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主要有人情,政治等五个方面的原因,使武则天最后被李唐后人原谅。

第一,不管怎么说,李唐后来的皇帝全都是武则天的直系子孙,翻自己母亲祖母的旧账,从伦理上讲不过去。

第二,是武则天交班时的安排。

公元698年,经过多次反复和内心的挣扎,武则天决定还政李唐。此时的李唐,可以继承大位的有两个人。一个是被废的第四任皇帝现在被贬在湖北,已被监视居住十四年的李显。另一个是大唐第五位皇帝,现任皇嗣相王李旦。

虽然从历史上看李显的排名在李旦之前,但是从现实的角度来看,李旦的接班似乎更顺理成章。因为李旦是现任的皇嗣,说白了就是太子。其次李旦一直处于朝庭中枢,进入状态的速度肯定远超被关在乡下的李显。

但是无论武则天还是狄仁杰,以及还政李氏的功勋人物面首张氏兄弟,都想把大位传给李显。

那么为什么大家一致决定要把在乡下呆了十四年,当皇帝时又十分荒唐的李显拱上位呢?原因也是人性。一般人帮助别人,肯定想得到最大限度的回报。所以如果李旦上位,因为他本来就是皇嗣,当太子顺理成章,内心有了这种想法,对别人的感激度自然会下降。而对已经成为乡下人的李显,当上太子,那就是一步登天,自然对大家都是感恩戴德。当然最感恩的就是具有决定权的武则天。

第三,是李显上位后的政治需要。李显虽说最后是通过神龙政变上位,但对于他来说,这种上位方式并不十分光彩。皇权的正统性会受到质疑。所以他即位以后,立即给母亲上尊号为“则天大圣皇帝”,每十天就要率领文武百官,去给武则天请安,他自己更是时时关心母亲情况。比历史上所有皇帝对太上皇都要孝顺,以显示自己的皇位非造反而来。

史记录有一次李显去见武则天,看到她十分憔悴,李显大惊失色,立刻询问母亲怎么了。武则天就说,自己当初把李显接回来,就是有意要将皇位传给他,如今他已经得到皇位,而“五贼”却把她赶到上阳宫来受苦。

“五贼”就是指参与神龙政变的张柬之、崔玄暐、敬晖、桓彦范、袁恕己五人。

李显听到武则天这样说,明显是怪罪自己不孝,于是赶快叩头请罪。

第四,武则天死后大唐政局格局使武则天不可能被清算。

武则天死后,以她的侄儿武三思为代表的武氏更成为李显第一亲信力量。这支力量是皇帝用来平衡神龙政变功臣党和相王李旦的基本力量,有了这个政治格局,武氏只能拔高,怎会清算。

第五,武则天死后,大唐政局持续动荡,皇帝其实也没精力来清算。

大家知道武则天有个无字碑,传说是武则天自己要求这么搞的。其实立碑是武则天死后的事,碑上写不写,写什么,则天皇帝没有决定权,无字碑成因只有一个,就是武则天死后,朝廷忙着搞政治斗争,而对武则天的评价,大概也是政治斗争的一部分。没有定论,自然不好在上面刻字。

《新唐书·卷四· 本纪第四》说,在政治斗争里,武则天的尊号翻来覆去的变了好几回:唐隆元年,改为天后;景云元年,改为大圣天后;延和元年,改为天后圣帝,未几,改为圣后;开元四年,改为则天皇后;天宝八载,加谥则天顺圣皇后。也就是说连尊号都是四五十年后才定的,当然刻不好碑,

当然也更清算不了了。

最佳贡献者
2

“神龙政变”之后,武则天退位,李显登基。武则天主动去帝号,恢复皇后身份。

李显必须承认武则天的合法性,淡化“神龙政变”,才能够让自己的皇位具有合法性。以后的李旦、李隆基也是如此。

何况,后来的皇帝都是武则天的亲生儿子、孙子、重孙……贬低武则天,就是贬低自己!所以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对武则天做的那些坏事避而不谈!

武则天退位以后,从李显开始就天天忙于政治斗争,忙于搞政变,哪有时间去怀旧。

而“安史之乱”之后的唐朝皇帝已经自顾不暇,成天忙着打仗,谁还有闲工夫去议论一百年前的旧事。

有兴趣可以看一篇我的关于武则天的文章。

3

怎么不提,史书上记载很清楚,既有总体描述,也有具体案例,想找的话有很多。

《资治通鉴》记载,“太后自垂拱以来,任用酷吏,先诛唐宗室贵戚数百人,次及大臣数百家,其刺史、郎将以下,不可胜数”;“杀南安王颍等宗室十二人,又鞭杀故太子贤二子,唐之宗室于是殆尽矣,其幼弱存者亦流岭南,又诛其亲党数百家”;“武后诛唐宗室,有才德者先死”。

《新唐书》也记载,“武氏之乱,唐之宗室戕杀殆尽,其贤士大夫不免者十八九”;“杀霍王元轨、江都郡王绪及殿中监裴承光。大杀唐宗室,流其幼者于岭南”;武则天当皇帝之后,“除唐宗室属籍”,把户口都给注销了。

《旧唐书》记载,“则天革命,宗室多见构陷”,“及天后临朝摄政。。。其后渐将诛戮宗室诸王不附己者,(李)元嘉大惧,与其子通州刺史、黄公譔及越王贞父子谋起兵,于是皇宗国戚内外相连者甚广”;“时韩王元嘉、鲁王灵夔等皆皇属之近,承嗣与从父弟三思屡劝太后因事诛之,以绝宗室之望”;“丙寅,斩贞及冲等,传首神都,改姓为虺氏。曲赦博州。韩王元嘉、鲁王灵夔、元嘉子黄国公譔、灵夔子左散骑常侍范阳王蔼、霍王元轨及子江都王绪、故虢王元凤子东莞公融坐与贞通谋,元嘉、灵夔自杀,元轨配流黔州,譔等伏诛,改姓虺氏。自是宗室诸王相继诛死者,殆将尽矣。其子孙年幼者咸配流岭外,诛其亲党数百余家。”

简单一搜,就能找到这么多。



确实,所谓“屠杀殆尽”是夸张修辞

李渊就有22个儿子,李世民有14个儿子,李治也有8个儿子。另外和李渊一起起兵的李家人还有李孝恭、李道宗、李神符、李孝基、李叔良、李琛、李道玄等一大批人。

这些人到武则天称帝准备大肆屠戮李唐宗室时,已经在唐王朝繁衍了近百年,可以算是枝繁叶茂,人口众多,想一个不剩的全部杀光也是个非常有难度的技术问题。

所以武则天杀宗室也不是见一个杀一个,而是有步骤、有计划的长期行动。

优先杀李治直系,其次是地位高的,第三是有才德的,至于中间沾边刮上的只能自认倒霉。其中,优先杀男的,女的赶上算。

比如李治的直系子女,共有8男4女12个,其中8男只剩下2个,4女也没了2个。李治的三、四子李上金、李素节都是武则天称帝那年被杀,李素节的9个年长的儿子一并被杀掉,几个小的被流放雷州半岛;李上金的7个儿子被发配到显州(现河南泌阳),都死在那里。他俩是李治儿子中除了李显、李旦之外最长寿的,都活过了40岁。

宗室中地位高的大多死在李治刚刚死去不久,李旦刚刚第一次当上皇帝,武则天让各地宗室亲王、郡王都到洛阳参加明堂落成典礼,这些人不敢去,就约定起兵反武,结果只有越王李贞、琅琊王李冲父子俩行动,另外李渊的女儿常乐公主也响应,老李家就这么3个人有种。结果武则天轻松平息了“叛乱”,然后以此为基础大兴牢狱,把很多宗室都牵连进来,一次性弄死了不少。



总之,武则天酷吏统治差不多十四年,掌权前后近五十年,死在武则天手下的李唐宗室和各级官员数不胜数。史书上对此也并不隐瞒,记载的还算比较客观、详细。但由于武则天之后所有的唐朝皇帝身上都流着武则天的血,不能对这段黑暗历史进行深刻反省和清算,只能有记录少评价,打落的牙齿自己吞。

用数学和工程的思维方式去解读历史,妄图以古喻今。理工男读历史,欢迎关注和讨论。

4

武则天身上还有杀亲生儿女的丑闻,这个冲击力要比什么屠戮宗室还要厉害。相较而言,那些形象模糊的李唐宗室,自然吸引不了观者的兴趣。

古往今来,皇帝整治宗室都是很常见的事。

诸如汉景帝的消藩,汉武帝的酬金夺爵、推恩令,目的都在于打击藩王宗室,强化中央集权。

因此,武则天对于李唐宗室的所作所为——如果她不是篡位夺权者,而就是个唐朝男皇帝,根本掀不起丝毫风浪,整治宗室是历朝历代都有的事。

而相较于武则天对儿女的态度,以上都是小巫见大巫了。因为母子之情才是常理,而武则天明显是隔绝了为人母的立场。

例如,武则天的上位就有她掐死亲女儿的传闻。

对于政治立场上和自己相左的儿子李弘、李贤,都有她暗杀或处死他们的传闻。

武则天的皇位,是建立在废黜李显、逼迫李旦退位的基础上得来的。

在普通人的眼中,很难想象一个母亲居然会为了自己的权力欲望,对自己的子女作这样的事。

因此,人们对武则天残暴的印象,更多还是来自于她掐死女儿的这个传闻,而不是对李唐宗室的所作所为。

总而言之,这只是个小事,所以没什么人关注。

5

实际上,作为屠戮李唐宗室这样的大事,唐朝人不可能不提及,但是基于多方面考虑,淡化了这方面的问题。

首先,李唐的皇帝都是武则天的血脉。“子不言父过,女不道母奸”这个道理古今都是一样的,即使武则天犯天大的错误,把唐朝都给灭了。作为儿子的李显,在取得皇位之后,并没有对年迈的母亲怎么样。因为毕竟是母子,血缘感情让他和后来的李唐皇帝谨慎的评价,尽量不去触碰当过皇帝的老祖奶奶的事情,留下不孝的名分不好。


其次,为了大唐王朝的稳定。在对宗室进行必要的抚恤后,李显并没有干掉武氏家族,一方面是亲情,一方面是为了一起对付五王的影响,当时还有相王和太平公主。只不过被武三思和自己的女人韦氏联合做掉了自己。在李隆基平定了天下后,为了稳定,也不能清算自己的祖母,虽然自己的母亲呗祖母所杀。因为父亲和姑妈太平公主在。而后来的唐朝皇帝根本无暇顾及这位老祖母的事情了。


第三,唐朝经历的血腥太多了。唐朝从建立到最终灭亡,共经历了四次的玄武门之变,每一次都有流血,宗室往往也都首当其冲。可以说许多的唐朝皇帝就是在血腥中渡过的,他们对于宗室的死亡已经见怪不怪了。对于李世民杀宗室、武则天杀宗室根本不在意。

第四,武则天是李世民政治上的继承人。作为李世民曾经的小媳妇,后来的角色是他儿媳妇。两个人交集并不是特别多,但武则天的政治作为可以说是新贞观之治。属于李世民政治思路的延续,可以说是真正的李世民的继承人。这一点,李唐皇帝看的也很清楚,武则天的政治光辉要大于她在历史上的污点。


武则天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以其非凡的政治能力延续了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不折不扣的政治家。但其曾经的杀戮行为也是其人生的污点。

6

经常看到一些网文大肆渲染武则天是怎样屠戮李唐宗室的,然而李唐宗室真的被武则天杀了个干净吗?

事实上,李氏皇族中真正因为武则天而断掉香火的只有越王李贞一人,至于其他的李氏皇族,要么是仍留下了别的子嗣继承爵位,要么是后来因为其他的原因而绝了嗣。

神龙元年李唐王朝复辟,唐中宗即位后便将韩王李元嘉、霍王李元轨等被武则天杀害的李唐宗室追封的追封,改葬的改葬,“有胤嗣者即令承袭,无胤嗣者听取亲为后”,唯独落下了李贞与李冲父子。

虽然史书上称其是因为武三思与上官婉儿的矫诏阻挠才不得追封复爵的,但是之后的唐睿宗继位,却也对李贞父子官复其爵一事闭口不提。直到开元四年,唐玄宗才将李贞父子追复爵土,备礼改葬,第二年又将李贞的侄孙夔国公李琳过继为嗣越王,以奉其祀。结果令人玩味的是,没过多久李琳便病死了,越王的封号与封国也就此取消了。

其实想想也简单,李贞父子起兵反武的时候,正值中宗下台睿宗在位武则天临朝听政之际,然而武则天与自己的儿子之间再怎么争权夺利,终归都是亲骨肉,又怎能容得下李贞这种枝枝蔓蔓的旁系宗室搅和进来呢?所以就连唐中宗都无意为李贞追复改葬,更不用说唐睿宗与唐玄宗父子了。随便将一个病秧子过继到越王的名下,然后借越“国”之“除”敲打其他的皇室宗亲:皇权之事,是容不得你们这些“外人”置喙的。

与李贞父子遭遇相仿的还有李千里父子。唐中宗时韦后擅政,成王李千里与其子李禧追随太子李重俊起兵,结果兵败被杀。唐睿宗即位后,将李重俊追封为节愍太子,并将其陪葬定陵,至于李千里父子,唐睿宗虽然称其“保国安人,克成忠义,愿除凶丑,翻陷诛夷”,又表示“永言沦没,良深痛悼”,但也只是官复原职,既无追赠亦无改葬。

所谓的“家天下”,范围实际上狭窄的很,只局限于嫡亲之间。自己人就是争得头破血流也不打紧,但再怎么轮不到那些所谓的旁支宗室“外人”说话。

所以武则天为了稳固自己的皇权,固然杀害了不少李唐宗室,然而真正因此而绝后的只有李贞这一脉。史官为了强调女主当政的严重后果,不惜一而再再而三地睁着眼睛说瞎话,甚至声称李氏子孙被武则天屠了个干净。

不过夸大其辞历来是史官的惯用手段之一。比如魏征死后,唐太宗一度仆碑悔婚,于是史官赶紧巴巴地记上了一句“顾其家渐衰矣”,也不看看魏征的长子魏叔玉从一品的国公爵位在那儿摆着呢。更不要说魏征其他的几个儿子,不是官至刺史便是礼部侍郎,就连孙子还承袭了国公之位,唐玄宗的时候还做到了太子右庶子。

又比如史官为了再次突出女主当政的悲惨后果,主动为长孙无忌抱屈,称其“族灭何辜”。然而事实上是,长孙无忌死后不到四年的时间里,他的嫡孙长孙延便回到京城做了一个五品的京官,还主持了亲祖父的祭祀

7

武则天作为一个玫治家,治国理政却时出类拔瘁。让大唐李姓皇族,也哑口无言。作为一名女强人,她的治国手段,是铁与血的组合。做为一个女人,为了谋取权力,亲手掐死自已的女儿,为了夺取皇位,又毒死了自已的两个儿子。为了保住自已的皇权,武则天又社会起了屠刀,杀死了无数的李室宗亲。这是因为,在古代男性长期处于支配地位,而女性则毫无社会地位,武则天以女性代表登上政治舞台,让李唐宗室颜面扫地,他们都不服气,终于出来造反,以至被镇压。这口恶气总是要出的。在武则天死后得到清算,总算报仇雪恨。

8

武则天虽屠戮了李唐宗室过万,但为保住自己地位和到手的权力,李唐部分宗室又起兵谋反,想夺取她手中掌握的皇权,武则天为自保被逼无奈才发兵镇压,屠杀了谋反的李唐宗室。但历史并未掩盖她建下的功勋成就,她的治国之才也延续了唐朝强盛之局,是一位称职又优秀的合格女王。所以她屠杀李唐宋室数万的过失,己被她优秀的治国才能所掩盖,几乎后世都再无人提及。

9

天下本来就是武家的

10

好战必亡,亡战必危,我是团子,分享一下我的观点。因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伦理纲常;也因为她在位期间社会稳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错,同时杀戮李唐宗室属于正常的内部权利斗争;最后也因为把江山还给了李唐,相对体面的结束自己的时代。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统治的理论基础。武则天是一国之君。以臣子的身份议论君王,以子女的身份议论父母,这是挑战当时整个社会秩序,动摇统治基础。不忠不孝的帽子扣下来,谁都承受不了。就算到了现在,大家也不愿意结交不忠不孝的人吧。

同时武则天在位期间,政治清明,社会大体稳定,经济也不断发展。人们都记住她的好,屠戮李唐宗室这样的内部权力斗争,历朝历代也不少见,属于常规操作了,远的不说,唐太宗就开了个不好的头。但是一个君主的功过最主要的还是对国家的贡献。这一点武则天无疑是合格的。

最后,公元705年,武则天把皇位还给了自己的儿子李显,与唐高宗合葬于乾陵,后续的李唐一脉都是她的子孙这样一来肯定就不能侮辱自己的先祖,夸都来不及,君不见历代开国皇帝都要给自己祖宗追封吗,这是为了提高统治的合法性,名正则言顺嘛!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