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雍正王朝》中,雍正新朝开科取士,在八爷不怀好意的推荐下,由上书房首辅大臣张廷玉的弟弟张廷璐出任新科考试正主考,从前三爷门人李绂出任副主考。从来开科取士都讲求公平考试,筛选出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协助皇帝治理天下。但是,因为雍正新朝局势复杂,吏治腐败,导致新科主考张廷璐在三皇子弘时的撺掇下泄露了考题,成为了街头闹市买卖的商品,被副主考李绂在伯伦楼吃饭时,买到了一份。考试开始后,李绂惊觉所卖考题与实际考题一模一样,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尽管张廷璐多番利害说明,但李绂还是和他撕破脸,最后在雍正心腹李卫的协助下,将考题泄漏科场舞弊的案子捅破了天。最后,虽然有百官的辩护和请求,但雍正还是下决心将张廷璐与山西亏空造假案的诺敏一起杀头了。值得注意的是,显然张廷璐犯了杀头大罪,而且御史也上书请杀张廷璐,其实雍正也已经下决心杀张廷璐了,为什么在雍正宣布最后答案前还特意等着张廷玉的折子呢?直接宣布答案不就好了吗?私以为,这件事情没那么简单,其背后颇有深意。具体分析见下:

第一,为什么弘时要撺掇张廷璐泄露考题?

在分析雍正为什么要等着张廷玉请求杀张廷璐的折子前,先简单聊聊为什么弘时要撺掇张廷璐泄漏考题,有助于理解接下来的问题。

弘时是雍正活下来儿子中的老大,在雍正继位时已经十八岁,基本上已经懂事了。也就是说,弘时至少是看到了其父辈们夺嫡之争的残酷性了,更知道夺嫡失败者如同大阿哥、二阿哥那般悲惨下场。如今他老子顺利登基了,虽说老一辈夺嫡之争的后遗症还在延续,但实际上新一辈的夺嫡之争也已经开始了。与弘历相比,因为弘历得到过康熙的调教,弘时的胜算不大,因此,要想在自己夺嫡时有胜算,必须提前做好准备。

政治斗争,首先是要扩张自己的势力,把自己人搞得多多的。朝廷那般老臣各有归属,弘时如今刚做皇子没多久也没能耐拉拢朝廷那些老臣。对弘时来说,最好拉拢的就是那些新科士子,因为他们如同白纸一张,暂时没势力圈子、没背景,正是一个个削尖了脑袋想往朝廷里钻的后生。他以皇子的身份,泄漏考题给他们,足以拉拢他们了。而且,还可以通过这种丑事牵制住张廷璐,进而与张廷玉那种朝廷重臣拉上关系,以便关键时候用得上。

当然,凭弘时那点头脑不一定想得到这些。不过,从他和八爷的关系,以及八爷处处想法子给雍正找麻烦以图翻盘的坏心思看,弘时撺掇张廷璐连同他泄漏考题的事情,很可能是八爷撺掇弘时夺嫡后憋出来的这种坏招,拆老子的台。

张廷璐又为什么会从了弘时的撺掇呢?其实上,既有其投机的因素,也有其本身胆小怕事的因素。科场考题泄漏,康熙年间就时常发生,可能他觉得事情不会有多大,泄漏了也不怎么要紧,并且他还有天下第一大臣的哥哥张廷玉在朝中护着,况且与皇长子弘时搭上关系,也是做未来投资。说他胆小怕事是因为在出事后,八爷私见他又拿出了曾经私审黄体仁、肖国兴那一套威逼利诱的忽悠法子,两三下张廷璐就交代了一切。想必弘时找到他,拒绝嘛,又得罪不起皇子,也是威逼利诱之后,他就不敢不从了。

允祀:“我是来救你的,你不说我也没有办法。可是,你想过没有,令兄张中堂因为你的案子已经向皇上递了辞呈了?他一生的清名,这一下全葬送在你的手里了……”

张廷璐:“王爷!这事同罪官的兄长没有丝毫的关系,请你转奏皇上,替他辩白。”

允祀:“你不说出实情,我如何替他辩白?现在朝野议论纷纷,都说令兄是和皇上最近的人,考题的泄漏肯定和他有关!”

张廷璐:“是弘时”。

允祀:“你听着!这件事你对任何人都不能再说,说出来就是天大的祸事!不但救不了你,还会害了你的家人,害了你的兄长,会掀起一场骇人听闻的大狱!你明白吗?!”

总的来说,弘时撺掇张廷璐泄漏考题,是为自己搭建势力作准备。而张廷璐呢,也就是被弘时威逼利诱后,稀里糊涂的就上了贼船了。只是张廷璐没想到,事情的严重性超出了他的想象,雍正爷可不是康熙爷晚年那样的混子,雍正爷可是个心狠手辣擅用硬手腕的家伙。他张廷璐上了贼船后,贼船是朝着地狱大门航行的。

第二,为什么雍正一定要等着张廷玉的折子?

回到问题,很显然张廷璐泄漏了考题,按照朝廷制度必然是要杀头,有御史疯狂请求杀之,且雍正也按下决心必杀张廷璐的,不杀不足以正国法纲纪,不足以巩固皇权稳定朝局。但为什么一定要等着张廷玉的折子呢?其实上,张廷璐案子的前后发生的事情,让雍正不得不对张廷玉有所怀疑。

雍正新登基,朝中各种问题有待解决,局势晦暗不明。特别是由康熙年间九王夺嫡遗传下来,各种势力盘根错节的问题,以致皇权受到威胁,让雍正惴惴不安。

可是,在议论谁做新科主考时,八爷主动推荐了张廷玉的弟弟张廷璐出任正主考,这就很值得雍正注意的了。显然,经过康熙去世当晚的情形,八爷必然明白了一点,那就是他结交的那些文武百官加起来,都不如张廷玉这样的一个重臣有用。试想,康熙去世当晚如果张廷玉站在八爷党一边的话,任凭四爷和十三爷怎么能干,也是无能为力的,至于隆科多根本就是个见风使舵的家伙。八爷知道若想翻盘,非交好张廷玉这样的大臣不可。当然,以张廷玉雍正朝“天下第一臣”的地位,任凭谁推荐他的弟弟,都有依附示好的嫌疑。更别说八爷这样的雍正头号政敌推荐,那就更不得了,不是依附的嫌疑那么简单,而是串联结党。你八爷说为国举荐,无私也是有私,举荐了那必然导致雍正怀疑到张廷玉和八爷,除非雍正是司马衷那样的傻瓜皇帝。

雍正:“你是康熙朝的老翰林出身,对开科取士,为国选才是有资格说话的。你说,这次会试,派谁做正副主考合适?”

张廷玉:“兹事体大,臣的意思还是商量着定好。”

允祀:“臣弟倒有个人选。现任内阁侍读学士张廷璐!”

雍正:“你说的是张中堂的弟弟?”

允祀:“臣弟说的是会试的主考,并不管他是谁的弟弟。”

且在案发后,八爷去私见张廷璐,套详情这种事情,雍正绝对知道的。因为案子牵涉弘时,而张廷璐明白不能说否则祸害无穷,雍正也只是怀疑弘时,但是具体是谁并不一定清楚,将张廷璐关起来,必定让人看着,谁去见张廷璐这种事情必须盯着,才能明白到底怎么回事。而且,八爷这种头号政敌,必须尽一切可能的监视着。张廷璐泄漏考题这件事情,不管谁指使的,只要和八爷扯上关系,必然层层怀疑下去。特殊就特殊在张廷璐是张廷玉的弟弟。特别是案子发生后,显然按律必杀之人,可是八爷党非要保,这明显是向张廷玉示好。可以说,要没八爷党的死保,不一定张廷璐和诺敏还能活命,但是由于八爷党的关系,必死无疑。

还有,在张廷玉遇到张廷璐和弘时在一起那个黎明,这件事毕竟发生在宫里,即便之前雍正不知道,但是案发后,雍正必然也是知道了。坏就坏在张廷玉和张廷璐同弘时会过面,说过话,而且因为八爷的有意攀扯,张廷玉成了一个可疑之人。

总之,因为这件案子由于八爷的攀扯,以及张廷玉和张廷璐的关系,加上张廷玉位高权重,门生故吏遍及天下。虽然雍正明面上一如既往地对待张廷玉,但是在案子了解清楚前,绝对是要怀疑他的。

所以,雍正在等张廷玉的折子,等的不是一个决定,而是等一个真相,到底这件事情和张廷玉有没有关系。当然,张廷玉上书让雍正将张廷璐杀了,还不足以一次性洗清嫌疑,还需慢慢漂白。若是张廷玉保了他弟弟张廷璐,就是结党,就是和八爷有关系,那么嫌疑就做实了。虽然他没勾结串联,但是这么一来没勾结串联也是勾结串联了。很多事情,就是这么没道理。

第三,雍正这么等到了张廷玉的折子有什么好处?

显然,对张廷玉而言,做这么一个决定是很难的,以张廷玉那种顶级智慧必然知道其中利害关系,但是人之常情么,且这个将他牵连进去的案子,稍微处置错一点点,都可能身死名灭,祸及更多无辜。所以,在愣头青孙嘉诚劝张廷玉大义灭亲时,他才说心乱如麻,下笔不能成文。别忘了平时张廷玉可是圣旨都下笔如神的人,说明这件事情实在太危险,太可怕了。好家伙!孙嘉诚居然将张廷玉的折子都写好了,真的不得不说雍正将他送给年羹尧去杀也是活该。为人过于正直,干涉不必要的事,那是要随时准备挨刀的。

孙嘉诚:“沉默就是暧昧,暧昧就是偏袒!中堂,许多人都在看着您哪!”

张廷玉:“我也想了很久,我也想上个折子,想大义灭亲。无奈心乱如麻,下笔不能成文哪……”

对张廷玉而言,也只有选择大义灭亲才是最正确的选择。若是不选这条路,就算雍正没怀疑上他,他包庇护短的名声也是坐定了,雍正不收拾他,那帮御史也绝不可能放过他,谁不想往上爬呢?雍正等着张廷玉上大义灭亲的折子,也是怜惜张廷玉了。既是给他机会辩白,也是为他前途着想。

对雍正而言,等着张廷玉上大义灭亲的折子,好处就更多了。其一,张廷玉上了大义灭亲的折子,说张廷玉可以信任,股肱大臣没问题;其二,张廷玉没与八爷勾结,朝局还可控;其三,连张廷玉都上折子大义灭亲了,那就不是雍正冷漠非杀罪犯了,而是他们确实该死,雍正就不会留下杀大臣的口实;其四,雍正这么等着张廷玉的折子,也是做给张廷玉看的,给张廷玉面子,收买人心;其五,也是树立给百官人臣形象,有利于雍正计划的吏治改革;其六,更是向八爷党等其他势力秀肌肉,像此等情况下,张廷玉这类重臣都站在自己这一边,你们就别多想了。

总的来说,对雍正的好处最核心的就是确认到张廷玉和八爷党没关系,对张廷玉来说,是给他选择的机会。

结语

雍正要杀张廷璐本来就合情合理,只是若直接杀了,有些事情就不明不白了。而等着张廷玉的折子,就一定程度上可以排除许多可能性,同时还可以对彼此产生诸多好处。总之,这件事情,说明雍正和张廷玉都是高人,关键时刻算盘都打得十分的精。以上是个人见解,望各位批评指正,欢迎评论交流。

最佳贡献者
2

导读:在《雍正王朝》中技高一筹的四阿哥胤禛,如同黑马一般冲破皇八子胤禩和大将军王胤禔构成的夺嫡障碍顺利继承皇位。继位后的雍正为了施展胸中的抱负和展现皇阿玛选择自己继位的正确性,雍正决心按照自己的思路放开手脚大干一场。可惜隆科多推荐的山西巡抚诺敏和廉亲王允禩推荐的雍正元年的恩科主考张廷璐都栽了跟头,急于做出成绩的雍正被现实打了一记响亮的耳光。八爷党和隆科多一派的官员为了避免荐人不当的失误,和不想清理藩库受益者各省督抚联合起来上荐章力保诺敏和张廷璐。有冷面王之称的雍正并没妥协,一方面下罪己诏承认错误;另一方面张廷璐、诺敏公开处斩。那么为何雍正在处斩张廷璐时为何非要等张廷璐的折子呢?


出现雍正非要等张廷玉的折子才处斩张廷璐也是无奈之举,因为由于四爷党实力单薄除了十三爷和李卫、年羹尧等少数人外几乎无人可用。大部分势力被八爷党和隆科多把持,如果再不能团结以张廷玉为首的清流恐怕无法实行自己的抱负。况且如果仅凭开恩科这种培养自己人又得多少年,再说新政实施在即必须用人。所以雍正非要等张廷玉的折子,原因大概有如下几层:1、确认张廷玉站队、巩固同盟,张廷玉门生故旧遍布朝野是雍正难得的帮手。2、张廷玉代表了朝廷的清流官员,确认了张廷玉的站队也就拉拢了以孙嘉诚为代表的中下层清流官员。3、雍正有了张廷玉等清流官员的支持才能对抗八爷党和逐渐变节的隆科多。但是雍正的绝情和年羹尧在西北的崛起客观上促使八爷党和隆科多联手,导致后来的逼宫事件。


雍正元年科考舞弊案历史背景

九龙夺嫡太子党和八爷党一直都是大热门,就算是最后阶段也是八爷党和老十四在不断冲刺。但是一直在扮演忧国忧民的四阿哥胤禛却顺利上位,八爷党在老十三的兵谏下不得不低头。这让八爷党羞愤难当,即便在雍正继位后也总想找一切机会和雍正掰掰手腕出口恶气。而新官上任的雍正也想烧起三把火给天险臣民看看自己的能力,就想把从康熙时代的清理各省藩库亏空作为施政的切入点。隆科多推荐的山西巡抚诺敏弄虚作假半年完成了数百万两亏空的清理,获得了急于求成的雍正“天下第一巡抚”的赞誉。结果在田文镜和图里琛软硬兼施的情况下,山西藩库案真相大白。残酷的现实让雍正灰头土脸,而八爷党在一旁冷嘲热讽让恼怒的雍正明白了需要培养自己的团队。


在老十三的提醒下这才有了雍正选拔人才的恩科考试,结果张廷璐老八的举荐下成为主考。但是没成想最后科考舞弊案发生之后,舞弊的张廷璐和张廷玉的关系却成为挟制攻击雍正的有力武器。得亏张廷玉举荐的李绂解开了科考舞弊案的的真相,否则老八可能用这个要挟张廷玉站队。无论是伯伦楼泄露考题还是科考夹带考生的舞弊,无论是老八胤禩还是雍正都知道主谋是弘时。但是二人都在自己自私目的下默认了张廷璐作为替罪羊:老八串联朝臣上书保诺敏和张廷璐,这样不但让张廷玉承情还可以狠狠抽雍正的耳光。而雍正则是自私的想保住自己儿子的命,结果雍正被逼入绝境。在针对此事天下官员表态的427份奏折中,有381份是保张廷璐和诺敏的。只有46份的清流官员主张严惩这两个人。雍正如果赦免二人就相当于与八爷党妥协了,为了自己施政的推行雍正下罪己诏并且处斩诺敏和张廷璐给天下臣民证明帝王的正直无私。


处斩张廷璐时雍正一定要等张廷玉折子的原因

张廷璐是替罪羊张廷玉也是心知肚明的,作为张廷璐的亲哥张廷玉心里很上火,张廷璐犯错在先但是罪不至死。但是为了保皇子弘时张廷璐只能被当做替罪羊,此时的张廷玉在事实亲情和儒家忠君爱国之间的选择中备受煎熬。最为受儒家文化熏陶的最典型的读书人来说,张廷玉无法对“天地君亲师”中比双亲地位还高的帝王做出指责。但是默认自己亲弟弟冤死有心有不甘,所以在400多位朝臣上奏章表达自己态度时张廷玉没有表态。

这让雍正非常难受,因为张廷玉虽然不是自己四爷党成员但是由于儒家身份是帝王天然的追随者。况且张廷玉作为康熙朝的宣读遗照的重臣,不但门生故旧遍布朝野而且一群清流官员也为其马首是瞻。一代张廷玉翻脸占到了八爷党一面,缺少帮手的雍正短时间内基本就成了傀儡。雍正放过自己的儿子弘时(弘时是科考案的主谋)却昧着良心打算让张廷璐顶罪,所以雍正对于张廷玉的态度心里着实没底。张廷玉的态度不但关系着此案的结果,而且也关系着雍正和张廷玉自从继位以来盟友关系。所以雍正反复询问是否有张廷玉的奏折,其实这就是雍正仗着皇帝的身份欺负老实人张廷玉。


而张廷玉也是相当不好受,自己作为传位诏书的宣读人按说是雍正的恩人;可是却因为雍正的私心让自己的弟弟当替罪羊,所以即便不知内情的清流孙嘉诚上门张廷玉都称病不见。以下就是此时张廷玉内心真实的体现:

“我也想上折子,也想大义灭亲。但是无奈心乱如麻下笔不能成文纳”

孙嘉诚写好折子逼着张廷玉联名上奏是对张廷玉的保全,同时成就张廷玉大义灭亲的清名。无意中帮助张廷玉完成了站队,保全了雍正和张廷玉的盟友关系。所以当小太监说张中堂的折子到了的时候,一宿没睡的雍正几乎是小跑着抢过奏折。


雍正下罪己诏彻底收复了不明真相的清流官员的心,在他们看来这是一位儒家经典中的理想帝王和值得效忠的对象。为了巩固自己和张廷玉的同盟关系,拉下脸的雍正甚至邀请张廷玉现场观刑。而张廷玉也确实被雍正牢牢的绑在了自己的战车上,当然事实证明雍正的勤政廉洁确实赢得了张廷玉的尊敬。从此八爷党绝了拉拢张廷玉的心思,而张廷玉也本着公心在八王议政逼宫时利用自己的学识斥责了颠倒是非的八爷党。


一家之言,欢迎评论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3

雍正大皇帝陛下是一个真性情的男子汉。这是一个铁骨柔情的北方汉子,是一个值得真交的铁骨头男子。雍皇与张廷玉的关系是君臣的典范,可谓是挚友!张廷玉又是朝廷的股肱之臣,君臣之间形成了心理上的莫逆之交。

雍皇自然要得听到张廷玉的声音,因为要杀的张廷璐是张廷玉的堂弟,这也是对一个『好朋友』的尊重和慰藉,虽然是份属君臣。

4

直接杀掉张廷璐对雍正皇帝来说自然是件小事,但是雍正考虑的层次更深,张廷璐是张廷玉的弟弟,张廷玉是谁?当朝宰辅,上书房大臣,军机处大臣,忠君的清流派代表人物,是雍正的柱石之人。直接杀掉张廷璐,就等于狠狠打了张廷玉的脸,你弟弟科场舞弊,已经伏法,你怎么说?这就是逼迫张廷玉辞职退场了。当然这也是老八想要的,他就是要借这个机会打击张廷玉,因为张廷玉是雍正的支柱,左右手。而张廷玉这时候正在纠结,毕竟是自己的弟弟啊,想袒护又袒护不了,大义灭亲又下不去手,所以非常纠结。雍正这个时候等张廷玉的折子就是在等张廷玉的态度,他知道老八他们保张廷璐的目的,是为了煽乱朝纲,张廷璐如果保住了,那以后法纪就没法施行了,朝政就乱套了。所以雍正肯定是要杀掉张廷璐的,他又不想失去张廷玉这个左膀右臂,盼望着张廷玉能够大义灭亲,好让他整肃朝纲,震慑老八一党。

5

张廷璐是背锅的,但是幕后黑手是弘时,但是科举舞弊总得给天下人一个交代,副主考李绂背后有王爷,那只能杀张廷璐了。

1.张廷玉上不上折子都是一样结果,张廷玉估计心里也知道自己兄弟可能只是替罪羊,但是即使身为中堂也改变不了,因为幕后不管是八爷党还是皇子都是自己得罪不起的。

2.雍正等张廷玉的折子,其实也是有点内疚,逼张廷玉大义灭亲,正所谓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如果张廷玉不变态,把雍正也得罪了。

3.其实张廷璐罪不至死,只是弘时落井下石而已,雍正担心最后张廷璐把弘时牵连出来,弘时也担心自己被供出来,所以张廷璐必死无疑。

4.牵扯到皇子,张廷玉就是想为兄弟辩解都没机会,弄不好他自己也会被牵连。

5.雍正杀张廷璐,等着张廷玉的折子,也是为了把张廷璐和张廷玉两个人划清界限,省得八爷党借机把张廷玉给拉下台。

6

三点原因

其一、为了张廷玉。如果张廷玉上折子杀弟弟,那么雍正顺水推舟,既杀了张廷路又给了张廷玉一个高帽子-大义灭亲。以后朝廷里就没有人拿着这件事做文章,因为大义灭了,保全了张廷玉。

其二、看看张廷玉的态度。作为唯一的弟弟犯罪了,张廷玉的处理问题方法,亲人问题上张廷玉如何处理。

其三、压制八爷党。很显然雍正心里明白,这时候八爷党不管有没有参与张廷路案子,都会闹出事情,这样朝野震动,雍正等张廷玉上折子其实就是等这个灭火器。想一下,当事人的哥哥主动上折子了,你们外人还有啥可说,都给我歇歇!

这时候八爷党就没理由再煽风点火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