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武灵遥,我来回答。
回答这个问题,我先简单说一下我的个人情况,书香门第,上面连着两代人都是大学生,爷爷奶奶科研出生,姥姥姥爷教师,自己是大学开始留学英国,硕士毕业。
现在,我暂居北方某县城,主要是积累写作素材,以及想要看看真实的中国,平日里也与县城不少人有交道,基本上了解当地的一个情况。
这里,我先来说一下,寒门为何难出贵子,
1. 成长环境
我刚出生的时候,90年代,几乎没有什么早教意识。
但是,我姥姥姥爷因为自己是教师,会开始教我简单的数字,教我念古诗,食物上也很重视,在意营养,每天会煮一条鲫鱼给我吃。
到了小学一年级,也是养成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的关键年纪,家里的老人每晚都会在吃完饭后,带着我复习功课,顺带给我讲讲不会的题。
另外,家里也有一个大大的书房,99年左右家里的藏书便接近千余本,有事儿没事儿都在看书,阅读速度也是那个时候练出来的。
但是,纵观现在的农村/县城小孩,几乎一放学回家,做完了作业后,便会抱着个手机刷快手,或是看电影。
学习也大多不是很认真,不会的因为没有办法问自己的父母(文化程度大多不高),只能抄答案,死记硬背,更不要提未来的规划了。
至于考大学,在那些高考大省,几乎都是随缘,考得上就读,考不上就跟着家里的长辈去周围城市里务工。
2. 教育环境:老师
读到这里,你也许会问了,家里人懂得不多,那学校里的老师呢?
这里,我只想告诉你,教师行业现在越来越商业化了,尤其是在城市里的私立学校开始冲升学率以后,都在教师招聘上不惜下血本,动辄给出30万+工资抢老师。
结果,能够留在县城的,不是些刚从师范学校毕业,自己人生都没有想清楚的小年轻,便是些个考编制的寒门,自己学习能力就很差,更别提教人了。
比如,我去年认识的一个,便是编制考了3遍才考过,全靠死记硬背的人。
这样的人教出来的学生,竞争力完全就跟不上呀。
另外,这些老师的教学方法也是很死板的。
有一次,我本想去楼下的辅导中心当兼职老师,帮学生改改作业,答疑一下,结果却发现老师的教育水平非常有限。
比如,一个四组的,有小数和分数的乘法相加求和,要在规定的时间里做完,首先便要考虑是不是可以提取公因子,简化运算。
但是,这个老师却教学生手算,可见这教学方法和质量。
3. 学习氛围:家长同学
最后,学习氛围也很重要,我读的是省里最好的中学,也是国家重点中学,同学大多勤奋好学,上课和自习都很认真,都希望考个985. 211,基本上不会出现早恋、抽烟喝酒、旷课等情况。
但是,县城中学里,这类情况其实很多,甚至不少人还告诉我说,这里的孩子会找人打群架,恃强凌弱,和《少年的你》里面演的相差无几。
在青春期,高度渴望与周围人保持一致,在意周围人评价的年纪,又那么多的诱惑,学生真的很难静下心来好好学习。
再加上不少农村父母和孩子讲的,读书无用论,有那个钱和时间读书,不如找个工作,早点娶媳妇,不少人便会在初中毕业后,跑去学一门手艺,早早便结婚了。
因此,综合考虑到家庭环境、老师、同学的原因,有极强自理能力的,能够走出来的人,真的是寥寥无几。
古代同样如此,只是那时候的文献材料留下来的十分有限,我们知道的也就是那些个很厉害的人,因此造成了古人读书厉害,寒门出贵子的错觉。
这就好比,几百上千年后,我们的后人来看我们,也会发现,真正被历史铭记的,也就马云、马化腾、刘强东、任正非、王石等大佬。
至于我们普通人,不过是有幸来人间走一遭的普通人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