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满清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政权,能从明朝手中夺得天下是历史偶然吗?

满清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政权,能从明朝手中夺得天下是历史偶然吗?

2020-07-20 17:50阅读(83)

满清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政权,能从明朝手中夺得天下是历史偶然吗?:满清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政权,能夺取大明天下,决非偶然。首先满清有一个经营多年的巩固根据地。

1

满清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政权,能夺取大明天下,决非偶然。

首先满清有一个经营多年的巩固根据地。从努尔哈赤时候起,满清就逐渐壮大发展起来,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族各部,建立了后金政权。在此基础上,后金政权相继征服了蒙古诸部,打败朝鲜,让其成为自己的附属国,又向南不断侵扰大明,让大明疲于应付。后金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统治制度,民心稳,军力强,粮草足。大明正因为有了后金的威胁,才不断调兵遣将,以重兵把守关内关外,每年要开支大量的军饷物资,并以辽响的形式,向全国征收,导致了国穷民贫。正是在辽东的沉重负担压迫下,再加天灾人祸,直接导致了各地纷纷爆发了农民起义。各种社会矛盾激化,直接导致了大明王朝的覆灭。辽东满清的崛起、陕西河南的连年大悍、国库空虚等等原因,导致了帝王与大臣、阉党与东林党、农民与地主、政府与人民等等各种矛盾的尖锐化,最终在各地爆发了农民大起义。明朝政府既要防守辽东,又要镇压各地起义,已显得力不从心,再加崇祯帝用人的多疑,刚愎自用,让本可有转机的局势,变得越来越糟。最终大明王朝不堪重负,终于葬身于农民起义的大潮中。农民起义的流寇性,没有为自己建立稳固的根据地。明末大起义最终汇聚为两支主要起义力量,一个是李自成,他攻下北京,建立了大顺政权;另一个是张献忠,他攻陷四川,建立了大西政权。但这两支起义军,都不注重建立自己巩固的根据地,攻下一地后,不懂得建立自己的地方政府,安抚民心,而是马上起军攻打其他地方,所攻下的地方也就不再管理了。如此如旋风般到处流浪,根基不稳,没有稳定后援。同时两支起义建立政权后,都腐化变质,走向了人民的对立面,对投降来的明朝官员不能善抚,不能及时分地给农民,特别张献忠还大肆屠川,犯下累累罪行,李自成内部分裂,严重削弱了自己的力量。组织松散的起义军,又没稳定后方根据地,自然难抵满汉联合的强势镇压,就相继失败。南明小王朝的内部不团结,也难敌满清的进攻。当农民起义军推翻明王朝后,不少明朝大臣跑到南方,在南京拥护福王朱由崧建立弘光政权,史称南明王朝,管辖淮河以南地区。但是在此国难当头之际,南明小朝廷不思齐心聚力共抗外敌,却搞起了内讧,导致了内部分裂,各自为战。最终在清军南下的铁蹄中,灭亡了。满清使用剿抚两手,很快征服各地。满清政府知道,以自己的力量攻占大明很难成功,他们就注重收降汉臣,相继收服了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洪承畴等汉将,由他们带汉兵打前站,攻城掠地。为了迷惑汉民,他们还打着为崇祯帝报仇的旗号,疯狂镇压起义军。对于英勇抵抗,不能收服的,他们就采取屠城的办法,制造了扬州十日、嘉定三屠等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正是使用了剿抚两手,起义军和南明小朝廷纷纷崩溃瓦解,满清政府顺利夺取了大明天下。

因此,一个少数民族的满清政府,之所以能夺取大明天下,绝非偶然,而是经过了长期的积累,采取了正确的方略,适时抓住了有利于己的天下形势,充分利用了汉民勾心斗角分崩离析不团结的局面,乘势而入,完成了政权交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国家民族处在危急关头时,每个人都要舍小家为大家,舍私为公,舍己为人,团结一心,共渡时艰。如此中华民族必定是牢不可破的民族,中华复兴指日可待,富强的中国必定会永远毅立在世界的东方。

2

满清不是从明朝手中夺取的天下,请题主好好学学历史,满清是从李自成大顺政权手中夺取的天下。是我们汉人自己不争气,自己干自己,内乱,失的天下,不是人家满清夺的,是我们送的。灭六囯者,六国也,非秦也;灭秦者,秦也……灭大明者,大明也。

李自成攻打北京了,明国库无银两,崇祯皇帝苦口婆心动员皇室大臣捐银子,说要用100万两银子打李自成。大家都哭穷,谁也舍不得出血,以为事不关己。李自成进京后,向这些人追讨银子,严刑拷打后,竟然捐出来7000万两。

大家都能看出来,大明丢掉江山是必然还是偶然了……

3

  单纯说偶然性是说不通的,应该是必然中存在一定的偶然。明朝衰落灭亡后被另一个朝代所取代是历史的必然,但是清朝之所以能够取代明朝又存在着不少的偶然因素。

  明朝末年,崇祯皇帝即位后,虽然一心想做中兴之主,重振大明雄风,无奈明朝已经积重难返,内忧外患纷至沓来,覆亡不可避免,不是他所能扭转的了。



  明朝灭亡可以说的上是天灾人祸,我们首先来说说人祸,

  首先说说天灾,明朝末年,北旱南涝,天灾严重,而朝廷对老百姓的活计不仅不闻不问,反而变本加厉的盘剥,从而导致农民起义不断,明廷疲于应付,最终李自成的农民军攻破北京,崇祯皇帝也落得上吊自杀的下场。



  下面就来说说人祸,明朝中后期,昏庸无能的皇帝层出不穷,有好道教的,有沉溺女色的,甚至有喜欢当木匠的。这样的皇帝手下能出多少好官,从而导致官场腐败,宦官专权。

  明朝最终走向灭亡并非是敌人太强大,而是内部率先被自己人瓦解了。所以明清之际人的文史笔记中常说,明非亡于清,实亡于己

  接下来就说说清朝取代明朝才在的偶然因素。比如吴三桂叛顺投清,联合清兵击溃李自成。如果崇祯在北京被攻破前迁都陪都南京,或许能像南宋政权一样,形成南北对峙局面也未可知。如果没有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仅凭几十万人口的女真想吞并几千万人口的大明,简直是痴心妄想。当然,历史不容假设,也没有那么多如果。只能说说清朝取代明朝存在着很多的偶然。



  总之: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历史的发展就是如此,自古朝代的更替是势不可挡的,任何企图阻挡历史车轮的举动都是徒劳无功的。

4

不认同。

虽然说,满清人口不过数十万,可战之兵满八旗总共不到十万大军,是不大可能吞灭明朝并且统治明末近亿人口的,所以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一个偶然事件。但是,历史没有巧合,偶然的内核是必然。

明朝到了晚期,国力开始衰退,主要表现在军队战斗力和财政减少。

军制败坏

明朝的卫所制,实行军屯。这项制度的优点是让军户有自己的田地,自给自足,让明朝可以供养起60万的军队总数。一开始这项制度有着极大优越性,既减少了军需,又保持了明军的战斗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它的弊端就显现出来了。

军队

普通军户势力弱小,因此他们的田地都被有权有势的将领强取豪夺,从而无法维持生计。而军户制度又让他们不能脱离军队,因此他们要么最终成为将领的租户,承受繁重的租税,要么逃离卫所成为流民甚至乞丐。在这种环境下,普通士兵连饭都吃不饱,而将领也长期骄奢淫逸荒废武艺。甚至出现过军演时,将领从马上跌落和射箭把弓一起扔出去的尴尬情况。因此到了戚继光抗倭时,请求自行募兵,不再用卫所里的兵将,之后但有战争也都是募兵而战。

可是募兵需要大量银子。此时恰恰到了明朝末年的时候,财政枯竭,年年赤字。军队的军饷月月拖欠,再加上利益熏心的黑心将领克扣军饷。士兵饿得面黄肌瘦,纷纷抱怨朝廷,军心不齐,战斗力也不高,难以抵挡全民皆兵的满清铁骑。

财政枯竭

明朝的财政在明初永乐盛世的时候一般维持在7500万两左右,虽然之后有所下降但也维持较高水平。等到了明朝末年的时候,下降极为严重,崇祯时期一年税收不过五百万两银子,崇祯皇帝为此多次举行募捐,也收效甚微。为何税收如此之少,原因一共分为四个版块。

第一个版块就是纳税田的减少。洪武年间全国的税田在850余万公顷左右,但过了一百年后的明孝宗时期,税田就只有422万公顷左右了。而且由于明武宗朱厚照开了大肆建立皇庄的风气,无数亲王郡王也纷纷效仿,皇庄,王庄遍地建立,税田进一步减少,天下士大夫的田土也都是免税的。以至于到了崇祯年间,在册的税田只有原来的十分之一左右。

第二板块就是官场贪墨成风。虽然朱元璋写的《大明律》规定,官员贪墨十六两银子就要被处死。但到了后期,各种贪墨明目和手段层出不穷,而且成为风气,谁要是不贪个几万两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几品的官员。不管是上面发下来的银子,还是下面收上来的税银,这个贪官集团吃掉了明朝财政的大头,而且还一个个哭穷。

崇祯皇帝多次下令募捐,言语恳切,声泪俱下,希望所有官员拿出一点银子来救救急。各级官员也是纷纷表示一定为国效力,慷慨解囊,有捐款高达几千两白银,也有不低于几两白银的捐款,这结果气得崇祯皇帝直接晕倒过去。等李自成进北京,抄了这些官员的家,笼统计算有7000万两银子,这还只是北京城里而已。

第三个板块就是,商税的取消,盐税的败坏,和茶税的忽视。宋朝是中国最重视商业的朝代,人口也达到了上亿,而税收也是历代王朝最高的,其中南宋的税收就有8000万两,而商税所得占据大头。明朝一开始也是收商税的,但是到了明末居然取消了,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还是代表了江南大地主,大商人利益的东林党执政,主动废除了商税。

盐税是国家税收的大头,虽然明朝的盐也是国家垄断,而且一开始盐商也是乖乖交税的,但后来就开始败坏,盐商偷税漏税,民间走私贩卖,被贿赂的官员与商人结成利益集团,不断吞噬这块大蛋糕。正常来说,盐税应该有近千万两银子的税收,但明末只有可怜的200万两银子左右。

还有就是茶税的忽视,宋朝时候,茶业已经兴起。而宋朝统治者也很有眼光,将茶业变为国家专买,每年数百万两银子的收入。但是明朝没有注意到,每年的茶税不过数十万两银子,茶商们都是象征性的交一点上去。

第四个板块,小冰河时期到来

明清小冰河时期持续数十年之久,在这个时期内,中国的冬季寒冷而漫长,夏季炎热而且长期干旱,或者洪涝频繁。在这样的天灾面前,明朝的农业受到巨大打击,粮食连年减产。虽然当时已经引入了抗旱高产的玉米和番薯,但由于人们的习性和政府推行力度不够,没有全面铺开。要知道清朝就是用土豆,玉米和番薯,养活了4.5亿中国人,但当时明朝人口也才6000万左右。

在这些灾害中,洪涝和旱灾最为频繁而且破坏力惊人。

万历十一年八月…解池旱涸,盐花不生。十三年四月,因久旱…京师自去秋至此不雨,河井并枯。十四年三月…久旱…。十七年,苏,松连年大旱,浙江,湖广,江西大旱。十八年四月,旱………三十九年夏,京师大旱。四十二年夏,不雨。四十三年三月,不雨三月。山东春夏大旱,千里如焚。四十四年,陕西旱,秋冬,广东大旱。四十五年夏,旱……四十七年,广西旱……

这是万历年间的大旱情况,至于后面的天启和崇祯年间的大旱,比这个还要频繁。最严重的就是崇祯年间,几乎没有停止,每年都有旱灾,而且一旱就是几个省跟着旱灾。旱灾的严重,让明朝财政每年都要拿出一大笔钱来赈灾抚恤,而且受灾区必须减免赋税,有的省一连几年没有交过税收,还张着嘴吧要钱,这就更加减少了税收。

明朝国力衰退,而且严重地人心不齐,主要表现在党争和叛国。

明末党争为历史之最。

明朝的党争尤为严重,最先开始朱厚照重用刘瑾为首的阉党。这时候的党争还是出发的为正义的,直到后来越来越夹杂私心,最后成为争权夺利。

后党,阉党,浙党,齐党,楚党,秦党,昆党,宣党,复社,还有“众正盈朝”的东林党等等,纷纷粉墨登场,你方唱罢我登场。各自利用职权打击异己,战争,京察,科举,赈灾,弹劾,这些只要能打击异己,都可以利用。无人关心国家百姓,无人能静下心来处理事物,一旦有问题,不是认真讨论如何解决,而是相互骂仗,推卸责任。这样的领导集团,怎么可能力挽狂澜。

叛国者众多

明朝人口基数大,科技发达,文明程度高,而且民族自信心爆棚,清朝如何能驾驭得了?就是因为叛国者众多。

第一是军民叛国。满清八旗最多不过十万大军,加上蒙八旗军,也不过二十来万。但是清军总数却有八十多万。也就是说,汉军人数有六十万之多。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山海关总兵吴三桂,这位手握重兵,实力强大,却最终叛国,放清军入关。

第二是商人叛国。清朝是少数民族,物资匮乏,但是清军的物资却一直源源不断,就是因为有商人走私给清军各种必备物资。其中商人代表就是清朝八大皇商,他们为清军提供了大部分如,盐,酒,茶,等等必需品。这些商人为了利益,弃民族大义于不顾。

清军

第三就是工匠和读书人叛国。清朝到底是骑兵为主,以明朝的高墙大炮,就算只能被动防守也不大可能输的这么彻底。清朝统治者很有眼光,他们招揽了一大批能工巧匠,研制大炮,火铳,建立自己的火器部队。

他们大肆招揽读书人,授予官位,帮助他们治理占领地。读书人叛变最可怕,因为他们会治国,会谋划,懂太多东西,没有这些读书人,清军就算打下天下,也守不住。马上打天下,但只能下马治天下,而治天下就需要读书人,所以清朝可以建立,读书人叛国者有一半功劳。

除了国力衰弱,人心不齐。清军可以夺取天下,还有两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民起义军和地理问题。

起义军的助攻

由于天灾人祸,明末各地都开始有起义军。声势浩大的有李自成和张献忠两军,先说张献忠的起义军。张献忠起义之后,进过辗转进入四川,在成都称帝。当时四川有一直铁军白杆兵,在女将秦良玉的带领下与之长期对抗。虽然最后张献忠被剿灭,但是也一直拖延了白杆兵出川抵抗清军的步伐,让清军南下更加方便。

再说这个李自成,李自成自称闯王,有几十万起义军。他打下北京后,就迅速腐化,并没有像人民期待的那样建立一个生机勃勃的新王朝,故而失去了军心民心。清军入关,这只已经腐化的军队比明军还弱,迅速被多尔衮吞灭。由于李自成扫荡了大半个北方,多尔衮打败他之后,已然成了气候。

地理优势

中国地形地势是北高南低,而且北方多是平原,一马平川,对于善于骑兵作战的清军来说是天大的优势。一旦突破山海关,骑兵一路向南,形成俯冲趋势,几乎锐不可当。这个也是历来中国古代的边界祸害来自北方的天然原因。就连当年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也是先占据东北,再一路向南,而不是直接出兵攻击南京。当时国民政府也是看出日军意图,才主动发动上海会战,开辟第二战场来牵制日军。

可惜当时南明小朝廷已经决定划江而治,不打算北伐,而是忙于享乐和内斗。他们不知道,在南低北高的形势下,一条江是挡不住骑兵俯冲之势的。

所以综合来说,满清能夺取天下,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重合的原因所决定的,绝非偶然。

5

历史没有偶然,一切看似偶然的背后都是必然的结果,满清能统一天下,是汉人自己不争气,而满清自己也有一定的实力,加上还有些运气成分,自然就统一了天下啦!

满清进入中原士,明朝已经灭亡了,明朝是被李自成的农民军给干掉了,当然明朝的残余势力在南方建立了南明,但北方就是李自成和满清对决的局面!明朝后期整个国家已经衰落了,吏治腐败,社会矛盾激烈,农民起义不断,崇祯自己也作死,李自成围困北京城,就要求崇祯封自己为王,给些银子,自己就不干掉你了,还去攻击满清呢,可崇祯昏头了就是不答应,之后李自成就攻破北京,明朝灭亡了,崇祯上吊自杀了,明朝灭亡就是因为内部腐烂不得不死,导致底层的农民向权贵阶层开刀,说白了就是汉人内部内斗,穷人和有钱人打架,最后穷人胜利,李自成灭掉了明朝!所以满清只要干掉了李自成也就进入了中原啦,吴三桂这个大汉奸投降了满清,打开了山海关,和满清一起在一片石决战,决定谁是中原的主宰者!

结果大家都知道,李自成的农民军欺负百姓可以,对上满清的八旗兵和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就不够看了,被打的落花流水,仓惶而逃,满清占据了北京城,也就占据了中原!当然满清能横扫天下,还是得到一些大汉奸帮忙,比如吴三桂,孔有德,尚可喜,耿继茂等汉奸当走狗,去为满清剿灭各地的反清势力!为什么吴三桂等人做走狗呢,就是满清势力大,不得不投靠,这也反应出了满清得天下,不是偶然的,没实力,你就不会有运气,也就不会有偶然帮你了!那时的南明又是内讧不断,自己人不争气,不用几十年就被满清剿灭了,明朝彻底灭亡了,为了彻底消灭汉人的抵触情绪,满清每攻陷一个南方城市,都进行屠城,血腥的镇压,让满清的统治等到稳定,还有就是剃发易服,让汉人的文化风俗变成满人的习俗,大搞文字狱,这是文化奴役,让你没有反清的思想,这就是满清能统一天下的原因,用血腥手段加上思想奴役,这是维持独裁统治的不二手段啊,效果还是挺有用的!

6

满清是从李自成张献忠手里夺得天下的,不是明朝!

7

《清朝取代明朝绝非偶然》

中国历史上朝代有个规律,那就是一个王朝的寿命最多三百年。明朝到了末年,已经是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了。而且,从朱元璋开启,就造就了明朝的缺陷性。

即便是没有朱元璋,也会有陈友谅,张士诚这样的汉人取代已经腐败透顶的元朝。作为古代靠军事实力决定地位的明朝,是不该承认元朝为中华正统的。但聪明的朱元璋之所以这样做了,目地当然不是像现代一样继承元朝的土地,因为那时民族国家还有形成,谁拳头硬谁就能四处抢地盘,而不是法律继承。明朝承认元朝为正统,是为了继承明朝统治汉人的那套规则。就像后来满人替代明朝之后皇帝去跪拜明朝皇室的皇陵一样,就是做戏给明朝百姓和旧臣看,从而达到权力和王朝交替,让自己的统治更加顺畅。但这样的坏处也很明显,那就是元朝作为历史上著名的流氓时代,有对汉民族和汉文化有着极大的破坏。但朱元璋继承了元朝之后,没有更新和恢复,而是更一步加剧了这样的进程。很多人都承认日本那句话,崖山之后无中华。

很多明朝粉丝将明朝吹捧到了不可理喻的地步,那是很不理性的。在这个世界上,无论任何民族的人,只要她们强大了,都有吞并世界的可能,而并非土地固有。无论是印第安人,非洲人,犹太人,只要他们自己不够努力,只要他们自己不够强大,他们都可能被强者屠杀和取代,这是历史规律,也是历史现实。很多人眼里元朝、清朝是万恶的,就不该存在,但事实上他们已经成为了历史。仇恨只能让自己变得渺小和狭隘,而不能改变任何事实。明朝的海禁、八股、推崇理学、实施严谨的户籍制度、大搞特务政权、用大诰这种案例分析来取代明朝法律、取消宰相制、让太监监军并建立令整个帝国处于高度恐惧之中的锦衣卫制度和后来更加疯狂的厂卫制度,这些,当然有利于皇室的统治,符合朱元璋自己的利益。但长期来看,这些东西不但在扼杀人的天性,也将中华文化进一步阉割和蹂躏,让人都活在君君臣臣、存天理灭人欲的死格局里。

至于明朝粉丝说的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不割地,不赔偿。那么清朝也是定都北京,也是天子守国门吗?土木堡之变朱祁镇被俘,他自杀了吗?澳门是怎么丢了的?看看明成祖时期明朝的版图,再对比一下天启时的地图,整整少了一大半,哪里去了?

在小冰河时代到来之后,为了生存,理所当然的就是物竞天择,适合生存。加上此时明朝已经统治了两百多年,内部文官集团横行朝廷,外部农民起义四处点火。在这种局面下,即便满人进不来,也会有李自成这样的枭雄取代明朝,这是必然!

想要一个王朝稳定,必须加强教育,开启民智,分割权力,形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管的现代化管理体系,而不是封建帝制。

8

历史没有偶然

9

满清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夺取天下只能说即有偶然也有必然。

所谓必然就是指明朝末年,在崇祯的统治下,明朝对外无力对内无能,国事日渐衰落,天下大乱即将到来。而无论是李自成张献忠所代表的各路民军,还是关外的满清八旗也都具备一定的实力,也有逐步有了争雄天下的心思。

而相对于李自成来说,满清无论是国力还是军力上确实都明显占据上风,也确实通过编练汉军八旗,蒙古八旗,开科举士,缓和矛盾等等措施增强国力,为争夺天下做准备!而李自成类似黄巢的方式攻破北京,逼死崇祯,也确实给了包括满清,南明,李自成,郑成功等各方势力一个争雄天下的机会。

说是偶然指的是,明末群雄逐鹿和前代不同的是,除满清外,真正有实力能够争雄天下的势力不多。南明连偏安一隅的能力都没有,李自成,张献忠始终脱离不出流寇的范畴,唯一有能力有地盘的郑成功先天缺陷又十分明显!给了满清几十年的时间,而没有形成第二个割据政权,实属少见!

10

首先,你的问题错误。满清入关时,明已亡。只剩一些诸如李自成的流寇。

明不是亡于外,而是亡于天。是自然灾害毁灭了明朝。

同时也逼迫满清入关求生存。

一个是内部的人民为了求生而造反,紧接着是满清为了求生存而趁机入侵。

这种历史现象,是纯粹的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