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银行机构这样的行为你如何看?

银行机构这样的行为你如何看?

2020-07-20 04:03阅读(87)

银行机构这样的行为你如何看?某银行不厌其烦地持续发个你这样的短信,见图。1、算不算骚扰用户?2、难道银行经营很困难吗?3、行业风气如此不堪吗?:不瞒您说,

1

不瞒您说,我也收到很多这样的短信,给大家看几条最近收到的,先是农行的,说我获得综合贷款额度49.6万元贷款。

接着是兴业银行的,说恭喜我成为兴业信用卡优选用户,额度预批45000元。

然后是中国平安的,又恭喜我可申请一笔46.8万元的备用金,预控股用年随借随还。

最后是工商银行的,同样是给我授予一笔备用金,48.8万元,3年随借随还。

我想,很多人其实也一样,每天都会收到类似的信息。其实这些信息,并不是真的给了用户授信,仅仅是一个广告而已,类似于我们在手机上看资讯的时候,上面的广告,说您有“30万元的贷款额度”,主要目的就是引导用户去点击,去办理。

实际上真的去办理的话,这些银行需要重新根据用户的实际情况来查询授信的情况,并不就真的和短信里所说,大家应该发现了,这些短信几乎都是一个模板的,就是给一笔授信或备用金,金额一般在50万上下,因为如果数字小了,可能别人不感兴趣,数字大了才能吸引眼精。

说实话,这些短信确实是非常烦的,不过是银行的一种撒网式的营销广告而已,他们通过短信群发器,对大量的用户群发相同的广告,如果正好有需要贷款或办理信用卡的人,看到广告会联系银行办理,如果有100个人收到短信,有5个人办理了,那么银行就会多一笔业务,而成本仅仅是100条短信的费用,营销成本相对较低。

这就导致银行持续不断的进行短信“轰炸”,因为别的银行在发,这家银行不发他就觉得吃亏了,结果就是所有银行都在发,不管是大银行还是小银行,每天都在铺天盖地的发这种“模板式”广告,确实挺烦的,如果自己并不需要这些业务又觉得烦的话,把这些号码屏蔽掉或加入黑名单就行,省得看着烦心。

2

不怕你嫉妒,按照这些银行给的信息额度,目前我在各大银行的贷款总额度超过了200万,接近300万


这是我最近的一笔贷款额度,有498000元,本人没有在此银行开过卡,我也试着,按照提示进行回复了一个1,给我致电的是一个广州的私人号码,号称青农商行,我是一脸的懵逼啊。这是招行的信息,给我致电说是青农商行的,而且号码不是银行号码,是一个私人手机号。


针对这种现象我总结了以下几点看法:

1、额度都是幌子,这些短线的额度都是一个幌子,把额度写的高了,吸引力才够大,会让很多人去咨询,只要有人咨询,那么距离成交也就近了一步。

2、短线都是群发的,这些短线都是机器群发的,号码和相关银行并没有直接联系,这就是一个广撒网捕死鱼的模式。短线成本几分钱一条,开发出一个有效客户就什么都赚回来。

3、这些短线不一定是某银行发送的,也可能是一些网贷平台,借着其他平台的名义进行销售,就像我遇到的情况一样,招行的短线说是青农商行的,其实我连一个标点符号都不相信。


这些短信都是银行或者一些其他贷款平台通过某些渠道获取了个人号码,在利用软件群发的短线,额度只是吸引一个人的噱头,真正的额度还是以审核为标准,此外这些“牛头不对马嘴”的短线不要轻信,如果真的有贷款需求,到正规银行柜台咨询办理,避免上当。

3

银行不一直这样么,只会锦上添花、从不雪中送炭!明明你不缺钱、却屁颠屁颠的要给你办理贷款;一旦你缺钱了、又设定各种门槛,不轻易给你放款!

此前,不经常接到银行各种电话和短信,要么提供信用卡的临时额度,要么规劝你办理账单分期,要么可以申请小额信用贷款。类似这样的情况,很是常见!

而之所以,银行会频繁用电话(或信息)来“骚扰”你,主要是因为以下几个原因:

  1. 自身业务发展的需要。银行一手在大力吸引储户存款,一手又需要寻找渠道(或客户)、将资金给放贷出去,否则哪来的利差可赚呢!

  2. 银行会频繁骚扰“优质客户”的。银行放贷,首先也是要考虑资金风险的问题,此时,贷款给优质客户,就是银行的首选咯!而之前,曾在银行办理过信用卡(或贷款)、且信用良好的客户,就是非常优质的资源!银行肯定会不厌其烦的“骚扰”你的,直到你成为银行的客户为止!

  3. 类似这种信息,比如信用卡提额(或备用金),一般都是银行系统自动发送的。如果客户不需要,可以选择关闭的;亦或者直接进行投诉的!

银行也需要大力发展新客户

对于这种“骚扰”信息,不必太过介意的!目前,实体经济日子并不好过,金融监管频繁。银行很多传统业务(或客户),对于资金的需求大幅度降低!

此时,银行为了自身利益的考虑,不得不开发新客户、新渠道,这样一来,优质客户被频繁“骚扰”,也是比较常见的一件事情!这并不意味着银行经营困难的,只不过是银行抢占客户资源、推广业务的一种手段罢了!

总之,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手机设置一下“骚扰”拦截即可,别太在意!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财经问题就请点击关注【财经者思】,记得多多点赞哦!!!

4

我收到这样的信息全部加起来都几个亿了。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变得这么值钱了?每当我收到这个信息时我都难以抉择。我有这么多可贷款的我应怎么支配?

直到某一天,我的一个非常要好做小贷的兄弟跟我说,这些都是他们找人发的。我问他是怎么收费的,他告诉我们200元1000条短信。内容由你自己来编辑好发送,广告商只负责群发。我继续追问,那他们是怎么群发的?他隐隐约约的说是后台群发的。说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一篇文章说到假基站的事情。假基站群发信息到中国移动、电信、联通号码上去,只要是在这个范围之内的人都会收到同样的短信。厉害不厉害?群发信息到用户手机上,不管你接受不接受都会收到同样的短信。

那么为什么要群发这些信息呢?这就从短信的内容上说起。笔者曾经收到这个短信后由于好奇,于是打了银行的客户电话问是不是真有此事。银行客服那边认真的核实过后告诉我,这些短信不是银行自己发出去的。他同样告诉我这些都是外面的不法分子挂扣银行的名义所发的群发短信。涉及到广告商和小贷公司双方利益。

首先,广告商庞大的利益。广告商用这种非法的方式为小贷公司的业务员通过假基站群发短信,从中收取最少200元的服务费。每个业务员每个月收200元,一个小贷公司假设100人,每个人都群发短信那就是20000每个月的纯收益。而市面上的小贷公司多如牛毛,这个黑色产链是个巨大的金矿。


其次,小贷公司的业务员暗中勾结广告商用假基站群发短信到客户手机中,短期的效果确实立杆见影。很多人都信以为真是银行发的邀请,只要有客户在那留了信息马上就有小贷公司的人用私人的手机打电话给你,为你办理小贷的事。你这时才明白原来短信上的这些短信根本与银行无关。这种高额的短信内容只是个敲门砖而已。但是带来的收益是相当可观的。据我熟人介绍,他们每个月的业务量大部分都是通过这种方式找到的,只要他们每个月有一单成功都是有赚不亏。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大概知道这种短信的来龙去脉了。原来这个高额的贷款戓信用卡短信都是小贷公司勾结广告商通过假基站群发的信息,人们的愤怒都倾泄到了银行了,不法者则逃之夭夭了,而银行一直背着锅。

有的人猜测,这种短信是银行竞争的结果。理由是人家个个银行都这样发了,你不发竞争不过来。看似很有道理,其实都是荒唐无稽。据我所知,给银行的这个心也没这个胆。银保会在上一年的时候早就有明令禁止银行在宣传内容上不得出现“快发、秒批、即办即用、高额”等字眼。有银行触碰底线将受到严厉的惩罚。监管部门都出手整改的地方,银行明目张胆不是找死吗?

那么遇到这种情况我们该怎么样做呢?第一,不要好奇去点击不明原因的链接。一般收到那些高额贷款戓者信用卡字眼的短信,基本都是假的,都是中介机构的撒网行动。第二,不是银行客服电话号码打过来的电话都值得警惕。很多不法分子通过软件化妆成银行电话,前缀后缀都是不同的,那些都是诈骗。银行电话如工行95588,如果是95588+都是假的。

总结:收到银行的高额贷款戓者信用卡的短信,不是银行经营困难,更不是行气不堪,而是有不法分子常常冒用银行名义实施诈骗,故大家必须要万分小心鉴别!


我是@信用卡专员頔哥 ,关注我银行员工带你了解信用卡的专业知识与使用技巧!

5

收到这样的短消息,几乎是每个人都会遇到的。我用的是华为手机,系统自带骚扰拦截功能,所以也没有觉得特别的烦恼。

什么事情如果能换一个角度看,说不定会有不同的心情。

我们不妨这样想,银行愿意发这样的短信给我,说明我还是一个有信用的人,说明银行还愿意把钱贷给我。

但是高兴之余,也请先冷静一下。在多数情况下,银行发的短信的授信额度,只是引诱你打电话而已,在实际办理业务的过程中,并没有这么高的额度。当然,利率可能也并没有说的这么优惠。

至于银行为什么要发这么多短信给大家,归根结底还是业务经营的压力。在压力传导之下,一线业务部门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全力争取把贷款贷出去。银行只有把资金放贷成功,银行才能从中获取差额收益。

至于骚不骚扰,其实也看人,没准有些朋友就需要这些服务呢?

6

银行推送的短信和消息,对于银行来说,属于群发的消息,的确对于多数普通百姓来说,属于骚扰,但是对比恶意电话和短信诈骗,还是有本质的差异。

一般来说,只有在银行办理过现场业务,或者有比较多通过银行手机客户端办理过业务,再或者有过网购行为的人,才会经常收到这类的“骚扰”信息。

也的确存在部分银行的业务部门将外包业务,比如信用卡,分期以及贷款业务的部门,因为业务需要和考核压力,不断群发这类骚扰信息。这事实上是银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落后于类似支付宝微信支付的结果,即银行失去了客户的应用和场景,导致银行进入了多数人看来是“无效”和“骚扰”的现实。事实上,从银行业务,比如信用卡业务,贷款和小额贷款业务方面,一方面因为贷款审批手续繁琐,以及贷款门槛高——需要流水,需要抵押,需要审批时间等,才会引发类似“网贷”“裸贷”和“砍头贷”这类非法的网贷平台的泛滥——因为需求和提供之间出现巨大的空白地段。

而为什么支付宝和微信支付,具备天然的“群众基础”?第一是便利,基本上随借随还;第二,省去了诸如提供流水和质押物评估等繁琐的程序;第三,场景,场景是一个“需求”的天然诞生地,没有场景,就很难促发需求——也可能需求稍纵即逝。

因此说,银行是“病急乱投医”的行为,无效的行为和被百姓认为是骚扰的行为逐渐增多,根源还在于失去了“互联网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从而失去了应用场景。


7

银行不厌其烦的给你发短信,然后被你投诉,还冒着失去你这个客户的风险?银行会这么做吗?肯定是不会的啊,你这种短信是被其它的平台群发了,就是你可能收到银行的短信,但是这里面不是所有的信息都是银行的。

第一、大多数是宣传信息。

你办理的业务多了,你的信息就泄露了,就会收到各种业务短信,此前个人在网上一次注册中泄露了信息,结果经常收到各种短信和电话骚扰,说是某某投资之类的,很显然就是我们的信息被泄露。银行虽然也发这种短信,但是假的太多了,我们也辨别不了哪个是银行的,更多是假冒银行的,这个还是要辨别清楚。

第二、都是要收费的宣传。

这种宣传办卡等各种方式都是需要收取费用的,去银行办理可能不用费用,但是去这种短信推荐的平台办理费用是很贵的,这也是为什么对方一直发信息给你,是需要赚你这笔钱的,但是你的信息泄露不一定是银行那边,也可能是你在其它平台被泄露了。

综上所述:

有银行的短信,但是不一定全部都是银行的信息,很多都是做广告的,你要办理信用卡最好去银行问,或者不要相信这些短信。

8

收到各大金融机构这种贷款的短信见怪不怪了,相信每个人的手机号码都是会收到这些信息,这些短信一种拉客户,也是一种营销方法,甚至是一些钓鱼网发布的。我每次看到这样的短信能拦截的都拦截了,如果不能拦截的收到直接删除,想让这些破费一些短信破,让这些人失望了。

如上图,类似这样的短信很多人都是收到了,尤其是对于那些缺钱的人,或者急需贷款的人,看到这条短信似乎天上掉馅饼了。受到短信后马上打电话过去,或者按照短信的网站链接点进去,结果就被中招了,恭喜上了开始进入火坑了。

银行机构发送短信的行为说说我个人看法:

首先告诉大家一个秘密,这个贷款短信大部分都不是银行发行的,而是一些不法机构,或者一些钓鱼网发布的,只是借助银行的名义发布这些短信而已。尤其是短线带有网站链接的,更是不能点进去,一旦点进去也许你就中木马了。

其次这类短信往往都是有很多套路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等你打电话过去之时,没有这个额度,信用额度是忽悠人的。

(2)短信里面很多都是带有链接的,这些网址是钓鱼网的。

(3)这些短信并非是银行发送的,而是一些不法分子发行的。

这些短信确实让人非常烦,根本不知道是真短信还是假短信,有些是银行发的,有些是不法分子发了,总之不管这类短信是银行发的还是其他人发的,这些短信都不可信,都是一种幌子,

最可怕的就是这种短信,而且还带有网站链接的,如果点进去要么有木马,要么就是套取个人信息的,这些网站风险性太大。我肯定的告诉大家,只要是带网站发送的短信100%都是假的,希望大家要注意区分,注意短信的风险。

看完点赞,腰缠万贯,感谢阅读与关注。

9

这种短信大概率不是银行发的,我这么说是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

  • 1、银行一般都比较爱惜自己的羽毛,这种无脑的短信容易让客户反感。也许有客户会点击链接,可大部分人还是对此反感的。为了个别人的使用,影响银行整体的品牌形象不是银行的作风。
  • 短信的号码有端倪,银行发的短信,大多都是含有自家短号客服电话的。比如,交通银行发的短信,短信号码是106905695559,末尾是95559,这也是交通银行的短号客服电话。

这种短信不是银行发的,那会是哪些机构发的呢?这种短信是有成本的,无利不起早,既然有成本,那一定是为了收益,谁会有收益,那就是谁发的。

再加上,短信上带的有银行名称,银行自身也没有进行取缔,那多半是有跟银行合作的金融机构发的。银行也默许了这种行为。如果没有客户投诉,这种行为一直存在,银行也能靠此获客;如果有客户投诉,银行一推六二五,把责任推卸得干净。不管如何,银行都坐收渔翁之利。

不得不说一下,这种短信上说的金额,往往都是虚假的。说是预授信能达到四五十万,真正申请时,能达到四五万都不错了。

靠谱点的预授信是了解客户的工作单位情况,批量对他们授信。不靠谱的预授信就是把产品本身的额度上限当做是客户的预授信额度。

最终的额度和预授信额度相比主要多了收入、负债、信用状况三个参考因素。

收入

对于线上贷款来说,收入相对难核实,有些银行就把存款和收入划上等号。通过核定客户在自家银行的存款规模来变相了解客户的收入。

负债

负债主要是通过征信来获得,信用卡使用量、贷款余额、为其他人做的担保都会被银行当做负债。在核定最终额度时,负债是要从预授信中减掉的。

信用状况

信用状况如何也是从征信报告中获得的。不过信用状况决定的一般是贷款能不能批,利率是否要上浮的问题。如果一个人信用不好,批的多或少都不能影响最后的还款情况,但把利率提高一些就能达到高收益覆盖高风险的效果。

总结:

通过预授信额度模式来吸引贷款客户的行为,大概率不是银行发的。如果是银行发的,至少在短信号码中有银行的短号。如果你对贷款有需要,千万不要以为预授信额度和最终额度一样,或是差不多。两者可能会差很多。

我是银行研究僧,关注我,了解更多银行知识。

10

在生活里,接到银行的信用卡推广信息似乎已经是一件家常便饭的事情了,很多人都会有疑问,为什么银行会这样呢?难道银行业的经营已经到如此困难的地步了吗?

非真实的银行信息

现实中你接到的所有所谓的“银行授信额度”信息,并非全部都是真正的银行发出来的信息,部分是其他网贷平台借用银行的名义进行推广,你点击链接进去之后会发现并非是银行的官网地址;部分是银行木马病毒链接,挂着高额授信额度诱使人点击,一旦点击进去,可能手机的信息就被泄露了,甚至账户资金被转(所以陌生的链接不要乱点);部分完全是为了收集用户的信息,你点击进去之后,填写了个人信息,最终并不会收到任何的授信额度,只不过是你的个人信息被收集了,至于说这个信息有什么用?——被倒卖,一个具有姓名、身份证号码、工作单位、居住地址、电话号码、银行卡账号的完整信息,在网络上是很好出售的,而且可以倒卖多次。

真实的银行信息

当然并非说所有这类信息都是虚假的,部分信息确实是来自于银行,对于全国性的大银行而言,分行没有权限使用官方客服电话进行推送信息,往往其推送的信息都是当地分行另外申请的号码,当然这类号码很多在一长串的数字里面会带有银行官方客服号码的几个数位。

那为什么真实的银行也要这么推广呢?因为银行业的竞争压力太大,截止2019年6月末,我国的商业银行机构数量已经达到了4000家以上,银行数量众多,但是客户有限,最终的结局就是整个行业的激烈竞争,所以说通过短信消息营销也成为了一种手段。

总结

无论信息是否真实,如果想要贷款,你可以直接到银行的网点进行咨询办理,这个是最稳妥的方式;当然不想去银行网点,你也可以通过银行的官网或者手机银行进行自助申请贷款,目前各个银行基本都有开通了自助信用贷款的申请渠道,根据大数据分析,给予你一个综合的授信额度,所以,大可不必点这些陌生的链接信息。