开始是不干的。

《三国演义》是这样描写他的反应的:

帝闻奏大惊,半晌无言,觑百官而哭曰:“朕想高祖提三尺剑,斩蛇起义,平秦灭楚,创造基业,世统相传,四百年矣。朕虽不才,初无过恶,安忍将祖宗大业,等闲弃了?汝百官再从公计议。”

(刘协)

老匹夫王朗(就是那个被诸葛亮骂死的老家伙)这时露出了凶恶的面目:“宜早退避,不可迟疑;迟则生变矣。”

第二天,逼宫的人又来了,刘协见“殿下披甲持戈数百余人,皆是魏兵。”只得表示:“朕愿将天下禅于魏王,幸留残喘,以终天年。”

在成都的刘备听到的传闻是献帝不但退位,而且已遇害。在诸葛亮等人的百般劝进之下,即皇帝位,建国号为“汉”,年号“彰武”。

(刘备登基)

被曹丕封为山阳公的刘协,在自己的封地听到了刘备即位的消息,对着四川方向大笑三声。

这是三十多年来刘协第一次发自内心的笑,以至夫人曹节大惊失色,以为刘协发了失心疯。

夫人再三追问,刘协但笑而不答。于是这三声大笑的原因便成为历史迷案。

刘协是个能隐忍的人,否则他也活不到今天。作为刘氏的子孙,该做的他也做了,面对专权的曹家父子,他反抗过,虽然没有成功,还搭上了皇后伏氏,贵妃董氏和肚子里面的孩子。

最后他不得不低头,因为他知道,无谓的反抗只会让更多忠于他的人死去,对政局根本没有影响。

想当年,他初见刘备之时,也曾把希望寄托在刘备身上。“认皇叔”与其说是一种拉拢,不如说是一种寄托。

(寄托刘皇叔)

他虽在宫中,也听过刘备的名声。这是个连曹操都认为是英雄的刘家人。

如果刘备不在朝中,他也没有勇气用血去写那个“衣带诏”,毕竟董承、王子兰等人太弱小了。

那时的刘协,做过在刘备的协助下,斩杀权奸,匡扶汉室的美梦。但最后,这个梦破碎了。

除了刘备,其他的人都死了。 这些年来,在曹操眼皮底下,刘协的日子过得太痛苦了。

其实让出皇位,对他来说是个很不错的解脱。如果他有担心的话,就是担心汉家的江山,在他手上终结。这是他担负不起的责任。

(蜀汉集团)

皇帝不是其他的职业,不可以辞职,干得了干不了都得坚持下去。

这块压在他心头的大石,在听到刘备即位后终于放下来了,怎么能不大笑一场?这是他大笑三声的第一笑。

我相信刘协在曹丕的逼迫下退位,那时他的心情是无比灰暗的。

这三十年来,虽然他坐在一艘马上要沉的船上,但毕竟还在船上,没有沉入水底。

而交出皇帝宝座,无异于跌落万丈深渊,再也没有上崖的可能。

退位后的这些日子,刘协的心情是灰暗的,是糟透了的,是绝望的。

(仰天大笑)

就在这绝望中,他得到了消息,汉室没有亡,有人承担了兴复汉室的责任,这种开心是他大笑三声的的第二笑。

第三笑,是笑给曹丕看的,是表明刘协态度的一笑,也是一个无法抗争之人的最后抗争之笑。

刘协知道,虽然曹丕没杀自己,只不过是做给天下人看的,自己周围全是曹丕的眼线,身边除了皇后,几乎再无可信任之人。

就连最后忠于他的宝玺郎祖弼,也被曹洪杀了。

正是“满朝百辟皆尊魏,仅见忠臣符宝郎。

在这种时候,如果他有任何异动,必然性命不保。曹丕不会明着杀他,制造一个废帝意外死亡的局,太简单了。

(苟活着)

刘协是个懦夫,但也是个聪明人。“以卵击石”固然悲壮,但又有什么用呢?

这几十年来,他慢慢的丧失了斗志,如同狗一样活着,目的是什么?还不是为了延续汉室的正统?

也许他在幻想,有一天,有一个人驾着七彩祥云从天而来,扫荡寰宇,还汉室一个清平世界。

但他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他在逼迫之下,将皇帝的接力棒交给了他的仇敌,而现在,刘家有人接过了这根接力棒,刘协终于如释重负,这种轻松感,这种期盼感,怎么不让他开心的大笑?

(轻松了)

可惜的是,刘协没有看到汉室振兴的那一天。刘备即位后,并没有听从赵云的建议,起兵讨魏,反而只顾兄弟义气,一心要为关羽报仇,结果被陆逊火烧连营,郁郁而终。

之后,元气大伤的蜀汉虽然多次北伐,但都是无功而返。

如果刘备在即位之初,继续与孙权交好,得到东吴的帮助,两面夹攻曹丕,张飞也可以不死了,几十万大军也不会全军覆没,天下尚可一争。

十四年后,等得花儿都谢了的刘协,终于病死在山阳,同年诸葛亮病死五丈原,兴复汉室,终成画饼。

临终前的刘协,估计是笑不出来了 。 哭估计也没心情哭,只剩下满肠心酸,不敢死,无颜见地下的老祖宗们。

原创文章,谢绝抄袭,喜欢的请关注,谢谢!

歪眼小史工作室

文: 冯生

8

这个问题带有一定的暗示性,诱导性。

但事实上,正史《三国志》,甚至是裴松之经常引用的《山阳公载记》都没有记载这个事情,连《三国演义》都没有提及此时。

可能是我读书少,不过我也没有看到有这大笑三声的野史或文人笔记的记载。

所以这个问题应该是现代人以现代人看刘备的眼光虚构此事的。

为何这么说?

一、虚构这个故事来证明刘备的虚伪

我们都知道刘备以汉室后裔自居,一心想匡扶汉室。无论是正史还是民间故事,他的确有近乎虚伪的地方。

但问题是,汉献帝禅位曹丕,汉室气数已尽,你让光复汉家天下的刘备如何做才能延续汉祚呢?

当然只有称帝了。

刘备称帝,延续汉祚是最重要的,汉献帝刘协听到应该是高兴的,毕竟汉室还没有立刻亡了。

汉献帝可能会伤感的是,帝统从他这一脉转到了刘备这一脉手中。

相对而言,国事和私事,汉献帝还是能分得清的。

二、刘备并不是篡汉献帝的位。

曹丕篡汉后,想延续汉家天下的刘备在成都称帝。

当时的情况是:

或传闻汉帝见害,先主乃发丧制服,追谥曰孝愍皇帝。

有消息说汉献帝已经遇害,刘备不得不称帝。

我们都知道事实时汉献帝禅位后以山阳公的身份还活着,说汉献帝遇害的消息一则是消息闭塞,以讹传讹,二可能是刘备有意散布的。

因为不这样说,刘备称帝会面临一个很大的阻碍。

甚至不把屎盆子扣在曹丕身上,在道德上占据高点,蜀汉将无正统性可言。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是名言。

很明显这个问题便是如此,它是以今人的观点来审视那一段历史,只是很多时候这样审视的时候,已经相当于是篡改历史了。

9


公元221年,距离乱臣贼子曹丕以魏代汉仅仅过去一年,远在成都的汉中王刘备便迫不及待地登基为帝,国号为“汉”,年号“章武”,对“侄儿”汉献帝刘协的死活不管不顾。在山阳居住的山阳公刘协听闻,面对蜀汉方向大笑三声,那么其中有何寓意呢?这三声大笑,一笑希望破灭,二笑世态炎凉,三笑错信刘备。下面依据演义及《三国志》中相关内容,结合自己的见解,简要分析如下。


一笑:山阳公刘协一笑希望破灭。

汉献帝刘协,字伯和,9岁在董卓的拥立下登基为帝,开启了长达32年傀儡皇帝生涯。“铁打的皇帝,流水的权臣”,权臣从西凉董卓、王允吕布、李傕郭汜、丞相曹操、魏王曹丕走马观花似的换来换去,刘协稳坐九五之尊。他在这三十多年的傀儡生涯中,早已习惯了逆来顺受的帝王生活。数月的年轮将汉献帝刘协从血气方刚的少年磨成老于世故的长者。

司徒王允巧用美人计和吕布联合,除掉大奸臣董卓,给了十二岁的汉献帝刘协希望,认为已经除掉祸国殃民的大奸臣,朝政在司徒大人手中,通过励精图治,可以恢复四百年的汉室江山荣耀,不至于在自己的手里,断送祖宗基业。没想到,董卓人死了,他的手下李傕、郭汜、张济、樊稠却贼心不死,在谋士贾诩的建议下,攻进长安,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的复国梦破灭了。


经过几年的李傕郭汜之乱,汉献帝刘协终于在董承等人的帮助下,逃出长安,奔赴东都洛阳,发出勤王诏书,兵强马壮的曹操应诏而来。没想到,曹操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将汉献帝挟持到许昌,将其控制起来。汉献帝刘协的处境并没有改变,只是换了一个权臣而已,这个权臣更加厉害。这次,汉献帝刘协又失望了。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次日入见帝,奏曰:“东都荒废久矣,不可修葺;更兼转运粮食艰辛。许都地近鲁阳,城郭宫室,钱粮民物,足可备用。臣敢请驾幸许都,惟陛下从之。”

现在,汉中王刘备自己称帝,辜负了自己的一片希冀之心,再一次失望了。刘协发出这“希望破灭”的第一声大笑。


二笑:山阳公刘协二笑世态炎凉。

新即位的魏王曹丕迫不及待地夺取皇位,将汉献帝从神坛赶下,使其从天下共主汉献帝变成了“山阳公”。之前,汉献帝刘协虽然是一个无权无势的傀儡,那也是九五之尊,天下名义上的主人,哪个朝臣都会来朝拜他,对自己三跪九叩,就连魏王曹操也不例外。现在,刘协退位一年,也没有一位昔日汉臣来朝见自己,像躲瘟疫一样躲得远远的。


真的是“世态炎凉”,人走茶凉,刘协在位时,那些汉臣一个个对自己毕恭毕敬,对自己宣誓效忠自己,帮助自己向魏王曹操夺权。其中有数位大臣在自己的血书上签下自己的姓名,立志除掉权臣曹操。他们就是御医吉平、国舅董承、王子服、吴子兰、种辑、吴硕及领兵在外的左将军刘备及西凉马腾。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庆童云:“王子服、吴子兰、种辑、吴硕、马腾五人,在家主府中商议机密,必然是谋丞相。家主将出白绢一段,不知写道甚的。近日吉平咬指为誓,我也曾见。”

除了刘备,其余忠臣都为国尽忠了,而现在刘备于几年前未经过自己的同意,自立为汉中王,现在,更是自立为帝。刘协发出这“世态炎凉”的第二声大笑。


三笑:山阳公刘协二笑错信刘备。

想当年,刘备跟随丞相曹操平定吕布,回到许昌,得到汉献帝的召见。通过交谈,刘协得知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也是如假包换的汉室刘姓宗亲。朝堂之上,汉献帝非常高兴,刘姓宗亲中有刘备这样出类拔萃的大英雄,当场查验家谱,知晓刘备比自己高一倍,乃是自己的“皇叔”。他甭提有多高兴了。演义中相关描述如下:

次日,献帝设朝,操表奏玄德军功,引玄德见帝。玄德具朝服拜于丹墀。帝宣上殿,问曰:“卿祖何人?”玄德奏曰:“臣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阁下玄孙,刘雄之孙,刘弘之子也。”


刘备也没有辜负自己的信任,在衣带诏上宣誓,后领兵在外,时刻和名为丞相实为汉贼的曹操斗争着,屡战屡败,也不折不挠的斗争着。衣带诏上的忠臣只剩下刘玄德,自己对其非常信任,认为迟早有一天,“叔叔”刘备会战败曹操,迎接自己,重掌朝政,恢复汉室江山。没想到,自己刚刚退位,刘备便以自己遇害为由,自己登基称帝了。刘备的这种做法伤了刘协的心,认为自己错信刘备了。因此,刘协发出这“错信刘备”的第三声大笑。


总结:汉献帝刘协听闻叔叔刘备称帝,面对蜀汉方向大笑三声,声声寓意不同,一笑希望破灭,二笑世态炎凉,三笑错信刘备。

关注三国、分析三国、研讨三国,为您揭开三国未解之谜。

10

天不亡我汉室,汉朝的宗庙又可以继续下去了。这个天下本来就是他们姓刘的天下,就算是刘备当皇帝又能怎样,反正都是一家人,汉献帝不是真正的亡国之君,这样就不会被遗臭万年了,就算汉献帝现在死去,也是可以笑傲九泉。以前汉献帝无能为力,在曹操手里被挟天子以令诸侯。现在曹操死去,他儿子曹丕废除了汉献帝的位置,自己当上了皇帝。而汉献帝以为人生就此黑暗下去了,没想到刘备给了他希望,真的是没有辜负他的一片好心,刘备终于成就了大业。

此时汉献帝的心情是无比激动的,就好比绝路上突然有一个人给了他希望,在黑暗之中突然一束大光照到了汉献帝。他可不只是笑了三声,简直就是手舞足蹈,这个难以掩盖他心中的开心。我想他心中应该是有这样几种情感的。

虽然汉献帝退位了,但是自己祖宗的香火还是没有被熄灭,刘备继承了他的祭祀权

在中国封建王朝里面,皇帝就是最大的主人,他享受的就是所有万民的朝拜,同时他拥有祭祀他祖先的权力,自古以来君权神授。如果他成为了一个亡国之君,他就再也没有真正祭祀汉朝的权力了,汉朝都灭亡了,还有谁去祭祀呢?那就不是真正的正统,丢掉了自己祖先的家业,他就是败家子。就算是曹丕给的他一个和以前皇帝一样的机会,但是能够和皇帝相比吗?在曹丕眼里,他会祭祀汉朝的祖先吗?他只会祭祀自己的祖先曹操。

袁宏汉纪载汉帝诏曰:“朕在位三十有二载,遭天下荡覆,幸赖祖宗之灵,危而复存。 然仰瞻天文,俯察民心,炎精之数既终,行运在乎曹氏。是以前王既树神武之绩,今王又光曜明德以应其期,是历数昭明,信可知矣。夫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故唐尧不私于厥子,而名播于无穷。朕羡而慕焉,今其追踵尧典,禅位于魏王。“(三国志)

他以为汉朝就要从历史上的尘埃中消失了,刘备却想要当上了皇帝。这个他越是让刘备得到天下,也不会愿意让曹丕得到天下的,曹丕对于他们来讲只是一个外人,刘备才是自己的真正血汉之亲。胳膊肘自古以来都是往内拐的,在古代那么一个风景环境下,尤其是注重宗法的。他们都是刘邦的子孙,共同信奉一个祖先,只要能够让自己祖先的血液继续流淌下去,这就是最好的结果。

而且当年刘备在和汉献帝见面的时候,汉献帝就对刘备充满了希望,认为他是唯一能够和曹操抗衡的人。汉献帝刚见到刘备的第1面起,就派人去查一下宗谱,看看自己到底是不是有这样一个亲戚,经过数了几代之后,发现果真是有刘备这么样一个人。于是立刻从自己的座位上起来走向了刘备,亲切的叫了刘备一身皇叔。

他们两个就是平等互利的关系,汉献帝是想要借助刘备的实力帮助自己除掉曹操,而刘备就是因为汉献帝,而得以证明自己是真正的汉室宗亲,脸上也是有了光彩。他们本来是想要联合抗击曹操的,但是奈何被曹操发现了,就是因为这一个衣带诏事件。他们就此分离了,但是他们的志向是一样的,而且汉献帝希望刘备能够启迪靠近曹操,恢复汉室的天下。


虽然经过了这么多年时间,汉献帝最终是成为了笼中之鸟,永远飞不上外面,但是刘备的势力却一步步的壮大。刘备从当初的那个只有名声的皇叔,逐渐的成为了一方霸主,建立了蜀国,建立了基业。汉献帝自然是为他高兴的,这个时候他已经放弃了皇帝的尊严,真诚的为刘备这个皇叔而感到高兴。

这个结局也是汉献帝所希望的。

当初汉献帝可是经过了很多人的挟持,从最开始的董卓。废掉了汉少帝,让汉献帝当皇帝就是为了能够让自己好控制一点,同时也证明了自己是一代霸主,自己连皇帝都能够控制,这个天下还有谁不服的。但是董卓最后还是失败了,汉献帝又经过了几个人,最终到了曹操手底下才是安稳了下来。

这么多年的风雨漂泊,最是无情帝王家,他已经是厌倦了这样的生活。能够在这个乱世之中安稳的生存下来,他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更不希望在卷入什么纷争之中,把这样一切都交给刘备手里,自己退休就可以了。

所以他就像是甩了一个重重的包袱,压抑在心中的大石头突然是松了,吐了一口气。从此再也没有什么海鲜地了,他只不过变成了一个老百姓,过上了隐居的生活。再见了他的汉朝,再见了他的皇位,向他的皇叔道了一声珍重,从此不再有他这个一个人了。

你们觉得汉献帝可悲吗?欢迎在下面评论。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