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也就是现在河北省正定县人,他“身长八尺,姿颜雄伟”,是《三国演义》中的常胜将军、万人敌。那么在正史上,赵云也是常胜将军、万人敌吗?

下面依据《三国志》、《云别传》,分别从公孙瓒、刘备、诸葛亮三个时期,还原一个真实的赵云。

公孙瓒时期

公元191年,赵云带领常山郡义从吏兵,投奔公孙瓒。这一点令公孙瓒非常奇怪,于是他对赵云说道:“你们常山郡隶属于冀州,而冀州的大部分人都想要依附袁绍,怎么唯独你不投袁绍,来投奔我呢?”赵云回答道:“现在天下大乱,我们也不知道谁是明主,我们常山人听说您实行仁政,于是经过商议讨论,决定要追随将军您,而不是故意疏远袁绍。”从此以后,年轻有为的赵云成了公孙瓒的一员虎将,随其四处征讨,立下了赫赫战功。

公孙瓒举荐刘备为别部司马,派他前去帮助青州刺史田楷,对抗袁绍大军。当时赵云也跟随刘备出征,还是掌管着精锐骑兵(云遂随从,为先主主骑)。这时的赵云,年纪轻轻,就掌管精锐骑兵,说明不凡。可是他太年轻了,战斗经验不足,还达不到独立领兵作战的资格,谈不上常胜将军,万人敌。《三国志·赵云传》中记载如下: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也。本属公孙瓒,瓒遣先主为田楷拒袁绍,云遂随从,为先主主骑。

后来,赵云因为自己的兄长去世,向主公公孙瓒请辞归乡,回去处理自己兄长的后事。当时暂时依附公孙瓒的刘备和他依依不舍,不想与他分别。

刘备时期

公元200年,曹操亲率大军讨伐刘备,将其战败,刘备逃到河北,依附袁绍,而关羽没有能够逃走,只能投降曹操。此时,赵云来到邺城,专程拜见刘备,两人再次相见,晚上在一个房子里睡觉。

从此之后,赵云跟随刘备,南征北战几十多年,无怨无悔。刘备走到哪里,赵云跟着到哪里,不离不弃,如刘备来到荆州新野,赵云也跟着来到新野。赵云跟随刘备时期,最出色的表现就是两次搭救小主人阿斗。

第一次救主

公元208年,曹操大军南下,征讨荆州,荆州牧刘表病逝,新继任者刘琮在蔡瑁、张允的劝说下,“一枪没放”,归顺曹操。刘备的新野成了弹丸之地,不得不逃亡。在长坂坡,刘备大军被曹纯的五千虎豹骑追上,他仅率领诸葛亮、张飞、赵云等数十骑逃跑,把自己的老婆孩子都丢在了乱军之中。

赵云是负责保护家眷的,这时看到自己一个人逃跑,把家眷给丢了,感觉对不起主公刘备,于是,他义无反顾地回到乱军之中,救出了甘夫人和小主人阿斗,可惜的是,没有救出糜夫人和两个千金。

第二次救主

公元211年,刘备应益州牧刘璋之邀,进入益州,帮助他抵御汉中张鲁的侵扰。这时,东吴孙权派出使者,准备迎回妹妹孙夫人,还想顺便把小阿斗一同弄到江东,用来要挟刘备,索要荆州。此时,如果不是赵云和张飞及时来到江边,抢回阿斗,后果不堪设想。《云别传》中记载如下:

权闻备西征,大遣舟船迎妹,而夫人内欲将后主还吴,云与张飞勒兵截江,乃得后主还。

汉中之战中,赵云再现长坂坡神威,出入曹营,如无人之境,先后救出被困的黄忠和张著,大开营门,吓退曹军。这一战,赵云“万人敌”的名声,实至名归。

诸葛亮时期

公元223年,刘备病逝于白帝城永安宫,后主刘禅年幼,诸葛亮掌握蜀汉大权。此时,赵云由中护军、征南将军,升为镇东将军,爵位为永昌亭侯。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伐魏,他率领主力攻打祁山,同时派遣赵云、邓芝为疑军,兵出箕谷,在斜谷道吸引曹军主力。当时,赵云、邓芝只是率领的偏师,敌强我弱,在箕谷遭到失利后,固守箕谷,没有丢失军事重地箕谷。

在诸葛亮下达撤退命令时,其他军队都损失惨重,只有赵云这一路军队损失很小,得益于赵云的亲自断后。虽然赵云损失很小,也算是打了败仗了,不是常胜将军了。可惜的是,公元229年,赵云便去世了,再也无法上阵杀敌了。

总结:赵云在公孙瓒、刘备、诸葛亮三个时期,都有过英勇无敌的表现,可是说他是常胜将军,明显和历史有出入,说他是万人敌,也属于夸张了。应该这么表述,演义中的赵云是完美的,是无敌的,而正史上真实的赵云是有血有肉的,为刘备征战一生的大将。

最佳贡献者
2

关于三国中的人物,历来都是有两种形象的,一种是三国演义中的形象,也就是小说中的形象,这种形象其实大多数是作者虚构出来的,因为小说毕竟不是历史,另一种就是史书中的形象,也就是历史上的形象,这种形象是指在正史上真实的形象,那么两种形象有何不同?

因为《三国演义》深入人心,以至于很多人弄混了赵云的形象,就拿同一件事来比较一下三国演义与正史中有何区别,先来看一看三国演义中赵云的形象如何?

1、三国演义中的长坂坡之战

三国演义中赵云的第一形象就是常胜将军的形象,一生从无败绩。

吾乃常山赵子龙

在三国演义中,赵云一生大小经历过七十多战,从来没有一次败绩,比如长坂坡之战,赵云面对百万曹军,也从来没有怕过,而是怀抱阿斗勇敢地杀出一条血路,一个回合斩淳于导,一个回合杀夏侯恩,3个回合斩晏明,10个回合败张郃,数个回合击败马延、张凯、焦张的联手,3个回合斩钟缙,1个回合斩钟绅,单枪匹马冲出百万曹军的包围圈,而且怀中还有刘备唯一的儿子阿斗。

换句话说,赵云是从百万曹军中杀出一条血路出来,虽然有曹操活捉赵云的命令,但是没有强大的武力,能冲出来吗?没有人挡杀人,将挡斩将的勇猛,能冲出包围圈吗?这都是三国演义中以少胜多最有技术含量的一战,整个曹营人才济济,却挡不住一个赵云,曹操手下猛将如云,照样也没有抓住赵云,这不仅仅说明赵云武力无敌,更是勇猛过人。

长坂坡之战的赵云

2、正史中的长坂坡之战

正史上赵云的形象很大程度上是刘备的内卫将领,三国时期没有保镖的说法,赵云最开始一直负责刘备家属的安全,刘备建立政权后,赵云又成为镇守一方的领兵将军。

正史中参与长坂坡之战的是曹操手下的五千虎豹骑骑兵,而不是三国演义中的百万曹军,同时在正史上赵云也没有与曹军交战,虽然此战刘备大败,先行逃走,但是赵云是负责保护刘备妻子和儿子的将领,正史上只说了赵云护送刘备的妻子甘夫人和儿子阿斗在乱军中回到了刘备身边,但没有关于赵云与曹军交战的记载,所谓有长坂坡七进七出大战百万曹军,都是三国演义虚构的。

即使如此,刘备的两个女儿还是被虎豹骑首领曹纯俘虏了,这也是赵云的失职,毕竟没能完全保护好刘备的亲属,但是赵云已经尽力了,如果在正史上赵云遇到了曹军的话,他是不可能逃得走的,况且还带着刘备的妻子和儿子,这就是长坂坡之战三国演义与正史的区别。

赵云

3、五虎上将之说

三国演义中有五虎上将的说法,分别是: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但在正史上并没有五虎上将的说法,正史上刘备在称汉中王后封了四大将军,前将军关羽,右将军张飞,左将军马超,后将军黄忠,赵云为翊军将军

但是,史书《三国志》中把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五位大将的传记共同列为一传,说明五人在作者陈寿心目中是差不多的地位,而且在书中陈寿有一句结束语点评五人:

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马超阻戎负勇,以覆其族。黄忠、赵云强挚壮猛,并作爪牙,其灌、腾之徒欤?

这样的点评,很明显是把五人当成一个等级的将领,陈寿还称呼关羽和张飞是为世虎臣,也就是虎将,因此把五人称为刘备的五虎将也说得过去。

五虎上将

4、三国演义中的赵云战绩

三国演义中赵云的战绩,除了上面说到的长坂坡之战迎战百万曹军过关斩将之外,还有其他战绩:

赵云刚出道时与处于巅峰期的文丑大战五六十回合打成平手,数个回合刺死河北名将鞠义,一个回合杀死裴元绍,三枪重伤周仓,30回合战平许褚,又面对许褚、于禁、李典的联手围攻全身而退,一个回拿杀高览,30回合败张郃,3个回合斩杀张武,一个回合刺死吕翔。

赤壁之战赵云单挑张郃、徐晃,打成平手,桂阳之战时一个回合杀死邢道荣,四五个回合生擒陈应,数个回合杀死刘聩、马汉,汉水之战一个回合杀慕容烈,一个回合杀焦炳,张郃徐晃两人胆战心惊不敢迎战赵云。

赵云一个回合杀死了东吴大将朱然,随诸葛亮南征时一个回合杀死了金环三结,七十多岁时随诸葛亮北伐,杀死了西凉名将韩德一家五将,赵云还和姜维打成了平手,一个回合杀死了朱赞,一个回合杀死苏颙。

在三国演义中,赵云是单挑纪录最多的武将,也是一生从无败绩的武将,号称“常胜将军”。

常胜将军赵子龙

5、正史上的赵云战绩

正史上的赵云最早投靠公孙瓒,在公孙瓒处认识了刘备,因为认为公孙瓒不是仁义,所以离开了公孙瓒,后来与投靠袁绍的刘备在邺城见面,之后开始跟随刘备,赵云早期在刘备手下有些默默无闻,有记载的首战应该是博望坡之战,此战中赵云生擒了同乡夏侯兰。

之后便是长坂坡之战,正史上的长坂坡之战是刘备打的,但是被曹操打得大败逃走,赵云应该是没有参战,只是护送刘备的妻子和儿子,正史上也没有刘备摔孩子的情节,之后赵云随刘备平定荆南四郡的战役,被刘备任命为桂阳太守。

刘备入川后,赵云负责保护阿斗,还阻止了孙夫人带走阿斗的企图,刘备与刘璋发生战争后,赵云与张飞、诸葛亮、刘封一起率军入川协助刘备作战,赵云还单独率军平定了江阳郡、犍为郡等地,攻下成都后,赵云被任命为翊军将军。

汉水之战时,赵云率领少数军队遇到了曹操手下的主力,还被敌军冲杀到营寨,赵云以空城计大败曹军,同时率领仅存的所有军队追冲曹军,曹军担心中埋伏,又被赵云一阵冲杀,死者不计其数,赵云成功保住了营寨,因为此战赵云被刘备封为“虎威将军”,刘备还称赞赵云“一身是胆”。

血战长坂坡

夷陵之战时,赵云留守江州,在刘备战败后率军到永安护驾,阻止了东吴进一步入侵,刘备去世后,赵云随诸葛亮参与了第一次北伐,被安排在斜谷道与邓芝一起作为疑兵吸引曹魏关中军团主力,为诸葛亮攻取陇右创造条件,并成功挡住了曹真主力的反攻,之后不久,赵云就去世了。

正史上的赵云算不上一流的将军,其实与关羽和张飞等人相比,功绩是差了不少,领兵能力也不如,同时,军事能力的话赵云也比不过马超与黄忠,马超就不必说了,一生与曹操征战,有胜有负,黄忠好歹也斩杀了曹魏关中主帅夏侯渊,赵云甚至比不上后来的魏延,魏延是刘备提拔的地区军事主将,镇守一方,正史上的赵云在蜀汉政权的地位应该处于三流地位,关羽和张飞是一流地位,马超、黄忠、魏延是二流地位。

当然,赵云在正史上的优势是刘备信任他,让他负责自己亲属的安全,这是绝对的信任,另外赵云的性格特别正直,为人一身正气,追求仁政,不惧得罪他人,这是赵云性格良好的一面。

3

您问的是历史还是小说里呢?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公元154年生。书中描写他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公元194赵云初仕公孙瓒,三国演义中赵云在磐河之战解救了公孙瓒,并与河北名将文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在三国演义的记述赵云是一名万人敌的猛将,他一生中与他交手的名将并不多,所杀名将则更少,就三国演义里提到的,在公元201年汝南与曹操军作战时斩杀“河北四庭柱”之一高览,三十余合战败“河北四庭柱”之一张颌。刘备初到荆州时,赵云斩杀山贼张武,抢得的卢马献与刘备。公元207年赵云斩杀来犯新野曹仁部将吕旷,并以十数合战败李典。公元208年曹操南征追击刘备至当阳长坂,刘备丢下妻子南奔,赵云一面抱着幼主刘禅,一面保护刘备之妻甘夫人,母子二人因此得以幸免,后赵云被封为牙门将军。在三国演义中当阳长坂是赵云的成名战,长坂坡中赵云进出先后救出陷入敌阵的简雍、糜竺、甘夫人、刘禅,杀夏侯恩夺得名剑青gang,斩杀曹洪部将晏明,夏侯dun部将钟缙、钟绅,唬退张he,力战焦触、张南、马延、张(岂页)四将,在曹操军阵中往来冲突,如入无人之境,共斩曹营名将50余员,当时曹操亦赞曰:“真虎将也!”。诸葛亮对于智勇双全的赵云是很器重的,赤壁之战前夕诸葛亮借东风毕后就是依靠赵云接应,那时赵云射断吴将徐盛船上篷索,也显示出了他过人的射技。刘备到东吴娶亲时,诸葛亮也放心地将保卫工作交给赵云,而赵云也不负所托达成了诸葛亮的计谋,这也是与赵云本身谨慎细致的个性分不开的。孙权为了夺回荆州所使用长使张昭的计谋,欲将刘备之子刘禅作人质换取荆州,“赵云截江夺阿斗”更是他勇武与见识独到之处。公元211年赵云入川沿江西上江阳,与诸葛亮会师成都。攻克成都后,赵云被封为翊军将军。公元219年,黄忠在定军山因劫粮被魏将张he、徐晃围困,赵云于汉水营前往接应,斩杀魏将焦炳,冲入曹军重围,战退张he、徐晃,“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赵云救出黄忠,所到之处,无人敢阻。曹操见亦惊叹:“昔日当阳长坂英雄尚在!”。后在汉水以拒曹军,占得曹军营寨,刘备赞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称赵云为“虎威将军”。公元223年,赵云升中护军、征南将军,封为永昌亭侯,再迁为镇东将军。公元225年,南蛮叛乱,赵云、魏延为大将随诸葛亮征讨南蛮,赵云斩杀三洞洞主之首金环三结。在三国演义里赵云于公元228年随诸葛亮北伐,在凤鸣山与西凉魏将韩德一家作战,赵云刺死长子韩瑛,刺倒四子韩琪,射死三子韩琼,生擒二子韩瑶,后再刺杀韩德(灭门?),威震诸军,而此时赵云年已七旬。三国志里公元228年赵云与邓芝与魏帅曹真对阵,兵少敌强,在箕谷失利,但由于赵云召集部众,固守阵地,不至大败,撤军后赵云被降为镇军将军。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因马谡失守街亭而撤兵,赵云、邓芝断后,赵云抵挡郭淮,刺死苏喁,杀退万政,全身而退,“不折一人一骑,辎重等物,亦无遗失”。公元230年,赵云于成都病故,享年76岁,追谥为顺平侯。在三国演义中纵观赵云一生,一世英名从未受挫,得善始善终,与他同为五虎上将的关羽、张飞则显得不如他了。赵云有二子,长子赵统,承袭父爵,官至虎贲中朗,督行领军;次子赵广,任牙门将,随姜维出征,参加沓中之战阵亡。三国演义中,刘备亲赐五虎大将军的称号予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人,赵云仅次於关张位居第三。孰不知,史传中赵云不但终其一生位阶始终较关张低上许多,甚至尚不及马超、黄忠。实际上,演义中除了孔明之外,溢美最多的人物恐怕就是赵云了。

演义,平话

细数演义里赵云武勇的事迹,其武艺高超,遭遇强敌无数而未尝一败,甚至数度击败曹魏名将张郃;在汉水河畔勇救老黄忠时,「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吓得徐晃、张郃不敢抵挡,任其在万军之中来去自如,如入无人之境;当阳长坡(注1),赵云於百万曹军中怀抱阿斗,还能连杀曹营名将五十人后从容离去,其神威盖世,简直无人能及!演义中击杀敌军将领之多,实无人出赵云之右!

奈何这些事迹,泰半都是子虚乌有。演义中赵云所杀敌将,几乎全部都是演义虚构出来的;其中当阳救主、汉水退敌(注2)虽然见载於史册,却也绝无演义渲染的那麼夸张。

赵云的武勇在刘备阵营是被肯定的。蜀书杨戏传中记载了杨戏对赵云的评价,其中就有「猛将之烈」四个字。然而出了蜀汉,知道赵云的人恐怕就不多了。演义描述敌方对刘备阵营的忌惮,动辄排出「诸葛孔明之智,关张赵云之勇」,然而我们看到赤壁战后周瑜写给孙权的信,其中却只有提到「枭雄」刘备和关张两头「熊虎」。大概在周瑜心目中,孔明这个刚出茅庐的年轻小夥子只是蒋干那类言利辞倒、长袖善舞的辩士吧!至於赵云,周瑜可能根本没有听说过这个名字,就算有,也不会放在心上吧。

今人大都知道演义中周瑜因为孔明的关系而被丑化不少,却很少有人注意到因赵云而被演义贬抑的人。演义安排张郃遭逢赵云在先、遇孔明於后,真不知道该说是张郃的悲哀抑或是荣幸!演义中张郃屡受挫於赵云,史传中张郃却从来没有跟赵云对垒过。我甚至怀疑张郃知不知道世界上有赵云这个人。

刘备领汉中王,演义说他封关张赵马黄为五虎将,实情却是刘备擢升关羽、张飞、马超、黄忠为前、右、左、后将军,赵云则仍然担任入益州时因功升任的翊军将军。

不妨比较一下成书较早的三国志平话中的描写。按平话中的赵云已经是五虎大将之一,但仍然依照史实列於五人之末;而赵云在平话中用的枪虽有涯角枪的美誉——谓其天涯海角无对也,却败於张飞的丈八神枪在先、又被铁臂将军张益击败於后。由张飞听到赵云被张益击败的消息之后「大怒出战」张益的情节,更隐隐透露出了早期三国故事中赵云所扮演的角色。

史实中的当阳长坡

建安十三年(西元二零八年),曹操挥师南下,刘备让关羽由水路赶往江陵,自己带著十万百姓南逃,百姓脚程缓慢,一天只能走十余里路程。曹操大军开到襄阳时发现刘备已经远离,於是曹操点了乐进、曹纯等将,亲自率领五千名精锐骑兵急追,「一日一夜行三百余里」,终於在当阳长坡追到了刘备军。刘备留下二十名骑兵给张飞断后,自己带著孔明、赵云等人在三十余骑的护卫下逃走。按照往例,刘备每次仓皇逃跑无不抛妻弃子,此时也不例外,惟独这一次刘备身边多了一个胆大心细的赵子龙,甘夫人和刘禅才没有被曹军俘虏。

史册中关於赵云当阳救主的记载,就只有蜀书赵云传:「......(刘备)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和蜀书二主妃子传:「....(刘备)弃后(甘夫人)及后主,赖赵云保护,得免於难。」这样两句话而已。既没有百万曹军,也没有夏侯恩先送性命再送宝剑,更没有糜夫人投井自尽......。然而,现实虽然不像小说那样极尽夸张渲染之能事,但谁也不能否认在十万慌乱的人群中、背后又是五千名号称曹军精锐中的精锐的虎豹骑,要怀抱一个婴孩并且保护一名女子是多麼艰难的一件事情,足可证明赵云的胆大、心细、武艺超群。反倒是如果赵云面对的真的是八十三万大军,他还能够「怀抱后主,直透重围,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前后枪刺剑砍,杀死曹营名将五十余员......」(三国演义第四十一回),那何只是神勇而已,简直就是神话了。

史册对赵云的记载大抵如是,没有力斩五将的英勇,没有力敌万人的壮举,也没有担当过什麼显赫的职务。但从汉水空营退敌(注3)中,我们看到了赵云的胆识和急智;孔明兵败街亭,赵云率领佯攻箕谷的军队撤退,「云身自断后,军资什物,略无所弃,兵将无缘相失」(裴松之注引云别传),又是一次胆大心细的表现。凡此种种,赵云虽然不像演义中所描写的那麼光芒万丈,仍不失为一员良将。

还有一个关于赵云死因的民间传说,我不知道可信不可信啊:

赵云在80多岁是,一天妻子给他洗澡时看见他一身白皙,说将军一生在疆场上拼杀竟然没受过半点伤,和他开玩笑说,今日切身就让将军见红,说罢就用绣花针扎了一下赵云,谁知赵云竟血流不止,后来面色惨白,妻子知道不妙连忙用手去堵,但未时以晚,赵云说我在疆场上百战百胜,没受过半点伤,没想到今天竟死在自己最爱的妻子的绣花针下!



4

武艺超群的赵云,武艺后期到达登峰造极的地步!正史和民间传说从未有过受伤的记录!身经百战的赵云不受伤就是一个传奇!不好色!赵范的嫂子有国色!赵云竟然不为所动!刘备在成都要分赐大家豪宅!赵云为民养民,劝刘备还豪宅于民间!赵云不贪财不好色!在官位高低上!不争不抢任劳任怨!解围张飞生擒吴疑!解围黄忠救张箸!空营计汉水大百曹军!和黄忠汉水又大败徐晃收王平!黄忠刀劈夏侯渊让曹军心惊!黄忠赵云汉水两次击败曹军,让曹军心无斗志!魏延一箭定汉中!魏延箭射曹操!让曹操再无斗志!所以说:张飞开局败张郃!黄忠,赵云败曹兵!诸葛击鼓败意志!魏延一箭定乾坤!

5

演义七实三虚,这个应该都知道的,也就是说,演义中的一些大事和主线,其实都是有历史原型的。


三国演义作为一部小说,必然会会有小说虚构的成分。就比如说,演义中赵云打出名气的长坂坡七进七出,杀的曹军日后人人闻风丧胆,一听赵云名号就不战而栗。

在历史上,虽然赵云也保护了甘夫人和刘禅脱离了危险,但是是没有七进七出这回事的。

三国志就简简单单的记载了两笔,分别是“值曹公军至,追及先主於当阳长阪,于时困偪,弃后及后主,赖赵云保护,得免於难。”和“及先主为曹公所追於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就这样而已。

所谓的赵云位列五虎将,也是没有的,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四个人倒是官位在同一个级别,分别是前、右、左、后将军。而赵云呢,在刘备平成都时被封为翊军将军,平汉中后没有升迁,和他们四个是不在一个水平线上的。


其实赵云跟随刘备的时候,之前一直地位不算很高,只不过是一个主骑。主骑,也就是负责骑兵,而刘备在赤壁之前才什么实力,骑兵都不会有多少。这个主骑最多相当于一个骑兵小队长。

当时的关羽、张飞可都已经有了曹操以汉献帝名义封的官职了。赤壁之战胜利之后,刘备大赏功臣,赵云也不过一个牙门将军,虽然短暂的做过桂阳太守。不过比起关羽、张飞,可是差了一段的。

当然,也不是说赵云地位不如关羽、张飞就是地位很低了。赵云毕竟是比较早跟随刘备的元勋功臣。刘备东征孙权的时候,就以赵云为蜀国的第一任江州都督,镇守东部边境国防,这可是实权地位了。


刘备死后,赵云升官到镇东将军。这个时候,其实赵云在蜀国武将团体中,地位还是很高的。差不多可以说是前五水平吧。

有记载的也就李严这个托孤大臣和刘琰这个宗室,还有李恢在赵云之上,另外魏延和赵云在官位上同级。其他就没有了,最多费观在实权上高于赵云,其实也不算差。

虽然赵云最后凭借他的资历,在蜀国地位不低,但毕竟差了关羽、张飞他们一截。为什么陈寿会把他和关羽、张飞他们合在一个传呢?

因为赵云有救刘禅的功劳,被刘禅追谥了。有谥号在蜀国可是莫大的荣耀,整个蜀国只有12个人有谥号,这多了不起。

而赵云又是和关羽、张飞一样是活跃在刘备时期的武将。故而陈寿将他们合写在一个传。也就是以后五虎将的由来。



虽然赵云没有演义中的那么多功劳和表现,但总的来说,赵云也不是那么的不堪。最后凭资历也算是熬出头,在蜀国地位也算比较重要。不然也不至于诸葛亮北伐的时候,让赵云带一路疑兵了。

6

给谁初出茅庐都不会选择已经落魄的公孙瓒,但是赵云理由是公孙瓒绞杀黄巾为社会安定做贡献,所以弃袁绍而选择公孙瓒为主公,这点可以确认赵云是以平定乱世为目标。赵云跟随刘备后长坂坡遭遇曹操虎豹骑,一人守护刘备家眷不离不弃,身陷精锐骑兵的追击全身而退请问又有几人可以做到?汉中之战救黄忠,而且在曹操绝对优势面前一人一骑敢阴曹操并大获全胜,请问当世曹操能被几个人占过那么大便宜?刘备获取成都手上群臣都希望获取大的封赏,只有赵云反对认为大战之后应该与民修养大肆犒赏不妥,因而得罪了一堆名臣雅士,请问当世可以考虑百姓疾苦为民请命的人能有几个?晚年赵云箕谷之战伪装成主力吸引魏国曹真,请问谁能代替赵云的资历接受此重任,虽然街亭失败导致蜀国全局崩溃,赵云也无法幸免但是其可以亲自断后力挽溃败没有造成更大的损失,请问能有几个著名大将可以再逆境中做到?三国志蜀国传记资料最少,但是寥寥几笔赵云已经是不可多得的人才,若不是刘备继承传统汉朝看出身用人做事,赵云将可以获得更多功勋,是的我认为赵云如果在曹操手上将是不逊于张辽徐晃的大将,因为曹操用人唯才是举不看出身,那些看似贬低赵云认为演义夸大的人,根本就没有好好看三国志,是的个人认为赵云能力除了单挑能力被夸大,实际作战能力和品德应该比演义更加杰出。

7

万人敌是这么解释的。

《史记?项羽本纪》:“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万人敌:是兵法的意思。

称武将为万人敌,是因为武将指挥军队做战。

1个人打1万个人,这不纯脑残吗? 1个人就是活耙子,2个人就能夹击,5个人就能结成队伍,组织战术,300个人就能运用比策略、陷阱,战术的运用也较成熟,在上万人的大战中可以起到尖刀作用,2000人的指挥官在数万人战争中作用也极大,5000人的指挥官,就可以左右战局,万人以上是将军,真真正正一军指挥官…… 统领大军(3万,20万,60万……)的就是上将军或大将,辅助将军是副将(虽叫副将,其实是仅将于统领大军大将的人物。本身的也可能是大将,当然也有可能是将军)……

上将军、行军总管、大将、大司马、骠骑将军……等诸多将军类型,这里不细分、不归纳……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是说枪剑只能对付一个人,不值得学,要学统领千军万马的本领……

故万人敌,跟武将武力没关系,只是将军级别人物的一种称呼,指能够独力指挥万人以上军队作战的人哦.

8

赵云是个常胜将军吗?不是的。赵云只败过一次,除去这一次,赵云没有败过。《三国演义》中妖化了诸葛亮的智,而夸张了赵云的勇。最明显的就是赵子龙长坂坡七进七出,杀伤曹操五十多员大将,这也明显是杜撰。

赵云是罗贯中老先生在《三国演义》着力刻画的人物,可说是全书中最完美的英雄形象。更由于《演义》是根据史实来写的,人们对赵云的英雄事迹几乎信以为真。赵云是除关张外最早追随刘备的人物,以致于人们几乎把他加到了桃园兄弟之中,在不少京戏里干脆就让他成了“四将军”,特别是他追随刘备时正是刘备倒霉的时候,这就更加重了他在这个团伙中的份量。

长坂坡一战,无疑是赵云最辉煌的篇章。在最早的《三国志平话》中,赵云的长坂坡救阿斗只有几句话,“拍马冲阵而过”而已,到了《演义》里,就变成了惊心动魄、回肠荡气的一大章回。“截江、夺斗”是赵云的另一大功绩。《三国志平话》中基本照抄《三国志》,写得含含糊糊,“云与张飞勒兵截江。。。”而已,而在《演义》里则完全成了赵云孤身犯难,一波三折,既胆气过人又有理有节,张飞倒成了后援的角色。五虎上将的排名,在罗贯中最早的版本里,大概是参照了刘备进位汉中王时这五个人实际地位的史实,列为“关、张、马、黄、赵”。忘了是金圣叹的批本还是毛宗岗的批本,为迎合读者对赵云的喜爱,把这个排名改成了“关、张、赵、马、黄”。 但《演义》终归不能完全脱离史实,从而令赵云这个完美的英雄与他在蜀汉集团中的地位无法自圆其说。注意一下细节就清楚了,这些细节因史实的存在而让罗老先生和金、毛等都无法更动。 长坂坡之前的大撤退,开路与断后的重任都没交给赵云,而给他的任务是相对次要的“保护家小”。 进军西川遇到马超,从别处把张飞调来,身边的赵云无用武之地。 抵御魏将张邰,派了老将黄忠,赵云就在手下,却没考虑派他。 决定汉中胜败的定军山之战,黄忠是主将,赵云是后援。 讨伐东吴,前线上是一群无名后进之辈,五虎上将硕果仅存的赵云在二线闲着,只是到了大军惨败之时起了点接应的作用。

七擒孟获,魏延、王平、马岱甚至廖化、张嶷的出场机会都比赵云多,而赵云好象都没有与孟获交过手。 一出祁山,《演义》中写赵云当先锋立了大功,但到了决定性的街亭之战,主将却是派了无能的马谡,赵云与邓芝领偏师出斜谷,尽管撤退时“不损一人一骑”,但对于全局却是无足轻重。 尽管《演义》每逢赵云出场必竭力突出他的作用,但从整体上看,刘备和孔明对他的态度不象文字中表现得那么热情。似乎刘备早期势孤力单、关张忙不过来时对赵云还予以某些重任,一旦人多了就让他一边儿凉快去,而孔明就更明显了。 以上是《演义》中关于赵云的一些内容,再看看史实吧。 赵云自追随刘备后,直到刘备当了汉中王,可说是马不停蹄,无役不予。阿斗确是他在长坂坡救出的,史书虽没《演义》写得那么玄,但赵云救阿斗不是虚构的。进军西川,是赵云第一次没随刘备行动而留守荆州。可就是这次留守,他又干出了另一件大事,即“截江夺斗”,也是史有明文的壮举。两次三番救了后主刘禅的小命,赵云对蜀汉的汗马功劳还小么?可刘备得了西川后,对赵云就再没重用了。 定军山之战,主谋是法正,而“亲冒矢石”强攻定军山的是刘备本人,赵云根本没上第一线。 一出祁山,赵云也没当先锋,与邓芝领偏师出斜谷策应主力。街亭失守全线大败,而“云与邓芝勒兵徐徐而退,不致大损。”《演义》中的“不损一人一骑”是罗老先生给英雄带的花环。而战后孔明上表检讨,自贬三级,有功无过的赵云却也糊里糊涂地跟着被贬了级。

直至去世,赵云也未获封侯。 赵云不得重用,很大的一个因素是他出身布衣,不是名门望族。这与中国历史上产生于西汉后期,东汉时达到高峰,直至唐代才衰落的“门阀制度”有关。 汉末乱世,群雄并起,门阀制度也受到冲击,但其生命力极为顽强。袁绍贵为十八路诸侯盟主,“四世三公”的身世是决定因素。三国之中,曹瞒对门阀制度最不感冒,“青梅煮酒论英雄”时把袁氏的“四世三公”称为“冢中枯骨”。他手下的战将中,除曹氏、夏侯氏外,典韦、许褚是草莽豪强,徐晃、张辽、文聘是降将。
而刘备早期无人可用,顾不上讲究门第。但卧龙一到,这套玩意儿就又活了。魏、蜀、吴三国,蜀汉对门阀制度的坚持是最明确的,赵云也就倒霉了。同时,孔明的任人唯亲,也是史有定论的,马谡、杨议就是例子。难怪在孔明当政的后期,蜀汉是“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了。 刘备称帝,群臣上贺表,列了前五十个人的名字加上“........等一百八十人”。诸位知道领衔的是谁么?“征西大将军都亭侯马超”!没别的原因,“马孟起世代公侯”是唯一的理由。法正列第二,孔明第八。赵云呢?在“........等一百八十人”中,连名字都不能列在贺表上。 历来读史之人有“汉家待功臣薄”的感慨,汉高帝刘邦,杀死了韩信、彭越、黥布;汉武帝时有飞将军李广的悲剧。到了最后三分之一的后主时,赵云好歹还是寿终正寝的。 《演义》上写刘禅闻赵云死而大哭,又是罗老先生加的花环。 那时的刘禅,早把救过他两次的赵云忘得一干二净了,连点“悼念”的意思都没有。到得后来,不知道怎地又想起救命恩人来了,在给别人封侯时顺带也追封了赵云。可赵云要是知道追封的事,准得气得在坟墓里诈尸不可:那时距蜀汉亡国还剩下不到三年了!

9

《三国演义》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开创了章回体小说的先河,也是我国第一部章回体小说,元末明初罗贯中著。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被塑造的有血有肉,个个脸谱鲜明,极具个性:“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的曹操,一言一行,都透露着奸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更被后世推为臣子楷模。长坂坡救主的赵子龙,一身是胆,忠君不二。“千里走单骑”的关羽,义冠长虹。“三辞徐州”的刘备,仁爱名九州。“子承父业,坐镇江东”的孙权,少年老成。



作者塑造的诸多人物中,我更佩服赵云,也更偏爱赵云。 我们只说《三国演义》这部著作,所以不必推真求实,吹毛求疵,书中人物塑造上,赵云更趋于完美。 东汉末期,天下大乱。赵云第一次出场,便是弃袁绍,而投公孙瓒。公孙瓒也不解,问道:当地人多投袁绍,你为何投我?而赵云答道:天下大乱,不知道谁才是名主,但哪里施仁政我们便去哪里。于是跟随公孙瓒南征北战,舍生忘死。可以说赵云的一登场,就体现了人物的部分性格特点,正义,仁爱,且具魄力。




赵云归乡,刘备兵败,二人经过公孙瓒部共事后,又一次相遇,从此一生为汉,忠君不二。 火烧博望坡,他生擒夏侯兰,火烧新野,他大败夏侯敦。长坂坡一役,更是一战封神,身背幼主阿斗,七进七出,先后救出陷入敌阵的简雍、糜竺、甘夫人、刘禅,杀夏侯恩夺青釭剑,斩杀曹洪部将晏明,夏侯敦部将钟缙、钟绅,唬退张郃,力战焦触、张南、马延、张四将,在曹操军阵中往来冲突,如入无人之境,共斩曹营名将50余员,当时曹操亦赞曰:“真虎将也!”足见赵云武艺超群,一身是胆。 赤壁之战后,他随刘备平定荆州四郡,入川之战,他平定郡县。攻克江州,率军由外水深入,攻取江阳、犍为等郡。一直打到成都,完成对刘璋的包围。刘备攻下成都之后,任命赵云为翊军将军,赐房舍田桑,他谢绝了刘备的赏赐,说国家不安,百姓疾苦,汉室未兴,并以霍去病自比。大家深深佩服赵云。 公元221年,刘备伐吴,他独具战略眼光,知道此事不可,上书力柬。刘备兵败,他发兵永安,退敌救主。



蜀汉北伐,他70岁高龄,仍为先锋,身先士卒。赵云一生打仗从无败绩,更是被封为“常胜将军”。 宋代萧常《萧氏续后汉书》:云虽虎臣,其所建明通达国体,如还田宅以系民心,留军资以须冬赐,舍吴而专事魏,有诸葛亮念所不到者。若其不纳赵范之兄嫂,以远同姓之嫌,律己之严如此。方时诸将。其最优乎。对赵云更是大嘉称赞。

10

首先,赵云和罗贯中非亲非故,罗贯中为什么不吹张三李四,偏偏要吹赵云?

其次,赵云两次救阿斗一次救黄忠是不是史实?是事实的话,我们反设一下,换关羽和张飞能做到吗?

那些说赵云长坂坡是曹操放了他一马?没实力曹操会欣赏赵云?不欣赏赵云会下令不许放箭? 你们不要忘记,赵云不是一个人,身上还有阿斗,曹操不想杀赵云,难道也不想杀阿斗? 就凭 他能活着救出阿斗,这换当时三国的任何一个人,试问谁能像赵云这样从乱军之中救人?

还有救黄忠那一次,换关羽和张飞能救出黄忠不?换另一个人能把曹操的追兵吓退不?

别老纠结赵云在三国里没有什么领兵经历,没有杀过多少一流大将。 你只需要知道赵云一生无论是单挑还是群殴,他都没有输过,最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被群殴之余,还能腾出身去救人,这难道不证明武艺高强?吕布能做到吗?典韦能做到吗? 同样是做护卫工作,赵云保证了刘备和诸葛亮的安全,典韦把自己的命搭进去了,这难道不厉害?赵云的排名比典韦高 是不是很合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