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赵匡胤去武庙祭拜,在看到白起时,赵匡胤勃然大怒,表示白起不配

赵匡胤去武庙祭拜,在看到白起时,赵匡胤勃然大怒,表示白起不配

2020-07-20 20:15阅读(105)

赵匡胤去武庙祭拜,在看到白起时,赵匡胤勃然大怒,表示白起不配待在上面,为何动怒?:因为非“功业始终无瑕者”,宋太祖不但罢去白起,还罢去关羽等人,对武庙

1

因为非“功业始终无瑕者”,宋太祖不但罢去白起,还罢去关羽等人,对武庙七十二将进行大清洗。

一、“取功业始终无瑕者”,宋太祖重新审定武庙七十二将

根据《续资治通鉴》记载,宋太祖在乾德元年(963年)“幸武成王庙”:

 初,帝幸武成王庙,历观两廊所画名将,以杖指白起曰:“起杀已降,不武之甚,何为受享于此?”命去之。

宋太祖不满白起的原因是白起杀降。

自从唐玄宗正式将太公庙更名为武成王庙,俗称“武庙”,并立历代名将十人后,白起就是“武庙十哲”之一,从没有人因为杀降问题将白起移出武庙。

所以等宋太祖命令去掉白起后,立刻有大臣反对。

凡名将悉皆人雄,苟欲指瑕,谁当无累!一旦除去神位,吹毛求异代之非,投袂忿古人之恶,似非允当。臣心惑焉。

但是宋太祖不听。

武庙十哲发展到了宋代,配享的武将数量已经很多了,为七十二人。见宋太祖命令罢白起,有大臣也提出其他武将也有问题。

左拾遗知制诰高锡因上疏论王僧辩不克善终,不宜在配享之列。

于是宋太祖命令对武庙七十二将进行重新审定。

乃诏吏部尚书张昭、工部尚书窦仪与锡别加裁定,取功业始终无瑕者。

宋太祖审定的标准是“取功业始终无瑕者”。

二、重审后宋代武庙七十二将

很快根据宋太祖的指示,新的武庙七十二将出台了。

在原有的基础上,除了白起外,还有二十二人被清除,取而代之的新的二十三人是:

升汉灌婴、后汉耿纯、王霸、祭遵、班超、晋王浑、周访、宋沈庆之、后魏李崇、傅永、北齐段韶、后周李弼、唐秦叔宝、张公谨、唐休璟、浑瑊、裴度、李光颜、李愬、郑畋、梁葛从周、后唐周德威、符存审二十三人。

而除了白起外,被清除的二十二人是:

退魏吴起、齐孙膑、赵廉颇、汉韩信、彭越、周亚夫、后汉段纪明、魏邓艾、晋陶侃、蜀关羽、张飞、晋杜元凯、北齐慕容绍宗、梁王僧辩、陈吴明彻、隋杨素、贺若弼、史万岁、唐李光弼、王孝杰、张齐丘、郭元振二十二人。

后来宋太祖将吴起另外安排,“画魏西河太守吴起于庑下”。

在新的武庙七十二将中,大名鼎鼎的韩信、关羽、张飞都被清除了。

原因只有一个:他们的功业有瑕疵,德行有亏。

宋太祖如此做的原因很好理解,大家都心知肚明。

2

其实呢,这些事情如果放在现代,有些人估计就开始脑子活泛,对于这件事情肯定嘴上的有一套了,说这些统治者之所以这么大清洗,肯定是为了符合政治目的。

至于说赵匡颖为什么把武安君白起移除武庙,按照他自己的解释就是白起杀了俘虏,所以这种德行受到别人谴责的人怎么可以进入武庙呢?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种事情真的很有必要吗?打仗就是为了消耗敌方的有生力量,打仗就是拼个你死我活,都把对方打个半死,对方反过手来咬死你,那怎么算你就是庸才,你就是一个废物!

赵匡颖是一个武将,曾经在战场上面出生入死,对于战场上的这条规则他再清楚不过,可他还是要犯这条规则犯这个禁忌,为什么?还记得他的杯酒释兵权。

其实赵匡颖登上皇位以后心里是很不踏实的,他的老上司郭威就是通过这个方法黄旗加身登上皇位,然后这个时候他又通过黄袍加身登上皇位,万一下回有人再按照他的剧本来一个龙袍加身,那岂不是完完了?

出于良心上面的不安,出于对于未来的担心,所以赵匡胤必须要做出一个很明智的决定,就是所有的武将先考察他们的品行,不要像我一样啊,不对,不要像那些没有道德的人一样会背叛,这种人一旦背叛了,那就永远都得不到我们的认可,永远都被别人给唾弃。

这话如果说了,大家心里都清楚跟明镜一样,赵匡胤为什么要这么做?他就是为了让这些武将记住必须要保持自己的道德,必须要学习品行,这样的话你才能够当一个武将,这样的话你才能够做我的武将,否则你万一哪天叛变我连防都没法放。

同时在这之后,北宋都是以文人治军,他们认为文化人讲究礼仪道德讲究道德廉耻,这些人是不会搞背叛的一套事情的,这些人做事情是有原则的,这些人管理军队的时候是没有能力反判的,所以赵匡颖的这条规矩一直承袭了下来,直到面对北方如狼似虎的女真人。

真是不得不说缺啥补啥,赵匡胤本身也不道德,周世宗柴荣待他恩重如山,可他最后呢竟然玩了叛变,黄袍加身不说,(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问答)而且还抢了别人的,还为这一点对不起周世宗柴荣,但是他又没办法正面去承认这件事情,可如果这件事情一旦经过有些人宣传,那又变成了另外一番意思。

所以他决心从武将的兵权,武将的形象身上入手,打算打造一个不会背叛的武将集团,对于赵匡颖来讲,这个国家的武将以后就必须按照我提的那个标准来做,否则那就是不道德的武将,那就是受别人谴责的武将,但这种武将其实他才是最大的代表。

3

被赵匡胤请出武庙的人何止白起一人,还有我们熟知的孙膑、廉颇、韩信、关羽、张飞等共二十二人。可以说是对唐代以来的武庙人选进行一次大换血,以此来彰显宋太祖赵匡胤以文治天下和以仁义治天下的决心。

武成王庙的简单介绍

武庙形成于唐开元年间,当时称为太公尚父庙,是为了祭祀姜太公而仿文庙所设,起初配祀姜太公的只有亚圣张良与十哲。到了唐肃宗时期,姜子牙被尊为武成王,太公尚父庙也因此更名成武成王庙,简称武庙。

唐德宗时期,武庙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容,增加祭祀古今名将六十四人。武庙正式形成了以太公望为主祭,以张良为副祀,十哲与六十四将为配祀的固定模式。

唐代时的武庙十哲分置左右两列,左列为:秦武安君白起、汉淮阴侯韩信、蜀汉丞相诸葛亮、唐卫国公李靖、唐英国公李勣。右列为:汉太子少傅张良、齐大司马田穰苴、吴将军孙武、魏郡守吴起、燕昌国君乐毅。

宋太祖为何要将白起请出武庙?

大宋建立后,宋太祖赵匡胤率领群臣拜访武庙,他在祭祀完太公望后,驻足在白起的画像前,指着画像说:“起杀已降,不武之甚,何为受享于此?”命人将其画像取下。赵匡胤接着对群臣作了详细的解释。

他对群臣说,白起曾经坑杀了四十万俘虏,如此不仁不义的人,能挂在这儿供后人瞻仰吗?我大宋推行的是仁政德治,像白起这种不仁不义之人绝不能放在大宋的武庙里。接着他又来到孙膑处,说把此人也给朕撤了。

众人不解,宋太祖解释道,孙膑在兵法中确有奇谋,但其用兵之理却是大错特错,孙膑兵法中强调“覆军杀将,方为全胜”以全歼敌军为目的,可谓心术极毒且手段残忍,是为不仁。如此之人,岂可供后人效法?

随后,宋太祖令人对武庙中的名将逐一进行审查,但凡大宋朝廷所举,一定要深思熟虑且能上行下效,稍有不慎,便会缪种流传。万不可食古不化,贻误后昆。

左拾遗高锡上疏说,南朝梁名将王僧辩“不克善终”,同样不能出现在武庙中的配享之列。由于去留没有统一标准,于是宋太祖定下“取功业始终无瑕者”的标准。命吏部尚书张昭、工部尚书窦仪与高锡一起裁定。

当时确实是出现了食古不化这样的大臣,秘书郎梁周翰上疏说,凡是武庙中的名将都是历代英雄,若是以功业瑕疵来论,那没有能满足标准的人,一旦去除神位,稍有不慎会受到后世诟病。而宋太祖并未采纳。

由此可见,宋太祖对当时入选武庙的人提出了两条标准,一是要仁义当先,不仁不义的武将决不能入选;二是要功业没有瑕疵的人,也就是毫无争议的人才能入选。秦将白起显然不满足这两个条件,故被除去。

宋太祖最终裁定的武庙人选

根据上述标准,武庙十哲中的白起、吴起、韩信三人被除去。

六十四将中的廉颇、彭越、周亚夫、段纪明、邓艾、陶侃、关羽、张飞、杜元凯、慕容绍宗、王僧辩、吴明彻、杨素、贺若弼、史万岁、李光弼、王孝杰、张齐丘、郭元振二十人被清除。

而新增的二十三有灌婴、耿纯、王霸、祭遵、班超、晋王浑、周访、沈庆之、李崇、傅永、段韶、李弼、秦叔宝、张公谨、休璟、浑瑊、裴度、李光颜、李愬、郑畋、葛从周、周德威、符存审。

后来宋太祖将齐相管仲增加进来,又将魏西河太守吴起复置于堂下。宋徽宗时,武庙人员又进行了调整,韩信回到十哲,白起、孙膑、廉颇、关羽、张飞等被请入殿下。七十二将由此形成。

殿上的十人分别是,左为:管仲、孙武、乐毅、诸葛亮、李勣;右为:田穰苴、范蠡、韩信、李靖、郭子仪。而张良陪在太公望旁边。

综上所述,白起被宋太祖清除的原因就是杀降,被定性为不仁不义。其他人则是以“功业始终无瑕者”为标准,有新增的人员名单可以看出,五代十国后期的武将比较多,也都是宋太祖赵匡胤比较熟知的。

4

731年,唐玄宗为了表彰和祭祀自古至今出现的名将,遂设立专门的庙宇,以西周姜子牙为主祭,西汉张良为配享,并置十大名将从之,这就是最开始的太公庙,三十年后,唐肃宗将姜子牙追封为武成王,于是太公庙就变成了我们熟知的武成王庙,也简称为武庙。

到了唐德宗时期,颜真卿建议在武成王庙增设古今六十四将,由此,武成王庙初具规模,其中我们熟知的孙膑、廉颇、白起、吴起、周亚夫、卫青、霍去病、张飞、关羽、郭子仪等的画像都在武成王庙中。

之后,武成王庙中的名将虽有增减,但只是个别的增减,总起来说,改变还是比较小的,但到了宋朝,武成王庙中名将的画像却来了一个大范围的增减,而做成这件事的正是宋太祖赵匡胤。

963年,赵匡胤幸武成王庙,遍览两廊所画的古之名将,当他看到战国名将白起赫然在列的时候,勃然大怒,用手杖指着白起的画像说:“起杀已降,不武之甚,何为受享于此?”然后就命人将白起的画像移出了武成王庙。

而这只是一个开始,紧接着,左拾遗知制诰高锡上疏说不克善终的南朝梁名将王僧辩也不配待在武成王庙中。赵匡略一思索,就下达了一个指令,让张昭、窦仪和高锡一起重新裁定武成王庙中的武将名单,而依据就是“功业始终无瑕者”的画像才能进入武成王庙,其余的不在配享之列。

经过这三个人的努力,而赵匡胤点头的情况下,有23位名将的画像被移出了武成王庙,这其中除了白起之外,还有我们所熟知的吴起、孙膑、廉颇、韩信、周亚夫、关羽、张飞、贺若弼、李光弼等,而新加进去的23位名将,其中包括我们熟知的灌婴、班超、段韶、秦叔宝、张公谨等。

这基本就属于大换血了,赵匡胤的这种做法实际上并不明智,很多人对此都有意见,但敢说出来的不多,梁周翰就上疏说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

“凡名将悉皆人雄,苟欲指瑕,谁当无累!一旦除去神位,吹毛求异代之非,投袂忿古人之恶,似非允当。臣心惑焉。”

但是赵匡胤完全不予接纳,仍旧按照高锡等人裁定的名单来重新为武成王庙中的武将画像,那么,赵匡胤为什么非要如此呢?我们不说别的,就说他最不认可的白起。赵匡胤认为白起杀降,这是不武的,因此,白起不配待在武成王庙中。

实际上,赵匡胤的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诚然,白起的名声的确不怎么好,素有杀神之称,战国时期他造成的死亡人数就有百万之众,这个数据是相当震撼的,其中长平之战中,白起更是下令坑杀四十万赵国降兵,这一下子震惊了东方六国。

不能说白起的这种做法是对的,但也不能简单将他的做法归为不武。白起素来擅长歼灭战,以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为目标。这能最大程度损伤对方的战斗力,对于东方六国来说,白起是一个可怕的存在,对于秦国来说,他则是战无不胜的将军。

很多人可能会说,为什么要杀降呢?他们都已经降了,为什么不留着他们?四十万人如何留下来?如何安置?这是一个大问题,即便这些人都是士兵,愿意归顺秦国,成为秦国的士兵,那么是否能为秦国所用,又是否会忠于秦国呢?很难说。

君不见,当初牧野之战,帝辛俘虏来的那些将士大部分都临阵倒戈,成为击败帝辛的一个重要力量。

所以,白起不愿意留下这四十万人,又不能将他们送回赵国,所以除掉他们是最好的选择。一直以来,人们震撼于四十万这个数据,但很难真正认为白起的做法就是绝对错误的,至少他的做法对于秦国来说是很有利的。

普通人都能想到这些,赵匡胤也是武将出身,难道会不知道白起杀降没有错?那么,赵匡胤这样做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其实是白起的另一个动作,我们知道,长平之战后,白起原本想要乘胜包围邯郸,但在范雎等人的劝说下,秦昭襄王决定休整一段时间,他这一休整,就错过了出兵的最佳时机。

等到秦昭襄王再次准备攻打邯郸的时候,白起不愿意去了,他分析了其中的利害关系,但秦昭襄王不听,于是白起就因为生病的原因一直不肯出战,眼睁睁看着秦国吃败仗,气的秦昭襄王将白起赐死于杜邮。

白起被赐死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不听君令,这才是赵匡胤不愿意让白起待在武成王庙的原因。赵匡胤是怎么建立北宋的?他是夺了自己老领导的江山,唐朝自安史之乱后就有了藩镇节度使拥兵自重的现象,这种现象一直持续了近两百年。

赵匡胤太知道武将的能量了,他建立宋朝之后急于打压武将,所以才有了杯酒释兵权,他想要的是忠心的、听话的武将,所谓不能有瑕疵,即是不能不忠于他,不能权力过大。

而白起这样的武将能在关键时刻不听君令,这是大忌讳,绝对是赵匡胤所不能容忍的,所以在白起死了一千二百多年后,赵匡胤还是很不喜欢他。

这也是廉颇被移出武成王庙的原因,廉颇是赵国名将,他在长平之战中坚壁不出,赵孝成王几次催促廉颇出战都被拒绝,赵孝成王才选择换上了肯出战的赵括,临阵换将是打击,但赵孝成王已经顾不上了,这也直接导致了长平之战中赵国死亡四十五万人。

而后来赵悼襄王解除廉颇的职务后,廉颇竟然直接攻打接替他位置的乐乘,然后投奔了魏国,虽后来一直想要回到赵国,但至死未能如愿。

我们看廉颇的这几个操作,足以让一个帝王不喜,赵匡胤自然也不喜欢这样不听话的武将。

5

赵匡胤是宋朝开国皇帝,史称宋太祖。

建隆元年(960年),即赵匡胤称帝后的第一个年头,春节来临之际,老赵带领群臣去开封郊外的武成王庙去祭祀。



武成王庙又称“武庙”,也称“太公庙”,始建于唐玄宗开元年间。

史书记载:唐朝开元十九年,唐玄宗李隆基为表彰并祭祀历代名将,以辅佐周文王、周武王建立周朝的开国太师姜子牙为主神,以汉朝留侯张良为配享,并以历代名将十人,又称“十哲”相伴左右而建立的庙宇。

“十哲”分别是:秦武安君白起、汉淮阴侯韩信、蜀丞相诸葛亮、唐尚书右仆射卫国公李靖、司空英国公李勣列于左。

汉太子少傅张良、齐大司马田穰苴、吴将军孙武、魏西河守吴起、燕晶国君乐毅列于右。(如图)


老赵称帝后要祭祀武神,进庙一眼看到了“十哲”之首的白起塑像,不由勃然大怒,用手杖指着白起说:“官家最看不起这丫了,作为一个武将竟然不讲信用杀降!杀降不祥,把这丫的塑像撤掉,他不配享受后人的香火。”

(太祖)历观两廊所画名将,以杖指白起曰:“起杀已降,不武之甚,何为受享于此?”命人去之。

老赵为何如此恼恨白起呢?

白起是战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曾是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襄王的得力干将,因战功卓著被封为武安君。

秦昭襄王四十七年(前260年),白起奉命倾秦国之兵进攻赵国,经过近一年的决战,赵军最终大败,四十万赵国士兵走投无路尽皆投降。

白起以赵国士兵反复无常,降而复叛为理由,实际是不愿让四十万大军吃饭,认为是浪费粮食。以挖战壕为幌子,在赵国士兵挖好坑后,白起一声令下,把四十万赵国士兵通通活埋了。



这就是赵匡胤恼恨白起的地方,常言道“杀降不祥”。白起最后被秦昭襄王的谋士范雎用计斩杀,一代名将落了个身首异处。

老赵命人撤去白起的塑像,把他从武庙逐出去还有另一层原因。那就是白起杀的赵国士兵基本都姓赵,赵匡胤认为500年前是其祖宗,毕竟一笔写不出两“赵”字。

再一方面就是彰显老赵的仁慈宽厚。老赵想“抑武扬文”,随便找个理由驱逐武将,有杀鸡儆猴的意思,提醒那些开国元勋,白起这样有地位的武将我说撤就撤,你们还有比白起更牛的人啊?

都跟我老实点,不然,你们就是白起的下场。

在老赵驱逐白起的第二年,他开始实行了“杯酒释兵权”的计谋,开始实行打压武将的基本国策,从此宋朝的军事能力一落千丈,看来有些事情不能矫枉过正。

宋太祖的举动代表了他的思想,白起成了老赵推行政策的牺牲品,试问哪个开国功勋不是一将功成万骨枯呢?项羽比之白起更甚,也坑杀了许多俘虏,为何老赵不敢把项羽驱逐出武庙呢?老赵也是欺软怕硬。



文/秉烛读春秋

6

赵匡胤之所以如此厌恶白起是因为白起当年实在是过于残忍嗜血,谴责白起正是向天下的百姓表示自己是和平为主并不会提倡暴行。

赵匡胤自小就成长在将士之家自然会十分了解到战争带给人们的痛苦,所以他所追求的并不是不顾一切统一天下而是十分估计平米百姓呢。后来在率军会都城的途中遇到了自己的部下擅自谋杀了韩通以及他的家人,这下子可好了一下子让赵匡胤怒火中烧并且即刻处死了这位部下。

后来虽然没被杀放出来但是这一辈子再也没有得到重用了。后来赵匡胤在处理对宋朝的敌对势力的时候也是处置的十分宽容无比,一般都采取让这些势力主动归顺的平和精神。西晋末年开始只要新朝皇帝登基就会对前朝皇帝追杀,若是敌国的重要人士正好被对手抓住的话那注定要经历着难以忍受的悲惨经历了。

不仅是受尽耻辱最后还要丢了命。要说这百年以来真的能够逃过这样的悲惨经历的估计只有孤苦无依的陈后主了。但是反观这在一向反对坑杀俘虏的赵匡胤这里,有一个小幼儿就是柴宗训不他仅保住了自己的性命还被封为了异姓王。了解了这些事实后就会发现,在宋太宗执政初期的时候在南方仍然存在着割据现象。

并且这吴越国的君主自动入朝归顺于宋。就连反抗最为猛烈的北汉也选择了归顺,虽然赵匡胤并没有享受这盛世太久就猝然长逝了,若是赵匡胤没有这反对坑杀俘虏的信心,估计很多割据的霸主都不会轻易归顺,那么这历史上就又会出现十分血腥的一面。

止戈为武这个重要的理念有许许多多的将士并没有真正领会到意义,而赵匡胤虽然身为武将却能将这条理念真正的付诸于行,这样怀有一颗仁义之心的皇上还愁天下不统一吗?

这种宽仁的态度是值得后人肯定的。赵宋一朝能够在历史的车轮下生存三百多年岂不就是因为这宽容的态度吗?时至今日这种理念对世人仍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7

历史记载,赵匡胤看到白起的画像后,赫然怒道:“起杀已降,不武之甚,何为受享于此?”言罢,遂令人将战国四大名将之首白起的画像清除出庙。



与白起同为职业军人的赵匡胤之所以对其如此反感,根源就在于白起的杀降,更何况白起的坑杀乃是用欺骗的手段完成的!通过批判白起,赵匡胤正好借此机会向天下臣民宣示自己与众不同的治国理念,明确和平统一的非暴力战略。

8

白起是战国时期优秀的将领之一,被誉为战国四大名将之首,战绩显赫,几乎是百战百胜,了无败绩,但是也饱受争议,长平之战中说他杀人无数,又被誉为“杀神”。

宋太祖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皇帝,两位根本就不是同一个时期的人,究竟又有怎样的瓜葛,让赵匡胤去武庙祭拜看到白起时会勃然大怒,觉得白起不配被祭祀,将其撤下?

有人说这是因为发生在公元前262年的长平之战,白起带领秦军坑杀了赵国40万降军,赵匡胤是为了报仇(毕竟也姓赵)。

事情并不是这么简单,而且对于赵匡胤来说,这段历史已经过了一千多年,老赵头家族跟历史上的赵国没那么清晰的传承关系,一代皇帝日理万机,哪里这么闲啊,赵匡胤如此激烈地情绪失控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玄机呢?

在宋朝的开国之初,赵匡胤派人建造了一座武庙,一日,他去武庙祭拜时,看到白起居然位列其中,于是立马说到:

“白起杀降,不武之甚,将他的塑像撤出去,他不配待在上面。”

于是手下的人立马撤了白起的塑像,还对武庙七十二将进行大清洗。可是这一做法并没有得到众臣们的肯定,于是秘书郎兼史馆编修梁周翰上奏称:

“古往今来,贤人倍出,有很多优秀的人,但是也没有绝对纯粹完美之人,像孔子,周公都曾受人议论,像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哪个身上没有毛病呢?世界上没有绝对完美的人,如果就因为这一点缺点,就加以指责,那么谁都会被说三道四的,如果因为这点小毛病就把他撤出,那恐怕没有武将配得上被祭祀,谁手头没人命?咱刚一建成武庙,就把白起等人去掉,弄得武庙里空空如也,实在有些不妥,希望皇上能采纳我的意见。”

但是赵匡胤并没有搭理他,他根本不了解赵匡胤的真实用意。

赵匡胤这一举动看似很小很漫不经心,还感觉君王有点不务正业,其实并不然,这充分体现了一个君王有着超乎寻常的人道主义。

出身武将、还是开国君王的赵匡胤,居然能有以人为本的思想,张扬仁爱的政治理念来治理国家,实属非常难得。这一做法,不仅表明了当时的政权价值取向,还表现了以后政权的前景和未来。

人性中本来就有极其残忍的一面,更何况是坐拥江山,拥有至高无上权力的一代君王,居然不提倡杀戮,走出了晚唐以来以杀伐为本领、以武力征服为不可一世之军功的时代阴霾。

人家老赵要玩的就是以仁爱来治国。从过往的历史来看,赵匡胤还是一个比较注重情义的人,也比较温和,后来他杯酒释兵权,武将也都得到了善终。

自打夺了老柴家江山后,赵匡胤对他们还是心生愧疚的,这下大家都应该知道了,赵匡胤视察武成王庙,撤掉白起塑像的小小举动,并不是在古人身上挑刺,在白起身上吹毛求疵,而是“别有用心”啊!

为什么说他“别有用心”?因为这也是赵匡胤“重文轻武”、防止政变思想的预演,很快,“杯酒释兵权”的步骤即将上演。这种思维,其实是一以贯之。

9

武安君白起在历史上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饱受争议的人物,有人觉得他战神无敌,英雄盖世,一生南征北战为秦国的崛起以及最后秦朝的统一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但也有些人则觉得白起太过残暴,一生杀人无数,长平之战更是屠杀四十万降兵。

但不管怎么说,白起在历朝历代武将当中的地位却是毋庸置疑的,看遍古今中外,能与其在军事才能当中比肩的也是凤毛麟角,在整个战国时代,白起更是位列四大战神第一,在秦汉时期也受到了无数武将的追捧。

到了唐开元十九年时,唐玄宗大笔一挥,下令建造专门祭祀的庙宇,经过一番商讨后,决定命名为尚父庙,以周朝开国太师姜子牙为主祭,并以张良为副祭,随后又选取了历代良将为十哲,陪伴在姜子牙的身边,共同享受香火,白起便位列这十哲之中。到了唐上元元年时,唐肃宗又对该制度进行了一些调整以及改革,首先是改尚父庙为武庙,尊姜子牙为武成王,跟孔子一文一武比列,并且将其庙宇也仿照孔子文庙的建造规模来翻建。之后,唐德宗在任时,又选取了如霍去病王翦等六十四将,与文庙当中的七十二子所对应,而白起等人也就成为了所谓的武庙十哲。



武庙自建立以后,香火就一直颇为昌盛,唐朝许多皇帝以及一些王公贵族都曾去武庙祭拜过。即使在唐朝灭亡后,武庙也受到了之后历朝统治者的重视,不过都按照其想法删减了一些东西,尤以元代删改的最为严重,剔除了许多武将。到了明清时期,武庙便指供奉关羽的庙宇了,姜子牙的武庙逐渐被取缔。

在宋朝建国初期,赵匡胤一统天下后,也来到了武庙对姜子牙进行祭拜。来到此处后,赵匡胤按规矩上香,在这之后,他继续端详了上面供奉的诸位武将,在看到白起时,赵匡胤勃然大怒,并表示白起不配待在上面。

而白起不配的理由,就是因为赵匡胤属于贬白起一派。赵匡胤比较注重义气,为人仁和,从他杯酒释兵权,以及在夺了老柴家江山后对他们的愧疚,就可以看出赵匡胤脾气算是比较温和了,起码比同为开国皇帝的朱元璋好上太多。正因他具有如此性格,才对杀人无数的白起产生了厌恶。所以他下令将白起的雕像搬了出去,从此不再让其享受武庙香火,武庙十哲就变成了九哲,虽说后来又被顶替上来一个郭子仪,但其中有太多私人感情,按郭子仪的度量以及成就而言,不配待在武庙十哲的位置。



不知赵匡胤是否有考虑过,若是昔日长平之战,白起不杀那些降兵,那他该如何去处理呢?释放无疑是放虎归山,而留下却足以把秦国给吃穷,甚至还可以作为内应,所以说,虽然残酷,但白起那时的选择似乎颇为正确。

10

军事要服从于政治,是为政治服务的。赵匡胤、白起二人都是杰出的军事家,在各自的时代都是“政治正确的”。

白起号称“人屠”,率领秦军消灭其余六国一百多万有生力量,为以后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赵匡胤凭借军事才能,建立了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的乱局,在政治上当然也是正确的。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白起在政治上也是正确的,赵匡胤指责白起的依据是什么呢?

一,战国时期、与五代十国时期,从表面上来看,都是无休止战乱、不停息的厮杀,然而本质上完全是两码事儿。

1,白起所在的战国时期,统一战争必然是你死我活的,道义是无处遁形的,只能是残酷的你死我活之争。

到白起去世的公元前257年,被秦灭掉的六国,都已经形成了各自的:文化、文字、度量衡、货币。

齐国、燕国,于西周建立不久,便分封立国,到白起去世时,已经存在了700多年。这样的老字号国家,是不会认同秦国“统一”的,除了用武力手段硬来别无他法。

楚国被周王分封的时间,与齐国不相上下,到白起去世时 ,也存在了700多年。如果从楚人被商朝赶出中原时,形成楚文化时算起,时间差不多有1000年了。也难怪楚国人在灭国时,会满腔怨气的发出“亡秦必楚”的怒吼。

韩、赵、魏共同脱胎于晋国,被称为“三晋”。于公元前403年被周王分封立国,到白起去世时,存在了196年。三晋的母国晋国,立国于周成王时期,到白起去世时已经存在700多年。三晋文化迥异于秦国,也断然不会服气秦国的“统一”。

所以白起在征讨六国时的“野蛮屠杀”,是迫不得已之下的必然手段。如果没有白起的野蛮,就没有以后政治、文字、度量衡上的统一。

2,赵匡胤所处的五代十国时期,各军阀之间的混斗,只是军事上的争霸,在文化认同上并无分歧。

五代十国的军阀割据,是唐朝灭亡后藩镇割据的延续。唐朝中央集权制被黄巢起义摧毁后,各藩镇失去了中央的制衡而分裂,争斗不已。

五代十国时期,虽然各军阀都独立建立了政权,但是这些政权至始至终都是用刀枪剑戟说话。这些政权之间的争斗很简单,都纯粹是军事上的争斗。

因为政权的交替过于频繁,百姓甚至士族,对这些军阀政权是没有归属感的。因为还来不及产生认同感,这些军阀政权就已经灭亡了。

以中原地区的军阀政权“五代”为例,我们看它们的更替到底有多频繁。

后梁存在了16年:朱温907年灭掉唐朝,在开封建立了后梁。923年,太原的李克用集团南下灭掉后梁,建立了后唐。

后唐存在了13年:923 年,李存勖建立后唐。936年河东节度使石敬塘以割让燕云十六州为条件,勾结契丹人灭掉了后唐,建立了后晋。

后晋存在了11年:石敬塘以做“儿皇帝”,出卖燕云十六州为条件建立了后晋,但是仅做了6年皇帝就死了。947年石敬塘的部将刘知远起兵灭掉了后晋,建立了后汉。

后汉存在了4年:后晋是个短命王朝,仅存在了4年,于951年被大将郭威灭掉,建立了后周。

后周存在了9年:郭威是重情义的汉子,对上司和下属都很不错。郭威和侄子柴荣在位期间,励精图治,减轻刑罚、苛捐杂税。也因此,后周统治时期,民众生活有所改善,军事、政治的状况都比前几个朝代有很大的改善。

但是五代十国形成的谁拳头大谁上台的惯性规律,仍然在起决定性的作用。959年柴荣死后,因为继位的儿子年幼,次年将军赵匡胤上台做了皇帝。于是,又宋朝取代了后周。

在当时的人们看来,改朝换代是很平常的事情。谁做皇帝都无所谓,只要不影响自己的生活就行。

二,赵匡胤的政治逻辑,是以“宽厚仁慈”为基调的。

赵匡胤出身将门的官宦家庭,早年又游历了天下。所以,赵匡胤对上层社会、平民百姓的心态都是了解的。

赵匡胤深知,人们厌倦了征战不止的战乱,渴望过上安定的生活。赵匡胤还知道,人们对于谁做皇帝不在乎。谁能保证自己的生活不受影响,就拥护谁做皇帝。所以赵匡胤在上台时,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就定下了政治上“宽厚仁慈”的基调。

赵匡胤兵变夺权的整个过程,几乎没有任何的杀戮。从皇帝到底层百姓,只有韩通坚持抵抗而被杀,其余的人都保全了性命。赵匡胤还特别下令,优待柴荣的所有家人,给予极为优厚的待遇。

赵匡胤上台的风格,与以前的五代时期的政权交替的血雨腥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一下子获得了所有人的支持。

赵匡胤做皇帝后,做所有的事都打着“宽厚仁慈”的旗帜,完全没有血腥暴力。处理文官的事务如此,杯酒释兵权也是如此。就连攻伐其他军阀也是如此,能不杀就不杀。

因为赵匡胤的宽厚仁慈是出了名的,所以人们都愿意支持他,他做事阻力总是很小。

赵匡胤因为自己的“宽厚仁慈”无往不利,便决定把这一主张进行到底。

所以,以“宽厚仁慈”为标榜的赵匡胤在武庙看到白起塑像的时候,就爆发了。

赵匡胤出身将门,是名将,所以对武庙很重视。他认为,大宋的武庙要为大宋服务,应该彰显大宋的政治主张。

既然大宋以“宽厚仁慈”为本,那么有“人屠”之称,在长平屠杀上党百姓、赵军降卒数十万人的白起,就无论如何也不配在武庙里享受烟火供奉。如果白起不被清出去,万一有人怀疑赵匡胤的“宽厚仁慈”,就得不偿失了。

况且那数十万长平冤魂,还大部分是赵国人。而赵匡胤是赵姓,是有义务为祖地赵国人说话的。

因此,赵匡胤不顾大臣的反对坚持把白起清除出武庙。(本文原创,图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