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阅读与众不同的回答,敬请关注“下水诗文”。
这个问题我来用《三字经》上有关句子回答。
一、昔孟母 择邻处 子不学 断机杼
孟母三迁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路人皆知。孟母之所以三迁,是为孟子安心读书学习。相传孟子早年丧父,其母为引导他学习,曾三次搬家,最后在一所学校旁边定居下来。有一次,孟子逃学,孟母以剪断织布机上的织线为喻,教育孟子不可中断学业。孟母教子方法之妙,态度之严肃,可见一斑。可以说,孟子的成名是与孟母的严格教育分不开的。
二、窦燕山 有义方 教五子 名俱扬
窦燕山,五代后晋人,名禹钧。传说他教子有方,让五个儿子齐登科甲,有侍郎冯道赠诗云:“燕山窦十郎,教子以义方”。对于子女,仅仅教育而没有好方法是不行的。好的方法就是严格而有道理。
三、养不教 父之过 教不严 师之惰
仅仅是供子女吃穿,而不是好好教育,是父亲的过错。只教育而不严格要求,就是老师的懒惰。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和老师对孩子的成长都有很重要的作用。所谓“严师出高徒”,如果父母溺爱孩子,不能让孩子受半点儿委屈,老师是没有办法“严”的。学生如果不理解家长、老师的苦心,就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家长如果不理解老师的苦心,就不能严格要求孩子,孩子违犯纪律,受到老师批评,家长会受不了,会找老师说事儿,这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
四、子不学 非所宜 幼不学 老何为
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小时候如果不好好学习,长大后既无学识,又不懂做人的道理,能有什么用呢?正所谓“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一个人一定要珍视自己生命中的“黄金时代”,趁着年少用功学习。
五、玉不琢 不成器 人不学 不知义
玉石如果不打磨,不雕刻,就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如果不学习,就不会懂得礼仪,不会成才。这说明一个人的成才之路,如同打磨、雕刻玉器一样,玉在没有打磨、雕刻以前和石头没有区别,人也一样,只有经过刻苦磨炼,才能成为一个有用的人。一个人犯了错误,经过批评教育,然后改正,才能继续发展、进步。
六、为人子 方少时 亲师友 习礼仪
做子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并从他们身上学到知识,学到为人处世的道理。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增长才干。
七、犬守夜 鸡司晨 苟不学 曷为人
狗在夜间为主人看家守门,雄鸡每天早上天亮时报晓,人如果不能用心学习,迷迷糊糊地过日子,有什么资格称为人呢?万事万物都有它各自的特质和功用,狗能看家,鸡会报晓,而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是有思维能力的,大自然赋予人的使命是掌握各门知识,然后利用自然,造福人民。
八、蚕吐丝 蜂酿蜜 人不学 不如物
蚕吐丝供做衣料,蜂酿蜜供人食用。而人如果不懂得学习,就没有知识、技能,凭什么实现自己的价值?还不如小动物。
九、幼习业 壮致身 上匡国 下利民
我们人要在小时候努力学习,不断充实自己,长大后才能学以致用,为国家效力,为人民谋福利。
十、人遗子 金满赢 我教子 唯一经
有的人留给子孙的是金钱,我却不这样,我只希望孩子们勤于读书,长大后有所作为。做父母的留给子孙再多的钱,如果他们不求进取,又有何用?钱总有花完的时候,到那时,孩子不能创造财富,岂不受穷?
家长们、孩子们切记:知识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人啊!要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靠天靠地靠父母,岂能是好汉?
到这里,我可以正面回答了:学生懒散、顶撞老师、不写作业、违犯纪律、心理素质差,一部分是家长疏于管教造成的,一部分则是属于老师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