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曾经的银行柜员,我来分三步回答你这个问题。
13万被存成3万,有没有这种可能?
在正常的情况下,99%是没有这种可能性的。因为13万存成3万,对于银行的一方来说,相当于多了10万元钱而没有记录在账上。但是半年都过去了,银行和老人那边并没有发生什么异常的情况,这一点是不合理的。
一.存现金5万元以上是需要双人复核的
一般的银行存款5万以上和5万以下的流程是不一样的,如果是超过5万就需要存款人提供身份证,并且由主管来进行授权,就是说一个人是没办法存5万元以上的现金。即便柜员有可能因为键盘的输入少输了一个1,但是把这么多的钱收进来而没有授权这一点,作为一个合格的柜员是一般不会犯这种错误的。
二.账实不符,并且留存现金超过1万元,晚上是没法结账的
这是一套银行的工作流程,因为作为银行为了规避风险,晚上柜员的库箱里面不能存放超过1万元的现金,多余的要全部上缴到金库里。如果13万被存成了3万,那肯定有10万元钱在柜员的库箱里,等到晚上柜员进行对账时,肯定能发现多10万元钱。但是现在并没有银行出来联系老人退还这10万元钱,这可能有两种情况,1.柜员把这10万元钱自己带走了,2.柜员悄悄把钱存到了亲人的卡上。但是这两种情形几乎也是不可能发生的,下面会进行分析。
三.银行的双人工作制度
银行是经营金钱的地方,所以各项制度措施是非常严格的,如果说柜员想把钱存到其人的卡上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存款超过5万元以上也是需要授权的。而且银行有强制性的规定,柜员办业务的时候旁边至少要有另外一名工作人员在场,所以几乎不可能两个工作人员串通起来转移这10万元钱。
四.银行的监控是每天要抽查的
上述两种情况很难发生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银行监控是无处不在的,而且每天需要抽查,还要面对上级行不定期检查录像,包括平时的一举一动甚至鬓角有碎发,都可能因为监控录像被扣分,更不可能让你在监控下面把10万元钱带走。
五.作案动机很小
如果是内部员工作案的话,至少要有两个人或以上配合才能完成,银行的工资都比较高,能在银行上班也是比较困难的,很难因为5万元钱去走上犯罪的道路。从以往银行发生的风险案件来看,少则几百万多则上亿真的没有见过,因为几万元钱去犯罪的。
怎么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虽然银行吞没10万元钱的可能性比较小,但是也不能100%肯定,从我以往的工作经验来看,类似的事情出现过无数回,但是没有一例是因为银行的原因,很多情况下都是存到其他银行了,或者中间支取过,忘记了。但是,作为一个老人不找到绝对的证据,他自己是不会甘心的。有以下办法可供参考。
利用推举责任倒置原则,找银行要求提供证据
在我国的法律原则中,有一项叫做推举责任倒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和《商业银行法》都有明确的规定,简单的说就是如果银行和客户之间发生了纠纷,需要银行一方来主动提供证据证明自己的清白,如果没法提供证据就自己要承担责任。所以客户可以根据这个原则先去找到银行,要求银行提供证据。
1.当时的录像录音
如果有半年之前老人存款时的录音录像,当然是最好的证明,可以让老人自己看一下带了多少钱到柜台来,这是非常直观的,而且根据银行的操作步骤要求在存入钱之前会直接问老人一句:您的现金是多少多少元,现在帮您存入。老人会回答是或者否。当然正常情况下,银行的录像只能保存三个月,现在过了半年不一定会有,有的银行会保存到6个月。
2.老人的签字凭证
在大部分银行现在仍然是纸质化办公,在存入现金的时候,上面会有一个确认单,需要来签名,这个确认单银行至少要保存15年,上面会清晰地记载老人的签名以及存款的金额。这个只能证明老人的回单是否和银行的回单一致,但是并不能说明存的钱有没有出错。
3.点钞机冠字号码记录
大家可以看一下自己的手中的人民币,每一张钱的下方都会有一寸阿拉伯数字和英文字母的编号,这个数字就相当于每张钱的身份证号码都是不同的,如果你拿1万元到银行去存款,柜员需要把这1万元到点钞机上点,一遍点的过程当中,除了识别你的真假和多少,还有一个功能,就是把这串数字记录到储存卡里面。这项记录可以清楚地看到你当时存的是100元的是50元的以及存了多少张,并且有时间记录,当时我做柜员时就是用这个证据解决了一笔纠纷。所以把这个调出来,可以看到柜员当时点了多少张人民币,就可以清楚的知道老人是拿了3万元来,还是拿了13万元来。
4.帮助老人追查半年前开支
因为一个老人存钱不容易,13万元应该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这13万元怎么来的?后来有没有花到哪里去?和老人把日常开支都回忆一下,也能帮助老人追查这笔钱的来源,我当时用过这样一种的方法,找回了客户的钱,是他本来打算存的,后来借给亲戚了。
银行不能提供有利的证据怎么办?
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银行无法提供证据的情况,这个时候就可以走调解或者司法的途径。现实工作中也遇见过这样的情况,超过5000元以上的公安机关就可以立案了,10万元应该算很大的数目。老人可以和家里人沟通一下通起诉银行的方式来解决也可以的,不过这是最后一步方式,并不建议轻易采用,因为万一最后官司打输了,可能面临着比较大的费用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