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明代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宦官泛滥成灾!

从朱元璋在大殿立的那块“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的铁牌被王振拨掉之后,二百五十多年时间里阉患一次比一次严重,阉人一个比一个嚣张,在中国历史达到了无以伦比登峰造极的程度了。

一:拔掉朱元璋铁牌的王振,差一点让大明亡了国。

在没有了张太后管制;三杨掣肘后,王振斗胆拔掉开国皇帝朱元璋立的铁牌,不但控制了小皇帝朱祁镇,也控制了大明国脉。这时瓦喇人来侵犯,王振愣充能耐梗,鼓动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毫无军事知识的王振,拼凑了二十七万大军,号称五十万,游行观景般向边防重镇大同进发,等到了大同,未等接敌,只是他亲信太监大同守将(太监守边关,能好的了吗?),向王振汇报说,瓦喇兵如何厉害,如何锐不可当。王振就三魂吓掉了两个,赶忙下令掉头往回跑,跑着跑着,他又下令部队绕道蔚县,好在家多父老面前去显摆显摆,可大军还没赶到蔚县,他一想不好,这么多人,怕糟蹋了他的庄稼,又改令原路返回,往居庸关方向跑。

瓦喇主帅原本以为皇帝御驾亲征会有一场硬仗,做好准备,设好埋伏,料想肯定有场大拼杀呢!结果听说明军掉头跑了。也先岂能错失战机,率军紧追。本来若不是王振瞎折腾,明军是能逃进居庸关的,然后依靠险关长城,抵御瓦喇骑兵,瓦喇人是奈何不了明军的,结果明军跑到土木堡就被瓦喇人追上,团团围住,一仗下来包括亲王显贵在内,二十多万大军,全军覆没,王振被愤怒的兵士砸成肉酱。更加要命的是皇上朱祁镇被活捉!也先心花怒放,押着这么个大肉票,进攻北京城。

若不是于谦力挽狂澜,大明王朝就此完结了。

二:武宗朱厚照是坐着的皇帝,刘瑾是站着的皇帝,坐着的皇帝得听站着的皇帝的!

武宗朱厚照是少有的奇葩皇帝,沉迷酒色,痴恶嬖童,久居豹房,自封大将军,玩的不亦乐乎。刘瑾极善察颜观色,渐渐地把大权掌在手中,开始大肆收受贿赂,培植党羽。满朝文武中,干儿子干孙子一帮一帮的,凡朝中政务,官员升迁,必须要给刘瑾大把送礼。以至上京城里出现了外埠官员贷款送礼"京债"!

刘瑾被抓时,不但在他家搜出几百万两金银,还搜出了皇冠龙袍等物,看来刘瑾这阉货,也想坐下来,当回真正的皇上。

三:拜九千岁,享生祠,人臣至高无上的魏忠贤。

魏忠贤靠恩将仇报,害了太监王安魏朝,勾搭上了朱由校的奶妈客氏,二人玩起了对食,从而拿下了木匠皇帝朱由校。掌权后的魏忠贤,和以前的阉患们一样,疯狂敛财,广植党羽,残害异己,弄得朝堂上乌烟瘴气,全国内民不聊生。无耻的他的党羽们为巴结魏忠贤,竟广建生祠,好像这祸国殃民的阉货,向救世主一样。

魏忠贤把国家折腾的千疮百孔,虽然让崇祯逼的上了吊,但仅仅十几年后,明王朝就灭亡了。

  • 明朝的阉祸一直不断,还有汪直、钱能、谷大用等等太多了。纵观明朝太监们权倾朝野,都有两个必备条件,一是皇帝荒唐昏聩,二是大太监掌握锦衣卫,东西厂特务组织。这样太监们才能为所欲为!

最佳贡献者
2

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经历苦难并不可怕,因为这反而可能是走向强大的契机,有贪官污吏,有宦官专政也没关系,因为国家早晚是会回到正轨上的,真正可怕的是什么?一个国家的精神,气节倒了,这样就算王朝能延续更长的时间,也不过是行尸走肉罢了。

明朝276年里,给我影响最深刻的事件便是于谦之死,一个国家不能没有民族英雄,因为这群将生死置之度外的人,代表的正是一个民族不可战胜的气节,于谦是我非常崇敬一位民族英雄,因为他的身上就具有中华民族最宝贵的品质,在国家稳定之时,他是位治世能臣,国家危亡之时,他敢肩负重任,力挽狂澜,这样的人让我尊敬。

于谦在明英宗时期得到启用,他为人刚正不阿,被明宣宗任命为御史,为官期间平反冤假错案,深受百姓爱戴,于谦为官清廉,嫉恶如仇,但这样性格也容易遭到小人嫉妒,在明英宗执政初期,险些被王振陷害致死。

明初曾出现过两次威胁大明王朝统治的危机,一次是靖难之役,一次是土木堡之变,人与类聚,物以群分这话是不分阶层的,明英宗是明朝最混蛋的皇帝,他身边从最初的王振,到后来的石亨,从擅权的太监,到奸邪佞臣,从来不缺小人。

明英宗在王振鼓动下亲征瓦剌,以明军出征的部队,本来要击退瓦剌问题并不大,但是明英宗听信王振的谗言,最后在土木堡被俘,明军的精锐部队也损失殆尽,明朝陷入动荡之中,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于谦被升任为兵部尚书,全权负责京师防卫,为避免明英宗成为瓦剌要挟大明的筹码,于谦等人又进谏立朱祁钰为皇帝,这本是稳定时局的一个策略,但是却给于谦后来的遭遇埋下了祸根。

在于谦的指挥下,明朝取得了北京保卫战的胜利,在于谦,李实,杨善等人的支持下朱祁镇最后被接回了北京,但是却被明代宗幽禁在南宫之中,因为于谦在北京保卫战力挽狂澜,明代宗十分依重于谦,于谦也竭尽全力辅佐明代宗,于谦性格刚直,眼里容不得沙,很多大臣因为一些小过失也被于谦弹劾,朝中大臣金濂,徐有贞,石亨等人都不喜欢于谦。

明代宗执政晚期,也渐渐疏远了于谦,反而十分信任石亨,石亨见明代宗时日无多,和曹吉祥、徐有贞等人发动了夺门之变,迎朱祁镇复位,于谦等人被逮捕了,石亨,徐有贞等人进谏明英宗,要求诛杀于谦,他们诬陷于谦图谋不轨,明英宗为了让自己复位师出有名,最后处死了于谦。

于谦死后,明朝的朝政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石亨,徐有贞,许彬奸臣当道,党同伐异,政治清明的风气就此消失,朝政日渐腐败,开启了明朝党争的先河。于谦之死让我印象最为深刻,这么一位救国家于危亡之时,忠义可以日月争光的民族英雄,却死于奸邪,昏君之手,这怎能不让人悲痛啊!

3

明朝是中国最后一个汉人建立的王朝,纵观整个明代历史,可谓是波澜壮阔!

首先,最让人惊艳的是开国皇帝朱元璋,他原本只是一个最普通的老百姓,小时候给地主家放牛,后来当过和尚,四处云游化缘(乞讨),再然后参加义军,就这样一个社会最底层的人物,后来竟然逆袭到极点,成为了真龙天子,其励志的经历简直是旷古烁今。真的叫做“开局一个碗,天下全靠打”!

第二,开创明帝国的威风,永乐大帝,五征漠北,横扫了自古以来威胁中原的游牧民族,编撰经典巨著《永乐大典》,派遣郑和七下西洋,比欧洲大航海时代早了一百多年!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入侵,将国都从南京迁往北京,开启了“天子守国门”的最先壮举。

清朝历史学家孟森说过“史上得国最正者,唯汉与明。”不像唐宋等是外戚上位。

王朝有兴有衰是历史规律,即使到后期也是让人敬仰的,说实话大明王朝真的是非常有骨气和有血性的朝代,自始自终都没有向任何势力屈服过,哪怕暂时的都没有过!

即使出现过皇帝被俘这样的大事,仍然是不赔款,不纳贡,不用女人换和平,更不会割让一寸土地!即使明末皇太极重兵压境,也没有放弃“平复全辽”的愿景,即使李自成打到了家门口,也不肯妥协,宁死不南迁,那位被后世饱多诟病的崇祯皇帝,用三尺白绫诠释了什么叫做“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十个字。

4

明朝苦命和短命的皇帝们。

明朝十六位皇帝一个比一个苦命。

首先是朱元璋。

小时候太穷,过的不是人过的日子,血风腥雨“成功”之后,谁也不敢相信了,下定决心要自己把活干完,杀人几十万,终于把宰相连根拔除了。

工作压力巨大,心里日日焦虑无比,尤其马皇后死后,一天好日子也没有过过。

说他是累死的,完全成立。

第二个就是朱允炆了。

生不见人,死没见尸。

大概率是被朱棣不知道怎么了。

反正25岁之后,就不知所踪了。

第三个就是朱棣了。

可惜得位不正,工作能力倒是有,身体也好,在位22年,一天也没有休息过,天不亮就上班,下了朝,百官回家休息了,他回宫继续干活。

没办法,他爹把丞相干死了,所有的活必须自己干。

很累。

据说他累的不能人道了,因为自从他登基之后,后宫佳丽三千,22年间,一个生瓜蛋子也没有生下来。

第四个大胖子朱高炽。

这个人的胖,大概是一种病。

反正,历史书写的他文治武功好的不行,其实,可信可不行。

因为他只做了十个月的皇帝就胖死了。

所谓的文治武功,国泰民安其实都是朱棣时代的惯性使然。

然后是第五个朱瞻基

朱瞻基也是英年早逝区区36岁就死了。

据说,大胖子朱高炽之所以被立为太子而坐皇帝,是沾的朱瞻基的光。

可见朱棣是非常喜欢朱瞻基了,侧面也证明了朱瞻基能干。

然而,在朱瞻基时代,没有宰相的弊病已经出现了。

文官们开始抱团组党了 以抗衡皇权了。

朱瞻基的时代所谓“三杨”已经出现了政坛上,左右政权。

杨士奇、杨荣、杨溥三个人从永乐开始历仕四朝,替皇帝干了不少工作。

尤其朱瞻基这个人爱玩蟋蟀,大臣们投其所好,皇太后很生气。

没少吵架。

然后朱瞻基就死了。

记住,他没能弄住文官集团,为后来的大明阉党露头留下缝隙。

然后是第六个朱祁镇了。

朱祁镇九岁就当皇帝,大概深切感受到了文官集团的压迫,因为没有宰相在中间做缓冲力嘛!

不得已,他任用了太监。

可以这时候的太监还不争气,连个识字的都很难找。

结果,识字不多的王振成了宫内第一大学问的人。

然后就是王振弄出了“土木堡之变”,朱祁镇做了蒙古人的俘虏,受尽屈辱。

后来终于回国,又夺回帝位,其实,威望早已丧尽。

文官集团们的力量越来越大,。

朱祁镇只活37岁。

第七个皇帝朱祁钰。

他本来可以只当一个只享福不工作的亲王的,只享受权力不负责任的王爷的。

于谦把他推上了皇帝之位。

结果,只做了8年,朱祁镇发动了夺门之变,兄弟手足相残,一个月后,离奇去世,享年29岁!

太年轻了。

第八个朱见深。

朱见深是一个可怜的孩子。

2岁的时候,父亲“北狩”,去蒙古生活去了,虽然他叔叔把他立为了太子。

但是,每一位太监宫女都知道,这孩子的太子之位早晚被剥夺,也就不怎么待见他,侍候的不算上心。

幸好有一个19岁万贞儿是个好心人,看着两岁的孩子可怜,处处维护,处处照顾,总算没有被害死,饿死。

果然,三年后,太子被废,自此和万贞儿二人在冷宫中相依为命,度过了一个凄惨的童年。

这个凄惨童年影响了朱见深的一生,影响了大明朝的朝政。

随着朱祁镇的复位,朱见深重新被立为太子,可是这时候,在朱见深的心里眼里已经没有亲人了,除了万贞儿。

又几年,18岁的朱见深继位,万贞儿35岁,两个人开始了亦妻亦母的爱情。

受尽指责、嘲笑、谩骂。

活的不算快乐,最后连40岁的生日也没过上就死了。

相应的,朱见深有让他的儿子重复了他的命运一个凄惨的童年。

第九个朱佑樘

因为万贞儿的善妒,朱佑樘出生之后,不得见天日,连母奶都没吃上过一口,喝的都是米粉,可以想见这小孩子的身体素质会好才怪。

皇帝这个工作对于他来说,真的是繁重无比。

可是朝廷外,百官早已结成团伙,无人可以信托。他走了他爷爷的老路——任用太监制衡百官。

太监都是些非正常人类,比文人百官还坏,唯一的好处是太监是奴才,可以随便的杀戮,说换就换,他信用了太监李广,又杀了太监李广。

朱佑樘本质上是一个好人,这从他坚持一夫一妻制就可以看出来。

杀死李广之后,朝政无人可以信用,遂亲自上阵治理朝政!

累死,终年35岁,没过上35岁生日。

第十个朱厚照

朱厚照绝对应该算一个有能力的皇帝,自小就表现的机智聪颖,喜欢骑马打仗,亲自上阵杀敌。

可惜,这时候的明朝天下,一大半已经不是朱家的 了,早就成了文官集团的天下。皇帝的一言一行,动辄被“谏阻”,谏阻不成就发动舆论战,阳奉阴违,对自己有利的圣旨就认真执行,对自己无利的就束之高阁。

朱厚照没办法,就大量任用太监去制衡百官,结果斗争更趋惨烈。

以至于朱厚照本人两次落水,夫妻间传话都要手持信物才敢相信。

在后一次落水中,手下们救援不力,不要问为什么一个皇帝竟然可以落水,竟然可以救援不力,那么多的保卫人员干什么去了!

反正,后一次落水中,水呛入肺,他得了肺炎。

遂死,终年31岁,正值壮年,竟然落水不能自救,不能被卫士救。

第十一个朱厚熜

朱厚照31岁英年早逝,没有留下一男半女,便宜了朱厚熜,捡了一个皇帝做。

做的不尽快乐。

为了和百官们斗争,费劲了心智,采取了著名的“懒政对策”——不上朝,不与百官见面。

他的统治术就是搞阴谋。

他搞的很好,他胜利了,

可惜胜利是他个人的胜利,大明朝可就完蛋了,从此大明朝政再无正气可言!

能上台台面说话的全是不择手段之徒。

骂名一片,少有人说他好,为了寻求安慰,入道求魔,最后成了一个沉迷于得道成仙的妄人,可见其精神之空虚。

第十二个朱载垕

他是张居正的傀儡,一切军政事宜都是张居正等人配合司礼太监冯宝处理。

注意,这时候,其实应该是从朱厚熜开始,因为他懒政嘛!文官集团已经和太监们联合起来了。架空皇帝。

隆庆皇帝朱载垕就是被完全架空的皇帝之一,他只好转向女色。

遂死于女色,终年36岁,只做了六年皇帝。

第十三个朱翊钧

他就是万历皇帝,一开始,他和他老爹的命运一样,其实还不如他老爹,因为他母亲特别的支持张居正。

皇帝虽然换了,一如既往,朝政真实的大权还是在以张居正为首的文官集团手里,连宫内太监都不敢不听话。

幸好,张居正年老了,没能熬过年轻人朱翊钧。

能活着就可以在最后胜利。

朱翊钧展开了包袱,鞭尸张居正之余,拆毁全天下的书院,他恨死了文官们的说一套做一套了,开始信用太监,挑拨太监斗争文官,他坐收渔利,在中间保持平衡。

开始学他爷爷——不上朝。

晚年极为昏庸,著名的明末三大案就出之他的任期。

梃击案、红丸案、移宫案具体故事这里不再详述,我们唯一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皇城之内乱的不成样子了。

无组织无纪律。

那么吵闹血雨腥风的皇宫,也不知道万历皇帝快活不快活。

第十四个朱常洛

因为朱常洛的爹爹万历皇帝把皇宫大内管理的一团糟,朱常洛就没有被照顾好,他自小就是一个药罐子。

做的最多的工作就是——吃药。

最后吃错了一颗红丸就死了,仅仅做了一个月的皇帝。

有人猜测说,他的死是因为他年龄太大了,39岁正当年做皇帝不好掌控,被人害死了。

这个说法没有证据。

第十五个朱由校。

朱由校是一个小孩子,容易掌控,他做皇帝做的很快乐,他爱做木工活,一帮子太监就帮他腾出了全部的工作时间去做木工活。

国家大政就替他管了。

在他的治下,太监于文官集团的争斗已经陷入白热化,非理性化。

大明眼看就要玩了。

朱由校他才不管,高兴的做着他的木工活,做了六年,大概是木宵吃多了,死了,终年22岁。

第十六个朱由检

22岁的朱由校忙于木工艺术,连生孩子的功夫也没有,只好传位于弟弟朱由检。

朱由检就是崇祯皇帝,

一个苦命的亡国之君,不用说了。

他只活了33岁。

最后总结

十六位皇帝,朱元璋,朱棣,嘉靖,万历这四个人总算活过了40岁,其他的十二位皇帝,都死于40岁之前,全是正当年,身强力壮而死。

这很奇怪。

其实能干的万历也才活了47岁,也算是正当年而死。

5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封建王朝,276年的时间里发生了太多的故事,有几件记忆最深的事情和大家一起分享。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本身出身低微的普通百姓,经历了元末的政治腐败,双亲相继去世,从一个为地主家放牛的放牛娃到出家为僧,最后投身郭子兴部下进而揭竿而起,从最底层的草根逆袭成为一代君王,的确是可以同刘邦媲美的传奇人物。

朱元璋登基后制定了一系列政策,除了废除丞相、权分六部,还封王、封功臣、设立锦衣卫,当然还立下了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祖训,对276年的明王朝影响深远。

正统十四年的八月十五,这一天是传统的中秋佳节,桂花飘香,五谷丰登,百姓们都欢天喜地地庆祝这个万家团圆的日子。然而这一天都大明皇帝朱祁镇而言却是一场屈辱的开始,是他一辈子都不愿回忆的噩梦。

这一天,在土木堡,大明二十万精兵被人数仅有其1/4的瓦剌打得溃不成军。这个年轻的皇帝想效仿曾祖父朱棣,亲征蒙古,重振大明军队雄风,却没想到被自己最信任的宦官、陪自己长大的老师王振给坑了。这一仗打下来伤亡过半不说,骡马衣甲全部拱手送给了瓦剌。

除了战死的大明将士,跟随这个任性小皇帝出征、葬送在土木堡的功勋显贵就多达52人,他们或是成祖靖难的功臣武将,或是仁宣以来的治国文臣,没有人想到一出征他们就长眠异乡,下一个中秋佳节再也无法和远方的亲人团聚了。

而明英宗朱祁镇本人也被俘,成为瓦剌手里的一颗棋子。土木堡大败的消息传至京师,震惊朝野,当时还处在强盛时期的明王朝居然败给了草原上的异族,官员们惊恐至极。而土木堡距离京师并不算远,一旦瓦剌兵临城下,他们又该何去何从。

这个中秋节确实让大家很闹心,皇帝下落不明,官绅惶恐至极。三天之后,眼看着朱祁镇被俘的消息瞒不下去了,而国不可一日无君,坐镇京师的孙太后和于谦商议让郕王朱祁钰总领百官、摄国政,以防止瓦剌以朱祁镇为诱饵牵制明王朝,而陷入被动的境地。

正是这个机会,朱祁钰成功登上了政治舞台,朱祁钰一上台便下达了一条命令,边关将士只要遇到瓦剌以朱祁镇的名义叩关攻城,便伺机格杀,朱祁钰这条命令的真实动力我们不得而知,不过在当时的危急情况下,确实保证了大明北疆的稳定。

为防止朱祁钰谋权夺位,第二天孙太后彻底公开朱祁镇被俘的消息,并立孙子朱见深为太子。正统十四年的中秋节,土木堡战败,明朝第一次出现亡国危机,也为日后宦官势力崛起和文官集团抗衡埋下了祸根,武将彻底成为附庸,大明的对外御敌政策也由主动进攻型转为被动防守型。

6

北京保卫战。

在明朝漫长的270多年的时间里,北京保卫战我认为最能体现明朝人的血性。

土木之变后,也先大败明军,俘获明英宗,率领蒙古大军南下,企图重建元朝。

而此时留守北京的明朝大臣人心惶惶,乱作一团。

翰林院侍讲徐珵称其观星象有变,应当向南迁都避敌。

于谦听后,高声厉喝道:“主张南迁的人。应该斩首。京师是天下的根本,一旦迁都将大势而去。难道没看见宋朝南迁的历史么?



监国的郕王听后称是,于是大臣商议坚守北京。

整个明朝君臣的血性被激发,决定在北京和也先决一死战。

拥立景帝

为此主持大局的于谦开始积极统筹规划防守战略。

文武百官请皇太后改立监国郕王为帝,于谦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的口号,史称明代宗或景帝,并遥尊被俘的明英宗为太上皇。

这样,也先挟明英宗作为攻城略地的政治工具也就是失效了。



增加兵力

于谦急调两京、河南的备操军,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及北京诸府运粮的官军,以及浙江兵来到北京,使京城兵力由数万人迅速增加到22万多人,形成了兵力数量上对于瓦剌军队的优势。

于谦举荐人才,调兵遣将,妥善安排,将因战败下狱的石亨释放,并委任以京师总兵官的重任,统一指挥京师步兵部队。在后来的北京保卫战中,石亨指挥有方,英勇作战,战果显著。“论功,亨为多,晋侯”。

同时,派得利干将指挥京城的火器部队、骑兵部队和镇守大同、宣府、居庸关、紫荆关等重要关口,并严惩了一批贪生怕死、玩忽职守的军官。

他还采用了一切措施运粮。除官府征用的500辆大车昼夜运粮外,还动员百姓及官兵的家属、亲友自备车辆前往通州运粮。

在于谦的督促下,运粮队伍川流不息,昼夜往返。不几天工夫,就把通州的几百万石粮食运进京城并储备起来,从而使军心大振,也稳定了民心。

于谦还下令,官兵皆预支半年禄饷,众从皆欢呼雀跃。



发动人民群众

于谦将全城军民都动员起来,把城内的木土、瓦匠、石匠等统一编成工程队,进行训练。

筹集了大量砖石、木材、石灰、工具等,以备战时急用。

组织力量加固北京周边45里的城墙,增修了京城的崇文、正阳、宣武、东直、朝阳、西直、阜成、德胜、安定9门,特别是城北的德胜门、安定门,城西的西直门和阜成门,把城内侧由土筑改为砖砌,并深浚了城壕,加强了城防。

命令工部组织人员在城墙堞口设置门扉,在城东、西、南面城墙上绑上沙栏木,共设置门扉11000余个、沙栏木长5100余丈,进一步增强了北京城池的防御性能。

为了进一步发动群众,于谦还传檄京城周围的州县和山西、河北等地民众,拿起武器,视情况打击瓦剌军队,切断其后路。



激战北京

经过准备,也先的蒙古大军来到了北京城下,但面对严阵以待的明军,也先大军处处碰壁,惨遭败绩。

十月十一日,瓦剌军逼近北京。于谦派兵迎击瓦剌军于彰义门,打败也先部队先锋,夺回被俘者一千多人。

十月十二日,也先挟持英宗皇帝来到西直门外后,要求于谦、石亨等高级将领亲自出迎,并索求金帛数以万万计,企图以此将明军主将擒获。于谦识破了也先的阴谋,一方面派出官员朝见英宗,一方面提出“社稷为重,君为轻”的主张,统一官兵思想,严阵以待,粉碎了也先的诱骗阴谋。

当夜,两路明军主动出击,斩杀瓦剌军数百,乘胜而归,使军威大振。



十月十三日,瓦剌军乘风雨大作,集中全力进攻德胜门。于谦命大将石亨在城外民房内埋伏好军队,然后派遣少数骑兵佯装战败以引诱敌人。等也先军进入埋伏圈后,于谦一声令下,明军开始反击。神机营火器齐发,火箭弓弩多如飞蝗般地射向敌军,明军前后夹击,也先部队大败而归。也先的弟弟孛罗、平章卯那孩等将中炮身死,瓦剌军受到很大打击。

也先集中力量转攻西直门。都督孙镗率军迎战,打败也先的先头部队。

城上守军发神炮,火箭轰击瓦剌军,明军又从彰义门、德胜门抽兵增援,打退了瓦剌军的进攻。

十月十四日,瓦剌军又改为进攻彰义门。明军前队用火器轰击敌军,后队由弓弩压阵跟入,击退了瓦剌军的进攻。后瓦剌军乘势反击,追到德胜门外。

在万分危急关头,当地人民纷纷登上房顶,大声喧哗并以砖石投掷瓦剌军。明军援军也及时赶到,打退了瓦剌军的反扑。

当也先听说明朝各地的勤王军陆续赶到后,唯恐后路被切断,便于十五日夜挟持英宗朱祁镇由良乡(今北京市房山东北)向紫荆关撤退。

于谦发现也先军队正在撤退,即命令石亨等集中火炮轰击也先军营,炸死瓦剌军一万余人。

瓦剌军在撤退的路上,一路烧杀抢掠,,明军分路追击;石亨大破瓦剌军于清风店(今河北易县西);范广在固安打败瓦剌军。

也先与十月十七日,撤出紫荆关,不久退往关外。



至此,明军取得了保卫北京的胜利。

北京保卫战,明朝君臣团结一致,绝不为了一个被俘虏的皇帝而投降,而是另立新君,坚持“社稷为重,君为轻”的主张;同时积极加强战备,而人民群众也纷纷加入守城的战斗,最终战胜了强敌,保卫了北京,保卫了明朝。

7

张居正算一个!

大明王朝是汉民族所建立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在整个王朝两百多年的历史中,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传奇人物,他们或奸或忠、或好或坏、或大气或拘谨,都对整个王朝的走向起到了不可否定的推动作用。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也相当有名气的应该是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

明朝中后期,政府财政收入十分吃紧,同时在全国范围内,皇室贵族、土豪劣绅、官员等实权阶级对于土地的兼并达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一方面是特权阶级夺取土地后拒不缴税,严重影响国家财政;另一方面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没有生活来源,流离失所,对社会稳定造成影响。

在此背景下,身为内阁首辅的张居正开始改革。他首先从吏治下手,整顿吏治,加强中央集权。严格考察各级官吏对于朝廷政策的贯彻情况,对于怠慢的顽固守旧派进行了严厉打击,并大量启用拥护变法的新兴力量,为新法的推行做好了准备。为了能够增加国库收入,他积极进行赋税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清查土地,并且颁布了著名的“一条鞭法”。该法案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赋税改革,明显改善了国家的财务状况,使得明朝的收入大幅增加,推动了明朝商品的经济发展,财政经济状况明显改善。

张居正的这次改革,成功解决了明朝两百多年发展下来的利弊,对国家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达到了为明王朝续命的效果。




8

我们后世在看明朝历史的时候,大概体会最深的就是:跌宕起伏、精彩绝伦。我们会惊叹于朱元璋的神奇人生;也会对朱棣夺位颇有微词;会对正德皇帝怒其不争;也会对于谦以凛然大义保卫北京城所感动;会对刘谨、魏忠贤等宦官大加批判;也会为崇祯帝死社稷而叹息。

大明两百七十六年,无限精彩风流。但对于我个人而言,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一个风雨交加的晚上,一位无限落魄的儒生,在一个封闭黑暗的棺材中,苦苦思索的场景。


这个细节就是“龙场悟道”。再伟大的王朝,都不可避免会有衰落的一天。但思想的光芒却能照耀千古,启迪后世人心。

大概是在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冬天,一位时年34岁的兵部小官(武选司主事),上书为被迫害的言官伸张正义。不料被大宦官刘谨记恨,将他贬至极为偏远的贵州龙场驿站当驿承(相当于现在国营招待所所长)。

不仅如此,在他赴任途中,宦官还派人追杀他。为了活命,他佯装投水自尽,侥幸逃过一劫。这位走投无路的中年人,实在不知道怎么办。他偷偷去见了被他连累贬谪至南京的父亲。父亲看到铮铮铁骨的儿子被迫害至此,不禁老泪纵横。

但父亲依然跟他说:“国家既然让你去龙场,那么你就不能逃避,需要尽快上任”。他听从了父亲的建议,带着两三个仆从,怀着赴死的决心,毅然决然奔赴龙场。在明朝的时候,贵州远离中原,路途遥远,尚未开发,当地人不通汉语。且龙场所在地气候潮湿,多毒虫瘴气。对于中原人来说,去那里,几乎九死一生。

这位中年人,自少年起便立志要做圣人。他认为“科举并非第一等要紧事”,天下最要紧的是读书做一个圣贤的人”。另外,他有感于土木堡之变给国家带来的耻辱,便遍学兵法,并经常出没居庸关、山海关,经略塞外。

为了能够成为圣人,他苦学儒释道三家教义。朱熹说过成为圣人就要“格物致知”,于是他不吃不喝盯着竹子看了大半个月,以至于晕倒。有人跟他说道家中藏着成圣的秘诀,于是他在新婚之日与老道士坐而论道、彻夜长谈,以至于忘了成婚。

他是一个执着的人!他坚信这世界必然有着主宰一切的真理,任何人只要找到了这个真理,便可以所向披靡,无往不胜。而自己一定要找到它、掌握它。

但现实是残酷的!成圣谈何容易?已经34岁的他,不仅成圣渺茫,且官场无作为,甚至被人迫害,时刻有着生命危险。他,终于迎来了自己人生的低谷。

真理是这时间最厉害的武器!上天不会让我们简简单单就掌握他,得到真理的人需要经历重重考验。龙场,就是上天给他的考验。

在龙场的日子,十分艰苦。连住的房子都要靠自己动手造。正是在这种环境中,一个仆人病死了,善良的他自然心中无限悲戚,内疚于自己带仆人来龙场。他为仆人写了一篇祭文,名为《瘞旅文》。文中字字凄然、句句忧怆。

但日子还得过,再艰苦也要熬下去。已经失无所失的他,要随时面对突然而来的死亡。为此,他为自己打造了一个棺材。每到天黑之时,他就躺倒棺材中,静思默悟。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着。

直到有一天,风雨交加,他照例躺到棺材中思考。但此时大雨倾盆,周围一片漆黑,能听到的只有断断续续的雷鸣和瓢泼的雨声。突然,一道惊雷在他耳旁炸开,使得他大脑瞬间一片空白,随后又立刻恢复清明。回过神后,他感受到了丝丝异样,因为就在大脑一片空白的瞬间,他似乎听到了什么。


“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他喃喃道。随后,他又反复念叨着这句话。突然,他哈哈大笑,泪流满面。是的!他苦苦思索几十年的问题,今日终于找到了答案。他终于获得了成圣的契机。

这就是王阳明的龙场悟道!经过几十年的积累,王阳明在龙场厚积薄发,在人生最低谷,悟透了这世间真理。我们后人当然不知道他悟道的细节,只能根据自己的感知去理解。


王阳明的“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开创了一个学派。一个名为“心学”的儒家学派自此产生,并产生了巨大的号召力。徐阶、张居正等明代著名首辅,都学过王阳明的“心学”。

这就是思想的力量。它不仅影响当世人,更有穿透时空的力量。后世的曾国藩、蒋介石,都是心学的拥趸。

“心学”给了我们一个看到人生的新视角。它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成圣的潜质,这个潜质埋藏在我们心底深处,需要我们去发掘。

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每一次,我静默体己的时候,内心都很平静,且能从这种平静中获取力量。这便是我个人从“心学”中体会的成果。“反求诸己”能在面对外部不确定性的时候,获得解决问题的方法。

王阳明快要逝去的时候,心学子弟们请他留下一些箴言。他说了一些,最后他补了一句:“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圣人,莫过如此!

9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不称臣,不纳贡,不和亲。

我认为最令人难忘便是这个朝代的骨气,崇祯皇帝朱由检作为明朝的末代皇帝践行了这道圣旨,吊死在煤山之上,而且为了不让城破之后,妃嫔被辱,从而辱没大明王朝,甚至命令她们自缢,有些太监宫女见状也纷纷自缢。起义军攻进来的时候,看见的是一片惨烈的景象,令他们也十分震惊。


众所周知,中国历史上那么多的皇帝,很少有能够自我了断的,虽然都曾表示过国家灭亡,自己为了不受侮辱会先行一步。可是由于长期安逸富足的生活,使得他们已经没有最初的雄心壮志,哪怕是苟活于世,也不希望有尊严的离去。崇祯皇帝却做到了,而且受到清朝帝王的尊重,康熙皇帝多次以他作为警示,可见骨气,尊严会得到对手的尊重。


崇祯帝算是一位称职的皇帝,煤山殉国之前就是一位勤勤恳恳的帝王,只不过他接手时大明王朝已经有崩塌的迹象。内忧外患,天灾连绵,但是他却没有就此放弃,因为他知道作为一个帝王需要带给百姓希望,以及不想要大明江山葬送在自己的手中,所以铲除了魏忠贤一党,积极地治理鼠疫和大旱,但是我们也知道一位帝王纵使可以将一个国家带向兴盛,但是也很难将一个国家从灭亡边缘拉回,所以唯有自缢才算是他最后的倔强。


所以我认为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的朝廷,着实没有丢掉汉人该有的尊严。

10

明朝皇帝的廷杖恶习

明代律令中对于廷杖制度没有明确的规定,但明代皇帝对廷杖的使用极为频繁,尤其是明代中后期,“廷杖之刑,若专为忠直敢言之士而设,一代之弊法也”。

无视朝臣尊严,以皇帝好恶法外施行。只要皇帝看哪个大臣不顺眼,按倒就打屁股,廷杖自然是恶政。

御史蒋钦就曾三次遭受廷杖,最后死于狱中。正德皇帝更是创下了146名大臣集体打屁股的记录,当场打死大臣11人。

明朝廷杖始于太祖朱元璋,除建文帝在位时间太短,没留下打大臣屁股的记录以外,历任皇帝均频繁使用廷杖。尤其明英宗之后,廷杖使用频率愈演愈烈。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