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最被低估的,当分为“文”、“武”双样,老王认为戏志才、向宠就是那两个最被低估的倒霉蛋。
“文”最被低估的当然是压根就没入罗贯中法眼,连龙套都没当上一个的戏志才了。低估到什么份儿上呢?全书查无此人啊哈哈!
要说也不全怪老罗,谁叫陈寿写《三国志》时也没怎么待见戏志才呢?于是这个堪比郭嘉的大才便这样的被彻彻底底的埋没了。
更可悲的是,这个人完全是被《三国志》的侧面描写所带出来的,偏偏这些侧面描写对戏志才还都是推崇有加;小编陈寿楞是左一句右一句的刷赞,偏偏就不给他加推荐。戏志才混到这份儿上,真的是无语了。
《三国志》所有关于戏志才的介绍,全部都是《郭嘉传》、《荀彧传》只言片语透出来的。
《三国志·郭嘉传》云:"先是时,颍川戏志才,筹画士也,太祖甚器之。早卒。太祖与荀彧书曰:"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颍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彧荐嘉。召见,论天下事。太祖曰:"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嘉出,亦喜曰:"真吾主也。"
大致意思是:早先颍川有个叫戏志才的谋士在曹操身边当谋士,曹操特别器重他。不过这货很早就死了。曹操有天写信给荀彧,问他:“戏志才死了以后,我连个能帮忙参谋计策的人都没了,你朋友圈里有没啥好货色帮着介绍下呗?”于是荀彧介绍了郭嘉。
你看看,郭嘉的前任,曹操最心腹的参谋,这人水平不能差啊。
其实戏志才也是荀彧推荐给曹操的,所谓“荀后嘉妃诩美人”,荀彧推荐给曹操的有一个庸人么?"《三国志·荀彧传》曰:“彧言策谋士,进戏志才。志才卒,又进郭嘉。”
裴松之注引《三国志·荀彧别传》里也有戏志才的记叙:"戏志才、郭嘉等有负俗之讥,杜畿简傲少文,皆以智策举之,终各显名。"
看吧,戏志才都与郭嘉、杜畿这样天下闻名的人相提并论,以“智策”闻名了。
当然,《三国演义》这个大茶几上还有个杯具——向宠。
这位仁兄的确在三国演义里出现过,并不像戏志才那样压根被空气了。而且历史上的向宠地位还挺高,他随过刘备伐吴,跟过诸葛亮出山。在武侯祠十四大将中,向宠排行第九,在黄忠、廖化后面,却排在了许多小说家津津乐道的马忠前面。
话说大耳贼当年伐吴,被陆逊来了个火烧连营,粮草人马大半化作了灰灰,唯独向宠的部队毫发无伤,是夷陵之战唯一的不败纪录。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堪称三国三大战,可罗贯中把前两战编得花团锦簇将星云集,唯独夷陵之战却整得犹如陆逊和刘备的单挑,这是不公平的。
诸葛村夫《出师表》的评价人人都可见:“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於昔,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论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也。”可以说他是村夫最信任的接班人,因为《出师表》,向宠被封了中部督的职位,率领宫廷宿卫。
甚至刘禅也很信任向宠,继位以后,向宠被封了都亭候。后来向宠去攻打蛮夷,在四川雅安一代的蛮荒中战死。他的部下极为崇拜这位将军,拼死大败敌军,硬是抢回了尸首。
今天的人看向宠,多半是三国中某些大众脸的垃圾将领而已,也就是那种战斗力65、HP250、无双=無的渣滓,留着守城都不放心。但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对向宠的评价可不低,甚至认为其“或晓畅军事,料敌万里;或勇比关张,或治绩显太原。”又“向宠之性行均淑,皆一时之人杰也。”
宋代端木埰也批文说:“诸贤早世,宿将只一赵云,内治只一蒋琬,向宠、董允以下力皆有不逮将相之任。”
意思是:季汉的牛人们死的太早了,结果战场宿将只剩下一个赵云,内政只剩下蒋琬。向宠、董允下面的人都是没有当将相的能力的。可见哪里是“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向宠已经算是蜀汉最闪亮的将星了。
有武力,有文化,人缘好,除了死的太快。这样的人才诸葛村夫都没漏掉,倒让《三国演义》的小编给编瘸了,如果没有《出师表》,向宠又是个提都不提的人物,实在是低估中的低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