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分相信大家都很清楚,为了做一套类似银行的征信体系,支付宝在2015年的时候上线了一个“芝麻信用”,其中的芝麻分是用于衡量个人信用的分值,得分越高意味着个人的信用越高,当达到一定分值后,阿里系产品和第三方产品都拥有免押金使用的权利。
支付宝芝麻分评分依据
根据官方的介绍,芝麻分是根据五个维度综合评估而来的,分别是守约记录(还款、归还产品)、行为累积(消费、缴费等)、身份证明(学历、工作等)、资产证明(房产、车产、理财产品)和人脉关系,这五项数据将决定每个人的芝麻分。
有趣的是马云前脚做了芝麻分后,马化腾后脚又做了个微信支付分。相比支付宝芝麻分,可能了解微信支付分的人并不是很多,毕竟微信本身的定位并不是信用支付类工具,而是一款即时通讯类产品,主要目的是为了朋友之间的沟通交流,所以微信支付分隐藏得非常深。
微信支付分评分依据
微信支付分其实和支付宝芝麻分大同小异,也是对个人信用综合评分的第三方征信体系,它的评估并不像芝麻分那么复杂,只有三项特征,分别是稳定的个人信息「身份特征」、微信支付相关消费行为的「支付行为」和支付分相关守约的「信用历史」。
如何开通微信支付分?
用户可以在「我」–「支付」–「钱包」页面点击「支付分」。不过现阶段微信支付分还在陆续开放中,有一部分基本信息未完善,或者支付行为不丰富的用户可能还找不到这一入口,需要继续等待,将三项信息丰富后应该就能够开通了。
支付宝芝麻分开通就容易得多,毕竟使用支付宝的用户不是去社交聊天的,而是为了花钱消费,基本上所有人都开通了芝麻分,而且芝麻分也很容易找到,用户可以在「我的」-「芝麻信用」页面很直观的看到芝麻分。
两项信用分的区别?
首先无论是微信支付分还是支付宝芝麻分,这两项分值都只是微信和支付宝旗下的信用产品,与央行的征信不存在任何关联,信用记录也只会在微信和支付宝中有相关记录,不会向央行征信中心送报。当然分数太低将会影响微信或支付宝的相关产品使用。
区别上我们可以从两款产品的命名来看,微信支付分的定义是「支付」,从这个命名就能够看出是以支付相关为主导的产品。支付宝的芝麻分命名像是借鉴“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这句谚语,寓意信用要积累,不要因小而失大。
另外就是二者的评分标准,微信支付分其实只占了支付宝芝麻分的三种,分别是守约记录、行为累积和身份证明,而且信用评估也没有芝麻分那么完善,像学历、护照、驾驶证这类微信就不用完善,支付宝还有资产证明和人脉关系。
不过我觉得微信本身就是一种人脉关系,如果你的通讯录中有各种大佬,那么你的评分必定会很高。至于资产证明,其实微信零钱、理财通这类也是可以评估的,不知道有没有取这个数据作为评分依据,反正官方并没有这类介绍。
两项信用分的标准?
以王石头的两项评分数据来说,微信支付分为701,这个分数处优秀的水平吧!据了解微信支付分一般在300-850分区间,超过600分就是比较良好的信用了;支付宝芝麻分为764,芝麻分在350-950区间,这个分数算是极好的水平。
无论是微信还是支付宝信用分,都是用于信用服务的产品。目前微信共开通了942个服务,涵盖共享租物、出行交通、购物娱乐、生活服务和住宿预订,都可以先用后付或者是免押金或者是优惠先享。
支付宝芝麻分同样也是差不多的服务,但有一点需要注意,支付宝芝麻分还可以用于其它第三方平台的信用评级,比如在办理信用卡时,一些银行会获取你的芝麻分,还有很多类似的平台,都需要你授权个人芝麻分才能够享受更好的服务。
总结:
整体来说,微信支付分和支付宝芝麻分确实在很多地方有重合,作用也基本差不多,但由于支付宝芝麻分的比较早起步,加上支付宝是个以金融交易为基础的产品,本身更容易建设这样的征信体系,所以目前来看要相对完善得多。
微信由于受用户使用的限制过多,无法更好的分析用户的各种资金来路,加上微信本质上不是以金融服务为主的产品,所以目前我们所看到的微信支付分更像是个试水的雏形,甚至连很多用户都没有资格开通。希望微信能够再接再厉,将支付分做得更好!
评论区说说,你们的微信支付分和支付宝芝麻分各是多少?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分享一下你对这两项信用分的看法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