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三岁看老,用心理学怎么解释?

三岁看老,用心理学怎么解释?

2020-07-20 04:53阅读(118)

三岁看老,用心理学怎么解释?:“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我国从古流传至今的谚语,与当今的西方心理学相关理论不谋而合。古今中外相似的观点,足以说明一个人:

1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我国从古流传至今的谚语,与当今的西方心理学相关理论不谋而合。古今中外相似的观点,足以说明一个人的童年时期对其一生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大脑发育

三岁以前是一个人大脑形成的关键时期,无论生理还是心理方面,良好的互动和刺激对大脑的功能结构有着重要的影响。



  • 安全感建立

0到3岁是一个人安全感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孩子与母亲能否建立起安全的依恋关系,会影响孩子以后的内心安全感、择偶以及人际关系。


能形成安全型依恋的孩子,长大后会有足够的安全感,自信乐观,并乐于信任他人,容易获得幸福的婚姻及良好的人际关系。



  • 人格形成

通常一个人的性格在四五岁时就形成了,对世界的认识与人生态度也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


主要抚养人对孩子的性格形成和能力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及时引导,也要培养孩子关注他人和与他人协作的能力。父母是孩子的榜样,言传身教很重要,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对孩子有着重大的影响。

2

“三岁看老”,字面上理解,三岁就可以看出这人以后怎样——他将成为怎样的人,是否有出息,可能有多大出息。有些地方也说成“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无论“三岁看老”,还是“三岁看大,七岁看老”,都是在民间流传的古话。古话之所以能一代一代传下来,因为它们是人们智慧的结晶,是科学不发达的古代,人们通过观察、总结出来的、在一定范围具有意义的“真理”。

现在看来,“三岁看老”,在某种程度上来讲还是有一点点道理,只要大家不绝对、片面理解“三岁看老”的含义,以及不在这个问题上形成思维定势就行了。

人的0至3岁,确实对人非常重要。3岁婴幼儿表现出来的由遗传决定的先天气质、后天逐渐形成脾气秉性,在他成年或者老了,都还能找到或多或少的蛛丝马迹。

一、遗传物质不但影响孩子的健康状况,还会影响大脑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

刚出生的婴儿,并不是像很多人以为的那样——同样的“白纸”。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独特的、从父母那里继承来的遗传素质,这些遗传素质主要包括通过基因传递的生物特性,比如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的特征。其中最主要的是大脑和神经系统的解剖特点。遗传素质在精子和卵子结合一刹那就被决定了,它是心理发展的生物前提和自然条件。

3岁的幼儿,先天气质表现比较明显了,基本上可以判断他属于哪种气质类型了。心理学家把人的气质大致分成四种类型: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抑郁质。每种气质类型的具体表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另外查询。我要强调的是气质类型是天生的,没有优劣之分,后天不容易改变。

二、婴儿出生后,是否得到精心呵护,早期经验是否丰富,以及与养育者是否形成亲密依恋,对0至3岁的婴儿身体和心理发展至关重要。

即使是不会说话的婴儿,他已经在接受外界刺激和对刺激做出反应了。人生最初安全感的确立和人格形成,就始于0至3岁。


幼儿3岁前,外界对他的影响,他大多是被动接受。3岁后,随着活动能力变强和会讲的词汇日益丰富,他对世界认识探索、与人交往互动也就更频繁、深入了,可是后面的认知活动都是建立在前期积累的经验上。

三岁,是人的重要时间节点。孩子在这个年龄表现出来的特点,有部分将长期存在或者伴随终身。但是人是可塑的,也许,随后漫漫人生路上林林总总遭遇和想自我改变的愿望,促使一个人长大、变老后,成为了与小时候截然不同的人。

3

一开始的时候,我不知道自己是自己:

你说“宝宝乖”,我也说“宝宝乖”。

后来,我知道镜子中的自己是自己了:

你说“宝宝乖”,我说“我偏不”。

有时候我说“偏不”,你会笑,并顺从我,于是我知道,这样可以;

有时候我说“偏不”,你不笑,还揍了我,于是我知道,这不可以。

我不断地尝试各种想法和行为,也不断试探你的反应和底线。

在摸爬滚打、被动挨打和主动找打的过程中,我摸索出了一套生存法则,

此后,我将以这套法则为基准,开始更为广阔地探索……

孩子到达三岁左右

基础的生理功能已经发育完善:

会和伙伴嬉戏打闹,能够自己吃饭睡觉,大小便等也不再需要特殊指导。

对于情绪语言的认知更为清晰:

此时的孩子,已经能够由己及人,感受到他人的情绪——他们可以通过别人的面部表情,准确读出对方的喜怒哀乐。

社会(家庭)关系认知基本确立:

会与接触最多的那个人(不一定是妈妈)建立强烈的依恋关系;知道自己扮演的角色(儿子、哥哥、外孙);明确哪些行为能够满足需求,哪些行为可能是在“危险边缘疯狂试探”。

——不难看出,三岁孩子作为“人”的基本功能,已经健全了。

成长,是终身的

  • 中国古谚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 弗洛伊德说:人格几乎是在儿童五六岁时就已完全形成,此后一生都在围绕它发展。

不过,今天的心理学已经明确指出,虽然幼年时期的经历对人生产生着重大影响,但随后成长过程中的客观因素,仍旧能够影响人生发展轨迹——尤其是经历了良好的教育或重大的挫折之后,改变尤为明显。

“三岁看老”这个观点,如今的意义在于:督促家庭尽量给孩子创造好的生长环境;

而“终身成长”的观点则是告诉成年人,不要老纠结于过去,人生,是可以改变的。

4

“三岁看大,7岁看老”是人们经常说的一句俗话,就是说三岁孩子表现出来的脾气秉性、行为举止,就仿佛看到他长大会是什么样的人。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三岁左右孩子性格和行为习惯基本定型了,因为在这时期,孩子学习的能力是超乎我们想象的。

比如,模仿能力,喜欢模仿父母或者兄弟姐妹的言行,孩子一旦形成习惯就会影响孩子的一生。所以这个时期,父母平时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处事方法,给孩子一个好榜样。

6岁之前是对孩子的性格和行为培养的关键时期。

你想让孩子将来成为一个怎样的人,那我们父母就要首先做到那样。

5

这句俗语是很有道理的。心理学研究证明,0—3岁是一个人人格形成的关键期,3岁以前的母婴关系奠定人的人格底色,从依恋关系来看,安全型的依恋关系可以形成获得安全感、容易信任,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3—6岁的父母亲子的三角关系对成年后的婚恋亲子关系影响巨大,成年后人际关系的互动模式都是早年模式的强迫性复制,这就是人们感到“宿命”的原因,不过人是终身发展的,3岁前和6岁前对人的一生确实影响巨大,每个人都有自由意志,但成年以后人却可以选择自己的人生方向,对人生满意当然好,如果不满意就要学会了解自己的潜意识,通过改变潜意识而改变命运。

6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在心理学上,可以从心理安全体系的建立来论证。

有句话叫“丑人多作怪”,其深层含义就是指一个人没有安全感和自信心,就会表现出怪异的行为。

越是不自信的人,越是敏感多疑,当别人稍微有一点不太友好的表现,就退缩或抵抗。

而自信的人,则行事磊落,勇于突破和挑战,不质疑自己,因而做事容易成功。

一个人的行事风格,与童年时期安全感的建立离不开关系。

孩子大概在0-6岁完成心理安全体系的建立。

大约0-3个月,孩子会形成生存的安全感。

在这个阶段,如果父母按需喂养,孩子吃饱穿暖,哭了困了有人照顾,他就会认为他的生存环境是安全的。

约3个月-3岁,孩子会形成对环境的安全感。

这个阶段,孩子会不断探索世界,尝试去了解他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如果父母能支持孩子的探索行为,并引导他创造一个安全温馨的生活环境,他就会认为这个世界对他而言是善意的,可以放心摸索的。

3-6岁,孩子会形成自我的安全感。

约在4岁左右,孩子的自我意识会十分强烈,他们会很在意他人对自己的认可。

如果父母能给予孩子积极正面的反馈,孩子就会认为自己是有价值的、被喜欢、被认可的,从而充满自信。

这种安全感一旦建立,轻易不会丧失,会伴随孩子一生,成为他们内心强大的力量。

反之,7岁以前缺失的安全感,会成为孩子心中的执念。

比如有的孩子小时候从来不被拥抱、爱抚,在长大后总是表现得很缺爱,有个人能每天抱抱他,就觉得是很爱他。

或者有的孩子在小时候不被认可,经常受批评指责,长大后他会特别在意别人对他的看法,别人一旦说了不认可他的话,就会让他很愤怒。

安全体系在7岁前形成以后,很难逆转,所以也就是“3岁看大,7岁看老”的意思。

在孩子小的时候,多给孩子关爱和支持,其意义并不仅仅是让他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

而是通过建立一个健康的安全体系,让孩子将来更有勇气面对人生的风雨。

我是咨询师乖妈,一个带着爱不断学习的二胎妈妈。

如果喜欢我的答案,就点个关注吧!

7

我们反复做的事情就是我们自己。优秀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换句话说,恶劣也不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种习惯。三岁看老,本质就是习惯的养成,从出生后的几个星期内开始,人类就在开始模仿行为,如果从这一阶段开始,积极的引导孩子学习健康的的习惯,将来的孩子,就是一个有着健康积极品质的人,如果从这个阶段开始,父母给予的照顾都是消极的,这孩子将来就废了。


就这么简单,这个问题不值得长篇大论的赘述。三岁看老——习惯使然。


8

三岁看老这种说法,没有科学道理,孩子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家庭环境的变化,有着根本的改变,比如家庭父母的突然离异,就可能影响孩子脾气性质的变化,大的自然灾害,祸福突然影响给家庭造成的巨大反差等都会给孩子带来很大变化。

9

“早期的亲子关系定出了行为模型,塑造出了一切日后的行为。”-Mackinnon,1950年。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是民间流传的一句古老的谚语,它概括了幼儿心理发展的一般规律。即指从儿童三周岁时的心理特点、个性倾向就能看到长大后的心理与个性形象的雏形。从出生到三岁被称为婴儿期,是儿童生理发展、心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反映的是早期童年经验因素对人格的影响。


人格发展的确受童年经验的影响,幸福的童年有利于儿童发展健康的人格,不幸的童年也会使儿童形成不良的人格。但两者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例如:溺爱可以使孩子形成不良的人格特点,逆境也可能磨炼出孩子坚强的性格。


人早期经验不能单独对人格起决定作用,它与其他因素共同决定了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列举几个对早期童年经验对人格影响的心理学研究:

1、Spitz(1945,1946)对孤儿院的儿童进行研究,发现许多孩子患了“失怙性抑郁症”,其症状为哭泣、将至、退缩、表情木然;

2、Peterson(1979)和Yates(1981)等人的研究指出,在儿童早期,父母护士和虐待,对子女的心里有明显不良影响;

3、Burnstein(1981)提出,弃子会使儿童产生心理疾病,孩子会形成攻击、反叛的人格;

Bowlby,1951年,受世界卫生组织(WTO)的委托,在大量调查后发现,儿童心理健康的关键在于婴儿和年幼儿童与母亲简历的一种和谐而稳定的亲子关系。

结论表明:“母爱丧失”的儿童在婴儿早期会出现神经性呕吐、厌食、慢性腹泻、阵发性绞痛、不明原因的消瘦和反复感染,这些儿童还表现出胆小、呆板、迟钝、不予人交往、敌对、反击、破坏等人格特点,这些特点会影响他们一生的顺利发展,出现情绪障碍、社会适应不良等问题。


每个人从出生伊始就受到生物遗传因素、社会文化因素、家庭环境因素、自然物理因素和学校教育因素影响。


有实验观察同卵双生子的外向性和神经质方面的相关显著高于异卵双生子,表明人格的形成最初受遗传学方面影响。


在个体生婴儿期,最早接触的是家庭环境,家庭差异和不同的教养方式对人格发展和人格差异也不同。权威型家庭教养方式,父母在子女教育中,表现的过于支配,孩子的一切有父母来控制;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容易形成消极、被动、依赖、服从、懦弱,做事缺乏主动性,甚至会形成不诚实的人格特征。放纵型教养方式,对孩子过于溺爱,让孩子随心所欲,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时达到失控的状态;在这种家庭环境中成长的孩子多表现为任性、幼稚、自私、野蛮、无礼、独立性差、唯我独尊、蛮横无理、胡闹等。民主型教养方式,父母与孩子在家庭中处于一种平等和谐的氛围中,父母尊重孩子,给孩子一定的自助券和积极正确的指导;这种教养方式的孩子能形成一些积极的人格品质,如活泼、快乐、直爽、自立、彬彬有礼、善于交往、富于合作思想活跃等。


社会文化、自然物理、学校教育等因素,也在儿童生长期中起到重要。不同生态环境、气候环境、空间也会影响人格的发展;比如:爱斯基摩人的社会结构比较松散,除了家庭的约束外,很少有持久、集中的政治与宗教权威;父母对孩子的教养原则能够适应承认的独立生存能力;男孩由父亲在外面教打猎,女孩由母亲在家里教家务。儿女教育比较宽松、独立、冒险的人格特征。而特姆尼人社会结构紧固,有比较分化的社会阶层,简历了比较完整部落规则,哺乳期间父母对孩子很疼爱,断奶后孩子就要接受严格的管教,使孩子形成了依赖、服从、保守的人格特点。气候也会提高人的某些人格特征的出现频率,世界上炎热的地方,也是攻击行为较多的地方。现代教育中教室管教风格、公正性、学校同龄群里对幼年儿童人格形成的影响也较大。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不是空穴来风,我们平常的经验之谈很多都是真正的心理学。

10

这话,我不认可,但理解。

对大多数人来说,都是表现型人格,进而认为人生有很多东西是固定不变的,比如智商,聪明是天生的。

但事实上,还有另一种进取型人格的人,他们认为人生是动态的,任何事,经过刻意练习都可以提升,甚至智商和聪明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