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如果不死,真的能打败金国么?:题主说的这个打败含义是什么?如果是指消灭金国,对不起,做不到。但如果是在一两场战役中打败金国,那是可以的,比如郾城之
题主说的这个打败含义是什么?如果是指消灭金国,对不起,做不到。但如果是在一两场战役中打败金国,那是可以的,比如郾城之战,岳飞率岳家军以少胜多,确实打败过金国。很可惜,虽然岳家军取得大捷,但是金强宋弱的整体态势并没有改变。
如果双方要进行的是生死存亡的大决战,一方以消灭另一方为战争目的,那么战争至少要打好几年,就会陷入长期的战乱。鹿死谁手那就很难讲。估计先垮掉的是宋朝。下面从几个方面做一个深入的分析:
一、宋朝有致命的软肋在金国手中。
暂且抛开双方的整体国力不谈。宋高宗赵构有一个最大的软肋就是:关键人质在对方手上。不要以为这个不重要,这个是宋高宗的最大心病。对赵构来讲,其他问题都好克服,这个问题无法回避。因为只要有这个因素,金国随时可以另立一个大宋朝廷出来,那么南宋朝廷就有大麻烦了。
赵构不仅父母在对方手上,关键是他的哥哥,也就是正宗的皇帝宋钦宗也在对方手上。
不要小看宋钦宗赵桓是个金国的俘虏。他可是宋徽宗赵佶长子,政和五年(公元1115年)就被立为太子,宣和七年(1125年)拜开封牧,后宋徽宗禅让登基为帝。他的皇帝之位,来得名正言顺。在当时宋朝人心目中,他才是真正的皇帝。
而在宋朝人眼中看来,宋高宗赵构这个皇帝之位,来得就有点不太正。在当时的南宋人看来,赵构其实就是一个代理皇帝。他的主要任务就是迎回二圣,正宗皇帝回来了,应该就没他什么事了。当然,情况是会发生变化的,如果他真的能够击败金国,威望那就不一样了。
高宗在位时,曾经发生过一次兵变,差点让他送命。这就是苗刘兵变。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宋将苗傅和刘正彦发动哗变,带兵围住皇宫,以清君侧为名 ,诛杀了宋高宗赵构宠幸的大臣及宦官,并逼迫赵构将皇位禅让给三岁的皇太子。苗刘二人还当众责问赵构:
“陛下帝位来之不正,若渊圣(宋钦宗)归来,当何以自处?”
因此,金国掌握了一个大杀招,如果万一宋朝取得军事优势,金国就会让钦宗赵桓“安坐汴京,其礼无有弟与兄争”。从而扼制赵构。而宋高宗赵构,断无北上攻打哥哥宋钦宗赵桓的法理依据。金兀术曾经将这种可能性进行过认真分析。秦桧从金国回来,已经把这种可能性告诉了赵构。
也就是说,金国一旦军事上处于失利状态,就会把钦宗立为傀儡皇帝。而南宋不是整天吵着要“迎回二圣”吗?现在我把二圣还给你,另立一个中央。你赵构能和你的父兄争天下吗?就算你狠下心来无父无兄,别忘了你妈也在那边。如此一来,南宋小政权就会完全失去道义上的正当性。
如果金国真的这么一来,很有可能南宋就有许多人要投奔宋钦宗。这个仗就没法继续打下去了。
二、南宋整体国力明显弱于金国。
1.金国拥有军事、地理优势。宋高宗赵构建立了南宋朝廷后,启用了中兴四将以及吴阶等一批重要将领,军事上取得了一系列胜利。在与金国的作战中,扭转了一败涂地的局面,能够互有胜负。金国一时也拿南宋没有办法。
客观上,当时中国形成了一个南北朝对峙的态势。在整体国力上,金国占据北方,相对南方而言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其疆域东抵日本海,北至火鲁火疃谋克(今俄罗斯外兴安岭南博罗达河一带),西北到河套地区,与蒙古部、塔塔儿部、汪古部等部落为邻;西与西夏毗邻,以大散关与宋为界,南部与南宋以秦岭、淮河为界,其面积相当于南宋的两倍。
如果金下决心攻打南宋,具有自古以来由北向南征服的军事上和地理上的优势。
2.金国有更强的战争资源。金国实施的“乣军制”和南宋的“募兵制”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拉壮丁,动员能力更强,战争成本低,后者动员成本更高。而金国由于占据了当时的大半个中国。其拥有的土地、兵源都远远超过南宋。其战争消耗可以随时得到补充,而南宋在这一点上就有所不如。
所以,如果要支撑长期的战争,南宋跟金国拼消耗拼不起。南宋唯一的优势就是:原北宋金占区,人心思宋,有民间反金力量。但如果金国把宋钦宗立起来,这一点又是立马就不复存在。而南宋内部,也一直不太平,各地流寇以及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岳家军除了要对抗金国,在大多数时间就是跟农民起义军作战。主要是征伐杨玄起义军,还有其他各式各样的武装。我们在《宋史》上经常看到这样的记载,如:
三年,贼王善、曹成、孔彦舟等合众五十万,薄南薰门。飞所部仅八百,众惧不敌……四年……盗郭吉闻飞来,遁入湖,飞遣王贵、傅庆追破之……尽降其众……
3.金国的军队更容易统一集中指挥。这一点是和宋高宗赵构抑制武将的一贯思想分不开的。他始终担心的是:不能让某一个武将掌握全部的军队。南宋中兴四将之间彼此没有隶属关系,互相都不能够指挥对方的军队。赵构曾经也打算过让岳飞接管刘光世的部队,并节制川陕诸军。但为防止他一家坐大,很快就取消了这个打算。
赵构曾经问过秦桧:“岳飞应当是个忠臣吧?”秦桧向赵构说的一句话很能体现皇帝的心理:“当初太祖不也是周世宗的忠臣吗?”人是会变的,今天是忠臣,明天不一定是。既然宋太祖曾经是个忠臣,他能搞黄袍加身,谁敢保证岳飞就不能也搞一次?
所以南宋的军队,在对金国作战时,往往难以做到统一协调指挥。带兵的将领相互之间存在本位主义思想,彼此之间互相协同作战存在很大的问题。
4.战线如果太长后勤跟不上。如果要消灭金国,所谓直捣“黄龙府”,黄龙府的位置在今吉林省农安县。而囚禁徽钦二帝的五国城,在今黑龙江依兰县。
对于南宋军队而言,要想由南向北征服实现统一,打到那么远的地方,难度极大,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南宋除了人力、资源、地理方面不具有优势。战线拉得如此之长,其战争的后勤保障也不是南宋朝廷所能够承担得起的。
三、和谈几乎是唯一的出路。
1.赵构其实是个有为的皇帝。宋高宗赵构在人们心目中长期是一个窝囊皇帝的形象,但其实他不是天生发贱,心甘情愿地向金称臣。如果有人认为宋高宗赵构是个庸才、脓包,那就大错特错了。
我们可以把赵构与南明王朝去做一下比较,南明的条件,比当初赵构不知要好了几千倍。但是南明很快灭亡了,而南宋生存下来了。
崇祯皇帝吊死在煤山后,由于明朝有北京、南京两个都城,在南京,南明政权还有一整套完整的机构。明军的精锐部队还在,弘光政权刚建立时,左良玉和江北四镇尚有数十万大军,而清军只有约二十万。即使是引清军入关的吴三桂,初衷也是为了对付李自成而不得已为之,实际上他内心还是愿意忠于明朝的,如果是一个高明的政治家,也完全可以把他争取过来。就这么一个条件,南明王朝还很快就灭亡。
而宋高宗赵构在靖康之变后,仅凭自己的皇室身份,在金军“搜山捡海捉赵构”、国内处于群龙无首,一盘散沙,生存环境极端险恶的情况下,很快地组织起自己的一套班子, 并很快组织起了有效的抵抗。基本上和金国打了一个平手,保住了半壁江山。两相比较,你能说赵构是个庸才、脓包吗?
2.赵构的目的就是以打促谈。宋高宗赵构非常明白,凭南宋的那个力量是根本不可能消灭金国的。中兴四将等人在军事上取得的那些成果,并没有给金国带来实质上的打击。金国的战争机器尚没有完全发动。因此,他希望岳飞等人在战场上能够取得局部的胜利,以打促谈。让金国受到一定的损失,不得不回到谈判桌上来。他的总体战略指导思想就是:“打还是要打,谈还是要谈,和还是要和”。
“迎回二圣,直捣黄龙”在当时只能是一个政治口号,是为了激励人心,同时证明自己政权的正统性,合法性,但当不了真。皇帝又不能明着讲:我不想收复中原,我就是想谈判。 而岳飞不能理解皇帝的真实意图,这就是他悲剧产生的根本原因。
3.赵构希望解决人质问题。一般人以为,赵构很担心宋钦宗回来。其实根本不是这回事,如果赵构真的凭借自己的能力迎回二圣,那么他的威望将会达到一个顶峰。真到了那个时候,谁又能够撼动他的地位呢?二圣即使回来了,最多就是做名义上的太上皇吧。赵构怕是怕的金国把宋钦宗立起来对付自己。
赵构非常希望能够通过谈判让金国释放他的母亲。据《宋史》:
命何铸、曹勋一报谢,召至内殿,谕之曰:“朕北望庭闱,无泪可挥。卿见金主,当曰:‘慈亲之在上国,一老人耳;在本国,则所系甚重。'以至诚说之,庶彼有感动。”
绍兴和义谈判期间,赵构让何铸、曹勋到金国报谢,让他们以至诚感动金国:我母亲在你们那边不过是个无用的老人而已,但对我来说却是异常重要。
在绍兴和义签订后第二年,金国终于释放了赵构的母亲韦太后,并将宋徽宗等人的灵柩一并送还。两国实现了和平。但对于宋钦宗,金国却一直扣押着不肯释放。这是他要挟对付南宋的一张王牌。
4.和谈相比较战争损失要小得多。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与金达成《绍兴和议》,两国以淮水-大散关为界。宋割让部分土地,每年向金进贡银廿五万两,绢廿五万匹。
这个思维其实和北宋时,宋真宗与辽国签订的《澶渊之盟》是一个思路。《澶渊之盟》签订后 ,宋朝节省了巨额战争开支,岁币(30万)的支出不及用兵的费用(3000万)百分之一。目的就是避免战争。再如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以文景之治积累下的巨额财富与匈奴作战,而匈奴人口不过汉朝一个郡,最终的结果是民众死伤过半,国内经济衰退。
所以,宋高宗赵构明知长期战争不可为,而与对方签订这么一个和约。不能简单地斥之为卖国。站在他的角度,他有他的道理。
四、岳家军的作用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
1.岳飞大败金军后,金军仍能进攻。我们从宋史中可以看到,岳飞与”流贼“作战,反而比与金国作战还要多。而岳飞与金国作战,似乎并没有决定性的优势。《宋史》中经常看到:他大败金军后,金军反而疯狂进攻的描述。比如他在泰州等地与金国作战,大败金军,但金国继续作战,泰州也仍然陷落。使人不禁要产生怀疑:既然大败金军,又怎么会陷落?
在整个对金作战中,岳飞并不是总指挥,他经常负责一个大战役的局部,与其他部队协同作战。照我看来:郾城大捷应该是个局部性的胜利,该地区远离金军的大本营。但战役几天后,杨再兴就在小商河阵亡。紧接着,金军继续进攻颖昌。由此我们可以看到:金军在所谓的大败后,攻势并不减,看不出其实力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之后岳飞又打了个胜仗,接着就是宋高宗连发十二道金牌,召回驻军于朱仙镇的岳飞。在此之前,淮南东路张俊军也已撤退。
2.史书的描述有所夸大。我们要客观看待史书中对岳飞的一些夸大性的描述。史书中对岳飞的描述确实有一点神话色彩,经常描述到岳飞一个人单挑敌人的大部队,并且还大获全胜。
根据《宋史》记载:有一次,岳飞凭一个人的力量,击败了贼众五十万人马。据说当时王善、曹成等一帮豪强聚集了五十万人马,进军到应天府的南熏门。 而岳飞手下只有八百人。所有的人都认为这仗没法打。但岳飞左手拿弓,右手持矛,冲入五十万人马的敌阵,横冲直撞,一下子就把敌人的阵营冲乱了,敌人大败而逃。所以这中间确实有一些夸大的成分。
岳飞由于不能理解皇帝的真实意图,只知一味精忠报国,最终造成了他的人生悲剧。这也充分说明岳飞是一个优秀的将领,是一个典型的业务型干部,但他不是一个政客,他不明白军事永远是为政治服务的,从而,促成了他的人生悲剧 ,也是民族的悲剧。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这阙《满江红》,将岳飞一腔热血,和拳拳报国之心毫无保留的抒发出来。但最终,这位忠君爱国的将领,被皇帝和宰相,联手做掉,成为了议和的筹码,冤死于风波亭,时年三十九岁。
岳飞生前,立下赫赫战功,对金国作战中,多次获得胜利;岳飞的岳家军,以军纪严明和战斗力高强著称。他曾经立下豪言“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但最终,岳飞没有能够实现他远大的抱负,作为一名将军,他没有血洒疆场,而是死在了自己效忠的朝廷手中,不得不说,是一种悲哀。那么,岳飞如果不死,他真的能够实现他“直捣黄龙府”的誓言吗?
答案是否定的。
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历史发展自有其客观规律,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即使是英雄人物,也无法改变历史的进程。那么,南北宋交替之际,“天下大势”究竟如何?
汴梁城被金军洗劫之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宋朝处于松散状态。即使康王赵构已经在南方登基称帝,但实际上,作为一个政权,南宋王朝的合力尚未形成,最重要的体现便是,赵构作为皇帝,并没有一支直接效力于自己的军队。所谓的中兴四将,他们的武装实际山都是私人军队,也就是说,南宋初期很长一段时间,其处于强枝弱干的局面,即以皇帝为首的中央实力较弱,不得不依赖于在战争中势力不断扩大的诸多将领。换言之,南宋境内,在精神上虽然空前团结,但在实际局势上,是一盘散沙;在战略上也处于被动地位,最直接的体现便是,将领各自为政,抗击着一定区域内的金兵。
与南宋相反,金国内部则有明确的战略目标——消灭南宋。虽然金太宗去世后,其内部经历了一些不和谐,但这丝毫不影响金国贵族在大方向上的一致性。因此,金国在对宋作战方面,有着很好的延续性,即使多次遭受挫折,但丝毫不影响其向着总目标的迈进。
在这个层面上,南宋以一盘散沙,去对抗金国的众志成城,这是断然难以取胜的。
再者,总体的军事实力方面,金国也占优势。南宋的韩世忠等人,在南方多次击败金军,甚至在黄天荡险些活捉完颜宗弼,但这些都是在防御作战中取得的成就,尽管局部常有小胜,但丝毫不影响金军在全局的优势。金国女真人,起于北方,当时武德充沛,崛起短短二十余年,便灭掉了东亚两大帝国——北宋和契丹,可见,其军队战斗力之恐怖。可以说,当时的金国,正处于巅峰时刻。相比之下,南宋则黯淡无光,军事实力仅仅足以自保,何谈北伐。
在南宋整体国力不如金国,尤其是军事方面远不如金国的情况下,北伐,本身就是痴人说梦。更何况,岳飞的某些战绩,也有被夸大之嫌疑,比如朱仙镇的八百胜十万,这是典型的夸张。同时,由于宋史中采纳了岳飞之孙岳珂的记载,这些记载本身就带有一定的主观情感,虽说不能否认岳飞是一位伟大的将领,但对于其能力,无疑是有些夸大的,以岳家军的数量和战斗力,想要一直北伐到黄龙府,灭掉金国,也是比较困难的。
故而,即使岳飞没有被杀害,他也难以完成“直捣黄龙,迎回二圣”的大业。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岳飞文韬武略自然是不可否认的现实,但是认为岳飞一介武将之力能够力挽南宋狂澜,未免太过于理想化了,因为国家之间的较量是国与国综合实力的比拼,尤其是在南宋武将备受猜忌、军队战斗力羸弱、后勤供应困难等现实情况下,短期内南宋打败金国几乎是不可能的。
南宋与金的差距
很多人都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富庶的王朝之一,短板只在于军事,这个观点过于现代化、片面化,仅仅是拿着宋朝相对于汉唐的财富标准来作横向比较,忽略了北宋与众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经济基础。
尤其到了北宋中期,对北宋政府来讲不只不是国富民强,反而是积贫积弱,北宋政府因为缺钱所以才频频的上演变法运动,而到了宋末,国家经济一团糟的情况没有改善,还逐渐恶化,军队战力也更差,而且当家人宋徽宗还是昏聩无能的败家子,进而招致了金人对北宋的侵略。
这种不良的国家经济状况一直持续到了南宋,即便赵构衣冠南渡,跑到了鱼米之乡的江南,因为长期的战争导致了经济发展停滞,且战乱不休,富足的江南也无法供应得起庞大的战争消耗。
相比之下的金国虽然先天经济基础薄弱,但凭借着强大的军力到处掠夺财富,通过收取周边弱国的岁币和侵吞地盘,一跃成为了亚洲最强的国家,宋金两国之间的国力差距明显。
岳飞于宋金之战的意义
岳飞之所以能够在于金人的作战中屡次得胜,源于十多万兵种复杂的岳家军,岳家军之所以战斗力强,是因为是岳飞一改北宋朝廷练兵之法,强化兵将协同的作用,岳飞麾下的将帅也多为服从岳飞军令的原从将领,因而对皇权产生着不小的威胁。另外,岳家军由于规模庞大,所以消耗的粮草与军饷十分可观,后期超越了南宋国力的可承受范围。由于这两点原因,就决定了岳飞不能够完成灭金,甚至是难以自保。
而对宋高宗而言,宋金之战形势十分明确,双方在各自占据地理优势的情况下,持久战会一直是常态,形成难以短期内吞掉对方的局面。而通过岳家军攻取战略要地扎稳脚跟才是正道,直捣黄龙不切实际,不只是风险性很大,而且如此长的战线,如此大的后勤供给是南宋朝廷难以完成的。
因此,岳飞北伐只是起到了巩固北疆,增加南宋荆襄、江淮一带战略纵深的作用,并不可能完成灭金的重任,不具备现实性,仅仅是能够增加两国之间谈判的筹码罢了。
可以肯定的说,即便岳飞不被宋高宗冤杀,并且在北伐战事上还获得其全面支持,但岳飞最终还是无法完全打败金国,充其量也只能是压制住金军南下的步伐而已。因为客观来说,当时的南宋并不具备击败金国的军事实力。
实际上,如今我们对岳飞抗金事迹、对岳家军战力的基本认知,很大部分是基于岳飞之孙岳珂所著的《金佗粹编》等书籍的相关记载,以及后世的评书演义的描述。这些作品并非正史,其中参杂着过多的主观因素,因此对岳飞及岳家军的战绩和战力,都存在过度拔高和夸大的描述。
比如广为流传的朱仙镇大捷,其实在真实历史上很可能是不存在的,是岳珂在《金佗粹编》中刻意编造出来的。岳珂在书中对朱仙镇大捷,有这样一段描述:
“先臣独以其军进至朱仙镇,距京师才四十五里,兀术复聚兵,且悉京师兵十万来敌,对垒而陈。先臣按兵不动,遣骁将以背嵬骑五百奋击,大破之。兀术奔还京师。”
岳飞以“背嵬骑五百”便大破金军“十万来敌”,而且这还是金国名将金兀术所统率的金军主力。然而,如此辉煌之战绩,在宋高宗的诏札和岳飞自己的捷奏里,以及同时代的《三朝北盟会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等史料典籍中,竟然都没提及半个字。由此可见,所谓的朱仙镇大捷并非真实存在,而是后世刻意刻画出来的。
实情应该是,当时金兀术统帅十几万金军再度南侵,起初一路攻城拔寨、势如破竹,然而却在郾城、颍昌接连被岳飞所统率的三万余岳家军挫败,并且也确实损失了不少兵将。岳家军接连挫败金军,不仅有效阻止了其南侵的步伐,还收复了北方不少城池。
但需要注意的是,挫败并不代表溃败,金军虽然损兵折将,但远没达到元气大伤的地步。事实上,金军对宋军百多年来,一直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军事优势。而这也是为什么到了金宣宗时期,早已被蒙古打得半死不活的金国,却还敢向南宋开战的原因所在。因为,在金国上下看来,南宋一向是打不过自己的。而所谓的:“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感叹,不过是宋人一厢情愿罢了!
试想想,倘若当初岳家军果真那般神勇,五百背嵬被就能击败十万金军,而且还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吊打金兀术,那么金军这百多年来对宋军的“谜之自信”,又是从何而来呢?所以很显然,当时的南宋可以通过稳守反击的军事策略,来取得对金军的防御性胜利,但却没实力在一马平川、无险可守的中原地区,与金军野战军硬碰硬的决战。
当然,除了宋金之间的军事实力差距外,政治因素也是不得不考虑的。我们有不少网友会拿靖康之耻和土木堡之变来进行比较。实际上,两者虽有相似之处(都是皇帝被俘),但性质却差距甚远。
土木堡之变是明英宗御驾亲征兵败被俘,虽然此战使明朝元气大伤,但孙太后和于谦及时拥立明代宗为帝,既可以稳住局面,并且一举击退进犯之敌。可靖康之变就不同了,金军可是直接攻破北宋都城汴京,并且将徽钦二帝及王宫大臣全部一锅端,其中就包括赵构的母亲韦太后和妻子邢秉懿,只有当时在外募兵勤王的赵构一根独苗得以幸免。
因此,在面对金国时,宋高宗赵构可是十分的被动,缺乏决战到底的勇气。而后来,在抗金形势一片大好之际,宋高宗极力想要与其和谈,并且不惜向金国卑躬屈膝,俯首称臣,一方面原因也是想要迎回自己的母后。
再者,北宋的灭亡来得过于快速,中原大地在极短时间之内便陷于金军铁蹄之下。以至于赵构所建立的南宋一开始根本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典故“泥马渡康王”和金兀术的“上山下海抓赵构”都能反映出,南宋立国之初的混乱与狼狈。
所以,南宋小朝廷实际上也需要喘息的时间,需要稳定南方半壁江山;需要安顿好随宋室南迁的官吏和军民;需要将散落到各大将手中的兵权,逐一收回中央。简单来说,南宋急需的不是北伐金国、收复失地,更不是直捣黄龙、迎回二帝;而是急需稳定内部,恢复江南的社会生产和秩序。
总而言之,宋高宗赵构其实并不具备与金国决战到底的政治勇气和底气!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本文作者:小贱贱
不一定,岳飞只是南宋最有名的抗金名将,手下也有一支训练有素的军队岳家军,没有赵构的支持,仅凭岳飞之力,不一定能够战胜金国举国南侵之力。
要想弄清楚,岳飞不死,能不能打败金国这个问题,必须先了解当时的大背景。
任何一个历史历史事件,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在大背景下发生的。
宋朝最根本的国策就是重用文人,压制武将。
从赵匡胤黄袍加身之后,他就意识到了文人再跳也造不了反,只有武将有了足够的权力,才会抢他屁股 下面的那把椅子。
赵匡胤的后代们全都遵守组训,一直到陆二哥背着最后一个皇帝跳了海。
赵匡胤一句话,文人在宋朝快速发展壮大,这也造就了宋朝经济、科技都非常强大,军队也非常强大,但是屡战屡败,最后皇帝不得不逃难。
岳飞出生在北宋末年的河南汤阴县,十几岁投军当了兵,当了一个下级小官儿。金兵杀来的时候,岳飞和王彦一起在河北抗金,打不过就跑到开封投靠了宗泽。
宗泽赏识岳飞,是有一次他犯了法被行刑前,看出他是将才,当时就把他放了,将他留在军前听用。
碰巧这时候有金兵来犯,宗泽就给了他五百人,让他去战斗,结果几天后凯旋。
在宗泽的提拔下,岳飞逐渐的升为统制官。
岳家军名声壮大,是建康一战之后才开始的。当时完颜宗弼从镇江逃往健康,在城里杀人放火,要过江逃回北方。
岳飞当时正带人驻扎在附近,于是他 就对完颜宗弼发出攻击,数十里尸横遍野,金军大败。
这一仗虽然岳家军大胜,但是不是岳家军自己打的。因为在黄天荡还有一支更强大的军队,挡住了金军的退路,差点儿把金兀术给灭了。
岳飞的战绩,不只是抗金,他还对杨幺的农民起义进行了镇压。
虽然岳家军名气好很大,一直主张北上抗金,但是当时并不是他一支队伍在抗金。
梁红玉、韩世忠夫妇带领的军队,也是抗金的主力军 ,黄天荡一战,拦截金兀术四十八天,让金兀术胆战心惊。
北方义军抗金,对金国的打击也非常大了。
王彦带领的太行山八字军,河北、山西的红巾军,河北赞皇县的五马山义军,张荣的梁山泊水军。
当时这些抗金队伍虽然很多,而且很多文人如宗泽、李刚都在抗金,但是国家的权力并不在他们的手里。
当皇帝被金兵吓破胆之后,任何人的抗金都是徒劳。
就算岳飞活着,他一个武将只有执行命令去打仗的全力,并没有决策权。
皇帝以及他重用的那些文人们不让他去抗金,他再跳也挑不起什么来。如果他违抗这些人的意愿不停的壮大自己的队伍,就有造反之嫌。他不是被解除兵权,就是丢掉性命。
历史不能重写,岳武穆一曲《满江红》“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唱出了他的雄心壮志。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假如他率军北伐,能驱除鞑虏,还我中华吗?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二而衰,三而竭。岳飞兵锋正盛,可以乘胜前进。没有宋高宗的十二道金牌,岳飞肯定要进行北伐的。可以取胜吗,因为金国当时的实力仍很强盛,还有骑兵的优势,岳飞的北伐不会顺利的,必定是艰苦的战斗。可宋高宗不想打、不敢打,他想见好就收,保住半壁江山。因为他考虑南宋立足未稳,国家没钱,孤注一掷地北伐,一旦失败,就会前功尽弃。在这种背景下,宋高宗决定议和。至于说他怕北伐胜利迎回徽钦二帝,那还不是主要原因,胜负都未卜,能想那么多吗。
但在宋高宗授意下,秦桧害死了众人敬仰的民族英雄岳飞,这是被历史所诟病的。无论什么理由,都不应该。还要说一点,宋高宗的继任者宋孝宗为岳飞平反,那时宋高宗已退位当了太上皇。彼时,南宋经济好转,兵强马壮,金国发生了内乱,宋孝宗趁机发动了北伐,但没有成功。从此,南宋再也没有大规模的北伐,可见北伐之难。
首先非常感谢在这里能为你解答这个问题,让我带领你们一起走进这个问题,现在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难。在宋朝以文抑武的制度框架下,不论岳飞还是张飞,都难以有所作为。
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篡周而建宋。从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到宋朝的陈桥兵变,这是帝国从以武抑文,到以文抑武的根本性转向。汉唐都是因为兵强而灭,宋明则是因为兵弱而亡。
究其根本原因,还是因为宋朝之后长期的以文抑武。为什么会有这种转向,因为唐朝的以武抑文的历史原因是,他们起家于军事集团,而且魏晋南北朝都是因为士族门阀政治而天下大乱。士族门阀又多兴起于文官集团,所以隋唐的以武抑文是有历史原因的,算是对魏晋南北朝士族门阀社会的一次矫枉过正。
那么宋以文抑武,则是对藩镇割据,五代十国军阀大混战,这种可怕社会的矫枉过正。隋唐修复了魏晋南北朝的系统漏洞,却亡于新的漏洞。宋朝修复了唐朝留下的帝国统治系统的漏洞,则又亡于自己的以文抑武。
为了害怕宋朝被武将篡逆,宋朝皇帝让文官统领武将。一个有才能的武将,在宋朝文官的眼里,他们的第一反应是他会不会造反,而不是他能不能打败辽和金。秦桧杀岳飞,就是以文抑武的典型。赵构和秦桧,他们的第一反应都是岳飞会不会造反,而不是思考岳飞能不能打败女真人,能不能收复中原。
因为这样的以文抑武体统,尽管宋朝有最先进的文化,最先进的经济,最先进的手工业和科技,但是他们不敢放手让武将们去打仗。层层制衡,遇到了强大而才华横溢的武将,皇帝和文官们,第一反应就是杀掉他们。
强大的军事,有赖于强大的武官集团,武官被文官集团压制,那么谁来帮宋朝消灭契丹人,女真人和蒙古人呢。宋朝没有给出答案,所以宋朝亡了。
下面详细地讲讲。
唐朝亡于藩镇割据。也就是说,中央帝国的政治操作系统,出现了一个漏洞。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都在试图修复这个漏洞。那时候的君王,流行养义子。为什么有这么个风气呢,因为大家都被唐朝的军事失控所导致的天下大乱吓破了胆。如果把皇帝把领兵的将军,收养为义子,以政治血统意义上的联姻,是不是可以控制这些武人呢?
郭威为什么传位给柴荣,而不是传位给自己的血缘后代呢,即便没有儿子,也有其他有血缘的后代。但是郭威传位给了柴荣。为什么郭威要这样做,因为柴荣掌握兵权。收柴荣为义子,传位给没有血统的有才能的将军。延续自己既有的社稷。这便是五代十国,修复唐朝那个大窟窿的补丁。
但是这个补丁包,被赵匡胤给黑了。柴荣英年早逝,赵匡胤欺负柴家孤儿寡母的,篡夺了老柴家的江山。首先,老赵家,得国不正。其次,老赵家这么对老柴家,别的将军,也可以这么对老赵家嘛。赵匡胤怕不怕?他当然怕。
赵匡胤这个黑客,攻破了别人的补丁,自己也留下了一个补丁。怎么防止别人效法自己,篡夺大宋的江山呢。所以,赵匡胤来了个杯酒释兵权,同时主张以文抑武,终止了五代十国以来,靠政治意义上的血统,皇室与军队搞联姻的做法。当然了,赵匡胤防住了外人,没防住自己的兄弟。
至此,唐朝留下的大窟窿,终于被修复了。假设没有蛮族,赵匡胤所设计的系统可以说是很完美的。在这个新系统下,很难再有军阀篡权的事发生。从安史之乱到赵匡胤,一百多年,就忙这个事,修复系统。
但问题是,恰恰这个系统对内完美,对外很脆弱。宋朝终于稳定了下来,朝代也不那么走马灯的频繁更迭,可是,以文抑武,谁来打蛮夷呢?如果放手让军人打蛮夷,万一将军们再来个黄袍加身呢,怎么办?
宋朝几百年,一直都无法回答这个问题,也更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是岳飞他们打不过契丹和女真人吗?根本不是。而是,一旦这个系统被突破,那么中央王朝,就要从安史之乱,到黄袍加身,再重演一遍。
为什么蛮夷们,就不存在这种问题呢。因为蛮夷们的统治系统,都是动物式的组织结构。你可以说他们不聪明,也不文明,但是他们的系统,就是因为简单所以鲁棒性(robustness)才足够高。
而中央帝国,统治系统太复杂,要让国家政权不更迭,那么必须得有稳定的内部制衡体系。宋朝把内部制衡体系,做到了最好。但是越复杂的系统,就会越脆弱。精致绝伦的大宋,面对一群病毒一样结构简单的蛮夷,却束手无策。
怎么形容这个事呢,就好比说,一套价值几百亿的操作系统,被一个中专生写出来的熊猫烧香给黑得崩溃了。文明对野蛮,复杂对简单,从来都是这样的不对称。你能怎办么呢,没办法。
所以后来朱元璋,来给大宋补窟窿。朱元璋是怎么补的呢,以简单制简单,对蛮夷,直接征服它们,屠杀它们。对将军们,直接杀掉。死人需要制衡吗?死人当然不需要制衡。这就是朱元璋的逻辑。朱元璋的系统有漏洞吗,当然也有的。他舍得杀蓝玉,但是不舍得杀自己的儿子。尽管他知道朱棣靠不住,也不舍得杀他。这就是朱元璋的漏洞。赵匡胤没防住兄弟,朱元璋没防住儿子。
为什么中国的政治这么难,因为中国人太聪明了,大家都严重的智商过剩,所以必须得制衡,不然就会内部崩塌,然后频繁的王朝更迭,到处人头翻滚,生灵涂炭。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从综合因素分析,可能性不大。
宋朝南迁不久,北人南迁的内政矛盾,还没有完全解决,主战派和主和派打的很厉害,内政是不稳的,人心是不团结的。
南国虽然富庶,但刚经历国难只有10来年,并没有恢复过来,不足以供应军队远征。
南宋主要以步兵为主,在北方平原、大草原上,对抗骑兵,有着天然的劣势。
岳飞性格太直,缺乏政治头脑,得罪文臣、皇帝太多,既是不死,也会被夺兵权,处处制肘。
事实上岳飞的北伐战略是个非常宏大也酝酿了很长时间的战略构想,要做到“直捣黄龙”、彻底消灭金国,除了对本军的各方面军事能力要求极为苛刻外。还要求连本军在内至少20万的兵力,要求友军的协同,要求敌后义军和敌占区百姓的支持,要求“陕西五路叛将”的反水,甚至要求“大辽有可立之形”,也即需要金国内部、后方的各个被压迫民族起来反抗。
当然,还要求一个不求英明神武但起码不会干亲者痛仇者快的事儿的朝廷。
1140年(南宋绍兴十年)岳家军的北伐,如果没有十二道金牌能接着打下去的话,会在当年年底收复河北河东(今河北、山西大部)甚至燕云地区,接着很可能在次年继续北上彻底灭掉金国。
一个有必要在讨论军事形势之前先明确的前提是:1140年如果要比宋金国力,不是宋弱金强,也不是势均力敌,而是宋强金弱。这也是当时南宋朝野上下大多要求北伐的大背景。
“靖康耻”之所以会发生,主要是因为上层统治集团烂掉了,但如果看整体的话,财力兵力其实都充足,制度尚能运转,人才不缺,人心也尚在。所以女真人在1127年的胜利很有“捡”的成分。
1140年岳家军的北伐到朱仙镇之战为止,已经使兀术所率的金军主力丧失了继续作战的能力;与此同时南宋其他部队打的也不错,西线的吴璘杨政等部和东线的韩世忠虽然不能像岳飞一样大举进攻,但对本战区所负责的金军也都保持了持平或略占优的态势,使其不能回援兀术;
而位于金军后背的新复河东、河北州县,靠岳飞联络的抗金义军、甚至义军发动的百姓即可自守,不需耗费正规军兵力。所以如果再打下去的话,宋军既不存在战术短板暴露之虞,也不存在兵力不足的困扰,把金军主力逐出燕京以南地区甚或彻底歼灭只是时间问题。
结合岳家军、忠义民兵所获战果,以及金国在华北地区的治理情况,岳家军在光复东京后进一步北上收复河东、河北乃至燕云地区,已近于水到渠成。
华裔女赌王就此没落,生前让所有 浓情端午粽飘香,青浦邀你“云体 上海:“云端”展现端午节文化内 “甜咸大战”!明星艺人们喜欢什 如何做一个男人喜欢的情人(如何 当你和你同时出现在同一个场景中 如何在昏暗的光线下设置快门速度 教育在生活中的价值是什么? 世上做坏事的人死后会面临什么因 拜登就任总统后的第一步是什么? 同意/不同意:人生最重要的目标 二战后,德国在调和分歧方面做得 亚伯·林肯恨白人吗? 一个编辑能把你的故事毁得有多严 现在的iPhone6还能坚持再用一年 曹操为什么不杀司马懿? 现在买房是不是最便宜的时候,现 我身边的农业银行营业厅关了,AT 欧洲媒体评选CBA最有实力球员, 荣耀play的6+128和荣耀8X的6+128 蚂蚁集团是科技公司还是金融公司 请问机友华为mate30P与华为mate3 听说老詹修剪一次指甲需要5小时 为什么说宝宝“一月睡二月哭三月 戴笠人称戴老板,这个是怎么叫出 没有工作能一次性补缴社保么? 我想知道定向师范生和免费师范生 肺癌引起的咳嗽是怎样的呢? 5000mAh电池的5G手机推荐吗?要 恒大亚冠表现“差强人意”,你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