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曹操杀孔文举明明是污点?英明在哪?

曹操杀孔文举明明是污点?英明在哪?

2020-07-20 19:39阅读(70)

曹操杀孔文举明明是污点?英明在哪?:曹操杀孔融,真正原因是这个,看完让人唏嘘孔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小时候孔融让梨的故事是上学学的第一个小故事。孔融是一

1

曹操杀孔融,真正原因是这个,看完让人唏嘘

孔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小时候孔融让梨的故事是上学学的第一个小故事。孔融是一个文学家,在曹操手下做事,但是因为性格刚正,喜欢评论天下时政。也正因为他这样的性格,导致他经常惹怒曹操,后来被曹操所杀。那么孔融具体是因为什么事情被曹操杀了的呢?且听小编给您细讲。



建安五年,曹操攻下邺城,曹操的儿子曹丕把袁绍三儿子袁熙的妻子收下了。孔融当时知道了之后给曹操写了一封信,说当年周武王攻下殷都的时候把妲己送给了周公。曹操当时就回去查典故查不到,就给孔融写信问这个典故出自哪里。孔融回复说,看现在的情势,那就想当然是那样的了。原来是讽刺曹操收一个红颜祸水。孔融就是这么一个正直而且直言不讳,公然顶撞曹操,曹操虽然心里不悦,但是碍于孔融是名门世家之后,所以也没有对孔融做什么。



而孔融做的这件事才让曹操真正动了杀机。在曹操决定要与袁绍打仗的时候,孔融却在朝廷当中散步袁绍不可战胜的言论,这个在备战期间散步敌人不可战胜的言论,对于曹操来说是触到他的底线的。之后孔融又提出千里不封侯的说法,就是京都方圆千里之内不能封侯,而此时曹操已经被封为武平侯,那孔融的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让曹操离开京都。曹操更不能容忍孔融了。于是在建安十三年,曹操在准备南征刘表的时候,也就是赤壁之战之前杀了孔融。


曹操决定杀孔融是因为孔融的言论与他的政治论主张重不符,他要去打仗,你却偏要涨敌人威风,他想要在京城只手遮天,你却要他迁出京都。这明显示逼着曹操动杀机。小编窃以为,孔融太过刚正,没有认清当时的时局,想要仅凭一己之力去对抗曹操,犹如以卵击石,最后落得送命的下场。



看完这段历史,曹操杀孔融真正的原因是这个,看完让人唏嘘小编以为我们要谨记在做事说话之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一是看对方是何种人,二是看事情是否可以做,话是否可以说。


天涯何处无芳草?收藏一下最重要!只羡鸳鸯不羡仙,转发评论把手牵!如果您对小编的文章还算满意,请您动动小指头给小编一个大大的赞哦,爱您笔芯

2

曹操杀孔融确实是明智之举。曹操是政治家,他想事情是站在朝廷稳定的角度上的。

孔融经常发表不同言论,批评曹操的政策。而且很多都是子虚乌有的。孔融好唱反调,这是史书上明确记载的。

曹操和袁绍大战。别人都在鼓励曹操。孔融跳出来说袁绍厉害,不可战胜。用现在的语言形容,就是“有病”。孔融还经常和祢衡谈朝廷的“八卦”,私底下散播负面言论。严重的危害了曹操的统治地区。

曹操一忍再忍,最后杀了孔融全家,这也是孔融咎由自取。

当时的名士都认为曹操太过残暴,不是仁德的领导。全国都谈论曹操是个可恶的奸雄。

孙权有一次要杀虞翻,因为虞翻和孔融一样总是唱反调。虞翻又是名士,十分有名望。他的言论严重威胁到孙权的统治。

当时有很多人替虞翻求情。孙权说:“曹孟德能杀孔融,我为什么不能杀虞翻?!”

这件事证明孙权作为统治者是理解曹操的,认为曹操做的是对的。同样的事情,诸葛亮也做过。

领导和百姓想的不一样,政治家和文学家想的不一样。危害国家安全,威胁团结统治的人必须清除,绝不手软!

3

才大欺主!曹操怒杀孔融,孔融是孔子的传人,他是正面宣传汉朝正统文化的代表,曹操名为汉相实为汉贼,一心想阴谋篡位!曹操也知道孔融很有才学,曹操统一天下需要的出谋划策的谋士而不是才高八斗的文学家.所以平时很腻味孔融,本意并不想杀他.架不住有奸人背后进谗言!曹操杀了孔融后,也巩固自己的地位!震慑了一些对他心怀不满,整天说三道四的人!曹操的英明之处就是控制住了舆论,起到了”杀鸡骇猴”的作用!让那些心向着汉献帝的大臣们再也不敢轻举妄动了!

4

孔融让梨,想必大家都知道吧!听了这个故事让人们一时间,觉得孔融是个孝顺的孩子,那个时候孔融才4岁,但长大后孔融对自己的父母却是这样评价的“亲爹没什么可孝顺的,但是他只不过是解决自己的私欲罢了,亲年也没什么,她只不是装东西的瓶子罢了,东西都出来了,还跟瓶子有什么关系。”

这还是我认识的那个让梨的孔融么?孔融你是长大了呀!但是三国时期很多枭雄,曹操、刘备,年幼时并不是像孔融一样乖巧,后来却懂得礼贤下士,反而从小就知道让梨的孔融,随着年龄的增长,却越来越不懂得礼貌谦让,真的是被陈炜说中了,“人小而聪,大未必奇”。

公元168年,张俭被朝廷通缉,他与孔融的哥哥孔褒私交不错。有一天,张俭逃到孔褒家中避难,可是孔褒不在。当时孔融十六岁,张俭觉得他年轻,没告诉他自己被通缉。孔融见张俭窘迫,就做主留下他。后来事情泄露,张俭跑掉,孔褒与孔融都被送入了监狱,两人却争相认罪。后来判定了孔褒,哥哥死了,而孔融却因此名扬四海。其实这件事,这个罪名并不难摆脱。孔融可以说:我不认识这个人,只知道他是我哥的朋友,所以才收留他。孔褒可以说:虽然我是他朋友,却不知道他来找我,更不知道我弟弟收留了他。这样的话也不用死罪啊!
从此事看出孔融缺乏谋略,空有其名,年轻时候这样做,别人会觉得你机智聪明,如果到了四五十岁,还这样做,那就是愚蠢。他认为曹操没资格“挟天子以令诸侯”,所以一直唱对台戏。后来结局大家都知道了,曹操不杀你杀谁呢?

5

曹操作为当时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狠角色,能够容忍“作死小能手”孔融这么多年,已经说明很有容人质量了,如果换成袁绍或者董卓,孔融坟头的枇杷树早就亭亭如盖了。

孔融作死事例列举一二:

建安五年,曹操攻下邺城,曹操的儿子曹丕把袁绍三儿子袁熙的妻子收下了。孔融当时知道了之后给曹操写了一封信,讽刺曹操收一个红颜祸水。曹操虽然心里不悦,但是碍于孔融是名门世家之后,所以也没有对孔融做什么。

在曹操决定要与袁绍打仗的时候,孔融却在朝廷当中散步袁绍不可战胜的言论,这个在备战期间散步敌人不可战胜的言论,对于曹操来说是触到他的底线的。

之后孔融又提出千里不封侯的说法,就是京都方圆千里之内不能封侯,而此时曹操已经被封为武平侯,那孔融的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让曹操离开京都。曹操更不能容忍孔融了。

由于战乱田荒,粮食严重短缺,曹操上表力主禁酒,理由是酗酒导致亡国。夏桀、商纣都是酒徒。孔融怼他,那是因为女人丢了天下,难道你还要禁止人们结婚吗?你禁酒还不就是吝惜粮食?一下子暴露了曹魏缺粮的短板于天下。

孔融列班九卿,不遵朝仪,秃巾微行,唐突官仪。孔融经常不穿官服,不戴头巾,穿着便服就上班去了。身为政府官员,当然在着装上有规定,孔融不着官服,看似洒脱,但是如此目中无人怎能不招人记恨。

孔融作为孔子后人,不顾儒家礼数说出大逆不道的话。在他与祢衡谈话,狂荡放言说: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子之于母,亦复奚为?譬如寄物缶中,出则离矣。意思是父母发泄情欲的偶然产物,人托生于母体,就像一个物体装在瓶子里一样,生出来以后也就断绝关系了。鼓吹子女对父母没有必要太亲。当时作为名士的孔融口无遮拦,公开挑衅社会的公序良俗,这是忤逆大罪。这在汉代标榜以孝治天下的时代,的确是论法该判死刑了。

于是在建安十三年,曹操在准备南征刘表的时候,也就是赤壁之战之前杀了孔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