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姚广孝有多厉害?

姚广孝有多厉害?

2020-07-20 04:12阅读(164)

姚广孝有多厉害?:公元1348年,朱元璋结束三年流浪生涯,回到皇觉寺,后来建立了大明王朝。同一年,还有一个少年出家为僧,后来整个改变了大明:-姚广孝,厉害

1

公元1348年,朱元璋结束三年流浪生涯,回到皇觉寺,后来建立了大明王朝。

同一年,还有一个少年出家为僧,后来整个改变了大明王朝的历史进程。

有一次,这个少年和尚正在嵩山寺游历,路上遇到了相面大师袁珙。袁珙一看见这小和尚吓了一跳。

怎么呢?这小和尚面相不凡。袁珙对他说道:“你真是个奇特的僧人,眼睛是三角形,体形就像一只病虎,必然天性喜欢杀戮,会是个大人物啊!”

按说佛门弟子应该慈悲为怀,听别人说自己喜欢杀戮,早就大耳光子抽过来了。可是这小和尚听了居然哈哈大笑,喜不自胜。

可见这小子还真就是个危险分子,心里装的不仅有菩提,更有许多带着血腥气的秘密。

他出家后居然还曾跑去跟道士学习阴阳术数。所谓阴阳术数内容庞杂,包括算卦、占卜、天文、权谋机断等等,明显属于旁门左道嘛。

学习这种旁门左道的都不是什么“正常人”:比如苏秦跟随鬼谷子学习纵横术,苦读《阴符》;张良从黄石公那里得到并学习《太公兵法》;刘伯温学习《六甲天书》和《奇门遁甲》……

话又说回来,哪一个正常的和尚会拜道士为师呢?

事实上,他本就不甘心做一个“正常人”。

他是要站在高山之巅,以天下为棋盘,以王侯为棋子的男人。

他的法号叫做道衍,后来明成祖朱棣赐给他另一个俗家名字——姚广孝,人赠外号“谋僧”,又叫他“黑衣宰相”。

他一手策划了“靖难之役”,助朱棣登上皇位;

他负责为朱棣迁都,规划设计了北京城;

他主持编纂了明代最重要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

有时候会想,如果没有这个和尚,大明会是怎样一番景象?永乐大典不会有,郑和下西洋不会有,甚至整个中国的历史也许会走向另一个航道。

01

良禽择木而栖

公元1382年(洪武十五年),跟随朱元璋一生的女人马皇后病逝。朱元璋下令选拔高僧陪同皇子王爷们,一同为马皇后诵经祈福。

这也许是道衍和尚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个机会。当时担任僧录司左善事的宗泐举荐了他,而他由此遇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男人——燕王朱棣。

所谓“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道衍与朱棣见面后相谈甚欢,这两个不凡的男人已经相遇,一番大事业已经在冥冥中注定了。

这一年,道衍48岁,他已经熬的够久了,一肚子智谋憋得没处发泄,哎呀好想搞个大新闻啊。就像一个五星级酒店的大厨,三年不做饭,看见铁锅都得手痒。

燕王朱棣挑选随侍僧人,经过道衍和尚的时候,道衍马上说了句话,立刻吸引了朱棣的注意力。他说的什么呢?

“燕王殿下,贫僧愿意追随您。”

燕王没有料到有和尚会这样,问道:“为何要追随我?”

“贫僧有大礼相送。”

“哦?”燕王更好奇了,一个和尚能有什么礼物可拿来送给他这位王爷呢?

“贫僧要送王爷一顶白帽子。”

朱棣脸上变色,低声问道:“你到底是何人?想找死么?”

朱棣为何变色?

道衍把不便说的话玩了个文字游戏。“王”字头上扣个“白”字,乃是“皇”。朱棣自然会意。

道衍面对朱棣的斥责笑而不答,开始自顾自的打坐。他太了解燕王这种人了,作为朱元璋的儿子,怎么可能没野心?

果然,不一会儿,朱棣自己就找了回来。“跟我来。”

事实证明,要想成大事,必须要善于抓住机会。如果没有机会呢?那就创造机会!

不久后,道衍跟随朱棣前往北平,任庆寿寺住持。

如果他真的老老实实做主持,日后可能就不会发生那场战争了。

偏偏道衍这个住持并不满足于每天青灯古佛、木鱼念经。他经常出入燕王府,与朱棣密谈,旁人都要退避。

谈的自然是朝堂大事。朱棣需要道衍这样的谋士来帮助他,因为虽然贵为燕王,但接近权力中心的他处境并不安稳。

02

天要你做皇帝,管民心作甚?

尤其在开国皇帝朱元璋驾崩后,皇位传给了朱棣的侄子朱允炆,史称建文帝。

建文帝朱允炆

朱允炆上台后,为了集中自己的皇权,听从齐泰和黄子澄的建议,开始实行削藩。可是,要知道,削藩在历朝历代都是一件棘手的大事。

之前,西汉初年,汉景帝听从晁错的《削藩策》,要将刘邦当年分封给诸侯王的领地收归中央,结果引发了“七国之乱”。汉景帝皇位都不稳了,不得不腰斩晁错。

之后,清代有康熙削三藩,惹得平西王吴三桂举兵造反,半壁江山沦陷,大清险些被推翻。

但年轻的朱允炆显然没有充分考虑这些。他上台一个月,龙椅都还没坐热乎,就带着激情开始动手了。周王朱橚、湘王朱柏、代王朱桂、齐王朱榑、岷王朱楩相继获罪,被废除藩国、贬为庶人,其中湘王不堪受辱,举家自焚而死。

建文帝并不在乎,他只觉得:嗯,开局不错。雷厉风行而且接连得手。满满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在他的胸膛中膨胀起来。一切都那么顺利,看起来还会一直顺利下去……

但他低估了自己另一个叔叔朱棣,更没想到在叔叔背后有着一个智谋无双的和尚。

其他藩王被削后,燕王朱棣唇亡齿寒,十分郁闷,有一天看着窗外的冬日景色出了神,随口吟道:“天寒地冻,水无一点不成冰。”在一旁的姚广孝马上接了下联:“世乱民贫,王不出头谁做主!”

朱棣犹豫不决,说:“此时民心都在朝廷那边,我能怎么办呢?”

道衍的回答是:“臣知天道,何论民心。”

我只知道上天要让你做皇帝,管它所谓的民心作甚?!

道衍又让当年给自己看过相的袁珙和占卜奇才金忠前来,为朱棣预测吉凶。朱棣这才下定决心,要向皇位进军。

一句话就可以鼓动人造反,这就是道衍的魅力。

几百年后的美国,有个信奉禅宗的男人叫做乔布斯。在劝说约翰·斯卡利加盟苹果事业时,他说:“你是想卖一辈子糖水,还是跟我们一起改变世界?”

而道衍需要一个乱世来实现自己的抱负,如果没有乱世,他就要创造一个!

山不走向穆罕默德,穆罕默德就走向山。这就是道衍和尚的霸气。

可以想象,如果没有道衍和尚的力劝,朱棣也许就会在所谓的“民心”面前屈膝,将自己的藩国交出,而沦落为一个不知名的皇亲国戚,何来历史上的永乐大帝?

大志已决后,朱棣开始暗中拉拢军队势力,并且招募自己的勇士。而道衍和尚,披着一身袈裟,手里拿着佛珠,不在寺庙拜佛,却在燕王府内为朱棣训练兵马、打造军器。细心的他居然还养了一大群鹅、鸭子,用它们的叫声来掩盖军事训练的声音。

道衍以前跟随道士学习的权谋机断、阵法等等,此时也开始派上了用场。所谓“技多不压身”,你当初以为没用、只凭兴趣学习的那些技能,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起到大作用哦。

那么当风暴来临时,道衍的所学到底能否帮助朱棣逃离死祸、一飞冲天呢?

03

造反技术哪家强

1399年6月,燕王府的护卫百户倪谅告发朱棣谋反,朝廷下令要逮捕燕王官属,幸亏都指挥张信向他偷偷报了信。

事到临头,已经没有退路,反!

朱棣决意立刻起兵,这时,忽然风雨大作,燕王府屋檐上的青色瓦片被吹落下来,砸得粉碎。碎瓦,历来都是不祥之兆。朱棣大惊失色,难道天意注定他起兵必败么?

此时,又是道衍出来为朱棣定心。他说:“这是大吉之兆啊,此乃飞龙在天,才会有风雨相从。青瓦落地,说明要换成皇帝用的黄瓦了!”

你瞧瞧,这和尚一张嘴跟玩杂技似的。民心阻碍朱棣起兵的时候他不管民心只管天道,如今天意不祥,他又生生把凶兆解释成大吉之兆。管他呢,反正就是要造反。

心一旦有了方向,整个世界都要为他让路。这也许是成大事者的相通之处。

在道衍和尚的鼓励下,朱棣竖起“清君侧”大旗,以诛杀齐泰、黄子澄为名,号称“奉天靖难”。而道衍则负责留守北平大本营,辅佐世子朱高炽。

这年十月,朱棣带兵攻下大宁城,而朝廷的南军主帅李景隆则趁机攻打北平。道衍指挥将士守城,丝毫不乱。又在夜里用绳子将军中勇士从城墙系到城外,与朱棣派回来的援军内外夹击朝廷军队,斩首无数。

然而,尽管陆续取得了一些胜利,但造反三年后,朱棣的大军仅仅占据了北平、保定、永平三个郡而已。而朱允炆仍然占据全国大部分地区。

当时朱棣的军队正在攻打山东,可苦战那么长时间,都打不下来。

论兵力、人才资源、物资储备,朱棣都远远落于下风。

如果再这样继续下去,朱棣大军势必被围困剿灭。当不上皇帝倒是次要,能活命就算老天保佑了。这可咋整?

所幸还有道衍!这个当初极力劝他起兵的人,关键时刻终于又送给他一份大礼,让他一飞冲天。

道衍提出了一个创造性的大战略:不要再跟这些人耗下去了,我们应当直取京师!那里兵力空虚,一定可以攻打下来。

“毋下城邑,疾趋京师。京师单弱,势必举。”

——《明史·卷一百四十五·列传第三十三》

朱棣一拍脑门,对呀,为什么非要揪着实力强劲的山东不放呢?他仿佛看到了道衍为他打开的另一扇大门,通往京城的大门。

在道衍的战略部署下,朱棣转战徐州,后来在淝水、灵璧接连大胜朝廷军队,而后直捣黄龙,渡江夺取京师,一举成功!

可见,当遇到困境的时候,一味撞南墙并非最佳选择,转换一下思维也许就会海阔天空。

攻取京师后,建文帝在大火中下落不明,而朱棣登基称帝,道衍则被任命为僧录司左善世。

道衍终于实现了他的承诺,将”白帽子“送给了朱棣。但道衍自己,却并没有享受荣华富贵,这又是为什么呢?

04

和尚当官怎么办

在朱棣登上皇位的过程中,道衍可称居功至伟。

后来,朱棣几次远征蒙古时,姚广孝都留在南京,辅佐太子朱高炽监国,为朱棣免除了后顾之忧。

永乐二年,朱棣加封道衍为资善大夫、太子少师,并赐名“姚广孝”。

但是,跟姚广孝交谈时,朱棣从来不直呼其名,总是称他为“少师”。可见朱棣对姚广孝有多敬重。

后来,大概觉得姚广孝做和尚日子太清苦寂寞了,朱棣下令要他蓄发还俗,不料却被姚广孝拒绝了。朱棣又赐给他豪宅和美女,姚广孝仍然不为所动,还是做着自己的道衍和尚。

到湖州赈灾时,姚广孝还将自己被赐予的黄金全都分发给宗族同乡。

这位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男人,上朝时候穿官服,一下朝回家便立刻换上僧衣。倒是颇为有趣。

其实这叫什么?懂分寸,知进退。

所谓“高处不胜寒”,越是位极人臣,越是在钢丝上行走。君不见,历史上多少将相功高震主,最后死于非命。只有极少数人可以保持清醒,急流勇退。

李斯怎么样,伙同赵高将胡亥送上帝位,最后还不是被腰斩、夷灭三族?

韩信怎么样?为刘邦打下江山,功高无二,国士无双,被封为齐王。最后却被吕后让宫女们手拿棒槌活活打死了。

往近了说,李善长、常遇春、蓝玉……哪个不是跟着朱元璋出生入死的老兄弟?除了徐达明哲保身外,全被灭掉了。(经知友提醒,常遇春不是被过河拆桥灭掉,而是暴病而死。)

姚广孝非常明白“前车之鉴”的道理,所以把这一身袈裟作为他最好的保护色。毕竟,有哪个和尚会篡位夺权呢?

公元1418年(永乐十六年),姚广孝病逝,终年八十四岁。明成祖朱棣为悼念这位大功臣,废朝两日,以僧人的礼制安葬他,并追封他为推诚辅国协谋宣力文臣、特进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赐谥恭靖,赐葬于房山县东北,还亲自为他撰写神道碑铭。

姚广孝墓塔 在今北京市房山区

朱棣驾崩后,太子朱高炽即为,是为明仁宗。这位皇帝对自己的老师也怀有深厚的感情。姚广孝去世七周年的忌日上,朱高炽亲自撰写祭文,赞扬他的功勋,并特命姚广孝配享朱棣的庙庭。

太庙是什么?那是皇帝一家直系的祭祀场所,一般而言只有皇帝的先辈才可以列入太庙,一般的皇亲国戚都没这个资格。之前也有大臣配享大明太庙,那都是中山王徐达这样的开国武臣。以文臣身份配享太庙的,只有姚广孝一人而已。

05

生来就为“搞事情”

道衍、姚广孝,两个名字,恰恰代表他的两个角色。他以半僧半官的身份,出入于朝堂和佛堂,而在君王面前能够做到游刃有余、善始善终。这样的例子实在极少。

说他是个明代第一奇人,一点不为过。

纵观姚广孝的一生,其实就是“搞事情”。耕地?包工?做生意?这些从来都不在姚广孝的人生规划内。

你说他是和尚吧,他插手朝政,引发内战,自己不做皇帝,却将他看中的人推上帝位;

你说他不是和尚吧,豪宅、美女和黄金他都视若无物。为了驳斥程朱理学中的反佛言论,还写了一本《道余录》,是佛教史上重要的著作,俨然是位无欲无求的高僧。

历史上这种人极为少见。

他们生来就是要做大事的。金钱?美女?一个小城的首富就可以得到。不好意思,层次太低了。

这种人要的,是要实现自我抱负,学了满腹韬略,就要让这才学好好发挥出去,就要用一个时代来为他证明。

登山,则必达绝顶;击水,则随江入海。做谋士就要让主公主宰天下,自己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成为可与孔明、张良并肩的超一流谋臣。

做,就要做最厉害的。

即便为此要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疯狂吗?疯狂。

学识广博,胸怀天下,能在寺里坐得住几十年的冷板凳,能抓住朱棣这条登天阶;关键时候能够以智谋力挽狂澜,功成名就后又能明哲保身、全身而退。

厉害吗?厉害。







2

姚广孝辅佐朱棣成大业,还需要有多厉害?

《明史》对姚广孝的评价是:“帝用兵有天下,道衍力为多,论功以为第一”。

他的一生及其在“靖难之役”中所为,我认为应摆脱世俗的观念,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来看,姚广孝是一个身着僧衣而胸怀治天下大志的封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他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有过杰出的贡献。

雄心壮志

姚广孝生于历代行医之家,14岁时剃度为僧,法名?道衍。他曾“事道士席应真得阴阳术数之学”,“悉读兵书”,学识日益长进。姚广孝虽人在寺院而心系尘世,日日思虑“山河社稷、国土人民、君臣父子相生相养之事”,反对“形如槁木,心若死灰”的悲观厌世论调。不甘伴古刹青灯度过一生。

他曾登京口北固山即景赋诗怀古:“肖梁事业今何在,北固青青眼倦看。”直抒其极自负之雄心和亟待奋起的愿望。

才遇良主

明太祖朱元璋也曾是佛僧,他即位后大力提倡和护持佛教,对僧侣有偏爱之心。洪武十五

年(1380年)马皇后去了,各路藩王奔丧京师,太祖命选高僧侍奉各王诵经荐福,有人向燕王朱棣推荐姚广孝。朱棣这一年23岁,“貌奇伟”,“智勇有大略”,“能推诚任人”,“数练兵出塞”。

他身负镇边重任,极有作为,对皇位早有觊觎之心,此时也在寻找能助他夺位的能臣。两人一见如故,跟朱棣一起回北平。从此,他紧随朱棣,开始了他一生际遇中最重要的转折。

朱元璋为巩固自己的统治,实行分封制,把几个儿子分封到边境重地。他曾申谕诸王“惟列

爵而不临民,分藩而不赐土”,以避免分裂割据。

然而这种规定是无济于事的。“时诸王以尊属,拥重兵,多不法”,都是“据名藩、控要塞,以分制海内”。尤其北方几个要塞诸王如西安泰王、太原晋王、大同代王及北平燕王等,他们在边境筑城屯田,督造军器,训练将兵,其势力膨胀,对中央构成了极大威胁。其中尤以朱棣为最强大,他驻守北平,拥兵十万,车甲无数。


靖难之役的关键人物

洪武三十年(1398年)朱元璋离世,朱允炆继位。他深知诸王各拥重兵是灭顶之灾,便和大臣齐泰商计削藩之事。

相继废除了周、湘、代、齐、岷五王,后派兵进驻北平,矛头直指燕王朱棣。朱棣与朱允炆矛盾不可调和。姚广孝看时机已到,“遂密劝成祖举兵”成。是年七月朱棣以“奉祖训、清君侧”为名,誓师北平,“靖难之役”开始。

姚广孝是“靖难之变”的关键人物,其活动贯穿了战争的全部过程。其作为可表现为三方面。

  1. 极力敦促朱棣巩固北边重地而建立一个夺取胜利的坚实后方根据地。

  2. 帮助朱棣集结起兵“靖难”的军事力量,做好战術充分准备。
  3. 广孝在“靖难之役”中,运筹帷幄,决策进退,对朱棣的最后取胜起了关键性作用。朱棣的后方基地是北平,而进攻目标却是京都南京。因此,朱棣带兵转战中原之时委托广孝守北平。姚广孝在北平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建文二年(1400年)四月朱棣率兵围攻济南,三月不克,广孝即“驰书\"说:“师老矣,请班师。”于是朱棣带兵回北平休整,与广孝再策划进兵之计。双方激战3年之后,燕军虽所占之地不多,但南京却是必占之地。姚广孝认为作战双方是太祖子孙叔侄,战争是争夺皇位,其结果与人民切身利益无多大关系,时“四方人心多所观望,惟视金陵成败为向背耳。”因此一旦攻下南京便大功告成。姚广孝与朱棣制定进攻策略:在进攻南京途中“毋下城邑,疾趋京师。”燕军大举南进,“连败(敌)诸将于测河、巫壁,渡江入京师。”南京被燕军攻破,建文帝不知所终。朱棣即位,为明成祖。

综观“靖难之变”全过程,朱棣之所以胜利,固然与他的卓越才能有关,但姚广孝以其高超

的谋略、出众的才华辅佐也起了关键作用。

“帝在藩邸,所接皆武人,独道衍定策起兵。”“帝转战山东、河北,在军三年,或旋或否,战守机事皆决于道衍。”

连朱棣也赞叹广孝说;“朕若非少师默运神算,何得天下大统? ”

刚哥认为,在明初风云变幻的政治舞台上,姚广孝是一个带有神秘色彩的重要角色,但很明显他是对明代历史发展“提供新的东西”的历史人物。

他是时代的产物,是一个兼通佛、道、儒的政治家、思想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他抓住历史的机遇,以他卓越的才能及其顺乎潮流的政治主张,辅佐朱棣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对明代历史向前发展起了开拓性的作用。

【参考文献】:《明史》,《姚广孝传》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3

有一句话叫“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依我看来,和姚广孝比较,他们还在初级阶段。

为什么这样说呢?我的理由是:

一、论功绩,在明朝二百多年历史中,能算得上盛世的,主要是永乐盛世、仁、宣之治三朝,而永乐盛世,姚既是策划者,又是参予者。其中,永乐年间最大的事件,莫过于迁都、编撰《永乐大典》,前者,姚是总规划师,也是总指挥;后者,他是最高编撰负责人。

他是明仁宗朱高炽、明宣宗朱瞻基的老师,也就是说,这两个皇帝,是他一手调教出来的。

第二,论学问,他精通儒释道三教,不但编撰了永乐大典,而且是《太祖实录》编撰最高负负人,除此而外,还有多部著作传世。

第三,论军事才能,他既有战略眼光,也有实战指挥能力,当朱棣在靖难之役初期,连受挫折之时,他马上建议朱棣,敞开朝庭主力,避开途中城市,单刀直入取京城,只要京城拿下,群龙无首,就成功大半。而他自己,协助世子朱高炽,率领一万名老弱病残,抵御了朝庭十几万大军的包围,最后,和朱里应外合,一举打败了敌军。

第四,论政治洞察力,早在洪武年间,他就看出了门道,太子朱标死后,立朱标儿子朱允炆为继承人,而朱允炆,只是一个书呆子,围在他身边的肱股大臣,也只是些腐儒,做学问,或许他们是个人材,而治理国家,他们却是外行。

而成王朱棣,久经沙场磨炼,富有丰富的军事和政治斗争经验,虽然不一定是个好人,但绝对是治国一把好手。所以,他初次见到朱棣,就说出了“送给王爷一顶白帽子”的惊世骇俗之言。在他策划和参予之下,朱棣顺利登基做了皇帝,并且创造了永乐盛世。

第五,论境界,他虽然是靖难第一功臣,可是他不要官、不要钱、不要豪宅、不要美女,上朝时,他穿官服,下朝时,他换上僧衣,人称他为

“黑衣宰相”,这在几千年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第六,论君臣关系,慎始者广多,慎终者能有几人,比如诸葛亮,开始时,刘备三顾茅庐,如鱼得水,夷陵之战,刘一意孤行,他只能长叹,若孝直在,必能阻止陛下。比如刘伯温,为了防止朱元璋猜忌,他只好从老家回到京城,最后被奸臣所害。

相比姚广孝,尽管朱棣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王,可是,他从来没喊过姚广孝的名字,从来都是以少师相称;尽管朱知道姚谋略过人,但是,从始至终几十年,从没有对姚产生过怀疑,就在姚病重时,姚要求他,释放放靖难之变中,放走建文帝的重要嫌疑人时,他也一口答应。

姚广孝活了八十四岁,死后进太庙,这在明朝,是唯一的文臣。

综上述,姚广孝,进能搅得天翻地覆,立下了经天纬地的大功,退能安享晚年,死后仍能享受殊荣,这在历史上,能有几人?

4

姚广孝是明朝时期一位著名的僧人,精通三教。他一生中的最大成就就是帮助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了侄子的王位。



姚广孝


在十几岁的时候,姚广孝就剃度出家做了和尚。随后的几十年的时间里,姚广孝仔细的钻研佛法,学习了风水学,成为了民间的一位隐士,甚至被很多人看成了和诸葛亮、刘伯温齐名的\"仙人\"。


在十几岁的时候

当年,朱棣在做燕王的时候,一次率军征战北方,经过北京平县的龙母庄的小村落时,全村人都在办喜事。朱棣感觉很奇怪,明明不是黄道吉日,为何要在这一天办喜事?


朱棣在做燕王的时候

于是朱棣下马像当地人问道:\"今天并非黄道吉日,为何在今天办喜事?是谁帮忙看的日子?

  老百姓当时不知朱棣身份,就对朱棣说,我们村中有一位神机妙算的僧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说今日是黄道吉日,万世太平!结婚的好日子也是他给算的。


今天并非黄道吉日


这位和尚就是姚广孝。耀光孝被叫到朱棣的面前,问他为何挑选今天办喜事?姚广孝说道:\"我知道今天不是黄道吉日,但我算出今天必有贵人路过此地。龙虎相冲,凶煞神自会退避,这叫逢凶化吉。\"朱棣自己身份被识破,意识到姚广孝必是非同寻常之人,便以诚相待,将姚广孝请回了燕王府,以便日后辅佐自己。



黄道吉日


后来,朱棣登上了皇位,开始了迁都的计划。古人讲究风水,对于帝都更是如此。姚广孝在帮忙建好地都之后又受命帮助朱棣选择合适的陵墓地址。当时有人像朱棣推荐了北京昌平城北方的开阔地带。这里四周有群山包围,背靠天寿山,坐北朝南,旁边还有潺潺河水流过,

  确实是一款风水宝地。


朱棣


朱棣又询问姚广孝的意见,朱棣问道:\"选陵候,你通宵天文地理,能预算后事,你算算这块墓地,可以埋葬我大明朝的几代子孙?\"

  朱棣的意思是问,朱家的江山能传几代?姚广孝自然能算出明朝的命运,但是说出真相恐怕只有死路一条,于是便对朱棣说出四个字\"万紫重孙\"。朱棣听闻非常高兴,立即下令将周围的80里为皇家园寝,这也就成为了后世的明十三陵。历史上没有哪个朝代能历经万世,明朝在经历了267的离历史后被覆灭。


 朱棣

有后人想起姚广孝的这句话,才明白这是一句隐语。\"万紫重孙\"是在告诉明成祖朱棣,到了万历皇帝的孙子崇祯皇帝,明朝就灭亡了。可惜,明成祖朱棣当时并没有听出这句隐语的意思。

5

明朝洪武末年至永乐年间,在风云变幻、惊心动魄的政治舞台上,姚广孝若隐若现,神出鬼没,他身披袈裟,口喧佛号,是地地道道的和尚;他出谋划策,指点江山,是货真价实的军师。他最擅长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也能亲自指挥千军万马,守城却敌,在明成祖朱棣夺取江山的斗争中,他是第一功臣。但他恰如一条神龙,见首不见尾,使人感到莫测高深。他实在是一位神秘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在腥风血雨的朝代更迭中,计定江山的谋略家灿若繁星,不可胜数。这也不足为奇。但能够将超凡脱俗、四大皆空的和尚和积极用世、竭精殚智的谋臣集于一身者,却极为少见。而姚广孝就是这样一位神秘的和尚军师,一位身披袈裟的政治家和谋略家。

姚广孝(1335年-1418年),字斯道,又字独闇,号独庵老人、逃虚子。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朝政治家、佛学家,文学家,靖难之役的主要策划者,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黑衣宰相。

姚广孝年轻时在苏州妙智庵出家为僧,精通三教,与明初儒释道各家学术领袖都有不错的关系。

洪武15年,被明太祖挑选,以“臣奉白帽著王”结识燕王朱棣,主持庆寿寺,成为朱棣的主要谋士。朱棣靖难第三年,姚广孝留守北平,建议朱棣轻骑挺进,径取南京,使得朱棣顺利夺取南京,登基称帝。明成祖即位后,赐名姚广孝。以区区燕地一方土地敌全国兵马,且最终获胜,历史上绝无仅有。成祖继位后,姚广孝担任僧录司左善世,又加太子少师,被称为“黑衣宰相”。

负责迁都事宜,一手规划今日北京城布局。而后在解缙编书失败后又担任了《永乐大典》和《明太祖实录》的最高编撰官, 尤其是《永乐大典》,这是他在中国文化历史上的最大贡献。 少师晚年,在明初期佛教渐成颓势之际,又担起护教(佛教)之责,整理了反排佛的《道余录》,为佛教史上一件大事。永乐十六年(1418年),病逝庆寿寺,追赠荣国公,谥号恭靖。皇帝亲自撰写神道碑铭,并以文臣身份入明祖庙,是明代第一人,也是唯一一人。

怪杰出世

姚广孝的祖父和父亲都是乡间郎中,生活虽然清苦,但祖辈事佛积善,很受乡里敬重。姚广孝十四岁时,由于姚家祖辈事佛,父母决定让他出家为僧,谋口饭吃。

姚广孝出家后,却从师于一个叫席应真的道士,向他学习“阴阳术数之学”,同时还读书工诗,研究兵法。他云游四方,广交名士,精通佛、道、儒诸家之学,成了当时颇有名气的高僧。

吴中富庶,也是人才荟萃之地。姚广孝有四个好友,分别叫高启、杨基、张羽、徐贲,这四人自比于唐初四杰。其中的徐贲,号北郭生,比邻而居的高启、王行、宋克等十人,号称“北郭十友”,均与姚广孝结为诗文好友。这些人劝姚广孝弃佛归儒,姚广孝婉言谢绝了。大约在元朝至正二十三年(1364年),他潜心内外典籍的学习,开始了佛、儒两家的对比与选择。在学佛访友和诗文来往中,他的政治思想逐渐成熟。

在元末乱世中,姚广孝叩钵吟诗,高谈阔论,确实不像个安分守己的出家人,倒像一个胸怀大志的书生。他渴望走元初怪僧刘秉忠的路子,辅佐明君,成就帝王之业。

洪武八年(1375年),姚广孝以通儒被召留京师天界寺。这一次他虽未得官,但这次赴京使他进一步交结了官宦和高僧,并增强了成就事业的雄心。

洪武九年,姚广孝回到苏州西山海云院,在那里住了四年,过着“无过客则终日危坐澄想”的生活。洪武十三年秋,他再次出游,次年“扬帆于浙江之上”。在好朋友宗泐的举荐下,他于洪武十五年(1382年)再次被选高僧进京。

燕王朱棣的首席谋臣

洪武十五年八月,皇后马氏去世,朱元璋命令选拔天下的有道高僧来侍奉诸王,为诸王诵经荐福。宗泐是元末明初的著名高僧,当时正应诏在京,深得朱元璋器重,朱元璋称他为“泐秀才”。在他的举荐下,朱元璋的第四子朱棣召见了姚广孝。两人一交谈,竟非常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意。朱棣请姚广孝出山相助,姚广孝毫不犹豫,欣然应允。姚广孝就跟随燕王北上,来到了北平。为了遮人耳目,朱棣让他住持庆寿寺。两人从此频繁往来,经常秘密私谈,至于谈论什么,至今不得而知。

洪武二十五年四月,太子病死,皇储之位成了空缺。朱元璋晚年丧子,悲痛不已。同年九月,在翰林学士刘三吾的建议下,朱元璋立年仅十岁的朱允炆为皇太孙,指定了未来的接班人。

朱元璋死后,朱棣得到消息,遂带领军队赴京奔丧。即将到达淮安时,却收到了朱允炆派人送来的敕符,让他立即返回自己的封地去。朱棣非常恼火,仍要下令过江。姚广孝赶忙劝阻说:“大王以至孝渡江,奈何有违诏命,反为不孝也,愿殿下养成龙虎之威也。他日风云感会,羽翼高举,则大江只投鞭可断也,今日何得屑屑于此哉!”朱棣听从了姚广孝的建议,虽然心中不满,但还是带兵返回了北平。实践证明,姚广孝的建议在当时的确是明智之举。因为如果朱棣强行过江,不仅有违朱元璋的“遗诏”,闹不好还会搭上自己的性命。

1399年,朱允炆即位,改年号为建文。他上台之后,采纳了大臣齐秦和黄子澄的意见,大肆清除诸王,朱棣的处境十分危险。在这种情况下,姚广孝立即密劝朱棣起兵夺取政权,但朱棣一直顾虑重重,下不了决心。为了进一步坚定燕王起兵的决心,姚广孝煞费苦心,以相面、占卜等方法不断地诱导,并对当时形势作了精辟的分析,朱棣终于被说动了。

靖难之役定天下

燕王朱棣在姚广孝等人的鼓动下,决意夺取皇位,与侄子建文帝决一雌雄。姚广孝作为燕王的主要辅佐和谋士,不但以自己的谋略使燕王最后下了决心,而且要作各方面细致的准备,其中的练兵和铸造兵器尤为重要。

建文元年七月,燕王正式起兵。燕军一路破关拔城,来势凶猛,举国震动。建文帝急忙派耿柄文为征虏大将军,率三十万大军讨伐。燕王在姚广孝的辅佐下,采取两面夹击的战术,大破耿柄文的大军。

建文四年五月。燕王朱棣进入京师,终于夺取了明朝的政权,当了皇帝,他就是赫赫有名的明成祖,定年号为永乐。

不脱袈裟的政治家

朱棣即位后,姚广孝理所当然地受到了宠信,马上被授予僧录司左善世。永乐二年(1404)四月,拜资善大夫太子少师,并恢复了他的姓,赐名为广孝。太子少师是当时文臣的最高秩(正二品),是一个实职,由此可见朱棣对他是极为重用的。

永乐二年六月,姚广孝以钦差身份前往苏湖赈济,这是一种特殊的荣誉。离别故乡二十余年后,他终于衣锦还乡了。但是,回到故乡时,他的父母均已去世。父母没有看到他的功成名就,这不免使他感到有些怅然。姚广孝带着复杂的感情,将父母的灵位放进了少时出家的妙智庵。

永乐九年,七十七岁的姚广孝再次受任监修官,主持《明太祖实录》的重新编修,直至他去世,大约六年多时间,他兢兢业业地完成了此项工作。这次修成的《明太祖实录》就是今天我们所见的三修本,这是一次真正的重修,所用的时间和全书的内容都大大超过了前两次的修纂。

姚广孝八十四岁时病重,不能朝见,仍居于庆寿寺。成祖多次亲往看视,赐予金唾壶。永乐十六年(1418年)三月二十八日,姚广孝死于寺中。他希望能够按照出家人的方式来安葬自己,朱棣同意了,并停止视朝二日以示哀悼。他被依照僧制安葬于京西卢沟河畔。三十日,镇远侯顾兴祖奉旨祭灵,并宣读了明成祖朱棣亲自撰写的祭文。

姚广孝是一位穿着袈裟的政治家、谋略家和军事家。在朱棣夺取政权以前,姚广孝是和尚;在朱棣夺取政权以后,他仍然坚定不移地当和尚,因为这身袈裟为他的政治活动和得以善终做了最有效的保护。他继续当和尚,实质上向朱棣表了一个态度,自己对权势是淡薄的,在政治上是没有野心的。朱棣因而对姚广孝放心了,反而使姚广孝的权势和地位更加牢固,得以安度晚年,善始善终。

姚广孝的高明之处还在于,他在成为达官贵人之后,并没有像别人一样大肆敛财。相反地,他保持了一个和尚的本色,视金钱如粪土,永远不蓄钱财。他曾因公干到家乡长洲,把朝廷所赐的金帛和财物都分给了宗族乡人,自己不留积蓄,这与历来巧取豪夺、搜刮民财的封建官僚相比真是天壤之别。

世人议论广孝,常以异僧诋毁之。其中的原因大抵是他劝导且帮助燕王夺太祖嫡孙之位,既违背了佛法戒律,亦忤逆了儒家君臣之礼。然而观其终究不改僧相之举,则不能单以纯粹之功利心定论

6

关于姚广孝,我说点别的。

姚广孝在北京时住在庆寿寺。庆寿寺是金朝的文物,有两座塔,称为“庆寿双塔”,是北京难得的景观。其遗志在今天北京图书大厦。元大都时,忽必烈为了绕开双塔,特意将大都南城墙修了一个拐弯。这座寺,建国后毁于破四旧,梁思成先生说,现在它是真的,以后如果再想修,无论怎样都是假的了。

靖难后朱棣在北京大木仓胡同给姚广孝建了国公府,特意引大明濠活水,为花园的水源。姚广孝并不去住,自己住在护国寺,那个宅子就一直空着。

甲申国变之后建州入京,顺治皇帝将姚广孝府赐给济尔哈朗,称为郑王府。因为还有大明濠活水,所以王府花园非常漂亮,称为“惠园”,甲于京城。

辛酉政变时,郑亲王端华被杀,王府从此荒废,花园因无人管理,水道淤泥堆积,漫成水坑,人称“二龙坑”,因在明清时刑部大牢的北面,所以有闹鬼的说法。

民国后填坑修路,郑亲王后人将王府卖给民国政府,改为教育部。

7

这个老和尚本名叫姚广孝,年轻的时候在苏州出家,当年由于马皇后逝世,明太祖召天下高僧,为诸位王爷祈福,当时姚广孝就来燕王朱棣府应聘。与他一同的有许多高僧,见到燕王后纷纷讲解自己的从业经历,以及文化水平。

到了姚广孝的时候,他看到燕王询问他,只是用两人能听得到声音,说了句我可以送王爷一顶白帽子,朱棣听了后不由脸色大变。让所有人退下,单独留下姚广孝。

你道是一句,送王爷一顶白帽子有这么大威力?难道白帽子比绿帽子还厉害?各位小伙伴在王字头上加个白看看是什么字。

其实姚广孝这个人啊,就是为乱世而生的,为什么呢?话说有这么一则故事:

姚广孝早年在各大山川游玩的时候,碰到一个相士,这个相士看到姚广孝的面容后,那是大惊直言道:“你是个奇特的僧人,长了双三角形的眼,如同生病的老虎一样”面上还带有杀气,若是在盛世将无所作为,报恨终生。若遇乱世,必定是奠定天下之人。

后来明太祖死后,朱允炆登基,诸位王叔手下都有军队,朱允炆非常担心,就有意削藩。刚好燕王府护卫又告朱棣有意谋反,当时朱棣收到风声非常犹豫,毕竟掉脑袋的事。

此时,姚广孝劝朱棣当断则断,并且拉来许多相士给朱棣批命,言王爷乃是天命之人。朱棣起兵后,姚广孝更气留在北平,辅助士子朱高炽。

帮朱棣搞好大本营,使得朱棣无后顾之忧,每次朱棣遇到难以决断之事,也是去信问姚广孝。可以说姚广孝在靖难之役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朱棣也一直把姚广孝当老师看待。

后来朱棣登基后,让姚广孝但任资善大夫,太子少师,于是,姚广孝就白天上朝堂,晚上回家后继续做自己和尚。朱棣曾多次劝姚广孝还俗,并且赐给姚广孝房屋、黄金。姚广孝总是拒绝,并且照样,每天回到家换上僧衣就念经,做自己的和尚。

民间称姚广孝为“黑衣宰相”因为此人,回到家就变成穿黑衣的和尚了,

后来姚广孝死后,朱棣亲自撰写神道碑铭,并且赐入祖庙,这是明朝唯一一个,以人臣身份得享祖庙的人。可见朱棣对姚广孝的尊重。

8

姚广孝是明朝时期一位著名的僧人,精通三教。他一生中的最大成就就是帮助明成祖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了其侄子惠帝朱允炆的皇位。
在十几岁的时候,姚广孝就剃度出家做了和尚。随后的几十年的时间里,姚广孝仔细的钻研佛法,学习了风水学,成为了民间的一位隐士,甚至被很多人看成了和诸葛亮、刘伯温齐名的\"仙人\"。



当年,朱棣在做燕王的时候,一次率军征战北方,经过北京平县的龙母庄的小村落时,全村人都在办喜事。朱棣感觉很奇怪,明明不是黄道吉日,为何要在这一天办喜事?
于是朱棣下马像当地人问道:\"今天并非黄道吉日,为何在今天办喜事?是谁帮忙看的日子?
老百姓当时不知朱棣身份,就对朱棣说,我们村中有一位神机妙算的僧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说今日是黄道吉日,万世太平!结婚的好日子也是他给算的。
这位和尚就是姚广孝。耀光孝被叫到朱棣的面前,问他为何挑选今天办喜事?姚广孝说道:\"我知道今天不是黄道吉日,但我算出今天必有贵人路过此地。龙虎相冲,凶煞神自会退避,这叫逢凶化吉。\"朱棣自己身份被识破,意识到姚广孝必是非同寻常之人,便以诚相待,将姚广孝请回了燕王府,以便日后辅佐自己。
后来,朱棣登上了皇位,开始了迁都的计划。古人讲究风水,对于帝都更是如此。姚广孝在帮忙建好帝都之后又受命帮助朱棣选择合适的陵墓地址。当时有人像朱棣推荐了北京昌平城北方的开阔地带。这里四周有群山包围,背靠天寿山,坐北朝南,旁边还有潺潺河水流过,确实是一款风水宝地。


朱棣又询问姚广孝的意见,朱棣问道:\"选陵候,你通宵天文地理,能预算后事,你算算这块墓地,可以埋葬我大明朝的几代子孙?\"
朱棣的意思是问,朱家的江山能传几代?姚广孝自然能算出明朝的命运,但是说出真相恐怕只有死路一条,于是便对朱棣说出四个字\"万紫重孙\"。朱棣听闻非常高兴,立即下令将周围的80里为皇家园寝,这也就成为了后世的明十三陵。历史上没有哪个朝代能历经万世,明朝在经历了267年历史后被清军覆灭。


有后人想起姚广孝的这句话,才明白这是一句隐语。\"万紫重孙\"是在告诉明成祖朱棣,到了万历皇帝的孙子崇祯皇帝,明朝就灭亡了。可惜,明成祖朱棣当时并没有听出这句隐语的意思。

9

少师之才,不下于文成,而不能行其说者,少师当道德一,风俗同之日,而文成在哀道微,邪说之作之时也

明末清初三大儒之一的顾炎武曾这样评价姚广孝,这是一个极高的评价。少师指的是姚广孝,王阳明则是王守仁,一个在历史上可以和孔孟等并列的圣人。一个才华不亚于圣人的人,肯定是一个相当厉害的角色。

掌握诸子百家多门学科的通才

广孝少好学,工诗。与王宾、高启、杨孟载友善。宋濂、苏伯衡亦推奖之---《明史》

朱棣决定造反后面临缺少兵器的问题,姚广孝命人在王府后院建造了一个大的地下室,在地下室砌起巨大的石墙,再糊上凹凸不平的黏土,一个标准的明代的隔音墙。然后又命人在这四周盖上围墙,里面圈养了大量的鹅鸭。这样,铸造兵器的声音就不会被人发现了。按照现在的标准,姚广孝还真是一个标准的复合型人才。


姚广孝出身医家,14岁时做了和尚,法号道衍。他入的是佛门,却不拘泥于佛法。除了“遁入空门”,研究点佛法,打扮得像个和尚外,不做一点跟和尚搭边的事。反而拜道士席应真为师,学习阴阳术学。还和张羽、高启、杨基、徐贲等人结为诗友,常一起探讨儒学。甚至很多人认为,在知识的渊博上他仅次于“百家宗师”姜子牙。

朱棣的第一谋臣

如果大王选我作为侍者,我将奉上一顶白帽子!

1382年,马皇后去世去世。朱元璋悲痛不已,命令选拔天下有道高僧来侍奉诸王,为已故的马皇后诵经祈。见到朱棣后,姚广孝大胆自荐,更是语出惊人。民间流传,这是因为姚广孝看到了朱棣的帝王之气。这样玄妙的事情实在难以考证,然而精于权谋的姚广孝,猜中了朱棣心思的说法似乎更有说服力。建文帝即位后实行削藩的政策,几位得到朱元璋分封的王爷被削藩。姚广孝劝建文帝起兵造反,朱棣犹豫不决道:“百姓都支持朝廷,怎么办?”姚广孝回答:“臣只知天道,不管民心。”这才让朱棣下定了决心。

毋下城邑,疾趋京师。京师单弱,势必举。

朱棣围攻济南三月不克,北军伤亡惨重,士气低落,朱棣萌生退意。姚广孝写信给朱棣,不要再和济南较劲了,让他绕开所有的阻碍,靖难的目的是夺取皇权,直接进攻南京。

穿着袈裟的政治家

城下之日,彼必不降,幸勿杀之。杀孝孺,天下读书种子绝矣!

姚广孝料到了朱棣进北京城后会大开杀界,更料到了倔强的方孝孺不会向朱棣屈服。也许他赏识方孝孺的才华,但更是为了收买天下读书人的人心,向朱棣提出了这一要求。当然,方孝孺最终还是激怒了朱棣,破天荒的被“诛十族”,不过还是看到姚广孝政治的敏感度。

此后,朱棣几次出征蒙古,来往于南北方之间,姚广孝都负责留守南京,辅佐太子朱高炽监国。永乐五年,姚广孝又负责皇长孙朱瞻基的学习,名副其实的两代帝师。


迁都北平

基于当时的政治局势和北平的地理位置,朱棣登基不久后,姚广孝建议朱棣迁都北平。老北平和紫禁城的布局是姚广孝一手规划的,明北平城严格地按照北斗七星、二十八星宿进行布局,每一处建筑都与天上整个的星体运行相对应。

暮年的成就

《永乐大典》、《明太祖实录》

古代有建树的帝王大多喜欢编纂一部典籍,明成祖朱棣也不例外。朱棣决定编纂《文献大成》,大学士、内阁首辅解缙首先接下了这个任务。初稿完成后,朱棣觉得不是很满意,于是把这个任务安排给了方孝孺。永乐五年,方孝孺完成了编修工作,此部典籍最终命名为《永乐大典》,是世界上最早和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4年后,77岁的方孝孺再次被委以重任,负责重新编修《明太祖实录》。

《道余录》

明朝初年,佛教渐渐显露出颓势。姚广孝临终前半年著述《道余录》一书,是为佛教辩护。

结语

帝与语,呼少师而不名

多年前姚广孝还是默默无闻的僧人,有次云游至嵩山寺,相士袁珙对他说“是何异僧!目三角,形如病虎,性必嗜杀,刘秉忠流也”,一语中的。朱棣称帝后,每次提到他的时候,总是称呼他为少师,表现得极为尊敬。


公园1418年,姚广孝病逝,朱棣追赠其为荣禄大夫、上柱国、荣国公,谥号恭靖。朱棣皇帝亲自撰写神道碑铭,以文臣身份入宗庙,是明代第一人。

10

“一介和尚,三朝帝师”,在风云际会的时代,姚广孝却有点生不逢时,四十多岁才得以施展拳脚,但是一点没有影响他人生理想的实现。

①相貌知天命

十四岁姚广孝出家,法号道衍,在河南嵩山少林寺林寺遇到方士袁珙,当时著名的相士。袁珙对其说:“目如三角,形同病虎,虽着袈裟,眉宇间却杀气腾腾,似刘秉忠之流,十年之内,必遇明主。”

姚广孝闻此言内心自然欢喜,后来到北京还特意拜谒了刘秉忠的墓地,觉得自己是刘秉忠的传人,刘秉忠就是助忽必烈成就大业的谋士。n

宗泐也是当时的得道高僧,后来是最受朱元璋尊敬喜爱的禅师。此人非常循规蹈矩。见道衍虽入佛门,但对世间事仍常常心有不平。劝其:“和尚尚和,凡事阿弥陀佛。”可是对姚广孝不起作用。

②三十年平平无奇

姚广孝生于富裕的医家,算是一个富二代,但是这个富二代。一心想着,怎么人前威风,总想做点大事。开始想做个县令,一次在街上见到一个老和尚在众人的膜拜下,当街路过,那阵仗,令姚广孝神往,冲动之下跑去剃度出家。

虽然是冲动之下出家,但是姚广孝终其一生,面对再多的荣华富贵,都没有脱去袈裟。

姚广孝二十岁时天下已经大乱,元朝即将灭亡,风云际会,能人志士得以施展抱负,此时宋濂和刘伯温已随侍朱元璋左右。就是这样一个乱世出英雄的年代,姚广孝却什么名堂也没有。整整三十年,参禅礼佛。

1375年,洪武八年,朱元璋召各大寺院儒僧进京觐见。姚广孝第一次和朝廷起了联系,在宗泐的推荐下,姚广孝参与了“三经校注”,就是给佛家经典写注。“三经校注”完成,朱元璋赐所有和尚僧服离京。

姚广孝没有引起朱元璋的注意,恋恋不舍的离开南京,回到苏州西山的海云院。四十八岁的姚广孝觉得人生也许就这样了,一心礼佛,希望死后能登极乐吧!

③“遇明主”一见如故

洪武十五年,1382年,马皇后去世,朱元璋对自己患难与共的妻子感情笃深,十分悲痛,召大量儒僧进京诵经,藩王悉数回京守孝。丧礼结束,朱元璋要求每位皇子带一位僧人回藩邸,为马皇后修佛诵经。

《明通鉴》是这样记载的:吴僧道衍,先以宗泐荐,名在燕府籍中。一见相契,燕王因奏请从行。道衍者,姚广孝僧名也。

关于姚广孝为什么和燕王朱棣一见如故,有传说,姚广孝曾耳语燕王:“我将送您一顶大白帽子戴。”朱棣是王,头上加白,即为“皇”。真正一见如故的原因至今是谜。

姚广孝带着人生理想跟随朱棣前往北京,《明史·姚广孝传》载: 至北平,住持庆寿寺。出入府中,迹甚密,时时屏人语。可见两人关系不一般。

④坚定燕王举事的信心

建文帝朱允炆听黄子澄等人建议,削藩,藩王异地而居,去爵位。燕王见自己的亲弟弟周王被夺爵,坐不住了,再加上姚广孝觉得自己胜于方孝孺,不断建议朱棣起兵。

朱棣还是很犹豫,姚广孝见自己已经使尽浑身解数不成行,就去请了当年为他相面的,著名相士袁珙,袁珙一下找出混在士兵里的燕王,并说天下太平之主的面相,43岁会登上皇位。自古帝王都很迷信天命说,这无疑大大增强了朱棣的信心,“靖难之役”由此拉开序幕。

⑤远程遥控的总指挥

姚广孝比朱棣大二十五岁,六十多岁的老人无法随朱棣南征北战,留守北京协助世子朱高炽处理政务。事实上,朱棣的每一次进攻,都是由姚广孝谋划以后而定。

《明史》记载:帝在藩邸,所接皆武人,独道衍定策起兵。及帝转战山东、河北,在军三年,或施或否,战守机事皆决于道衍。道衍未尝临战阵,然帝用兵有天下,道衍力为多,论功以为第一。

“八月中秋不玩月,九月九日不登山。”这是姚广孝在战争期间所写,忙于战事中秋不赏月,重阳不登山。虽留守后方,依然忙于战争。朱棣登基论功当第一。

⑥三朝帝师,朱棣敬重一生

朱棣登基,年号永乐,虽登上大位,明君永乐大帝没有停下自己的马蹄。南征北战,征讨鞑靼,姚广孝协助太子朱高炽监国。后皇长孙朱瞻基入宫读书,姚广孝负责侍读。还有就是编著《永乐大典》。

姚广孝不负责具体事宜,所以很空闲,又回到和尚的位置。编写了一本把儒学批判的无地自容的书《道余录》。永乐十六年,病重的姚广孝回到北京,不久去世,享年八十四岁,朱棣深感悲痛,辍朝两日,以僧人的方式葬之,亲自撰写碑文,追封上柱国荣国公。

结束语

朱棣的成功姚广孝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说姚广孝有多厉害,以第一大儒方孝孺作比较,姚广孝更善于用兵,所谓兵不厌诈,深谙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