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清帝退位诏书》的历史意义远远超过朝代更替这一单纯目的。

清季之世,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同盟会提出“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

这正是五百余年前,朱元璋提出的抗元口号。

孙中山先生像

如果沿着这个逻辑走下去,孙中山会同朱皇帝一样,先激起民众的种族意识和危机意识,然后团结汉人去反抗并推翻满人统治者。

既然是“驱逐鞑虏”,就是把满人赶回东北。而之后呢,汉人是否要和东北的满人以明长城为界,划疆而治?满人如此,那蒙古呢,藏人、回人呢?

这都是革命者不曾想要的问题。或许是因为革命发展的态势超过了革命者的预料。

大清就这样在辛亥的枪炮声中崩溃了。

在南北双方的交涉下,大清统治者同意何平让渡其最高统治权。

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912年2月12日)的《清帝退位诏书》就是其重要标志性文件。(全文见附文。)

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清帝退位诏书》

其中有一句话,非常关键:“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

这是“满、汉、蒙、回、藏五族”这一说法,第一次出现在历史记载中。

革命者所忽略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大清帝国的最后一份诏书中,别明确指出来:满、汉、蒙、回、藏五族是一体的,不可分割的,都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革命者看到后,很快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1912年元旦,孙中山就任南京临时政府的临时大总统,他在《大总统孙文宣言书》中提出“民族统一”的思想。“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之后又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将民族平等、民族统一的思想付诸法律。最终使得这一思想深入人心,成为铸造多民族大一统中国的坚强基石。

中华民国的国旗,选用红、黄、蓝、白、黑五色旗,分别表示汉族、满族、蒙古族、回族、藏族。所选用的五色为五个民族传统上所喜爱的颜色,象征着五族共和。

中华民国早期的国旗

因此可以说,《清帝退位诏书》的意义十分深远,不仅实现了最高统治权的和平转移,更使得中国从一个“古典帝国”转型为一个“现代民族国家”。


附文:退位诏书全文:

——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于涂,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义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

最佳贡献者
2



对于清室,为了能够保持所谓的“皇室尊荣”,为了能够享受所谓的“清室优待条件”。

对于袁世凯和革命党,则是为了图一个所谓的“名正言顺”,当然,也是为了图一个兵不血刃以最高限度地保存实力。



当时的清朝对于革命党仍然具有碾压式的优势,对于袁世凯和北洋系虽然有所忌惮,但是,也绝不是没有抵抗的余力。

1908年,慈禧歇菜之前专门挑选了溥仪作为皇位的继承人,同时任命溥仪的生父载沣为监国摄政王,总揽清政府的一切军政事务。

此时的载沣虽然只有25岁,可是,他却尤为重视一样东西——军权!

1901年,18岁的载沣被慈禧选为去德国道歉谢罪的清政府代表,他被德国的皇家近卫军所深深震撼,自此在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将来一定要学习德国一样建立一支属于清朝皇室的“近卫军”,要把握住军权,从而维护和巩固清朝的统治。



所以,载沣在慈禧死后一上台,便为了掌控军权而干了三件事:

一是罢免了兵部尚书铁良,将军队系统重新掌控在皇室手中。

二是罢免了袁世凯,取回了当时堪称清朝最王牌的北洋新军的指挥权。

三是着手建立了除北洋军之外的另一支精锐之师,即清朝禁卫军。

载沣花了3年的时间和无数的财力物力人力打造了一支人员编制约为1.2万人的禁卫军,论战斗力应该差不多哪去,和北洋军或许也是不相上下,但是禁卫军的统帅载涛却是一个军事上的脓包。

在荫昌因为指挥不动北洋军而在南方镇压起义军不利的情况下,载沣迫于各方压力起用了袁世凯,袁世凯一回来便打起了禁卫军的主意,结果载涛被袁世凯一吓唬便主动辞职交出了禁卫军的指挥权。

载涛但凡有点胆魄有点能力,载沣也不至于丢了禁卫军。

或者,载沣识人用人的眼见和能力稍微高一点,不要局限于皇室贵胄,让更有能力的人坐在载涛和荫昌的位置上,他或许也不会被逼的请回袁世凯。



最终,载沣不得不因为处理不好武昌之事而被迫引咎辞职,让隆裕跳出来主持局面。

隆裕说到底只是一个没有多少见识的小女人,也没有她姑姑慈禧的手段,所以她完全没有能力去主持这么混乱不堪的一个局面,别说她了,即便是载沣也不行。

隆裕被袁世凯三言两语唬得一愣一愣的,竟真以为革命党的势力已经遍布全国,清朝已经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局面,然后在袁世凯抛出了所谓的“清室优待条件”这个砝码之后,她便点头答应让溥仪退位了。

可实际上,此时起义军被袁世凯压的死死的,如果不是为了从清政府手里获得更多好处,所以故意慢慢打的话,区区起义军早被打趴下了。

然后,革命党为了在夹缝中求得一线生机,竟然突发奇想地想将袁世凯拉到自己的阵营,抛出了“虚临时总统之席以待袁君反正归来”这个筹码,结果真把袁世凯拉下水了。



于是,隆裕不得不为溥仪颁布了《退位诏书》,诏书的内容有两点也颇为重要——

一是让袁世凯全权负责组织临时共和政府,清政府也会将权力交接给袁世凯所组织的政府。

二是“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

这两点重要在何处?

隆裕答应让袁世凯全权组织政府,也答应将权力移交给袁世凯政府,这在给革命党上了眼药水,给满清皇室找了一个靠山的同时,也促使了两个政权的和平交接,几乎没有流血地完成了两种政治体制的和平演变。

隆裕在诏书中说明满汉蒙回藏仍为中华民国领土,便让中华民国在法理上完完整整地继承了清朝的版图疆域,避免了因为政权更迭而导致的领土分裂。



所以,如果隆裕不肯答应让溥仪退位,不肯颁布诏书的话,清、袁、革这三方势力必有一场恶战。

这场恶战一打,不说所谓的“汉地十八省”,藏、疆、蒙这三块地盘估计很难保住,清政府也很可能会学习蒙元逃回老家,然后在东三省继续裂土称帝,让中国之地四分五裂。

当然了,隆裕主动颁布退位诏书,也让皇室免受一场灭顶之灾,也保住了他们自己的财产,只是她没有想到冯玉祥会在1924年发动北京政变罢了。

隆裕也因此举颇得世人尊敬,她病死之后,中华民国政府为她举行了国葬,称她为“女中尧舜”。

孙中山评价隆裕说:“孝定景皇后让出政权,以免生民糜烂,实为女中尧舜,民国当然有优待条件之酬报,永远履行,与民国相终始。”

黄兴对隆裕也予以高度评价:“全赖隆裕皇后、皇帝及诸亲贵以国家为前提,不以皇位为私产,远追尧舜揖让之盛心,遂使全国早日统一,以与法、美共和相比并。”

3

《清帝退位诏书》是一份政治文件,还可以从它产生和颁布的方式上得到印证。隆裕太后宣布的退位诏书,其实是由立宪派领袖张謇的幕僚杨廷栋等起草的文件。杨廷栋受命起草诏书文稿后,经张謇润色,再由袁世凯审阅后交与隆裕太后宣读。



退位诏书选定的是"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而不是孙中山和南京临时政府,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是支持了袁世凯的篡权和复辟活动。在隆裕颁布退位诏书的同时,由北方议和的全权代表唐绍仪草拟的《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条件》的文书也一并公布于世,优待条件共有8款,主要内容有:溥仪辞位后继续保持"大清皇帝"的尊号,享受中华民国对待外国君主的待遇;皇室每年费用白银400万两由中华民国拨付;皇帝暂时居住紫禁城和仍可役使太监宫女等。退位诏书下达后,虽然宣告了中国大地上实行二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结束,但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干涉和软弱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妥协退让,使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政治代表袁世凯的篡权活动得到初步实现。



《清帝退位诏书》加快了中国实行"共和"的步伐,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和平的政权交接,这无疑是值得肯定的。孙中山也曾指出:"今日满清退位,中华民国成立,民族、民权两主义俱达到,惟有民生主义尚未着手,今后吾人所当致力的,即在此事。"但是我们同时也应该看到它的历史局限性,不能夸大它的历史作用,更不能混淆它的应然作用与实然作用。



有的学者认为,《清帝退位诏书》以屈辱而又光荣的逊位方式,把和平注入到了现代中国的宪法性法律当中,成为了中华民国宪法的一个基本精神,其作用可以与英国的"光荣革命"相媲美。这些观点值得商榷。

4

回答者:季我努学社青年会员 岳忠豪

《清帝逊位诏书》是大清最后一位皇帝爱新觉罗·溥仪于1912年2月12日(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所颁布的退位诏书,主要内容是:(1)皇帝将“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2)“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3)“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

清帝逊位诏书

清帝颁布逊位诏书,以逊位而非流血革命的方式结束了帝制,确定了立宪政体,故有学者将清帝逊位比作英国的“光荣革命”,将逊位诏书视为带有宪法性质的纲领文件,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但又非全然正确。下面我们就将分析诏书的积极作用及其局限性:

积极作用:对于诏书持肯定态度的学者基本都认为,诏书的最明显的作用在于在法理上将边疆满蒙回藏等少数民族依旧固定在新成立的立宪国体内,避免了政权转换期间边疆的分裂倾向。辛亥革命很大程度上讲是以宣扬满汉对立发动的革命,包括随即引发的各省脱离清廷的活动,都主要是以建立汉人政府为号召的,在这种时刻,一些边疆少数民族就会思考自己在国家中所处的位置,以及该对革命采取何种应对,很自然地滋生出分裂倾向,列强也会趁机插手.西藏就曾以朝代变易而驱逐当地的汉人,而清帝在临退位之前用仅剩的权威宣布“五族共和”的原则,这就在法理上祛除了各地分裂的合法性。再加以对于少数民族上层的优待策略,“王公世爵概仍其旧”,最大程度地稳定了边疆局势。当然确保边疆稳定最重要的还是在于中央政府的实力,但即便这样,逊位诏书还是使得边疆的分裂“出师无名”,再加之其后对少数民族上层的优待策略,有些分裂则因此而畏而却步。

孙中山

消极作用:在南方已成立中华民国的情况下,清帝所颁布的立宪政体显得并不新鲜。但是诏书要求“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这就使得南北双方对于建立新政府的权力来源问题争执不下,袁世凯声明自己的权力来源于清帝的禅让,南方政府则认为权力来源于革命建立民国的合法性,最后虽然由掌握绝对军事实力的袁世凯执掌民国,但这也只是暂时的妥协。由于双方的理念并不一致,这也埋下了日后民国纷争不断的祸根。

(袁世凯)

最后,虽然清帝逊位诏书里申明的理念具有一定的进步性和合理性,但也应该看到其局限,清帝作出逊位的决定根本而言在于南方革命形势的高涨,加之袁世凯又在其中耍了两面手段逼迫而成。再者,对于边疆民族的安排,清帝只是告诉他们“应该怎么做”,而非“必须这么做”,诏书颁布之后,边疆分裂也时有发生,因为维护边疆统一的根本还在于中央的有力控制。在当时内地人心已朝向民国的情况下,诏书的效用有则有之,但不可夸大。

溥仪

5

《清帝逊位诏书》如同接力棒,保证了政权平稳的交接

2011年的时候,学术界和文化界就《清帝逊位诏书》做过很多讨论。有学者甚至认为,《清帝逊位诏书》的颁布相当于中国的光荣革命。

回顾中国两千多年的帝制时代,每一个朝代灭亡,伴随的都是战争与杀戮,为了消灭前朝的历史遗迹,甚至连皇帝住的宫殿都要烧毁。

唯独清朝的灭亡,是平安过渡。因此,帝制的终结不等于国家的瓦解和崩溃。而且,清朝灭亡之后,清朝的疆域也大致承袭下来。此后,无论是多么混乱的时代,中国的疆土都没有太大的变化,这都归功于《清帝逊位诏书》,使其有法可依。

《清帝逊位诏书》如同接力棒,将政权平稳交给了中华民国。

老实说,这种观点有它正确的一面,但是我认为夸大了《清帝逊位诏书》的作用。

清王朝灭亡的最后几个月:革命党无财力北伐,让袁世凯有了可乘之机

为了更好的了解《清帝逊位诏书》,我们还是要回顾它颁布的整个过程。

1911年10月10月,武昌起义爆发。随后,在短短不到两个月内,当时中国的18各省中,就有14个宣告独立,脱离了清王朝。
随后,清廷立即启用被罢黜的袁世凯,期待他的北洋军可以消灭起义。不过,袁世凯内心有自己的小算盘,清王朝已成强弩之末,再加上我差点因为你们的皇族内阁丧命。

于是,袁世凯建议清廷与革命党谈判,于是就有了南北议和。开始,孙中山等人本来有雄心壮志,准备打到北京,消灭清王朝。但是,碍于财政困难,无法有效阻止军队。

根据史料记载,南京国民临时政府国库里,最困难的时候,只有十个大洋。每天,南京周围的几十万部队都到陆军部所要军饷。因此,南京政府无力北伐。

革命党希望袁世凯能够审时度势,逼迫清廷退位,然后愿意推举他做中华民国第一任正式大总统。

此外,各国列强也压迫清政府尽快与革命党和谈,避免战争,以此保证各国在华的利益。

随后,英国政府联合日本等国家,希望袁世凯可以迫使清廷退位,接受南方革命党的建议,实行共和制,然后一致推举袁世凯为大总统。

有了革命党抛出的橄榄枝,再加上列强的支持。袁世凯决定向清王朝逼宫。

袁世凯逼宫:忽悠隆裕太后如果打下去,皇室不保

此时,清朝在位者是年仅3岁的溥仪和隆裕皇太后。袁世凯忽悠隆裕,说清朝国库只有20多万两白银(其实还有98万7千两白银),不足以应付作战的需要。此外,列强也都保持中立,拒绝借款。

他跟皇太后说,如果我们继续打下去呢,肯定必败无疑。到时候,革命军打到北京,王室子孙都会被杀死。还不如此时议和,接受革命党人的优待条件。

隆裕问王公大臣:“君主好,还是共和好”。王公大臣们无不反对共和。隆裕无奈的谁:“我何尝要共和……革命党太厉害,我们没枪炮,没军饷,万不能打仗。”

此外,各地督抚也纷纷打电报要求共和。袁世凯控制的北洋军,也开始往上加柴火。段祺瑞说,北洋将领都要求共和,“人民进步,非共和不可”。

就这样,隆裕太后在威逼恐吓之下,决定宣布退位。

1912年2月12日,她代替溥仪发布退位诏书,这份诏书由革命党的胡汉民命令张謇起早。

退位诏书大致内容是:如今天下人民多倾向共和,“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因此我们同意共和,由袁世凯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

就这样,清朝的权力就合法交到了袁世凯的手中。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清帝逊位诏书》里面记载的,“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这一句话奠定了,中华民国的领土是包含满汉蒙回藏各个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地,各个地区不允许分裂出去!中华民国接续的是清朝的法统和道统。

由此,我们可以看到《清帝逊位诏书》在法律和政治上的重要性。

《清帝逊位诏书》颁布之后,袁世凯立即剪辫子,还哈哈大笑

当然,伴随《清帝逊位诏书》颁布的,还有《清室优待条件》,以此保证中华民国要给清朝皇帝每年的生活费,清朝皇帝的地位要得到尊重,紫禁城皇帝暂时居住,日后移居颐和园,颐和园仍旧属于清朝等等。

溥仪宣布退位的哪一天,根据在场侍卫武官唐在礼的回忆,隆裕上殿以后,外务大臣胡惟德领着大家鞠了三个躬,这是第一次大臣不用在叩拜皇帝皇太后。隆裕点了点头,算是回礼。

隆裕脸上出现凄惨的样子,溥仪呆坐在旁边。随后,胡惟德将退位诏书交给袁世凯,袁世凯当天剪掉了辫子,据说还哈哈大笑。

延续276年的清朝就这样灭亡了,两千年的帝制时代也就这样一去不复返了。

史学家杨天石在《帝制的终结》这本书最后说:“辛亥革命的结果是和平转移政权……它是一次胜迅速、代价很小的人道主义的革命。从这一意义上说,在世界革命史上,这是少见的例子”。

应该说,在清帝退位的过程中,《清帝逊位诏书》对当时甚至对后来中华民国都具有深刻的影响。

6

如果挑选一篇古文的终章之作,来为《古文观止》和《续古文观止》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清帝的退位诏书,绝对有资格进入候选作品名单。图上的退位诏书是一篇,实际上,历史上退位诏书有三篇,三篇放在一起,才算是完整的清帝退位诏书。我们细读这三篇诏书,就会发现,写诏书的人相当有水平。

三篇退位诏书,虽然是皇帝的退位,却因为溥仪年纪尚小,有皇太后代为颁布,至于诏书的实际作者,一直以来都有争议。从字字上看,一定是一个饱读诗书精明过人的学究。奇文相与析,我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清帝退位诏书的玄机。

中华民国疆域

诏书开篇名义,写出了当时的形势,可谓言简意赅: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

不称匪、不称寇、不称叛、不称乱党,而称民军,虽没有明言,却已经向革命党人发出了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清政府并不站在革命党人的对立面,已经开始服软。革命已经取得了你们想要的成果。但随后,笔锋微转,落在了生灵涂炭,暗中又有批评之意,简洁的开篇,一拉一打,给了革命党人颜面,也给了清王朝最后的尊严。

随后一句接道: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于涂,士露于野。

很显然,这句话接了生灵涂炭而展开,看似写天下百姓,实际上依然在批评革命党人的所为,我们从诏书中可以看到,清政府解决问题的诚意有了,但没有解决,这说明,问题并不是出在清政府,而是出在革命党。

这段话,简直堪称神甩锅,将一个烫手的热山芋扔给革命党人。但这种甩锅又相当有水平,只说南北彼此相持,造成了后果,并没有一个字涉及到革命党,因此,文字虽然针对于革命党,却全无任何把柄,可谓天衣无缝。

那么,诏书这么说,到底有什么意义呢?其实,在当时,退位不退位,都已经是铁板钉钉的事情,宣统皇帝必须退位。在这种已经无力改变的现实面前,清朝的皇族,必须为自己争取到足够的利益,因此,虽然实力已经很弱了,但最后的面子也要有。这篇退位诏书,并不是《罪己诏》,所以皇帝绝对不能太怂。于是,诏书起草者玩起了天衣无缝的文字游戏,又顺理成章的落在最后。

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义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

这段话,写的真的是情真意切,光芒万丈。最终的清政府还是怂了,承认共和立宪国体,这是革命党人最大的让步。但人嘴两张皮,怎么说都可以,所以,这段话虽然已经认怂,但说的十分漂亮,特别感人。“人心所向,天命所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字数不多,将一个一心为国,忧国忧民的皇帝形象,展现无疑,更是将这种形象无限拔高,“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最后一句,说的很漂亮,天下为公本来是孙中山提出来的,也是革命党人的理想,但在诏书中,很轻易的将这个理想,划到皇帝这里,让人误以为这是皇帝的意思。顿时感觉到皇帝的深明大义,光芒万丈。高,实在是高。

皇帝寻求天下太平的努力,以及光芒万丈的形象,已经跃然纸上,那么,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最大的好处,还是落在了诏书的结尾:

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

这段话体现了三个信息:

第一,袁世凯是合法的中华民国临时共和政府的领袖,这就意味着,南方的孙中山,从法律角度来说,是非法的。如果接受这个诏书,这就意味着,革命党人必须要听从袁世凯的领导。

第二,中华民国的疆域,必须包含满、汉、蒙、回、藏这些民族的领土,这是这封诏书唯一的亮点,也是影响最为深远的一句话。这句话,从法理上确认了,新疆、西藏、外蒙古、东北,以及汉地十三省,全都是中国的领土,决不允许任何分裂。即使清朝灭亡,到了中华民国,这些领土,依然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部分。高明至极,高明至极。

第三,我们皇族,如此善解人意,如此光芒万丈,为了国家的安定,亿万苍生的幸福,甘愿放弃皇帝的地位,这是怎样感人肺腑的伟大,所以,必须要获得优待,而且要自由自在的生活,要受到全民的尊重。最后一句,很好的呼应了前文对皇帝光芒万丈的描写,让人无从反驳。

清帝退位诏书

后面,清政府又发布了两个诏书,可以看成是对清帝退位诏书细节的解释,就不一一解读,现将后两个诏书摘录如下,请大家品读:

古之君天下者,重在保全民命,不忍以养人者害人。现将新定国体,无非欲先弭大乱,期保乂安。若拂逆多数之民心,重启无穷之战祸,则大局决裂,残杀相寻,必演成种族之惨痛。将至九庙震惊,兆民荼毒,后祸何忍复言。两害相形,取其轻者。此正朝廷审时观变,恫吾民之苦衷。凡尔京、外臣民,务当善体此意,为全局熟权利害,勿得挟虚矫之意气,逞偏激之空言,致国与民两受其害。著民政部、步军统领、姜桂题、冯国璋等严密防范,剀切开导。俾皆晓然于朝廷应天顺人,大公无私之意。至国家设官分职,以为民极。内列阁、府、部、院,外建督、抚、司、道,所以康保群黎,非为一人一家而设。尔京、外大小各官,均宜慨念时艰,慎供职守。应即责成各长官敦切诫劝,勿旷厥官,用副予夙昔爱抚庶民之至意。

前以大局阽危,兆民困苦,特饬内阁与民军商酌优待皇室各条件,以期和平解决。兹据覆奏,民军所开优礼条件,于宗庙陵寝永远奉祀,先皇陵制如旧妥修各节,均已一律担承。皇帝但卸政权,不废尊号。并议定优待皇室八条,待遇皇族四条,待遇满、蒙、回、藏七条。览奏尚为周至。特行宣示皇族暨满、蒙、回、藏人等,此后务当化除畛域,共保治安,重睹世界之升平,胥享共和之幸福,予有厚望焉。

清朝到了垂死之际,退位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因此,在一般人看来,退位诏书只是走一个形式而已,有或者没有,都没有什么大用处。但我们自己读,就会发现,这封诏书意义非同小可。

第一,中国从法律角度和政府角度确立了国家的政体。这种确定,因为是通过皇帝下发诏书而确定的,所以属于合法的,也是属于中国的内政问题。这就意味着,即使清朝政府倒台,各国列强也不能够乘虚而入,瓜分中国。

第二,中国确定了法定代言人,也就是袁世凯,不管袁世凯有多大野心,法定代言人的确定,都向各国列强发出一个重要信号,那就是中国现在有主人,不需要任何一个国家扶植傀儡政府。中华民国是独立存在的国家,并不是任何国家的势力范围。这就杜绝了西方列强扶植傀儡政府,统治中国的野心。

第三,确定了中国的实际疆域,这是最重要的一点。通过诏书,将新疆、西藏、外蒙、东北、汉地十三省,全部确定为中华民国的领土,从法律上确认领土的合法权益。这种确定,让西方列强无法钻空子,对中国进行分裂。

可见,清帝退位诏书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诏书,我们可以看成是一篇纲领性文件,至今读起来,依然可以感受到,这封诏书的重要意义。

宣统皇帝溥仪照片

7

107年前,也就是1912年,清朝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宣统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当时的溥仪刚满六岁,实打实的儿皇帝,根本没有行为能力。在慈禧太后死后,清朝再无可以力挽狂澜的强势人物,隆裕皇太虽然临朝称制,但却毫无主见,在袁世凯的强势威逼下,选择了苟安妥协,颁布了退位诏书,诏书共分满、蒙、汉三道,内容节选:

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归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 。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

诏书前半部分冗长,说的都是原因,后半部分是说清帝退位后的待遇,这两块不是这次讨论的重点,船夫就给删掉了,我们来看文中标记加粗的部分:“将统治权归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这很明确的说除了政权的交接,是从封建君主制,转变为共和立宪制。

更重要的是第二处标记加粗的部分:“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这句话可以说是字字无价,不但彻底断了欧美列强扶植傀儡政权的理由和野心,也从名义上证明了中国对100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的合法有效的主权!

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退位诏书有多重要,我们不妨试着他(它)从历史中抹去,看看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假设:清帝没有颁布退位诏书就被砍了

按照我们的假设,清帝要么被杀,要么被软禁,总之是再也做不了皇帝了。正所谓“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一场天下大乱的历史剧又将再次上演了。

先来看新疆,在几十年前就曾经被沙俄怂恿叛乱,幸亏左帅高瞻远瞩,兴王师收付。但清王朝覆灭后,中国出现了权力真空,没有合法统一的政权,沙俄只需要如法炮制,扶植一个傀儡政权,就可以大摇大摆的出兵新疆,进而支持新疆独立。中国人连跑出来骂街的理由都没了。

目光南下,来看西藏,英国人以印度为跳板,对西藏的开始渗透已经十几年了。再加上西藏的实际统治者,黄教的达赖喇嘛和班禅都需要清朝政府册封,清朝亡了,权力没有合法交接,康雍乾三代努力才给西藏上的紧箍咒彻底失效。黄教和英国势必会沆瀣一气,寻求建立独立王国。

看完南边,看北边,蒙古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与满清八旗可以说是一奶同胞,200多年的不间断联姻,几乎都是儿女亲家,清朝亡了,蒙古就是娘家。面对暴力推翻了清朝,蒙古宁肯与沙俄或者日本眉来眼去,也不会多看中原一眼,独立已是必然。

而最可悲的是而从国际法上,无论是没有退位诏书的北洋军阀,还是孙中山建立的南方政府,都没有干涉的权利。这关系有点类似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与乌克兰或者白俄罗斯的关系。

新疆、西藏和蒙古,占了中国大半壁江山,如果他们独立,关中,华南和华北将不再是中国腹地,时刻都会面临外敌威胁,又何谈发展,中国将再无安宁之日。而除了这三块地区,中原只会更乱,各地原本遮遮掩掩的武装势力,将会上演类似隋末大起义的乱局。

乱乱乱,打打打,便宜了番邦,糟蹋了百姓。一纸诏书,你说有用没有用?

8

清帝退位诏书最大的作用是:保证了我国领土的完整性,从法理上阻止了西藏、蒙古、东北、新疆等地区的分裂。同时也使得民国政府政权的取得有了合法性,避免了内战的扩大。

一、清末南北内战,袁世凯促成清帝退位

1912年,中国南方革命如火如荼,孙中山在南京成立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清朝的统治摇摇欲坠。袁世凯作为清朝此时的实权重臣,权顷朝野,手握重兵,对于早日结束内战实现共和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革命党和满清皇室争取的重点对象。 孙中山的口号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这里的鞑虏是指谁?满人、蒙古、藏人;恢复中华,恢复的是什么地方?明朝的内地18省。在孙中山的原先规划中,是把满清赶回东北老家,恢复明朝的统治疆域,东北三省、蒙古、西藏、青海、宁夏、新疆等地还不在恢复范围内,待国家强盛后再相机收回。 所以革命的军旗是铁血十八星旗。铁血十八星旗,由红黄黑三色组成,红底与黑九角象征"血"与"铁",即革命须抱铁血主义;黑九角代表《禹贡》中记载的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黑九角内外两圈各九颗共十八颗圆星,代表关内汉族的十八行省;星呈金黄色,表示与满清对立之汉族炎黄子孙。

袁世凯的主张则是清帝逊位,中华民国继承清朝的全部领土,民国政府优待满清皇室。在袁世凯的调协下,隆裕皇太后同意清皇室还政于民国政府,而孙中山的民国政府同意优待满清皇室。这样的结果符合皇室与民国的双方利益,更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也正是因为这样,孙中山才把总统职位让给袁世凯,毕竟袁世凯维护了国家统一,避免了更大的内战,且让民国政府取得了政权的合法性。


二、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 袁世凯的这一护国手段集中体现在清帝逊位诏书中,列位请看下面的逊位诏书: 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于涂,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不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义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权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 袁世凯在退位诏书中只加了一句话,且必须要加上他才签字认可,是那句话呢?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就是这句话让中华民国取得了继承清朝的合法性,也保证了中国领土的完整,避免了更多内战,更是把边疆分裂分子的理由全部堵死,为国家统一立下了功劳。
三、袁世凯复辟称帝,身败名裂

袁世凯虽然为维护国家统一立有大功,但是他违背了天下民意,逆流而行,在取得中华民国总统职位后,不久复辟称帝,建立了中华帝国。在全国人民的反对以及南方革命军人在原云南都督蔡锷的领导下,组成护国军北上讨袁,袁世凯不得不宣布退位,并还政于民国政府。

有网友评论袁世凯说,聊本佳人,耐何从恶,这句话对他的评价虽然话粗但理正。如果袁世凯不称帝,在历史上的评价当和曹孟德相似甚至更高。他领导的北洋军是中国近代史中最早的一支近现代军队,在任职总统期间积极发展实业,统一币制,创立近代化司法和教育制度,也算是为民国政府有所贡献!

本头条号“大秦铁鹰剑士” 专注先秦两汉的历史与文化研究,欢迎大家关注我,以便相互交流讨论,共同学习进步,共同弘扬国学文化。

9

当然有用。一个朝代,一个近三百年年的朝代。肯定有忠于和根深蒂固的势力,一句俗话说狗尾巴还有三个苍蝇呢!比如说辫子军张勋复辟。还是有一定号召力的,可以打的旗号来复辟。

退位诏书就是告诉这些人,我是愿意退位的,你们不要来帮我了,不要反抗了。去忠于下一个朝代吧!有点像禅让的味道。这是一个非常和平的手段,避免了多少血雨腥风,当然也给清朝王室许诺下一个优待的地位。

所以满清政府的皇族是中国几千年,改朝换代里面没有受过任何伤害了一个。

下图是退位诏书。有了退位诏书,就可以说明民国是一个合法的政府。所以任何外国势力都没有半句bb。也找不出理由来bb。↓

保持了自古以来

中华民国和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协议,得到的清帝退位诏书,所以中华民国得以继承清的法统,得到其土地和人民的合法统治权。

这也是为什么徐树铮可以直接出兵干涉外蒙古独立,但是先总统蒋种菜承认了外蒙古独立,直接造成了新中国政府不能对外蒙古提出领土要求,也不能进行干涉,因为我朝领土划分的法理依据就是从民国而来,继承民国的领土范围,民国承认了外蒙古独立,我们也就只能继续承认。

一个退位诏书,彻底的结束了满清禁270多年的统治。↓


这也是为什么苏联人英国人还有一系列外国势力占据的新疆西藏我们能够毫不犹豫的出兵收复,这也是为什么苏联人出兵东北之后只占领了几个海港,最后也不得不归还我国,虽然心不甘情不愿,但这一切都是因为法理依据充足。

因为推位诏书,已经说明全中国全部归民国了,包括东北,包括新疆,包括西藏。

自古以来四个字,拳头粗可以自古以来,病的时候也可以自古以来。因为有法理有证据在那摆着的。↓

谁都不敢明目张胆连个理由都没有就占据领土,美国当年占领墨西哥领土还得付点钱说是买的呢!俄罗斯也要搞个所谓的投票吧!这俩在世界上算的是流氓了,连流氓占便宜都要找个理由!

因为有退位诏书,就可以把满清的遗老遗少建立的满州国叫作伪政权。

日本人为什么费那么大劲还要扶持一个康德皇帝,因为他们对东北的占领是非法的!当时全世界都在谴责它。所以请来康德皇帝就是为了把这种占领合法化,但是因为溥仪退位的时候明确昭告天下了东北归于民国,所以日本人合法化的企图失败的,然后苏联人一来就成了战犯了。

苏联人为什么会来?因为民国政府邀请的。因为民国政府是合法的政府。他邀请你来,就不是侵略。虽然老毛子坏得和日本有一拼。

退位诏书一写,再把龙袍穿起,也是个伪政权,伪皇帝,穿起龙袍也不是皇帝了。↓

预防复辟

大多数政治人物的行事动机都是基于自己利益的,利益是什么?领土,行政权,军队等等,这一切都需要有法理作为支撑,没有法理支撑获得的政治利益随时都会消散。

比如说张勋复辟,其实当时的军阀并不在乎张勋合法不合法,但是他们赤裸裸的看见张勋在复辟中获得了很多好处,张勋复辟虽然只有100多天。但他名利双收了,众人一想他行我也行,所以可以有样学样。

法理存在的意义就是,只要你法理不存,只要你不合法,就有无数人是通过干掉你获得法理,所谓拥立之功,所谓再造共和!

当时满清退位又不是唯一选择,只不过退位是最好选择!

搞死一个皇帝是要付出代价的。

清末虽然各省督抚并不忠于皇帝,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打着皇帝的旗号揍袁世凯还有民国一顿,例如当年满清就是打着给崇祯报仇的旗号入关的,然后理直气壮的收拾李自成他们,早初南明还积极配合。

看下王莽篡权,还要搞个禅位仪式以示合法,为什么刘秀能成功,因为他姓刘,为什么刘备即便占据了益州,还要舔着脸说我姓刘。曹魏,两晋之所以不长久。就是来位不正,大臣势力混大了,就见样学样,所以当时换个皇帝很容易,但也要假惺惺搞个禅让仪式。

在古代,法统来源于血统,近现代以来法统来源于条约和民选。所以退位诏书就相当于一个条约。

不然一旦有人得利站在了最高处或者占据了一片领土,就有一万个人盯着这块利益,他们会以任何借口想办法来抢,最容易找的借口就是:

你不合法!

虽然得道多助不一定是真的,但是失道了破鼓万人捶是真的!

那是军阀都乱成这个样子了,都不敢独立,因为没有道理,没有法统。↓

10

“胜了固然是好,要是败了,连优待条件不是我都落不着了吗?落不着优待条件,不就是亡国了吗?”

清帝退位前夕,在御前会议上,隆裕皇太后如是说道。在她心里,革命党人也好、北洋军阀也罢,皆是一丘之貉,不过是想夺了大清的江山罢了。

袁世凯给她指明了两条路:一条是清帝退位,然后享受优待条件;另一条是拒绝退位,然后被革命党人打下来。不管是哪条路,清朝皇帝最终都会退位,区别只是退位之后还有没有钱。

隆裕太后虽然见识过慈禧的手段,却从未学半点皮毛,对于政治上的勾心斗角,她一窍不通。御前会议跟摆设一样,这些皇亲贵族们没有一点有用的建议。除了唯唯诺诺地听隆裕太后讲述她的忧愁,便是说一些模棱两可的主张。

此时的大清国,皇帝的父亲摄政王载沣已经被逼退位,国库里的内帑也都被北洋军阀骗去,军队牢牢掌握在袁世凯手里。溥仪名义上还是大清国的君主,实质上与傀儡无异。退位与否,对于袁世凯来说,真的没什么两样,反正他才是大清国的实际掌门人。

最让皇室感到头疼的倒不是袁世凯掌握大权,而是他们一向仰仗的外国人,此时也将资源倾斜给袁世凯了。摄政王载沣就是在帝国主义的干涉下,被迫卸任,继而把大权拱手让给袁世凯的。这个时候,隆裕太后也只能窝里横,出了紫禁城,没有人把她当回事儿。

就在此时,袁世凯抛出清帝退位之后的皇室优待条件:皇帝退位而尊号不变、每年岁用400万两、宗庙陵寝永远奉祀、民国保护清帝之私产。

隆裕太后到底只是个妇道人家,眼前的状况已经使她非常窘迫,又没有人帮她分担压力;在优渥的优待条件面前,隆裕太后立马就摇摆不定,欲同意袁世凯的要求(清帝退位)。
裕隆太后

御前会议跟开吊唁会一样,每个人都满目愁容。很快,从前线发来战报,禁卫军总司令良弼被革命党人遇刺重伤。消息传来,皇室众人皆以自危,隆裕太后原本摇摆的心,立马坚定了下来:赞成清帝退位。

御前会议上原本持有反对意见的大臣,也都噤若寒蝉了。良弼遇刺之后,终因重伤不治身亡,临死之际,他哀叹道:

“炸我者,英雄也;我死,大清遂亡。”

如果说隆裕太后是一位棋手的话,她手里早已没有可以活动的棋子;而良弼之死,则使她彻底失去了斗志。面对袁世凯递过来的《清帝退位诏书》,她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三百余字,每一个字都像一颗钉子一样,扎进她的眼睛。

满清三百年基业,终于断送在她的手里。袁世凯则是根据大清皇太后的懿旨和皇帝溥仪的圣旨,组建了民国临时政府;同时根据之前与南方革命党人协定好的协议,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虽然取代满清皇室,成为了中国的掌舵人,然而面对中国满目疮痍的样子,他也是费尽了心思。一方面,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领土虎视眈眈;另一方面,国内的分裂势力不断试探他的底线。清帝退位之前,领土尚且完整;如果清帝退位之后,领土分裂,袁世凯岂不是要背负万世骂名?

“总期人民安堵,海宇乂安,仍合满、汉、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

于是乎,袁世凯便在《清帝退位诏书》里,特意拟定了这一条。如此一来,便以皇帝之名义,堵死了东北、西北、西藏等地分裂势力的野心。在此之前的辛亥革命,打的旗号则是“铁血十八星”。顾名思义,在南方革命党人眼里,只有汉地十八省才是他们争取的目标,蒙回藏诸地已经顾不着了。

南北议和、清帝退位,不仅使得中国免遭战火之灾,同时也避免了领土进一步分裂。对于紫禁城的皇室来说,《清帝退位诏书》则是保证了他们的生命财政安全,化去了皇室内部强硬派的鱼死网破之争。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清朝的覆灭本是咎由自取,《清帝退位诏书》却意外保存了中国“自古以来”的领土。在之后的历史进程里,中国不论走哪一条道路,一切借口分裂国家的行为,都会遭到中华儿女的一致批判。

这大概便是是《清帝退位诏书》的最大意义之所在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